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12.家庭的记忆

合集下载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掌握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3.学会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家庭的重要性;2.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教学步骤】1. 预习展示环节教师放映一些有关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家庭的看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口语交流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分享对家庭的感悟。

2.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家庭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并且听取学生回答。

之后,引出家庭的各种重要性和家庭角色的概念。

3. 讲解环节教师通过教材和图片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家庭的概念、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等内容。

4. 练习环节教师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分析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等,强化其对家庭的认识和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生能够知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难点】学生养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唤醒思维法;2.讲授法;3.交际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2.图片展示;3.PPT展示;4.视频;5.讲义手册。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2.通过学生讲述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且形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3.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家庭的了解程度和对家庭有没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家庭称呼抢答赛1.文本学习:下面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2.图片+文本学习:家庭关系示意图3.素材:家庭礼貌称呼歌4.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5.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爷爷和爸爸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6.图片+文本学习: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学习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独立填写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思考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文本直接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补充完整。

四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不同关系,如夫妻关系、母女关系等。

教学出示教材第78 页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补充完整。

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先以介绍“全家福”中成员的方式来熟悉不同的称呼,然后再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地关于亲戚之间的称呼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本地的常用叫法说起。

7.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8.图片+文本学习: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9.图片+文本学习:家庭辈分和称呼(1)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2)还有兄弟姐妹的关系。

妈妈和舅舅是姐弟或者兄妹关系。

10.素材:表和堂11.文本学习:抢答竞赛爸爸的爸爸,我称呼他();妈妈的妈妈,我称呼她();妈妈的兄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姐妹,我称呼她();爸爸的弟弟,我称呼他();爸爸的哥哥,我称呼他();……12.文本学习:抢答竞赛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姨妈的( );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交流回答指名回答观看图片学习文本了解文本交流回答观看视频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抢答文本游戏抢答诵读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学习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姐妹关系的人有哪些。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家庭的记忆》,课程主要围绕家族史和变化的知识展开,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家族史和变化,并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2)掌握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力目标:(1)使用采访、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2)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注家庭、尊重家庭、感恩家庭的情感;(2)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家庭,维护家庭和睦。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历史,感受生活的变化;2.学生通过采访和对比的方法,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受家庭带来的美好回忆,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笔、纸、小报或PPT制作工具等。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家庭历史与变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介绍采访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历史的收集和整理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历史,并分享家庭的美好回忆,培养爱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庭的记忆》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问候一下,好吗?学生:早上好!老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起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回忆呢?可以分享给我们听一听。

(学生分享回忆,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过生日、一起吃饭等)二、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家庭历史和变化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看一些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播放相关多媒体素材,如老照片、家庭影像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呢?请举手回答。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2 家庭的记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所组成的小团体,了解家庭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2.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在一个家庭中诞生和成长的,理解父母的辛苦与付出,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珍惜和尊敬父母。

3.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像心灵的桥梁一样将家庭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是什么?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家庭的定义与组成,家庭的作用与重要性。

教学活动:1.向学生问:家庭是什么?家庭有哪些成员?你认为家庭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组讨论,让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姓名,并描述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

3.通过家庭照片、小故事等素材,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温馨、爱和责任等。

2. 家庭的教育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所做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体谅及感激父母的辛劳。

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登记学生家庭成员的职业,负责人讲解职业的特点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家庭中该如何感恩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尊敬和爱护父母,并列出每名家庭成员的特别之处。

3.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比较家庭成员对不同方法的反应。

3. 家庭成员的亲情交流通过情感体验和亲情交流,让学生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

教学活动:1.给学生展示一些简短但感人的评论或小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情故事,并和家庭成员一起分享。

2.引导学生在家庭成员中找一个聆听者,并让学生练习倾听对方感受的技巧。

3.在班级内部开展家庭成员联系的小活动,推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讲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能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认识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和家人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初步感受现代社会中家庭规模逐渐变小的趋势,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家庭关系示意图”,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熟悉家庭成员的称呼,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视角辨别家庭成员的关系。

2.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1.准备一份“家庭关系示意图”以供学生观看。

2.准备课件或者黑板,以便于在上面展示示意图和家庭成员的称呼。

3.准备纸和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第一课时《家庭的记忆》,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家庭的记忆》,通过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和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老师出示“家庭关系示意图”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家庭关系,先来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张什么图呢?”预设回答:家庭关系示意图。

老师继续说:“这张图表示的是什么?”预设回答: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老师继续说:“我们可以通过这张图来梳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这张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家庭关系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概念。

二、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说:“同学们,家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不同的亲戚,你们知道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吗?”预设回答:学生回答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成员和角色,进一步了解家庭的重要性;2.掌握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3.培养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介绍家庭成员和家庭角色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2. 家庭礼仪和家庭规矩介绍常见的家庭礼仪和规矩,如尊重长者、讲究卫生、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通过绘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2.引导学生遵守家庭规矩和礼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明确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讨论交流3.绘本阅读4.故事讲解5.观察实践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在他们看来,家庭成员有谁?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是什么?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分工合作。

2. 讲解家庭礼仪和规矩老师介绍家庭常见的礼仪和规矩,例如:尊重长者、劳动爱卫、整洁卫生、文明用语、不浪费等,让学生了解这些礼仪和规矩的意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遵守这些规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绘本阅读教师准备一些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的绘本,让学生通过绘本了解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4. 故事讲解老师让学生听一些家庭情感故事,例如:《野猪嘟嘟》、《明明家的小妹妹》等,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

5.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制定自我改进计划。

12家庭的记忆 第1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 第1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懂得珍惜家庭和亲情。

2.了解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意义和重要性。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描述自己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描述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和关心的事例。

3.培养学生的朴实感、感恩心和情感认知。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表达家庭现状和感受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深刻认识和珍视。

教学内容学习故事一位老师让学生们课后去采访不同家庭的情况,回来分享给全班同学。

共收集了12则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学到很多。

分组讨论根据学习的故事,小组讨论,每组从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中,挑选出最有意义的事例,然后介绍给全班同学。

说一说以自己家庭为例,说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经历过家庭成员相互帮助的事情?思考问题1.家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你现在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让你的家庭更加融洽、美满?教学方法1.观看故事视频、听取学习幻灯片,让学生理解故事并学习其中的道理。

2.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彼此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3.说一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更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从中总结出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故事,描述正确。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尊重他人分析和收集优秀情况。

3.学生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经验,有深度。

4.学生在思考问题环节中,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对家庭的认识从具体经历和事例转化为对家庭深层的认识和体悟。

但还有很多学生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加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情感教化,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共同营造美好的家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3.行为与习惯: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4.过程与方法: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写“家庭大事年表”,追溯家庭的历史,勾起对家庭的记忆。

教学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家与你共享快乐,是一方乐土;在伤心时,家给予你安慰,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家给予你鼓励,是一个避风港湾,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家中总是充满关爱与幸福,令人魂牵梦绕家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取家庭的记忆。

二、家庭称呼教材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幅不完整的“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它补充完整吗? 生1:空白一: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生2:空白二:叔叔、婶婶。

生3:空白三:姥姥、姥爷(外婆、外公)。

生4:空白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生5:空白五:姨妈、姨夫。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爸爸和妈妈是夫妻关系。

生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夫妻关系。

师:你们知道妈妈和姥姥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生1:母女关系。

生2:奶奶和姑姑、姥姥和姨妈、妹妹和妈妈也是母女关系。

师:你们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关系呢?哪些人又是这种关系呢?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生2:姐弟关系,是妈妈和舅舅的关系。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你家当地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与图中相同吗?生1:兄妹关系,是我和哥哥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 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

《家庭的记忆》精品教案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课堂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家庭也是为我们的成长遮风避雨的港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2课《家庭的记忆》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庭的记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家庭是i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环境,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地方。

本课以对家庭的记忆为主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了解自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亲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有更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家庭成员及关系更加熟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本学习和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主动形成对家庭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

2.教学难点: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家庭称呼知多少教师小结:这些和我们最关系最亲密的亲人,大家都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家庭还不够熟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们的家庭,学习第十一课:家庭的记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活动一:抢答竞赛(课本第79页)完成后校对答案,看看哪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帮助学生形成更全面的家庭观)二、“家史”小调查活动二:“家史”调查表(课本第80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互动。

1、哪些问题是我能填出来的,哪些需要询问父母?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我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家庭的形成和经历的变化)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活动三:春节回忆1、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和谁一起过的呢?2、春节的氛围和别的节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春节的回忆,了解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关系)四、语言文字中的“家”活动四:“家”思在诗中学习古人思家的古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12 家庭的记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家庭的记忆》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家庭的记忆展开,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从而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但对于家庭的记忆和历史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学生可能对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价值观。

3.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培养学生的家庭道德和家庭行为规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事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庭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家庭的历史和传统,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尊重。

2.教学基本内容:(1)介绍家庭的历史和传统,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传统习俗和家庭规则,教育学生要爱护家庭,关爱家人。

(3)通过事例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意识。

3.学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家庭的记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PPT、黑板、笔2.学生:笔、笔记本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复习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

步骤二: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家庭的记忆和感受。

2.教师提问:“你认为一个家庭应该由哪些人组成?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三:展示与讲解(15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或PPT展示家庭成员的角色,并对各角色做简要说明。

2.教师提问:“你的家庭中有哪些人?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

”学生依次进行回答。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的角色进行讨论。

2.学生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展示自己家庭成员的角色,并讨论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和贡献。

步骤五:展示与总结(15分钟)1.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并进行简要总结。

2.教师提问:“你从小组讨论中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对家庭有什么新的理解?”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步骤六: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绘制一个家庭成员角色的思维导图。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绘制,可以标注各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贡献。

步骤七: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请学生展示绘制的思维导图,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比较。

2.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并鼓励学生要尊重家庭成员、关爱他人。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对家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学会珍惜家庭,尊重家庭成员,以及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了解不全面,对家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同,家庭环境也各有差异,这使得他们在家庭沟通和相处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的情感。

3.提高学生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家庭的重要性。

3.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增强对家庭的认识。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的故事,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设计家庭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问题。

2.准备家庭活动方案。

3.准备讨论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的故事,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家庭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和相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庭,维护家庭和谐。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家庭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完成。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学案12家庭的记忆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学案12家庭的记忆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学案12家庭的记忆人教部编

学案12: 家庭的记忆
一、教材内容回顾
在这一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家庭的知识与道德规范。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家庭的样子,认识到家庭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思考问题
1. 一个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2. 家庭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 你希望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
三、小组活动
1. 分成小组,讨论并制作一张“我的家庭”海报,介绍你的家庭成员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 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分享你家庭的快乐与困难,以及你对家庭的期望。

四、个人思考
1. 回顾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是否经常交流和沟通?是否共同参与家务劳动?
2. 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照顾家庭成员,让家庭更加和谐快乐?
3. 你认为一个幸福家庭的特点是什么?你的家庭现在是否有这些特点?
五、反思总结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更加了解了家庭的重要性。

无论家庭的样子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家庭,关心和照顾家庭成员,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记住家庭的重要性,努力做一个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3.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庭情感,培养家庭责任感。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家庭成员关系图、家庭角色扮演卡片、亲情故事分享模板等。
3.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家庭生活片段、亲情广告等,用于课堂播放。
7.突出家庭责任与关爱,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8.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多方面发展的影响。
9.分析家庭问题与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增强家庭功能和和谐。
10.讲解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知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解决办法:
1.采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从而加深对家庭重要性的理解。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问。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3.榜样与示范: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成为我的榜样,影响了我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题二: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家庭的记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12 家庭的记忆》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三课时。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探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责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良好品质,强化家庭观念,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家庭记忆中的美好传统和价值观。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课本,强调家庭记忆对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实用性强,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家庭记忆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记忆的认识和理解。
- 测试: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一个小测试,检查学生对家庭记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作业评价:
- 批改:对学生撰写的家庭记忆短文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
- 点评:针对学生的作业,给出具体的点评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会了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提炼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了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
-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家庭记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热爱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情感。

最新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 教案

最新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家庭的记忆教案12、家庭的记忆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

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
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
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教学单元
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总()课时
课题
12.家庭的记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作业设计
课后资料收集并整理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抢答赛
“家史”小调查
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学反思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讲讲“年夜饭”相关小知识。
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与家庭美好生活有什么关联吗?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82页,阅读“回”老家“过春节”。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源
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教师: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学生交流:阖家欢乐;家书抵万金;家和万事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