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议论文阅读整理

合集下载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文体知识梳理

(一)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的观点或看法。

2.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3.论证:论证方法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二)议论文思路结构:分为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种。

(三)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有逻辑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套路

(一)基础知识考察

1.常见题型:如改错别字,选择关联词语,看拼音写汉字等等。

2.答题思路:

A.字词需注意日常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关联词语:注意上下文,揣摩文意,一般会有蛛丝马迹的呼应。

(二)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和句子短语

1.常见题型: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指示代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短语在文中含义。

2.答题思路:

A.字词含义:

a.结合上下文,思考词语的深层含义。

b.选择可置换的同义词作为答案,保证词性一致。

c.注意返回原文检验语句是否通顺。若通顺,便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答案。

B.指示代词含义:

a.指示代词“这”、“如此”、“这样”、“这个道理”等,往往紧跟词语上句。

b.锁定原文答题区间,摘取最准确词义,必要时适量改变句式。

C.句子短语含义:

a.回到原文,找上下文具体对应的关键词句。

b.提取关键信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答题要点,并组织成句。

c.注意文意贯通,具体准确。

(三)概括文章论点

1.常见题型:找中心论点、概括分论点。

2.答题思路:

A.中心论点一定要格外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部分,尤其是关键词“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的后面部分。

B.中心论点的格式为“我们要……”,一定是肯定的,论断的,概括性强的句子。需要特别留意文中反复出现的高频率词句。

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

2019年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议论文阅读汇编

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

议论文阅读汇编

1、闵行区

有趣的人不苟且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1)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

虹口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

①时下,有些孩子只想看电视,不想看书本;有些只想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有些忙着追星,无暇学习,以致出现了“学生网民”“纯消费族”等等。这些现象凸现了一个问题:在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

②所谓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其中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广告文化是核心内容。大众文化就内容来说,是良莠不齐的。有时色情、暴力、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充斥其间,但有些内容也是健康向上的。1984年央视春晚,香港流行歌手张明敏演唱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很快风靡大陆,对爱国主义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可以批判大众文化,但不要盲目拒绝大众文化,更不能在与大众文化隔离的情况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

③在处理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关系中,首先必须正确引导。有些家长强制命令子女不上网、不崇拜明星,有些学校下一道“禁带手机”令,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大众文化,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产生极端行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要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沟通,引领青少年分清大众文化中哪些是健康有益的,哪些是不良有害的,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例如在青少年崇拜偶像时,要引导青少年学习刘翔、姚明等那些为国争光的明星。

④其次,必须贯彻适度原则。()大众文化有很强的娱乐性,如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沉湎其中,会对青少年的思想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可以允许青少年接触,()不能放任自流。家长和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监控的责任,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一、(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把鲜花和掌声送给“备份英雄”

①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伴月升空,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至此,我国圆梦太空的航天员已有13位,这一数量是我国所有航天员人数的三分之一。今年早些时候,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在天宫号空间站展示了一张我国现役共34位航天员的合影。其中有一个人显得很特别,他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中唯一尚未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邓清明。自1998年宣誓成为一名航天员,23年间,邓清明每一天都在为实现飞天梦想而努力。因为微弱的差距,他先后错过了成为神舟九号、十号、十一号执飞航天员的机会,并数次进入备份乘组。每一次从零开始备战,邓清明都和主份航天员一样完成同样数量、难度和标准的训练。

②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坚持训练。他说他永远记得,和自己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陈全说过,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我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通过媒体报道,人们了解了邓清明的故事,给予了他不亚于任何飞天航天员的肯定和赞扬——“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鬓微霜,又何妨?”“你同样是中国航天的英雄。”

③事实上,除了邓清明,在中国航天史上,还有包括陈全等在内的5名直到退役也没能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然而,正是有了他们与战友间相互督促、你追我赶的训练,才让我国拥有了各方面素质均过硬的飞天好手;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多年一丝不苟地执行备份任务,才让所有参与发射任务的人既踏实又安心。在那些圆梦太空的航天员中,最海胜也曾3次备份,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的刘旺,则为那一刻整整准备了14年!

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是初中教育中具有周期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议论文阅读占据考试的重要部分之一,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语文二轮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没有围绕画线句论述的一句是(2分)()

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A.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水滴”和“绳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经常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断”的效果。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

C.“满招损,谦受益”,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

D.只要坚持不懈地下功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C.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D.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

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专题15 议论文阅读(二) 测试(答案与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专题15 议论文阅读(二) 测试(答案与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4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15 议论文阅读(二)(测试)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一、(2023·北京·模拟预测)阅读《当一匹被鞭打的马》,完成下面小题。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禹正平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①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面对苛刻的责备,不要一味地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①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

【中考语文】上海市各区2022-2023学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上海市各区2022-2023学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中考语文】上海市各区2023年模拟试卷分类专题

—议论文阅读

2023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一11题(15分)

有实力的人,往往没有动声色

①我们身边总是没有乏这样一类人,他们表面如湖水般宁静致远,内心却似大海般波澜壮阔:他们在人群中仿佛置身事外,但那双深邃的双眸早已将一切了然于心。他们往往没有动声色,似一位寡淡的看客,自然而没有矫饰,低调而没有张扬。

②所调“高处没有胜寒”,强者总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他们看上去孤僻没有合群,实则是一种应被人欣赏的孤傲。有实力的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他们会找到一种的姿态安放自己。

③大多数人感到苦恼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话:“夫唯没有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没有争没有抢,没有急没有躁,快乐自会由心而发,如影相随。()听从内心的声音、活得越来越像自己的时候,优势()会渐渐展现出来。

④有实力的人恍若夏蝉,为这一鸣垫伏了好几个四季;有实力的人就像县花,为那一现等待了整个白昼。所有的收获都是没有断付出的成果。他们总在别人看没有见的角落持续努力着,在漫长的看没有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他们深诸这个道理,懂得厚积薄发,只有当自己具备了足够实力的时候,才能将大放异彩的机会牢牢抓住。

⑤曾有记者问过科比为什么会这么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记者摇了摇头,科比紧接着回答道:“我知道每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成功从来都没有是唾手可得的,要想静待花开,前提是得默默耕耘。黑格尔曾说:“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很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没有断努力,终其一生找到自己的,于世界微没有足道,于自己却举足轻重。在自己还没有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前,少说话多做事,只有没有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强者。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
C、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 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比喻论证(喻证法):以事喻理,(把……比成……) ,形象 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E、引用论证 (引证法):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 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 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敬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 服力;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子: 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 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 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堂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 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答: (1)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 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 易懂。
初中 语文
语文 中考 阅读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目录
CONTENTS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考点精讲 高频考点 课堂小结
wenku.baidu.com 常见考点:
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 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 ,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初三二模习题汇总议论文训练二含答案

初三二模习题汇总议论文训练二含答案

优秀文学翻译的诞生需要什么?

孙璐

①在众多文艺活动中,文学翻译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事。凡是牵涉其中的人,似乎都有一肚子苦水——作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插上不同语言的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却同时担心译本变味;译者自嘲“用爱发电”,高技术要求、高精力投入与低经济回报、低学界认可形成巨大的反差;读者抱怨尽管译本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拗口长句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读到句号已是气喘吁吁;出版商也满腹委屈,在高额的版权费和惨淡的市场销量面前,他们同样举步维艰。

②优质的译本是打破僵局、实现共赢的关键。那么,优质的译本从何而来呢?

③在译本诞生的过程中,译者的“硬实力”至关重要。正如不是每个文学爱好者的提笔写作都称得上是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也远非两种语言的切换转码那么简单。

⑦除了译者,出版方、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成全也很重要。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⑧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译作通常被简单粗暴地认为是基于模仿而非原创的次等作品,有时甚至完全被排除在职称评审、科研考核的体系之外。更不要说平均80元/千字的业界稿酬标准多年未变,让不少译者自我调侃:“烧了数月甚至数年的脑细胞,扣完税也只够买台手机”。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和最大市场,出版商对译者表现出“饥不择食”的渴求,对译作的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评测,如此一来,鱼龙混杂的译者产出良莠不齐的译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⑨在低价和时间的双重压力下,“完成比完美重要”成为默认的新行规,从而导致错译、漏译、甚至照搬机翻的现象屡见不鲜。“你不做,总有别人来做”,

2021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议论文

2021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议论文

2021年嘉定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8分)

善于自我否定

李慧勇

①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它道明一件事,就是人最难的不是看清别人而是认清自己。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事实上,人的一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认识自己很难,否定自己更难。

②自我否定的核心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很多不敢或不愿自我否定的人,就是因为太过于沉醉过往的成就和经验,无法正视自身的缺点和短板。自我否定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动力,一个人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认知和评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

③明代方孝孺说过:“人之不幸,莫过于自足。”越是有自知之明的人,越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知不足,其实就是自我否定。当然,这里说的自我否定并非是对自己全盘否定,也不是妄自菲薄、打击自信。要知道,自信是建立在全面而准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靠抬高自身来树立自信。自恃过高只能助长虚荣,一旦虚荣心得不到满足,反而会让自信受到重创。()我们在某些方面有所建树,()应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更何况“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英雄在前头”,谁比谁强,总是动态的、发展的。

④北宋词人柳永,早年热心仕途却连遭打击。他最终认识到,自己的天地不在庙堂,而在民间;自己最恰当的身份不是封侯拜相,而是文人。于是,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潜心研究制词、音律,流连于舞榭歌台,将宋词的温柔旖旎推向极处,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认清自己而知不足,才能扬长避短,成就自我。

上海2021年初三语文二模之议论文

上海2021年初三语文二模之议论文

上海2021年初三语文二模之议论文

2021年杨浦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6分)

做一股清流

徐文秀

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火”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到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人生,就是要活出清流的样子。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拥有超然脱俗之气,言行有格调,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有所坚守。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绝不随波逐流。

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议论文大全

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议论文大全

【奉贤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足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历年二模议论文专题训练(含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历年二模议论文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1年虹口二模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人生不用太多的条件

阮直

①我们有时羡慕那一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有时羡慕那一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草根一族。羡慕的是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比如他们从小就能接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尽情挥霍不尽的财富。

②其实这些身不由己的条件就不应该被列入为普遍人生的条件。因为它的偶然性就如我们的生成天生丽质歪瓜裂枣都与自己无关,有关的只是我们能创造和利用的条件。

③伦敦开始也是村庄,就像贵族的起点也有草莽,把村庄作为起点,把从创造条件作为开始,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条件。有条件是个好命运,没条件就是个好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创造,就像历史上的犹太民族,在丧失了生存的家园、遭受了灭顶之灾,他们漂泊世界各地,寄人篱下,反倒强化了他们的生存能力。没有土地做工厂,他们有发明创造;没有广袤的国土立足,他们有智慧。按人口比例算,哪个民族都没像犹太人那样产生过那么多的教授、专家、学者。就像资源条件极差的日本,并没有制约他们成为经济大国。真正的成功就是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撬动地球的力量也不是用另一个地球,而是一个支点,一个杠杆的条件就具备理论的可能。

④《鸟类世界》一书中记载一种海鸟,它能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飞行时,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它把树枝放在水里,然后站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食;困了,就站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飞越太平洋依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呢?试想一下,如果它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它还能飞得动,飞得远么?同样,成功也不能一味苛求条件,如果一味苛求条件,再好的条件也只能成为你捆绑在翅膀上的黄金,它不仅无助你成功,反而会拖累你前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与创造也是如此,往往成就伟大事业的一些人反倒没有什么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

初三二模习题汇总议论文训练三含答案

初三二模习题汇总议论文训练三含答案

警惕“不懂装懂”与“懂装不懂”

①《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句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当然以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且耐久,怎会风吹花落“满地金”?于是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日秋风过后,苏轼看到自家后园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不懂装懂”耍小聪明给王安石续诗,不禁心生懊悔。

②苏东坡的故事引人深思:看待问题时,没有事实依据,主观臆测,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或者应该是这样,会因为“不懂装懂”而闹出笑话。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告诚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诗人们也会赞美,“谦虚是最高的美德”。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不矜不伐、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③除此以外,现实中,因为虚荣心作祟,不懂犟着脖子说懂,不会硬着头皮说会,生怕没了面子,明明对事物一知半解却装作完全了解,仅是一家之言就自诩为名家之论的现象不少见。伪学不若真知,是真知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与其装懂卖弄,不如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那些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一一填补起来。巧诈不如拙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才是“标配”。学识“虚胖”、学风“注水”,越早改掉越好。

④反对“不懂装懂”,另一个极端也值得警惕,那就是“懂装不懂”。有人怕担责任装不懂,遇到矛盾问题时明明有能力解决,却该出手时不出手;有的心胸狭隘装不懂,把特长当作个人进步的“法宝”,涉及个人利益时“懂”,涉及集体利益时“装”;还有人居心不良,明明知道有问题却看破不说破,明明对各项规章制度心知肚明却假意不知、故意突破底线……如果说“不懂装懂”者是缺少虚怀若谷的谦卑之心,那么“懂装不懂”者缺的则是一颗敬畏之心、责任之心。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题更严重,理当纠正。

【初中议论文阅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 阅读答案(北京东城中考二模)

【初中议论文阅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 阅读答案(北京东城中考二模)

【初中议论文阅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阅读答案(北京东

城中考二模)

【初中议论文阅读】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阅读答案(北京东城中考二模)

①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人格培养方面。如今,有些人不再害怕和珍惜。原因是他们不懂得孝道和节俭。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提倡孝顺和节俭。它们是尊重和怜悯之心的开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

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

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

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 今天,我们所说的孝道,是指对父母做好事。一是在物质上支持父母,二是服从

父母,说话温和,态度谦虚,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道的最高境界是在没有任何附加条

件的情况下发自内心地尊重父母。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 节俭是对物质的一种态度

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白字,

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

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

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

初三语文教研室整理

1.定义: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要求:正确、鲜明。

正确: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鲜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3.句式:什么是什么;应该+动词短语;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4.提出方式及位置:题目、开门见山(开头)、材料(名言、典故、现象)引出、文中(分论点的位置往往在文章中间各个自然段的首句或尾句)、文末。

确定论点题

1. 规律:

问题常见的提问形式: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XX事例说明了(意在表明)什么?

(3)本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2. 解题思路:

审清题目,然后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去浏览全文,找出论点。

3. 方法:

结合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及位置确定论点。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标题揭示;(2)开头提出;(3)结尾归纳;(4)承上启下的句子;(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 技巧:

1. 确定论点位置时:重点看题目、开头和结尾,或者找中心

句。

2. 判断论点的标准:是一个表判断的主谓句,不能是修辞句

或者否定句,如果是,要改为肯定的表判断的主谓句。

3. 自主归纳论点时:(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共10分)朝阳二模议论文

①在与幸福有关的各种因素中,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②说到爱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想到的是被爱。这并不奇怪。从小到大,我们渴望得到许多的爱。遇到困难时,我们希望有人一伸援助之手。经受痛苦时,我们希望有人与我们分担。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幸福系于被他人所爱的程度:如果我们得到的爱太少,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冷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的确,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被爱是重要的。

③然而,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心却是更重要的。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这样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如雪莱所说,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到心灵的愉悦。而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的生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真正快乐的。

④一个只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是与占有欲相反的东西,它本质是一种给予,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亲子之爱,有爱心的父母在照料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便感受到了极大的满足。相反,丧失爱心,也便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而是爱心的丧失。

⑤当然,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应该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流溢。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

⑥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如沙漠。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不免寒心,但也不要因此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用爱心唤起爱心。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希望!

(选自周国平《精神的故乡》,有删改)18. 针对“爱无疑是幸福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作者提出了哪两种看法?(2分)

答:

19.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4分)

答:

20.请用一个短语概括下面连环画的主要内容,并判断这个故事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4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20题。(共8分)东城二模

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

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②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③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④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⑤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白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①。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

⑥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⑦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①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 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3分)

20. 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三)阅读《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完成第20-22题。(共11分)房山二模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梁衡

①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

②这个回答很有哲理。

③原子弹爆炸,是因为原子核里本来就有原子能;植物发芽,是因为种子里本来就有生命。它不爆炸、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它自己的价值。达尔文本酷爱自然,但父亲一定要他学医,他不遵父命,就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甲】鲁迅先是选

学地质,后又学医,当把这两层都剥去时,一位文学大师就出现了。就是宋徽宗、李后主也不该披那身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龙袍,他们在公务中痛苦地挣扎,还算不错,一个画家、词人终于浮出水面。这是历史的悲剧,但是成才的规律,也是做事的规律。物各有主,人各其用,有舍弃才有个人的成长、发展。

④每当我看杂技演出时,总不由联想到一个问题,人体内到底有多少种潜能。同样是人,你看,我们的腰腿硬得像根木棍,而演员却软得像块面团。因为她只要一个“软”字,把那些无用的附加统统去掉,她就是石头里飞出来的一只鹰。但谁又敢说台下的这么多的观众里,当初就没有一个身软如她的人?只是没有人发现, 自己也没有敢去想。好画,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色彩;好歌,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音符;好文章,是因为舍弃了多余的废话。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因为他超凡脱俗。超脱了什么?常人视之为宝的,他像灰尘一样轻轻抹去。【乙】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建国,想请他当第一任总统,他赶快写信谢绝。他们都去掉了虚荣,舍弃了那些不该干的事,留下了事业,留下了人格。

⑤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算加法比算减法多,总要把一只鹰一层层地裹在石头里。欲让孩子成才,就拼命地给他补课训练,结果心理逆反,成绩反差;想要快发展,就去搞“大跃进”,结果欲速不达;想建设,就去破坏环境,结果生态失衡,反遭报复。何时我们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选文有删改)

20.分别说出题目中“石头”和“会飞的鹰”的含义。(4分)

答:

21.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2. 根据文意,将下面两个事例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并说明理由。(4分)

①居里夫人得了诺贝尔奖,她将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玩。

②居里夫人25岁时还是一名家庭教师,还差一点当了小财主家的儿媳妇。她勇敢地甩掉这些羁绊,远走巴黎,终于成为一代名人。

【甲】处应填:理由:

【乙】处应填:理由: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1题。(共8分)丰台二模

①平静是平和安静的心态,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态,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这就如建筑学家林徽因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②平静的心态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和外界。一杯干净的水,如果不停地摇晃,也不会清澈;一杯浑浊的水,如果静静地沉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心总是不能安静,就会处在一种浑浊的状态,很难有自知之明,就看不清真实的世界了。

③平静的心态有利于成功。心态越平静,做事越沉稳,成功的几率越大。很多成名的影视大腕起先都是静下心来跑龙套,学会了、学精了跑龙套,才慢慢有了演主角的机会。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沉静应对,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绩,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只有在挫折与厄运面前保持心态平和的人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④怎样才能做一个心态平静的人呢?

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的戴尔•卡耐基曾深有感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活了50多岁,如果问我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给你带来平静。”不错,要做一个心态平静的人,关键是自己能克服内心的私欲杂念。

⑥有些人之所以一遇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事情的能力和本领。其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恐慌。所以,越是博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