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学校的语文老师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阶段性论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2022.05年永年县第十五中学的赵俊英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积极穿越书海、收集珠子和捡贝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教师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促进所有学生,使他们都喜欢阅读。
我告诉学生们: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读书。
小学时,一位男老师来了。
他运用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来丰富枯燥的课堂,这使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
他为我们设立了一个阅读角。
起初,我不是读者之一,但有一天,当我发现我的玩伴越来越少,我的同学课后不能放下一本小书时,我忍不住借了第一本。
从那时起,我成了书迷。
通过这种叙事,引导学生沉迷于阅读。
显然,教师不仅影响学生的未来,也影响几代学生的未来。
2、教师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员。
在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
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
教师应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3.老师应该是学生的“书友”。
学生具有强烈的“教师导向”,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你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如果他们不喜欢阅读,老师怎么办?因此,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
把你精心挑选的课外阅读材料带到教室仔细阅读,记下阅读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你的阅读情况。
对于好文章,你也应该直接读给学生听。
在阅读中与学生交流情感,创造快乐的阅读空间,从“想让我读”变成“我想读”,让阅读变得如此有趣。
二、推荐学生的阅读内容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兴趣爱好、智力等因素直接相关。
由于年龄、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会有差异。
教师应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扩大知识面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书籍、讲述有趣的阅读故事、分享阅读的经验等方式,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教师还可以配备丰富的阅读资源,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角或阅读角落,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书籍的内容、难度、字数等指标,给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书籍。
三、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会、读书角的评选、读书心得的写作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并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持久性兴趣。
四、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书籍,写读书笔记、解读书中的名言警句、创作书中的延续故事等。
这样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写作困难等问题,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帮助他们理解书中的内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兴趣,扩大知识面。
如何指导农村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农村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摘要: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对丰富学生学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课外阅读实效,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指导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同样也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课题研究后,各班语文老师都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有的老师采用讲故事、成语接龙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读书笔记评比、每日一段美文欣赏等方法……以上的好些方法,我都曾用过,其中,我觉得要属“讲故事”最能让学生感兴趣了。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听得津津有味。
随着我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便高了。
二、积极营造氛围,给学生一个乐于读书的环境。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这个自然的学习空间,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读书箴言以时刻提醒自己;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
当然,教室里最好布置得比较接近自然,让他们的空间更加清新,从而心情舒畅。
三、建立“班级图书角”,提高图书利用率。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我们便自己动手在班级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把电视柜的两层收拾出来,摆放上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童话、连环画、作文书,还有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少年博览》、《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书有了,再推选出一名工作认真的图书管理员,让他来负责图书的保管,登记学生借书还书的时间以及有无损坏情况,对故意损坏图书的要求其造价赔偿。
如何让山区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如何让山区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已被摆在了教学目标的首位。
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全面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广大山区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课外阅读的情况如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改进课外阅读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进行认真思考。
一、山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情况我所在的农村学校地处大石山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不少学生家庭生活困难。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方面的问题在山区农村学校,总有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缺少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有不少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他们在阅读课外书时往往只是浏览而已,不愿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读书笔记,哪怕只是摘抄好词好句也不乐意。
要知道,有再好的书如果不去认真品读,阅读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
另外,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放学回家后把书包一扔就沉迷在电视和网络中,那些光怪陆离的内容让他们流连忘返,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就根本得不到保证。
2.客观方面的问题在山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非常贫乏。
这里的街上缺少书店和报刊亭,更不要说有阅览室和图书馆了,这就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不浓。
贫困山区的学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落后,课外读物极少,有的家里甚至一本都没有。
学生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到位,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不少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只能由几乎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来照看孩子,这些长辈自然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任何指导,学生自然也无法完成《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的任务。
老师要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老师要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恰当的课外阅读技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方法1.硬件设施的建设我们每年投资在教育事业上的经费很多,我希望每个学校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图书馆,让每个乡镇都有读书的地方。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国家应该适当地给予补助。
每个班级都应建立“图书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发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喜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指导他们学习的时候也要区分开来,不能一样对待。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A、B、C三类。
A类是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很好的自学能力的,这类学生,教师只要适时的激励就好。
B类的学生没有形成习惯,但是只要教师布置的,也会完成,对于这类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阅读任务,挑选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给他们,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喜欢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定的习惯。
C类的学生不爱学习,平时的成绩也不理想,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在学生不懂的时候可以教学生查阅字典,主要是教他的学习方法。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帮一”的小组学习,让成绩出色的学生带着学习,这样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乐于助人,团结同学。
让成绩差的学生懂得感恩,积极进取。
3.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知道,21天养成一个习惯,21天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7天,这个阶段是“刻意、不自然”的,需要教师刻意地提醒学生去改变自己,学生会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8~14天,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这个时候学生会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的,但是要是不注意还是会回到以前的,因此还是需要教师的不断提醒。
教师工作范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师工作范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首先,可以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组织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阅读征文比赛等,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文学名著等经典作品的背后故事、趣味故事涉及阅读内容等方式,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有足够的阅读资源支持,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
首先,可以建立学校或班级的图书馆,购买丰富多样的图书,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阅读,比如指导学生使用电子阅读器、推荐优秀的电子阅读平台等。
三、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当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有助于学生调整阅读态度,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阅读水平制定适宜的目标,比如读完一定数量的书籍、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特定的阅读技巧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帮助学生评估和调整自己的阅读目标。
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写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笔记和读后感写作。
阅读笔记帮助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整理思绪,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读后感写作则是学生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总结,有助于巩固阅读收获。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五、激励学生参与阅读讨论和分享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阅读讨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和见解。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互相借鉴,拓宽思路,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沙窝乡XXXXXX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
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
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研究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荧屏,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
如果一味地讲大道理,直接规定学生要读哪些书,很难收到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许多孩子来说,研究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
应告诉学生,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书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1.教师是浏览兴趣的激发者。
教师应尽大概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
我告诉学生:我小时分就是一个完整不看书的孩子。
在读小学时,来了一位男教师。
他用许多的课外知识丰富沉闷的课堂,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
他为我们成立了一个读书角。
开始,我并非其中的一名读者,可当有一天,我发觉我的玩伴越来越少,而课余同学们对一本本小书爱不释手时,我不由得借了第一本.从此我同样成了一名书迷。
通过这种的叙述,引导学生迷上浏览。
显然,教师所影响的不但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几代学生的未来。
2.教师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员。
在学生学会独立浏览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浏览。
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相识,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发生兴趣。
教师应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浏览情趣。
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作者:沈静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第07期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激发学生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洗耳恭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
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
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课外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设置明确的课外阅读目标有效的引导课外阅读需要教师设定明确的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年级、年龄和阅读水平等因素,确定适合学生的阅读目标。
比如,对于高年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一些轻松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阅读动力。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图书馆、电子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学校内部的阅读资料等。
教师可以协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推荐一些经典或与学科相关的读物,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三、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阅读活动。
例如,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读书报告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作家或有阅读经验的人士到校进行讲座或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阅读资源。
四、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写作课外阅读并不仅仅是阅读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写作。
学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写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彼此的读书体验。
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书面评价、口头表扬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贫困山区寄宿制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对于贫困山区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办学条件及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寄宿学生课余时间宽裕的有利条件,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爱读、会读、常读、用读的行为,从而使在校学生通过阅读提升气质,增长才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缩小与城镇学生在认知上的差距。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作为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好奇地去探求,从而形成一种爱好。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做好阅读教学的前提,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从思想上主动、自然而然地去阅读,从而达到增长智慧、扩展知识面、丰富阅历的目的。
总结寄宿制学校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运用以下“四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
媒体介入好奇法。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多媒体“班班通”也进入了山区的教室,很多媒体软件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比如,“童话网”“儿歌多多”等就是很好的视听软件,由于小学生对动画卡通有极大的兴致,动漫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动画和美妙的声音,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寄宿制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大课间后到晚餐前的20分钟时间,通过“班班通”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视听的兴趣转移到阅读的兴趣上。
图文并茂吸引法。
绘本的图文并茂无论是从学生年龄角度、心理角度,还是从接受能力与接受方式,都更有利于小学生阅读,也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其不知不觉地进行自主阅读。
教师要多收集一些绘本书籍摆放在图书角上,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绘本去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1]。
名人读书立志法。
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些著名人物读书成才、读书成名、读书进步的典型实例,如“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刘勰佛殿借读”“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励志”“顾炎武读破万卷书”“鲁迅在‘三味书屋’”“陈景润认真读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获得动力,树立理想,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从小立志多读书、读好书。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完成教材内容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而课外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下面我将从选书、引导阅读、开展阅读活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选书1. 多元化选择:在为学生选课外阅读书籍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进行合理的选择。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科普读物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 适度挑战:在选书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一些稍微超出其阅读能力的书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参与:可以通过开展选书评议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选书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喜欢的书目,并且阐述理由。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选书资源。
二、引导阅读1. 阅读规划: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天或每周应读书目以及阅读时间。
2. 阅读记录:要求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记录,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口头报告或是小组讨论等形式。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阅读指导:在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思考作者的观点、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三、开展阅读活动1. 学生分享: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分享,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 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精彩的读书笔记、书评、阅读心得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3. 亲子阅读: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组织家庭阅读分享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如何指导中学生搞好课外阅读,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
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总结课文内容,有目的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有目的的进行积极阅读。
要利用一切时间、机会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营养。
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
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
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价值和地位,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用动人的情节悬念唤起学生的思考。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奖励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课外阅读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理想的阅读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在学校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是学生丰富的图书资源库。
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行为。
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适时举行课外阅读座谈会,开展读书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知识竞赛。
培养他们自主、独立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本领,逐渐形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教师还应重视与学生家长间的联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然而,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为了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引导阅读思考等方面探讨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培养阅读兴趣是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组织阅读角,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供学生选择;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培养起持久的阅读兴趣。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绘本或故事书,帮助他们建立起阅读的基础。
对于较为熟练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加复杂的文学作品,如经典童话故事、名著改编的少儿版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与其相关的主题书籍,如科学、历史、动物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除了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更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书中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读后感、书评等,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除了上述几点,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阅读情况,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家长也可以在家中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建立家庭图书馆、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等。
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之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老师工作总结之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深入研究了相关理论知识,并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从需求分析、指导方法和评估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需求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兴趣,无法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二是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无法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指导方法1. 营造阅读氛围:利用课堂宣传、展示墙等形式,向学生推荐精彩的作品,并带领学生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 确定阅读目标: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能力水平,合理设定阅读目标。
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有助于提高主动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3. 提供指导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培养他们的独立选择读书的能力。
4. 阅读指导活动: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小组讨论、写读后感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以及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阅读驾驭能力和思辨能力。
5. 阅读交流分享:设置读书心得交流的时间和场所,让学生分享阅读的体验和收获。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在阅读中的成长。
三、评估效果为了确定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的效果,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评估方法:1. 学生阅读记录:要求学生记录每次阅读的内容、心得和感悟,并定期检查和评价。
2. 学生阅读反馈: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对学生的读书心得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 阅读成绩评价: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成绩的考查,综合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品选择的合理性。
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语文教育也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外拓展,其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时存在一些困惑,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了解学生喜欢的题材、作者以及阅读的频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例如,学生对历史类的阅读感兴趣,那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历史故事或历史小说;如果学生喜欢单元内容相关的阅读,可以推荐一些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读物。
二、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诗歌、散文、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的书籍。
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读物。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跨领域的阅读,例如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相关的书籍,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基础。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并给予一定的激励和奖励。
例如,可以设立每月或每学期的阅读目标,并给予完成目标的学生一些表扬和奖励。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朗读、小组讨论、阅读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考语文课外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阅读后组织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解读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例如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等,从而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浅析农村学校低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浅析农村学校低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低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对农村学校低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旨在为农村学校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从小生活在偏远的乡村环境中,他们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素材相对有限。
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边的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
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内容和数量,避免因内容难度过高而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减退,或者因内容过于简单而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阅读任务,适当引导学生挑战一些稍微难度较高的读物,引导他们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二、注重阅读体验,激发情感共鸣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应该始终将学生的阅读体验放在首位,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重点选择一些情感饱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冲击和人物形象的鲜明,进而引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教学策略,如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投入到文学作品中,体验作品带来的美、乐趣与人生启迪。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三、建立阅读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建立正确的阅读导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思维拓展。
支教时我将这样教小学语文阅读
支教时我将这样教小学语文阅读
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在教授小学语文阅读时,你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 培养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课文、故事书或绘本,注重内容的吸引力,例如有趣、情节生动的故事,能够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 教授阅读技巧:教导孩子们如何快速获取信息,如通过字词的猜测、上下文的推测等。
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提取重点信息和推理作者的意图。
3. 扩大词汇量:通过词语游戏、词语分类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教授一些常用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4. 引导阅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思考文本中的含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促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5. 练习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篇章后的问题,巩固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6. 鼓励阅读的习惯: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开始,鼓励孩子们每天都有一段时间专注阅读,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能力水平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下面我将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探讨。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往往影响着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欲望。
可以通过讲述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讲解有趣的课外读物,以及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适时地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读物,如小说、诗歌、科普读物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在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读物后,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所阅读的内容。
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导读、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上下文的关系,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兴趣。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要及时纠正他们在理解上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还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总结和表达,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要注重阅读情感的引导。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更是一种审美、情感和思想上的体验。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引导。
可以在阅读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追求。
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心得、阅读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地区学校的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甘肃省陇西县崇文中学陈继勤课外阅读是阅读的主要形式,养成自觉的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对学生获取知识是极其重要的。
然而,由于课外阅读脱离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而初中起始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尚不成熟,大部分学生还未能形成良好的、自觉的阅读习惯,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初中低年级学生除上述特点外,还受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的机会相对城市学生少得多,进而导致他们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知识比较贫乏,理解能力普遍偏差,口头表达词不达意,作文毫无文采。
因此,要想缩小城乡差距,让贫困地区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阅读的指导必须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实际。
一、多渠道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环境和条件。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尽量创造课外阅读的环境和条件。
1、争取领导支持,建设书香校园。
贫困地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薄弱,有的领导又只重视校舍、教学设备等设施的建设,忽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图书资源比较匮乏。
但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资金的大量投入,学校的办公费用比前几年向学生收费时要高出许多,学校购置一些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籍应该说是一件没有多大困难的事。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积极主动的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尽量能给每个班级配发一定数量的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籍,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向学校借阅,并按时归还。
只要我们组织得力,方法得当,始终如一的坚持,一个有远见的、明智的领导是会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的。
2、因地制宜,建立班级图书角。
众所周知,农村的办学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备,有的学校连图书室都没有,学生在学校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书籍。
有些学校即使有图书室,藏书量也相当有限,藏书也相当陈旧,因而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或有图书馆、阅览室,由于师资的的缺乏,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也很少面向学生开放,进而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极大限制。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学校虽有藏书21000多册,但几乎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购买的书籍,而且很少给学生借阅。
阅览室面对学生开放,但每次只能容纳25人左右学生同时阅读,全校现在36个班级的学生每人轮流阅读一次就得两个多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像这样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多大作用可想而知。
然而,一个班级毕竟五六十人(我们学校的班级人数大多在65人左右),如果我们能积极组织、动员每位学生尽自己所能提供两三本课外书籍(这对每位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一个班级就会有一百多本可交换阅读的课外书籍了。
何况,初中学生好胜心很强,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课外书籍比较多,人又热心,他们是很乐意把自己的书籍借给同学阅读的。
像我班康飞、马森、苟云洁等同学,课外书籍特别是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籍比较齐全,也很愿意借给同学读,我就动员学生向他们借阅,并要求他们一定要爱惜书籍。
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书籍问题可基本解决。
班级图书角建成后,为了让班级每位学生爱惜书籍,方便大家借阅,可组织学生商议制订借阅赔偿制度,并推选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管理借阅。
这样,学生借书方便,阅读也方便,书籍也能得到保护。
3、鼓励、动员,争取家长支持配合。
大部分农村家长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低,他们把课外书看作“闲书”,对看课外书的子女横加指责、劝阻,更不用说会花钱给子女买课外书了。
学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在家中就无从开展,但就孩子学习的事来说,他们大多数还是最相信老师,只要我们给他们讲清道理,平时能指导、督促学生阅读,让他们给孩子买一两本书或订一份报纸,绝大多数家长还是会很支持的。
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说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倡导家长用“少吸一支烟,少喝一瓶酒……”的行动支持孩子订阅报刊,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订阅一些书报。
像我所带两个班级,初一开家长会时,有许多家长就主动提出学生需要什么资料,购买什么书籍,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并能得到指导、督促。
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动员、鼓励家长自愿(切不可强迫)给孩子订了一份《语文报》(绝大多数),并在每周的下午语文自习上进行专门的阅读指导,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品一品,抄一抄,剪一剪,练一练,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既保证了学生有读物可读,在时间上也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还可进行集体性的有针对性阅读指导,使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收获可谓多多。
4、鼓励学生勤俭节约,把零花钱、压岁钱能够用在课外阅读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的增多,农村学生零花钱和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乃至几千。
2011年3月2日,我对自己所带两班127名学生的零花钱、压岁钱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真出乎我的意料。
我所带两班127名学生,85%以上是农村学生,但他们的压岁钱人均竟达到365元,1000元以上就有8人,其中有1人高达5000元。
而学生的零花钱、压岁钱除了上交父母,存入银行,买资料书,买生活用品,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用来吃零食。
学校尽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吃带零食,但每逢上下学,学校门口的小摊点上、小卖部里总会有成群结队的学生挤买零食,校门口、校园内、教室里总会有学生吃了零食扔的包装袋。
这不仅影响了校容校貌,破坏了学校的环境卫生,而且养成了乱花钱、爱吃零食以及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坏习惯。
更重要的是有个别学生因为了解有些学生经常携带零花钱,就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勾结对其进行敲诈、勒索,进而走上了不归路。
因此,我们可和家长联系,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鼓励学生用零花钱、压岁钱给自己订一份报纸或杂志,或在每年报刊征订的时候,筛选一些适合学生订阅的报刊目录推荐给他们,让他们自由选择订阅,也可建议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或杂志,并尽量不要与班上其他同学订阅的相同,拿到报刊后可互相交换看,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更重要的是还能养成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见缝插针,让课外阅读在时间上有保障。
由于离中考时间比较远,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不够,学习压力相对于初三学生也比较小,当然,可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就比较多。
1、晨读。
经过一夜的休息,学生的脑细胞已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记忆力最佳。
此时,可让学生去读、去背一些他们读到的美文。
2、下午自习读。
农村初中由于住宿生分散,管理不到位,大多没有晚自习。
然而,多数学校下午基本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自习时间(各科轮排,让代课老师跟班)。
这个时间,由于经过一整天的高强度上课、做作业,学生的大脑神经已处于相对疲惫状态。
如何调动学生让他们的脑细胞再次兴奋起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事。
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在语文自习上,学生若有一份他们喜欢的、飘着墨香的报纸阅读,他们就像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了半天而极度疲惫的农民,在休息时突然得到一顿可口的美味,神经自然会亢奋起来,这样,一个半小时的下午自习就会在轻松愉快地课外阅读中度过的。
我正是利用每周下午的这一节语文自习课组织学生读报用报,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阅读了许多美文,学会了做双色读书笔记,而且,原来不喜欢语文的学生现在慢慢地也爱上了语文,自习课上很少再有乱吵乱闹的学生了了。
现在,每到这节自习,学生就会准备好笔和笔记本,迫不及待的等待发报纸给他们阅读。
其实,组织学生读报用报也是解决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最好、最有效,也最实际的的办法。
因为,组织学生读报用报一是学生花钱少,二是教师有利于进行集体性的指导,三是报纸是刚出版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四是长期坚持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好习惯。
3、空堂自习课读。
空堂自习是学生在校期间课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由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普遍的好动,贪玩,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太强,如果没有人管理和监督,一节空堂自习绝大多数学生就会在无休止的吵闹说笑中度过。
语文老师可和班主任、代课老师协调,根据学生作业实际,安排适量的任务,让课代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又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4、午间读。
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精力比较旺盛,许多学生没有午睡习惯,家长也很少过问这段时间,他们中午回家一吃饭马上就返回学校玩,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可鼓励学生进行适量的阅读。
5、课外活动读。
课外活动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总会待在教室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此时也可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6、放学后读。
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家长比较忙,学生回家干完家务活,有的连家务活也不干,做完少量当天未完成的作业,其余时间几乎就用来看电视。
久而久之,眼睛也近视了,学业也荒废了。
因此,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能让他们坚持课外阅读,一则可以防止他们沉迷于电视剧而荒废学业,二则还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周末(周六、周日)读。
周末(周六、周日),相对于上课期间,学生的空余时间还是比较多,我们可利用这一空闲时间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让他们的周末过得充实有意义。
8、寒暑假读。
一年寒暑假加在一起八十多天的时间,其实相当于整整半个多学期,这是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最佳时间。
因此,每个假期,我们可按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认认真真读两到三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三、有计划安排、组织、指导和督促,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正确、有效。
学生有了阅读的书籍、报刊,有了充裕的阅读时间,最关键的就是怎样读才能最有效、最有收获的问题了。
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够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贫困地区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接受信息的渠道又不多,有时他们很想读书,但却不知道哪些书籍报刊适合自己读。
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制定具体可行的阶段性阅读计划,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阅读书目,让他们按计划、分阶段的阅读,这样才可使他们的阅读不至于盲目。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就得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学会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例如对经典性的书籍和文章,可用精读的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