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全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全XXX感染监测制度(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研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实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查询拜访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实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构造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1)一级暴发报告:报告目标: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类似、怀疑有共同熏染源的熏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熏染源或熏染途径的熏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构造查询拜访并证明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熏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5例以上医院熏染暴病发例;B、由医院熏染暴发直接招致患者出生;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ct室感染管理制度
ct室感染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目的CT室是医院中的重要临床检查科室,是进行CT检查的地方。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CT室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CT室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包括CT室医师、护士、放射技师等工作人员,以及CT设备、各种仪器设备、工作台、床铺等工作场所设备。
三、感染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标准符合国家医疗卫生规范。
2. 预防优先:强调预防为主,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医院CT室的感染控制水平。
3.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感染管理,建立感染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4.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提高CT室感染控制水平。
四、感染控制1. 感染控制委员会:设立CT室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行政管理机构领导,包括CT室主管医师、护士长、放射技师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并监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2. 感染监测:加强CT室内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追踪调查感染原因,做好感染防控工作。
3. 感染预防: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及时更新医务人员的健康证明,对从业人员进行感染控制方面的培训,了解感染病原体、感染途径、感染控制措施等。
4. 感染排查:对CT室内各种设施、器械、用品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确保CT室内的卫生安全。
五、感染控制措施1. 医疗废物处理:对CT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收集、运输和处理,做到无害化处理。
2. 洗手消毒:CT室内所有从业人员进出操作间必须进行洗手消毒,洗手液、消毒液应摆放在易取处。
3. 强制穿戴防护:从事CT室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医用防护服、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 定期消毒:CT室内的器械设备、工作台、床铺等必须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5. 医疗废物管理:对CT室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包装处理,确保废物无害。
CT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CT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院感染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
作为医学影像科室,CT室在诊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我们制定了该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CT室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CT室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
四、感染预防措施1.手卫生所有CT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洗手,并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洗手。
2.衣着装备所有工作人员需要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以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3.器械消毒所有CT室使用的器械、工具和设备需要经过消毒处理,确保其在使用前是清洁的。
4.患者隔离对于可疑感染的患者,应立即隔离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传播。
5.废物处理所有医疗废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避免感染传播。
五、培训与教育1.新员工培训所有新加入CT室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在完全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后方可上岗。
2.定期培训所有CT室工作人员需要参加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六、监测与报告CT室需要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同时,对于一旦发生感染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七、评估与改进CT室应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评估机制,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八、制度宣导CT室需要定期组织培训会议,向所有相关人员宣传和普及感染控制知识,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遵守该制度。
九、罚则对于不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拒绝培训或重大违规的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十、总结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和严格管理的问题,CT室作为医疗影像科室的重要一环,也需要加强感染防控的工作。
制定并严格执行CT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模版(2篇)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模版1.在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2.负责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定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3.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进行一次监测。
4.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其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5.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向院长、业务副院长以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采样和流调,分析原因,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7.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
8.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定期进行监测,并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9.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教育培训计划,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提高感染病例的鉴别和上报率。
10.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定期对全院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11.加强传染病管理,预防和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模版(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科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感染管理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协助处理感染事件,制定和推广感染管理规范。
第四条感染管理科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感染管理科设科长一名,副科长若干名,科员若干名。
第六条科长负责科室日常工作,协助院感委会工作,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第七条副科长协助科长工作,承担特定职责。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模板范文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模板范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将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作为医疗机构的基础制度之一,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因此,制定一个具体有效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培训和宣传、监测与报告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制定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制定院内感染管理制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医疗机构应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规,结合医疗机构的特殊情况,制定适用于本机构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感染控制标准:明确医疗机构对感染控制的要求和标准,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方面的操作规范。
2.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相关岗位的责任,并明确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权限。
3.定义感染事件和报告:明确院内感染事件的范围和标准,规定感染事件的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4.建立感染监测体系:确立感染监测指标和频率,建立医疗机构内的感染监测体系。
5.实施感染控制培训:建立培训体系,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6.建立感染控制档案:建立患者的感染控制档案,记录相关数据和干预措施。
二、培训和宣传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院内感染管理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包括感染传播途径、感染预防控制的原则和方法等。
2.手卫生和个人防护:包括正确洗手的方法、佩戴防护用品、正确穿脱隔离衣物等。
3.清洁与消毒:包括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环境清洁和消毒等。
4.感染控制管理:包括感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感染预防控制的流程和措施等。
医疗机构应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形式,向医务人员和患者传达院内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三、监测与报告监测院内感染是防控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并明确感染监测的流程和责任人。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有菌区。
3、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严格分别安排在相应的手术间,手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遇有特殊菌种性病、大三阳、绿脓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疸等)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一次用品、敷料送焚烧炉焚烧。
4、手术室工作的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5、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不得>3 人,参观者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得任意穿行。
6、手术间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
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清洁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7、已明确HbsAg(+)患者用过的器械用消毒液浸泡30 分钟,经压力灭菌或灭菌液浸泡后备用。
8、严格执行手术室空气、物品、地面清洁消毒制度,各类物品按规定程序处理。
9、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
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放射科院内感染消毒控制制度消毒控制1、凡做CT、胃肠造影患者,如需口服造影剂,一律使用一次性口杯。
2、静注造影的注射器和针头,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冲洗后送供应室交换. 3、传染病人备专用大单,用后清洁消毒, 工作人员操作后进行手的消毒。
4、肛管一人一管一用,用后清洁消毒,送焚烧炉焚烧。
5、室内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并登记。
营养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品储存、运输、加工、制作、严防食品污染.2、从营养部发出的食品,必须做到清洁、无毒、无致病菌、无寄生虫、无腐败变质、无杂质。
3、从原料到成品衽“三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仓库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成品。
4、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食物与药物隔离。
5、环境卫生采取“四定”方法:定人、定指标、定时间、定质量、定任务,划片分工包干,争取做到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及滋生条件。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1)一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由医疗行为引起的感染,包括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2. 医院感染的分类:(1)根据感染来源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2)根据感染部位分为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等。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包括洗手、消毒等;(2)采取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3)控制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耐药性;(4)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医疗设施的清洁卫生;(5)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2. 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1)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机构和团队,明确责任分工;(2)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3)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4)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和干预机制,加强对高危病人的管理;(5)建立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感染事件。
三、医院感染的监督和评估1. 医院感染的监督:(1)建立医院感染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执行情况;(2)定期组织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加强对医院感染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汇总分析形成报告。
2. 医院感染的评估:(1)定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感染率、感染病例数、感染死亡率等;(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四、医院感染的法律责任和追责1. 医院感染的法律责任:(1)医疗机构负有对患者的保护责任,如因医院感染造成患者伤害,医院有法律责任;(2)医院感染属于医疗损害,患者有权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处理机制,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2. 医院感染的追责:(1)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后,医院要及时调查处理,追究责任;(2)对于因医院感染造成的严重后果,涉及违法犯罪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3)医院感染事件的追责应当在法律程序下进行,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放射科感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控措施分析
放射科感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控措施分析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室。
由于大部分临床患者,无论是患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均需在同一检查室进行身体各部位检查和治疗。
因此,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为了有效减少医院放射科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放射科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一些防控措施,共同仁参考。
标签:放射科感染;防控措施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诊断和介入治疗科室。
由于大部分临床患者,无论是患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均需在同一诊室进行身体各部位检查和治疗。
因此,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为了有效减少医院放射科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放射科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一些防控措施,共同仁参考。
分析如下:1 放射科感染问题的现状1.1 医护人员缺乏院内感染防控意识,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由于放射科医护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对本专业、本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对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视。
部分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不戴口罩、帽子,在接触病人后常存在不洗手的现象。
在缺乏感染防控知识与传统工作习惯的双重影响下,工作人员往往缺乏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未形成良好的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习惯,对放射科内存在的污染问题未进行及时、合理地处理。
1.2 放射科检查室内环境卫生难以保证;放射科检查室检查仪器大部分都是X线射线装置。
机器精密昂贵,需要放尘、防潮、防鼠,而且必须在规定室温下保持恒温状态。
因此,由于防护的需要,检查室内所有门窗必须长时间保持关闭状态,室内空气不能有效流通,加上放射线在空气中发生电离作用产生臭氧,每日接受检查的病人数量多,检查室内始终处于繁忙的工作状态,各种病人带进去的致病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医技科室院感管理制度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第一节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个人防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临床微生物室、实验室应限制与实验无关人员进入,并配备足量手卫生用品和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4.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接触这些标本及其污染的物体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进行手卫生。
5.有临床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处理和保存的具体要求及其过程中相应的生物安全制度。
6.微生物实验室配备生物安全柜,对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玻片),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8.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对操作台、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遇有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物,再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9.医疗废物管理符合要求,正确使用利器盒,医疗废物不随意丢弃,废弃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先灭菌处理后,再按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密闭转运、处置。
10.检验室的抹布、拖把应分区使用,用后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
第二节血库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配备足量手卫生用品和防护用品。
2.保持血库环境清洁,空气流通。
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先去除污染,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3.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每日清洁,每周消毒,防止污染。
每月对冰箱的空气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4.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进行手卫生。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并上报。
5.抹布、拖把应分区使用,用后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
ct院感工作制度
CT院感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组织领导,制定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督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并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3. 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培训和科研等。
4. 临床科室、部门负责人应当落实感染管理责任,确保本科室、部门的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1.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处理等环节。
2.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医院应当加强消毒灭菌工作,对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注射用品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4. 医院应当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卫生,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5. 医院应当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6. 医院应当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免疫力。
7. 医院应当加强感染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1.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制度,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掌握感染发生的情况和趋势。
2.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报告感染病例,不得隐瞒、谎报、迟报。
3. 医院应当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五、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加强感染管理的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感染管理培训课程,包括感染预防、控制、监测、报告、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医务人员应当参加感染管理培训,掌握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感染防范意识。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模板范本一、引言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染的疾病。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升医疗质量,本院制定了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二、责任与义务1. 医院管理层的责任- 确保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分配适当的经费和资源,支持院内感染预防工作;- 监督各部门、科室和员工履行院内感染预防的责任。
2. 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负责制定并执行科室的院内感染管理方案;- 确保科室内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监督科室内医护人员的行为,避免操作不规范、违反制度的行为。
3. 医护人员的责任- 严格遵守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手卫生习惯。
三、院内感染预防措施1. 消毒与隔离措施- 按照规定的消毒操作流程进行消毒;- 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严格执行患者隔离制度,将不同类型的患者隔离开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健康教育与宣传-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 向医护人员传授院内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提高其防控能力;- 定期组织院内感染预防宣传活动,提高全院职工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内部的各个区域,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 对病区、手术室、实验室等高风险区域进行特殊处理,确保其除菌效果;- 采用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四、监督与评估1. 检查与考核- 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巡查和检查,确保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他们对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效果。
2. 教育与培训- 不定期组织院内感染管理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控能力;- 针对新员工进行入职教育,让他们熟悉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定期组织知识竞赛或讲座,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CT室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CT室医院感染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室已经成为了一家医院不可或缺的设施。
CT室的使用涉及到了诊断与治疗,但同时也伴随着感染控制的问题。
因此,对CT室工作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升其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CT室的特点、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感染控制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设计一套适合CT室医院的感染控制培训计划。
在培训结束后,CT室工作人员将能够更好地遵循感染控制原则,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 CT室感染控制相关知识1. CT室感染的原因和传播途径CT室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设备和人员的因素。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血源传播等。
2. CT室感染的危害CT室感染会导致患者的二次感染,延长病程,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CT 室工作人员来说,感染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导致工作中断,甚至被追责。
3. CT室感染的预防措施预防CT室感染的关键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方面。
三、 CT室感染控制培训内容和方法1. 培训内容(1) CT室感染控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2) 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CT室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危害(4) CT室感染的预防措施(5) CT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规范2. 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培训资料、视频等形式,向CT室工作人员传授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
(2) 实际操作:组织CT室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演练,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
(3) 考核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对CT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 CT室感染控制培训计划1. 培训对象CT室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清洁人员。
2.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一个月,每周组织2次培训,每次培训2小时。
培训地点为医院内的培训室和CT室。
3. 培训组织(1) 成立培训小组,包括感染控制专家、临床医生、护士长等人员。
ct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ct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1. 制定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
2. 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培训,提升其对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3.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4. 组织开展感染监测工作,确保感染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持。
5. 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高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
6. 加强医疗设备及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确保严格执行消毒标准。
7. 开展医院内部环境的卫生监测和管理,确保环境清洁和无菌。
8.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感染防控的重视和合作意识。
9.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科研工作,促进感染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0. 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措施。
CT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CT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摘要】目的:加强介入手术治疗中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概率。
方法:收集我科改建前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l例患者设置为A组;改建后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设置为B组,共计107例,进行对比评估。
结果:提高了介入治疗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顺利实施,减少了介入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结论:介入治疗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在医院感染管理环节目前还相对薄弱,只有严格实施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才能确保医疗安全,才能减少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感染;CT介入;预防与控制【中图分类号】R82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06-01CT室主要承担医院住院、门(急)诊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任务及介入治疗工作。
随着CT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高,运用CT进行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广泛,由于CT室为半开放区域,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可控性差,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高于临床科室。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对CT室的区域进行改建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制度,以控制CT室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开展的CT介入手术为全身各部位穿刺活检、椎间盘切吸和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术前穿刺定位、囊肿的穿刺治疗。
收集我科改建前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l例患者设置为A组;改建后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设置为B组,共计107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手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对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
1.2 方法将CT室的单一的公共通道改建为三区通道及无菌、清洁、污染通道。
尤是无菌通道为介入手术患者的专用通道,此通道绝对独立不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避免了传统单一通道带来的环境污染。
清洁通道为内部循环通道,仅供CT室工作人员与被检患者使用。
ct 院感管理制度
ct 院感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CT院感管理工作,提升医院院感防控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CT部门院感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医疗废物管理、标本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灭菌、隔离措施、感染控制、医务人员卫生管理等。
第三条 CT院感管理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院内感染防控。
第四条 CT院感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合规、科学规范、全员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院感管理工作机制,确保院感管理工作有效、持续开展。
第五条 CT院感管理工作要求全院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院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院感管理规定,确保医疗安全、患者安全。
第二章医疗废物管理第六条 CT医疗废物主要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尖利垃圾等,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处理。
第七条 CT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应当由专门人员进行,按照规定时限进行处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危害。
第八条 CT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设施,进行规范管理,不得私自处置或泄露医疗废物。
第九条 CT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做好废物包装、密封、标识等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第十条CT医疗废物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处置,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进行监测检查,确保处置工作符合规定。
第三章标本管理第十一条 CT标本管理工作包括标本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运输等,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 CT标本采集人员必须具有相关执业资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 CT标本保存应当按照标本种类、特性进行分类存放,设立专门的标本保存室,做好冷链管理,确保标本质量。
第十四条 CT标本运输必须采用专用容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包装、填写信息,避免标本损坏或丢失。
第十五条 CT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和追溯体系,严格控制标本的流转和使用,确保标本有效利用。
医学影像(放射CT)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学影像(放射∕CT)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管理
(一)工作人员着装整齐,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各检查室
(二)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规范实施手卫生。
(三)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消毒灭菌管理措施和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二、环境及物品管理
(一)诊疗用品、台地面消毒按常用物品及环境消毒灭菌方法及管理标准执行。
(二)x光、CT及核磁等机器表面应每天清洁,如接触传染病或多重耐药菌患者后,接触部分应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三)调钢用具使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一废弃。
(四)x光匣接触传染性患者后,应以酒精擦拭。
三、患者管理
(一)患者需采取飞沫隔离及空气隔离时,患者、工作人员均须戴医用防护口罩。
(二)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可重复使用。
五、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求
1.在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洗手。
2.工作期间,无法至洗手台洗手时,可用快速洗手消毒液搓揉消毒双手或使用一次性PC手套。
3.非本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得任意进入检查室。
4.工作人员若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应报告医务科,根据情况暂离工作岗位。
二、环境
1.拖地和清洗地面前,需先将垃圾扫除,避免尘埃飞扬。
2.为避免尘埃飞扬,应以湿拖把及吸尘器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扫把扫地。
3.一般地面只须以清水拖把擦拭,如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应用500mg/L含氯消佳净拖地。
4.桌面和检查台面须每日以500mg/L含氯消佳净擦拭。
三、用物
1.机器外层应每天清洁,如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接触部分亦应以500mg/L含氯消佳净擦拭。
2.用后即丢之用品不可重复使用,并应依“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执行。
一般可燃性废弃物及感染性废弃物采用黄色塑料袋盛放。
3.执行治疗检查需接触患者粘膜组织或穿入皮肤时,都应使用无菌物品。
4.所有必须无菌操作的物品,需先经消毒或灭菌。
5.需每日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无菌溶液的外观,若已受污染时,则因重新灭菌或丢弃。
6.空针及针头的处理
用后的针头、空针应视为具传染性物品,不可故意折毁或弯曲,并应分开丢弃于利器盒放内,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由专人收走作适当处理。
7、公用鞋每周清洁消毒二次。
四、诊疗作业
1、检查时做到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用品。
2、传染病人检查后按常规进行消毒。
3、介入操作时室间管理要求同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