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创造”新高度的底气何来
中国经济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的底气从何而来作者:文/央视评论员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5期在美方提出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后,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中国的态度一直鲜明而坚定。
国际上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今日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得道多助,无论是战略机遇期的“时”,还是上升发展阶段的“势”,显然都偏向中国这一方。
中国经济发展,有足够底气。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世界第一大市场的广阔空间和巨大的人口人才红利。
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资源、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1亿多市场主体……中国经济拥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庞大市场、极大的战略纵深和持续强劲的内需动力。
中国经济总量已超90万亿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6.2%,出口依存度则下降至17.9%,内需已经成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坚实基础,更凸显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持续不断并富有成效的改革创新。
在供给侧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在“新四化”的同步发展中,在新旧动能的大转换中,中国经济正不断孕生出发展的新动力、激发出增长的新潜能。
创新正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2018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权威机构推出的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中国排名第17,是进入前20名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性产品、以5G为代表的创新性互联网技术、以新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产业……一大批创新性产品和创新性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强大动力。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开放进程中,中国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携手沿线各国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源自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
这包括中国的儒家思想、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贡献。
中国人对于尊师重道、勤勉守纪、孝敬父母等传统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特质是坚韧不拔。
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总能够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这一精神特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地前行。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还体现着与众不同的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强调谦和、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念得到高度重视。
这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可以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社交礼仪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看到。
这一价值观念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还包括对教育和知识的追求。
中国人民注重教育和知识的重要性,这在中国古代就已有所体现。
现在,中国在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技能人才方面成绩斐然,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
这一文化底蕴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以及对教育和知识的追求。
这些特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以及对教育和知识的追求。
这些特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源自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国经济的底色与底气
中国经济的底色与底气摘要:本文讨论了中国经济的底色和底气。
它从历史上追溯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色与底气。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关键因素、影响因素、底色、底气正文: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从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因素包括改革和开放政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投入等。
受利好政策、新兴市场融资环境、资本市场改革、投资吸引力提高等利好等因素的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加快。
除了正确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2)改革的深入和创新;(3)增强国内市场消费力;(4)发挥政府职能(5)利用国内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来自多方面,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新型城镇化进程,消费升级,改革开放和政策环境。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发展拥有较强的底色和底气,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为了发挥中国经济的底色和底气,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政策,拓展国内市场,以激发国内经济活力,并利用国外市场发展机遇,大力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
其次,我们应该多做科学研究,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把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此外,我们也要注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发展和抑制方面举措相协调,把握好经济结构重组、轻资产运营和改革发展平衡。
此外,要重视发挥政府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社会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社会保障和司法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和平。
综上所述,通过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发挥中国经济的底色和底气,进一步实现健康、稳定、sustainable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创新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创新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第一篇:创新中国观后感在这个时代,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一】近几年,从《朗读者》、《国家宝藏》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到以《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品质纪录片,央视一直在电视节目创作上打磨符合自己定位的“爆款”和“现象级”。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益、文化类的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真实记录”逐渐成为电视节目发展新趋势的今天,央视对优秀纪录片的集中发力将使其继续保持行业引领者的地位。
《创新中国》与其说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是一部带有教育意义的科教片,在大家埋头于自己领域的工作和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技术不停的更新换代的时候常常忽略了我们所经历的、正在经历的和未来即将经历的科技变迁。
这部片子就是给了大家一个新的机会,审视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了解我们所在的国家所过的生活。
在第一集信息中,从一个总结性的词汇中延伸出了关于信息的各个不同的领域,惊叹于物流无人机、无人驾驶的发展之快,也慢慢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笼罩在互联网之下成为物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感谢这个时代,感恩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学家和创新者们。
创新中国观后感范文五篇【二】观看《创新中国》纪录片,让我感触很深。
一项项核心技术的发明,一件件创新产品的出现,正在方便我们的生活、丰厚我们的财富、加速我们的发展。
“创新”两字,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改变,也诠释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高铁、大飞机项目,还是企业层面的无人机、超薄玻璃项目,都是创新中国的典型表现。
在我看来,创新无价,只有创新,才能拥有未来。
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罢、一个国家更不用说。
一个人,如果喜欢创新,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聪慧的,肯定是朝气蓬勃的,肯定是积极向上的。
这个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必定远远高于其他人。
中国底气发言稿素材
中国底气发言稿素材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底气和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巨人,是一个正在谱写新时代华章的国家。
中国的底气来自于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巨大的经济实力、坚定的国家意志和自信的民族心态。
在此,我将就中国底气的来源、内涵和展现方式作一番阐述。
一、中国底气的源头中国底气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们伟大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家。
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孔子、孟子、墨子、老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哲学智慧,有《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
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中国赋予了底气和自信。
中国底气还来自于我们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已经跻身世界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
我们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最丰富的资源、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这些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为我们赢得了底气和自信。
中国的底气还来自于我们的国家意志。
我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使我们国家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居于重要地位,为国际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都是中国国家意志坚定的表现,为我们赢得了底气和自信。
中国的底气还来自于我们的民族心态。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爱国爱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岁月,中国人民都展现了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勇气。
这种民族心态,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自信和底气。
二、中国底气的内涵中国底气的内涵,包括坚定的自信、与世界接轨、自主发展、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底气表现为坚定的自信。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自信、自豪和自强的民族精神。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树立民族自信,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赢得了底气和自信。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更是对经济结构和质量的深刻提升。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中国市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这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各种消费需求的释放将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其次,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增加,中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优势逐渐显现。
这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改革开放,不断优化经济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经济、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等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
这些举措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最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
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推动形成全球经济合作共赢的局面。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全球经济体系。
这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为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源自于中国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政府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如何成为创新大国
中国如何成为创新大国
工业设计08—2
梁雪
18号
以创造力增强我国创新文化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设计
强国”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和文化战略。
在过去十年中,
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大三大经济体,因此产品对原创
设计的要求日益紧迫。
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
转变。
一.设计教育:创意中国的驱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永恒的动力,创造力作为设计向生产力作为设计向生产力转化的核心,对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院系设计教育内容更多是以技术的方式是使学生达到眼镜和手的熟练配合,对创造性的思想训练却是很被动的。
教育是否成功,重要的是对中国现有社会状况下设计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应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学科的建设,在教学中强化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形成设计教育的集群性发展。
二.设计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推崇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
而
文化产业要在动态中赢得主动和先机,创意无疑是核心要求。
当下呼声日高的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人才的创造力培养问题。
当前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己经进入一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
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发展设计产业,从而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
创造中国创造大国的形象,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
志气骨气底气出自哪里
志气骨气底气出自哪里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源于理想的追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铸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质。
虽然,中国近代历史上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从“三元里抗英”“中日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和长达14年“抗日战争”,涌现出仁人志士无数,特别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的视死如归,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志气与骨气。
因此,对今天中国广大青年来说,关键要在对“四史”学习中,在伟大的时代激流中,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锤炼品德,坚定理想信念,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追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源于伟大的创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斗争,既砸烂了一个“旧世界”,更建设了一个“新中国”,新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今天中国经济科技国防、工农业生产成就无不辉煌,特别八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创造可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
所以,当代中国青年,更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埋头苦干,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
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源于永远跟党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发展,更加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道路的正确和制度的优越,“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民族复兴,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擘画出的美好蓝图,只有坚定信念跟党走,伟大的目标才能实现,今天一代中国青年,作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更要勇毅担当,以党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追求,做到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有底气有韧性有信心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底气有韧性有信心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作者:廉丹黄鑫周琳陈果静来源:《中国经贸》2019年第07期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前进,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鲜明经验和启示。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发展面临转型“阵痛”,在应对挑战中,中国经济依旧稳步前行。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图景将愈发清晰。
底气,源自中国经济积累的雄厚实力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CPI温和上涨,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些构成了2019年经济实现稳健发展的根基。
“去年我国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但是我们仍然实现了预期目标。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敢于担当,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陈新有说。
陈新有代表表示,更可喜的是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开始加速,新动能新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东中西部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还针对性提出了一系列有引领性的重大发展战略,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有效。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2018年我国发展动力加快转换,经济效益继续改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继续较快发展。
“从新产业看,2018年我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从新产品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2%和17.7%;从新业态看,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8.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居民、企业、政府收入增长都保持稳定,经济效益改善势头仍在延续。
”王一鸣委员说。
韧性,源自政府灵活调控和万众一心谈到对新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石爱中表示,我们要充分相信政府对我国经济的调控能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激发无限的创新创造潜能,相信中国经济发展一定会有可期的满意成果,中国经济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演讲稿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演讲稿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庞大的人口成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展现着自信和底气。
中国平视世界,自信地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展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庞大力量和活力。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源自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这无疑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底气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还源自于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他们创造了中国奇迹,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实力。
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着坚定的信念,这种自信和自豪也成为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之一。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还源自于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更表现在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和交流上。
中国的文化自信让中国人民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更加自信从容,也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还源自于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愿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底气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
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平视世界的底气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
中国将继续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底气发言稿
中国底气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感谢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我要谈谈中国的底气。
底气,是指一种自信和自豪感,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的体现。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家,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傲人的底气。
历经磨难和挫折,我们不断自强不息,凭借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底气的崛起是不可忽视的,更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中国底气来自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我们不仅在国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坚持创新、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我们不断推动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这种经济发展的底气,让我们走得更加自信。
其次,中国底气来自于科技创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最有力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领域,中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我们不仅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在数字经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底气,不仅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世界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同时,中国底气来自于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博大精深文化体系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有着众多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象征。
同时,我们还拥有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些文化产品在国际舞台上深受欢迎。
中国文化的底气,让我们在国际社会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再次,中国底气来自于国家治理的成就。
国家治理是一个国家实现稳定和繁荣的关键。
中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推行全面从严治党,致力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我们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和规章,有效提升了国家的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经济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的底气,更来自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 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制度优势。70 年来,中国这个“世界上 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一直刷新着世界对现代化发展路径 的理念和认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局势下, 中国成功地驾驭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有效地应对和化解了各种风险 挑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迈出了中国经济发展铿锵有力的步伐, 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向“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中国经济的底气从何而来
文 / 央视评论员
在美方提出对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后,为捍卫 多边贸易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 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谈,大门敞开 ;打,奉陪到底。中国的 态度一直鲜明而坚定。
国际上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今日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潜力足、 回旋余地大,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得道多助,无论是 战略机遇期的“时”,还是上升发展阶段的“势”,显然都偏向中国这 一方。中国经济发展,有足够底气。
订阅二维码(上旬)
订阅二维码(下旬)
河南省 一级期刊
中国知网 (CNKI)
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库
龙源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 综合评价数据库
来源期刊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候机厅和贵宾厅指定存阅期刊 洛阳北郊机场候机厅和贵宾厅指定存阅期刊
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原因与条件
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原因与条件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在经济、科学上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
中国成长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已经成为仅此月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连年提升,逐步实现全面现代化。
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崛起不仅有经济上持续高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全面增强和相对饮的文化的全面复兴,这是必然的发展规律。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国家崛起的基础。
中国崛起的标志应当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然其重点是经济实力的提高。
我国近些年GDP增长一度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无法回避的客观进程,他以一种无法遏止的力量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方方面面。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外国的厂家前来办厂投资,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
同时也该看到,我国这些年经济发展,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只有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人均GDP、科教、人口素质。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中国。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社会主义。
中国崛起的道路是和平的。
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通过武力或其他强权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崛起,只能采取和平方式发展自己。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用和平的手段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以和平共处为原则同国与国开展外交。
中国崛起不仅是给予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精准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国家的文化传统、国民素质以及创新意识。
冯骥才讲到民族复兴时说“我的理想是社会的文明。
所谓民族复兴,实质是文明的复兴,社会的最终理想是高度文明的社会。
底气来自民生:人民是立国之本
底气来自民生:人民是立国之本国家的兴衰,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
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感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一个国家要有底气,必须从民生这个最基本的层面出发。
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
例如,中国经济的腾飞,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机会,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
这种改善民生的举措,让人民对国家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底气。
底气来自民生不仅在经济方面体现,更在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一个社会中,人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公正的法律保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只有人民普遍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够给予国家无限的支持和底气。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还要努力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体系,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家才能有充足的底气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底气来自民生还体现在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
当人民真正感受到国家发展给予他们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时,他们会从内心支持国家的决策和行动。
政府的良好治理、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繁荣,都能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例如,人民对医疗体系的满意度高是一个国家医疗服务的指标之一。
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
国家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让人民感到幸福和满足,才能够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国际竞争和外部压力。
尊重人民、关爱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够赢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
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拥有真正的实力和底气。
底气来自民生,也是国家赖以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在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时刻心系人民,不断改善和完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国家富强中国底气作文
国家富强中国底气作文作文一很多人发现,自从近两年我国正式超过其他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美国就颇具针对性地出台了亚太战略以及印太战略,并且还通过和其他国家一起结盟在国际上对中国施展各种小动作,而美国这么费心主要就是因为美国作为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自己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对中国经济的控制也力不从心,于是只能使用这种办法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
通常情况,在美国的这种强力遏制手段下,换做其他国家早就已经投降了,而中国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因为美国给予的压力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架势,对此美国多家机构曾对中国发展体系进行分析,试图从其中找寻到破绽逐一击破。
但是中国就是这般强大,在正确道路的引导下,美国人发现中国的发展观念在和世界接轨,根本没有任何弱点。
近日美国智库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文中指出,中国底气这么足,是因为在面对美国的时候拥有着一个极其强大的底牌! 美智库指出中国强大底牌智库分析称:之所以拜登遏制中国发展处处受挫,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能够利用如今的国际局势,向第三方国家提供贸易以及投资。
此外该文章中强调,在二战结束之后,在全球实现工业发展的局势前,经济要比军事更加重要。
和平年代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基本上也都是来源自经济,也能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解决问题。
而中国在面对美国从各方面打压下,底气可以这么硬的原因就在这里。
按照中国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不仅把自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体内经济循环,并且还推出“一带一路”的跨国投资计划,不间断地帮助第三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合作贸易以及投资,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的经济就像锁链一样让这些国家串联在一起,以至于如今这些国家都非常依赖中国。
作文二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
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3000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0年代的经济规模较小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环境污染等挑战,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依然保持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包括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创新、投资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
一、经济结构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高速增长为主导,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就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消费升级等措施,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这样一来,中国就可以向更成熟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为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中国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已经名列全球前茅。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此外,中国政府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仅在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还通过建立各种创新型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手段,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投资环境中国的投资环境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便利。
此外,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可以说,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世界最大的市场,这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023年《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3篇)
2023年《中国超越》读后感(精选3篇)《中国超越》读后感1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
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
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
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
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
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
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
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
新课标文化自信志气骨气
新课标文化自信志气骨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文明认同、文化自信对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
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倡导天下为公的情怀,并有为之奋斗的远大志向。
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到“等贵贱、均贫富”的追求,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统一,为了美好生活,不懈追求、不断奋斗、不断革新。
在伟大梦想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文明。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我们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不仅实现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夙愿,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以博大的胸怀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铸就了中国人民的铮铮骨气,形成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品格。
消费加创新:中国经济的底气
24CHINA TOP BRANDSObservation 观察消费加创新:中国经济的底气本刊记者/于嘉 李云路 王秀琼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向社会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7.3%的GDP 同比增速等数据信息一出炉,又掀起一波“中国经济颓势难扭,进入长期缓慢下降周期”的悲观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前景被认为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放缓的背景下,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提振全球经济的动力与后劲何在,成为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正如各方所预料的,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日渐式微,比如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就是影响第三季度经济表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普遍认为,在此情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取决于经济转型的进程,伴随服务业发展的消费激增,社会资本激活的创新驱动等,都将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与“底气”。
“比增速更看重的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已经成为中国决策者的共识。
其实,从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向经济新常态的过渡,本质上就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过去很多年中国经济增长较多依赖投资拉动,投资的贡献率较大,短期内有效,但过度依赖投资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边际效益递减,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可喜的是,与消费关联较大的服务业,在财税体制营改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初现发展成效,这正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庄健说。
2014年3月,中国全面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半年多来新设立的市场主体实现“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增幅达70%以上,这一现象较为罕见。
近两年,中国取消和下放7批、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使市场活力初现冲出“闸门”喷涌的态势。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以新时代中国的底气写短评
以新时代中国的底气写短评
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底气与自信。
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实力到科技创新,从国际地位到民生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国家的强盛让我们更加自信,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去迎接未来。
新时代的中国,有着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已经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表现。
而中国主张开放、合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在为世界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时代,中国创造的机遇和财富不断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底气和自信在不断提升。
我们有底气走往未来,我们有自信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中国创造”新高度的底气何来
作者:
来源:《决策探索》2016年第06期
如今,“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已经渐渐地代替“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创新发展理念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会上与会下、会内与会外,牵起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未来,奏出激越昂扬的“中国创造”强音。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今年年初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称,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
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直到成为“领跑者”,一张张“中国名片”见证了中国人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与努力。
这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中国的桥
在世界桥梁业有着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为何说现代建桥看中国?衡量桥梁技术水平和建设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桥梁的主跨长度。
跨径越大,技术难度也就越大。
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28座,中国就占11座;世界目前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悬索桥有13座,中国占9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1座,中国占17座;世界已建跨度420米以上拱桥有12座,中国占9座;世界已建跨度250米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20座,中国占12座。
这些过硬的成绩背后是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
“中国桥梁”已经成了彰显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
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阶段, 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阶段,中国桥梁建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完成了从追赶先进到领跑世界的完美转身。
如今,通过创新钻研,我国建出了多座具有“世界之最”的桥梁。
浙江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也是世界上抗风能力最强的桥梁之一;苏通大桥全长8206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斜拉桥;湖北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是世界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悬索桥……
“中国桥梁不仅代表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高水平,也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符号。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介绍说,“经过十几年的创新发展,我国桥梁建设已经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中国高铁
2015年12月30日,全球第一条热带地区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中国高铁又一次受到世界瞩目。
铁路是不可替代的经济动脉;高速铁路,让“铁老大”摆脱了“夕阳”迟暮,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中国高铁,作为一张闪亮的“名片”,以创新、先进的形象代表了今日中国的工业实力,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
作为中国高铁的代表之作,京沪高铁标注着“中国创造”的新高度,代表着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最长——全长131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最高——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最大——总投资220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最快——英国的《国际铁路快报》杂志2013年7月发表文章,称“中国平均点对点运行速度超越世界其他国家,在全球铁路的速度竞争中继续处于领跑地位”;最优——开通三年即实现盈利,运营效益堪称奇迹。
“迄今为止,中国铁路没有出现任何与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说,“我们完全掌握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等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技术水平世界一流。
”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占世界60%左右,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铁已经
实现了从“没有”到“领先”的突破,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超越。
堪称“陆地飞机”的中国高铁,如今,正在用比风还快的速度驶入世人的视野。
中国汽车
提到自主品牌汽车,不少人总认为中国制造不如国外制造。
其实不然,有业内专家表示,以商用车为例,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高达90%以上,在全球市场也占据半壁江山。
2015年12月15日,长安汽车年度第1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下线,实现了中国品牌第一个年产销量双百万的突破;2015年12月18日,奇瑞实现第5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第一个乘用车产量突破50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两家中国品牌车企“百万辆汽车下线”的背后,是中国品牌的自信。
中国车企还抓住机遇,从产品输出向资本输出升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
继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还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并于2015年再投资2.5亿英镑在英国考文垂安斯蒂工业园区建设了伦敦出租车新工厂。
东风汽车公司在2014年投资8亿欧元,战略性入股拥有百年历史的欧洲第二大车企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正式成为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的第一大股东,从此更具“国际范”。
“从2000年开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
”J.D.Power中国零售咨询副总裁张伟昌表示。
他们据此预测,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将达到国际水平。
中国手机
短短数年,手机行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霸主诺基亚黯然退出手机市场,曾经的经典摩托罗拉变成联想旗下品牌,曾经辉煌的苹果、三星销量日趋下降。
几年之前,中国手机还扮演着代工厂和劳务输出的角色,如今,国产手机品牌则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不仅占据了国内近八成的市场,还拿下了海外市场1/3的份额。
“十二五”期间,国产手机发展势头强劲,在海内外市场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据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刘若飞介绍,国产手机占国内手机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37%上升至2014年的近80%,国产手机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也从2011年的几乎为零跃升至2014年的40%。
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逐步掌握了智能手机关键技术。
华为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其高端机型。
中兴发布了自主操作系统中兴OS,并推出自研芯片“迅龙芯”。
此外,2015年,包括基带、射频、应用处理器在内的智能手机核心芯片的自给率突破了20%,相比2014年有了大幅提升。
在全球20亿的手机芯片出货量中,有5.6亿来自于我国的展讯公司。
在海外市场,随着国产手机品质的稳步上升,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
目前,华为的全球销量中,海外市场已经占据半壁江山;TCL的全球出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洲、拉美等新兴国家市场;在印度打开市场的小米,又开始进军巴西市场;VIVO、OPPO等厂商则在东南亚市场有所布局。
“…十二五‟期间,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对全球产业生态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不断增强,产销量均跃居全球首位,并持续向中高端迈进。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说,“国内手机企业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打破了国外产品对智能手机市场的垄断局面,提振了国产品牌信心。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曾经,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缔造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
未来,也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发明”“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走向世界并且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