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_西师大版()-word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律(二)_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课时2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减法的性质和数的拆分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连减思路的分析明白得减法的性质及简便算法,以及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或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明白得减法的性质,把握数的拆分方法。
2. 明白得一个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或整百数的简便算法的算理。
三.教学预备: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出示幻灯片第2张: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幻灯片2上面的两道题,另外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
同学们做完后,同桌之间交换练习本;再找两位同学看一下黑板上两位同学做的是否正确,对的打对号,错的就帮着更正。
老师依照同学们做题情形边提问边讲解。
请同学们说一说第一道题运用了加法的哪一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请同学们说一说第二道题运用了加法的哪一个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把握得专门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减法的性质。
2. 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第3张: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并找出题中的信息,然后举手说一说。
从题中我们能够明白粮油店共进食用油的桶数,第一周卖出的桶数和第二周卖出的桶数。
如何样求剩下的桶数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说一说。
老师依照同学们说的情形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专门不错,这道题我们能够用两种方法来解答。
出示幻灯片第4张:第一种方法:先用一共进的桶数减去第一周卖出的桶数,得到的是卖了一周后还剩的桶数。
再用卖了一周后还剩的桶数减去第二周卖的桶数就能够得出还剩的桶数。
列成算式:250—58—42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最后结果等于150桶。
出示幻灯片第5张: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两周卖出的桶数,也确实是把第一周卖的桶数与第二周卖的桶数加在一起即得到两周一共卖出的桶数。
再用一共进的桶数减去两周一共卖出的桶数就得到还剩的桶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探索并理解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加强自觉运用定律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懂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教师:森林王国举行智力大比拼,小松鼠参加了“开心口算”。
裁判长大象刚刚公布完比赛试题,小松鼠就跳着举起手,大声说:“我算好了!”参赛队员小狗疑惑不解地问:“小松鼠,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算得快的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二、互动新授1.自主探究,促进迁移。
(1)算一算。
①让学生独立算出例1中算式的结果。
②指名汇报。
(教师操作课件在算式后面呈现结果)(2)议一议。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独立观察。
②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1:同一行的两个算式的和相等。
学生2:这两个加法算式加数一样,只是加数的位置不一样。
学生3:我发现在这些加法算式中,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和不变。
……追问:谁能够用一句话把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概括一下呢?(任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说明: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其实聪明的小松鼠就是掌握了这一规律,才算得这么快。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师:如果我们用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怎样表示?①学生独立思考,把表示方法写在答题纸上。
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点拨。
②指名上前展示,并说说理由。
(a+b=b+a。
因为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这两个数相加,加数的位置交换,但它们的和不变,因此这样表示。
)教师小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导学案西师大版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1、加减法的关系第1课时:加减法的关系教学内容:第27~29页主题图、例1、课堂活动、练习六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亲历、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让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主探究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并能运用加减法中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过程:一、主题图教学从本单元的主题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图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预设1:大熊猫和大熊猫宝宝的数量预设2:有一些学过的加减法算式预设3: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计算得这么快呢?揭示课题:在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以后,相信你们就能解决图中的问题了。
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加减法的关系,板书:加减法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1、感知关系图中有哪些已知数学信息?学生回答3条信息请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任选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预设1:成年大熊猫有17只,大熊猫宝宝有18只,一共有大熊猫多少只?2、议一议(先想、再算、用加减法的关系式来说明怎样填写的)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再议一议是怎样算出来的?注意让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表述,以强化和检验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
如:()-56=120,想()里的数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可知()里的数是120+56=176,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安排全班交流。
3、练习六1-7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教学内容:第30~31页例1、例2、课堂活动1、2,练习七1、2题课时目标:1、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学会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减法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的理解。
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能根据题目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和交流,加深加减法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79、598、21、279)同学们,请看屏幕,这里有四个数,如果从它们中任意选两个数出来配对进行计算,你准备怎么配?2、(三个算式)我们来口算一下答案,为什么这么配对呢?(这样配对可以把两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数)。
3、小结:这样的过程叫做凑整。
(板书:凑整)4、现在老师将你们配对好的第一个算式进行扩充,看谁最快口算出答案来?可以站起来抢答。
5、先变出:2657921,你为什么这么快?你怎样算的?(计算过程),原来你是简便计算的,你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加法结合律)。
6、小结:同学们对数的感觉真好,不但观察到数据可以凑整(板书:数据),还从算式的结构特点(板书:结构)发现它们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进行简算。
(板书:定律)7、(先写好:加减法的关系与加法运算律)。
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与加法运算律》(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寻找联系。
1、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的加法运算律,除了有加法结合律之外,还有什么?(加法交换律)其实还顺带学习了减法的性质。
2、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运算律,从等号的左边到右边,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现在请小组交流一下。
3、哪个组来汇报一下?(1)加法交换律:位置改变、符号不变、数据不变、结果不变(2)加法结合律:顺序改变、符号不变、位置不变、数据不变、结果不变(3)减法的性质:顺序改变、符号改变、位置不变、数据不变、结果不变4、它们三个的不变的是什么?(数据不变、结果不变)变了的是什么?(位置改变、顺序改变、符号改变)如果位置改变就用了交换律,如果顺序改变就用了结合律,如果顺序和符号都改变就用了减法的性质。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求近似数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求近似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近似数。
教学重点:1. 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 使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近似数。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数学教材《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图片,图片上有许多水果,让学生估计一下水果的数量。
2. 请几位学生上台估计,然后让全班讨论一下他们的估计结果和理由。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近似数是对一个数做出的一个大致估计,它不一定是精确的,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快速计算和判断。
2. 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近似数。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以一个实际的计算问题为例,进行示范。
2. 教师解释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四、练习(2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随堂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归纳总结不同的方法求解近似数。
2. 提醒学生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近似数的求解方法。
六、作业布置(2分钟)1. 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1. 近似数是对一个数做出的一个大致估计,它不一定是精确的。
求近似数的方法1. 调整法2. 数轴法3. 估计法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了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了使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近似数。
课堂上,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操作,增加了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大对实际问题的讲解和分析,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四年级数学教案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参考教案二)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加上或者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
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下面的数各接近几百、几十?比接近的几百、几十多还是少?多多少或少多少?79581983974012.在□里填合适的数。
80=78+□100=89+□300=297+□90=87+□200=198+□100=101-□3.口算下面各题。
574+200476-300247+20352-200615+300113+60(二)学习新课1.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60。
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
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113+59的得数呢?今天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2.教学例1:113+59=?提问:你能用简便算法很快地口算出这道题吗?(相邻的两位同学讨论一下,全班交流。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3+59=113+60-1=172提问:(1)为什么加60,你是怎样想的?(2)为什么减去1?根据同学的发言,教师小结:加一个接近整十的数,可以先按整十算,然后多加了几就减去几。
这样直接用口算,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教学例2:276+98=?提问:(1)哪个数接近整百数?(2)把98看作多少?(3)加100多加了几,怎么办?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76+98=276+100-2=374练一练(1)156+87=156+90○□=□(2)86+97=86+100○□=□(3)127+59=127+□○□=□(4)99+46=100+□○□=□(5)74+198=□+□○□=□全体学生在本上做,指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以便反馈订正。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2教案
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
2开始练习
多媒体出示整理与复习的习题
学生练习
深化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节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进行整理与复习,通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作业:教材44页6.7
学生交流收获
课堂教学总结让学生来做,一可以反馈学习情况,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八、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通过练习了解到了学生已经掌握的本单元知识的多与少,在课后我将对这几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交予小组长辅导。
课题名称
整理与复习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对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等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使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 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增强运用加法运算律的灵活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2.在回顾复习中,培养归纳,整理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巩固练习加法运算律,减法的性质,和一个数 加减接近整百数解决问题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1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再次回忆本单元所讲过的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本页是编辑沧海红颜帮助大家整理的1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50x70=125x8=40x5=11+7=4+25=70x50=8x125=5x40=7+11=25+4=2、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板书:5x4=20因数因数积二、教学实施1、领会主题图(1)、观察图意(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举例(6)、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xB=BxA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2、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 近似数》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近似数》|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近似数的概念,能够辨认数的近似数2.学会利用数轴寻找近似数,并对近似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3.能够应用近似数进行简单的估算,并了解估算的实际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数轴寻找近似数的方法2.难点:学生需要对近似数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理解近似数的应用意义和估算的方法三、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1.引入白板展示“79 离80还远,离70还近”,请学生根据白板上的数字,思考它们与80和70的关系,并进一步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2.讲解分析数字79,可发现它与80相差1,与70相差9。
因此,79是一个介于80和70之间的数,换句话说,79是80和70的近似数。
接下来,老师通过白板上的图示,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近似数”,并介绍常见的近似数的概念,如:圆周率、三分之一等。
3.探究将白板上的数轴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数轴中的标尺找寻近似数。
例如:请找出一个介于5和6之间的数。
引导学生在数轴上寻找5和6之间的点,并确定它所代表的数是5和6的近似数。
4.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算实践。
例如:请估算一下5个苹果和10个苹果的重量分别是多少克?让学生思考估算的方法,并利用近似数的概念进行估算,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实际应用意义。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环节和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利用近似数进行估算实践,不仅加深了对近似数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具体的实物中去体会近似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思,以便更好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律(一)_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课时1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白得并把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初步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学会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1.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 明白得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
三.教学预备: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出示幻灯片第2张:请同学们算一算幻灯片第2张上面的题:男女生竞赛,看男生算得快,依旧女生算得快。
算完后老师核对答案,为算得又快又对的一方鼓掌。
老师请算得快的一方派代表说一说他们是如何算的。
老师夸奖并总结:我们班同学差不多上善于观看和发觉的问题小超人。
出示幻灯片第3张:第一横行:第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12和25与第二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25和1 2,只是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是不变的。
因此12+25=25+12第二横行:第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500和300与第二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300和500,只是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是不变的。
因此500+300=300+500出示幻灯片第4张:第一横行:第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30和40与第二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40和3 0,只是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是不变的。
因此30+40=40+30第二横行:第一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1200和450与第二个算式中的两个加数450和1200,只是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是不变的。
因此1200+450=450+12002.引入新课出示幻灯片第5张:12+25=25+12500+300=300+50030+40=40+301200+450=450+1200请同学们依照以上四个等式,讨论总结出加法的规律。
老师依照同学们的总结演示幻灯片:这是我们今天讲的加法运算律中的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_西师大版-最新学习文档
2.4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计算对象(算式)的特点,是决定能否合理进行简便计算的首要前提。
因此,在前面每一道例题的教学中,既要培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中数据的一些特征,便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中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增强自觉运用定律、性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计算数据的特点,对一些数进行拆分,把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从而使计算简便。
难点: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课件(例5)师和学生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个情景图中出现呈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预设:已知条件:何叔叔已收电费 867元,张阿姨应缴电费98元。
问题:张阿姨收电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师质疑:求共收电费多少元,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应该怎样列式?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用加法计算。
列式:867+98师质疑: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这道题除了列竖式计算,还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直接利用例题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二)探究新知1、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例5)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867+98中的第2个加数98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98接近100。
师和学生交流:这道题能不能简便计算,请同学们在小组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答题板上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方法一:867+98=867+100=967。
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学案例(西师版四年级上册)1、口算与估算课题口算与估算教学内容口算与估算(P35例1和例2及练习六)。
教学目标1.能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加以推广,得出多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2.能利用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3.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能与同学交流估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多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自主修改修改建议一、复习准备二、新课教学三、课堂活动。
(即P35的“课堂活动”)四、课堂总结:五、课堂作业:1、观察P33的插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铺垫练习:渔业队上午捕鱼760千克,下午捕鱼2375千克,一大共捕鱼多少千克?①学生独立试做。
②请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1、教学例1:(1)展示例1:(2)指导学生列式解答:260000+320000=580000(㎏)(3)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呢?学生讨论、交流:①还可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口算就比较简便。
②指名学生说出算法:因为26+32=58,所以26万+32万=58万。
(4)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1题。
2、教学例2:(1)展示:2001年某地退耕还林401535公顷,2002年达2039800公顷。
估算一下,2002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比2001年大约多多少公顷?(2)指导学生想:应该把401535和2039800各看成多少来进行估算?(3)小结后板书:2039800-401535≈2000000-400000=1600000公顷(4)估算的方法是什么?教师展示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进行估算。
今天的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完成练习六的其余习题。
教学反思2、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P37的内容和例1、例2、例3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教学准备计算器实物及P37的插图。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加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运算课件
教材第33页例5
探究新知
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 867+98 的?
可以列竖式计算:
867+98= 965
867 + 98
965
教材第33页例5
探究新知
还可以这样算:
867+ 98
= 867+100-2
= 967-2 = 965
可以把98看作100。
这里为什么要减2呢?
因为把98看作100,多加了2, 所以要减去。
教材第33页例5
探究新知
比较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加简便?为什么?
867+98= 965 867
+ 98 965
867+98 = 867+100-2 = 967-2
= 965
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原因:第一种方法需要列竖式计算,第二种方法变形 后,可以直接口算。
教材第33页例5
想 一 想 699+58怎样算简便?
教材第35页“练习八”第7题
课堂练习
4.苹果和香蕉共有多少千克?4.香蕉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苹果147kg
香蕉99kg
147-99 =147-100+1 =47+1 =48(千克)
答:香蕉比苹果少48千克。
教材第35页“练习八”第7题
课堂练习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错写成 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应是多少?
分析
这是一道减法算式题, 即:被减数-减数=差。
教材第36页思考题
课堂学习
正确解答
方
被减数-减数=差
法
27 309
一
309+ 27- 72 = 264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6: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6: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发现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含义。
2.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概念以及加数、被加数和和的含义。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同学们了解了加法的实际应用。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处理“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问题。
2.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后可以得到一个整百的数,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找出这个数与整百数之间的差,然后让这个差与另一个数相加或相减,即可得到一个整百数。
例如:68+32可以计算为68+(100−32),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整百数136了。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际的例子进行练习,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请同学们计算下面的题目:1.123+77=2.862+138=3.549+51=4.478+22=5.636+64=请同学们自己思考,通过差的计算来获得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后得到一个整百数的计算方式。
3.一个数减接近整百的数如果一个数减去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接近整百的数,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呢?这种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先找出这个数与整百数之间的差,然后让这个差与另一个数相减或相加,即可得到一个整百数。
例如:268−68可以计算为268−(200−68),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整百数136了。
同学们请计算以下几道题目:1.679−21=2.862−38=3.549−49=4.378−22=5.936−64=通过这样的学习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处理“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问题。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16: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16: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一、认识概念整百数:由两位数组成并且末位是0的数字,如100、200、300…等等。
接近整百的数:比整百数小或大一些的数,如97、103、198、202等等。
二、学习目标1.理解“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这个概念。
2.能举一些例子,并能够运用这个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三、解析练习例 1:小明有128元钱,他想买一件价格是120元的衣服,够不够?解:小明的钱是128元,如果他买一件衣服,要用去120元,剩下的就是128 - 120 = 8元。
我们知道,8与10比较接近,而10是一个整十数。
所以,小明的钱数凑不够一件衣服,因为它与接近的整百数相差较远。
例 2:可口可乐公司想把零食卖给学校,每包儿童餐零食的价格是7元,一共有150包,能不能全部卖掉?解:一共有150包零食,每包的价格是7元。
那么一共的价格就是150 * 7 = 1050元。
我们可以知道,1000元是一个整千数,与它接近的是1050元。
因此,可口可乐公司一共能卖掉150包儿童餐零食。
例 3:有一堆桶,每桶水有5升,共有98升水,一共有几桶水?解:一共有98升水,每桶水有5升,我们可以先把98升水拆成两部分,90升和8升。
90升是9个十升桶的水,而剩下的8升就是接近10升的量嘛。
然后再把8升水和一桶5升的桶子一起看,这样就接近另外一桶桶子的量啦。
所以,共有9 + 1 = 10桶水。
四、小结与拓展•对于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我们可以用近似数来求解。
•对于计算量比较大的情况,可以适当的拆分,这样更容易算出接近的数量。
五、课后练习1.68元能不能买到一件价格为50元的书?2.有150升饮料,每箱装30升,一共需要几箱?3.有87口井,每口深40米,共需多少米水泵管?4.小张有230元钱,他想买一个价格为250元的游戏机,差多少元?(答案见下)课后练习答案1.不能。
68元与接近的整百数差距还比较大,不足以购买一本价格为50元的书。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教学目标:1. 认识整百的数,理解整百数的特点。
2. 能够通过加(减)一个数接近整百的数。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通过加(减)一个数接近整百的数。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百的数卡片。
2. 教师准备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整百的数卡片,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
然后,教师问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整百数的特点。
Step 2: 引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如83、115等,然后问学生,如何将这些数字变为接近整百的数?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加(减)一个数接近整百的数。
Step 3: 练习训练教师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Step 4: 拓展应用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小明有83元,他想买一本价值多少元的书可以用完这些钱?请计算出小明可能买的书的价值范围。
Step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Step 6: 课堂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题,并写一段话,总结自己学到的东西。
Step 7: 课堂检查下节课开始前,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教学延伸:1.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加(减)一个数接近整百的数的练习题,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2.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游戏等形式加深对整百的数的认识和加(减)一个数接近整百的数的运算能力。
拆分、增减凑成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拆分、增减凑成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拆分原则,快速计算减法运算,准确得出结果;2.能够利用增减凑整法,简便计算加减法运算;3.掌握转化数值的方法,将一般的数值转化为整十、整百数。
教学重点1.拆分原则的应用;2.增减凑整法的应用;3.如何将数值转化为整十、整百数。
教学难点1.在实际计算中,运用拆分原则和增减凑整法切实解决问题;2.理解数值转化的概念,从而能够快速转化数值。
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例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析问题;3.组织学生实战演练,巩固相关知识点。
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白板;2.铅笔、橡皮、练习册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给学生呈现两个数,让他们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最容易算出结果。
二、教学主题1. 拆分原则的应用1.引导学生理解拆分原则;2.讲解拆分原则的应用;3.分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拆分原则练习。
2. 增减凑整法的应用1.讲解增减凑整法的应用;2.分类练习,让学生进行增减凑整法练习。
3. 将数值转化为整十、整百数1.讲解如何将数值转化为整十、整百数;2.分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值转化练习。
三、练习环节1.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2.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测验。
四、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2.运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3.解决学生出现的疑问和烦恼。
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拆分、增减凑成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计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练习等,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值转换的能力。
在教学中,响应学生的呼声,更多地重视实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信心。
同时,虽然在课堂上讲解了增减凑整法,但是还要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好地巩固应用,以更好地提高整体计算水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 运算律 北师大版 (5份打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运算律北师大版 (5份打包)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讲解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律。
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复杂运算中容易出错。
因此,理解运算律,掌握运算规律,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中的运算律;2.熟练掌握运算律的应用方法;3.学会运算律的应用技巧,加深对于数字及运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此次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整个班级有30人。
在前面的课程中,孩子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加减法,对于取反和推理已有所掌握。
本次课程重点是教授乘法和除法运算律,以及如何运用运算律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
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交流(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了解“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乘法运算律的概念。
2、乘法运算律的讲解(30分钟)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乘法运算律的三个基本法则: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并结合案例进行操作演示。
3、中场休息(10分钟)观察学生的状态,让他们放松休息。
4、除法运算律的讲解(30分钟)在学生建立起乘法运算律的基础上,详细讲解除法运算律的三个基本法则:除法分配律、除法结合律、除法的保留分数法,则,并结合案例进行操作演示。
5、课后作业安排(5分钟)为学生分发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及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提出待解决。
课堂评价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律,并清晰掌握乘法及除法的三个基本法则: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分配律、除法结合律、除法的保留分数法,则。
同时,可以通过课后练习不断加深对于运算律的应用和领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技巧和运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计算对象(算式)的特点,是决定能否合理进行简便计算的首要前提。
因此,在前面每一道例题的教学中,既要培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意识,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中数据的一些特征,便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索中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增强自觉运用定律、性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计算数据的特点,对一些数进行拆分,把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从而使计算简便。
难点:凑成整百数进行计算时,加法利用多加少减的方法,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课件(例5)师和学生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个情景图中出现呈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预设:已知条件:何叔叔已收电费 867元,张阿姨应缴电费98元。
问题:张阿姨收电费后他共收电费多少元?师质疑:求共收电费多少元,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应该怎样列式?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用加法计算。
列式:867+98师质疑:同学们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这道题除了列竖式计算,还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直接利用例题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二)探究新知1、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例5)师和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867+98中的第2个加数98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98接近100。
师和学生交流:这道题能不能简便计算,请同学们在小组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答题板上写出计算过程。
预设:方法一:867+98=867+100=967。
理由:98接近100,我们把867+98看成867+100,这样很快就算出得数了。
方法二:867+98=867+100=967,967-2=965。
理由:把98看成100,但是100比98多了2,所以867+100以后要用得数减2才正确。
方法三:867+98=867+100-2=967-2=965。
理由:既然98只是接近100,它并不能等于100,所以像方法一那样写成867+98=867+100是不对……板书: 867+98=867+100-2=967-2=965(元)答:张阿姨收电费后他共收电费965元。
师小结:把加98看成加100,多加了2,所以要减2。
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时,可以看成是一个数加整百数,但要注意多加了几就要再减几,少加了几就要加几。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教学注意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迫切想探究计算方法的心理需要。
2、一个数减接近整百的数的计算方法出示:389-98师质疑:观察一下这个算式,看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预设:减数接近整百数。
师质疑:根据例5的启示,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怎样计算比较简便?预设:389-98=389-(100-2)=389-100+2。
理由:把98看成100,但是100比98多了2,所以389-100就比实际的得数多减了2,所以得数再加2才正确。
板书:389-98=389-(100-2)=389-100+2=289+2=291师小结:一个数减接近整百的数时,可以看成是一个数减整百数,但要注意多减了几就要再加几,少减了几就要减几。
板书:减法利用少加多减的方法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发现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知教科书第34页算一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利用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达标反馈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94=112+□-□ 321-98=321-(□-□)=321-□()□667+105 =667+□+□ 322-198=322-(□-□)334+96=334+(□-□ ) 225-106=225-(□+□)=225-□()□2、得数相等的算式后面画“√”,不相等的后面画“?”。
(1)566+98=566+100+2……………………………( )(2)154+98=154+100-2……………………………………( )(3)a-98=a-100+2…………………………………( )(4)456-103=456-100+3………………………………( )3、用简便方法计算341+95 663+97 325-98 403+102302-103 353-96 235+105 672-98答案:1、100 6 100 2 100 + 2 100 5 200 2 100 4 100 6 100 - 62、(1)×(2)√(3)√(4)×3、341+95 663+97 325-98 403+102=341+(100-5) =663+(100-3) =325-(100-2) =403+(100+2)=341+100-5 =663+100-3 =325-100+2 =403+100+2=241-5 =763-3 =225+2 =503+2=239 =760 =227 =505302-103 353-96 235+105 672-98=302-(100+3) =353-(100-4) =235+(100+5) =672-(100-2)=302-100-3 =353-100+4 =235+100+5 =672-100+2 =202-3 =253+4 =335+5 =572+2=199 =257 =340 =57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预设1:一个数加接近整百的数时,可以看成是一个数加整百数。
预设2:但要注意多加了几就要再减几,少加了几就要加几。
预设3:多减了几就要再加几,少减了几就要减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态度。
通过对整节课重点知识的回忆,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六)布置作业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542+332+68=542+(□+68)(157+46)+54=157+(□+□)721-98=721-□+□C+D=□+□425+98=425+□-□2、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75+281=281+175 ()452+364+136=452+(364+136)()23+351+177=(23+177)+351 ()44+68+36+32=(44+36)+(68+32)()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121+(54+79)○(121+79)+54 (211+56)+44○211+(56+44) 657-98○657-100-2 321+98○321+100+24、聪明的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
)(1)245+984+55=(245+55)+98应用加法交换律。
……………^ ()(2)456-97=456-97+3。
…………………………()(3)178+36+72=178+100…………………………()(4)134-75+25=134-(75+25)……………()5、用简便方法计算。
540-98 422+99 708-196355+78+45 566-117-83 355+260+140+245 632-134-66 670-547-53 671-145-55 6、分别算出超市第一季度售出的三种蔬菜的合计数,填在表里。
7、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
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答案: 1、332 46 54 100 2 D C 100 22、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3、= = ><4、(1)√(2)√(3)×(4)×5、540-98 422+99 708-196=540-(100-2) =422+(100-1) =708-(200-4)=540-100+2 =422+100-1 =708-200+4 =440+2 =522-1 =508+4=442 =521 =512355+78+45 566-117-83 355+260+140+245 =355+45+78 =566-(117+83) =(355+245)+(260+140)=400+78 =566-200 =600+400=478 =366 =1000632-134-66 670-547-53 671-145-55=632-(134+66) =670-(547+53) =671-(145+55)=632-200 =670-600 =671-200=432 =70 =4716、931 767 13757、269+67+331+233=(269+331)+(67+233)=600+300=900(台)答: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900台。
⏹板书设计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教学反思这节课时,我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例10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并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创设出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