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h=w时,=0,这时的频率就是产生光电效应的临阈 (yu)频率( 0);
○当hw时,0,逸出金属的电子具有一定动能, Ek=h-h0,动能与频 率呈直线关系,与光强无关。
2020/5/8
20
3.光的波粒二象性
只有把光看成是由光子组成的光束,才能理解光 电效应;而只有把光看成波,才能解释衍射和干 涉现象。即光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三版) 周公度 段连运 编著
授课老师:艾洪奇 齐中囡
2020/5/8
1
三个问题
关于考试:
1. 考试成绩的组成:期末成绩80%+平时成 绩20%左右(出勤+作业+平时小测验)。 2. 往届的考试情况
关于学习重点:
三部分:课堂例题,作业,小测验
2020/5/8
2
两点希望(要求)
③静态到动态
静态结构:当物质的内部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它将不随时间而 变化,称为静态结构。
一种静态
另一种静态
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过渡态、激发态、中间产物为动态结构。
过渡态:通常指结构的中间态。
激发态:指电子的运动状态。
中间产物:上述二者都叫中间产物,都是瞬间不稳定的。
2020/5/8
7
④体相到表相:表面化学
2020/5/8
15
按经典理论只能得出能量随波长单
调变化的曲线:
能
量
Rayleigh-Jeans把分子物理学中能量
按自由度均分原则用到电磁辐射上,按
其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在长波处比较接近
实验曲线。
Wien(维恩)曲线
RayleighJeans(瑞 利-金斯) 曲线
Wien假定辐射波长的分布与Maxwell 分子速度分布类似,计算结果在短波处 与实验较接近。
1. 化学的发展趋势是合成化学、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的紧密结 合并相互促进(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
2.五个特点(发展趋势决定了以下的特点)
① 宏观到微观 二十世纪以来,化学从研究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的研究。
从研究物质的光、电、热、磁的宏观性质到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 及运动状态,建立起了量子化学、核化学等新学科。
波动模型是连续的,光子模型是量子化的,波和 粒表面上看是互不相容的,却通过Planck常数, 将代表波性的概念和与代表粒性的概念和p联 系在了一起,将光的波粒二象性统一起来:
=h,p=h/
2020/5/8
21
de Broglie(德布罗意)假设:
1924年,de Broglie受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提出实物微粒
与宏观粒子的大小相比可忽略,观察不到波动效应。
1927年,Davisson(戴维孙)和Germer(革末)用镍单晶
电子衍射、Thomson(汤姆孙)用多晶金属箔电子衍射
,分别得到了与X-射线衍射相同的斑点和同心圆,证实
电子确有波性。后来证实:中子、质子、原子等实物微
粒都有波性。
2020/5/8
23
电子衍射示意图
0
0
光电子动能与照射光频率的关系
加而增加,与光的频率无关。这些
推论与实验事实正好相反。
2020/5/8
18
1905年,Einstein在Planck能量量子化的启发下,提出光子 学说: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其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 位,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h
★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但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根据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mc2,光子的质量为: m=h/c2,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2020/5/8
9
2. 研究方法
①归纳法(个别到一般) 利用现代的物理测试手段,如衍射法、光谱法及核磁
共振法等对物质的光、电、磁、热等性质的测定,或用计 算机模拟的方法,了解物质内部原子的排布及电子运动状 态等,然后再把这些数据总结成规律。
②演绎法(一般到个别)
即从微观物体普遍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物理工具)出发, 研究原子中电子的结构及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
(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质子、原子、分子等) 也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10-10m数量级的粒子]。认为=h, p=h/ 也适用于实物微粒,即以p=mv的动量运动的实物微 粒,伴随有波长为 =h/p=h/mv 的波。此即de Broglie关系 式。
de Broglie波与光波不同: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子的运动速 度相等;de Broglie波的传播速度(u)只有实物粒子运动速 度 的 一 半 : v=2u 。 对 于 实 物 微 粒 : u= , E=p2/(2m)=(1/2)mv2 ,对于光:c=,E=pc=mc2
2020/5/8
CsI箔电子衍射图
24
■实物微粒波的物理意义——Born的统计解释
Born认为,实物微粒波是几率波:在空间任一点上,波的 强度和粒子出现的几率成正比。
用较强的电子流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电子衍射照片;但用很 弱的电子流,让电子先后一个一个地到达底片,只要时间 足够长,也能得到同样的电子衍射照片。电子衍射不是电 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电子本身运动所固有的规律性。
几何结构 电子结构
2020/5/8
8
几何结构:是指构成原子、分子及晶体的更基本微粒的空间几 何构型,尤其是对称性问题。
如:
SF6 Oh CH4 Td BF3 D3h
电子结构:是指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级(组态)。
研究内容决定了学习结构化学的目的
学会用微观结构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
实物微粒的波性是和微粒行为的统计性联系在一起的,没 有象机械波(介质质点的振动)那样直接的物理意义,实 物微粒波的强度反映粒子出现几率的大小。
2020/5/8
25
➢对实物微粒粒性的理解也要区别于服从Newton力学 的粒子,实物微粒的运动没有可预测的轨迹。
➢一个粒子不能形成一个波,但从大量粒子的衍射图 像可揭示出粒子运动的波性和这种波的统计性。 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可用波函数描述,而电子出 现的几率密度可用电子云描述。
1. 严格要求自己,打好基础,从第一堂课开 始。
2. 按时上课,掌握重点,独立完成每一次的 作业,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2020/5/8
3
绪论
➢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结构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发展简史 ➢注意事项
2020/5/8
4
一. 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化学事实 化学研究
化学理论
★光子具有一定的动量:p=mc=h/c=h/ (c=)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光子密度)。
2020/5/8
19
产生光电效应时的能量守恒:
h=w+Ek=h0+mv2/2
(脱出功:电子逸出金属所需的最低能量,w=h0)
用Einstein光子说,可圆满解释光电效应:
○当hw时,0,光子没有足够能量使电子逸出金属, 不发生光电效应;
上述理论可解释当时常见物理现象,但也 发现了解释不了的新现象。
2020/5/8
14
1. 黑体辐射与能量量子化
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的物体。黑色物体或开一 小孔的空心金属球近似于黑体。
黑体辐射:加热时,黑体能辐射出各种波长电磁波的现象。
★经典理论与实验事实间的矛盾: 经典电磁理论假定,黑体辐射是由黑体中带电粒子的振动发出 的,按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计算所得的黑体辐射能量 随波长变化的分布曲线,与实验所得曲线明显不符。
P点的电子,在狭缝处其px=psin,
12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一维势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020/5/8
13
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 经典物理学遇到了难题(经典统计力学的局限) 19世纪末,物理学理论(经典物理学)已相当 完善:
◆Newton力学 ◆Maxwell电磁场理论 ◆Gibbs热力学 ◆Boltzmann统计物理学
② 定性到定量
2020/5/8
6
定量研究是必然趋势,这需要借助精密的测试工具。为深入研 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结构化学在计算机 和四圆衍射仪等现代仪器的推动下,可提供丰富可靠的定量结构 数据,对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也有解决办法。
精密晶体结晶学可以精密地测定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和化学 成键状况。
2020/5/8
22
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快,自身尺度小,其波性不能忽略;
宏观粒子运动速度慢,自身尺度大,其波性可以忽略:
以1.0106m/s的速度运动的电子,其de Broglie波长为
7.310-10m(0.73nm)与分子大小相当;质量为1g的宏观
粒子以 110-2m/s 的速度运动,de Broglie 波长为710-29m,
2020/5/8
27
☆测不准关系式的导出: OP-AP=OC=/2
狭缝到底片的距离比狭缝的宽度
大得多,当CP=AP时, PAC, PCA,
ACO均接近90°,
D
sin=OC/AO=/2/D/2 =/D
e
D越小(坐标确定得越准确),越
x
A OC
P y
大,电子经狭缝后运动方向分散得
越厉害(动量的不确定程度越大).落到
2020/5/8
10
3. 发展简史 ① 量子力学的产生
从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到1926年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的 基本方程后,量子力学才真正建立起来。
普朗克(Plank,1900年,谐振子能量量子化:黑体辐射) 爱因斯坦(Einstein,1905年光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 玻尔(Bohr,1913年原子能量量子化:氢原子光谱) 德布罗意(de Broglie,1924年实物微粒的波动性) 薛定谔(Schrödinger,1926年薛定谔方程) 海森堡(Heisenberg,1927年测不准原理) 狄拉克(Dirac,矩阵方程) 保里(Pauli) 玻恩(Born,实物微粒波的统计解释)
实验曲线 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曲线 波长
经典理论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种有 极大值的曲线。
2020/5/8
16
1900年,Planck(普朗克)假定,黑体中原子或分子辐射 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能量为h 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振动频率为的振子,发射的能量 只能是0h,1h,2h,……,nh(n为整数)。
➢要正确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必须摆脱波和 粒子的经典概念的束缚,用量子力学的概念来理解。 1925~1927年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 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
2020/5/8
26
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一个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 和动量。
测不准原理是由微观粒子本身特性决定的物理量 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反映的是物质的波性,并非 仪器精度不够。
h称为Planck常数,h=6.626×10-34J•S 按Planck假定,算出的辐射能E与实验观测到的黑体辐射
能非常吻合.
• 能量量子化:黑体只能辐射频率为,数值为h的整数倍 的不连续的能量。
2020/5/8
17
2.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化学事实:人们熟知的各种现象的研究 化学理论:各种现象是否有规律,即需要研究现象的本质
1986年Nobel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化学的规律是有的 ,那就是量子力学。所有化学现象都是原子核和外围电子的重 新排列和组合。”
量子力学运用于解释H2的形成
量子化学的诞生
2020/5/8
5
化学理论 宏观(热力学、统计热力学) 完整体系构成 微观(结构化学、量子化学)
1900年前后,许多实验已证实: ●照射光频率须超过某个最小频
率0,金 属才能发射出光电子; ●增加照射光强度,不能增加光电子Ek
的动能,只能使光增 加。
光
电子
金属
经典理论不能解释光电效应:
经典理论认为,光波的能量与其
强度成正比,而与频率无关;只要 光强足够,任何频率的光都应产生 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随光强增
以合成氨在催化剂上反应为例:Fe催化剂+Al2O3 k2O CaO MgO ⑤纯化学学科到边缘学科
生物化学、半导体化学、环境化学、超导材料、稀土材料、 原子核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
二. 结构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发展简史
1.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及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 微观结构
2020/5/8
11
② 量子化学的诞生 量子力学建立后很快就应用到化学中来,1927年海特勒
(Heitler)和伦敦(London)用量子力学研究氢分子H2,提 出了价键理论的理论基础,一门新兴的化学学科——量子化学 诞
生了。
三.注意事项
模型 近似、假设 逻辑推理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2020/5/8
○当hw时,0,逸出金属的电子具有一定动能, Ek=h-h0,动能与频 率呈直线关系,与光强无关。
2020/5/8
20
3.光的波粒二象性
只有把光看成是由光子组成的光束,才能理解光 电效应;而只有把光看成波,才能解释衍射和干 涉现象。即光表现出波粒二象性。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三版) 周公度 段连运 编著
授课老师:艾洪奇 齐中囡
2020/5/8
1
三个问题
关于考试:
1. 考试成绩的组成:期末成绩80%+平时成 绩20%左右(出勤+作业+平时小测验)。 2. 往届的考试情况
关于学习重点:
三部分:课堂例题,作业,小测验
2020/5/8
2
两点希望(要求)
③静态到动态
静态结构:当物质的内部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它将不随时间而 变化,称为静态结构。
一种静态
另一种静态
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过渡态、激发态、中间产物为动态结构。
过渡态:通常指结构的中间态。
激发态:指电子的运动状态。
中间产物:上述二者都叫中间产物,都是瞬间不稳定的。
2020/5/8
7
④体相到表相:表面化学
2020/5/8
15
按经典理论只能得出能量随波长单
调变化的曲线:
能
量
Rayleigh-Jeans把分子物理学中能量
按自由度均分原则用到电磁辐射上,按
其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在长波处比较接近
实验曲线。
Wien(维恩)曲线
RayleighJeans(瑞 利-金斯) 曲线
Wien假定辐射波长的分布与Maxwell 分子速度分布类似,计算结果在短波处 与实验较接近。
1. 化学的发展趋势是合成化学、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的紧密结 合并相互促进(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
2.五个特点(发展趋势决定了以下的特点)
① 宏观到微观 二十世纪以来,化学从研究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的研究。
从研究物质的光、电、热、磁的宏观性质到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 及运动状态,建立起了量子化学、核化学等新学科。
波动模型是连续的,光子模型是量子化的,波和 粒表面上看是互不相容的,却通过Planck常数, 将代表波性的概念和与代表粒性的概念和p联 系在了一起,将光的波粒二象性统一起来:
=h,p=h/
2020/5/8
21
de Broglie(德布罗意)假设:
1924年,de Broglie受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提出实物微粒
与宏观粒子的大小相比可忽略,观察不到波动效应。
1927年,Davisson(戴维孙)和Germer(革末)用镍单晶
电子衍射、Thomson(汤姆孙)用多晶金属箔电子衍射
,分别得到了与X-射线衍射相同的斑点和同心圆,证实
电子确有波性。后来证实:中子、质子、原子等实物微
粒都有波性。
2020/5/8
23
电子衍射示意图
0
0
光电子动能与照射光频率的关系
加而增加,与光的频率无关。这些
推论与实验事实正好相反。
2020/5/8
18
1905年,Einstein在Planck能量量子化的启发下,提出光子 学说: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其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 位,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h
★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但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根据相对论的质能联系定律=mc2,光子的质量为: m=h/c2,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质量。
2020/5/8
9
2. 研究方法
①归纳法(个别到一般) 利用现代的物理测试手段,如衍射法、光谱法及核磁
共振法等对物质的光、电、磁、热等性质的测定,或用计 算机模拟的方法,了解物质内部原子的排布及电子运动状 态等,然后再把这些数据总结成规律。
②演绎法(一般到个别)
即从微观物体普遍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物理工具)出发, 研究原子中电子的结构及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
(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质子、原子、分子等) 也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10-10m数量级的粒子]。认为=h, p=h/ 也适用于实物微粒,即以p=mv的动量运动的实物微 粒,伴随有波长为 =h/p=h/mv 的波。此即de Broglie关系 式。
de Broglie波与光波不同: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子的运动速 度相等;de Broglie波的传播速度(u)只有实物粒子运动速 度 的 一 半 : v=2u 。 对 于 实 物 微 粒 : u= , E=p2/(2m)=(1/2)mv2 ,对于光:c=,E=pc=mc2
2020/5/8
CsI箔电子衍射图
24
■实物微粒波的物理意义——Born的统计解释
Born认为,实物微粒波是几率波:在空间任一点上,波的 强度和粒子出现的几率成正比。
用较强的电子流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电子衍射照片;但用很 弱的电子流,让电子先后一个一个地到达底片,只要时间 足够长,也能得到同样的电子衍射照片。电子衍射不是电 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电子本身运动所固有的规律性。
几何结构 电子结构
2020/5/8
8
几何结构:是指构成原子、分子及晶体的更基本微粒的空间几 何构型,尤其是对称性问题。
如:
SF6 Oh CH4 Td BF3 D3h
电子结构:是指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级(组态)。
研究内容决定了学习结构化学的目的
学会用微观结构的观点和思维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
实物微粒的波性是和微粒行为的统计性联系在一起的,没 有象机械波(介质质点的振动)那样直接的物理意义,实 物微粒波的强度反映粒子出现几率的大小。
2020/5/8
25
➢对实物微粒粒性的理解也要区别于服从Newton力学 的粒子,实物微粒的运动没有可预测的轨迹。
➢一个粒子不能形成一个波,但从大量粒子的衍射图 像可揭示出粒子运动的波性和这种波的统计性。 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可用波函数描述,而电子出 现的几率密度可用电子云描述。
1. 严格要求自己,打好基础,从第一堂课开 始。
2. 按时上课,掌握重点,独立完成每一次的 作业,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2020/5/8
3
绪论
➢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结构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发展简史 ➢注意事项
2020/5/8
4
一. 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化学事实 化学研究
化学理论
★光子具有一定的动量:p=mc=h/c=h/ (c=)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光子密度)。
2020/5/8
19
产生光电效应时的能量守恒:
h=w+Ek=h0+mv2/2
(脱出功:电子逸出金属所需的最低能量,w=h0)
用Einstein光子说,可圆满解释光电效应:
○当hw时,0,光子没有足够能量使电子逸出金属, 不发生光电效应;
上述理论可解释当时常见物理现象,但也 发现了解释不了的新现象。
2020/5/8
14
1. 黑体辐射与能量量子化
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波的物体。黑色物体或开一 小孔的空心金属球近似于黑体。
黑体辐射:加热时,黑体能辐射出各种波长电磁波的现象。
★经典理论与实验事实间的矛盾: 经典电磁理论假定,黑体辐射是由黑体中带电粒子的振动发出 的,按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计算所得的黑体辐射能量 随波长变化的分布曲线,与实验所得曲线明显不符。
P点的电子,在狭缝处其px=psin,
12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一维势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及其解
2020/5/8
13
1.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 经典物理学遇到了难题(经典统计力学的局限) 19世纪末,物理学理论(经典物理学)已相当 完善:
◆Newton力学 ◆Maxwell电磁场理论 ◆Gibbs热力学 ◆Boltzmann统计物理学
② 定性到定量
2020/5/8
6
定量研究是必然趋势,这需要借助精密的测试工具。为深入研 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间的关系,结构化学在计算机 和四圆衍射仪等现代仪器的推动下,可提供丰富可靠的定量结构 数据,对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也有解决办法。
精密晶体结晶学可以精密地测定分子中电子云分布和化学 成键状况。
2020/5/8
22
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快,自身尺度小,其波性不能忽略;
宏观粒子运动速度慢,自身尺度大,其波性可以忽略:
以1.0106m/s的速度运动的电子,其de Broglie波长为
7.310-10m(0.73nm)与分子大小相当;质量为1g的宏观
粒子以 110-2m/s 的速度运动,de Broglie 波长为710-29m,
2020/5/8
27
☆测不准关系式的导出: OP-AP=OC=/2
狭缝到底片的距离比狭缝的宽度
大得多,当CP=AP时, PAC, PCA,
ACO均接近90°,
D
sin=OC/AO=/2/D/2 =/D
e
D越小(坐标确定得越准确),越
x
A OC
P y
大,电子经狭缝后运动方向分散得
越厉害(动量的不确定程度越大).落到
2020/5/8
10
3. 发展简史 ① 量子力学的产生
从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到1926年薛定谔建立量子力学的 基本方程后,量子力学才真正建立起来。
普朗克(Plank,1900年,谐振子能量量子化:黑体辐射) 爱因斯坦(Einstein,1905年光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 玻尔(Bohr,1913年原子能量量子化:氢原子光谱) 德布罗意(de Broglie,1924年实物微粒的波动性) 薛定谔(Schrödinger,1926年薛定谔方程) 海森堡(Heisenberg,1927年测不准原理) 狄拉克(Dirac,矩阵方程) 保里(Pauli) 玻恩(Born,实物微粒波的统计解释)
实验曲线 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曲线 波长
经典理论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种有 极大值的曲线。
2020/5/8
16
1900年,Planck(普朗克)假定,黑体中原子或分子辐射 能量时作简谐振动,只能发射或吸收频率为,能量为h 的整数倍的电磁能,即振动频率为的振子,发射的能量 只能是0h,1h,2h,……,nh(n为整数)。
➢要正确理解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必须摆脱波和 粒子的经典概念的束缚,用量子力学的概念来理解。 1925~1927年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 志着量子力学的诞生。
2020/5/8
26
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一个粒子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 和动量。
测不准原理是由微观粒子本身特性决定的物理量 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反映的是物质的波性,并非 仪器精度不够。
h称为Planck常数,h=6.626×10-34J•S 按Planck假定,算出的辐射能E与实验观测到的黑体辐射
能非常吻合.
• 能量量子化:黑体只能辐射频率为,数值为h的整数倍 的不连续的能量。
2020/5/8
17
2.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化学事实:人们熟知的各种现象的研究 化学理论:各种现象是否有规律,即需要研究现象的本质
1986年Nobel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化学的规律是有的 ,那就是量子力学。所有化学现象都是原子核和外围电子的重 新排列和组合。”
量子力学运用于解释H2的形成
量子化学的诞生
2020/5/8
5
化学理论 宏观(热力学、统计热力学) 完整体系构成 微观(结构化学、量子化学)
1900年前后,许多实验已证实: ●照射光频率须超过某个最小频
率0,金 属才能发射出光电子; ●增加照射光强度,不能增加光电子Ek
的动能,只能使光增 加。
光
电子
金属
经典理论不能解释光电效应:
经典理论认为,光波的能量与其
强度成正比,而与频率无关;只要 光强足够,任何频率的光都应产生 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随光强增
以合成氨在催化剂上反应为例:Fe催化剂+Al2O3 k2O CaO MgO ⑤纯化学学科到边缘学科
生物化学、半导体化学、环境化学、超导材料、稀土材料、 原子核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
二. 结构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发展简史
1.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微观结构及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 微观结构
2020/5/8
11
② 量子化学的诞生 量子力学建立后很快就应用到化学中来,1927年海特勒
(Heitler)和伦敦(London)用量子力学研究氢分子H2,提 出了价键理论的理论基础,一门新兴的化学学科——量子化学 诞
生了。
三.注意事项
模型 近似、假设 逻辑推理 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