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教案+单元试题)古诗三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语文
2.年级:六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语文出版社S版
4.所属单元:第十二册第四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2、领会古诗意境,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注重古诗的积累。
4、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尝试用此法进行练笔。
内容分析:
本单元我所执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选自于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的前两首。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送朋友时,与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浓浓深情。
学情分析:
我所上课的学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文中的注释,理解诗文的基本含义;并且具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在朗读上能够知道古诗的基本节奏,同时能在朗读中注意这一点。
教学理念: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将学生由课内导向课外,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浓浓深情,并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尝试用此法进行练笔。
文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分析:
1、古诗具有一定的音律美,教学时我将四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穿插与古诗的朗读中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烟花”一词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在美丽的春景中,送别朋友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我将收集到的一些美丽的春景图展示出来,能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还能有助于体会适中的情感。
3、在进行写话训练时,我将同学们熟悉的校园中的几处景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睹物思人,睹物思情,为学生打开了一道情感的闸门。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能播放课件的设备环境
教学重难点:
以“景”为线索,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指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及
设计意图
深情款款话离别。
2
分钟
教师:同学们,自古人生
重离别,自古人生伤离别。
我们
如此,古人亦如此。
在交通不便,
信息不灵的古代,人们便常常用
写送别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盛
唐期间,就涌现了许多感人肺
腑,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其中具有代表性
的两首,去体味古人的离别情。
(课件示课题)
学生默读两首诗
简洁的话语直接将学
生带入到我们所要学
习的主题,可谓是直奔
主题。
初读诗歌找异同6分钟
教师:1、我们看这两首诗,
先读读诗题,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或相似的
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结合“之、使”的理解,了
解学习方法并了解一个是到广
陵(现在的扬州市,一个风景优
美的大都市);一个是到安西(新
疆的最西边,唐朝的西域边关,
那儿气候恶劣,穷山恶水)。
(因为元二是被朝廷派去戍
守边关,保家卫国,所以用出使)
教师:1、现在谁能说说题目
学生通过自由读两
首古诗,对比出两首
诗的不同点和相同
点。
不同点:1)送别
的对象不同,一个是
孟浩然,一个是元二
2)所送友
人去的地方不同。
相同点:1)都是
送别诗。
2)都有表
让学生在对比的学习
中,发现这两首故事的
异同点,既节约了教学
的时间,又让学生加深
对课题的理解,同时也
将两首诗进行了有机
的整合。
的意思了吗?谁送谁去哪里?
2、现在谁愿意把这两首古诗
读给大家听
3、师配乐深情朗诵两首古诗
4、同学们听出古诗特有的节奏、韵味和情感了吗?示到的词之,到;
使,出使。
1、学生说说题目的
意思
2、同学们自由读读
古诗,注意字正腔圆
3、生再读。
通过自由读,齐读,听
老师范读等方式,让学
生初步整体的感知两
首古诗的意境,为后文
的学习打好铺垫。
同时
也初步告诉学生朗读
的技巧,即静下心来,
将自己融入诗歌
品词绘景悟离情15
分钟
教师:1、现在我想知道这
两首诗最打动你的?最让你感
动的是什么?
2、那到底作者把这个“情”
藏到了哪儿了呢?这节课我们
去诗中找一找。
3、出示:黄鹤楼、烟花、孤
帆、长江,这第一首古诗现在
只剩下了这四个词,古诗语言精
练,诗中有画,这四个词的背后
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想象一
下,会有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干
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教师适时引导
黄鹤楼(指导学生进行两位
好朋友间离别时说的话语,同时
李白的个性比较豪放指导学生
学生:1、是诗人与
朋友之间的友情
2、学生根据所提示
词语进行想象。
3、学生汇报所想
到的画面。
通过质疑的方式引起
学生的注意,诗中浓浓
的离别情通过那些字
眼,哪些词句抒发出
来,让学生顿时进入到
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
中来。
在四组画面的联想中,
学生对诗歌所描述的
内容逐渐清晰起来,也
符合诗人语气)(插入李白和孟浩然之间关系) 黄鹤楼图点出:故人(老朋友)西辞(自西向东顺江而下)
烟花指的是什么,会有怎样的春景?(出示课件春景图)他们在挥手告别,你看正是现在这样花红柳绿,桃花盛开的季节,春日融融,他们正在依依不舍地送别,这烟花也见证了他们的情啊!
孤帆和长江谁会继续说“孤帆和长江”连起来说,(出示课件长江孤帆图)你又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
(引导学生体会“孤”字的
精妙之处
4、总结诗歌的表达方式: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发现诗人与朋友的不舍之情,都蕴藏在“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这些景物中。
这种把情融进景中的写法叫什么?4、在教师提供的情
境中进行想象两人
喝酒时的语言,动作
5、学生欣赏美丽的
春景图片中中想像
黄鹤楼两旁花红柳
绿,桃花盛开的季
节,春日融融
6、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长江之上有小
小的帆船,越走越
远,最后消失在水天
相交的地方,只看见
浩浩荡荡的江水,流
向天边,在岸边李白
看着这艘船不停地
在挥手,等船远去的
时候他还一直在那
边挥手“孟浩然一路
走好,孟浩然一路走
好”(边挥手边说)
7、齐读我国近代的
语言大师王国维说
过的话,——一切景
就不必要进行繁琐的
逐字逐句地讲解,同时
也让学生在诗人与朋
友在江边那种依依不
舍送别场面,感受到诗
人与朋友的友情。
抓住诗中看似不
合常理的字眼——
“孤”,仔细揣摩,学
生便不难体会到诗人
对朋友的那一片深深
的情,这样将全诗推入
高潮,这一“孤”字正
是这首离别诗的诗
眼。
)
通过学习,学生不
难发现“黄鹤楼、烟花、
孤帆、长江”这四组景
中都蕴藏着作者对朋
友浓浓的不舍之情,从
而水到渠成地引出借
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及
他的精妙之处,让学生
对这种写法产生浓厚
的兴趣,为学习第二首
5、在对比中体会借景抒情的朦胧的美、曲折的美、还有含蓄的美。
6、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读一读,读的时候突出那个景,就能表达那份情。
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谁愿意试着带上你的情?
语皆情语。
(
8、在老师的指导下
带着感情读诗,并突
出
诗人复杂的情感。
9、学生配上音乐完
整地读一遍。
诗做好铺垫,也为今后
作文的劈开新路。
)
所谓“文章不厌百回
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中
品尝,在读中感悟,在
读中升华。
在这里,通
过巧妙地引导,让学生
很快地进入诗的意境
中,同时通过多种方式
的朗读,将读深入人
心,让“读”占鳌头。
学法指导以致用
9分钟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
解了第一首古诗,(指向黑板)
发现李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
式,来写自己送别好朋友,及对
朋友的祝福。
顺着这些景我们走
向了诗人的内心,景是我们了解
作者情感的一座桥,今后我们就
可以通过研究文中的“景”来了
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情”。
(出
示第二首诗)
1、看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
情?看看作者是怎么借景抒情
的?注意这景和情有什么样的
1、学生自读第二首
诗,找出写景的诗
句。
2、学生四人小组
通过第一首古诗的学
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借
景抒情类的古诗的学
法,现在正是让学习采
用这种方式自学的好
机会,这不正体现了教
学中应该体现由扶到
放的过程吗?
联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
“朝雨”:刚刚下完雨的早晨,空气非常清新,代表作者和元二非常纯真的友谊.
“浥轻尘” : 早上刚刚下过雨,一切都是很干净,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代表他们的友谊非常的
完美浥轻尘和柳色新。
“柳”:古人就有个折柳送别,这送别就像柳树那样缠缠绵绵,这“柳”的音又和“留下”的留谐音。
3、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在柳树的映照下全部变成绿的了,如人间仙境,那柳色变得焕然一新,如刚长出来的那样,那么鲜嫩,那么美丽。
同学们,这渭城的美啊!美得清新,美得令人陶醉,可是有没想过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呢?
4、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黄沙满天!)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一片荒凉!)合作交流,进行合作
探讨。
3、学生汇报小组内
的收获
4、学生通过课前的
查阅资料所知道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
行为,教学中珍视学生
独特的理解、感受和理
解所以这里学生已畅
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理
解与感受。
渭城这儿(有饮不的故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
5、设置情境引读诗的最后一句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引读
想到朋友即将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引读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引读
6、最后在(古典背景音乐响起,师领读)。
7、指导学生说出一些离别诗篇中的名句,并出示课件。
安西,进行说话练习
5、学生反复齐读最
后一句
6、学生齐读《送
元二使安西》
7、、再一次带上
情来齐读这两首诗。
(课件诗配音乐)
8、、朗诵离别诗中
的一些名句。
(大屏
幕出示名句)
在这种反复,层层递进
式的引读中让学生感
悟到诗人对朋友的那
份浓浓的牵挂与不舍
之情,“此时无声胜有
声”这种难以言说的离
别之情,便化作了一次
又一次地劝酒!多么深
厚的感情,就在这反复
的吟诵中,表达得淋漓
尽致。
学习古诗,不仅只在于
让学生学会所教的几
首,而在于让学生在学
习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从而对其他古诗产生
浓厚的兴趣。
所以这里
教师收集一些送别诗
中的名句,就是为了激
发学生对祖国古诗文
这一瑰宝的热爱之情。
寓景于情写离别7分
钟
教师动情叙述:再过三个
月我们就要告别母校了,此时此
刻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能停下来,
让我再看一眼母校,让我再听一
次下课的铃声,让我再和同学们
一同嬉戏,让我再和老师说上几
句悄悄话,轻轻地,我走了,正
如我轻轻地来。
(出示美丽的校
园图)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熟悉的
青青校园,你看神圣的升旗场,
多少次国旗从这儿升起,我们的
梦想也从这儿悄悄地放飞;这宽
阔的操场,多少次比赛在这进
行,我们的活跃的身影也成了它
永恒的回忆,我们的友谊也在这
儿凝聚;这美丽的宣传栏,传递
了我们多少喜讯,熟悉的教室
啊,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敬爱的
老师在这里洒下辛勤的汗水;这
静静的教学楼啊,可是知识的殿
堂,承载了我们无数的希望!这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都留下了我们美好而难忘的回
忆!
如果说:离别是伤感的。
那
就让我们擦干眼泪,拿起我们手
中的笔,借校园的几处景,给我
1、学生在欣赏熟悉
的校园的美景中回
忆,过去的一幕幕,
勾起对母校的留恋
与怀念之情。
2、学生动笔写下对
母校的留恋与不舍。
3、在恬淡的轻音乐
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
养。
此处的练笔,正好
抓住学生即将小学毕
业这一教学契机,学生
心中对母校,对老师也
充盈着浓浓的不舍之
情,所以这也是学生心
中情感的一种需求,又
何求学生心中无话可
说呢?
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可爱的校园送上我们最美好,最温馨的祝福!中诵读自己对母校
的留恋。
板书
15古诗三首
孤帆
依依不舍
柳色
借景抒情含蓄之美
细细咀嚼,品尝古诗的芳香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之教学反思
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警予学校李玉芳我所执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选自于S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的前两首。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送朋友时,与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浓浓深情。
这是初读这两首诗的收获。
拿着这两首诗,我再次细读,大脑逐渐清晰起来,慢慢的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
这两首古诗虽然都是送别诗,但细细读后就会发现送别的内容是大不相同:1、对象不同,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2、送朋友去的地方不同,一个是到广陵(现在的扬州市,一个风景优美的大都市)是朋友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个是到安西(新疆的最西边,唐朝的西域边关,那儿气候恶劣,穷山恶水)是朝廷命令朋友去的,既然去的地方不同,那么心中的那种离别情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执教一定得注意其中不同的情感。
即使这么多的不同,我却发现了这两首诗最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采用了“借景抒情”这一表达方式。
有了这样的细读之后,在这节课上,准备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即可。
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及写作方法的指导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
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
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
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
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
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
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第四个目标,领悟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尝试用此法进行练笔。
所以在教学中,我就努力地挖掘教材中的景,让学生通过想象,质疑等方式,敢无视中所要表达的景,并且通过“借景抒情”这一契机将两首诗进行有机地整合,全堂课以“感悟借景抒情”,“体验借景抒情”,“运用借景抒情”这一过程循序渐进,从对借景抒情这一表达方式,有深刻的了解。
嚼词嚼出一幅依依离别图
所以第一环节,“感悟借景抒情”,我用《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为载体,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的意境,体会朋友间的情谊。
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无数次的诵读的时候,都被诗中情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也没有停留在读,背等应付考试的知识点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这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
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
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
因而在教学中我选取了“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这四处境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去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
的情景,走进了诗句,走入了诗人的内心,品味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两位诗人浓厚的友情。
同时,通过移情,换位思考,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
比如在想象“黄鹤楼“一词的过程中,学生只能想象到,两位好朋友在喝酒道别,这时我就随即问道:“如果你就是李白,老师就是孟浩然,你会对即将离开的“我”说些什么?”通过移情,换位思考,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读诗读出一股浓浓友谊情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
”首先,注重多种形式的读,所以,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齐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
尤其是引导学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同学们,这时候李白在岸边送别孟浩然,原来眼前还是一艘大大的船。
接着船变成了小小的帆。
这帆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最后连这影都不见了,变成了滚滚的长江。
可李白还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吟诗作对_;他们曾经一同__游山玩水_;他们曾经一同_ 看书作画___。
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诗人就这样的长久站着,就这样的心潮澎湃,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而在《送元二使安西》的的后两句时,我又采用排比式的引读。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通过这样反复的读,多种形式的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便在学生的心中涌动起来,渐渐地汇成一股洪流倾泻而出。
品诗品出一篇殷殷离别文
生活是智慧的无穷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地。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裁体”,是生活的最高体现,决定了语文教学必定要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置于社会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上,参加丰富的语言实践,才可能有较深厚的
语言积淀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
当学生对“借景抒情“这一表达方式有了深刻了解之后,在课的尾声之处,通过教师的深情倾诉:再过三个月我们就要告别母校了,此时此刻我们多么希望时光能停下来,让我再看一眼母校,让我再听一次下课的铃声,让我再和同学们一同嬉戏,让我再和老师说上几句悄悄话,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出示美丽的校园图)
如果说:离别是伤感的。
那就让我们擦干眼泪,拿起我们手中的笔,借校园的几处景,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可爱的校园送上我们最美好,最温馨的祝福!
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此处的练笔,正好抓住学生即将小学毕业这一教学契机,学生心中对母校,对老师也充盈着浓浓的不舍之情,所以这也是学生心中情感的一种需求,又何求学生心中无话可说呢?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又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走出封闭单一的课程结构的狭小天地,获得更多的资料和信息,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从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静静地反思,觉得在初读环节,还应再多找几个学生读读,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在学生想象朋友告别的情景时,还应再深入些,还应再多找些学生想象当时告别的画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他们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另外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反思是为了提高,展示是为了做得更好。
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