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

人教版物理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doc

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明儿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记住标准大气压值。

3.说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认识测量大气压强的两种气压计。

4.能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用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 •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大气压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教学难点】解释大气压强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吸盘,塑料吸盘,杯子,纸片,吸管,拔罐,气压计。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察体验】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1) 将两个吸盘紧紧压在一起的力是谁施加 的呢? (2) 分别沿水平、竖直或任意方向对吸盘用 力拉,能否拉开呢?一.创设情 境 激趣诱思【课件展示】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 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既惊奇又困惑的 事情:他们的市长,就是发明抽气机的奥托• 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 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 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连16 匹马(拼命挣扎着)都不能把它们拉开,或者 只有费了很大的劲才能拉开它们,当马用尽了 全力把两个半球最后拉开的吋候,还发出了很 大的响声,像放炮一样・”市民们惊奇地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 ” “没有什么,是空气.”市长这样回答.而如 果把铜半球上的阀门拧开,空气经阀门流进球 里,用手一拉球就开了.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 半球实验.观看课件,交流 讨论 学生体验、讨论: (1)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吸盘周围只有【提出问题】空气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压力呢?其中蕴含了什么物理道理呢?(设计意图: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激趣诱思,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演示实验】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空气,所以是空气对它们施加了力(2)不能拉开二、新课学习探究新知两个皮碗用力挤岀皮碗中的空气大气压强两个皮碗还容易拉开吗?什么现象? 【想想议议】“覆杯实验”中,纸片掉不下来,说明纸片受 到了力,这个力是哪个物体施加的呢?杯口朝 各个方向纸片都掉不下来,说明了什么?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 大气压强 的存在象?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 又看【总结并板书】1•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这个 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一、设计意图这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知道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对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海绵、吸管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大气压强的小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孩子们初步了解。

3. 实践活动1:气球实验。

让孩子们用气球吹起来,感受气球的膨胀,然后用塑料瓶密封气球,让孩子们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4. 实践活动2:吸管喝水实验。

让孩子们用吸管喝水,观察吸管吸水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5. 实践活动3:海绵实验。

将海绵放在塑料瓶上,塑料瓶上放一个重物,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大气压强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7. 课后作业:让孩子们观察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活动,了解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9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案

第9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案

《9.3 大气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强。

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

马德堡半球实验(1)介绍该实验:由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利克做的(2)学生模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好,边抽气边让学生拉)3、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1)学生利用普通试管和水模拟托里拆利实验,观察思考。

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不会流下来?怎么样可以使水流下来?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压迫外面的液面,把水压入试管。

(2)播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为什么玻璃管内要装满水?防止混入空气。

‚开始时,水银液柱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一开始水银液柱高度很高,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会下降。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2. 详细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意义(2) 气压计的使用与测量大气压强(3)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水银柱、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杯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原理等,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观察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4.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高压锅能煮饭等。

5. 练习:随堂练习,解答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使用与测量大气压强3.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2) 为什么在高山上要用高压锅煮饭?2. 答案:(1) 吸管能吸饮料是因为吸管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大气压将饮料推入吸管。

(2) 在高山上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山上的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降低,高压锅能提高水的沸点,使饭煮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拓展延伸:探讨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气象预报、航空事业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课题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很大的。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5、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2、渗透等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难点大气压强的确定教具准备教学时数教学流程学生活动补充修正观察思考答:(1)硬纸片掉下(2)硬纸片没有掉下来(3)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可能答不出来学生做实验并观察、思考。

现象:1、可乐罐变瘪了。

2、小试管上升,水流下来3、可乐瓶被压瘪了4、鸡蛋压进广口瓶中学生思考学生回答生观察、思考、解释相关现象学生亲自动手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计算、解释:(2)这是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学生自我小结学生练习板书设计9.3 气体的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各个方向都存在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2、单位:760毫米汞柱=1.0×105帕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05帕批改辅导班级人数上交人数上交率批改人数批改反馈优点不足辅导改进姓名内容效果教学反思预习设计1.阅读课本飞机的升力这一段,分析升力产生的原因?2.鸟的翅膀的形状是上凸下平,主要作用是什么?3.直升飞机能够飞行或盘旋在空中,也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并能够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的概念;2. 知识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水银柱法、电子气压计等;3. 实验演示: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如气压计实验、气球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如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等,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登山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气压强1. 概念: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2. 测量方法:水银柱法电子气压计3. 应用: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描述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有水银柱法和电子气压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登山等。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3、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510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和应用【教学方法】:以实验为主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教具】:教师用:玻璃杯一个、玻璃板一块、硬纸片一张、装水水槽一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如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生: 受师: 受到谁的压强? 生: 水师: 他的哪些部位会受到水的压强呢? 生: 各个部位师: 为什么? 生: 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二、讲授新课㈠、大气压强的存在师: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请学生猜想: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生:会。

师: 这是一根两头通的玻璃管, 我在里面注入红颜色的水, 看到什么现象? 生: 水流下来了师: 水为什么会流下来? 生: 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师: 现在我把玻璃管下端用手指堵住, 注入红颜色的水, 水有没有掉下来? 生: 没有师: 为什么没有掉下来? (许多学生笑)生: 因为你的手对管里的水有一个向上的力,所以水没有掉下来师: 假如我把堵在玻璃管下端的手指移到玻璃管上端, 同学们猜猜看,水会掉下来吗? (一半人说会,半人说不会)师: 有些人说会,有些人说不会,老师来试试看噢 (老师演示)师: 玻璃管里的水有没有下来? 生: 没有师: 为什么没下来呢? 动动脑筋 (学生沉思不答)师: 刚才我用手指堵在玻璃管下端时水没下来,是因为手指对管里的水有一个向上的力,但是现在下端我没有用手指堵着呀,水怎么会不下来呢? 玻璃管下端到底是谁在堵着管里的水柱呢?(学生思索,停顿) 玻璃管口附近难道真什么东西都没有吗? 生: 不是师: 有什么? 生: 空气师: 刚才我用手指堵在玻璃管下端时水没下来,是因为手指堵着,而现在我没有用手堵着,是谁堵着管里的水呢? 生: 空气师: 很好,是空气堵着,所以管里的水没下来,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大气压强存不存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的教案

难点: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硬纸片、水、广口瓶、注射器、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皮碗、马德堡半教学过程大气也受到重力并具有流动性,那么大气是否也存在压强?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广口瓶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将广口瓶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再慢慢把瓶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新课教学]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压强:大气由于受到重力并具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强或大气压或气压。

演示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①用注射器针筒吸水;②将针筒用力向外拉,再堵住针口,用力向外拉,放手后活塞会自动回转去;③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一端用手堵住,从另一端注入水,再倒置水不会流出;④广口瓶中装满水后盖纸再倒立,里面的水不会流出;⑤用两只试管(一大一小),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再倒置,小试管不会掉下,反而向上运动;⑥吸盘。

…………以上现象都表明,大气压的确存在。

2、大气压的特点①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用注射器演示向各个方向拉……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

《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

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依然不会脱落。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2)生活中还有 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②用吸管吸汽水;③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展示书中P86图14.3-1,并回答各图下面的问题。
2.大气压强的测定
(1)想想 做做P87
学生自学并简述测量原理。
(2)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师:这 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学生思考并讨论: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7、如图,浸在水中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抓住杯底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前,瓶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还是充满水?_______。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作业
教材P43,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1、2、3、4。
教学反思
①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 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细长试管,重复上述过程。
②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具体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提高学生不断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重点是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三)教具:饮料瓶、试管、水、注射器、盛水的圆筒、课件(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把装满水的试管口朝下浸没在水中,抓住管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 试管露出水面部分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观察实验现象。

(充满水)(2)爬管实验: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A中一部分,然后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试管B会出现什么状态呢?(试管B会上升) 2、讲述:同学们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进行新课(一)、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结合大气层的图片类比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来说明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二八大气压强的存在1、瓶子实验:将底部扎有小孔的装满水饮料瓶的盖打开,盖上观察实验现象。

将另一个侧壁扎有小孔装满水的饮料瓶的盖打开,盖上观察实验现象。

2、观看瓶子吞鸡蛋实验视频3、观看易拉罐实验视频3、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证明大气有压强,并且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三八大气压强的测定1、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并观看实验视频讨论:(1)为什么管子倒转时,管内水银面会下降?(2)为什么降到一定程度后又不继续下降?(3)哪一段水银柱是由大气压强托住的?大气压用什么来表示?2、1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讨论:(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2)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3)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4)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为什么?5)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为什么?(四)大气压的变化1、介绍无液气压计(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介绍自制气压计(2)介绍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3)介绍气压于沸点的关系(五)、大气压强的应用1、阅读42页的科学世界,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 大气压强的测量:通过气压计来测量大气压强。

3.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4. 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应用包括气压计、吸管喝饮料、呼吸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

2. 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吸管、饮料、呼吸演示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气压强。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解释实验原理。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呼吸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定义。

2.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3.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4. 大气压强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大气压强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2. 请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并解释其原理。

3. 请分析一下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气象、工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变化规律一、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测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强的主要工具。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 大气压强 教学案

第九章 压强 教学案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及其测量1.大气压强的存在原 因:由于空气具有重力,且空气具有流动性,故大气内部存在压强.说 明: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内部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举 例: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它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很大.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注意事项: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测量高度时要测量水银槽内的水银面到玻璃管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实验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上方是大气,因此,是大气压支持着这段水银柱使其不落下.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 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 0=ρgh =13.6×103 kg/m 3×9.8N/kg ×0.76 m =1.013__25×105Pa.说 明:(1)实验前玻璃管里注满水银的目的:使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时,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注满或管中混有少量空气,测量结果会偏小;(2)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与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均无关;(3)若用水来做实验,则p 0=p 水=ρ水gh 水,h 水=p 0ρ水g = 1.013×105 Pa1.0×103 kg/m 3×9.8 N/kg=10.3 m ,所以实验用汞做比较方便.1.(长沙中考)如图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A .纸片托住水B .橡皮膜外凸C .U 形管中液面相平D .手指夹住铅笔两端2.(厦门中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是计划于2016年第三季度择机发射.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D )A .100 PaB .1 000 PaC .10 000 PaD .100 000 Pa3.(滨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4.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了.捏橡皮管的目的是排出橡皮管中的空气;松开时,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5.如图所示,伸出你的双手,将双掌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出手掌间的空气.两手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若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50 cm2,要分开最小需要的力是1__500N.(大气压p取1.0×105 Pa)6.(济宁中考)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大气压.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3×104Pa.(ρ药液=ρ水,g 取10 N/kg)7.(兰州中考)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B )A.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C.用吸管喝饮料D.活塞式抽水机8.(南宁中考)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变扁,如图所示.关于铁桶变扁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冷水的压力使铁桶变扁B.大气压使铁桶变扁C.铁桶内空气膨胀使铁桶变扁D.铁桶变扁与压力无关9.(衢州中考)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D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10.(梅州中考)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呼和浩特中考)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0.93×105Pa(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她测量的值.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可以小于10__m(填“必须大于10 m ”或“可以小于10 m ”).12.(佛山中考)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②让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 ④用刻度尺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 ;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p =Mgπr 2.(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吸盘内有空气;②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 有误差.13.(宁波中考)如图所示的覆杯实验中:(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据;(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变短(填“变短”“变长”或“不变”).第2课时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1.大气压的变化变化规律:大气压是变化的,同一地点的不同时刻大气压不同;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变化原因: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注意:大气压还会随季节、天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大气压比夏季大气压高,晴天大气压比阴天大气压高.2.大气压的测量工具工具: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3.大气压的应用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高压锅是通过提高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来提高液体的沸点,从而达到更易煮熟食物的目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注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打气筒打气和压缩空气制冷都利用了这个道理.1.(南平中考)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这是由于( D )A.分子间的引力B.重力C.吸盘和墙面间的引力D.大气压力2.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B )A.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B.天气由晴转阴雨C.季节从夏季转到冬季D.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3.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C )A.水从管口S不断地流出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水面将下降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如图是离心式水泵示意图,它是利用大气压来抽水的.水泵在启动前,须往泵壳里灌满水才能正常抽水.5.(广安中考)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高压锅”中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压强(填“压强”或“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原理.6.(宜昌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为某科技活动小组自制的温度计和气压计,其中图乙(填“甲”或“乙”)是气压计,它们都是通过观察玻璃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知道所测物理量的变化的.7.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成功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取青蒿素天然产物一般是通过液态溶剂萃取后再汽化析出青蒿素,此过程温度不能过高,因此,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液态溶剂( B ) A.沸点不能太低B.沸点不能太高C.可通过减压来提高液体沸点D.可通过减压来降低液体沸点8.(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A )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9.(无锡中考)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B .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C .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D .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10.(常州中考)国外研发出一种吸盘式手套,把吸盘紧压在墙上,开动抽气机抽出吸盘中的空气,使人能在竖直墙面上攀爬,当人静止在墙上时,让抽气机抽出更多空气,这时( C )A .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 .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 .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大D .吸盘对墙壁的压力变小11.(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往装满CO 2的软矿泉水瓶中加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后CO 2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矿泉水瓶变瘪,瓶变瘪表明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强,而瓶外的大气压强不变,因此推测瓶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相比变小(后两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2.(昆明中考)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 0,则海拔为h (h <2 000 m)处的大气压p x =p 0-h12(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13.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要被送到专业医院的“负压病房”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治疗,以防止病毒扩散.同学们对“负压”两字的含义有如下三种猜想:A .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大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B .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C .因为病房是封闭的,所以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1)你认为猜想正确的是B(填字母代号);(2)你判断的依据是当病房内大气的压强小于病房外大气的压强,病房外的空气吹向病房内,病房内的病毒不会扩散到病房外.14.(株洲中考)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带有活塞(横截面积S=5 cm2)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质量不变(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据图乙可知,缸内气体压强p与长度h成反比;(3)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1×105 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1.3 kg/m3,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 为5×105 Pa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6.5 kg/m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九章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九章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 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准备】试管水杯大米马德堡半球气压计抽水机【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由演示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 1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2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教师放开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溶入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纸片会掉下来。

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

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二、教授新课(一)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实验)前面我们学习了液体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是因为液体具有?空气和我们的液体是有相似的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亲身体会大气压很大)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理解识记由两名学生展示,其余学生观看,直接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1拔火罐2喝完的牛奶瓶变瘪了(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最早精确测量的实验)提出问题:马德堡半球实验中那么大的力都没有将球拉开,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在1644年我们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已经用实验测量出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托里拆利实验录像(课件),教师进行讲解。

《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九章 第3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气压强的观点和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大气压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气压计、吸盘、注射器等。

2. 案例素材:关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课件和板书设计:包括知识点和实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观点和作用,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底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水杯倒置、瓶吞鸡蛋等,引出大气压强的观点,让学生对大气压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实验探究: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大气压强的奇奥力量,增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感性认识。

3. 讲解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大气压强的原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利用大气压强制作一个小发明,如自制吸盘、自制气压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6.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气压强的作用和应用,让学生加深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和理解。

7.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大气压强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学生们的尽力,我们可以了解到大气压强的基本观点、实际应用和相关科学实验。

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发现,大气压强在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生活中的吸盘、高压锅等都与大气压强休戚与共。

通过亲手进行一些科学实验,如水杯实验和瓶吞鸡蛋实验,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奇奥力量。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9.3大气压强【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识回顾: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能够流动。

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那大气有没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呢?二、探究新知(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现象:硬塑料片落下分析:如果大气有压强,则硬塑料片上下面受压强相等,纸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如果大气没有压强,结果相同。

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分析: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运用你手边的材料怎么证明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呢?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大气压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

纸片和管内的水不会掉下,是大气压将纸片和水顶住。

用力吸饮料时,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压着饮料沿吸管进入嘴里。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力挤出皮碗内的空气,两个皮碗还容易拉开吗?为什么两个皮碗不容易被拉开?分析:1、用力挤出皮碗内的空气,里面的空气压强减小;2、皮碗内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3、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两个皮碗紧紧的压在一起,所以两个皮碗不容易被拉开。

(二)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问题讨论:管子倾斜水银柱竖直高度是否发生变化?管子直径加粗,管中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水银长度增大但高度不变水银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吗?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内混有少量空气,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大气压小。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案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在海拔3000m以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
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随着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
举一反三,巩固运用;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物理的意识;关注STS,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从物理走向社会。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在玻璃管内灌满水银?(为了排除管内的空气)
(2)玻璃管中水银柱上方的空间是否有空气?(是真空)
(3)管内水银为什么会下降?为什么没全部
用演示实验引入,让学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在已有的力学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得到大气压存在的结论。
思考1:如果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时,h=?引导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抽水机其实就利用了大气压将水抽到高处。
1.演示压水机工作过程
2:大气压强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学生思考后回答出:
(1)用吸管吸饮料(2)吸盘式挂衣钩
(3)钢笔吸墨水马桶拔子(4)拔火罐
(5)用注射器吸药液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变化的规律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课题
§9.3大气压强
课型
新授课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过程和结论,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3)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知道大气压与高度和沸点的关系。(4)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A.用吸管吸牛奶
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结论
实验
学生实验
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
学生讨论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课后作业
《学导精练》对应练习
作业批阅反馈:
五、板书设计
2.实验。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配合板图)。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验证
实验验证
二、教学过程
二、大气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4.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操作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第三节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
3.大气压的生活应用
六、课后反思
(必须手写)
2.托里拆利实验。取一根大约一米长、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灌满水银。(边讲边做)管内没有空气。用食指堵在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P130图11—5注意观察现象。我们先看到管内水银下降,继而又静止不动了(配合板图)请问,水银为什么下降?(学生回答)大气有压强,但是水银也有压强,水银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所以下降。那么现在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学生回答)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所以欲知现在的大气压强,就需要计算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上一章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设水银柱下有一个水平的小平面,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计算水银柱的质量和重力,利用压强的公式P=FS(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课题
9.3《大气压强》
课时
2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提问和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大气压强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难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