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谈中职学生哲理散文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谈中职学生哲理散文教学策略
作者:马俊敏
来源:《职业·中旬》2016年第04期
摘要:哲理散文是散文中比较难理解的一类。本文以《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为例,阐述了中职学生哲理散文的教学策略。通过寻找合适案例启发引导、分析标题确定思维方向、紧扣主线理清课文内容、知人论世把握文章主旨等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哲理散文的难度。学生的学习意愿明显加强,阅读能力有了一定提升。
关键词:哲理散文中职学生教学策略
哲理散文是以发表议论、阐发哲理为主的散文。哲理散文一般以种种形象来渗透生命的真理,揭露万物之间的关系,因其深邃性和直指心灵的力量,成为教材和考试中广受青睐的文体。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哲理散文的学习却比较难,学生往往不喜欢读,也读不懂。因为哲理散文不同于学生常见的记人、记事散文,它的目的是阐述道理,但它又不同于议论文的直接说理,它不靠论点、论据、论证,而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它可能“即事成理”,也可能“即物兴感”,因此在阅读中首先得分析文中的“事”或“物”等形象,找到作者抒发的哲理与形象的契合点,将看似凌乱的思路进行整理归类,步步推进,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试图寻找哲理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现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来谈。
一、以贴近生活、贴近课文的显浅案例导入,做好思维预热
《像山那样思考》位于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即在阅读中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本的结构层次,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内涵,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激发学生珍爱自然的情感,理性思考人类该以怎样的方式和自然相处。
文章节选自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所写的《沙乡年鉴》,文章以一声“狼嗥”引出人类对待生物对待自然的种种表现,揭示出愚蠢的人类在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生存危机,极具思辨性和警示性。研讨该文,就是让学生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写“人的思考”与“山的思考”这两者间的差异,得出人类应该像山那样用理性、全面、长远、平等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该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亘古以来生物圈的伟大平衡,提醒人类减少对自然的干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救赎。
在课文导入部分,首先选择几个通俗易懂且与教学内容类似的小案例来导入,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引发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思考,降低学习难度。
案例一:1788年以前,澳大利亚岛上的动植物自成一体,没有豺狼虎豹,食肉动物只有一种小型的有袋类动物和数量不多的野狗。1845年,英国殖民者为了增加打猎的对象和乐趣,引进了狐狸。因为没有天敌,狐狸在这块乐土上迅速繁衍。他们头大嘴硬,凶猛多食,很快就消灭了20种本地的动物,并威胁到另外40多种动物的生存。面对这一后果,政府只能开展灭狐行动,尽管后来狐狸的数量得到了控制,但不少动物却在澳大利亚本土绝迹了。
案例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之一来消灭的运动。人们认为麻雀会到果园、菜地和田间去觅食,它以谷物的种子和果实为食物,会与人争食。所以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麻雀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但是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对粮食产量影响巨大。后来经过研究发现麻雀在每年4—8月的繁殖季节,要捕食大量虫子喂养雏鸟。
通过两个生动浅显的案例,学生能感受到,食物链是大自然经过了长期选择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人类如果任意裁决物种的命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恶果。这一导入也顺利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职高学生情感丰富,当生活中真实故事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
二、以分析标题入手,推测写作意图,引导思维方向
课文题目是《像山那样思考》。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文题是一个缺少主语的偏正结构动词短语,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此短语本身来推测,需要通过阅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谁像山那样思考?第二,山究竟是如何思考的?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给我们研讨课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篇文章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对我们理清思路和内容有很大帮助。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通过分析课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以两大问题展开内容分析,理清文本思路
1.(谁)像山那样思考?
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详尽,先带领学生到文中寻找不同的对象对“狼嗥”的反应。留意狼嚎的对象有“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和“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他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这其中,牧牛人为了保障牛或鹿群的增值,当然希望狼减少,而猎人则是消灭狼的直接责任人,他们在政府的引导和周围人的固有思维的支配下,会对狼赶尽杀绝。在文章开头,“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嚎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这匹狼所对抗的,是那个端着
枪瞄准正在扣动扳机的人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整个人群,所以需要“像山那样思考”的是人。在文章结尾,作者也已经将主语做了交代,“这也是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所以,可以确定地说,应该“像山那样思考”的是整个人类。
当然,作者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的。带领着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了描写狼嬉戏的场景、小狼拖着一条腿离开的场景、老狼垂死的眼神、狼杀光后山体变化的语句。学生自然体会到,作者也曾经是一名猎杀者,由“见狼必杀”→“怜悯”→“不同意”,他的思想情感逐步发生了转变。这样,我们在为“像山那样思考”添加主语的过程中,一步步体会到利奥波德文字中所流露出的深深的愧疚,感受到他希望人类“像山那样思考”的殷切希望和叮咛。
2.像山那样(如何)思考?
山是如何思考的呢?这是文章的重要内涵。文中对山的思考没有直接的表述,答案就在一句话中“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嚎叫”。因为“长久”和“客观”,山的态度、立场和视角才能更加准确、公正。
“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很多物种共生共荣的“共同体”,所有的生物在山上相互依存。人仅仅看到狼被消灭之后,牛羊鹿群可以自在地繁衍,但却忽略了“山将要在对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这个共同体的消亡,将是所有物种的末日,所以山带着“全局”“客观”的立场来看待,人必须保留狼的存在。山也不仅仅是山,更代表着整个自然界。人类不可以把自己当成自然界的主宰者肆意破坏生态平衡,而应把自己当成“山”中的一位普通公民。
全文通过对比,学生自然得出了结论。山的思考是基于生态利益的长远、全局、客观的思考,而人的思考是基于自身利益的主观、眼前、片面的思考。两种思考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让自然按其本身规律和谐发展,其结果是生态平衡,万物自由自在生长;后者是人类把自己看成万物的主宰者,生杀予夺,其结果是生态破坏,万物走向毁灭,“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
沿着两个问题引导分析,步步推进,把握思路与内容就显得水到渠成。
四、以“三个联系”知人论世,把握文章主旨,内化思想情感
在哲理散文的学习中,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行“三个联系”。第一,联系作者。在分析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反映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实践体验,甚至他人对作者的评价,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作者思想。第二,联系出处。作为一些节选性文本,有时需要介绍全书的概况。节选部分未必与全书思想吻合,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节选文本的核心思想。第三,联系自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来论证。这样一方面能要求学生有意识深入思考,还能尽可能拓展学生思维,寻找自己阅读中或者生活中相应实例来验证。这个过程既训练了学生对输入信息的接受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输出信息的表达阐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