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

合集下载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归园田居》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翻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⑤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⑥狭: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值得。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违:违背。

鉴赏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

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

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一、本篇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文章翻译:小时候,我就不喜欢迎合世俗的风气,我的天性就是热爱山林的宁静。

不幸地,我陷入了官场的纷扰之中,一晃就是三十年。

就像被囚禁的鸟儿思念着它曾经的森林,池中的鱼儿想念它旧日的深潭。

我决定在南边的荒野开垦一片土地,回归田园,守着自己的笨拙和简单。

我拥有的宅地不过十几亩,草屋也就八九间。

屋后有榆树和柳树为我遮阴,门前有桃树和李树花开。

远远地,可以看到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感觉。

深巷里传来狗叫声,桑树顶上公鸡在打鸣。

我的家没有尘世的喧嚣和杂乱,房间里充满了宁静和闲暇。

长久以来,我一直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现在终于能够重返自然,重获自由。

三、文章解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由仕途回归田园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实践。

以下是对其全文的详细解析:内容解析1. 开篇自述与内心矛盾“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人一开始就坦诚自己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热爱自然山水。

这一句揭示了陶渊明性格中与世无争、亲近自然的一面,为后续的归隐抉择埋下伏笔。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以“误落”二字表达自己涉足官场并非本愿,而是像鸟儿意外落入罗网一般。

三十年的仕宦生涯被比喻为束缚身心的“尘网”,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

2. 归隐决心与自然意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运用“羁鸟”、“池鱼”两个生动的自然意象,分别象征被束缚的自我和渴望回归的心境。

鸟儿眷恋曾经的森林,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渊,寓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怀念与迫切回归之心。

陶渊明《归田园居》第一首鉴赏

陶渊明《归田园居》第一首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鉴赏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原文: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

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

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

三、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

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

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

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

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

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

余闲:闲暇。

14樊:栅栏。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四、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归园田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归园田居》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原文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译文: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课下注释: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

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

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归园田居》解析

《归园田居》解析

《归园田居》解析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 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二、创作背景(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诗句解析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字词解释“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诗句含义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喜爱山川田园。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天性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为下文写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做铺垫。

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字词解释“尘网”: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年)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年)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年。

诗句含义错误地陷入仕途的罗网之中,一离开田园就是十三年。

“误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仕的悔恨之情,把官场比作“尘网”,可见其对官场的厌恶。

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字词解释“羁鸟”:被束缚的鸟。

“池鱼”:养在池塘里的鱼。

“故渊”:原来的深水潭。

诗句含义被束缚的鸟儿眷恋过去的树林,池塘里的鱼儿思念原来的深潭。

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受到束缚,渴望回归田园的心情。

4.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字词解释“守拙”:保持愚拙的本性,这里是谦虚的说法,指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纯真。

诗句含义在南边的田野间开垦荒地,保持着愚拙的本性回归田园。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方式,“守拙”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坚守和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摒弃。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归园田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全文及翻译,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归园田居》全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翻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⑤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⑥狭: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值得。

⑪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鉴赏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

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

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砺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后的田园诗,写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五首《归园田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颠通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

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

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

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

际:间。

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

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潜《归园田居》翻译赏析归田园居晋陶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

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

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清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注释] 晨兴:早起。

理:治理。

荒秽: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沾: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译诗]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赏析] 这是一首烩炙人口的优美的田园诗。

这首短诗十分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

“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但韵味各异。

采菊是漫不经心的,而种豆则是十分认真的。

采菊时不经意地抬头,见到的是幽幽南山,与诗人当时宁静适意的心情十分和谐;而豆种下后经意观察豆苗长势,看见的是稀疏的豆苗。

豆长得不好,显见种豆人不在行,不过,在陶渊明来说,有这样的成绩也觉满足了,这是一种诙谐的心境。

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看着田中的豆苗和杂草时自嘲的微笑。

于是他只得起早贪黑地“理荒秽”了。

“带月荷锄归”句写得极为精彩,极富情致:明月高挂天际,月影却伴着他——荷锄晚归的“老农”。

辛苦的劳动化作无限的生活乐趣。

夹道而生的茂密的草木,沾湿衣裳的露水,都使这劳动的生活增添了生气。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陶渊明《归园田居》原文及鉴赏1《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般作六首)。

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

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意思及赏析

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意思及赏析

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意思及赏析陶渊明《归田园居》的意思及赏析归田园居(节选)陶渊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①远人村,依依②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③有余闲。

久在樊笼④里,复得返自然。

①暧暧:昏暗,模糊。

②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③虚室:空室。

④樊笼:比喻官一场的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屋后是榆树和柳树,堂前有桃树和李树。

依稀可见远处的村子,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深巷里传来狗叫,桑树上的公鸡在打鸣。

门庭里再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心了,在这空房里有的是空闲时间。

做官就像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的鸟儿,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乡土之美】《归田园居》中描绘了一个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田园,那里有简陋的茅草房子,与村子相隔不远,早上能听见鸡鸣狗叫,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和发呆。

陶渊明用“暧暧”来形容与村子的距离,用“依依”来形容农家的炊烟,可见他很喜欢这种简朴的生活的,所以说自己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一个句子要表达的清楚完整,就要补充进去足够多的元素。

陶渊明写乡村生活,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样的细节都观察得很仔细,这不仅让读者便于想象画面,也大大丰富了文章的信息,不但有狗吠和鸡鸣,还有深巷和桑树。

在写作的时候,多用一用这种细节上的描写,文章才能更加有血有肉。

【启示】陶渊明厌倦了官一场上的生活,于是潇洒地辞官归隐于田园之中,饮酒作诗,感悟生活。

人生和音乐一样,是有急有缓,有张有弛的。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紧张,就需要放慢脚步来反思紧张中的收获;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消沉,就要重振旗鼓,整装出发。

2024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

2024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全文
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夕露:傍晚的露水。
沾:打湿。
足:值得。
翻译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五首(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赏析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
《归田园居》共五首,本篇是第三首,写的是诗人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管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归园田居》的赏析

《归园田居》的赏析

《归园田居》的赏析陶渊明少无适谷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旧。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适谷:适合世谷。

韵:风度,情调。

②丘山:自然山水。

也指一种真朴的生存状态。

③尘网:指官场。

诗人认为整个官场就如同一张捕鸟兽的罗网。

④三十年:有论者认为是“十三”之误,因为诗人自太元十八年癸巳(393)为江州祭酒,至乙巳(405)辞彭泽令归隐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其实“三十年”亦通,诗人说官场中的十三年如三十年一样漫长难熬。

⑤羁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塘之鱼。

渊:潭。

以上二名说,自已在场官的生活就如同束缚于笼中的鸟,育养于池塘中的鱼。

⑦际:间。

⑧拙:愚拙,指人的自然本性。

③方:旁。

这句说住宅四周有十余亩地。

⑩荫:荫蔽陶渊明的归隐是建立在对黑暗虚伪世道、人事极其清醒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他更能体会到淳朴的乡村生活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场官和田园相比较,认为官场的生活就如同“羁鸟”、“池鱼”一样,扭曲人性,毫无自由快乐可言,而归隐田园则是鸟归山林、鱼归深潭,一种久违的朝恩夜想的生活就要重新开始了,诗人庆幸、欣慰又有些许兴奋。

无论是后檐的榆柳、堂前的桃李,还是暮色中的远村、袅袅升起的炊烟,甚至狗吠甚至鸡鸣,都让他觉得新鲜亲切,兴味盎然:田园生活,那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结尾“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看似平静温和,但诗人内心深处如春潮漫涨,激动难宁。

在艺术上,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陶诗的特点:善于从生括感受中提炼艺术语言,通过景物描绘创造境界,表达一种浑融完整的艺术感受。

全诗紧扣“归”字写来,大量使用对偶句,将人目之景一方宅、草屋、椅柳、桃李、远村、墟烟及狗吠、鸡鸣详细排列出来,却一点也不使人觉得琐屑、呆滞。

或融情于景,或融景于情,情景最终化为意境,诗人超旷冲淡的胸襟、酷爱自然的品格也从中显示。

归田园居(组诗)

归田园居(组诗)

归田园居(组诗)归田园居(组诗)陶渊明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

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

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品评】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先是从正面写“静”。

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晨兴:早上起床。

沾:沾湿。

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四首之一归田园居注释译文【晋】陶渊明

诗四首之一归田园居注释译文【晋】陶渊明

【注释】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 ②带:作“戴”、披。 ③长:丛生。 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全诗叙事简洁,抒情真 率,议论精警、语言朴 素,风格平淡自然,是 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归园田居
前六句叙事。融入 作者隐居躬耕的乐 趣。
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 道狭草木长, 衣沾不足惜,
草盛豆苗稀。 带月荷锄归。 夕露沾我衣。 但使愿无违。
诗中掺入议论,是全诗 的主旨。很坚决地表明 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志愿。
归园田居 译文:我种豆子庐山下,草儿茂盛 豆苗稀疏。早晨起来除杂草,披星 戴月荷锄归。道路狭窄草木长,夕 露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服沾湿不足 惜。只要志愿不违背就行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 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 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 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 “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 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 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 生)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归园田居》译文及赏析导语:陶渊明厌恶官场的黑暗污浊,寻求出仕隐居,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归园田居》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

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

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

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

陶渊明《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译文及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译文及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译文及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译文及赏析《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陶渊明《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原文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翻译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榛。

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归园田居·怅恨独策还》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的最后一首。

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对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人死无余意来”(《昭昧詹言》卷四),黄文焕也说,“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陶诗析义》卷二);另一说认为这一句所写的“还”,是“耕种而还”(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中语)。

这两说都嫌依据不足。

如果作者所写是还自“荒墟”的心情,则上首之“披榛步荒墟”为“携子侄辈”同往,何以“独策还”?如果作者是耕种归来,则所携应为农具,应如这组诗的第三首所写,“荷锄”而归,似不应策杖而还。

联系下三句看,此句所写,似不如视作“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在一次独游的归途中生发的“怅恨”。

其“怅恨”,可以与本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本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

这种孤寂感,既是这次游而无伴的孤寂感,也是作者隐藏于内心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的时代孤寂感。

归园田居古诗

归园田居古诗

归园田居古诗范文一:归园田居,字面意思是“回到乡村的田园居所”。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陶渊明所作,诗中表达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先,诗人通过“径草”、“园林”、“竹林”等描绘出了一个美丽祥和的田园景象,其中的“鸟来飞”、“龟蛇出”的情景,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而在这个环境里,诗人“闲云野鹤”,心情无比舒畅,并表现出自己心灵的与世无争和追求自然、自由的境界。

其次,诗人在诗中生动地描写了田园中的一些事物。

例如,“桃花水深千尺”,表现了桃花的妖娆美丽和清澈的水下景象。

而“渔舟唱晚”,则是让人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是非常平静自在和富有乐趣的。

总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引导人们欣赏田园诗,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重点分析:文章表达清晰,重点突出。

文章提出了陶渊明诗歌的主题及读后感受,通过具体的描写,体现出诗歌中的美好向往和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考虑到读者需求,适量加入了对相关诗歌的解读。

用词分析:用语生动别致,使用了一些形象直观的词汇,如“径草”、“园林”、“竹林”、“闲云野鹤”等,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范文二: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田园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祥和的田园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田园乐趣与人生态度。

首先,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彰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诗中“采菊东篱下”、“青山横北郭”等一系列的描写,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而“闲云野鹤”,更表现出诗人对自由、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在描绘自然之美之余,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包括“桃花水深千尺,不及长沙滩上看”、“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等,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蕴含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之,这首诗所展现出的积极向上、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对大自然之美的感悟,可以说是对现代社会深度快节奏所带来的审美疲劳的一份解药。

三农寒露诗歌

三农寒露诗歌

以下是三农寒露诗歌的例子,以及它们的译文:1.《归田园居》(南朝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草长得茂盛,豆苗却很稀少。

早上起来整理田地,晚上月亮出来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很窄草木很长,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小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动物。

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

年轻人都到野外劳作去了,田野和打谷场也得到了修整;傍晚回来的时候,还有在村口喂牛的。

他们虽然饥饿且劳累,但看到滋润作物的雨水,还是感到很开心。

遗憾的是,仓库里也没有储存的粮食;因为官府的赋税徭役还是没有停止。

看到这些,那些不耕种的人应该感到惭愧;因为他们的粮食是从农民那里获得的。

3.《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地,可是种田的农夫仍然饿死。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
赏析与练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指江西庐山。

晨兴:早上起床。

兴,起。

理荒秽:除杂草。

理,整顿。

秽,田间杂草。

带月:披着月光。

带,一作“戴”。

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草木长:草木长得高。

因草木长得高,才易于打湿衣裳。

沾:沾湿。

愿无违:不要违背隐居躬耕的最初心愿。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

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

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

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

《归田园居》共五首,本篇是第三首,写的是诗人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虽说比做管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

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

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狭窄的小路被齐腰深的蒿草封盖着,晚上挂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但衣服湿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就足够了。

“衣沾不足惜”一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恰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更为充分。

这里的“愿”蕴含了诗人弃官归田以洁身自好的愿望,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更能突出当时社会官场的腐败与黑暗。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白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带月荷锄归”,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粉饰。

然而正是这自然平白的诗句创造了作品醇美的意境,形成了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一、选择。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二、按要求默写。

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2、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三、赏析。

1、“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生活。

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4、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
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一、选择。

1、D
二、按要求默写。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三、赏析。

1、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2、辛苦而美好的田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

3、田园
4、“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

“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

5、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

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6、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

7、“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