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2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11
一、选择题(·江苏地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解析本题以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由图可知吉林省不符合A选项中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高,故B项错误;吉林市、通化市、辽源市和松原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故D项错误。
答案 C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根据材料中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知识,结合中心商务区多高层建筑和服务业及以企业总部为主的事实,可知中心商务区集约度最高,B项正确。
答案 B(·浙江文综)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3~4题。
3.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解析本题是对城市化进程的考查。
依示意图可看出在Ⅰ阶段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但五个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均为负值,说明市中心人口外迁较明显,即出现逆城市化,故A项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负值,故波士顿中心城区人口减少,B项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和巴尔的摩的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仍为负值,故人口为负增长,仍为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D项均错误。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山东版高三二轮复习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二轮复习理综验收试题(2)【山东版】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 图中四地,农业土地利用合理的是A.甲—用材林B.乙—橡胶林C.丙—水稻梯田D.丁—茶园2. 如果该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则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少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图2为华北地区局地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海拔越高地下水位越浅B. 地下水位线起伏只与地形相关C. 滨海区地下水位过低可能造成海水入侵D. 京津地下水位比其他地区都高4. 暴雨时,甲、乙、丙、丁四地,最易发生农田渍涝灾害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3)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4)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5-6题。
图3 图4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图5所示。
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
据此回答7~8题。
图57.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 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B. 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C. 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D. 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8. 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A. 纬度与大气环流B. 地形与大气环流C. 纬度与地形D. 人类活动读图6,回答第9题。
2015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全套地理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地图、地球考点1 地图基础知识考点剖析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等值线图的判读是本考点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利用各种整体或局部地图分析所表述地理事物的内涵、揭示地理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是未来高考命题的方向。
题例精析【例1】读某地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1-1,若考虑下面状况,图中a点1月均温可能为…………………………………………………………………………………………()图1-1-1A.0℃B.-5℃C.2℃D.-6℃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等温线图中根据已知的等值距推断a处的温度值。
从图中可知在两条等温线之间出现了局部的闭合等温线,一般这种情况说明该闭合等温线与其相邻等温线间的等温距有可能相同,也可能为0。
首先根据闭合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值及等温距为5°的规律,可推断出闭合等温线的气温值为0℃、-5℃、-10℃,但-10℃与0℃之间差值为10℃,故可排除。
然后联系题干及图示信息,冰岛1月均温低于海洋,从而得出冰岛上的等温线值只能是-5℃,而所求a点在等温线之内,其温度只可能为-6℃,故选D。
答案:D【例2】图1-1-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与环境的关系?(5)图示区域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等高线进行区域定位及对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应根据经纬度和等高线分布特征、数字特征准确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不断隆起上升,同时它又位于季风区,流水不断侵蚀下切,形成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的地形,所发育的河流具有水量丰沛,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征。
在开发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时应注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5
一、选择题(·襄樊调研)读某流域近年来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如果该流域位于我国,则该河流主要补给方式及其所在的位置可能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位于南方沿海地区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位于西北地区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位于华北地区D.以湖泊水补给为主位于东北地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明显不一致,所以其主要补给方式可以排除雨水补给,即排除A选项;而C、D两个选项中的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地区,不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或者以湖泊水补给为主,可排除C、D选项。
答案 B2.20世纪50年代在该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到了90年代,该河下游流量锐减,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B.地下水位上升C.不再存在生态系统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迅猛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导致该河流中上游地区用水量剧增,使得河流径流量减小,从而导致下游地区流量锐减、水库干涸。
答案 A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
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解析由题意可知,河口流速最大时,潮流的速度最小;河口流速最小时,潮流的速度最大。
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减小为0的阶段,即河口流速增至最大的阶段。
读图可知,3时左右为落急时刻,而河口含沙量最大的时刻出现在图中的5时左右,由此可判断D选项正确。
答案 D4.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解析由题干可知,在径流和潮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可排除C;读图可知,当河口流速大于0的时候,由径流输往下游的泥沙量要大于当河口流速小于0的时候由潮流输往上游的泥沙量,故选B。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仿真模拟卷6份
11+2仿真模拟卷11+2仿真模拟卷(一) (1)11+2仿真模拟卷(二) (8)11+2仿真模拟卷(三) (15)11+2仿真模拟卷(四) (23)11+2仿真模拟卷(五) (29)11+2仿真模拟卷(六) (36)11+2仿真模拟卷(一)(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3题。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2.由图可知,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3.我国于2013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分别计算出黑龙江省和全国同期的自然增长率。
对比可知,1990年相差2.7‰,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第2题,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呈增长态势。
第3题,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将会增多,进而导致出生率回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死亡率趋于下降。
答案 1.B 2.D 3.C近年来,许多国家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
读中国低碳城市分布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低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有差别B.均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C.所在地区能源矿产十分丰富D.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5.重庆市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应重点发展的是() A.低碳建筑B.低碳生活C.低碳工业D.低碳交通解析第4题,图中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覆盖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珠三角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深圳、珠海所在的珠三角地区重化工业不发达;由于各城市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故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也有差异。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20
一、选择题(·江苏)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臵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计算及晨昏线的特征。
当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以算出此时地方时为零时的经度大约为96°E,则此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地方时为6:00的经线约为174°W,由此可以判断首次对接成功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①线。
答案 A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云雾B.流星C.太阳活动D.太阳辐射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活动会抛出大量带电粒子流,从而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的通信联系。
答案 C(·北京文综)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解析本题考查非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从图中的纬度和维多利亚湖可以判断该地游牧路线在经过赤道时主要经过的是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不经过热带雨林;由图中两地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游牧路线经过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植被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因此游牧活动随着雨季而南北移动;根据所给比例尺可以看出多多马到赤道的距离大约为600千米,即其纬度大致在南纬6°,所以该游牧路线到不了南回归线;图示地区位于非洲东海岸,不是飓风多发地区(飓风多出现在北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选项B正确。
答案 B4.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本题考查畜牧业的影响因素及气候的变化。
根据上题解析可以知道该游牧地点随着雨季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游牧到甲地是从基塔莱到多多马的途中,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最可能是10月份。
完整2015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地理部分高清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全国课标卷II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 •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 .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 .促进生态循环 D .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图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 . 16时〜17时B . 17时〜18时5.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D .大气逆辐射减弱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C. 18时〜19时D. 19时〜20时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6〜8题。
6. 中资企业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 .满足我国需求B .拓展国际市场C .提高技术水平D .增加当地就业7.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 M 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A .美国B . 日本C .澳大利亚D .法国&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A . 8:00〜9:00B . 11:00〜12:00C . 14:00〜15:00D . 17:00〜18:00圣圣劳伦斯河(图3a )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23
一、选择题(·长沙模拟)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A.北半球山脊B.北半球山谷C.南半球高原D.南半球山谷解析由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等值线的高低规律:等高线向较高的一侧弯曲,表明是低值区)可以判断该地为谷地,而东西向的谷地中,高度相同为1 500 m,温度南侧较低,表明南侧是背阴的一侧,由此判断应该为北半球。
答案 B2.图中海拔高于1 5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06 8 km2B.0.068 km2C.0.68 km2D.6.8 km2解析海拔高于1 500 m的区域位于图中的左侧,由图中的比例尺估算其区域面积,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深圳调研)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完成3~4题。
3.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解析读图可知,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最大,但有效辐射量较小,说明由于阴雨天气导致太阳辐射大量被削弱。
答案 A4.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图示各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大致按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影响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
答案 C(·河南联考)读下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C.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自转的线速度越大,故纬度最低的b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纬度最高的d地位于90°S,自转线速度为零。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仿真模拟卷5
11+2仿真模拟卷(五)(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面的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值可能出现在图示区域的() A.东南部B.西北部C.东北部D.中部偏东2.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甲图中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B.影响乙图中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C.在甲图所示月份,h地的农作物受寒潮影响最严重D.在乙图所示月份,h地可能出现伏旱天气解析第1题,根据甲、乙两图等温线分布情况可知,图示区域东南部气温年较差最小。
第2题,影响甲图中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影响乙图中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甲图所示月份为1月份,h地农作物处于休眠期,受寒潮影响不大;乙图所示月份为7月份,h地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答案 1.A 2.D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4.③时期以后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B.水资源匮乏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①时期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
第4题,据图可知,②至③时期该地区人口迁入率不断增加,表明该地区就业机会较多,而③时期以后,人口迁入率下降,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外转移,就业机会减少。
答案 3.A 4.A(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下图“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题。
5.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①处可能出现“云翻飞,雨淋淋”B.飞机飞越②处上空最不安全C.大气逆辐射③强于④D.④处风向为偏北风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的等压线数值,①处位于低压中心左侧,属于冷锋的位臵,可能出现“云翻飞,雨淋淋”的天气,A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2】地球运动规律及其意义(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二地球运动规律及其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惠州市第三次调研)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素有“北极光之都”之称,其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极光观赏时间主要是夜间,而白天的因阳光太强,不易观赏。
阿拉斯加观赏北极光最佳的时机是冬季,此时夜晚比较长。
要注意的是,其他季节的夜晚也可以观测到,但不是最佳季节。
答案:D2.(2014·珠海市二模)“Hi,有人在吗?”2014年2月13日上午8:49,沉寂了19天的中国“玉兔号”月球车在微博上又开始“卖萌”了。
“玉兔号”在月球上面临复杂的环境,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长月夜B.小温差C.强辐射D.高真空解析:月球的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长度为一年,所以月夜长达半年,降温幅度大,昼夜温差大;因没有大气,属于高真空,对太阳辐射没有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强。
故选B。
答案:B3.(2014·广州市一模)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A.昼夜温差小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C.季节变化小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解析:月球的黄赤交角虽然远小于地球,但只要有黄赤交角就有极昼、极夜现象和太阳直射现象,只是范围大小的区别。
黄赤交角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故季节变化小。
月球因没有大气且昼夜交替周期长,故昼夜温差很大。
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新疆于田县(36.1°N,82.5°E)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5.此次地震发生一个月以来()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北京昼长时间越来越短D.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解析:第4题,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三文科综合2015.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1 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
完成l~2题。
1.“阳光动力2号”飞行期间A.阿布扎比昼长越来越长B.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夏威夷与纽约日出方位相同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2.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A.天气状况B.停靠城市间路程长短C.通信技术D.飞行员食物补给读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3—4题。
3.①地区降水A.冬季多雨B.夏季多雨C.秋冬多雨D.全年多雨4.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A.葡萄酿酒B.橡胶加工C.甜菜制糖D.玉米制乙醇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域结构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B.甲区域为高级住宅区C.交通是乙丁两区共同的区位因素D.火车站与汽车站不宜集中布局6.该市高速公路的开通,最先影响其A.城市等级B.服务范围C.产业结构D.行政范围下图岛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
完成7—8题。
7.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月盛行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②该岛河流众多且富水能③国家公囟植被高大茂密④该岛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对该岛人文地理特征的推断,合理的是①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②频繁的飓风和暴雨严重制约旅游业发展③该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④经济结构中旅游业、渔业比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1978~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完成9—1 0题。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15
一、选择题(·四川文综)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解析本题考查山地景观特点。
从材料中可知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因此山顶气温低,不适合桃树、桑树种植,A、D错误;梯田主要在坡度较缓的山坡地带,不可能在山顶,C项错误;由于山顶温度低,会出现降雪,B项正确。
答案 B(·安徽文综)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完成2~3题。
2.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季风。
我国夏季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受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影响;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其水汽来自印度洋,D项正确。
本题易误选C,我国大部分为季风气候区,夏季东部地区以东南季风为主,但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 D3.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及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可知,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Ⅱ温度区温度较高;Ⅰ和Ⅲ区受地形影响,温度都较Ⅱ区低,故选择C项。
答案 C(·沈阳统考)下图为我国两城市及其之间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乌鲁木齐、河西走廊、黄河、福州B.包头、秦岭、大巴山、南宁C.酒泉、兰州、秦岭、广州D.拉萨、长江、黄河、北京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各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及其年降水量的大小。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3
一、选择题(·四川文综)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北美大陆地处9°N以北地区,因此在0°~9°N之间不可能出现降水,可排除A、B选项;北美大陆的西岸,南段受东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量最少,再往北30°~40°N地区由于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降水量有所上升。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 C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M对应地位于热带,降水不是最多,故可确定①曲线表示南美洲西岸,M地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年降水量少。
答案 D3.(·银川模拟)读下图,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为暖气团②乙的气流性质为温暖湿润③该天气系统为冷锋④过境带来连续性降水⑤可能形成北方夏季的暴雨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⑤解析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位于锋面之下的甲为冷气团;图中的乙为温暖湿润的暖气团;此时,冷气团的势力强,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冷锋过镜形成的;冷锋过境带来的降水持续时间不长。
答案 D(·浙江名校联考)下图为1961~2010年浙江省年降水量距平逐年变化图(单位:mm),读图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B.1961年以来,浙江省降水量最少的10年是1991~2000年C.2010年,浙江省平均气温可能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大值D.2002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可能低于常年平均值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有的年份降水量比平均值大,有的年份比平均值小,但是其变化并没有固定的周期,所以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少的10年是1961~1970年,B错误;题目所给材料仅涉及降水,与气温无关,所以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浙江省降水量明显比常年平均值大,则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强,所以可以判断2002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可能比常年平均值低。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风(2022·福建模拟预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
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
读图,完成1~2题。
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夜晚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故A正确;阴天的夜晚,云层较厚,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因此降温较弱,故B错误;晴朗的白天和阴天的白天,地势较高的位置,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下降风,故C、D错误。
选A。
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
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1.A 2.C[点睛] 风向的判断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陕西省北部某风电场2016-2018年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风速的垂直分布会影响风电功率输出。
据此完成3~4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9~11]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 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 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 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 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易混概念3 降水、降雨 (1)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 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 替降水量。 (3)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 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 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等。
答案: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为偏西风,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 向丙地。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 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 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 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 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④城区大于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实战演练 第二部分 专题与热点 专题四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实战演练第二部分专题与热点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一)世界地理[2014·福州质检]2014年2月7日至23日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
下图示意索契市位置。
完成1~3题。
1.索契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索契位于黑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答案:A2.与阿尔马维尔比较,索契的气候特点是( )①降水较多②终年气温较高③日照时数较长④气温年、日较差较小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阿尔马维尔位于大高加索山以北,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低得多。
索契受海洋影响较大,加之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在西风影响下全年降水多于阿尔马维尔;索契气候海洋性较强一些,冬季气温较高一些,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小。
答案:C3.索契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最主要有利自然条件是( )A.黑海沿岸降雪丰富B.附近山地降雪丰富C.终年温暖湿润D.四季阳光普照解析:大高加索山冬季多降雪,地形条件也适宜滑雪场建设。
答案:B[2014·四川高三“联测”]下图为欧洲南部沿北纬42°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解析:该区域位于地中海周边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②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干热晴朗;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锋面气旋活动,温和多雨。
答案:A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解析: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少于②地,这与①地位于山地以东有关。
冬季西风带带来降水时,①地位于背风地带,受西风影响减弱,降水明显减少。
答案:C[2014·山东泰安高三模拟]读南美洲局部图,完成6~7题。
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4
一、选择题(·江西六校联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第1题。
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解析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②处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易使①处岩石变质;②处岩石因温度降低,冷却凝固而形成;③处是后来形成的沉积岩,温度低,不易变质;④处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而形成的火山岩,岩浆中气体跑出,因而形成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答案 D(·福建质检)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读下图,完成2~3题。
①②③④2.分布在石灰岩地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溶蚀桥多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 C3.四地中降水最少、风力最强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蘑菇石多为岩石在干旱环境中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D(2012·福建联考)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B.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C. 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河段7月河面宽度大于1月,即7月的径流量大于1月,可反映出7月的水循环比1月活跃,排除A;根据图中纬度可判断,该河段位于南半球,7月气温低,1月气温高,而7月的径流量大于1月,由此可知,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排除B;河流的径流量大越大,输沙能力越强,因此该河段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故选C;根据该河段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可知,该河段冬季多雨,结合纬度可判断,该河段流经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排除D。
答案 C5.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凸岸与凹岸的堆积与侵蚀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安徽)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以学校操场的行道树为载体,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论,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6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安徽省昼长夜短,16:00~16:45太阳应在西南方,影子朝向东北,①场地树荫最多,最适合上体育课。
答案 A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四个选项中,7月1日时,安徽昼最长,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
答案 C(·四川)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图中所示半球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M位于N的东北方向,A选项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多雨季节,B选项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故甲地昼长短于乙地,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D选项错误。
答案 C4.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日期换算、季节判断等,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根据上题可知,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故MN为晨线,该线西侧为夜半球,东侧为昼半球。
东经10°各地有一部分位于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 选项错误;澳大利亚与巴西被国际日界线隔开,且计算可知零时经线不与180°经线重合,两地不在同一日,B选项正确;全球不论何时属于夜的范围和属于昼的范围相等,C选项错误;图示时刻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选项错误。
答案 B(·全国)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及日出、日落时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地方时)在6时前,且北极圈以北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根据题干可以推知B项正确。
答案 B6.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解析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意在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方位均为东北,日落方位均为西北,故C项正确。
答案 C(·银川模拟)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2011年秋分准确时间是9月23日17时05分。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11年9月24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的是()①该日太阳直射点依然位于北半球②地球大气的光学效应③黄赤交角变大了④太阳的直径太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9月23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9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黄赤交角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由于太阳的直径太大,人们看到日出的时间比理论值提前,看到日落的时间比理论值推迟;再加上大气的光学效应导致9月24日该地出现了昼长大于12小时的现象。
答案 D8.三个月后,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开普敦昼长大于夜长B.印度低压势力强盛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长江进入丰水期解析三个月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位于南半球的开普敦昼长大于夜长;此时,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温和湿润;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印度低压的势力在北半球夏季时强盛。
答案 A(·石家庄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旗杆某日影子长度模式图。
a、b、c、d表示旗杆四个不同时刻的日照影长。
b、d影子达一天中最长;a与b 及a与d两线夹角相等;a与c两线夹角为45度。
若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
回答9~10题。
9.c处影子的方向为()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解析一天中影子最长时应为太阳高度最小时,故b、d应为日出、日落前后的影长,a与b及a与d两线夹角相等,说明a为正午时刻的影子,其方向应朝正北,故c处影子的方向应为西北方向。
答案 D10.若此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4小时,则该地经度为()A.120°E B.135°EC.115°E D.112.5°E解析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其日出时刻应为当地地方时的5时,而日出时北京时间为4时,说明该地的经度应为135°E。
答案 B(·石家庄模拟)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仪器测量某日全天太阳高度变化,对太阳所在方位、太阳高度等信息做了记录,根据部分记录结果绘制出下图。
图中P为日出后1小时记录点,Q为该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的记录点。
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Q记录点的太阳高度为52.8°,则()A.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该学校所在地此日日出东南C.该学校所在地此日昼短夜长D.该学校所在地此日北京时间18:08日落解析据图可知太阳一个小时升高8.8°,正午太阳高度为52.8°,说明该日该地从日出到正午用了6个小时,昼长为12小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此地日出时为北京时间6:08,则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8:08。
故选D。
答案 D12.若达到Q记录点时北京时间为12:30,则()A.该学校所在地的经度为112.5°EB.该学校所在地可能在四川盆地C.该学校所在地此日过后白昼渐长D.该学校所在地春灌正忙解析达到Q记录点的时间为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为12: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2:30,可计算出此地经度为112.5°E。
该地昼长为12时44分,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此日过后,无法判断直射点移动方向。
故选A。
答案 A(·山东)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完成13~15题。
13.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解析本题是对地球公转意义的考查。
由图示可知我国某地日出时间变化经历了从秋分到下一年的秋分,故持续时间为12个月。
答案 D14.上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A.端午节B.劳动节C.国庆节D.元宵节解析图中横坐标最左端日期为秋分,a点在其后不久则应为国庆节。
答案 C15.在上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A.日本春光明媚B.北极出现极夜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解析图中b点对应日期在6点前日出,且该点在夏至前,接近春分,故A项正确;北极极夜应在冬至前后,故B项错误;南非华人欢度春节应在冬至后的1、2月份,故C项错误;澳大利亚下雪应在北半球夏至前后,D项错误。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6.下图是8月的某一天示意图,其中M点为晨昏线与80度纬线的切点。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用在图中画出夜半球。
(2)该日,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________。
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最低为________。
(3)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图中各地此时出现的现象,可信的是________。
A.a地旭日东升B.b地自转线速度达一年中最大值C.c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d地盛行西北风E.e地草木茂盛解析第(1)题,由该图为8月的某一天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又知晨昏线与80°纬线相切,说明80°N及以北出现极昼,由此得出太阳直射10°N,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30°W,据此可知太阳直射经线为120°W。
第(2)题,该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10°N,地球上的极夜范围为80°S及其以南地区。
晨昏线与纬线圈为切点在一年中的变化范围为极圈与极点之间,其最低纬度为66°34′。
第(3)题,今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并由北半球移向南半球,所以其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
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10°N,a地位于昏线上,正值日落,所以A项不可信;地球上任一地点的自转线速度没有季节变化,所以B项不可信;图中c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所以C项可信;d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当地为冬季,当地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所以D项可信;e 地为非洲南部热带草原,此时当地为干季,草木枯黄,所以E项不可信。
答案(1)(10°N,120°W)画图略。
(提示:夜半球为图中晨昏线右下方大部分区域)(2)80°S及其以南地区66°34′(3)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4)CD17.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并绘制以下三条曲线,绘在同一坐标图上并用A、B、C注明。
A曲线:6月22日昼长随纬度的变化曲线。
B曲线: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随纬度变化曲线(正午太阳高度在黑夜时为负值)。
C曲线:北半球各地在6月22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与12月22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随纬度变化曲线以及南半球各地在12月22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与6月22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随纬度变化曲线(正午太阳高度在黑夜时为负值)。
答案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