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对点精练一 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对点训练(教考衔接对点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专项对点练(一)第一组教考衔接对点练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师说》)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上面文段中,“夫”是发语词,“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可完全断开。
2.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选自《鸿门宴》)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成五采../此...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天子气也。
解析: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3.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选自《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选自《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选自《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6.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7.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选自《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8.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
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答案 A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等;还有要保持句意的完整性。
根据句意可知:“何预我事”不可断开,可排除B项;“自苦奚为”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D两项,故答案为A项。
参考译文治官如治家管理官府如同管理家庭,古人常常有这样的教导。
一家的事,不论缓急大小,都是应该知道的。
有不知道的,就不能治理好。
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要做的事多得如草丛,如学校,如驿站,如粮库,如监狱,如农田水利,如桥梁堤坝等,凡要做的事很多。
观察时机揣度实力,破旧的修葺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原来没有的谋划它。
如果说:“它们没有被整治,与我有什么相干,人生苦短,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产生,那么各种政务都会被毁。
所以前辈讲,对公家的事物一点不尽心,就是用不当的手段获得利禄,得罪天下。
二、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_麾_下_数_十_人_遁_入_山_谷_保_险_自_固_郡_邑_患_苦_之_江_阴_侯_吴_良_承_诏_求_寇_已_移_檄_旁_县_兵_且_集_召_德_基_计_事。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文言断句与翻译(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文言断句与翻译(人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漫笔,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节选自《史记·仲尼门生传记第七》)【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越发密切我。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性情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参考答案】(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门生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二、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参考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好像望见瓦片石头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得手里看了看,然后抛弃了。
(管宁和华歆)曾经一起同席念书,有个官员从门口议决,仪仗喧哗。
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喧哗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参考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看法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念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仍旧/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三、把下面的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
见妇人衣缁衣焉,援之而弗舍。
曰:“而以为是偿我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
”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傍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缁也,以缁而当我之纺缁也。
2019版语文对点精炼测试题:文言文阅读 对点精练二 古代文化知识
对点精练二古代文化知识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梦奇,户部..侍郎。
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遇事敢言,上嘉其无隐。
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
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
”上嘉纳之。
年六十八而卒。
赠中书令,谥.曰文穆。
A.户部为古官署,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B.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
C.“陛辞”是指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D.“谥”即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答案B解析岁星绕太阳一周约十二年,“一纪"是十二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
潭清贞有检操,州辟从事、主簿,大司马齐王冏请为祭酒..,除祁乡令。
寻被元帝檄.,使讨江州刺史华轶。
以母忧去职。
服阕..,以侍中、卫将军征.。
年七十九,卒于位。
追赠左光禄大夫,谥曰孝烈。
A.“祭酒"本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的风俗,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B.“檄”原是指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C.“服阕”最早出自汉朝蔡邕的《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指守丧期满除服,与“服除”同义。
D.“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文中指虞潭守丧结束后,朝廷任命他为侍中、卫将军。
答案B解析“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用文书的专称"错,应是古代官府用以征讨或声讨的文书.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俺答(少数民族首领)叛,据古丰州地,招亡命数万,起嘉靖..辛丑..,扰边者三十年,王崇古以反间计降之.帝以叛人既得,祭告郊庙....,总督如故。
2019年高考语文高效得分简明手册: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一、考情分析本考点是近两年新增的考点。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这个考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能力层级为B级。
二、考点点睛方略一: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
方略二:如果有一个虚词是发语词,那么,当然就要在它前面断开,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
方略三:有的词只是在语尾起一个帮助、表示语气的作用,如“也”、“矣”、“尔”、“欤”、“焉”、“哉”。
[: 方略四: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方略五:利用修辞手法。
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对点精练一 文言断句
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A.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B.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C.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D.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答案 A解析该题关键处有两个:一是“谭兵”之后应断开,二是“捣巢寇屡残他镇”应在“巢”后断开。
画线处大意: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受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
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答案 B参考译文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
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
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
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人教全国)对点精炼测试题:文言文阅读+对点精练五+精准翻译句子(二)+Word含解析.docx
对点精练五精准翻译句子(二)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
夏酋令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
夏人来索。
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当以景询来易。
”乃止。
询者,中国亡命至彼者也。
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
谔即以闻,诏转运使薛向及陆诜委谔招纳。
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
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
(选自《宋史·种谔传》)(1)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当以景询来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陆诜询问种谔如何答复,种谔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
”(2)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哭泣,于是率领众人跟从种谔南归。
解析(1)“所以”,用来……话,如何;“报”,回复,答复;“易”,交换。
(2)“因”,于是,就;“示”,给……看;“南”,南归,南行,向南去。
参考译文种谔字子正,因父亲恩荫多次升官至左藏库副使,延州守帅陆诜举荐他掌管青涧城。
西夏酋长令归附,陆诜怕惹起事端,不打算接纳,种谔请求接纳他。
西夏派人来索要令。
陆诜询问种谔如何答复,种谔说:“(如果)一定要讨还令,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
”西夏人才停止要人。
景询,是从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人。
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以前的绥州境内,他的弟弟夷山先归降,种谔派人通过嵬夷山来诱降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的手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金盂并答应归降,嵬名山却还不知道此事。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题古文断句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试题古文断句一、2019年1.2019年全国一卷: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个语段是说,贾宜十八岁的时候,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做河太守时,听说他才能优异,就召请他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幸喜爱他。
断句时,要注意主语、谓语以及特殊句式。
“洛阳人也”与前面内容形成判断,“以…闻于郡中”是人物传记中固定句式,“闻其秀才”是说“听说他才华出众”,“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门下”作“召置”的宾语,“于郡中”是“闻”的后置状语。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2019年全国二卷: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这段话是说,适逢公孙步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
分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如果不能任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魏惠王”为“问病”的主语,“曰”在此处理解为“说”,“王”为后句主语,“奇才”作“有”的宾语,“不听用鞅”是完整句式,“举国”修饰“听之”。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3.2019年全国三卷: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段话意思是,有鲁国人说:“鲁国是小国,而有战胜的名声,那么诸侯们不要打鲁国的语音了。
况且鲁国、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
“有”为动词“名”是其宾语,“之”意为“的”,“战胜之名”是一个整体;“矣”为句末语气词;“鲁君”为“疑”的主语。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二、2018年4.2018年全国一卷: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节选自《晋书·鲁芝传》)本段意思是,曹爽懦弱又糊涂,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被杀。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三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课件
2
3
4
5
6
7
8
参考译文
答案
答案
“改任著作佐郎”是因为“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
1
2
3
4
5
6
7
8
参考译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答案
千金公权始璋攻占新蔡之后,江州司马弃城逃走,王世积在这
之后才赶到。
1 2 3 4 5 6 7 8
参考译文
答案
二、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职,有知人之鉴。二年,出为
意。
“守卫天津城”错,原文“城天津卫”是“修筑天津卫城”之
1
2
3
4
5
6
7
8
参考译文
答案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
“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
1 2 3 4 5 6 7 8
参考译文
答案
答案
时间有误。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后,而不
是“守丧期间”。
1
定州刺史,加抚军将军、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睿留心庶事,纠摘
奸非,劝课农桑,接礼民俊,所部大治,称为良牧。
六年,诏睿领山东兵数万监筑长城。于时盛夏六月,睿在途中,
屏除盖扇,亲与军人同其劳苦。而定州先有冰室,每岁藏冰,长史宋
钦道以睿冒犯暑热,遂遣舆冰,倍道追送。正值日中停车,炎赫尤甚,
人皆不堪,而送冰者至,咸谓得冰一时之要。睿乃对之叹息云:“三
文言文阅读
对点精练三 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
1
2
3
4
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 文言断句与翻译(人教版)-最新学习文档
第5讲文言断句与翻译一、阅读下面的短文,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参考答案】(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二、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参考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看见瓦片石头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
(管宁和华歆)曾经一起同席读书,有个官员从门口经过,仪仗喧哗。
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参考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三、把下面的文言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
见妇人衣缁衣焉,援之而弗舍。
曰:“而以为是偿我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
”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傍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缁也,以缁而当我之纺缁也。
而岂有所不得哉!”(《吕氏春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宋国有个叫澄子的人,遗失了他的黑色衣服,就沿着路去寻找。
2019届语文(全国)大复习文档对点精练一 分析情节结构 含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对点精练一分析情节结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晕厥羊铁凝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他交代了这几天他一个人在家应该注意的事情:冷水表里的存水不多了,水表好像有点儿不准。
现在,老马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又推开老伴房间虚掩着的门观察片刻,在确认房子里真的没有老伴之后,便疾步进了厨房,拉开柜橱的最下边一只抽屉,拿出预先藏好的两头蒜,三下两下地剥起来.这时有人按门铃.老马不觉浑身一激灵:莫非她丢了什么东西又折回来取?慌乱中他把蒜藏进抽屉赶紧去开门——他从来不敢怠慢老伴的门铃声。
门开了,唉,原来是单位的出纳给他送工资来了。
老马接了工资信手放在门厅的餐桌上,接着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剥蒜。
眼看着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绷绷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马心中那鬼祟的激情和暧昧的欲望说什么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丢进嘴里猛嚼,一股热辣辣的蒜香伴着脆生生的响动在老马口腔里爆炸。
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马暗自思量。
这时又有人按门铃.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马本来不愿意此刻有人造访,但是,正因为几头大蒜下肚,经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马,现在是精神昂扬力量充沛,尤其当他看见门口没有老伴。
门口是个陌生人,可这个陌生人按了门铃又转身要走,老马就非常想要把他拦住,他觉得现在他既有拦住这人的力量又有拦住这人的权利。
老马说,你怎么按了门铃就走啊。
陌生人说,你这是201,我找错门了。
老马说,你想找谁家?陌生人说301,说自己是小区物业公司的水工。
提起物业公司,老马更不想放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业公司呢,你必须进来先给我查查这表。
老马的态度是不由分说的,陌生人却显得犹豫,也许还有几分不易觉察的慌张。
但这犹豫和慌张显然敌不过老马的不由分说,于是他跟着老马走进了老马的家。
其实老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这么听话,他一向缺少让别人听他发令的体验。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精选.doc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文言文阅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A.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B.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C.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答案解析 1 2 3 6 7 4 5 8 9 10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答案参考译文1 2 3 6 7 4 5 8 9 10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
累迁吏部右侍郎。
改兵部,又改吏部。
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皆乡里,有年力引避,朝议不许。
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典京察,所黜咸当。
未几,遂代纯位。
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明年,有年自是累疏称疾乞罢。
A.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B.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C.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答案解析参考译文 1 2 3 6 7 4 5 8 9 10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
2019步步高大一轮 语文 07对点精练一 分析思路结构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对点精练一分析思路结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水乡戏台祝勇假若绍兴的一切都将在记忆中隐去,我相信最后余下的,定然是一座戏台。
绍兴旧府八县,可以说村村有戏台,几乎每隔一二里,甚至半华里,就有一座戏台,组成一张戏台的网络。
当年的乡土绍兴,弹唱声密集,无论何时,总会有一座戏台在演戏。
当大地陷入沉寂,悠扬婉转的唱腔却此起彼伏。
所有的戏台同时开演,定如无数朵焰火同时在黑夜里绽放,成为一场无比盛大的感官盛宴。
这里把戏台称为“万年台”。
那些古老的戏台,依旧是现实的一部分,戏台上的角色,依旧眉目清晰。
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
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
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
鉴湖上有座钟宴庙戏台,至今留存。
这座戏台的台基均在水中,仅有左方的古柱靠近岸边。
远远地,就能看见它伸展的挑角,如一只蝴蝶,在风中张大了翅膀,让人相信它的轻盈,永远不会在水面上沉没。
无论水上,还是岸边,人们都可以同时欣赏同一出戏。
乌篷船,天下闻名。
它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打鱼人的家。
因此,对于行舟者来说,客栈通常是多余的,但他们需要戏台。
唯有那些轻灵俊秀的水上戏台,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停泊之地。
所有的河道,都将通向戏台。
这意味着在绍兴的“地面”上不会有真正的陌生人,因为所有的陌生人,都注定在戏台前聚合,所有人的情感,也都将在戏台前交叉。
在弯曲的河道上,戏台有节奏地错落着,与水上生活的节奏相呼应,在行舟者的前方出没,安放在每一个需要它的夜晚。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
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20文言断句
专项对点练(二十) 文言断句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敝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骫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
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D [从语法结构来看,“上下相循”是主谓结构,相对完整,应断开,排除A、B两项;“当其势之偏重也”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不能断开,排除C项。
] 【参考译文】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
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
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官员就不会做错事;官员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
从上到下相互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
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贤能的丞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
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的经历,最少也要十多年。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四语言连贯课件
对点精练四 语言连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解析
“ 隆出地表 ” 对应 “ 白昼 ” , “ 陷了进去 ” 对应 “ 夜晚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令人战栗”对应“战士”,“使人不安”对应“梦想家”。
解析
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 A B √ 确实 其实
② 哪怕 无论
③ 但 /
④ 不是 不仅
⑤ 就是 而且
⑥ 不 不
C
D
但是
然而
1
尽管
不管
2 3 4 5
可是
而
6 7 8
/
不但
并且
还
一定
/
解析 答案
9 10 11 12 13 14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2017-2019文言文断句
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练一练 2018年全国卷II《后汉书 王涣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B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 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练一练(2019年全国卷II 《史记 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有”的宾语是“奇才”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020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
高考解读
近五年的全国卷以及我们面对的新高考试 卷,文言文断句所选语句不长,40—50字之 间,有故事性或者分析评论性,可能涉及文 史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分值三分,一般 是七八处。
一轮知识回顾
一、名词或代词断句 二、虚词断句 三、凭对话、引文断句 四、修辞断句 五、特殊句式断句 六、依总分断句
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 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 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 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 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项对点练15 文言文断句题(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5 文言文断句题(含解析)不分版本文言文断句题一、专项练1.(XXXX·山东济南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
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吏,数为掾吏所詈。
蔡父奇其貌,曰“有封侯貌,当以经术进。
〞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以其重臣,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
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无疑焉。
〞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B.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C.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D.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B[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
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参考译文]翟方进,字子威。
汝阳人。
十二岁时,父亲去世,爱好学习,做了一个小官吏,屡次被掾吏责骂。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不同一般,说:“你有封侯的相貌,应该研究经术得以开展。
〞于是辞别他的后母,想要西行到长安学习经学,后母可怜他年纪尚小,随他到长安,织布做鞋供方进读书。
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兼通法律条文吏事。
当初,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凭借才能谋划做了九卿,刚任职,方进独和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
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替他隐瞒此事,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还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一文言断句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
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
A.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B.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C.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D.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答案 A解析该题关键处有两个:一是“谭兵”之后应断开,二是“捣巢寇屡残他镇”应在“巢”后断开。
画线处大意:王崇古喜欢谈论军事,完全知晓各边关的险要关隘,亲身参加部队作战,修治进攻和防御设施,接受投降和归附的人,多次出兵直捣敌人的巢穴。
敌寇屡屡残害其他的边镇,唯独宁夏完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
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议。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答案 B参考译文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
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
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
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
”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
累迁吏部右侍郎。
改兵部,又改吏部。
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皆乡里,有年力引避,朝议不许。
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典京察,所黜咸当。
未几,遂代纯位。
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明年,有年自是累疏称疾乞罢。
A.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B.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C.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D.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答案 B解析本句应抓住动词进行断开。
文言文中常省略主语,但不能没有谓语,因此可由动词入手判断,“召”“止”“见”“引用”等动词都是作句中谓语,且前面主语都已省略,因此这些动词前面要断开。
所以选B。
参考译文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
多次升任至吏部右侍郎。
(后)改任兵部职,又改任吏部。
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都是他的同乡,陈有年极力回避,朝廷商讨没有同意。
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同主持对京官的考核,所做的罢黜之事都很得当。
不久(陈有年)就取代了温纯的职位。
当年秋天,孙鑨辞职,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住宿在办公地,会见宾客就在等待朝见皇帝的地方。
引荐、录用僚属,为当时选官的极品。
第二年,陈有年从此不断上奏称病请求罢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
成帝即位,出为吴兴太守。
潭以母老,辄去官还余姚。
诏转镇军将军。
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
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
A.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B.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C.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D.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答案 C解析A项“出仓米”与“振救之”同属表的内容,不可断开。
B项介词短语“以防海抄”是前句“修沪渎垒”的目的,意思完整,断开后语意不通。
D项兼有A项与B项的错误。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
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
”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
A.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B.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C.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D.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答案 B解析全句唯一一处的“也”字应断开,否则文意不通,由此可排除C、D两项。
“故”是表结果的连词,属句首,排除A项。
参考译文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
当初,韦鼎受聘于周代,曾经与高祖相遇,韦鼎对高祖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
不久必然会大富贵,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
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
”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派人飞车召请他,任命他为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
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
A.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B.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C.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D.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答案 D解析“柱国大将军”为官职名,中间不可停顿,由此排除A、C两项。
“土人”的意思是“当地人”,不可分开,排除B项。
参考译文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
高祖东征时,诏命宇文神举随军。
平定并州后,当即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加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不久加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食邑增加两千户。
不久,升任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加封邑加上以前的共计六千九百户。
他所管辖的东寿阳县的百姓,纠集为盗,率领党徒五千人,前来袭击州城。
宇文神举率领州兵将其讨平。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也。
淳化三年,陕西转运宋惟干言其才行,诏使召之。
其母恚曰:“常劝汝勿聚徒讲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
”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母卒,水浆不入口三日,庐于墓侧。
A.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B.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C.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D.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答案 B解析原文标点:放称疾不起。
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
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
参考译文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
淳化三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向皇上)提到种放的才能操行,皇上于是下诏派人召见种放。
他的母亲抱怨说:“我常劝你不要聚集学生讲授文学,你已经隐居了,还写文章干什么?如果你真的被人知遇却得不到安身的地方,我就离开你深入到山沟的尽头。
”种放称有病没有动身。
他的母亲拿出他所有的笔、砚,并将其烧掉,然后与种放转移到偏僻的山沟的尽头而且是人很少到达的地方。
宋太宗称赞他的气节,诏令京兆府赐给他钱让他供养母亲,不强迫改变他的志向,有关官吏每年按时令抚恤慰问。
母亲去世,(他)三天不吃不喝,在母亲坟墓旁边建屋居住。
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
迁司农少卿、淮西总领。
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内府宣限既迫,每移供军钱以应岁输。
A.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B.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C.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D.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答案 C参考译文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
迁任司农少卿、淮西总领。
前任主管请求自己设立大的酿酒作坊,收取纯利息而且还能得到赢余的好处,后来稍微亏损,反而用大军的钱去填补,并到江、淮拦截买米,回来后像肩挑背负的小贩一样去以货换物。
刘颖认为有失皇家官员的体统,就停止了这件事。
内府给的期限很紧迫,常挪用军饷去应付每年的租税。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子潚字清卿,除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
时议者言:田之并太湖者被水患,宜分道诸浦注之江。
诏子潚往案视。
还言:“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昆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