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 热点题型1 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课件1 种子萌发、发育过程中物质变化-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全国通用)

课件1 种子萌发、发育过程中物质变化-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全国通用)

《种子发育、种子萌发过程》相 关知识解读及实例分析
一、相关知识解读
1、种子类型:根据种子中含有的有机物含量的不同可分为淀粉 类作物种子、油料类作物种子、蛋白质类作物种子
(1)含水量相同的三类种子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不同。由于淀粉、蛋 白质是亲水性物质,脂肪是疏水性物质,所以含水量相同的等量的三类种子 中蛋白质类作物种子、淀粉类作物种子结合水含量更多;油料类作物种子自 由水含量更多。
(2)等量的三类种子萌发时,油料类种子耗氧较多。
因为油料类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较多,且等量的脂肪中H的比例比糖类高,所 以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更多,播种时应相对浅一点。
2、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实验探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空 气等(有些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如莴苣、烟草种子)
例析、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
蛋白质的变 性糖合成淀粉,转化为脂肪、 蛋白质、脂肪水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干重变化
增加
水含量变化
自由水减少
激素种类及 脱落酸增加,赤霉素减少 含量变化
减少(但油料类作物先增加后 减少,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时 增加了氧元素)
自由水增加
脱落酸减少,赤霉素增加
二、实例分析
例析1、右下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例析4、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 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 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葡萄糖 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最新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小专题1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学案

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例1(经典高考题)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答案 D解析分析图像可以看出,油菜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减少,而脂肪的含量及种子的总质量迅速增加,有机物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油菜种子中,可见大量的糖类输入主要参与脂肪的合成,细胞代谢过程中,大量糖类转化为脂质是淀粉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A、B、C项正确;含氮物质含量在种子成熟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可知细胞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与合成保持平衡,D项错误。

例2(2013·全国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橘黄(或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解析(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可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可以将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陷阱”类题型——巧用排除法》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陷阱”类题型——巧用排除法》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

专题01 “陷阱”类题型——巧用排除法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偷换概念【题型2】表述夸张【题型3】无中生有【题型4】逻辑错误三、最新模考题组练在高中生物学科内选择题部分常常设置“陷阱”以混淆迷惑,因此在答题时,首先需要敏锐洞察题目中涵盖的“陷阱”信息,避免上当。

尤其是对于细菌、等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或者是植物的根尖细胞等等特殊的生物和细胞而言,应该保持高度注意。

学生应谨记原核生物不具备核膜、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但可能会形成细胞壁。

常见的陷阱设置包括:偷换概念、表述夸张、无中生有、答非所问和逻辑错误等。

【题型1】偷换概念【典例分析1】(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

”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陷阱提示:将“原始合作”偷换成“互利共生”。

【变式演练1-1】(2023·海南·高考真题)我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并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与工作。

航天服具有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

下列有关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B.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C.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D.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变式演练1-2】(2023·山东·高考真题)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全部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曲线表示O2吸收量B.O2浓度为b时,该器官不进行无氧呼吸C.O2浓度由0到b的过程中,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逐渐增加D.O2浓度为a时最适合保存该器官,该浓度下葡萄糖消耗速率最小【题型2】表述绝对【典例分析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热点题型1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课件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热点题型1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课件
123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 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 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排__除__用__于__实__验__的__淀__粉__溶__液__中__含__有__还__原__糖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发__芽__前__玉__米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蓝__色__→__砖__红__色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 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淀__粉__酶__已__失__活__。
解析 风干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少,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 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升高,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中,种子吸水速率_小__于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 速率_大__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解析 据图示可知,在阶段Ⅱ中,种子的吸水量没有较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 阶段Ⅰ;而随自由水含量的增加,种子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
123
2.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相对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肪,导致脂肪相对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123
规律方法
1.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项目
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成过程
种子萌发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它们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影响?
2.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生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3.如何设计一个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分享观点,互补知识,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内部机制以及观察与分析实验能力。
2.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的深入理解,以及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设想进行教学:
a.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种子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种子的组成。
b.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加深对萌发条件的理解。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为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种子的萌发这一主题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种子内部的详细结构和萌发机制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观察入手,逐步深入到种子萌发的内在机制。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独立设计实验的经验。因此,本章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生物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接着,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知识,如种子结构、植物的生命周期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此外,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种子萌发知识点的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种子的成熟和萌发(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种子的成熟和萌发(共15张PPT)
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微专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种子的形成
成熟 休眠
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形成
鉴定胚是死是活的方法是?原理是?
无子番茄如何形成? 无子西瓜如何形成? 人工种子如何形成
雌蕊 雄蕊
子房 (胚珠)
A.成熟种子干物质量增加,自由水含量减少,呼吸速率 降低 B.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 量的增加 C.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导致种子干 重下降 D.萌发种子鲜重增加,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加,细胞 代谢变得活跃
2.下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
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结构决定功能
(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体积小,相对 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O2和CO2交换效率。 (2)含叶绿体的真核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往往具有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 积,提高分泌效率,且细胞内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含量较多 (4)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减少 ,使得癌细胞间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和转移。 (5)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 等细胞器含量多,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
(6)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 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不能进行 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7)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 复杂

高中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高中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高中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3. 掌握观察种子萌发的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稻种、豌豆种子等种子样本;
2. 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
3. 化学品:碘液、苯酚溴水、酒精、五氯酚水等;
4. 实验操作步骤和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操作:将豌豆种子或稻种置于玄燥纸上,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其萌发过程。

同时,利用显微镜观察种子表面的结构。

3. 实验记录:学生将观察到的种子萌发过程记录下来,包括种子发芽的时间、顺序等。

4. 实验分析:分析种子的结构与功能,讨论种子萌发的原理。

5. 实验总结:总结种子萌发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种子萌发的理解。

教学延展:
1. 设计更多不同的种子萌发实验,比较不同种子的萌发速度和条件对萌发的影响。

2. 探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萌发过程,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进行研究。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对种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1. 落实实验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2.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要自己来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2、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

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教学策略: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随时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本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速度、深度、广度上的把握必须适度而到位,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恒心。

三、具体的实施要求: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案2、认真、有效地上好每一堂课3、及时布置学生的作业,并且及时收取、批改、发放作业4、按时下班进行辅导5、命好每次课前小测的题目,及时进行课前小测,并进行批改6、若安排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时,认真命好测试题7、每节课后需要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尽管我在历年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教学方面仍会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因次需要不断地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种子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种子

微专题——种子1锚定高考,归纳整理核心考点进入二轮复习后,对于“种子”在高考中出现的考点、出现频率、呈现方式及所占分值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为锚定点,总结考查方式,触摸高考脉搏,确定复习内容:1.1数据统计,明确复习方向(表1)表1近10年高考课标卷I有关“种子”试题的分析通过分析“种子”相关的高考题,笔者发现高考命题具有“条件简约、信息充分、试题适合”等特点,近几年“种子”试题的素材源于教材,甚至有的内容源自大学教材,这是高考取材的一般途径。

当然国外材料或生产应用等情境也可以成为高考“高起点、低落点”的样本。

从试题呈现方式可以分析出命题思路的变迁与关注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情境、重点和设问;同时融合了教材中的一些基础实验,更好地体现出题材、设问和答案的适配性及与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契合性。

因此,建议复习本专题时充分利用学案,在适当的时候把整合过的高考试题交给学生,在真题训练中让学生更好地触摸高考脉搏,体会高考考查的特点,并就此明确“种子”专题的重点,并突破难点。

1.3头脑风暴,归纳总结拓展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理念与视角,可以推测未来高考“问题解决型、批判性思维题目”可能加强,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

本专题复习前用头脑风暴法,由学生集思广益,汇总这一部分该复习哪些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笔者所带学生归纳出以下内容:(1)种子的类型;(2)种子的结构;(3)种子中的化合物;(4)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5)种子休眠和储藏;(6)种子萌发的条件;(7)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激素和有关物质变化;(8)种子呼吸图解;(9)种子萌发干、鲜重变化图解;(10)人工种子等。

由于这些内容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他们带着求知欲和激情投入每一个问题的复习中。

当然,不同内容处理起来要详略得当,有的可能一带而过,但对于重难点则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

2梳理拓展,倡导“小微专题”复习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深化知识点的内涵,深挖知识点的层次,建议以生活史为主线,把“种子的前世与今生”中几个难点化成几个“小微专题”加以突破。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1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1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解析 图中①阶段表示由胚珠发育为幼嫩种子,该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②阶 段种子由幼嫩到成熟,较①阶段代谢缓慢、细胞含水量下降;③阶段要经过晾晒, 细胞大量失水;④阶段需大量吸水才能使种子由休眠状态转化为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 的萌发状态。所以①④阶段细胞分裂和代谢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②阶 段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糖大量转化为淀粉,A错误、B正确。种子晾晒不彻底,含水量 较高,易滋生霉菌而导致种子霉变,C正确。①④阶段大多数细胞处于连续分裂状态, 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D正确。 答案 A
3.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1)构成小麦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种子成熟后期,含
水量
(填“上升”或“下降”),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
(填“上升”
或“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
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 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 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mg。 (3) 萌 发 过程 中 胚 乳的 部 分 营养 物 质 转化 成 幼 苗的 组 成 物质 , 其 最大 转 化 速 率 为 ________mg/(粒·d)。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 ,120 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022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拓展微课1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拓展微课1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

拓展微课1 探究“种子形成与萌发”过程中的变化一、种子的类型及萌发时的物质变化◆拓展梳理1.种子的类型和结构(1)根据种子成熟时是否有胚乳①有胚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②无胚乳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2)根据种子中含量多的有机物不同淀粉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等。

油料种子:如花生、油菜、向日葵等。

蛋白质种子:如大豆等。

2.种子萌发时的条件与物质变化(1)必要条件:有生活力的胚、一定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

(2)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①阶段Ⅰ:吸胀期,干种子迅速吸水,方式是吸胀吸水,靠的是种子内的亲水性物质,不同物质亲水性的大小关系为:蛋白质>淀粉>脂肪。

②阶段Ⅱ:吸水停滞期,因为亲水性物质吸水达到饱和,而大液泡未形成,所以吸水缓慢或趋于停止。

③阶段Ⅲ:重新快速吸水,原因是根的形成,主要以渗透吸水为主。

(3)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淀粉先水解为麦芽糖,再水解为葡萄糖,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干重减少(注意:油料作物干重先增加后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在萌发过程中增加。

(4)激素的变化:脱落酸含量减少,赤霉素含量增加。

◆拓展微练1.(四川棠湖中学开学考)小麦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其萌发初期,代谢加强、质量增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水含量增加,淀粉水解,质量增加B.吸收N、P等元素,为种子萌发做准备C.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其质量增加D.脱落酸含量增加,诱导淀粉酶基因表达答案 A 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种子从外界吸收水分,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淀粉水解,质量增加,A正确;蒸馏水不含矿质元素,所以种子不能从外界溶液吸收N、P等元素,B错误;种子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种子萌发初期,脱落酸含量减少,D错误。

2.(广东佛山顺德四模)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阶段Ⅰ中种子细胞的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下降B.阶段Ⅱ中胚细胞合成有解除休眠作用的赤霉素逐渐增多C.阶段Ⅰ中种子细胞有机物总质量变多而鲜重增加D.阶段Ⅲ后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答案 C 阶段Ⅰ中种子吸水,水进入干种子胚细胞,使种子细胞的自由水含量上升,因此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下降,A正确;阶段Ⅱ中胚细胞合成,赤霉素逐渐增多,促进种子萌发,B正确;阶段Ⅰ中种子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而此时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总质量变少,但此时鲜重因吸胀吸水而增加,C错误;阶段Ⅲ后根向地生长及茎背地生长的原因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D正确。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热点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热点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热点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热点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热点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学案的全部内容。

热考培优(一)种子萌发与成熟过程相关物质和生理过程的变化[热考解读]1.萌发条件(1)外部因素: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氧气等.(2)内部因素:具有活性的胚。

2.物质变化(1)水分的变化:种子吸水使自由水增多,代谢增强。

(2)有机物种类的变化①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非蛋白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等。

(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有机物,以便于储存)②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甘油。

(3)激素的变化:种子形成时,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减少;种子萌发时,脱落酸下降,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增加。

3.种子萌发耗氧量油料作物种子含脂肪多,脂肪含氢相对多,有氧呼吸脱下来的[H]消耗O2多,所以同样质量的油料作物种子和非油料作物种子相比,前者耗氧量多。

[命题设计]1.(2018·陕西城固一中模拟)下图是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B.种子的鲜重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小C.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减少D.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解析:选C.从图中信息知,种子成熟后期,细胞内水分含量减少,呼吸速率也下降,细胞的代谢较慢;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增加,水分减少,鲜重逐渐减小;种子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散失过多;种子成熟期间的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和种子萌发时相反.2.(2018·武汉高三模拟)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相对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相对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解析:选D。

【课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种子的萌发与发育

【课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种子的萌发与发育

过细胞膜中的

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磷脂双分子层
水通道
2 种子形成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可溶性糖→淀粉 非蛋白质→蛋白质 糖类→脂肪
【巩固练习2】(2014·广东卷)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 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C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体验真题
5.(2013·全国Ⅰ卷,T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 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 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 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 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橘黄(红)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 元素是 O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 提供的条件是 适宜的光照 和 所需的矿质元素 。
6 种子与植物激素
种子形成时: 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减少。 种子萌发时: 脱落酸下降,赤霉素、生长素逐渐增加。
【巩固练习6】(2020·山东卷,T9)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C.细胞分裂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具有催化和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 番茄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1 种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学案

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微专题1 种子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学案

微专题1 种子网络化体系构建多角度热点突破角度一萌发种子的吸水(水含量)【典题1】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角度二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变化【典题2】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角度三萌发种子酶的变化【典题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 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回答下列问题。

(1)α- 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角度四种子成熟时有机物的变化【典题4】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一轮复习专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权威全面解读)

一轮复习专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权威全面解读)

一轮复习专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像我们平时吃的小麦、水稻、玉米、豌豆、蚕豆、豇豆、四季豆(菜豆)、大豆(黄豆)、菠菜、花生、辣椒、西红柿、苹果、桃子、梨、樱桃、杏等都是被子植物;松、杉等则是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个体发育过程:受精卵→种子(胚乳和胚)→幼苗→性成熟植物个体A B CA种子形成、成熟过程:母体上,双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储存的营养物质由胚柄从胚囊中吸收。

B种子萌发过程:脱离母体,营养物质来源——双子叶植物来自子叶,单子叶植物来自胚乳。

C幼苗真叶长出后:营养物质由光合作用合成。

(一)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被子植物的胚囊是由胚珠内的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成的。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都叫做大孢子,每个大孢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大孢子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这4个细胞排成一纵行,其中靠近珠孔的3个细胞退化,里面的1个细胞发育成为早期的胚囊。

早期的胚囊不断地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体积增大,细胞核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但是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就进行细胞质分裂,因此,就形成了具有8个细胞核的胚囊。

开始时,这8个细胞核分别位于胚囊的两端,每端各4个。

接着,每端各有1个细胞核移到胚囊的中央,这就是极核。

靠近珠孔端的3个细胞核发育成3个细胞,也就是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

另一端的3个细胞核也发育成3个细胞,叫做反足细胞。

这七胞八核是由同一个细胞经过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所以8核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被子植物种子的成熟过程(二)种子的萌发(1)萌发条件:外界(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自身(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处于休眠状态)(2)吸水方式第一阶段进行进行吸胀吸水(急剧吸水阶段)第二阶段吸水迟缓胚根长出后,第三阶段主要进行渗进吸水(生长吸水阶段)。

(3)呼吸作用先以无氧呼吸供能,后有氧呼吸逐渐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形成与萌发时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016·海南节选)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中,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答案(1)结合水自由水(2)小于大于
解析(1)风干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少,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自由水含量升高,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2)据图示可知,在阶段Ⅱ中,种子的吸水量没有较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而随自由水含量的增加,种子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

1.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项目种子形成过程种子萌发过程
有机物种类
可溶性糖→淀粉等;非蛋白
质→蛋白质;糖类→脂肪
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干重增加减少(油料作物先增加后减少) 激素变化
脱落酸增加,赤霉素、生长
素逐渐减少
脱落酸降低,赤霉素、生长素逐
渐增加
2.油料作物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变化
(1)种子成熟时呼吸速率的变化:有机物积累迅速时,呼吸速率加快,但当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速率逐渐减慢。

(2)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方式的变化:在胚根长出前,种子呼吸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而当胚根长出后,O2的消耗速率就逐渐高于CO2的释放速率,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初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随后逐渐变为有氧呼吸,且作为呼吸底物的除糖类外,还有脂肪。

1.(2019·全国Ⅲ,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答案 A
解析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A项正确,B、C、D项错误。

2.如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相对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肪,导致脂肪相对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答案 D
解析由题图可知,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淀粉是多糖,而细胞代谢需要大量糖类物质,导致淀粉相对含量降低,B正确;由题图可知,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其糖类物质相对含量不断下降,而脂肪的相对含量不断上升,说明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肪,导致脂肪相对含量持续增加,C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含氮物质相对含量不变,但由于种子干重增加,蛋白质总量实际增加了,D错误。

3.(2019·江苏,30)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

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

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④酒精灯⑤显微镜
(2)为了检验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双缩脲①②③(2)碘液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②发芽前玉米③蓝色→砖红色淀粉酶已失活
解析(1)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存在,紫色深浅的变化可代表蛋白质(肽类)含量的变化。

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先向含有组织样液的试管内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因此要用到试管、滴管和量筒,不需要酒精灯加热,也不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2)淀粉遇碘变蓝色,故常用碘液检测生物组织中淀粉的存在。

随着发芽
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说明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会不断消耗胚乳中储存的淀粉,使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

(3)在验证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的实验设计中,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设置试管1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逐渐减少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因此试管2中加入的X是发芽前玉米的提取液,排除发芽前玉米籽粒中含有还原糖的可能性。

试管3与试管4对照,预期二者的颜色变化都是蓝色→砖红色,说明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并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如果试管4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最可能的原因是淀粉酶失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