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学科培养的分化、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师队伍建设不够严谨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目标1.展开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2.建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三、实施方案1.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1.1加强导师培训,提高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1.2定期评估导师的工作表现,对表现优异的导师进行奖励和激励,对表现不佳的导师进行指导和整改。
1.3建立导师指导责任制,要求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建立有效的指导关系,明确双方的权责。
2.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1开设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包括科研方法、实验操作、学术论文写作等内容。
2.2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给予适当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2.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基地,提供研究生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
3.学科素养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素养是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保障,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科素养,需要加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结合。
3.1完善学科体系,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优化学科结构。
3.2加强学科导向的培养,强化学科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3.3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保障1.加强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
2.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能够有效推进。
3.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4.强化对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导言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愈发显得重要。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1.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的重要指导者和学术导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现状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导师素质参差不齐、导师学术道德问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策略1. 完善导师队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评价机制,注重导师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学术人品等方面的评价,以确保导师的品质和水平。
2. 加强导师培训与交流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和学术交流会,提高导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同时,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
3. 引进和培养优秀导师积极引进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指导研究生的潜质的学者,同时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注重导师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导师学术道德的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倡导诚信科研、尊重学术规范。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优秀的导师队伍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权威的指导和激励,帮助其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培养质量。
2. 增强导师队伍的凝聚力良好的管理能够加强导师队伍的凝聚力和纪律性,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3. 促进导师队伍的稳定性有效的管理能够为导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提高其对待研究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的措施1.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立导师制度
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立导师制度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培养则是保证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共识。
在这个改革的进程中,建立导师制度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立导师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导师制度的重要性1. 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实践机会。
导师作为领域内的专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潜力选择适合的方向,并提供专业的指导。
此外,导师在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2. 培养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导师制度,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有助于培养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导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科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入思考和开拓创新的习惯,为将来的研究和创业奠定基础。
3. 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导师制度可以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导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导师的角色,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导师制度的现状目前,导师制度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中已经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
一些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导师团队,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导师选择。
导师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为导师提供机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然而,目前导师制度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导师资源不足由于导师的数量有限,很多学生很难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导师。
一些学生只能被分配到资源有限的导师,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此外,在一些领域,导师资源还不够分散,导致一些优秀的导师被过多的学生选择,影响了指导质量。
2. 导师的指导方式不同不同导师的指导方式和风格存在差异,有的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有的导师过于严苛。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案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案一、背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障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方案1. 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导师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和研修项目,提高学科水平;(2)加强导师对科研项目和成果的管理和评估,提高导师的科研能力;(3)为导师提供研究经费和技术支持,提高科研水平。
2. 建立科学的导师制度和评价机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研究生导师制度,规定导师的权利和职责,明确研究生的权利和义务;(2)加强对导师的评价和考核,建立科学的导师评价机制,提高导师的服务质量和培养能力;(3)建立导师职称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励导师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3.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质量和实践能力;(2)加强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开设创新导论、创业与创新管理等课程,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3)制定研究生科技论文撰写规范和指导手册,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四、总结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科学的导师制度和评价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视角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第 四 . 足 的科研 经费 。 富充 足 的科研 经费是 充 丰 科 研活 动 的动力 燃料 , 是研究 生导 师做 出创 新成 果 、 不 断提 高 自身 创新 能力 的可持 续性 发展 的支撑 条件
和物质 基础 。 在新 机制 中明确 规定 了导 师资助 制 , 要 求 导师必 须从 自己的科研 经 费中提 取一部 分用来 资 助 学生 , 以减 轻他 们 的经 济 负担 , 他 们 安心 学 习 , 让
收 稿 1 :0 9 l— 8 3期 2 0 一 1 1
基 金 项 目: 南农 业 大 学 校 长 基 金 项 目(0 80 1 ; 南 农 业 大学 教 改 课 题 (G 9 9 ) 华 2 0 J0 )华 J 0 0 5 作者简介: 刘春  ̄ (9 9 )女 , 邵 阳人 ,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 理学 院 助理 研究 员 , 学硕 士 , 16 - , 湖南 华南 文 主要从 事 高等 教育 管 理研 究 。
一
之 、 闻不 问 , 种 导师 即使 水平 再 高 。 无 法培 养 不 这 也 出优秀 的学 生 。 第二 , 强 的科 研能 力 。俗话 说 “ 师 出高 徒 ” 较 名 , 高水 平 的导师 往往 能够 培养 出高水平 的学生 。 因此 导 师的科 研能 力和 学术水平 是影 响研究 生科 研能 力 的关键 因素 。 秀 的导师必 须具 有较 强的科研 能力 、 优 严谨 的科 学态度 、 而不舍 的科研精 神 。 锲 第三 . 良好 的创新 意识 、 敏捷 的创新思 维 和较强 的创新 能力 。创新 是 民族进 步之魂 ,是成 就人 才之 源。 只有导 师具 有 良好 的创新 意识 、 创新思 维 和创新 能力 , 能在 培养研 究生 过程 中 以 自身 的创 新意 识 、 才 思维 及 能力等 因素 去感染 、带 动研究 生创新 力 的形 成 和发展 , 能实施 创新 教育 , 才 才能培 养 出创 新 型的 学生 。如 果导 师没有 创新 意识 , 缺乏进 取心 , 不开 展 创新性 研究 ,就 不 可能指 导学生在 科学 前沿 领域进
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与培养研究
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与培养研究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高校学术导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术指导者,还是研究生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引导者。
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高校应重视学术导师团队的建设与培养。
一、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水平学术导师能够提供更好的学术指导。
高校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发展水平取决于导师的学术实力和资源。
有实力的学术导师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支持,帮助研究生提高论文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
其次,学术导师团队的建设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团队的共同合作和协作,能够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理性和规范化。
此外,团队合作还能够减轻研究生导师的工作量和压力,更好地保证研究生的质量。
最后,学术导师团队的建设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成果转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学术导师团队通常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这些导师的研究成果能够促进高校学科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导师选拔和培训、团队建设和协作、人才引进和交流。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培训。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保证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高校必须对导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并且不断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和协作。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
要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需要所有导师形成紧密的团队协作和合作。
这样的团队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资源、协作研究,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最后,高校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
高水平学术导师通常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
高校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拓展研究生教育的视野和国际化程度。
高校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寻找合适的学术导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导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水平。
然而,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高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培养。
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导师的选拔和培养,确保他们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选拔上,可以引入一些严格的评审机制,例如引入外部专家评审,定期进行导师的学术和教学表现评估。
在培养上,可以加强导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鼓励导师参与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其国际化的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其次,我们需要改善导师队伍的结构。
目前,导师队伍中普遍存在学术年龄偏大、学术背景单一的问题。
为了促进学科交叉和创新性的研究,我们应该引入一些政策措施,鼓励年轻教师和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同时,还可以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机制,促进导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学科的综合能力。
另外,我们需要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管理。
良好的管理能够提高导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他们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用以评估导师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导师队伍的培养体系,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交流机会,以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指导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对策,我们还需要改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与产业界的联系。
当前,导师队伍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和地位相对较弱,导致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导师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推动产业界需求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相结合。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专业指导的提升研究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专业指导的提升研究概述: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在于引领和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并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因此,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指导的提升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导师队伍建设以及专业指导的角度分析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专业指导的提升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提升导师队伍和专业指导的策略。
一、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1.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指导者,他们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通过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能够提高导师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 促进科研创新研究生导师队伍对于科研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具备丰富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导师能够为研究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开展独立的科研工作,并在科研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从而促进科研创新。
3. 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研究生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培养出的人才的水平。
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学术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1. 加强导师培养为了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首先需要加强对导师的培养。
可以通过设置导师培训课程、邀请优秀导师授课以及开展导师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导师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2.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导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可以提高导师队伍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加强导师的待遇和福利,设置科研项目和奖励机制,提供导师发展的平台等方式,激励导师对于学术事业的投入和奉献,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专业指导的提升1. 建立规范的专业指导体系为了提高专业指导的质量,可以建立规范的专业指导体系,明确专业指导流程和要求。
这包括设立指导手册、指导规范和评价标准等,为导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确保专业指导的有效进行。
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科研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然而,传统的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需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旨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提高导师的指导质量和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1. 传统制度的不足之处传统的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1.1 缺乏个性化指导传统制度下,导师往往只是为研究生提供一般性的指导,缺乏对研究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
这导致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1.2 培养过程过于单一传统制度下,导师通常只关注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而忽视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这导致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后,可能在其他能力上存在不足。
1.3 缺乏跨学科交流传统制度下,导师往往只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进行指导,缺乏跨学科交流的机会。
这限制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 改革和创新的方向为了有效改善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革和创新方向:2.1 强化个性化指导在指导研究生时,导师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个体差异,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导师可以与每位研究生建立定期的沟通和指导机制,及时解答研究生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2.2 多元化培养方式除了注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外,导师还应更加关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例如,可以组织研讨会、开展科研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此外,导师还可以在培养计划中加入科研实习、实践课程等内容,以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际应用能力。
2.3 开展跨学科交流为了促进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鼓励导师开展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
例如,可以组织跨学科研讨会、论坛等活动,让不同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同时,导师还可以引导研究生进行跨学科的科研合作,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了实现研究生科研导师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具体措施:3.1 建立个性化指导机制学校可以建立研究生个性化指导机制,规定导师要与每位研究生进行定期的沟通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导师制度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领学生学术研究、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研究生导师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导师数量不足、导师指导能力不均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
为进一步优化并完善研究生导师制度,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因此,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导师的选拔力度,注重其学术能力和指导经验。
其次,加强导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其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可以探索引进外部导师,丰富导师队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交流机会。
二、优化导师指导质量导师的指导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导师指导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健全评估导师指导质量的机制,对导师进行指导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其次,建立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鼓励双向交流,提高导师指导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此外,还可以鼓励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指导的实际效果。
三、拓宽导师资源导师数量不足一直是研究生导师制度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可以鼓励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实践经验和实际指导帮助。
其次,可以建立导师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导师资源,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导师选择。
此外,还可以引进外籍导师,丰富导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
四、完善导师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导师更好地履行其指导职责,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导师激励机制。
首先,可以通过给予导师在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的加分,来强化导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可以设置导师成果奖励,鼓励导师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成果。
探索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
探索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探索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1. 引言研究生导师团队是由导师、联合导师以及其他相关专家组成的一个集体。
他们在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设和管理一支高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导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对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导师团队可以共享资源,互相学习并相互促进,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团队协作可以减轻单个导师的工作量,提高研究生的指导效果。
因此,建设和管理导师团队是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3. 导师团队建设的要素(1)明确团队目标和任务:导师团队应该确定既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方向,又能够与研究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工作任务。
(2)合理分工和协作:导师团队内部成员应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研究生导师关系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良好的协作与互补。
(3)定期交流和研讨:导师团队成员之间应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研究方向和经验,以便于交流和研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共同进步。
(4)激励机制的建立:建设和管理导师团队必须考虑到导师的激励机制。
激励可以包括经济奖励、学术荣誉、职称晋升等多种形式,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导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中来。
4. 导师团队管理模式(1)制定明确的导师团队管理责任和权力:对导师团队的管理,应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力,使得导师在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2)建立规范的研究生导师工作制度:根据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导师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责、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研究生毕业要求等方面的工作细则。
(3)创建和维护导师团队成员间的良好关系: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于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改革与优化1. 导言研究生导师制度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存在于现行的研究生导师制度中。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改革与优化,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和满足社会需求。
2. 现行状况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现行的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分析。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里,一个教师可以担任多个研究生导师,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指导失衡、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有些教师在科研方面表现不佳或缺乏实践经验,却仍然能成为导师。
这使得学生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指导和支持。
3. 改革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改革方案来优化当前的研究生导师制度:3.1 强化导师资格评定学校可以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导师资格评定标准,包括科研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指导经验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教师才能成为研究生导师,确保其具备优秀的科研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3.2 限制导师数量每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担任有限数量的研究生导师,以确保指导资源不过度集中。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指导失衡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3.3 导师配对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配对机制,将学生与合适的导师相匹配。
这个机制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等因素进行匹配,确保学术兴趣和研究目标的契合度。
3.4 建立多层次指导体系除了主要导师外,引入辅助导师、顾问或团队指导模式来提供多层次的指导支持。
这种方式可以弥补主要导师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4. 改革效果及意义对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改革与优化的结果将具有以下益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优质的导师团队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提高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限制导师数量和建立配对机制,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指导资源,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浪费。
•增强社会需求适应能力:优秀的导师团队将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团队目标:导师团队的建设应该以明确的目标为基础。
团队的目标可以包括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推动学术研究或者提高团队的学术声誉等。
确定了目标后,团队成员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团队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2. 吸引优秀导师:一个优秀的导师团队首先需要有一支出色的导师队伍。
为了吸引优秀的导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硬件设施;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和激励机制;注重导师的职称评定以及晋升渠道的建立。
3. 规范导师资格遴选、聘任和管理等工作: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品德高尚、学养深厚、守正创新的导师队伍是保障和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关键,各培养单位、各学科应将导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4.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导师实行资格遴选、招生资格审核和聘期考核动态调整机制,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以上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当前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导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而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学习生涯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为主题,探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规模庞大,但整体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一些导师在科研上缺乏创新意识、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
同时,一些导师在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缺失,导师“论文拔高”、“论文抄袭”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导师培训不够。
大多数导师基于本身科研成果、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性较强,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培训和指导。
2.导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些学校在导师评聘方面过于注重指标和数量,而忽略了导师教学质量、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评价。
相应的,一些导师过于注重成果和评聘指标,而忽略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3.导师成长机制不健全。
现有的导师成长机制大多建立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不够。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1.规范导师培训和管理。
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导师培训、评估和审核等流程,完善导师培训和管理制度。
同时,建立中央学校导师培训和课程体系,提高导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制定导师评价制度。
制定以教学质量、研究成果、学术道德以及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评聘制度,着力推动导师素质和业绩“双向发展”。
3.加强导师成长机制建设。
学校和科研机构应当建立符合研究生导师特点的成长机制,并建立健全的导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对优秀导师给予激励和奖励,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四、结语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和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举措一、选拔机制优化为了确保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首先需要优化选拔机制。
在选拔过程中,除了考虑学术背景和教学能力外,还应注重导师的师德师风、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建立严格的评审委员会,对候选导师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确保选拔出具备高素质的导师。
二、培训体系建立为了提高导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定期组织导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学术视野。
同时,针对导师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导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评价机制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导致导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受到制约。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评价机制,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重视导师的长期贡献和影响力,鼓励导师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同时,加强学生评价在评价机制中的作用,让学生的声音得到充分体现。
四、激励措施完善完善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除了基本的薪酬待遇外,我们还应提供更多的奖励和荣誉,如优秀导师奖、科研成果奖等。
同时,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让优秀的导师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五、团队文化建设团队文化是导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团队氛围,鼓励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团队建设活动、学术沙龙等形式,加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同时,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六、学术交流促进学术交流是提升导师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
此外,鼓励导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
通过学术交流,促进知识更新和学术创新。
七、资源投入增加为了支持导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增加资源投入。
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确保导师的研究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经验分享
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经验分享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对于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至关重要。
一个强大的导师团队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指导,还提供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文将分享一些研究生学术导师团队建设的经验。
一、精心选择导师成员导师团队的核心是导师本人,因此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精心选择导师成员至关重要。
首先,导师应具备一定的学术造诣和研究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其次,导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最后,导师团队中的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机会。
二、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一个成功的导师团队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资源和机会。
这可以通过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以及学术会议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些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学术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个成功的导师团队应该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导师应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研究项目、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同时,导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如郊游、团建等,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一个成功的导师团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
导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定期的一对一会面,了解学生的学术进展和困难,并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五、注重学术道德和规范导师团队应该注重学术道德和规范的培养。
导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术榜样,并要求团队成员始终遵守学术规范。
导师团队可以组织一些学术伦理和学术诚信的研讨会,加强团队成员对学术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导师团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项目或者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探索。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 作与交流,提升导师队伍的国际化水 平和国际影响力。
合作研究与项目合作
鼓励导师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展横 向课题研究,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队伍的素质提升
师德师风建设
01
加强导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提高导师的职
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学术道德与规范
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有效促进了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
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 也为学科交叉和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导师队伍将更加多元化
层次导师的优势。
学缘结构
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导 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促
进学科交叉融合。
专兼职结合
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导 师,引入行业企业等外
部优质资源。
国际化
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学者 担任研究生导师,提高 导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
03
培训与提升
培训内容与形式
01
02
03
专业知识更新
定期组织导师参加学术研 讨会、专题讲座等活动, 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更新 专业知识结构。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综合运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法,对导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施动态评价
定期对导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激励措施和支持政策,促进导师队伍的 持续优化和整体提升。
优秀导师的表彰与奖励
设立优秀导师奖
定期评选优秀导师,并给予荣誉 称号和物质奖励,树立先进典型
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团队建设与协作
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团队建设与协作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而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协作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团队建设与协作,并针对如何优化该过程提出建议。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层次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而教学团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教学团队由研究生导师以及其团队成员组成,他们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工作和学术训练,为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和帮助。
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 学科交叉:教学团队应该由跨学科的专家组成,以便能够提供多维度的指导和支持。
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术影响力:教学团队成员应该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学术资源。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能够带动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
3. 团队协作:教学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学团队的协作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教学团队协作指的是教学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合作紧密、协调一致,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教学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协作能够将各成员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术指导和服务。
教学团队成员可以互相借鉴教学方法和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 学术合作交流:教学团队协作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
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学术讨论等形式,团队成员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3. 学生个体化指导:教学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支持。
团队协作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每位成员的优势,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优化研究生导师制度
优化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培养高素质研究人才的关键环节。
然而,目前研究生导师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导师资源分配不均、互动交流不畅等,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优化改进。
本文将从完善导师选拔机制、优化导师资源配置、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研究生导师制度。
一、完善导师选拔机制导师的选拔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成果。
因此,建立科学、公正的导师选拔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可以在导师选拔中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仅看重学术成就,还应该兼顾导师的指导经验、科研团队建设等。
此外,可以结合研究生学术能力测试和个人面试等方式,全面评估导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应该加强对导师的职称评定和聘期评估,确保导师队伍的结构合理、稳定。
合理设置晋升条件和退出机制,以防止导师过度依赖研究生,更好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优化导师资源配置目前,导师资源在不同高校和不同学院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一些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团队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导师资源,而其他院校则面临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
为了实现导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跨学科、跨高校的导师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导师资源数据库,不同高校之间可以相互借调导师,以满足研究生的需求。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优秀导师资源,还可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次,鼓励导师资源的流动和交流。
高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导师在不同学院之间流动的便利条件,使得优秀导师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也能为不同学院带来新的思想和活力。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优秀的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定期的导师与研究生学术沙龙,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导师和研究生能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研究经验,促进他们在学术上的深度合作。
其次,鼓励导师与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和指导。
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方案
研究生导师制度建设方案导言:研究生导师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水平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导师制度进行建设方案的探讨。
一、研究生导师评选标准的明确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因此,对导师评选标准的明确化变得尤为必要。
我们应该将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导师人数、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等因素纳入评选标准,确保导师具备一定的学术实力。
二、建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机制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机制,包括定期的导师与学生座谈会、学术交流活动、个别指导等形式,以促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三、开展导师培训和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导师培养水平,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导师培训和考核机制。
导师培训可以包括教学方法、指导方针、学术论文写作等内容,以提升导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
考核机制可以通过学术论文质量、学生获奖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大对优秀导师的引进力度,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研究生导师工作。
此外,通过导师奖励机制的建立,激励导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强化导师角色定位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既是学术导师,也是生活导师。
因此,我们需要从角色定位上加强对导师的要求。
导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六、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平台为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应该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平台。
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实验室等,为研究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七、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是研究生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撰写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道德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论文摘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导师
近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规模日益庞大。
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与之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各高校陆续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导师队伍建设、导师能动作用的有效发挥也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打破导师制的“铁饭碗”、明晰责权利,对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素
培养机制改革细化为弹性学制,按学分收取学费,改公费制为奖助金制,强化导师负责制,扩大导师责权利等多个要素。
其中在强化导师负责制、扩大导师责权利方面可以实行导师资助制对研究生进行资助,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奖学金制度,帮助研究生顺利发展。
二、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作用
导师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导师负责制,可以提高导师的主导作用,改善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提高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主动性。
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可以更加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目标,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加快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明确导师责任,严格遵守导师队伍建设标准。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
1.招生分配制度不利于导师与科研互相结合。
培养机制改革其主导内容为导师与科研共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导师的科研水平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多家高校实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生源的分配并没有完全遵守科研主导方法,这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方向。
其主要表现为:在确定导师资格时,副高与正高是教师获得导师资格的关键因素。
虽然很多高校降低了导师任职要求,但是每年通过绿色通道成为导师的比例极低。
在研究生招生名额比例分配上,平均原则还是研究生分配的主要模式。
例如博士生分配,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位导师都能指导一位博士生,然后将剩余博士生进行再次调整。
但是很多高校经过二次分配后的博士生数量较少,也无法做到快速与科研相结合。
一些高校开展大规模招生,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而导师数量增长较为缓慢。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缺口,不得不降低导师评选要求,导师整体水平不断下降,其表现形式为质与量双方面不足,这使得导师进行招生分配已经失去了培养价值,也失去了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作用。
2.科研任务指导制度影响师生建立良好关系。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高校中主要是通过科研任务实行,研究生通过科研获得保障。
但是根据科研成果构建的研究生奖助评价体系,
与导师承接项目提供的津贴补助,使师生都将重点转移到项目完成之中,形成科研任务决定研究生指导取向的制度,忽略了研究生培养的本质。
由于科研制度需要完成相应任务,导致一些导师无法获取稳定的科研资助,这对实现培养机制改革存在阻碍作用。
因为科研任务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种紧迫感导致师生间维持一种雇佣关系,师生关系十分紧张。
导师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获取项目与经费上,导师已经从教学者转变为老板,而学生也从学习者转变为员工,学生完成任务后在导师处领取相应报酬。
这种情况导致传统培养责任被消解,师生关系被扭曲异化。
而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应该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导师教育、学生学习,共同努力达到高质量的培养效果。
3.助研津贴不能满足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需要。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导师资助制度。
但实际调查发现,导师能够按照制度提供给研究生助研津贴,但却缺乏对学生学术发展方面的支持,例如学术会议、论文研究、论文发表等。
提高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条件,增加他们的生活待遇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四、培养机制改革下构建优良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途径
1.增强导师道德感与责任感。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师德教育,导师作为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指导者和领路人,首先应做到爱岗敬业,通过高尚的道德操守与责任意识来加强教学。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重点强调导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导师职业道德与责任尤为重要。
通过定期开展多项培训,将导师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理念进行详细解读,使导师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其重要性。
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优秀导师工作交流会,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交流,将诲人不倦、授人以渔的精神和科学方法与其他导师共同分享,帮助导师提高水平,打造出优良的导师队伍。
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导师的责、权、利进行划分。
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可以明确导师职责与义务,赋予导师相应的权力,满足导师表达自我价值的需求,激发内心活力,焕发出导师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与使命感。
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工作能力强、科研水平高、责任心重的导师的奖励,加重对缺乏师德、对学生少有责任心的导师的处罚,做到奖罚分明。
提高导师生活待遇,帮助导师解决生活问题也日显重要。
目前高校工资并不能应对物价飞涨的社会环境,很多年轻导师承担着经济与生活的压力,无法全身心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
通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高校科研奖励机制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导师生活待遇,让导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之中。
2.加大导师遴选条件。
科学的遴选标准对提高导师整体素质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将教师科研水平与学历作为主要标准,改变传统遴选方式的漏洞。
很多发达国家导师的遴选都以其学术水平与学历来进行,哈佛大学校长曾说:“学术价值代表了一个教师的全部水平,这也是遴选导师的重要标准。
”国际优秀大学对学历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获得博士学位或终极学位才可以进行导师的遴选考核,完全不考虑职称。
导师遴选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而且需要打破传统导师的终身制模式。
导师终身制会导致一部分导师职业倦怠,责任心弱化,使得那些科研能力强、学历高的教师因为资质原因无缘导师队伍。
导师考核制度也需不断完善,应加大对导师工作业绩、教学、科研、研究生创新能力等环节的考核。
学校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同时考核结果须公正、客观,考核结果直接决定导师资格、招生指标等。
3.营造公平的科研环境。
大学教学使命主要有三点:“累积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知识。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来源,也是大学生命力的表现。
“研究生导师是教育艺术家,其主要责任就是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为学生营造出优异的发展空间。
”研究生导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塑造这些素质必
须拥有自由的环境,学术自由才是大学生命的重点,也是导师创新的催化剂。
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就无法帮助导师提高创新力。
对导师进行的科研活动要宽容对待,理解科研活动的难度,减轻导师心理压力,鼓励导师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直到获得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