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运用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临床观察分析
用异感法麻醉穿刺的患者 , 镇痛评分结果
优 良率 为 8 % , 中有 1 % 患 者 出 现 神 9 其 0
结 果
臂丛 神 经 阻 滞 是 上 肢 手 术 最 常 用 的 麻 醉方 法 , 别 是肌 间沟 阻滞 法 更 是 最 常 特
感 觉异 常等。为此个别患者不分情况 , 先
-
检
把责任 推给麻 醉科, 给麻醉科造成 了很大 的影响。总之 , 解剖法 臂丛神经阻滞法, 具 有其操作简单 、 损伤小、 安全有效及患者意 识清醒等优点, 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上肢手 术并发症 的发生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醉成 功 率 高 。
和向内刺入 , 到有 明显异感 , 直 回抽无 血 后 才 注 药 ( % 利 多 卡 因 + .5 布 比 卡 2 07% 因混合液 2 m ) 5 1。记 录两组 的试 穿次数 、
进 针 深 度 和 注 药 后 的 起 效 时 间 , 意 观 察 注 有无刺破血管 、 气胸 等并 发 症 。
和对照组, 8 各 4例 , 分别对 两组采用解剖 定位法和异 感法 实行 穿刺 的临床 资料 进
行 了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 用解 剖 定 位 臂 采
者, 其标志往往 不清楚 , 定位 时要 求患 者 轻微抬 头 , 颈部侧曲或枕部垫 薄枕加 以改 善, 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摸 到一条 小 肌 肉 , 为 前 斜 角 肌 , 后 即为 前 、 即 其 中斜 角
也 不是 很 好 , 为 异感 的 产生 与神 经 受 到 因 穿 刺 针 的碰 触 有 关 , 如果 操 作 粗 暴 很 可 能 损 伤 神 经 。对 于 一 些 神 经 阻滞 , 由于 神 经 分 布 的 部 位 和 患 者 的 状 态 , 可 能 无 法 引 有
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折手术中应用论文
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17-0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骨折手术首选的一种麻醉方法。
不同部位的手术选用不同入路,对麻醉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多数因阻滞不全[1]不能达到完全无痛的效果,需增加辅助药物,给手术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麻醉的风险性。
自2010年以来,我院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共纳入120例,男90例,女30例。
年龄18—69岁,平均40岁。
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肱骨干骨折12例,肱骨髁问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20例,桡骨骨折30例,尺骨鹰嘴骨折5例,腕骨骨折10例,掌骨骨折10例。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2例,糖尿病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1例。
2 方法2.1 麻醉方式及用药方法本组患者未用术前药,入室常规开放静脉通路。
观察组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于肌间沟。
水平进行穿刺,用7号头皮针与皮肤垂直刺入,有鞘膜突破感及异感后,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注入局部麻醉药。
观察10分钟,患者若无不适,患肢外展90。
,屈肘900,呈“举手礼”状,用左手食指触摸到腋动脉搏动最高点,用7号针头在其上缘穿刺,有鞘膜突破感且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明显摆动为穿刺成功,接注射器回抽无血后即注入局部麻醉药。
对照a 组于肌间沟。
水平进行穿刺,有鞘膜突破感及异感,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局部麻醉药。
对照b组于腋路穿刺成功后注入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用2%利多卡因15 ml、l%盐酸罗哌卡因10 ml、生理盐水5 ml配成混合液,观察组2个穿刺点各注入混合液15 ml,对照a组注入20~25 ml,对照b组注人30 ml。
2.2 术中监测及处理患者均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
三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伤手术麻醉效果观察论文
三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伤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手外伤;手术麻醉;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7-02手作为人类活动中最灵活的部位,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人体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当手受到伤害时如何麻醉,在无痛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手术,是摆在我们麻醉医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由于臂丛神经分布不集中,不同的麻醉方法中或多或少地造成麻醉阻滞不完善,从而造成病人的痛苦,是我们麻醉医师不愿意看到的。
本文主要是选择三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外伤手术的麻醉,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三组间的麻醉效果观察。
1 资料选择90例手外伤手术病人,男性60例,女性30例,年龄20-40岁。
全部为手外伤,40例脱套伤,20例手指骨折,10例掌骨骨折、20例复合伤,asaⅰ-ⅱ级,均无高血压、心脏病、精神方面疾病等合并症,完全配合麻醉医生。
2 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第ⅰ组30例为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组,第ⅱ组30例为臂丛神经阻滞腋路组,第ⅲ组30例为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联合腋路组,所用局部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10ml与罗哌卡因10ml混合液共20ml,第ⅰ组与第ⅱ组麻醉操作成功后一次性注入20ml局麻液,第ⅲ组为腋路注入15ml混合局麻药,肌间沟注入5ml局部药混合液。
神经阻滞效果分级: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改其它麻醉方法方能完成手术。
其中病人疼痛达到ⅲ级或病人不能耐受气压电动止血带需用针静剂时,可以静脉给予枸橼酸芬太尼0.1mg和咪哒唑仑2mg。
观察阻滞效果并观察病人对气压电动止血带的耐受情况,见表1、表2。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法的临床实效。
方法208例进行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对其实施肌间沟阻滞麻醉法,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研究各自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20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麻醉,其中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共3例,术后并发症率为1.44%。
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并发症率低,简单易行,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臂丛神经阻滞式麻醉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上肢以及肩部的手术临床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会发生全身麻醉时的误吸情况,同时也不存在麻醉后的苏醒步骤,可以较大程度减少全身麻醉时的并发症率,此种麻醉法中的肌间沟阻滞法尤其应用广泛,由于其简单易行,可以以较小容量麻醉药物达到优良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并且不会引发气胸等危险情况。
本组主要选取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本院进行肩部或上肢手术的208例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研究各自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以此为该麻醉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些许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来本院进行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共208例,其中男132例,女76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39±16)岁,平均体重(68±9)kg,实行左上肢或左上肩手术的有114例,实行右上肩或右肩手术的为94例。
1. 2 麻醉方法全部患者术前禁食12 h,保证绝对空腹状态,并禁止其他药品的使用。
手术实施前30 min给予患者0.5 mg阿托品以及0.1 mg鲁米那,推入手术室。
手术正式实施前进行吸氧,并检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同时开放患者静脉通道,选择肌间沟与环状软骨间水平线的交叉点,以此作为穿刺点。
进针时要保证垂直于皮肤,以缓慢的速度逐渐进入,深度保证在0.5~2.0 cm,同时要注意控制进针时的角度与深度,如果出现突破感,应马上回抽,观察是否有血液、空气以及脑脊液等,如果不存在以上物质,则应当注入浓度为1.6%的利多卡因与浓度为0.25%的丁卡因与经肾上腺素调配的局部麻醉液14~18 ml。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探究
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探究目的对临床麻醉中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分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53例为两组,28例以改良式肌间沟实施阻滞为改良组,25例以传统肌间沟实施阻滞为传统组,对照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两组麻醉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完全阻滞的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优良率明显较传统组高,且改良组7.1%出现并发症,相较于传统组的20.0%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中,改良的肌间沟法应用效果优越,安全性更理想。
标签: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较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到臂丛神经干的周围,以对神经传导进行阻滞[1]。
此种麻醉可使全身麻醉引发的一些并发症得到避免,且所用麻醉药物剂量不大,麻醉效果优越。
但此种麻醉操作有一定难度,若阻滞效果不理想,需改行其他麻醉,不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而且会使患者所受损伤增多[2]。
为了促进此种麻醉成功率的提升,我们对臂丛神经阻滞中传统的肌间沟法进行了改良。
为进一步对改良后的阻滞效果进行探讨,本次研究分53例患者为2组,分别以改良后、传统的肌间沟方法实施阻滞,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10月~2016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需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中选择53例,为便于研究,依据阻滞方法,分组如下:改良组(28例),男女分别有15例、13例,18~60岁;传统组(25例),男女分别有13例、12例,18~60岁。
客观对比两组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研究可开展。
1.2 纳入和排除的标准(1)纳入的标准:第一,所选患者均为上肢手术患者;第二,所选患者都明确没有臂丛神经阻滞禁忌症;第三,患侧肢体感觉没有异常;第四,穿刺部位未出现破损、感染;第五,对此次研究知晓,同意参加。
改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改良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通常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首先患者头偏向健侧在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作穿刺点,垂直皮肤刺入,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异感,回抽无血液,然后注入局麻药[1]。
该方法在寻找异感时,有的患者由于特别紧张对异感的叙说不准,常常造成麻醉效果不佳,另外在寻找异感时常反复穿刺较易造成皮下出血。
现我院通过改良的方法,不再一味的寻找异感也能达到很好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100例需要做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55岁,常规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
第1组用原来的方法,第2组用改良的方法,穿刺成功注入局麻药5分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分别用优、良、差作标记。
优为阻滞完善,效果好。
良为阻滞不全,需辅助其他药物才能完成手术。
差为无效,需重新穿刺或者改其他麻醉方法。
另外还比较两组患者从开始穿刺到注入局麻药的平均用时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
方法:⑴第1组,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以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为穿刺点,垂直皮肤,向足侧内侧进针,寻找到异感后回抽无血液注入1%利布合剂20ml。
⑵第2组,患者平卧,头偏向健侧,以斜角肌肌间沟与环状软骨水平相交处为穿刺点,向椎体方向重压,垂直皮肤刺入,向内向后往椎体方向缓缓进针,当针尖碰到骨质时稍回撤,回抽无血液,无其他液体或者气体,緩慢注入1%利布合剂20ml。
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穿刺平均用时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第1组优良率96%,第2组优良率100%。
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第1组,皮下血肿2例,Horner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1例。
第2组,皮下血肿0例,Horner综合征3例,声音嘶哑1例。
讨论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相比较,第2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第1组,并且操作方便,用时更短,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更低,但Horner综合征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别不大。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体会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体会作者:石开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1期【关键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72-02上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很多,近年来,我科对经典肌间沟臂丛麻醉进行改良,应用于上肢的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开展的288例臂丛麻醉病人,年龄18至77岁,男176例,女112例,ASAⅠ~Ⅲ级,其中手部手术82例,手腕部手术85例,前臂手术73例,上臂手术36例,肩部手术12例。
全部病例均无臂丛麻醉禁忌症。
既往无精神疾患,无药物过敏史。
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
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给予吸氧。
连接监护仪,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并略后仰,患侧手臂尽量放松并紧贴身旁,患侧臂尽量下沉,避免耸肩。
在环状软骨后找到前、中斜角肌与锁骨形成的肌间沟进行穿刺。
皮肤常规消毒后,用7号穿刺针垂直刺进皮肤,略向对侧脚跟方向进针,穿刺点根据手术部位选定。
进针1-2.5cm有穿破筋膜的脱空感或病人主诉穿刺点出现有触电样异感,回抽无血液、无气、无脑脊液后,缓缓注入局麻药。
局麻用药:0.8%利多卡因+0.4%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35-40ml。
高龄、体弱者酌减。
1.3 观察指标麻醉效果判断:优,术中病人完全无痛,不需辅助镇痛镇静药物;良,手术野无痛,但术中分离牵拉时病人感觉不适或微痛,需要镇痛镇静辅助药物;差,手术部分区域疼痛明显,除辅助用镇痛镇静药物外,还需要追加局麻药,或改全麻,方能完成手术。
记录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霍纳综合症及局麻药毒性反应等不良反应。
2 结果麻醉效果优227例,良58例,差3例,无麻醉失败病例,优良率约98%;麻醉时间:最短1 h,最长5 h 30 min,平均2 h 20 min,并发症:霍纳氏综合症5例,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各3例,未经处理,自行缓解,无药物中毒、气胸、全脊麻的病例。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做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② 实质 性 脏 器 损 伤 与 空腔 脏 器 损 伤 同 时 存在 时 , 先 处理 实 质 性 脏 器损 伤 , 先 处理 出血 明显 的 脏 应 优 器 。③ 手 术 切 口的 选 择 , 根据 损 伤脏 器 的 最 佳 部 位进 行 , 应 定 位诊 断不 明 时 多 选 用 剖 腹 探 查 切 口 。④ 积 极 抗 休 克 治 疗 , 尽 快 扩 充 有 效血 容 量 。对 实 质性 脏 器 损 伤 , 应 以手 术 止 血 为最 根 本 的抗 休 克 措 施 , 术 不 可 等血 压 正 常 后 进 行 , 手 以 免错 失 良机 。⑤ 术 式 的 选 择 根 据 病 情 力 争 简 单 有 效 , 救 抢 患者 生命 是 前 提 , 护 器 官 功 能 为 原 则 。脾 脏 损 伤 的 多 选 维 脾 切 除术 。肝 脏 轻 度 损 伤 的行 肝 叶修 补 , 网膜 填 塞 , 重 大 严
疼 痛 、 觉 消 失 的程 度 , 感 注药 后 l ~ 3 n内 每 5mi 定 5 0mi n测
11 临床资料 : 组患者 4 . 本 O例 , 性 2 例 , 男 5 女性 1 5例 , 年 龄 1 ̄6 8 0岁 。颈 部 与 外 观 无 畸 形 , 神 经 系 统 疾 患 , 组 无 全 均 选 择单 侧上 肢 手 术 部 位 在 上 臂 下 1 3以下 , 围较 大 , / 范 均
( 稿 日期 :0 9 1 — 1 收 2 0 — 01 )
作者简介 : 颖 , 16 侯 男, 9 5年 1 O月 生 , 治 医 师 , 西 北 方 主 山
风 雷 侯 马 分 公 司 医 院 ,4 0 9 0 30
神 经刺 激仪 肌 问沟联合 腋路 臂丛 神经 阻滞麻 醉 的临床 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相信大家对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多少也是有点接触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我们在临床上面比较常使用到的一种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意义非常的大,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知识,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适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部各种手术。
①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
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15~25ml(成人)。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②腋路法:适用于上臂下1/3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选。
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20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脱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0~40ml。
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
③锁骨上法:患者仰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的方法探讨
E S M) , 侥 幸 等待 、 观望 , 错 失 良机 以至 于 让 急 救 人 员 束手 无 1 . 1 一 般 资料 : 2 0 1 1 年 5月 一 2 0 1 2年 5月 我 科 院 前 急 救 2 5例 , 统( S M, 需要 患 者及 家 属对 冠 心病 、 急 性 心肌 梗 死 有 男2 l 例, 女 4例 ; 平均年龄 5 2 . 3 5 岁, 正负 4 . 2 5岁 。发 病 至 接诊 措 。快 速启 动 E
意识 、 体温 、 脉搏 、 呼吸 、 心率 、 心律、 血压等临床变化。⑥查血常 参考 文献
窦 华林 . 头孢 菌素 类 药 物 双硫 仑样 反 应 5 2例 临 床 分 规、 肝功 、 电解质、 心肌酶、 心 电 图等 检 查 。⑦ 安 慰患 者 、 劝慰 家 … 于建 祥 , 属, 向其 说 明原 因, 消 除恐惧 心 理 , 介 绍 成功 的病 例 , 使 其 能积 极 析 f J 】 . 临床 医学, 2 0 0 4 , 2 4 ( 6 ) : 1 4 6 — 1 4 7 .
王 晓华
摘
郭 君
刘阿仲
要: 目的 : 总结 急性 心 肌梗 死 的 院前 急救 措施 。 方法: 对2 5 例 急 性心 肌梗 死 患 者进行 院前现 场 急救 及 转运 。 结果 : 患者 安全 运 回
医院 。 成功 救 治 2 1 例, 猝 死3 例, 转 运途 中死 亡 1 例 。 结论 : 加 强 院 前 急性 心肌 梗 死 的急 救 能 力 , 掌握 各 种 急救 措 施及 对策 , 提 高抢救
血 管不 易 压迫 止 血 ; 肌 问 沟避 开 了胸 膜 顶 , 距 离 血 管 略远 , 如刺 破 血管 , 止 血容 易 。采用 的 甲磺 酸罗 哌卡 因是 长效 麻醉 剂 , 进 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技术,用于手术前和术后的镇痛管理。
这种技术利用超声引导下的准确定位和精准注射,可以实现对肩部、上臂和前臂的神经阻滞,提供有效的麻醉效果。
本文将对这种麻醉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局部麻醉技术,广泛应用于肩部、上臂和前臂手术的麻醉管理中。
传统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是依靠解剖标志和局部麻醉技术进行注射,存在定位不准确和注射不精准的缺点。
而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神经结构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情况,提高了注射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从而提高了麻醉效果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二、麻醉效果分析1. 麻醉成功率高2. 镇痛效果显著3. 术后恢复快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的使用,减轻了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负担。
由于局部麻醉效果良好,手术后的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活动能力,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的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4. 减少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三、总结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局部麻醉技术,具有麻醉成功率高、镇痛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和减少了麻醉并发症发生的特点。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麻醉管理服务。
希望本文对临床医生在选择和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时有所帮助,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这种麻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 声 定 位 肌 问沟臂 丛 神 经 阻滞 的临床 观 察
宋传 民
【 摘要 】 目的 观察超声定位肌间沟臂丛神 经阻滞 的I床效果 。方 法 一侧上肢手术患者 6 例 , 临 O 随机分 为两
组 , 组 ( = 0 传统异感 法阻滞 , 组 ( 3 ) I n 3) Ⅱ = 0 用超声引导下肌 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I 组寻找到神经异感后 注入 局 麻药 , 组应用超声定位找到神经注入局麻药。局麻药均为 0 5 Ⅱ . %罗哌卡 因, 剂量 2 l 5m 。观察 操作时 间, 起效 时间, 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 , 运动 神经 阻滞时 间。结果 I 、 组 Ⅱ组在操 作时 间、 良反 应上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不 P< 00 )其余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结论 .5 ,
( 收稿 日期 :0 1—1 21 0—1 ) 1
[ ] 临床护理杂志 , 1 ,2 9 : — 8 J. 2 01 ()2 2. 0 7 [ ]陈维英. 2 基础护理学 [ . 3版. 京 : M] 第 南 江苏 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1 8. 9 7: 8
( 本文编辑 : 王宇)
神经也被 推动 , 证实针尖 已接近神经 , 迅速注入 0 5 . %罗 哌卡
1 1 一般资料 .
龄1 7~6 5岁 , 均 ( 3±1 . 岁 , 平 3 34) 体重 5 0—7 g 0 k 。其 中男 3 6例 , 2 女 4例。随机 分成两 组 , I组 ( 传统异感 法 阻滞 ) I ,I 组( 超声定位肌 间沟臂 丛阻滞 ) 每组 3 , 0例。 I 患者 年龄 组
起患者 的恐 慌 、 躁 , 理人 员 应 多 与其 沟 通 , 除 紧张 情 烦 护 消
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目的探讨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抽取60例为Ⅰ组,余60例为Ⅱ组。
Ⅰ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突破感法进行阻滞。
两组所用局麻药的量和浓度相同。
两组分别观察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深度、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Ⅱ组穿刺次数、穿刺深度及不良反应的数据上明显比Ⅰ组小。
结论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标签: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是穿刺时需寻到异感后方可推药,笔者近年来采用了突破感法(即非异感法)进行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将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抽取60例为Ⅰ组,余60例为Ⅱ组。
Ⅰ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突破感法进行阻滞。
1.2 麻醉方法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ECG、SpO2、HR、BP。
让病人取仰卧位,头稍偏向对侧,手臂贴体旁,手尽量下垂,显露患侧颈部。
先令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缘还可摸到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两肌间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1]。
两组均在肌间沟处用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号头皮针,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脚侧缓慢推进,Ⅰ组在找到异感后推药,Ⅱ组在缓慢进针过程中有刺破筋膜的突破感后推药。
两组在推药前均进行了回抽,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无大量空气后才推药,所用局麻药均为0.59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67%的利多卡因混合液27 mL。
1.3 观察项目异感组在穿刺次数上多于突破感组;进针深度异感组较深,血肿及麻毒性应例数异热组多于突破感组,见表1。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势分析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优势分析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肌肉内阻滞)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神经阻滞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本文将从麻醉效果的优势分析这一角度来探讨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显著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
传统的神经阻滞技术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神经刺激仪来确定神经位置,但这种方法受限于解剖标志的可视性和神经刺激仪的准确性,容易造成神经损伤或者阻滞不完全的情况。
而采用超声引导的肌肉内阻滞技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经和周围组织的位置,能够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减少药物用量。
神经阻滞手术中使用的药物通常是局部麻醉剂和肾上腺素混合制剂,而普通的阻滞技术受限于准确性和可视性,医生往往需要增加药物的用量才能保证阻滞的效果。
而超声引导的肌肉内阻滞技术可以准确地将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可以显著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了手术的药物风险,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麻醉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减少药物用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舒适的麻醉服务。
超声引导的肌肉内阻滞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医生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观察
甲磺酸 罗哌卡因( 内未加盐酸肾上腺 素) 的混合 液。术 中持续 监测心 电图( C 、 E G) 心率 ( R) 脉搏 、 饱和度 ( p 血压 H 、 氧 S O )、
・
92 ・
吉 林 医学 2 1 02年 1 第 3 月 3卷 第 1 期
够忍受这两种方法 的治疗 , 任何 不 良反应 发生。 自体脂 肪 无
移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的疗效优于局部封 闭治疗 。治疗 组的 疗程较对照组短 , 治疗后 1 个月 的近期 随访发 现: 自体脂肪移
S r i a rame t o aea p e n yi s A ln u g c t t n rlt rle io d l i : o g—tr fl w — l e f t em ol o
[ ] Mom sA, a L geR uo gu a ga igi t 3 u a G yA,er .A toosf rfn n h l t t e
t am n o t a e i nyisPeiia eu s J .C i 一 r t et f a rl pc dli:rl nr r l [ ] hr e le o t m y st u eea i,0 02 ( )3 3 dl n2 1 ,9 2 :7 . ma
[ ] 按摩与导引 ,04,0 6 :5 J. 20 2 ( ) 3.
[ ] K a M, ok儿 , ansP e a Tm bn o h 7 hnK C o K u ,t1 i et aad nte n . o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4例。
观察组患者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1组患者行单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2组患者行单纯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评价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91.66%,对照1组为75%,对照2组为79.16%,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平均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
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麻醉;腋路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64-02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muscle groove combined with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in upper limb surgeryDequan Re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Meishan, Meishan Sichuan, 62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uscle and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in upper limb surgery.Methods 72 cases of upper limb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4 cases, control group 24 cases, control group 24 cases, 2 cases of controlgroup 1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muscle groove combined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of 1 patients with simple muscle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control group of 2 patients with simple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Evaluation of 3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effect, stat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related indicators. Results the goo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66%,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 the control group was 79.16%,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1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anesthesia onse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1 (P<0.05). The average sensory block duration and duration of analgesia were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2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uscle groove combined with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in upper limb surgery is significan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Upper limb surge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Intramuscular anesthesia; Axillary anesthesia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上肢外科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之一,其麻醉入路一般有肌间沟阻滞、腋路阻滞、下臂丛阻滞和锁骨上等途径。
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和并发症
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和并发症神经阻滞,即在神经干、节、丛的周围注射局麻药物,阻滞其冲动传导,使受它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神经阻滞的操作比较简便,往往只需要注射一处,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
但操作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趾)神经干阻滞,颈丛、臂丛神经丛阻滞,以及诊疗用的星状神经节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等。
本文着重讲解与血管通路相关的臂丛神经阻滞。
一、臂丛神经的解剖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
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神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下干。
在相当于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两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束,外侧束分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
由于各神经比较复杂,容易混淆;简单的记忆,可以分为根、干、股、束、支。
如下图所示。
二、臂丛神经的变异臂丛神经的变异可以分为“前缀”型和“后缀”型。
多发生在干、股、束的构成,分支和起始,与腋动脉和斜角肌的关系。
三、臂丛神经阻滞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一般可以在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入路进行阻滞;也可以在锁骨上入路进行阻滞,也可以在腋窝入路进行阻滞。
除了这三种入路以外,还可以选择锁骨下入路、喙突旁入路、颈部神经根入路。
四、各种入路操作方法臂丛神经阻滞的传统方法多采用解剖定位或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的方法进行。
但其阻滞效果往往不理想,并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下面讲解传统方法的三种入路。
(一)肌间沟入路:适应症:肩部、锁骨远端和肱骨近端手术的麻醉和镇痛体位及方法: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贴身旁,使肩下垂;让病人略抬头以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其后缘向外滑动,可以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以及它和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肌间沟。
最新: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最新: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臂丛神经阻滞对人体各个系统影响较小,且完全能够满足上肢手术的需求。
肋锁间隙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一种新型入路,可为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和麻醉。
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目标是肋锁间隙内的三条神经束,即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三束相互聚集,位于腋动脉外侧。
肋锁间隙区域的皮肤活动度小,穿刺后可在胸大肌和锁骨下肌形成一条〃肌隧道〃,有利于留置导管以行连续神经阻滞。
本文就该阻滞技术的相关解剖、操作技术、局麻药容量和浓度、临床应用优势和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肋锁间隙解剖基础Demondion等川指出肋锁间隙位于锁骨以下,第1肋以上,在胸大肌和锁骨下肌与胸腔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内。
超声扫描肋锁间隙较易找到并识别锁骨下动静脉以及位于锁骨下动脉上方和后方的臂丛神经束。
2012年,Dah1strom和O1inger[2]研究胸廓出口综合征时解剖了60具尸体,测量分析了肋锁间隙范围,女性的肋锁间隙范围为8.0~25.9mm,平均为13.6mm,标准差为4.0mm,男性的肋锁间隙范围为 6.0~30.9mm,平均为13.5mm,标准差为 5.5mm o然而,Dah1strom和O1inger[2]并未进一步解剖研究肋锁间隙内的神经、血管和各肌肉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直到2016年Sa1a-B1anch等[3]在8具新鲜尸体上对肋锁间隙进行了深层次的解剖研究,包括对肋锁间隙的层次解剖、横断面解剖和组织学切片。
Sa1a-B1anch等[3]发现,在肋锁间隙内较易区分臂丛神经的三条神经束,且臂丛神经的三条神经束在腋动脉的外侧聚集,与腋动脉的走行相平行,彼此之间以及与腋动脉的位置解剖关系比较稳定。
外侧束距离皮肤最近,位于内侧束和后束的前方。
内侧束和后束紧密贴合,将包裹内侧束和后束的结缔组织剥离后,才可将二者分离。
内侧束在外侧束的后方,后束的内侧,后束在肋锁间隙最外侧,在内侧束的外侧和外侧束的后外侧(图1)。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上肢及肩部手术大都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
与全身麻醉比较,臂丛神经阻滞无误吸、反流的风险和麻醉后苏醒的步骤,故可以避免全身麻醉的诸多并发症。
过去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师都是依据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盲穿,注重寻找异感有潜在的神经损伤的风险且阻滞效果不理想,经常误穿血管,造成局部血肿。
为此,我们应用了B超引导定位的方法,提高了阻滞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用国产(HY230C)黑白B超机进行臂从神经(肌间沟法)阻滞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下面和大家分享。
一具体步骤及方法1对象选择对象为上臂肱骨或尺、桡骨骨折手术复位患者或手外伤患者及肩关节脱位患者50例2方法采用国产(HY230C)黑白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
5MHZ,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将高频探头置于锁骨上窝,横断面扫查,可见颈内动、静脉,在其外侧可探见前、中斜角肌,两肌之间即为臂丛神经。
在皮肤相应位置作一标记,探头套上无菌手套,皮肤用碘伏消毒,采用7G针,阻滞针位于探头一侧,针头与探头平行,使之处于同一声像图平面内。
穿刺过程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
穿剌针进入前、中斜角肌间隙后延前、中斜角肌间隙即进入臂丛鞘,推药时还可见药液延肌间隙在鞘内扩散,回抽无血液或液体,注入少许0。
5%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见局麻药缘前、中斜角肌间隙扩散即注入局麻药15—20ml。
3观察指标神经阻滞完成后,分别记录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区皮肤出现发热、发红)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区感觉消失至完全恢复时间),同时记录神经阻滞的并发症,计算成功率。
麻醉效果按照神经阻滞评级标准进行评定,Ⅰ级:阻滞范围完善,患者无痛、安静;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患者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患者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以神经阻滞评级Ⅰ~Ⅱ级为阻滞成功的标准。
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90例临床应用
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90例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总结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的经验。
方法:分析进年来采用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肩部、锁骨、上肢、上臂、前臂不同部位的手术。
比较分析:比较穿刺部位定位,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满意,肌松完全,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差,肌松不完全,麻醉持续时间短且并发症多且操作难掌握。
结论;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适应症广,效果满意,完全能满足肩部、及上肢各部位的大小手术,可反复穿刺,操作易于掌握,经济又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传统臂丛神经阻滞;第一肋骨臂丛阻滞麻醉;罗派卡因临床中上肢创伤是外科常见疾病,上肢手术占有较高比例,故选择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麻醉效果好,过程既安全平稳又经济的麻醉方法尤为关键。
自2008年进修以来到2014年来,采用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代替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肩部及锁骨,上肢、上臂、前臂、尺桡侧以及手部等手术,临床麻醉效果很满意,取进两年上肢各部位手术病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90例上肢各部位手术病人,其中急诊28例,饱胃病人15例,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ASA)分级I~Ⅲ级,其中男63例,女62例;年龄5~86岁;其中肺部感染病人5例,体重18~90 kg,平均(60+8)kg。
左侧手术35例,右侧手术55例,尺、桡骨骨折25例,肱骨干骨折20例,锁骨骨折20例,肩锁关节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6例,肌腱损伤5例,上肢截肢2例,指骨骨折手术5例,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胖瘦程度随机分A-B两组。
A组为传统臂丛经神滞麻醉,并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阻滞方法,瘦者选择肌间沟法和腋路法,肌间沟法常用。
B组均采用第一肋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 操作方法2.1 肌间沟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手臂放于躯体两侧,使肩下垂,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其后缘外滑动,越过后缘下方的一条小肌肉(前斜角肌),其后外侧的凹陷即肌间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473-02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目前上肢手术国内仍多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此方法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但所有方法都与臂丛神经走向分布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们复习解剖知识与总结临床经验后采用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注射药物,该方法麻醉效果好,阻滞范围广,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容易定位,适合初学者操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20例,设置入选病例条件为无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心脏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颈部无疾患和手术史,asaⅰ~ⅱ级;男92例,女28例,随机分成4组;a1、a2为对照组,运用经典肌间沟法,b1、b2组为实验组,运用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法。
4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1.2 麻醉分组:患者术前准备均肌肉注射安定10 mg,a1、a2组运用经典的肌间沟法,其中a1组药物配方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a2组药物配方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20 ml;b1、b2组运用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法,b1组药物配方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b2组药物配方1%利多卡因+0.3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20 ml。
1.3 麻醉方法:a1、a2组采用经典前、中斜角之间的肌间沟法,定位肌间沟后在平c5椎体水平处进针,针尖向内、下、后方向,遇到特定异感或是抵触骨质时(c6横突)回抽无气无血时注入药物;实验组b1、b2组在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内距锁骨上方1.5~2 cm 处进针,进针方向与人体纵轴平行,并且向下、向后方向进针,遇到骨质即为第一肋骨,稍退针回抽无气无血时注入药物。
如穿刺过程中没遇到第一肋骨时,调整针尖方向指向身体外侧,方向为向外、向下、向后遇到第一肋骨后逐渐将注射点移至肌间沟下。
患者用药总量均为20 ml,注射速度5 ml?10s-1,每注射5 ml,回抽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与患侧肢体有无麻木的异感。
1.4 观察项目:4组病例记录入室后的基础生命体征nibp、spo2、hr、ecg、rr并连续监测,穿刺时询问有无异感,异感放射的区域,注药时注意神志变化,并询问有无头晕、耳鸣、视物不清,注射后以无菌针头轻刺臂丛神经分支在上肢皮肤的分布,并2、3、5、7、10、15分钟以针刺法测腋神经、上臂内侧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阻滞起效至无痛时间、阻滞范围,以及观察记录并发症的发生。
1.5 统计方法: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方差分析,两样本随机t检验及计量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对4组患者的观察统计,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nibp、spo2、ecg、hr、rr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a1、a2与b1、b2同组间相同方法不同药物配方麻醉效果在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并发症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相同药物配方a1与b1、a2与b2相比较,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范围有明显不同,但并发症上无显著差异。
a1、a2组桡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腋神经起效较快,但前臂内侧神经与尺神经起效较慢,阻滞效果较差;b1、b2组阻滞起效相对较慢,正中神经起效时间相仿,但前臂内侧神经、尺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1、a2组。
4组病例均有霍纳氏综合征出现,无类似气胸、局麻药
中毒、误入椎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见表1)。
3 讨论
臂丛神经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可分锁骨上部和锁骨下部。
在锁骨上部c5~8及t1脊神经前支在前、中斜角肌间隙内侧组成三支,三支神经干伴同锁骨下动脉穿过前、中斜角肌间隙,从间隙的下缘穿出,向前、下、外方向伸展,到锁骨后方第一肋骨外缘每个神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通过第一肋骨和锁骨中点进入腋窝。
从以上的解剖知识可以看出,臂丛神经在锁骨上部是呈三角形分布[1],相对集中点是在锁骨后方的第一肋中点附近。
只有在神经相对集中的地方注射药利用药物的渗透才有可能有较好的阻滞效果和较广泛的阻滞范围。
因此,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解剖定位,在以肌间沟、锁骨、第一肋骨三者的结合进行定位。
在锁骨上1.5~2 cm附近的肌间沟内穿刺进针,进针方向与身体纵轴平行并向下、向后,遇到骨质则是第一肋骨,稍退针回抽无血无气时注射药物;如在穿过程中没遇上第一肋骨,可以先将针尖调整为向下向后向外慢慢探寻第一肋骨,这样避免针尖向内刺破肺尖造成气胸的可能性,在遇到第一肋骨后逐渐向肌间沟下移动注射药物。
从4组的两种方法观察到,不同用药配方相同方法在效果上很相似,a1与a2,b1与b2在阻滞范围与阻滞无痛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方法是主要的;肌间沟法与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相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相同药物配方的起效至无痛时间与阻滞范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第二种方法肌间沟下第一肋骨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第一种肌间沟法,主要是因为第二种方法完全是依据臂丛神经的分布、解剖走向来定位,在臂丛神经丛相对比较集中的位置注射药物,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药物的渗透、浸润作用达到比较确切、完善的麻醉效果;并且第二种方法以肌间沟定位进针,定位简单进针向下向后,更加远离肺尖部和锁骨上动脉,这样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更小;通过肌间沟、锁骨、第一肋骨三者进行定位注射点,安全度高,并发症少,容易掌握,麻醉效果满意。
在操作方面仍要具备一定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