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诊疗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诊疗规范【适应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
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禁忌双侧同时阻滞。
【操作准备】同颈神经丛阻滞麻醉;局麻药用量为20~35ml;有条件时最好使用神经刺激器和神经刺激针进行定位。
【操作规程】1、肌间沟阻滞法(1)体位:病人去枕仰卧,必要时肩下可垫薄枕,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操作者站在阻滞侧的头端。
(2)穿刺点定位:先让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可触及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缘还可触及一条大小相同的肌肉即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间隙即肌间沟;以下3点可作为穿刺点参考:肌间沟平环状软骨下缘或相当于第六颈椎水平;沿此沟向下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取搏动点上1cm 处作为穿刺点(在成人距锁骨中点上约2.5~3cm);头偏向对侧后仰位时肌间沟与颈外静脉走向基本一致,可于静脉前缘进针。
(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一长3~4cm的22G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脚端推进,直到出现异感或触到横突止,出现异感为较可靠的标志。
可反复试探2~3次,以找到异感为好。
若无异感,只要穿刺部位,进针方向及深度正确,也可取得良好阻滞作用。
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局部麻醉药。
注药时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肌间沟,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则使尺神经阻滞较完善。
2、锁骨上阻滞法:(1)体位:病人去枕仰卧,肩下垫薄枕,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操作者站在阻滞侧的头端。
(2)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1.5cm处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皮肤常规消毒,用22G穿刺针经穿刺点刺入皮肤,针尖向内、向后、向下推进针1~2cm后可刺中第1肋骨表面,在肋骨表面上寻找异感或用神经刺激定位器方法寻找臂丛神经当出现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液,无气体,注入局部麻醉药。
不必勉强寻找异感,禁止刺入过深,造成气胸。
3、腋路阻滞法:(1)体位: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肢外展90°,前臂外旋,屈肘上举,手背贴床,呈行军礼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实践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手术和治疗。
这种麻醉方法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到臂丛神经周围,实现了局部麻醉的效果,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本文将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向臂丛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使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实现局部麻醉的效果。
臂丛神经是由颈段神经根C5-T1的融合形成,负责供应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通过向臂丛神经周围注射麻醉药物,可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使手臂区域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通常适用于手臂、肘部和手部的手术和治疗。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手部外科手术•肘部外科手术•上臂骨折复位术•上肢周围神经阻滞术等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仰卧位,手臂自然展开,准备局麻注射需用的设备和药物。
2.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定位臂丛神经的位置,常见的定位方法有锁骨下动脉定位法、直线定位法等。
3.使用超声引导或神经刺激仪帮助定位神经位置,准确插入针头到神经周围,并注射局麻药物。
4.注射后观察麻醉效果,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注射局麻药物。
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缺点优点:•麻醉范围准确:可实现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麻醉。
•镇痛效果良好: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术中患者稳定:避免全麻带来的意识混乱和呕吐等问题。
缺点:•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针头插入位置和注射技巧。
•不适用于所有手术:某些手术要求全身麻醉,不适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选择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一.定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丛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
穿刺部位有感染者不宜穿刺。
三.操作规范:1.检查麻醉机、监护仪、抢救药品及物品齐全。
2.麻醉操作前先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
3.确定穿刺点后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后进行操作。
(1)肌间沟法1)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2)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3)沿肌间沟下移,直到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手指下压患者出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4)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操作者持穿刺针在穿刺点垂直缓慢进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6)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
注药过程中也要回抽,同时观察病人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麻醉意外和并发症。
7)不宜同时双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2)经锁骨上法1)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2)锁骨上缘的中点部位,认真摸清锁骨下动脉的搏动点。
以此点为准,在其外侧0.5cm、上1cm处做好标记,即为穿刺点。
如果恰好有颈外静脉通过此点,将穿刺点稍向外移3)操作者左手食指按住锁骨下动脉,右手持穿刺针刺入,而后向内、下、后方向缓缓刺入1~2.5 cm(其方向相当于指向第三胸椎椎体)。
针刺入过程中一旦出现异感,表示针尖已接触及臂丛神经,应稳妥地固定好针头,抽吸证实无血或无气后,缓缓注入麻药,注药中需随时做抽吸试验。
如果在刺入过程中遇到骨质,即为第一肋骨,随即可将麻药注在第一肋骨面上,而不必勉强寻找异感,否则胸膜、肺组织或大血管损伤的机会大增。
(3)腋路法1)病人取仰卧,患侧肩下垫薄枕,患肢外展并外旋90°,前臂90°屈曲,完全暴露腋窝。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麻醒前准备1.交脚术病人确认择期脚术病人已止术前访视,慢诊病人须正在交病人后相识病情,是可有药物过敏史,末尾的进食、进饮时间,是可存留麻醒禁忌症.是可已挨术前针,何种术前针.决定是可已签佳麻醒共意书籍.2.进室后修坐通畅的静脉通讲,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鼓战度、心电图.决定死命体征稳固后启初麻醒;对于死命体征没有服稳的先做处理.(二)麻醒支配1.用物准备:硬膜中脱刺包.2.体位:锁骨上战肌间沟的病人俯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偏对于侧,肩下垂.支配者位于病人头前.腋路法病人俯卧,头偏偏背对于侧,被阻滞的上肢中展90度,肘伸直,前臂中旋,脚背揭床且靠拢头部做止军礼状.3.定位:1)锁骨上:与锁骨中面上1~2cm处为脱刺面,紧邻此面内侧可扪及锁骨下动脉搏动.2)肌间沟: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3)腋路法:正在腋窝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背,上摸至胸大肌下缘腋动脉搏动消得处.4.脱刺:1)惯例消毒:脱刺前需用2%碘酒及酒粗庄重消毒皮肤,消毒后脱刺面处需铺孔巾或者无菌单.2)庄重按照无菌支配,惯例脱刺,脱刺历程可觅找同感,同感没有明隐时没有克没有及反复脱刺觅找同感.3)推药程必须反复回抽无血液战脑脊液圆可继承推药.5.颈神经丛阻滞局麻药用量:2%利多卡果 10ml0.5%布比卡果 5ml 共20ml0.9%NS 5ml(肾上腺素4-5滴)(三) 术中管造1.周到瞅察,连绝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鼓战度、心电图,干佳记录处事,5~10分钟记录一次.2.根据麻醒、脚术需要适合静脉应用镇定药、镇痛药,加强麻醒.3.麻醒中稀切瞅察病情变更,并即时处理.1)血压下落战心率缓缓:予赶快补液300~500ml晶体液或者胶体液,慢需提高血压可用麻黄碱10~15mg i.v.;心率缓缓可思量阿托品0.25~0.5mg i.v..2)呼吸压造:举止灵验吸氧,辅帮呼吸,直至肋间肌弛力回复为止,如果爆收齐脊麻而引起呼吸停止,按齐脊麻抢救处理.3)恶心、呕吐:预防矮血压,久停脚术,镇吐药物应用.4)局麻药中毒或者过敏:按相闭的抢救过程抢救处理.(四)脚术中断再测一次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鼓战度,病人死命体征稳固予收脱脚术室.(五)庄重掌握符合症与禁忌症[符合症]上肢、锁骨等部位的脚术及痛痛治疗.[禁忌症]脱刺部位有结核、炎症者属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准备工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rachiaIp1exusb1ockanesthesia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臂丛神经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主要的分支有:胸背神经、胸长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楼神经、尺神经。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临床医师通过超声显像观察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并在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精准地实施神经阻滞,避免了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阻滞效率。
3适应症主要适用于主要适用于肩部及上肢手术的麻醉,也可用于临床疼痛治疗。
4禁忌症4.1 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
4.2 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者。
4.3 穿刺局部或全身感染者。
4.4 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4.5 局麻药过敏者。
4.6 凝血功能障碍。
5准备工作5.1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签署知情同意书。
5.2 操作前了解病史,亚阅气管镜报告(特别是封堵右肺时注意右肺上叶开口与隆突位置关系,肺癌是否累及左、右主支气管)。
5.3 检查喉镜、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检查气囊是否漏气,管路是否堵塞,套囊是否易脱落)等器械。
5.4 牙垫、胶布、听诊器、吸引器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准备纤维支气管镜备用。
5.5 术者戴口罩、帽子、洗手。
6操作方法6.1 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术者面向病人。
嘱咐病人不能任意转动头部。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流程之羊若含玉创作(一)麻醉前准备1.接办术病人确认择期手术病人已行术前访视,急诊病人须在接病人后懂得病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最后的进食、进饮时间,是否存在麻醉禁忌症.是否已打术前针,何种术前针.确定是否已签好麻醉同意书.2.入室后树立通畅的静脉通道,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确定生命体征平稳后开端麻醉;对生命体征不服稳的先作处理.(二)麻醉操纵1.用物准备:硬膜外穿刺包.2.体位:锁骨上和肌间沟的病人仰卧,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对侧,肩下垂.操纵者位于病人头前.腋路法病人仰卧,头倾向对侧,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度,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接近头部作行军礼状.3.定位:1)锁骨上:取锁骨中点上1~2cm处为穿刺点,紧邻此点内侧可扪及锁骨下动脉搏动.2)肌间沟: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3)腋路法:在腋窝触摸到肱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向,上摸至胸大肌下缘腋动脉搏动消失处.4.穿刺:1)通例消毒:穿刺前需用2%碘酒及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后穿刺点处需铺孔巾或无菌单.2)严格遵守无菌操纵,通例穿刺,穿刺进程可寻找异感,异感不显著时不克不及重复穿刺寻找异感.3)推药程必须重复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方可持续推药.5.颈神经丛阻滞局麻药用量:2%利多卡因 10ml0.5%布比卡因 5ml 共20ml0.9%NS 5ml(肾上腺素4-5滴)(三) 术中治理1.严密不雅察,持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做好记载工作,5~10分钟记载一次.2.依据麻醉、手术需要适当静脉应用镇静药、镇痛药,强化麻醉.3.麻醉中亲密不雅察病情变更,并实时处理.1)血压下降和心率迟缓:予快速补液300~500ml 晶体液或胶体液,急需提升血压可用麻黄碱10~15mg i.v.;心率迟缓可斟酌阿托品0.25~0.5mg i.v..2)呼吸抑制:进行有效吸氧,帮助呼吸,直至肋间肌张力恢复为止,如果产生全脊麻而引起呼吸停止,按全脊麻抢救处理.3)恶心、吐逆:防止低血压,暂停手术,镇吐药物应用.4)局麻药中毒或过敏:按相关的抢救流程抢救处理.(四)手术停止再测一次记载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予送出手术室.(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上肢、锁骨等部位的手术及疼痛治疗.[禁忌症]穿刺部位有结核、炎症者属禁忌症.。
07臂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化版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二麻醉前准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5.神经刺激仪功能正常。
三麻醉监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四操作流程1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1.穿刺体位: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2.穿刺点定位: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3.神经刺激仪:检查神经刺激仪状态正常后,粘贴神经刺激仪的负极在同侧上臂的完整皮肤上,使用神经刺激仪探测笔探测最佳穿刺部位;4.消毒局麻: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再次确定穿刺点后,使用带5号针头注射器在穿刺点作表浅部位局麻。
5.神经阻滞: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神经刺激针,在局麻点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落空感。
调整神经刺激仪的电流强度在0.8mA以下,若低于0.48mA仍可见到上肢相应部位肌肉出现与刺激频率相一致的典型收缩反射,则为穿刺成功的可靠标志,若无此征象,应调整穿刺方向,直至出现可靠的肌缩反射。
6.反复穿刺无相应征象,应检查神经刺激仪的可靠性,或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麻醉。
如:缓慢进针,以穿刺针达C6横突为成功标志,稍稍退针。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颈丛神经阻滞【解剖】颈丛由C1-4 脊神经前支构成,C1 重要为运动神经,其它均为感觉神经,分深丛和浅丛,从椎间孔穿出后,经颈椎横突分叉处,浅丛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筋膜,分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前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内侧支、中间支和外侧支),支配区域为枕、颈及胸肩上部,呈披肩状。
【适应证】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但病变侵及气管,颈部巨大肿瘤,不合作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不适宜采用。
【操作办法】1.体位:仰卧,头偏对侧;2.定位:病人昂首,显露胸锁乳突肌,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称C4 水平,平甲状软骨上缘);3.穿刺办法:取6.5 号针,穿刺点处作皮丘,与皮肤垂直进针,在颈前筋膜前方寻找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感,回抽无血也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
【局麻药浓度及剂量】1.2%利多卡因20ml 及1%地卡因4ml,加生理盐水16ml,即为1%利多卡因和0.1%地卡因混合液,每侧8~12ml。
在40ml 混合液中加入1:1000 肾上腺素2滴(7 号针),如遇甲亢、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患者则不加肾上腺素;2.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或单纯用0.25%布比卡因,不加肾上腺素,剂量同上。
【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腔可引发高位硬膜外阻滞,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呼吸心跳停止,意识消失,解决见全脊麻;2.局麻药毒性反映:由于颈部血管丰富吸取过快或误入血管引发,症状及解决见局麻药毒性反映;3.膈神经阻滞:双侧膈神经阻滞可致呼吸困难,应予以面罩供氧;4.喉返神经阻滞:可致声嘶或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可恢复;5.Horher's 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部血管扩张,鼻塞,皮肤干燥,短期内无需解决;6.椎动脉损伤引发出血;7.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1)镇静和镇痛药:根据病情用安定、氟哌啶或哌替啶等;(2)吸氧,对高血压患者局麻药中毒避免加肾上腺素;(3)必要时用心律平、慢心律、美托洛尔或西地兰等。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 目的:对局部神经阻滞实施规范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2 适应证:
2.1上肢手术麻醉;
2.2关节复位;
2.3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3 禁忌证:
3.1 凝血障碍;
3.2 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3.3 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
3.4 患者不同意或不配合。
4 使用人员:
为麻醉专业医师,使用前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科主任考核认可。
5 肌间沟入路法操作步骤:
5.1 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上肢垂直放松紧贴体旁;
5.2 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5.3 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示指下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5.4 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5 以安尔碘消毒二次,注意足够的消毒范围;
5.6 以1% 利多卡因注射局麻皮丘;
5.7 术者右手持3cm长的7号针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入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5.8 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
镇痛目前一般应用0.125%~0.25%布比卡因20ml,或更低浓度;
5.9 注药时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尽量使药液向下扩散。
6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6.1 局麻药中毒;。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到臂丛神经干旁,暂时地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称臂丛神经阻滞。
第一节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适应上肢各类型手术、肩关节整复术和镇痛治疗。
2.禁忌证:(1)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
(2)病人不合作。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1)准备麻醉器具及插管抢救用具。
(2)按需选择局麻药。
(3)麻醉前可给苯巴比妥钠,以利于镇静,预防或减轻局麻药中毒。
第三节实施方法1.肌间沟阻滞法(1)定位: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对侧,上肢紧贴体旁,显露患侧颈部。
先令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锁骨头的后缘可摸到一条肌肉即前斜角肌,其后缘还可摸到一条大小相同的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的间隙即为肌间沟,臂丛神经经过此沟下半部。
(2)穿刺点:于锁骨中点上1~2横指(约2~3cm)处可触及前、中斜角肌的间隙,此处即为穿刺点。
在该点用力向脊柱方向重压,若病人诉手臂麻木、酸胀或有异物感,即可定位。
如病人肥胖或肌肉欠发达,离锁骨上2cm~3cm处的肌间沟为穿刺点。
(3)麻醉操作:颈部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持3~4cm的22G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并略向下和向后方推进(相当第七颈椎方向),穿过浅筋膜后有突破感,在横突附近找异感,出现异感为较可靠的标志。
若无异感,只要穿刺部位方向和深度正确,也可取得良好阻滞。
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血无脑脊液,一次注入局麻药20~25ml。
2.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1)定位:病人仰卧,患肢外展90度,屈肘90度,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举手,呈行军礼状,使腋窝完全暴露。
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博动,再沿动脉上摸至胸大肌下缘处动脉博动点,取动脉博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2)麻醉操作:皮肤常规消毒铺巾,摸到腋动脉最高点,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22G穿刺针(或5号半针头),斜向腋窝方向动脉旁刺入;穿刺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
缓慢推进,直到出现刺破纸样的落空感,表明针尖已刺入腋部血管神经鞘内;松手,若针随动脉博动而左右摆动,左手即可固定好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30~35ml。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1、锁骨上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肢自然平放在躯干旁,头稍向后仰并转向对侧(呈45)2)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cm。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缓慢进针,寻找易感;出现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或气体,则注射局麻药。
倘若多次寻找,不见异感,可找第一肋骨;碰到第一肋骨表面,同样回抽注射器,无异常发现,即注局麻药。
退出针头,轻轻按压注射区。
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15-20ml(如 1.5%-2%利多卡因,0.25%-0.375%布比卡因或0.25%-0.5%罗哌卡因)。
如无禁忌,利多卡因可加1:20万肾上腺素。
5)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刺破肺尖;慎用双侧阻滞。
2、肌间沟径路1)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他同上。
2)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即斜角肌间隙(肌间沟)。
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尖指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前筋膜时有突破感,再稍推进则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射局麻药。
退针,轻轻按摩注射区。
4)局麻药用量及浓度:25-40ml(如1.3%利多卡因25ml,1%利多卡因40ml;若无禁忌,可加1:20万肾上腺素)。
25ml可施行肩部手术;40ml使颈丛、臂丛支配区域大都被阻滞(肩关节离断术还须阻滞T2神经)。
5)常见并发症:霍纳氏综合征、膈神经麻痹、声音嘶哑及局麻药中毒。
除局麻药中毒外,其他无需特殊处理。
3、腋径路1)病人体位:仰卧,患肢外展90-100°,区肘,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举手礼”状。
2)穿刺点定位:胸大肌下缘与臂内侧缘相接除摸到腋动脉搏动,为进针点。
3)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超声臂丛神经阻滞标准
超声臂丛神经阻滞标准一、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概念超声臂丛神经阻滞呢,就是一种利用超声技术来帮助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哦。
就像是给神经打个小“麻醉”,但是得先通过超声这个厉害的小助手找到准确的位置呢。
它可以让医生更清楚地看到神经的样子、周围的血管之类的情况,这样就能更精准地进行操作啦。
二、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前准备1. 设备准备那首先得有一台好用的超声仪呀。
这个超声仪就像是我们的小侦探工具,得保证它能清楚地显示图像才行呢。
要检查超声仪的探头有没有问题,图像是不是清晰,各种参数是不是设置正确啦。
还有穿刺针,这可是关键的小工具。
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就像选对了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锁一样。
要确保穿刺针是干净、锋利而且没有损坏的哦。
2. 患者准备要跟患者好好沟通呀。
告诉患者我们要做什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比如说“亲,我们要给你的胳膊那里做个小操作,可能会有点胀胀的感觉,不过不要太担心哦。
”让患者躺在合适的位置上,一般是比较舒服的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之类的。
要把患者的胳膊放好,方便我们操作,就像把东西摆在合适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工作一样。
三、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1. 超声定位把超声仪的探头放在患者的颈部或者腋窝等相关部位,这就像是在找宝藏的入口一样。
要慢慢移动探头,找到臂丛神经的图像。
臂丛神经在超声图像里看起来就像一些小管子或者小条纹一样,要仔细辨认哦。
找到神经后,还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血管呀。
可不能不小心扎到血管了,不然就麻烦啦。
要确定好神经的深度、位置关系等各种信息。
2. 穿刺操作拿着穿刺针,按照超声引导的方向慢慢刺进去。
这个时候要很小心,就像走钢丝一样。
一边看着超声图像,一边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直到穿刺针接近臂丛神经。
当穿刺针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就可以注射药物啦。
注射药物的时候也要慢慢的,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
四、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后注意事项1. 患者观察做完操作后,要好好观察患者呢。
臂丛神经组织操作技术规范
臂丛神经组织操作技术规范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一般需在静脉复合麻醉(监测下镇静、镇痛)下施行。
1. 准备臂丛神经阻滞所需物品:神经刺激仪、穿刺针、专用穿刺包、药品等。
2. 参照硬膜外阻滞方法行静脉复合麻醉诱导,注意给药速率,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出现。
妥善连接监护设备,监护生命体征。
3. 对穿刺点进行体表定位,以手术侧锁骨上1cm、前中斜角肌间隙为穿刺点,必要时,可采用神经刺激仪经皮刺激电极,以5mA电流试探,能引起臂丛神经支配区肌肉明显收缩为穿刺点。
4. 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配制局部麻醉药液。
助手协助连接刺激电极和导线,将刺激电流置于1mA 强度。
5. 穿刺者以左手食指或中指定位穿刺点,右手呈握笔状执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出现同侧臂丛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跳动为针尖接近臂丛神经的标志。
助手逐渐调低刺激电流至0.4mA,仍有明显肌肉收缩表明针尖位置良好,尤其以手指呈屈曲状、跳动性收缩为最佳。
回吸无血液、气体、脑脊液等,缓慢注入局部麻醉药,注药过程中应反复回吸。
6. 若逐渐调低刺激电流过程中,肌肉收缩反应消失,表明穿刺针尖位置不佳,应在局部适当进行调整;若刺激电流低于0.2mA,仍可观察到显著肌肉收缩,表明针尖可能直入神经干,此时应将穿刺针略微退回少许。
7. 若反复试探均未获得明显肌肉收缩反应,可尝试将穿刺针尖略偏向足侧试探,但切忌控制深度,以免刺破胸膜顶。
8. 臂丛神经组织全程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时刻警惕并发症发生。
臂神经丛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
一概述
在臂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臂神经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应用较安全,是上肢及肩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二麻醉方法
1.肌间沟阻滞法
操作步骤:
(1)仰卧,手臂放于体侧,头转向对侧。
常规消毒。
(2)在环状软骨水平进针,向背、尾方刺入,注入局麻药。
2.锁骨上阻滞法
操作步骤:
(1)仰卧,手臂放于体侧,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常规消毒。
(2)于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向对侧足跟方向缓慢推进,注入麻醉药。
3.腋路阻滞法
操作步骤:
(1)仰卧,上臂外展,手放头顶上方,常规消毒。
(2)于腋窝触及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紧靠动脉上方刺,注入
麻药。
三麻醉风险
1.邻近神经麻痹:同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眼球后缩、结合膜充血、颜面潮红、无汗、鼻塞等,一般无需处理。
喉返神经阻滞可出现声音
嘶哑;膈神经阻滞可出现同侧膈肌麻痹、胸闷、气短等征象,应予吸
氧处理。
2.局麻药中毒反应:病人表现兴奋、不合作、面肌痉挛,甚至全身惊厥,最后呼吸循环衰竭。
因此,在注药过程中病人一旦有上述症状出
现时,应立即停止注药,并给镇静药。
3.血肿形成:操作前应明确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操作时应仔细,
动作轻柔,定位准确,可较好的避免血肿形成。
最新臂丛神经阻滞_图文PPT课件
+
+
-1
2- 3
将数轴分为四个区间,图中标”+”号的区间即
为不等式y>0的解集.即不等式
(x-1)(x-2)(x-3)>0的解集为{x︳1<x<2或x>3}.
总结:此法为穿针引线法.在解高次不等式与分式 不等式中简洁明了,可迅速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步骤:1、等价变形(注意x前系数为正)
1、肩部手术:C3-C6 颈丛+肌间沟入路。 2、上肢及肘部手术:C5-8、T1 喙突下入路。
肌间沟不能阻滞C8、T1 ;腋路不能阻滞肌 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3、前臂手术:C5-8 、T1 喙突下入路。 4、腕及手部手术:易拇指基底部阻滞不良, (前外侧正中+后外侧桡+上外侧肌皮)肌 间沟入路
六、问题
肌皮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不全(止血带反应重) b. 最安全的臂丛阻滞法
除引起血肿或药液入血后产生局部麻醉药中毒外无其它 并发症
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3、解剖 • 神经以腋动脉为中心四象限分布
肌皮神经——9-12h 正中神经——12-3h 尺神经 ——3-6h 桡神经 ——6-9h
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选择
2、解不等 xx12 式 0.
尝 试 : 该 不 等 式 与 不 等 式 (x 1 )(x 2 ) 0 等 价 .所 以 解 集 为 { xx 2 或 x 1 }
3、解不等式(x-1)(x-2)(x-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尝试1:由积的符号法则,本不等式可化成两个不等式组:
{ { ( x 1 )(x 2 ) 0 (1 )或 ( x 1 )(x 2 ) 0 (2 )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 目的:对局部神经阻滞实施规范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2 适应证:
2.1上肢手术麻醉;
2.2关节复位;
2.3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3 禁忌证:
3.1 凝血障碍;
3.2 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3.3 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
3.4 患者不同意或不配合。
4 使用人员:
为麻醉专业医师,使用前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科主任考核认可。
5 肌间沟入路法操作步骤:
5.1 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上肢垂直放松紧贴体旁;
5.2 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5.3 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示指下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5.4 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5 以安尔碘消毒二次,注意足够的消毒范围;
5.6 以1% 利多卡因注射局麻皮丘;
5.7 术者右手持3cm长的7号针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入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5.8 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
镇痛目前一般应用0.125%~0.25%布比卡因20ml,或更低浓度;
5.9 注药时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尽量使药液向下扩散。
6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6.1 局麻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