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教育网络说明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事关家庭幸福、学校稳定,社会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事关家庭幸福、学校稳定,社会
活动目的: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形式:以讨论为主
学校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了解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活动过程:
辅导员谈卫生安全常识:
一、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洗手七步法。
人人饭前便后要洗手。
二、路边小吃拒入口
不购买路边饮食、零食,远离疾病。
三、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
四、不吃隔餐鸡蛋、牛奶。
五、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存放;生、熟食分开。
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不购买“三无食品”。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厂家的食品不能买。
2、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住校生应特别注意自家带来的菜是否变质,从看其色,闻其味进行观察、辨别。
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主管主任具体抓,各部门、各年级分工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明晰。
二、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将安全工作列入各处室的目标考核中,制订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分析1. 引言1.1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意义在于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育人、共同教育。

这种德育模式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到知识,家庭得到情感和家庭教育,社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在实施方式上,首先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

学校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成长环境,制定针对性的德育计划和措施。

学校也应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其次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德育贯穿。

学校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德育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

社会可以提供资源支持,开展各类德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体验。

社会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德育知识,引导公众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方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实施体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在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

因此,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的实施原则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不仅仅是争取社会对学校在财力物力上的支持,更是真心实意地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

只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活动长效一贯的互动式、共进式发展局面,才能为学生打造最优的研究成长环境,最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化大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是目的性原则。

我国学校、家庭、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需要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方针目的。

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同时,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具体有效措施,互相配合,共同培养新人。

学校应该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智轻德忽视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而家庭和社会教育也需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教育。

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2、全面性原则。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突出德育,加强劳动教育,以及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3、差异性原则。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因此在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避免简单的机械结合,而是要通过有机的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学生打造最优的研究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明确教育目的和内容,体现社会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培养合格学生为主要目标。

2023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23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23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23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1【学校基本情况】__ 第三小学,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小学,学生__ 余名,学校现有寄宿学生__ 余名。

除少数周围小区的居民子女外,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________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

且大多数家庭有让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改变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现状,追求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调查的目的意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社会活动,而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多方合力共同作用的。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帮助学校指定合理的家校沟通措施,充分了解到家长及学生需求,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协助家长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促进良性互动的家校关系构建,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渭南市首批认定的家庭教育专家仵艳红老师在学校德育处的配合下,对我校部分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一、学生的抽样选取情况。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名;3、特殊家庭(孤儿、单亲、残疾)子女10名;4、公寓寄宿生10名;5、父母在县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10名。

同时,全校220名教师有30名参与了教师问卷的调查,其中包括班主任10名,科任教师10名,保育教师10名。

二、问卷试题设计情况本次调查设计问卷3份,分别为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每份问卷共15道题目,题目类型分别为选择题5道,判断题5道,填空题4道,简答题1道;题目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法、学生的心理需求、家长对待教师联系的态度、教师家校沟通的目的和方法等。

三、调查开展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630份,收回574份,其中有效答卷568份,缺失试卷56份,包括学生试卷23份,家长试卷33份,教师试卷全部收回。

缺失试卷主要为长辈代管的学生和部分年龄较大的祖父母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意见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一、目标任务我们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为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动员全体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同时,我们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现各部门在工作机制上相互衔接,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层面上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育人的整体效应,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办法措施我们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摆在工作的首位,贯穿、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德育工作制度化。

同时,我们要建立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改进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丰富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和社会锻炼。

2、把德育工作向家庭辐射。

我们将建立完善家访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建立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通互动。

每周通过校讯通向学生家长发送家教知识短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增强教育效果。

3、积极组织开展教师进村庄活动。

我们将动员选派工作责任心强、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走进村里做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帮助村里组织开展活动,举办村家庭教育讲座,传播家教知识,为家长教育孩子解疑释惑。

4、学校教育资源要与村中共享。

我们将主动给村里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学校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资源,并提供师资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我们要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帮扶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工作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以上措施,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网络的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3篇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3篇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3篇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对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对我市的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的开展进行情况调研将有助于抵御社会的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工作调研报告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对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对我市的家庭教育及家长学校的开展进行情况调研将有助于抵御社会的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一、主要做法(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

市妇联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牵头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讲师团会议对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每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道德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应对逆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关注女童安全保护儿童权益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等对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动。

根据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整合资源发挥三支家教工作者队伍作用。

一是发挥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

吸收了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家教讲师团广大讲师团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制作课件在全市开展举办讲座成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是各学校都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采用集中宣讲与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动学校的家教工作。

三是发挥家教志愿者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三结合教育说明报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旨在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下面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首先,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

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三结合教育中,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社会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技能。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施,如实习、社区服务、参观实践等。

在三结合教育中,社会应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如与学校建立实习基地、开展社区教育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在实施三结合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和社会资源进行对接,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方案。

家庭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

社会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交流和合作,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它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培养。

通过学校的加强教育,家庭的有力辅导,社会的广泛参与,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与社区共建活动总结模板(3篇)

学校与社区共建活动总结模板(3篇)

学校与社区共建活动总结模板抚顺市顺城区会元学校在学校社区共建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下,我校的学校社区共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以家校共建、村校共建为主体的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进展顺利,为了今后更好的落实学校社区共建工程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为会元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特作总结如下:一、村校共建工作取得突破1、村校双方领导高度重视,村校共建达成共识。

我校一直把创建文明学校、打造和谐校园、发展特色信心教育与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益、培养优秀人才结合起来,抓住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如“六一”、“十一”、“春节”等节日为契机联系社区内各单位都来我校和师生一起联欢。

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先后在会元养老院、会元村委会等地展开了尊老和慰问的系列活动,定期____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整理衣物和卫生,陪老年人聊天,擦拭门窗还给老人们献上精彩的文艺节目敬老院,向他们介绍学校生活中的趣闻轶事,使学生养成了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习惯,赢得了敬老院领导和老人们的好评。

在会元村委会,学生们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在村委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展了“做一天村官”的活动,通过共建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体会到为老百姓服务的光荣。

我校少先队还成立了“红领巾一条街”小分队,不光承担了红领巾一条街的清扫工作,还在重要的节日和宣传活动中发挥红领巾的先进性,向老百姓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及富民政策,收到了会元乡百姓的一致好评。

会元派出所在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们邀请派出所的所长到学校为师生作“安全教育”报告,与师生座谈工作、学习情况,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

二、家校共建工作深得民心家校共建是学校社区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学校与家长关系、形成家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策略的实践思路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策略的实践思路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策略的实践思路摘要: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当中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且之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提出要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与协调一致。

因此,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策略1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分析协同育人,是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这种育人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彰显育人效果的过程,更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将孩子变成人。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负责孩子的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它可以将孩子变成才。

学校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孩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在学校里,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认识到更多的人和事,这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2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2.1以学校为中心,发挥“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主导作用健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为知识教育的主要通道和人格涵养的主战场,在“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中,学校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不可动摇的主导作用,这种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其对家庭、社会的直接性影响与互动性促进。

首先,学校应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改变以往重知识传授、轻人格涵养的教育方式,将“立德树人”放在学校教育过程的中心。

通过对于学生成长过程的把握,密切学校与学生关系,使得学校教育贴近学生、贴近成长。

其次,学校应切实加强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服务,将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

搭建便捷平台,健全体制机制,试点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学校,为学校与家庭构建起连心桥梁。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这个世纪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今日的未成年人终会成为明日的主力军。

“德者,本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他们能否成才,更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是新世纪人才的发展目标。

当今,“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家庭有“望子成龙”的期望;学校有培育人才的任务;社会有“有用的人”的呼声;国家有“栋梁之才”的需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面临着艰巨的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的内涵所谓“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发挥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合力作用,使各渠道畅通,将德育的单一渠道改为多渠道,将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整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的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当前,虽然中小学都在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升中指挥棒”使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难以改观;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又遭遇安全责任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得不到家长应有的理解和配合;学校教育效果易受社会的负面影响等。

(二)家庭教育方面因为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一味迁就,有的简单粗暴、棍棒教育,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惜一切代价,而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排斥,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农村中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的思考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现代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教育,对教育的理解也已经不单单是学校的专利,对人的教育也不仅仅只是学校完成的任务。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三者形成协同互助的教育机制,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校教育要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对社会教育进行筛选,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使三个教育都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教育机制。

关键词:现状对策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教育青少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结合,一方面是社会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密切协作与完善结合。

因此,缺少良好社会的环境,缺少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者说缺少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青少年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

基于这些已被所有人认可的道理,笔者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特别是农村中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有几点思考。

一、社会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现状的反差。

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反映出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注。

《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更紧密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

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

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影响。

我们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是狭义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在各个方面交叉渗透。

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家庭教育也不断地变换着内容和形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同以及子女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采用如下一些方法:(1)解答疑难。

(2)指导读书。

(3)树立榜样。

(4)游戏。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1)环境和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方法科学―― 家长教育子女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3)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4)爱严相济――家长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结合;(5)要求一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统一,前后一贯;(6)全面关心――要对孩子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等多方面给予全面关心,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三)对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反思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这些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优点,也是主流。

但是,我国家庭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2.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3.不能全面关心独生子女的成长主要体现在:(1)重视孩子的营养,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炼;(2)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忽视孩子的精神生活;(3)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4)过分照顾孩子,忽视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特别是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情况报告八篇例文

2022年学校家校共育工作情况报告八篇例文

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社会飞速发展,家校共育变得复杂多样化,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命题相互交错重叠,学校育人的纬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校共育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一、家校共育的本质及现实困境家校共育的本质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培育,共同承担育人的责任。

既然是共同培育,那么育人就不是单方面的,更不是某一方的服从与依附。

家校共育中,学校起主导作用,教师应包容差异,尊重多样性,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切,带着家长进。

行思考,帮助家长找到困惑的根源,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主动规范各自的教育行为,尊重差异,尊重彼此的立场,和而不同,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是为了使学校教育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庭教育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家校共育是一种跨界行动,但跨界是有底线的,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亲师合作,而不是互相推诿和指责。

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拓宽了家校共育的渠道,达成了家校沟通的及时性和交互性,同时也造成了家校教育边界的模糊,出现家校教育越界、错位现象。

这些都带来了当下家校共育的最大困境:一方面,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不专业、不及时、不到位;另一方面,家庭对学校和教师不信任、不支持、不配合。

二、家校共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家校共育组织和沟通形式单一化。

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组织者,缺乏专业性。

一些学校家校共育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组织家长会,而很多学校都是程式化地组织开展家长会,家长会交流的主要内容也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泛泛的班情和校情通报。

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指导者,没有科学规划不同学段的家长会的内容与方式,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而达成家校价值一致和合作共赢。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无暇关注除了学业成绩以外的学生的思想变化、情感发展、德行养成,单纯在学生出现问题,影响学业或是集体形象时,才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2023年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七篇

学校2023年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七篇

学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成功的教育是家校、社会和谐一致的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完美结合。

龙泉九小紧紧围绕“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这一主题,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开展了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本年度,我校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家委会,制定了举行各类教学开放活动的计划,请家长参与教育教学,聆听家长的意见,构筑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沟通交流的良好关系,为家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一:开展了收集家庭教育案例活动。

我们在家长中树立典型,请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长和家庭教育比拟失败的家长为家长们上课,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对待分数、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

并整理成案例下发给各位家长代表。

活生生的经验介绍,比任何事实都有说服力,家长们受益匪浅。

活动二:积极探索“新模式”学生家长会,首先由班主任组织所有任课教师,逐个分析每个学生的情况差异,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然后分年级召开家长会,以保证教师与家学校德育部门要系统性推进家校共育策略,这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设计:一要重视信息的透明度,要构筑家校联系网,并利用微信及时将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的生活情况反应给家长。

二要重视家长的参与度,引导其为管理制度出谋划策,又或者参与设计各种家校活动。

三是要注意实践性,避免纸上谈兵,而要积极组织活动,引导家长切实参与到家校共育中。

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做好计划,能形成更完整的体系,解决家校共育活动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强的问题,构筑长期、稳定的共育体系。

二、指向健康成长,探析家校共育基本原那么(一)合理定位角色,科学互补在了解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班主任要探究调整方法,积极改进工作策略,探究家校共育的基本原那么。

首先要注意家长和学校各自的角色定位问题,要做到科学互补,班主任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要指导家长高效地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并帮助家长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树立自己的威信。

家长学校工作总结(通用6篇)

家长学校工作总结(通用6篇)

家长学校工作总结〔通用6篇〕家长学校工作总结〔通用6篇〕家长学校工作总结1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变观念,进步科学育儿共识是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园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现将我们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一、明确办学思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一支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的队伍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我们举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实在贯彻纲要精神,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亲密结合,创设幼儿安康成长的最正确环境。

因此,我园积极组织老师和家长认真学习,并结合我园幼儿教育现状,分析^p 讨论。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办学目的和办学意义。

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家长学校的安康开展幼儿时期,是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是为今后正确的人生观奠定根底的时期。

在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上,我们既有每学期的重点专题内容,又有连续性、全面性的活动内容,使家长全方面地接收信息、指导理论,主要形式及内容如下:(一)专题讲座每一学期开学,我园都制定方案,认真施行,请有经历的老师就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等作专题讲座,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家长们听了讲座后,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主动配合幼儿园施行教育。

另外,我们开展了家园互动座谈会,以家园交流沟通的互动为主,家长和老师共同谈教子热点问题,谈教育感受,谈家园共育等,许多家长踊跃发言,到达了家长在教子上互相启发、互相鼓励的成效,也增加了家园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实在进步了家庭教育质量,我们发动家长订阅《早期教育》(家教版),让其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经历,全园形成家长积极参与的喜人场面。

(二)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每学期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家长的开放活动日,让家长能亲身理解幼儿在园的半日生活程序及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活动内容,理解老师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组织孩子们的各项活动,并进展家长意见反应。

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撷英篇农村高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丁燕红(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甘肃兰州)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在农村高中教育中学校仍担当着主导的角色,是教育高中生的主体,但考虑到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农村高中教育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家庭应是教育高中生的基础,而社会应是教育高中生的支撑,只有“家”“校”“社”三者的协同与融合才能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一、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在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愈演愈烈,尤其是农村区域,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为保证生活基础,众多家长均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区域的高中生家庭教育缺失。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为高中生提供的教育内容相对有限,即使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诸如“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得到了落实,但学校教育并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其一在于教育环境的不同,其二在于教育内容的不同。

此外,近年来社会层面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辅助育人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尚有待进一步优化。

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潜存问题的分析是提出有效对策的基础,所以本节结合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现阶段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内涵有待提升在“家校社”合作内涵之中合作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本节围绕合作方式对农村高中“家校社”协同育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学者“Morgan”曾在其发表的著作中围绕家长的参与将“家校”合作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的参与以及组织参与,其中低层次参与主要是指家长参与家长会,配合教师进行线上交互,或参与学校所举办的各类活动等;高层次参与主要是指日常家访、家长参与学校课内外教学活动,帮助学校教育收集教具等;组织参与则指家长与教师联合组建行动小组开展校内外教育活动。

说明报告格式

说明报告格式

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工作合力的说明报告一、一级标题(黑体不加粗)(一)二级标题(楷体GB2312)正文(仿宋GB2312)榆中县第六中学2017年5月23日一、文件夹的建立:一级文件夹(XX学校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二级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下建立2个文件夹,分别为: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2个文件夹。

三级文件夹: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2个二级文件夹下,分别根据目标任务分解表中的序号建立文件夹,如果一个序号下有2个考核指标,就分别建立2个文件夹。

电子文档资料要规范命名,文明城市测评资料要以测评内容的具体要求装档,一个文件夹中装一项测评内容的一个测评要求(如:III-1-2)-①,III-1-2)-②,III-2-1)-②,III-8-2),III-9-1)-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资料要以指标名称的具体测评标准装档,一个文件夹中装一个指标名称的一项测评标准(如:1-2),1-3)-①,1-3)-②,2-1,2-2)-①,2-2)-②……)。

二、每个文件夹中的内容每个文件夹中包含说明报告、Word编辑的实景图片(根据活动内容将实景照片根据要求编辑在同一个Word文档内)和单个实景图片。

1.说明报告内容:第一段: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第二段:活动开展情况第三段:活动成效字数:800-1000字2.实景图片:(1)编辑在Word文档内,每页放2张照片(横版),每张照片下面注明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及背景等要素。

(2)同时将采用的实景图片以单个图片(JPG格式,每张图片容量不能大于2M)形式保存在文件夹中,一个活动建立一个活动图片文件夹,命名要和Word中编辑的相一致。

三、纸质文档说明报告和Word编辑的实景图片打印一份,纸质文档右上角注明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说明
报告
近三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促使三种教育相互贯通,各司其职,又相互补充。

形成“三位一体”综合育人的整体效应,全面提高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和完善了《家长学校制度》、《家长开放日制度》、《家访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社区实践活动制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制度》等,为学校开展三结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组建教育网络联盟
学校成立了由校委会、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为主体的教育网络联盟。

班级、年级家长委员会推选组建校级家长委员会,各社区组织代表推选、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

三结合教育办公室设在学校德育处,由校长、校级家长委员会及北寺社区教负责人组成办公室机构。

三、完善教育网络工作长效机制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教育的不同需求,学校、家庭、社区建立了有机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长效机制。

适合班级开展的教育活动,由班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及相关社区合作开展;适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教育活动,则由年级组同年级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协作开展;适合校级活动的,则由校委会、校级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合开展。

定期开展三结合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三结合工作长效发展规划。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成功开展了“创文明城我是小小志愿者”“庆六一童心共筑中国梦”“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校园学法小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三年共计30余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成为三结合教育的品牌活动。

四、建立教育网络交流平台
为便于各部门间的交流与活动反馈,学校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逐级建立了网络交流平台,如:班级均建有班级QQ 群、微信群、校讯通,便与家校沟通。

学校设有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活动反馈,对三结合各项工作的交流、信息的反馈、活动成果的展示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使学校的三结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