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比较及启示本文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比了中美两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体系,分析了两种教育体系的优缺点。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育改革;中美两国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展开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1983年4月,美国全国高教质量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揭开了美国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序幕。
之后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发展基金会又分别发表了《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和《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又称《博耶报告》)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指出了本科教育的8个冲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14点建议及10条途径。
这两份报告对美国的本科教育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报告公布后,各研究型大学都开始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上十方面积极改进本科教育,掀起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浪潮。
为了了解现状、深化改革,卡内基委员会又于2001年5月开展了一次“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之后”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涉及全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调查发现本科教育地位有所提高、方式有所改进,十条建议得到了相当的响应,美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全世界优秀学子赴美完成本科教育。
中国当前正处在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借鉴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中美高校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启示笔者在2006年曾经到美国依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进行过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本文以下部分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对比中美本科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因素,从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1确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基础的培养模式在《博耶报告》发布之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纷纷调整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本科教育中,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中美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术氛围等方面对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师资力量方面,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中都非常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
美国的大学通常会有一支由博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他们具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而中国的大学也在近年来积极引进优秀的海外人才和提升国内教师的教育水平,逐步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教学团队。
美国大学更加注重师生互动和个性化教学,而中国大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美两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大学通常实行的是自由选课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并且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
这种开放式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的人才。
而中国的大学多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课程体系学习,较少有选择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大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和跨学科交叉的机会。
在实践环节方面,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他们通常会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实验课程以及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学术型人才。
而中国的大学通常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我国的大学需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学术氛围方面,美国的大学通常拥有更加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参与学术研究等活动。
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_江潭瑜
· !" ·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7·4
热点探讨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同 时每个专业都有多门考试,一门过 不了关,就会影响这门专业的完成。
相对而言,中国高校则是“严 进宽出”,高校并未真正实行严格 的淘汰制。20 世纪 20、30 年代,曾 经有几所医学院校,如协和、湘雅等 实行过淘汰制,后来也慢慢地淡化, 被更新的制度取代了。在校学生学 习压力、学习动力相对要小一些,学 习氛围也弱得多。
在就业法制方面,西方国家都 有比较完善的规范大学生就业的法 律法规,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个人 再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都采 取立法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和管 理,旨在通过法制创造良好的就业 环境,提供就业机会,以扩大就业需 求。如德国政府制定的《大学法》、 《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等 法律使学生的就业待遇、创业贷款、 再就业、培训及如何公平竞争,都通 过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使政府、社 会、企业、学校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而 我国在此方面相对薄弱,如制定法 规,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毕业 生资源配置体系;建立开放的就业 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 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
现远大目标做准备,顺利实现由大 学生向职业社会人的转变。
二、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 我们的启示
高校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的创 新型人才的使命,必须在更新教育 观念,在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 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的经验,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 式。具体而言,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 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方面:
和流动的限制;支持非公有制企业 吸纳大学毕业生,保障毕业生的实 际利益,明确社会、企业、学校、学生 的权利和义务等,都有待于逐步建 立和完善。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本科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美作为两个全球经济大国,其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培养目标中美两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但是在具体的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而在美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深入研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在培养目标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但美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领导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但美国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学科的融合。
在教学方法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但美国更加注重小班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在评价机制方面,中美两国都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但美国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推动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希望本文的分析对于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领域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异同点和特点。
首先概述了中美两国的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然后对其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接着探讨了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最后总结了比较的成果,提出了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中美两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促进跨国教育合作和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学术型人才、本科教育、中美比较、发展趋势、问题与挑战、成果、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比较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了解两国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两国在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比较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在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已成为各国的竞争力所在。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大经济体,其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不同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深入探讨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探讨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针对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各国大学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对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点,并探讨其优缺点。
1. 介绍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以中国和美国两个代表性国家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2. 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优势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专业的培养。
大学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课程表进行学习,并参加考试评估。
此外,国内大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此外,国内大学多数采用选拔制度,通过高考成绩来录取学生,保证了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并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学习。
然而,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过于注重理论与考试,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也是一个问题。
3.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优势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大学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目标进行选课,并有较大的自主权。
此外,国外大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发展个人潜能,并获得实际问题解决的经验。
此外,国外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然而,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
学生在灵活的课程设置下容易迷失方向,导致学习进展缓慢。
此外,培养模式过于注重个人能力,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中美本科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教育模式比较分析作者:张靖晞李洪军贺稚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29期摘要:教育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之初便有了教育。
本文根据笔者在美国的访学经历,结合我国目前高校现行教学模式及制度对中美两国家在教育模式上所存差异进行浅析。
与中国比较,美国教育的优点在于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评分标准灵活多样,课程设置与专业及今后职业发展紧密相关,均具有借鉴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美国;本科教育;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9-0095-02美国一直以来是大多数人心中留学的好选择,中美在教育模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2016年8月有幸赴美国明尼苏达州圣本尼迪克与圣约翰大学交换学习,亲身体验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之处。
该学校在是明尼苏达州著名的一所文理学院。
一、中美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1.教学方式不同。
中国大学教师关注知识的传授,大多采用言传身教、灌输式教学、应试教育的讲授法,课堂上则表现为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中国人大多秉持考试成绩极大地代表着个人能力的理念,这使得中国学生根基扎实、记忆力超强、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这是其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中国学生面对新事物会产生不适应或畏缩心理,缺乏创新意识。
2.课程评分标准。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是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1],大多数中国的家长重视分数的高低,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老师更主要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答案是否符合“标准”上。
中国大学的评分标准大致从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及平时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性的调动、实践及实践过程中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课程评估方面分为考勤等课程特色评分项、多次小测试成绩、半期及期末考试。
美国高校中,不同课程拥有不同的总分(一般600~1000分)。
特别的,学生可以删除一次不满意的小测试成绩,该成绩不纳入最终课程成绩的评估中[2]。
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同国家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异同点和优缺点,并从中寻找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意义。
在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培养和面向学术研究的基础学科培养。
应用型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
基础学科培养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训练。
国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与基础学科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偏颇。
应用型培养注重实践教学,但往往忽视了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基础学科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和科研训练,但缺乏对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适应不良的问题。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国外大学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多样。
此外,许多国外大学还注重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或国际实习。
这种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和职场要求。
然而,国外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国外大学的学费通常较高,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其次,一些国外大学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但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综合而言,国内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和基础学科培养之间存在偏颇,而国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则注重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势,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内大学可以借鉴国外大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次,国内大学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职业导向的培养。
中国 美国大学历史系的惊人差距
中国美国大学历史系的惊人差距老美国内大学,历史专业是包括哲学,政治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著名冷门专业之一。
人们心目中,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不但范围小,而且难度大。
用被很多人歪曲后的徐小平职业中心论来看,读这些专业基本没戏了,所以不该去读。
有人很容易就把这种想法延伸到美国,认为美国大学的历史专业也一样不受欢迎。
所以,每每告诉国内的朋友说自己可能主修历史时,都会遇见诧异的目光。
这种跨文化的不理解很正常,就像美国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大学生还要军训一样正常,一样诧异。
其实在美国社会,历史专业恰恰相反成了最受欢迎最吃香的本科专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历史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收入要超过经济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甚至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在很多美国大学里,历史专业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
在美国,历史专业学生毕业后有很多选择。
其中一部分去了法学院,之后便成为律师----美国最挣钱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有人去了商学院读MBA,就像现任(可能马上变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耶鲁大学本科的专业就是历史,然后去了哈佛读MBA。
历史专业毕业生如果申请研究生院,可以学习几乎任何一个专业包括理工科,有人甚至申请去读了医学院,后来成了医生。
而且,各个大学院系等都非常欢迎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美国大学的历史专业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是非常难读的一个专业。
读历史的学生会有很多的阅读和写作,有时候两三天会要求你看完一本几百页的历史书,隔三差五的会有感觉写不完的几十页的论文。
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历史专业对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特别有帮助。
简单说,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地阅读,批判性地评估和思考以及清晰并有说服力地表达。
而这个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美国社会所特别推崇的,是美国人认为的人才优秀的标准之一。
培养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美国上千所包括哈佛耶鲁在内大学共同的核心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推崇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而美国大学的历史专业在美国人的眼里是最能培养这种能力的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反思
华 南农 业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版) 社 20 0 6年第 3期 ( 5卷) 第
J R OU NAL OF S T OU H C NA AGR CUI URA UNI ER I HI I J T L V STY
收 稿 日期 :0 6— 4— 8 20 0 2
作者简介 : 赵灶娇 (9 4一) 女 , 东新 兴人 , 15 , 广 华南农业大学高教研 究室助理研 究员 , 主要研 究方向为高等教 育管
理.
维普资讯
18 3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No 3 2 0 . O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O I L 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TO )
( o. ) V1 5
本 科 人 才 培 养模 式 的 国 际 比较 与 反 思
赵灶娇 ,曹广 祥
( 南农业 大学 高等农业教育研究 室, 华 广东 广 州 5 0 4 ) 16 2
摘
要: 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一个国家人才 培养 的质量 。作为后发 国家代 表的 日本在人 才
培养模式 中对 个性 和创 造性 的崇 尚 , 高等教育最具话语 权的美国对于生活适应 的追求 , 当前 让我们反 思 我国人 才培养模式 的变革 , 就我 国人才培养 目标的内涵、 教育体制 、 教学方法 、 与基础教育 的关系方 面的
19 年的大学审议会发表 的( 1 98 2 世纪的 日本大学及今后的改革对策》 报告中指 出:今后高 等教育 “
方面 , 要以初 中等教育 阶段 旨在培养 ‘ 自主学习、 自主思考的致力 ’ 为基础 , 转为着重培养学生的课 题探索能力”2 。自此 , 本政府开始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日 改变原来的高度干预的集权政策 , 扩大地方分权和学校办学 自主权 , 实行中央集权与地 方分权相结合 的体制 , 有利于各大学的人才 培养模式定位。 鉴于此 , 本各大学纷纷结合 自身 的办学条件定位 , 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 日 不 早稻 田大学 的人才培养 目标是 :形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进取精神, “ 学问活用的模范公 民” 。虽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教育强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实践,因此比较两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计以及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劣之处,为双方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旨在对中美两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为促进中美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
部分将从宏观的国际背景和理论意义入手,为后续的具体比较分析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探讨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计、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为我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提升。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美两国在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促进我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正文2.1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设计和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在培养目标方面,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的本科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广泛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中国的本科教育则更加侧重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按照既定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缺乏通识教育的广度。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在美国,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主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灵活思考、多元文化融合。
教学方式以探究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为主,力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中国的本科教育普遍倾向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注重知识传递、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
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的本科学术类课程十分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所需的课程,学生也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参加社团和实习等活动。
而中国本科学术类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学生大多数时间都会被占满,而且社团和实习等活动相对较少。
在评价机制方面,美国的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不仅关注绩点和成绩,而且注重学生学术成果、实践表现、社会公益等多方面评价,这些评价广泛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论文、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等。
而中国本科教育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考核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另外,学术生态环境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自由。
教师和学生可以独立探究各自的研究领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研究人才。
中国的大学学术氛围相对较为单一。
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教师的研究方向也受到课题、项目等因素的制约。
总的来说,中美本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学校和学院非常重要。
同时,良好的学风和自我学习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持续发展,中美两国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高校间的互动交流更为频繁。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中美合作的一大重点。
然而,中美高校的差异较大,不同的培养方式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首先,中美高校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教育和考试门槛较高,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注重理论学习和公式运用能力的培养。
而在美国,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设置和方向,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此外,在美国,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培养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这是他们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并顺利进入社会的重要条件。
其次,中美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大学课程多以专业为主,针对性强,相对比较单一,而在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可以选择跨专业课程或多学科交叉课程,这样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有利。
此外,美国的教学方式更为自主和多元化,注重师生互动,老师更多扮演导师的角色,向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而中国的教学方式更多是老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综合而言,在中美高校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对于实践人才培养的不同思路。
中国重视基础学科和理论学习是对于实践人才培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仅此不足。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团队工作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践方法,在大学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灵活,多开发一些跨领域的课程,加强专业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
在培养实践人才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跨文化和跨领域中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实践人才。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摘要】本文从中美高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践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入手,探讨了如何通过比较中美高校的不同之处来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指出了中美高校在实践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对实践人才培养的启示,探讨了中美合作办学对实践人才培养的借鉴和未来发展的实践人才培养策略。
本文旨在启发人们对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促进教育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中美高校差异、实践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未来发展、策略、启示、借鉴。
1. 引言1.1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高校在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具体地涉及到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于实践人才的培养,中美高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理念和实践方式,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进行比较和借鉴。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更可以启发我们对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分析中美高校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借鉴对方的经验和做法,为实践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视角。
这也有助于深化中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正文2.1 中美高校教育理念的差异中美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在于对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的不同认识。
在中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调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术成就,侧重于应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在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能力。
中美高校教育理念的差异还在于对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看法。
在中国,师生关系往往比较传统,教师被视为权威,学生要尊重教师的权威,教学方式多为传统的讲授式。
中美两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中国
中国的教育体系相对较为传统和封闭, 学生通常只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 。在实习和实践方面,中国的企业通常 只提供有限的实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VS
美国
美国的教育体系相对较为开放和灵活,学 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践、研究等方式获得 实际工作经验。此外,美国的企业通常提 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 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引言
背景介绍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一,两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各有 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两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 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研究目的和意义
比较中美两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分析各自的 优劣。
探讨两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
培养方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
中国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企业参与较少。此外,中国也开始尝试通过产学研合作 、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
美国
美国则更注重实践操作和项目经验,通过实习、实践、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美国还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过程的比较分析
厂中校模式
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学校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在企业 内部建立教学场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实际生产技能 。
美国典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合作教育模式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企业参与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学校负责招生和教学管理,学生毕业后可选择进入企业工作。
注册学徒模式
• 美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和激励机制,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 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而中国则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企业参与,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和效益。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中美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教育体制的不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两国在实践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理念和目标。
本文将从中美高校的差异出发,探讨实践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上。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美国高校更加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希望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而中国高校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塑造,培养的是遵循和执行规则的人才。
中国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掌握一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置的差异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比较注重学科交叉和实际应用。
美国大学的本科课程往往有一定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课程。
美国高校也更加注重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固定,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讲授。
中国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一般比较全面和系统,很少涉及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受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
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三、教学模式的差异在教学模式上,美国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学习。
美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小班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扮演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传统,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注重教师的权威和专业。
课堂上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者和传授者的角色。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实践人才的培养。
本文将从中美高校的差异中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实践人才。
一、教育体系的差异中美高校的教育体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高校采取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考试来获取知识。
而在美国,高校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实践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的高校中,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
而在美国,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性的课程和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模式的差异三、学术氛围的差异中美高校的学术氛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学术氛围更加倾向于理论研究和学术评价体系。
而在美国,学术氛围更加倾向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如何更好地培养实践人才针对中美高校在培养实践人才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更好地培养实践人才:1. 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和项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培养模式、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实践人才的培养。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实践人才。
希望中美高校能够在培养实践人才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实践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
从中美高校差异中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水平上,也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
通过比较中美高校的差异,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实践人才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中美高校在教育体系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国,大学教育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往往需要遵守一定的教育制度和规则。
而在美国,大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和课程,学校也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实习机会。
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学生更多地通过课内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在美国,学生则更多地通过实践和实习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大学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学生需要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学习,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而在美国,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开放和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课程,也可以跨专业学习。
这种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种领域的知识,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可以看到,课程设置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实践人才的培养方向:在中国,学生更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在美国,学生则更多地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教育模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践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在大学教育中,应该打破学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中美两国高校都重视培养高质量的历史学本科人才。
相较而言,美国大学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在学位课程体系中,非历史课程学分远远超过历史课程学分;中国大学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历史专业课程学分大大超过非历史课程学分。
)18-0066-07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市场化,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历史学甚至是一些学生和家长“无奈”的选择,他们常常担忧:学历史出来能干什么?在西方,自19世纪中叶提出高等教育关于技能培养问题的讨论之后,“历史学本科学位作为准备公众生活的长处一直受到评论和质疑”,“随着学界和政界日益关注技能的发展和应用,关于历史学位能培养哪些技能的讨论变得强烈。
”①与此同时,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哈佛大学于“二战”后首先掀起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并于1976年在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的主持下建立了一套共同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
自此,美国各大高校争相效仿,设置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外语、多元文化等,作为相关专业学位课程的必修科目。
在通识教育理念之下,美国历史学本科学位将核心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历史专业学生所学课程比较广泛,毕业之后就业范围也比较宽泛。
哈佛大学即称:“正如历史包罗万像,学历史可以从事各种工作。
”该校历史专业毕业生择业不拘一格,包括历史、医药、酿造啤酒、商业、军事、媒体等等。
②笔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以下简称德大)奥斯汀校区历史系访学期间,就这一问题专门采访了其学术顾问南西?A.苏泽伦(Nancy A.Sutherland),她谈到,该校历史系本科生毕业后有很少一部分从事历史专业,大部分从事其他工作,因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课程并非限于历史,还包括数学、科学等等,他们所学课程非常全面(well rounded)。
正是由于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力图做到全面,才使得其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后继的学习或就业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变通能力,从而具有较多的机会和选择。
③下面以笔者所访学的美国德大奥斯汀校区历史系课程为例(从规模上来讲,该历史系是全美第四大历史系,该系拉美史研究在美国位居第一),略作说明,并试图与笔者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历史文化学院(该院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改革试点单位)作一比较。
①德大奥斯汀校区人文学院历史系本科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即文科核心课程、写作及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第二专业课程。
②总计120学分,一门课程总计不超过39学分、一个学院的课程总计不超过39学分(但人文学院和自然科学除外),这无疑对学生选课的多样性、跨专业性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
具体而言:1.文科核心课程是该校包括历史系学生在内所有人文学院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学生必须在文科核心课程群中选修超过70学分的课程。
核心课程种类比较多、课程范围比较广,而且大多是非历史专业课程,具体包括:本科阶段的学习(Undergraduate Studies)、修辞与写作课(Rhetoric and Writing)、英语课、外语课程(Foreign Language)、美国和德州政府课程、美国历史课程、人类学、核心文本与观念(Core Texts and Ideas)、经济学、地理学、历史、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语言学、心理学、宗教研究、社会学、数学、统计与科学计算、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地质科学、海洋科学、自然科学、物理学、人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地理学、美国研究、建筑学、艺术史、经典文化、核心文本与观念、美术、音乐、哲学、电台―电视―电影、艺术工作室、戏剧和舞蹈、视觉艺术等等。
上述课程中,数学、科技、自然科学课程必须修满18个学分,占总学分(120学分)的15%。
2.写作及文化课程,至少需在上述核心课程以外选修一门写作及文化课程。
可选如下课程:写作课、高阶写作课程、全球文化、美国文化多样性。
3.专业课程,指历史系专业课程,包括美国史、欧洲史、拉丁美洲、非洲、亚洲或中东史、其他历史课程。
专业课程总共要求30学时,占总学分120的25%,其中要求6学分的美国史课程,12学分的非美国史课程,包括6学分的欧洲史、6学分非洲、亚洲、拉美或中东史;9学分其他的历史,3学分的历史研讨课程。
4.第二专业课程。
要求修满12学时第二专业课程。
其中6学时高阶课程,6学时在本校区选课。
这个第二专业可以是外语,但须是上述核心课程之外的课程。
德大奥斯汀校区历史系学生四年当中一般按如下规划完成学业,4年8个学期,每个学期修完15学分的课程,4年共修完120学分课程。
其中18学分数学和科技课程每一学年都有安排,外语课程安排在头3年,需要24个学分完成;历史课程在大一、大二学习历史低阶课程,每个学期修3个学分,大三、大四学习历史高阶课程,每个学期修3或6学分,总计一学年修9学分。
从第三学年开始学习第二专业课程,分三个学期学完,共修9个学分;另外修辞、社会科学、视觉与表演艺术、文化表达、人类经验与思想各学年分别安排。
另外,学生需要分别于第二、三、四学年学习政府课程,即学习美国政府或德州政府或美国历史,共计9个学分。
其他由学生任选高阶课程。
具体规划样例如表1(见下页)。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分为三个方向,即历史教育专业(师范)、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其中历史教育专业(师范)旨在培养一流师资,历史学(基地班)侧重于培养优秀的历史学研究人才,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侧重于培养在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与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个方向在课程体系的构成上大体一致,即分为公共教育平台、通识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另外都需要完成社群教育3个学分。
根据专业编码我将三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分别简称为432方案、452方案、473方案。
各方案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安排分析如下: 1.师范专业即432方案②师范专业学生在规定年限内须修满101学分的课程,在三个课程平台中,公共教育平台课程均为必修课,通识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均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
具体而言:公共教育平台课程总计22个学分,其中英语12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3个学分。
公共教育平台22个学分的课程主要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第一、二学期分别完成8个学分,第三学期完成5个学分,第四学期完成1个学分。
通识课程平台总计43个学分,必修课31学分,其中历史课程为25学分(包括历史教育类课程,如历史学科教学论、历史课程与教材研究、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其他课程6个学分,分别是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选修课程至少12个学分,其中理科类不少于4个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个学分,教师教育类4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自主选修。
选修课从第四学期开始,分别于第四、五、六、八学期完成,第四、八学期各修2学分,第五、六学期4个学分。
专业课程平台36个学分,必修课6个学分,选修课30个学分,专业课程平台中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为历史专业课程。
由上述可见,历史学师范专业总计要求的101学分课程中,历史学专业课程共计61个学分,包括通识课程平台必修课25学分,以及专业课程平台3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近60%;因为是师范专业,注重教育课程,总计需修满14个学分,占学分的14%;理科课程不少于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4%;另外,设有体育课程,总计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约4%,其他则是英语及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
2.非师范专业(基地班)即452方案③课程学分总计97学分,其中公共教育平台22学分、通识课程平台34学分、专业课程平台41学。
在452方案中,公共教育平台课程与432方案相同,学分一样,均为22个学分,课程学习的时间一致;通识课程学分有所减少,为34个学分,相较于432方案的43个学分,452方案所减少的学分主要是教育类课程,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历史学教学论、历史课程与教材研究、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总计10学分课程。
452方案34个学分的通识课程中,必修22学分的历史课程,选修12学分的其他课程,其中理科类不少于4个学分,艺体类不少于2个学分,选修课的课程学习时间与432方案一致。
在通识课程总学分减少的同时,452方案专业课程平台增加了5个学分,要求学生多选几个学分的专业课程。
在452方案中,专业课程总计63个学分,占总学分97分的近65%。
3.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即473方案①这个方案要求学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100学分课程,其中公共教育平台课程与其它两个方案相同,学分一样,课程学习时间一致。
通识课程平台为40个学分,相比于452方案,主要增加了文化及文化遗产类课程,包括中国文化史、文遗产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总计6学分。
在通识课程平台中,必修课为28个学分,包括文化及历史课程,另外,要求至少选修12学分的其他课程,其中经济学类不得少于2学分,管理学类不得少于2学分,理工科类不得少于4学分,艺术类不少于2学分,选修课课程学习的时间与其他两个培养方案一致。
专业课程平台的38个学分中,必修课增加了两门文化课程,即产业学概论、文化创意学各2学分。
选修课程中增加了几门文化课程,例如文化学导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遗产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与保护,等等。
在这一方案中,学生须修的专业课程为66学分(包括文化课程和历史课程),占总学分的66%。
各方案的课程平台及课程时间安排具体见表2、表3、表4。
由上可知,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培养方案中,非专业课程包括公共教育平台(22学分)和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2学分),总计34学分,大约占总课程学分的34%,在头三个学期较为集中,尤其是第一、二学期,分别为8个学分,第三学期为5个学分,第四、五、六学期略少,分别是3、4、4个学分,第七学期不安排课程学习,第八学期为2学分课程。
由于剩余60%以上的学分是专业课程,学生在上述时间之外基本上都是专业课程学习,而且主要是历史课程的学习,基地班完全是历史课程,师范班包括历史课与教育类课程,文遗类包括历史与文化方面。
比较华师历史文化学院与德大奥斯汀校区历史系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安排,有一些相似之处,具体而言:第一,强调学习外语,前者主要是学习英语,总计12学分,占整个公共教育平台课程22学分的一大半;后者则明确要求选修一个完整系列的外语课程,一般需要24个学分完成。
第二,强调对非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都要选修一部分理科课程和艺术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