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刘绍禹先生

合集下载

一生追梦太匆匆

一生追梦太匆匆

情到 深处
灯影里的龙眠河
□潘爱娅
夕 阳 落 山 了, 夜色 渐浓 , 龙 眠河 两 岸的灯火也渐次的亮了起来。夏日雨后 的夜空。 没有一丝云彩,暗蓝暗蓝的。 弯 弯的月牙斜挂在天穹,星星伴随着人间 灯火闪烁着,夜色如幕布似 的 拉 开 了。 远 处 的 龙 眠 山 , 近 处 的 楼房 , 在 灯 光 , 在月 亮 星星 的 映 照 下, 变 得 朦胧 起 来。 白 天的 喧嚣繁忙 也被 夜色隐 没 , 在灯影月影里 的 , 是 那 些 悠 闲 散 步 的人们。 龙眠河里的水, 被夜色映成了 墨色,在华灯的映照下,像是在黑漆 盘里洒下了碎银, 一闪一闪的泛着 亮 光 。 两 岸草 丛花 木 间 ,那 黄 梅 调 似 流水般从唱机里流淌至夜空, 比白 天更 觉 得 优美 动 听 。 鸟 儿 归 寂 了,不 知名的虫子们, 开始此起彼伏的唱 起 了 小 夜 曲 。 让 在 河 边 锻炼 的人们, 无 偿 地 享 受着天然的 音乐 盛会。 穿城而过的龙眠河, 在这夏日 的夜晚, 最吸人眼球的当数那灯光 了。 这 灯 光 是 小 城 ,也是 龙 眠河 夜 晚 的主角, 作为主角的灯光为我们的 小城披上了华丽的衣裳。 让小城看 起 来 比 白 天更加 靓丽 了。 汇聚在河两岸的各色华灯,同 时也把龙眠河装扮成了一条彩色的 长 龙 。 使这 条 长 眠 的 龙 有了 神 韵 。 那 些沿河岸散步的人们, 游走在彩龙 的 身 边 。 远远 望 去 , 龙 眠河似 乎灵 动 了 起 来。 尤其是行走在河中木栈道上, 暮色舒漫,河水裹夹着凉风,徐徐扑 面, 散 发着清凉 气 息 , 让 人 无 比 的 舒 心 惬 意。 河岸上就是滨河公园, 华灯亮 起, 随之热闹起来, 一处处的舞场 上,妇女们扭腰摆臀,在灯影里,在 月光下,树影婆娑,舞姿婆娑,给流 光溢彩的龙眠河, 又增添了一道道 美丽 风 景 。 一缕轻柔的月光撒在河面,满 天的繁星闪闪烁烁, 伴随着两岸无 垠的灯光, 给龙眠河增添了几分诗 意,置身在撒满月光灯光的河岸,觉 得整座小城成了光的海洋。 无论是 漫步还是起舞, 心灵都在这小河边 的 灯 光 里 得到了 升 华 。 横跨在龙眠河上的廊桥, 本身 就是小城的一道好风景,到了晚上, 被满身 的 华 灯 点 缀 得 更 是 富 丽 堂 皇, 风景也更加绮丽, 远远望去, 尤如人间仙境。 这人间仙境吸引着 夜晚出来纳凉散步的人们,人们在 廊桥上纳凉,老年人互相交谈着家 长里短,小孩子在桥上追逐戏闹。 小城的夜晚是美丽幽静的,正 因为晚上出外锻炼散步的人多,却 又比白天更加的热闹, 这热闹里全 没有白天的繁忙, 是那种释放着悠 闲 的热 闹 , 轻松 , 愉 快 。 溶溶月色, 悠悠河水, 天上的 月,地上的灯,再配上夜色的笼罩, 在这夏夜里,漫步在河边小路上,虚 渺中,有种天上人间的朦胧感,身心 的疲惫被释放, 放松后的心情被河 边 的气 息熏染 得 飘飘 然。 被灯光渲染成五颜六色的龙眠 河,它的夏夜是非常迷人的,它给小 城增添了妩媚俏丽, 它是人们休闲 娱乐的好去处。 人们不失时机地享 受着龙眠河畔的美丽景色, 享受着 华灯下的美好时光。 小城有这条龙 眠河是小城人民的福气, 再置身于 夜晚灯光下的龙眠河, 就是福气加 喜 气了。

泰斗永耀风范长存——悼念恩师朱绍禹先生

泰斗永耀风范长存——悼念恩师朱绍禹先生

教学大参者名家论坛泰斗永耀风范长存—-隹荨念恩师朱绍禹先生圃王松泉今年四月.正当商议接待朱绍禹先生讲学之际。

忽然得知他病重的消息!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

回想去年底先生来绍兴时。

虽已86岁高龄,但座谈、讲学、游访……兴致勃勃,声如洪钟。

神采焕然。

怎么_.下子就一病不起了呢?我马上从杭州飞往长春.到医院探望了病榻上的先生.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全国教学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语文教学论学科点.以及许多关心他的领导与朋友表示了慰问。

大家一心祈求并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岂料没几天。

五月九日,先生竟驾鹤西去!先生走了,走得那样匆忙。

令人扼腕。

很难抚平心中的伤痛!他曾说今年春暖花开时节还要再来绍兴和杭州,他曾说今年还要完成几家刊物和出版社的约稿。

他曾说九十岁以后还将整理为人撰写的序文……及至身在病床,他还满怀信心地说,手术做得很好,会慢慢恢复健康。

继续余下的工作的。

可是,残忍的病魔却耗尽了他的心力。

先生走得好不甘心!记得那几天去看他,他虽疲惫,但很高兴。

我劝慰他说。

在病中要多想想开心的事;您是我们的恩师。

我们永远不忘您的恩情,永远不忘您的功勋,永远不忘您的期望;您创立了学说,创建了学会。

培育了精英。

推动了教改,为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名副其实的泰斗:现在有这么多学生从天南海北赶来看望您,有这么多领导时刻关心着您。

应当感到欣慰。

这正如东北师大党委书记盛连喜教授钦佩地所说:当教师到这样的份上,真可令人知足了。

是的,先生的一生是辉煌的。

但在高等教育出版社,l l攀去年出版的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语文课程教学概论>中。

我介绍得太简略了:朱绍禹。

1922年生,吉林人。

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人文学院国文系.1950年起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执教。

担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历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席学术顾问等。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传记选读》第一单元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含解析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传记选读》第一单元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含解析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时作业:第一单元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含解析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读书重要,但是,生活实践更重要,一个对身边事物毫不关心毫无兴趣的人,是难以成材的.所以,我们应该像作家沈从文那样,既读一本小书,更读一本大书,捕捉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快乐.水上的人和事,便也有水的柔情.美字体赏美文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唐惠忠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书生在书写、在吟唱了吗?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本文有改动)1.1902年12月,沈从文出生于美丽的湘西凤凰城,排行老四.6岁那年,沈从文被送入私塾。

因受不了私塾的呆板与严厉,他时常想逃出去玩。

在其他顽童的影响下,他学会了种种逃学而又可以骗过先生和父亲的办法,从此也成了一名顽固的逃学少年。

可好景不长,沈从文的逃学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将沈从文送往另一家私塾,那里的先生打起人来毫不留情。

有趣的是,沈从文倒是更喜欢这家私塾,因为表哥也在这家私塾,而表哥很会逃学,沈从文因此比以前逃得更厉害。

沈从文就这样“变本加厉"地继续自己的逃学生活,但也因此在私塾读“小书”的同时,一直有机会“阅读"一本用湘西的自然人情写成的“大书".2.儿时的沈从文喜欢逃学,不愿受私塾先生的思想束缚。

成年之后,他在徐志摩、胡适等人的帮助下,得以任职于文教界,并最终在文学创作上成为一代大师。

[写作运用]适合“童真”“读书”“社会是本‘大书'”“个性”等话题。

示例:因为我喜欢《边城》,所以也喜欢沈从文,因为我喜欢沈从文,所以也喜欢沈从文笔下的那些充满个性的山山水水。

品味着从文先生笔下描绘的山山水水。

那是一种透明的感觉,它是慢慢地来到,它穿越你的心灵,到达你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冲击你一生的文尘,冲击得一干二净……从文先生有水的性格——灵动;又有山的性情——沉稳。

至情至善的大运河之子――思念刘绍棠

至情至善的大运河之子――思念刘绍棠

至情至善的大运河之子――思念刘绍棠十年前的3月12日,著名作家刘绍棠病逝。

当时我正在延安工作,接到讣告,未能来得及赶回北京同他告别,但我们在延安举行了文艺界同仁悼念座谈会,并在报刊上撰文纪念这位热情真诚的良师益友。

当时我发表在《延安日报》和《文艺报》上的《刘绍棠心系延安》一文,被收入了郑恩波、张明同志最近主编的《刘绍棠纪念文集》。

据说,绍棠先生当年读过书的潞河中学和他的家乡通县(今通州区)等有关方面,还要举办纪念活动,真希望届时能够参加。

纪念文集的封面上,有绍棠先生在书房同人交谈时的一张照片。

静夜里,久久地注视着这熟悉亲切的面容,仿佛是又一次见到了思念已久的良师益友,仿佛又在聆听他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和社会观点。

那充满激情与正义的言谈举止,像火焰一样,使你的心随之燃烧。

当我们初次见面,他已经是年近花甲,拖着病残之躯。

他头发花白,但精神却永远是那样的饱满,嘴角透着非凡的刚强和坚毅,眼镜片后面的目光炯然有神,充满了青年人一样的热情。

他说话时习惯性地挥动右手,显出自信和潇洒。

但当你再仔细端详,行走困难的他,眼睑、眉宇间,总难免显出病容与疲惫无奈的痛苦。

在北京前门大街那被他戏称为“红帽子公寓”的寓所里,我多次同绍棠先生交谈。

每每眼前所见的,正是这幅遗照的情形。

那是在他的书房,高大的书架上,各类图书码得满满当当。

书桌上也到处堆着书籍和资料,只在他的面前空出一小片地方,仅能让主人伏下身来写作。

那房子很小,主人为它起了一个很富于乡情诗意的名字,叫“蝈笼斋”。

仿佛他自己是一只被关在小笼中的蝈蝈,日夜为养育着自己的主人而放声歌唱。

这也含蓄地体现了他的文学创作目的与乡土文学定位。

可以想像,在“蝈笼斋”中,当我们敬仰的作家埋头疾书的时候,你站在门口望进去,整个的书房,就全是书籍资料的世界了。

此时你所想到的,岂止是一只拥书自慰自谦又自豪的蝈蝈。

那该是一种多么悲壮的场面。

那一刻的绍棠先生,就是怒醒的雄狮、英武的战士,他匍匐在战壕里面,不顾一切地举枪瞄准。

泰斗永耀 风范长存——悼念恩师朱绍禹先生

泰斗永耀 风范长存——悼念恩师朱绍禹先生
维普资讯
教 学 大 参 考 ・ 家 论 坛 名
泰斗永耀 风范长存
— —
悼念 恩师 朱绍 禹先 生
画 王松 泉
今 年 四 月 . 当商 议 接 待 朱 绍 禹先 生 讲 学 之 际 , 正 忽 然 得 知 他病 重 的消 息 ! 惊 愕 得 说 不 出话 来 , 想 去 年 我 回 底 先 生 来绍 兴 时 ,虽 已 8 高 龄 ,但 座 谈 、讲 学 、 6岁 游
显 然 , 样介绍虽然客 观 , 这 但很不全面 。 我真不知
道 怎样 才能 概 括 先 生 的 一 生 。 先生 虽年 近 九 旬 。 从 未 却 停 止过 对 于 语 文 教 育 的实 践 和 研 究 , 书 、 书 、 书 、 读 教 著 评 书是 他 一 生 的写 照 .使 他 成 为 我 国语 文 教 育 理 论 研
委 员会 及 学 术 委 员会 、 国 教 学 艺 术 研 究 中 心 、 江 省 全 浙
小 学教 材 审 定委 员会 委 员 、 中 国教 育 学会 语 文教 学 法
专 业委 员会 理 事 长 、 术 委 员 会 主 任 、 国 高等 教 育 学 学 中
会 语 文 教 育 专 业委 员会 首席 学 术顾 问等 。 要 论 著 有 : 主
当 教师 到 这 样 的 份 上 . 可 令 人 知 足 了 。 真
是的. 先生 的一 生 是 辉 煌 的 。 在 高等 教 育 出版 社 但
德 立 言 声 望 煌 煌 若泰 斗 永 耀
杏 坛 半 纪逾 十 栽 重 才 育 才 惜 才 举 才识 通 古 今 求
3 ●
维普资讯 http://Hale Waihona Puke
才 .乃至他 当年主持的国家教委委托东北师大举办的

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举办追忆刘绍棠座谈会

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举办追忆刘绍棠座谈会

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举办追忆刘绍棠座谈会
李晓红;马娜
【期刊名称】《北京档案》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今年是著名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先生逝世十周年。

4月13日上午,北京市通州区档案局馆召开了“追忆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先生”座谈会,主管档案工作的副区长于世疆,区政协副主席杜宏谋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总页数】1页(P19)
【作者】李晓红;马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召开50周年馆庆座谈会 [J], 吴文
2.刘绍棠与通州档案馆的家乡情——访北京市通州区档案馆"刘绍棠文库" [J], 莫陌
3.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合举办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座谈会 [J], 杨宝章
4.河北省档案馆举办纪念建馆60周年离退休干部座谈会 [J], 任啸岗[1]
5.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合举办黄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座谈会关于开展新修订档案法微创意比赛活动的通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沉痛悼念朱绍禹先生

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沉痛悼念朱绍禹先生

教材 审定 委 员 十余 年 , 与 了 大量 调 查 研 究 、 参 教材 编 审 的具 体 工 作 , 为全 国 中小 学 教 材
改 革 付 出 了 智慧 与 辛劳 : 一方 面 , 又 是 一 位教 改 实验 指导 专 家 。 继 担 任 关 于 语 文 另 他 相
学 习 科学 研 究 的 “ 五 ” “ 五 ” 家 教 育 科学 规 划 课 题 的顾 问 . 遍 全 国各 地 的实 验 九 和 十 国 走 学 校 , 至 8 高 龄 还 身 体 力 行 , 自指 导 语 文 教 改 实 践 . 进 行 语 文 教 育 实 验 的 理 直 5岁 亲 并
次 刊 庆 上 , 有 幸得 到 先 生 的 墨 宝 , 都 尤其 是 先 生 在 2 0 0 7年 1 2月病 中 所题 “ 足 读 者 . 满
创新刊物 ” 的题 词 , 使 我 们 感 动 不 已 。 们 一 定 牢 记 先 生 的 教 诲 , 力 拼 搏 、 力 工 更 我 奋 努
作 , 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 愿先生一路走好。 以 祈
论探 索 . 基 础 教 育 的 改 革与 发 展 贡 献 出 了 毕 生 的精 力 为
朱 绍 禹 先 生对 本 刊 的各 方 面 工 作 , 给 予 了 极 大 的 支 持 。 生 长 期 以 来 . 直 担 任 都 先 一
本刊的顾 问 , 多次参加编辑部 组织的大 型活动 . 在本刊 的百期纪念 与创刊 5 0周年 的两
教 育 的 实 践探 索 和 理 论 研 究 . 形成 了独 具 一 格 的 语 文 教 育 思 想 。 种 语 文 教 育 思 想 已 这 经成 为我 国语 文 教 育 的宝 贵 财 富 . 必将 越 来 越 鲜 明 地 显 示 出 学术 研 究 的价 值 。 朱先 生 不仅 是 我 国 语 文 教 育 理论 体 系 的 奠基 人 之 一 . 且在 语 文 教 学 的实 践 与 研 而 究方 面 做 出 了 重要 贡 献 。 一方 面 , 是 一 位 著名 的教 材 编 审 专 家 。 担 任 教 育 部 中 小 学 他 他

大师远行 日月长明——深深追思朱绍禹先生

大师远行 日月长明——深深追思朱绍禹先生
南 北 的 中 小 学 母 语 教 师 踏 上 了 教 研 兼 擅 的发 展 之 路
秋 冬 默 默远 行 !

位 高 人 的价 值 往 往 更 多地 显 现 在 他 身 后 .或 者
说 只 有 在他 身 影 消 失 后 才 能更 加 深 切 体 验 到 其所 留下 的那 片 空 白—— 今 天 . 老 的 遽 然 陨落 . 次 印证 了 。他 离 去 后 在 母 语 教 育学 界 留
实 践 研 究 和学 人培 养诸 方 面 都 作 出 了 学 界 共誉 、来 者
位 德 高 望 重 的 前 辈 对 几 似 素 味 平 生 的 后 学 如 是 奖
难 追 的特 殊 贡 献 。 代 宗 师 之辞 世 , 国 母语 教 育之 创 一 一
痛!
掖 , 种纯 净 剔透 的勉 励 . 种超 越 世 俗 的 情 怀 . 我 这 这 令 油 然 而 生无 尽 感慨 ! 我 有 才 , 生 厚道 , 此而 已 ! 非 先 如 而
念 ! 老不老, 朱 薪火 传 照
下 的 空 白 , 许悠 远 的 时 间 难 以 填 补 。 忠 于 信 念 、 也 因 泽 被 杏 园 、 爱 未 来 、 掖 新 人 耸 立 起 来 的 人 格 威 望 . 热 扶 因 不 辞 晨 昏 、 而 不舍 、 贯 学 林 、 越 世 纪 而 累 积 起 锲 横 纵
深深 追思 朱绍 禹先生
画 潘 涌
电话 联 系
20 0 7年 l 1月 2 5日 . 全 国语 文学 习科 学 专 业 委 在
员会 第 三次 代 表 大 会 暨学 术 交流 会 闭 幕 式 上 .朱老 面 对 来 自全 国 各 省 市 母 语 教 育学 专 家 和 一 线 母 语 教 师 . 又 郑 重表 明 他 所 看好 的两 位 母 语 教 育 研 究者 .其 中 点 及吾名 ; 之后 , 松 泉 教 授 再 转 述 : 王 朱老 在 绍 兴 文 理 学 20 年 5月 9 日 1 08 6时 左 右 . 正赴 温 州 上 课 途 中 . 忽 然接 到王 松 泉 教授 的一 个沉 重 短信 :朱老 已于 当 目

缅怀朱绍禹先生

缅怀朱绍禹先生

授。 此外 , 这个班上 , 员们还学 在 学
了 语 文教 育美 学 、 系统 论 、 息 论 、 信 控 制 论 、 力 心 理 学 等 非 常 出 色 的 能
专 题 课 。 都 是 由 东 北 师 大 、 东 全 华
机 会 终 于 来 了 。9 6年 上 半 18
年 . 国家 教 委 的 委 托 . 生 主 持 受 先
多 了 。 他 的正 确 领 导 和 精 心 组 织 在
下 , 台 讲 习班 按 时 、 计 划 如 期 烟 按
位6 4岁 的 老 人 。得 益 于 他 的严
举 办 . 时 近 半 个 月 , 加 学 习 的 历 参 是 来 自全 国 各 地 的 学 员近 4 0人 . 0
授课的专家学者 1 6位 .称 得 上 是
师大 的著 名 学 者 讲 的 。 在 这 期 间 , 先 生 为 了 训练 学 员 们 的 科 研 能 力 .
先生 继 任 理 事 长 ) ,是大 家 公 认 的 国 内 少 数 几 位 语 文 学 科 教 学 论 的 “ 术权 威” 一 。 这次会议 上 。 学 之 在 研 究会 决 定 于 18 年 暑 期 在 烟 台 93 举 办 第 二 期 语 文 教 学 法 讲 习班 ( 第
急 需 的 工 具 书 《 文 教 育 辞 典 》 延 语 ( 边 人 民 出 版 社 19 9 1年 出 版 ) 可 。 见 。 个 班 虽 然 时 间 很 短 , 效 率 这 但 却 高 得 惊 人 。这 个 班 办 得 非 常 出
色 . 一 次 充 分 证 明 了 先 生 非 凡 的 又
学 法研 究会 的第 二 次 学 术 年 会 上 。
此 时 , 担任 学会的 副理事长 ( 他 理 事长是范德藻先生 ; 同年 1 月 。 1 朱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

难忘的交谈——深切怀念刘绍棠老师

是提前打了个电话 ,刘老师便欣然应 虚弱 ,其它就没再多写 ,一切从简。真
许 ,把几十万字的《绍棠随笔: 四类手 难以想到 ,那次的会面竟是永诀。
记》交给了我 ,当时我们并未签任何合
那天和往常一样 ,校样被提前放
同 ,彼此是相互信任的。约稿时 ,刘老 入书包 ,接着拨通了电话 ,可是再也听
和阿姨都在忙着准备 ,刘老书写了标 不到他的声音 ,得来的却是早晨刚刚
点 ,我不知该说什么 ,只是难以接受这 一现实 ,只感到通话的声音分明被对 方压得很低很低。
刘老师走了 ,走得那么匆忙 ,竟没 有看到校样 ,没有看到我给他编的书 , 没有提出宝贵意见 ,这是我一生中的 一大憾事。
新闻出版交流 1997年第 4期
思绪将我带入往昔的回忆里…… “刘老师 ,我在试着写小说呢。”在 刘老 师家里 , 我们亲切 地谈了起 来。 “我写的时候 ,脑子里很散 ,很想用散 文的笔法去写 ,不喜欢传统型的小说 ; 非要把小说固定在模式里 ,由故事的 开端发展 ,写到高潮和结局。写的时 候 ,脑子里的思维呈放射状分布 ,写故 事情节的时候 ,其他的故事也来了 ,不 知您是否也有同感?”我的话多数是带 着问题向他请教。 “我有同感 ,想写的时候 ,很投入 , 以自我为主 ,非常自然 ,主要以人的行 为去刻画人物 ,但古典小说多运用老 模式 ,历史性的小说 ,就不可能完全以 自我为主 ,任意发挥 ,要尊重历史 ,尊 重事实 ,因此小说结构是要受制约 的。” “刘老师 ,您能不能谈谈您写作时 的感 受?”我 的话题又 转向了另 一方 面。 “我比你大 40来岁 ,阅历丰富。虽 然我出过国、从过政 ,但经历的这些都 是浮华的 ,过眼烟云 ,没什么印象 ,唯 独童年经历的事永远也难以忘怀。我 时常想起了少时和小朋友下河摸鱼、 摸泥 鳅的事 , 想起了偷 邻居家的 枣。 偷了枣 ,后面的人跟着追 ,逃到家里 , 脚 被扎 出 了好 多 血 ,扎 得 我 直抱 脚 ……那时候 ,淘气得很 ,惹得母亲生 气 ,有时打了我。看我的十几本小说 , 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 ,都离不开童年 的记忆。我小时候的故事常讲给孙子 听……” 刘老谈到此时 ,声音高昂 ,说话激 动 ,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掩饰不住他对 故土的感情。家乡的人和事、家乡的 树叶、小草、山川、河流 ,都时常会令刘 老陷入沉思。然而 ,刘老最难以忘怀 的还是他在农村所经历的那些艰苦生 活 ,因为这段生活给他深邃广阔的创 作源泉 ,给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 ,激发

202X年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介绍六篇

202X年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介绍六篇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介绍六篇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篇1前不久,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FAST发现新脉冲星,其中两颗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

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当这一举世瞩目的FAST首批成果公布,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时,距离“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已有1个多月的时间。

20多年的努力钻研,终于让世人看到了研究成果。

“我终于看见了你,而你却再看不见我。

”如今,这是许多人在缅怀和追忆南仁东时内心发出的深情和敬意。

”打小就“野” 少年南仁东的“科学梦”1945年,南仁东出生在辽源市,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

由于家庭条件一般,一家人寄住在外婆家,生活很清苦。

近日,记者走进南仁东弟弟南仁刚的工作画室,与他和南仁东生前的同学了解“天眼之父”小时候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采访中,许多人描述了他们心中的南仁东。

70岁的张平和南仁东过去是邻居,他说:“我从小就很仰慕南仁东,他记忆能力超强,解题方法独特,诗词、文化、绘画等方面样样精通,所以在朋友中比较有威信。

”“上学时南仁东并不是苦读型的学生,我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儿,能长不少知识。

”75岁的董继咸是南仁东的同班同学,由于成绩和表现突出,所以老人对南仁东上学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对南仁东少年时光了解比较详细的自然是他的家人。

望着桌子上摆放的哥哥生前照片,南仁刚难掩悲痛,他说与哥哥相处最多的时光便是在童年。

河套摸鱼、弹溜溜、采艾蒿……这些儿时的记忆,让南仁刚至今难以忘怀。

“我哥哥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从小到大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攻克科研难关,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和困难。

”每次提及哥哥,南仁刚都会很自豪地向身边朋友和家人述说着自己有个了不起的哥哥。

童年的南仁东创造力和记忆力更是了得,具有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南半球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在同龄孩子眼中,南仁东眼光长远,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1963年,南仁东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通化市无线电厂工作。

我与恩师刘绍棠

我与恩师刘绍棠

小说

心 劲正 盛


自然 也 是 积 极 倡 导

19 8 0
年春节


我去河 北 省霸
己 的文 艺 观 点
可 那个年月是不许 有 个

者之



19 8 4
年8 月2 0 日
协会正 式成
县 给岳 父拜 年
闲谈 中说 出 自己 的 想

人思 想 的

刘 绍 棠 的 所谓

为三 万 元 稿
从北 京城 里 请 了 多位作 家前 来助 刘 绍棠 也 是 其 中之

只 比刘 绍 棠 大 两 岁

凭稿 费养 家 糊 口




次 与朋 友 闲谈



的 乡下 赶 到县 城
闲暇 时也 好 舞 文弄 墨 的情 况 知道

所 以 对 刘绍 棠

如 果 能挣 到 三 万 元 稿 费

家 人 的生

坐 在 开 会 的大 厅 里

我 既 紧张 又 兴



提 起刘 绍 棠


说 他

… …

神童 作家

反党大右
划右


个 七八 岁 的孩 子


当然辨 不 清
最 后
岳 父 不

那 么 大 的孰 是 孰 非 在报 刊 上 发 表 文 章
但 刘 绍 棠 1 3 岁就 能 却是 让 我 佩服 得 五
无 痛 惜 地 说

缅怀朱绍禹先生

缅怀朱绍禹先生

缅怀朱绍禹先生作者:曹洪顺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8年第07期5月9日,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我悲痛万分,26年来与先生相识、相处的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其声音笑貌,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1982年4月,我与先生相识于在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的第二次学术年会上。

此时,他担任学会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范德藻先生;同年11月,朱先生继任理事长),是大家公认的国内少数几位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学术权威”之一。

在这次会议上,研究会决定于1983年暑期在烟台举办第二期语文教学法讲习班(第一期是1981年在大连举办的),由我负责操持会务,因此,我和先生便经常有书信往来,会面的机会也多了。

在他的正确领导和精心组织下,烟台讲习班按时、按计划如期举办,历时近半个月,参加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近400人,授课的专家学者16位,称得上是本学科的一次盛大的学术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国高师院校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这个班的成功,充分表现出先生高超的组织能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那年,先生61岁,已经是年过花甲之人了,但先生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怀和视野,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平易近人的态度,幽默风趣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产生了直接拜他为师的念头。

机会终于来了。

1986年上半年,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先生主持了东北师大主办的语文教学法研讨班,我报名参加了。

到这个班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师大、南京师大等名牌高师院校在内的学员共27人,其中有几位,如浙江的王松泉、湖南的周庆元、内蒙古的韩雪屏等,在当时的语文教育领域已经小有名气。

整个办班过程,先生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讲起课来,神采飞扬,底气十足,纵横捭阖,旁征博引,侃侃而论,谈笑风生,一点也不像是一位64岁的老人。

得益于他的严密组织和精心安排,这个班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实际上只有4个月)的时间内,居然开设了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在三年的时间内应该开设的所有的学位课程:“语文教育原理”课,先生自己亲自讲授;“语文教学心理学”课,邀请著名心理学家朱作仁先生讲授;“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课,则邀请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讲授;“中外语文教育的比较研究”课,设“中日语文教育比较研究”和“中欧、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两个专题,由沈阳教育学院的赵北柯教授和本班学员韩雪屏同志分别讲授。

大师远行日月长明——深深追思朱绍禹先生

大师远行日月长明——深深追思朱绍禹先生

大师远行日月长明——深深追思朱绍禹先生
潘涌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 2008年5月9日16时左右,正赴温州上课途中,忽然接到王松泉教授的一个沉重短信:朱老已于当日14时许病逝.我心灵猛地受到一击:先生身板硬朗,声音洪亮,元气充沛,怎一下走得这么急?
【总页数】1页(P64)
【作者】潘涌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有感于朱绍禹先生的绝笔 [J], 刘永康
2.老而弥坚风范长存——深切缅怀朱绍禹先生 [J], 番纪平
3.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沉痛悼念朱绍禹先生 [J],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编辑部
4.泰斗永耀风范长存——悼念恩师朱绍禹先生 [J], 王松泉
5.在"朱绍禹先生从教55周年暨第二届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 [J], 周庆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揭秘冀察政务委员会——天津博物馆藏刘绍禹致程克信函解析

揭秘冀察政务委员会——天津博物馆藏刘绍禹致程克信函解析

1935年前后,日本关东军和天津驻屯军联合策划了“华北自治运动”[1],企图在华北建立亲日、满的政权,进一步分裂中国主权。

在此期间,华北地区成立了以宋哲元为领袖的冀察政务委员会。

以往史学界对宋哲元的表现多有论述,而对于在日本天津驻屯军身旁任职的天津市长程克的所作所为却很少言及。

天津博物馆收藏有5封1935年刘绍禹[2]给程克[3]的信,披露了二人积极运作“华北自治政权”的许多内幕,对明确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政治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5封信函均用无装饰图案的白色宣纸信笺,以纸的折痕为格线,现保存完好。

文字为毛笔行书,自右至左竖式行文,写作时间分别为1935年11月7日、11月11日、11月15日、12月12日和12月27日。

信函一:共5页,每页纵26.5厘米,横17.5厘米(图一)。

信封为淡黄色牛皮纸,竖式,正面盖有“天津24年11月9日”邮戳1枚。

信封右侧书收信人地址“天津意界三马路四九号”,中间收信人“现任天津市程市长仲渔亲启”,左侧“快南京五台山村卅九号刘绍禹”(图二)。

信函内容如下:仲渔二兄市长密鉴。

四日快信谅早达典签。

因尊函迄今未寄到,所有面授尊旨,弟在此晤见比较重要各中委,均以客观立场代为陈述。

同情默许者已不乏人,再多加酝酿,必于进行有助也。

惟昨闻有两点应请注意及之:一、昨从何辑五[4](招饮后,特约弟谈话)、谢伯元[5]两君口中,何[6]意似已活动,似雷季尚[7]在平工作已大有进步,俟中央整个方略最后决定,何即可北归。

二、关于防共组织。

据谓,商[8]与公近日仲渔二兄市长密鉴。

真电早登签掌,八日接奉惠翰并附函八件。

日来,弟已个别预约长谈时间,亲往面交,并正式负责代达一切。

幸荷各友慨念故交,当前表示均极圆满,除孙[15]、孔[16]、褚[17]三公须俟其今日自申返京另期详谈外,于右任[18]、邵力子[19]晤谈时,对于以不妨碍中央统一之大体局面为限,最后决定之公布权仍属于中央。

中央对于三省三市地方长官及各军领应秘密许以国际变化(中日问题)后地位在华北缓和局势期间绝无调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人教部编版

刘绍棠(1936~199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今通州区) 人。1954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在团中央工作。 同年回家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 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枝绿叶》、《运 河的桨声》、《瓜棚柳巷》、《蒲柳人家》、《京 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 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写了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 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 作家的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 平凡的经历?
贴在报告栏上——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发表 在地区刊物上——发表在正式刊物上
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 “我”有什么表现?
《老师领进门》 这篇文章让我感 受到启蒙老师对 我们一生的影响 可真大呀!
是呀,我也想 起了自己的启 蒙老师……
作文上的红双圈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②“我”的作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 补平凡的经历? ③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 “我”有什么表现? ④“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 样的影响?
小学六年的生活像一幅画卷,给我们留下 许多难忘的回忆。不久以后我们就要告别美丽 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让我们 围绕“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一次综合 性学习,向师友母校依依惜别!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依依惜别

小学的几年生活,我们有过很 多老师,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他们是不是各有特色?今天我 们再来认识几位让学生一直怀念的 老师。
“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 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 出我的迫不及待。”

在育才的故事

在育才的故事

在育才的故事
刘瑶
【期刊名称】《重庆陶研文史》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1943年初,虽然学校经费十分困难,但有一天我们却接到校长从重庆来的信,请全体师生分批由古圣寺去重庆看话剧《安魂曲》。

由古圣寺去重庆有一百多华里,大同学都是深夜起程步行去的,我们小同学和部分体弱的师生是走到草街子后乘木船去的。

当时我年仅11岁,但剧情至今留在我心中。

它描述的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在奋斗中成长的故事……那种为追求艺术贫贱不移、百折不挠、终于成功的事迹,深深打动我幼小的心灵,也激励了同学们战胜贫困、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总页数】1页(P209-209)
【作者】刘瑶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5
【相关文献】
1.在育才的故事——校长去世 [J], 刘瑶;
2.育才故事(连载之五) [J], 赵义熙;苏永静
3.育才故事(连载之六) [J], 赵义熙;苏永静
4.跨越时光“育”见你!——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建校80周年来听听校友们与育才的故事 [J], 何婷; 许义丽
5.往昔峥嵘岁月稠育才革命精神绣--听赵义熙、苏永静后人讲述父母革命故事 [J], 陈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忆刘绍禹先生
作者:丁远凤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5期
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一个新生命在新津县万和乡石福村诞生了。

据说其哭声清脆响亮、气脉十足,许多邻里都前往朝贺。

他便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刘绍禹。

刘绍禹,名怀锐,四川新津人,他的父亲是前清秀才刘长跤。

刘家可谓是书香门第,刘长跤自然也非同一般。

他曾经参与过反清活动、加入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捐资创办了本乡的歇马殿小学。

可见其是一位热心教育、尚学爱才之人。

出生在书香门第身为刘长跤之子的刘绍禹,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的影响。

小学时段,刘绍禹先生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学堂,他在一篇以“弭兵论”为题的作文中写到:“当前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是富国强兵,只有改变贫弱的状态,才能不受列强欺凌,怎能空谈…弭兵‟”(弭兵,即平息战争,平息战乱,求和)。

当时便受到老师的赞赏,称其“少年英雄,可爱也!”。

并将他的文章传阅全班。

刘绍禹先生那时年岁尚少,面对当时动荡的时局,却能如此正义凌然地揭露现实,慷慨激昂地鞭挞“弭兵”思想,这该是何等的眼界与气魄!
民国3年即1914年,刘绍禹先生从成属联中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于民国11年即1922年毕业。

之后被派送到美国格锐乃尔大学,学习教育学。

第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

民国13年即1924年,学士毕业,并在芝加哥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研究“比较心理学”。

那时的芝加哥大学是“机能派”的研究中心,由杜威和安吉尔领导。

当时刘绍禹先生受芝加哥学派安吉尔的继承者卡儿的指导,三年期间,刘绍禹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远赴欧美考察,最终写就《年龄与学习的关系》作为博士论文,并在美国《比较心理学》上发表,并获得博士学位。

美国留学期间,刘绍禹先生得到了美国心理学家卡儿的赏识,在刘绍禹先生毕业这一年,经卡儿介绍,加入全美自然科学家协会。

虽然刘绍禹先生在美国留学多年,但他并没有忘记大洋彼岸的祖国。

在面对导师执意挽留和不可多得的深造机会时,刘绍禹先生婉言谢绝了。

因为他不忘初心,不忘留学深造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报效祖国!他深知祖国更需要心理学!
民国16年即1927年11月,在异国他乡独自留学的刘绍禹先生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开始践行振新中国教育、推进祖国心理学发展的承诺。

应成都大学校长张澜的聘请,刘绍禹先生任成都大学心理学教授。

在任期间,刘绍禹先生开创了四川心理学的教研工作。

教学上,他不辞劳苦地编写教材,开设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统计学、应用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系统心理学等课程,并亲自担任“比较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

虽然肩负了多项任务,但刘绍禹对课堂教学可谓毫不含糊。

他将显微镜带上讲台,亲自指导学生观察白鼠脑切片显示的神经原和突触,并教学生学会切片和染色等技能。

1929年刘绍禹先生创办了名为《现代教育》的学术刊物,并发表了名为《现代心理学之派别》文章。

1930年,刘绍禹先生改任为中华基金董事会设在成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讲座教授。

1931年,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合并成为四川大学,刘绍禹先生任
心理学系主任,对教育系的体制进行了大幅改革。

规定学生从三年级起,分为教育心理、教育行政、教材教法、中小学教育4个组。

通过这样的改革,专业划分更为明细,更具针对性,研究方向更加明确,在每个领域研究也更加深入,大大促进了教育系的发展。

民国24年即1935年,借助中华文化基金会的赞助,刘绍禹先生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

再度回国时,还代四川大学购置了心里实验仪器和设备,并且创建了教育心理实验室,为西南地区培养心理学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川大校长黄季陆曾3次邀请刘绍禹先生担任教务长,但从小就被称“少年英雄”,坚持正义、敢于言表的刘绍禹先生断然拒绝,他坚持不苟同于反动派。

为了避开浑浊的政治环境,刘绍禹先生甚至移居至远离学校,条件较差的川大狮子山农场。

即便远离校舍,刘绍禹先生仍全力支持学校师生的进步活动。

在听闻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消息后,刘绍禹先生愤然走上讲台,怒斥蒋介石集团的暴力行为。

作为一个公民,刘绍禹先生敢怒敢言。

作为一名教师,刘绍禹先生也尽其所能去爱护学生、兴办教育。

在1947年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和1948年的四川大学罢教斗争中冒险掩护学生,以免学生受到伤害,同时还出资捐建了“桂溪中学”。

1935年刘绍禹先生虽在美国,但仍心系学生,与叶麟商议设置自主四川青年中的清贫者的助学基金。

建国以后,刘绍禹先生分别担任过四川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的职位,四川师范大学院长。

并发起筹建了四川心理学会,担任理事一职。

刘绍禹先生对工作可谓勤勤恳恳、一丝不苟。

直至1980年退休后,刘绍禹先生仍继续关注着国内教育发展以及学生的相关情况。

他始终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先进知识教育的刘绍禹先生,不仅在其学术研究领域有一定建树,家庭教育也有其独到之处。

20世纪30年代,刘绍禹先生提出了17条家庭教育原则:
1.不要过于夸奖孩子,孩子做事不差,略表赞许就可以了,过度夸奖,容易养成沽名钓誉的心里。

2.不要太关心孩子,否则很容易养成孩子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里,结果便成为自私自利的人。

3.不要贿赂孩子,父母有时为比门面孩子一时的搅扰,往往拿金钱物品给孩子,这是不应该的,这等于奖励他们的搅扰,养成他要挟的习惯。

4.应明察孩子的禀赋,不应勉强他做才力不相近的事,不要以自己的主见为孩子决定所学。

5.让孩子充分自由活动,只要他的行动没有超出常规,不要去干涉他,因为活动是一切学习之母。

6.不要骗孩子,孩子发觉受欺骗后对父母师长的信任感就会消失,以后父母师长的话就不会发生效力了。

7.不要恫吓孩子,如果只吓而不行,以后一切告诫都无效。

8.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惩罚,如父母主张不一,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9.孩子的活动偶越常规时,宜代之以良好的活动,直接阻止反不易收效。

10.不要对孩子太严厉,免得他养成过度畏惧的心理,或面善心非的性格。

11.宜帮助孩子去分析他的环境,衡量他的行为,帮助他解决困难,孩子越大,更应自己料理事务,父母师长更不能越俎代庖,品格的养成与体力的增进,均由练习而来。

12.训诫孩子的时候,应力求镇静,尤忌借孩子以发泄愤怒。

13.不要勉强孩子做他不能胜任的事,孩子的自信心,大半由做事成功而来,是孩子做太难的事,可能摧残孩子的自信心。

14.不要时常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与其告诉孩子哪些事不该做,不如告诉他哪些事该做。

15.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让他们与其年龄相同的孩子一起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若时刻与成人在一起,其依赖或自卑心里就很难打破,将来走入社会就会感觉孤独无助。

16.不要给孩子他想要的一切东西,孩子从小应该知道权力与义务的关系。

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17.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当众批评或者嘲笑自己的孩子,免得他养成怀恨或害羞的心理。

以上17条家庭教育原则是刘绍禹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的,距今虽已有将近半个世纪了,但于现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一定地指导作用。

刘绍禹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拥有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肩负着以教兴国的使命,秉承着培养于社会有益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然而,1981年3月28日,刘绍禹先生悄然离世,这无疑是对中国教育的重创。

刘绍禹先生秉性耿介、一生清白,他没有给家人留下遗嘱和任何钱财,却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忠诚、对职业的虔诚。

作为新生一代的我们,肩负着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更应该继承刘绍禹先生的优良传统,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简介:丁远凤(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