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三说明文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中考考点说明文总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中考考点说明文总复习课件PPT
总复习指导课
说明文考点梳理
一、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考文本解读及信息筛选) 1、电子生物有哪些重要特点? 2、与其他树种相比,红树林有哪 些独特之处? 3、犯罪分子如果想逃避惩罚,有 哪些方法来伪造DNA数据?(09 年中考)
4、概括列出人工光有哪些危害? 5、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对菊花 进行了说明。(概括性强,有时能 在文中找到原句或原词。) 答题思路: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遵循原文 原则。第5题题型除外。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阅读答案 3、发热量高,燃烧后不污染环境,是 可再生资源。 4、不能删。“目前”对时间范围进行 了限制,表明“世界上一次性能源中有 40%由石油提供”这个结论仅仅就现阶 段而言,至于过去和将来就不一定如此 了。如果删去与原文意思不符。“目前”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例三:我将选用乳白色的书桌,这样显得 洁净;选用粉红色的台灯和窗帘,这会显 得活泼可爱。乳白色和粉红色搭配起来, 能创设一种活泼明净的氛围…… 例四:我将选用淡蓝色的书桌、淡蓝色的 台灯和淡蓝色的窗帘,因为淡蓝色与书房 洁白的墙壁相映衬,能给人宽阔明朗的感 觉……
加点词的作用。 3.请在本文中选取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特
点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三、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常见题型:1、深圳中考恢复体育测试, 有的同学认为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影 响了学习,请根据文中的信息并联系 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此加以反驳。(09 年中考) 2、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 建议。 3、我市“中国海盐博物馆”正征集有 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的材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材 料可在征集之列?
《神奇的色彩》阅读答案 3、不能去掉。“据说”表明信息来源 并不确切,这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 分寸。去掉后表述过于确定,与原意不 符。“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和精密性。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6说明文阅读(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6说明文阅读(难点)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专题16说明文阅读(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和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同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的对象。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

四、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生长过程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例如介绍某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包括各种逻辑顺序。

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

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

中考阅读理解说明文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之一阅读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

感知中心内容阅读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明确说明对象,感知中心内容,也就是要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及其持征:“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为材料拟定标题”等都是常见的题型。

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如《城市视觉污染》;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还指出了其特征,如《中华瑰宝——太极拳》;有的标题则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方法,如《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理解其修辞方法的含义,会更容易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从分析材料人手。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等关键句,它们都会较为明确地指出段落或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3.也可逐段对说明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归纳小结,这样可以使隐含在文中的说明特征显现出来。

4.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注意区别“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前者概括,表述形式一般是概念,而后者较为具体,是具体的内容。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全文说明的内容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吲、形式优美”。

例文一:红红绿绿环保袋①在悉尼和墨尔本街头,我常常见到人们挎一个或者拎一个鲜绿色或玫瑰红的长方形的大袋子,颜色十分鲜艳。

友人阿森告诉我,这是“环保购物袋”,通常简称“环保袋”。

②阿森的话,给我解开了环保袋之谜。

我当年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

我明白,超市场免费供应的那种透明塑料袋,通常是用聚乙烯塑料或者聚氯烯塑料制成的。

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成为垃圾后,难以分解,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正因为这样,澳大利亚提倡用环保袋取代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

这种环保袋,是用无纺布做成的,成为垃圾以后,易于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③在美国,2007年推出的时尚环保购物袋,是用丝绸和小牛皮手工制作,可以折叠成钱包大小,价格高达960美元,乏人问津。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总结目标:(1)掌握说明对象的判断方法(2)掌握10种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一、说明对象1.说明文通常分为哪两种?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 如何区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

三、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1.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结构(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说明结构说明文的常见结构有哪些?把握中心句和关键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总之”等即可判断文章的说明结构。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可派生三种情况,即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

2.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式平等并列的。

3.递进式:后边的说明是在前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说明。

初三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4大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4大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4大知识点总结说明文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事物的特点、原理、作用等进行解释和说明。

初三语文上册的说明文部分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的四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说明文的特点1.针对具体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说明。

2.通过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进行论证,使读者易于理解。

3.通过对事物特点、原理、作用等的说明,使读者掌握相关知识。

4.采用客观、客观、科学、准确的表达方式,避免主观色彩。

二、说明文的写作结构说明文一般由导入、主体、结论构成,其中主体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又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描述一个具体的内容。

1.导入:引起读者兴趣,导入主题。

导入部分是说明文的开篇之处,要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名言、讲述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

2.主体:对事物的特点、原理、作用等进行详细说明。

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在这里对所要说明的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可以按照系统性、分析性、归纳性、举例性等方式进行说明。

每一个段落可以围绕一个具体的内容展开,进行论述、分析和说明。

3.结论:对所说明的事物进行总结。

结论部分是说明文的总结,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通过简要概括、提出观点或给予建议等方式进行结论。

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注重事物的特点:说明文的根本目的是对事物进行说明,因此要注重分析事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解释。

要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对关键特点进行重点阐述。

2.注意逻辑关系:说明文要具有逻辑性,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论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中所说明的事物。

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等方式来组织文体结构。

3.运用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通过引入具体事例和实际数据,可以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具体的例子和数据可以起到直观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注意语言规范和表达准确性:说明文是一种科学性强的文体类型,要注重语言准确性和表达规范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专题复习说明方法及作用PPT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专题复习说明方法及作用PPT教案
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 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 亿美元。
第27页/共33页
满分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 济效益产生的影响。
第28页/共33页
指出下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一以每秒10千
第5页/共33页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
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首先 其次 然后)
★ 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画图表 ★摹状貌等
22分通常一个能干的爱斯基摩建通常一个能干的爱斯基摩建造者能在造者能在11小时内建完供三四人小时内建完供三四人居住的雪屋在零下几十度的居住的雪屋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天气下从选料切砖寒冷天气下从选料切砖到搬运堆砌不是常人所能到搬运堆砌不是常人所能准确地准确地具体地具体地科学地说明爱斯基摩人造科学地说明爱斯基摩人造雪屋所用的雪屋所用的时间之短时间之短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聪明能干聪明能干技巧技巧熟练
第15页/共33页
【1分答案示例 】 ①准确说明了爱斯基摩人的能干。 ②体现了爱斯基摩人建筑冰屋之快
第16页/共33页
【 0分答案示例】
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能充分体现建筑雪屋需 要技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要做冰屋子所需要的原 料的要求。 让读者更清楚一点地了解做雪屋材料的特 点和需要的技术以及难度。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 专题07 说明文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 专题07 说明文阅读(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

专题07 说明文阅读★知识划重点★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下面简单谈一下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的考点及答题策略。

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二、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XX/科学事理XX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初三专题复习 说明文知识点汇总

初三专题复习 说明文知识点汇总

初三专题复习说明文知识点整理说明文的阅读考查要点通常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概括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的顺序、辨析说明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的语言。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1、对象:①事物说明文:看标题。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②事理说明文:不能仅看标题。

如《死海不死》的说明对象是“死海不死”的原因。

注意:①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后在确定,不能只看标题。

②不要把说明文中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误认为是全文的说明对象。

2、特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方法:(1)直接筛选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如文章的标题(《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全文的中心句(如《苏州园林》:“务必使游客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如《中国石拱桥》第二段指出:“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这种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综合概括法:有的文段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综合全文的内容,小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提炼。

二、概括说明的内容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原因、方法、原理等)。

三、分析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时间的先后。

如:介绍事物的发展历程、介绍人物生平、讲解制作过程等)2、2、空间顺序(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内容。

(先结果后原因,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四、说明的方法及作用1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

2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

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了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

4、列图表:直观清晰地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

五、品味说明语言。

特点一:准确性。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事理。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说明文复习PPT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说明文复习PPT

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的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图表 引资料
分类别 列数字
下定义 作诠释 摹状貌
练一练: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
中考说明文考点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阅读能力拓展
学习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理清说明顺序 3、明确说明方法及作用 4、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练一练: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 1、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再分 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解词+作用+准确周密特点
②分析词能否去掉 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
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 翅飞翔的年轻个体。这一新翼龙化石因此成 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 ,划线词“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
(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 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 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 叫做帛书。(表示时间的词语)
➢ 二、 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初中阅读指导】九级语文复习资料(一)说明文

【初中阅读指导】九级语文复习资料(一)说明文

【初中阅读指导】九级语文复习资料(一)说明文九级语文复习资料(一)说明文一、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九级中文复习材料(一)说光线充足的文我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释事物、澄清事物、给予人们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解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态、结构、范畴、关系和功能,并解释事物的原理、意义、特征和演变。

二、分类及方法与顺序(一)、分类一、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二、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三)、说明的方法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通过坐下来抄写来得分1.)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解释事情。

2).比较:解释一些抽象或不熟悉的事物可以与具体或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3.)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一个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规定性的解释称为定义。

定义可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科技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

4.)柱状图。

为了把复杂的事情解释清楚,图表法也可以用来弥补单字的不足,有些事情的解释更直接、更具体。

5.)翻译。

从一个侧面解释事物的某个特征。

这种方法称为注释。

6).例如利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为了突出事物的形状特征,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生动性,比喻性说明文中的类比描述方法称为比喻性说明文中的类比描述方法,这与修辞学中的隐喻是一致的。

不同之处在于,比喻修辞包括明喻、隐喻和转喻,而明喻和隐喻经常被使用,转喻并不适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考点三:把握说明内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考点三:把握说明内容

把握说明内容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建议用时10~15分钟本题满分_11分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复做得分——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②今天,科研人员宣布他们揭开了变色龙变色的秘密,而这一发现让他们大为震惊。

③科研人员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④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歇尔·米林科维奇说:“我们十分惊讶,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通过色素来变色的,但真正的原理完全不同。

”⑤雄性变色龙变色,可以让自己的外表更加华丽,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或是让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从而躲过捕食者⑥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它们改变的是颜色的亮度而不是色调。

⑦研究团队称,此前人们也一直用该原理解释变色龙的变色过程。

但这个说法,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⑧对变色龙皮肤的分析显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透明的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纳米物质控制的,光子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

日内瓦大学在一份报告中说,变色龙可通过⑨“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

“当变色龙状态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

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体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

⑩他们发现变色龙还有更深一层的虹细胞。

这些细胞包括“体积更大、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实质上是一层智能隔热板。

⑪研究团队说:“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

这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

”其他爬行动物体内只有一种无法变色的虹细胞。

1.文章第①段是否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色龙变色原理的传统解释是什么?科研人员指出这种认知的误区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分析:第2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说明文专项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说明文专项
答案示例:不能去掉。“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 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 露,并非全部。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二】练习(三) ⑤其实,在很早以前,猫就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和具侵略 性的100个物种。它们的祖先来自中东地区,作为捕 鼠能手深得主人们的喜爱。在人类的保护下,猫已遍 布世界所有角落。尤其是在海岛上,猫和老鼠一样, 都成为了威胁生物链的元凶。无论是瓜达卢佩的卡拉 卡拉鹰还是夏威夷秧鸡,都不是猫的对手。据统计, 猫已成为导致22种海岛动物灭绝的元凶之一。 (2013年深圳中考) 11.第⑤段加横线的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不能删除。“据统计”在此表明数据来源和 准确性,说明猫造成的海岛动物灭绝程度,体现了说 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点二题型:
1、分析加点的字或词有何作用 (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2、XX词语能否删去或替代?并 说明理由?
题型一例题: 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 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句中“好 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先解释 词或说明词性作用, 再分析 词在句中的作用, 最后再说明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 性的特点。
【考点二】练习(二)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பைடு நூலகம்几千万年前,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 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 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 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 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2014年广东中考) 11.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 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 “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复习专题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准确判断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说明文方法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流程:
一导入
2013年到2016年未考说明文,去年很多老师都认为实用类阅读将考查说明文的阅读,但却考议论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轮流考的规律已经彻底打破,也在提醒我们要扎实复习,所选文章均来自课外,内容多关注环保,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题型为2道选择题共6分,简答题4分分值共10分,简答题虽一般是运用文中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但我们也要做好常规复习(屏幕出示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要求:看书明确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对象的特征,区分各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在4钟完成导学案的填空。

(一)填空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2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3说明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4按说明对象分类,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5说明文语言有(准确)(生动)(简明平实)的特点。

6了解说明方法的分类及概念。

方式:个人提问,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对象特征,强调说明中心指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判断与辨别说明方法
要求: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探究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用时4分钟.(个别提问)
(一)说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分类别)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摹状貌)
3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列数字,作比较)
4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下定义)
5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作诠释)
(二)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师:作诠释和下定义容易混淆,要区分两种说明方法,必须明确两种概念,请同学们朗读书中两种方法的定义。

边读边思考两种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明确:作诠释揭示的具体表象的特点,下定义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引导:可以用图表来判断,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句式一般都是判断式,甲和乙两个分句如果互换后意思仍成立。

那就是下定义,反之则是作诠释。

解析如下:
①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甲乙
②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甲乙
(三)说明方法的注意事项:说明方法用三个字表达,表述要规范,不要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混淆。

三掌握答题技巧
(一)说明方法作用的答题技巧
例题1: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小结答题格式:说明方法+说明作用关键术语+说明对象的特点/事理
出示ppt请同学们在105页画一画说明作用关键术语,加强记忆
(二)说明文语言答题技巧
▲命题方式:
分析加点的字或词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XX词语能否删去或替代?并说明理由?
(某词都是限定词,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解题思路完成例一和例二小组相互交流3钟,个别提问)
例题1
造就花儿的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

花青素色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颜色。

“调皮”有何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可先解词,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
答题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师引导过程:
1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拟人手法令语言富有什么特点?
3这句话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出示答案
例一答案:“调皮”一词,将花青素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花青素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使花儿形成不同颜色的特点。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

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解题思路:
第(1)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或不能替代。

第(2)步:说明该限定词的性质/说明词在句中的意思。

注:限定词的词语主要有几类性质:表程度的(过度、几乎、相当、更、基本上);
表估计的(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极个别、大多数);表时间的(当时、刚刚、迄今);表范围(一切、许多、部分);表频率(经常、常常)等等。

第(3)步:若删去了或替换了,句子的意思发生怎样的改变,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

第(4)步:最后说明作用: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明确:
1表态:不能去掉,
2第二步解释限定词,带词解句:绝大多数指多数情况下,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
3去掉后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再来做一些练习巩固今天的答题技巧,请大家用6分钟的时间完成活学活练的练习,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四活学活练
(一)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
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

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

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这一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列数字(用“25厘米”、“18厘米”,具体准确地写出森林翼龙体形娇小的特点。


作比较(把森林翼龙的翼展和燕子、麻雀作比较,突出了森林翼龙体形的娇小。


打比方(把翼龙比喻成“婴幼儿”,生动形象地说明德国发现的翼龙化石更小。


(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辨析,一定要结合句子内容作具体分析,切忌术语的堆积,导致空、泛,不具体。


(二)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
..,但高度要高多了。

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答案:
1 不能。

2带词解句,“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

3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这和事实不相符。

4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在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几经
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
..可以达到90%。

加点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不能删去
2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或超过90%。

3去掉后就变成了90%,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四)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

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
..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答:
“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课堂小结
师提问: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