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重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对生物全过程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2、理论依据: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组织都富含有丰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这些有机物的存在?通过实验发现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通过相应的颜色就可以检测这些有机物的存在。
其中斐林试剂能够与糖类中的还原糖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双缩脲试剂能够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3、教学特色传统教学中以往教师的教学策略是讲解该实验的原理与步骤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某些生物组织的三类有机物。
经过教学实践之后,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弥补这种教学策略的缺陷,我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成为验证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实验。
设计思路为: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之上,先用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材料来做验证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的思路为: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作出预测、分组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针对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既可检测物质的存在,还可探究合适的实验材料,以及不同实验材料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对于脂肪的检测,重点是通过颜色反应定性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成分,学会脂肪鉴定的操作方法。
我在教学中对本实验采取验证物质存在和探究最佳实验方法相结合,即对不同的实验材料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看哪种效果较好。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第一章:糖类的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糖类的概念和分类;2. 学会使用费林试剂检测还原糖;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1. 糖类的定义和分类;2. 费林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步骤;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糖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费林试剂的原理和作用;3. 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糖类的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费林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脂肪的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的概念和分类;2. 学会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1. 脂肪的定义和分类;2. 苏丹Ⅲ染液的使用方法和步骤;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脂肪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脂肪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苏丹Ⅲ染液的原理和作用;3. 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脂肪的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苏丹Ⅲ染液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的熟悉程度;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蛋白质的检测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和分类;2. 学会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定义和分类;2.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步骤;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引入蛋白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双缩脲试剂的原理和作用;3. 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3.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对生物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软件:选择适合的生物学科教育软件或APP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检测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些软件或APP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如试管、滴管、离心管等以及相关的试剂如硫酸铜、氢氧化钠等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3.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相关的网络资源或网站链接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或网站进行在线测试或自我测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4. 图书资料:推荐一些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相关的参考书籍或专业期刊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和原理以及相关的生物组织成分的种类和性质等知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2. 示范法: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3. 练习法:通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组织样本,让学生了解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和种类。
2. 讲解新课:介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及原理,包括沉淀法、显色反应等。
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引言生物组织是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集合体,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生物分子在细胞的正常功能以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可靠地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的关键。
检测方法糖类的检测糖类是生物组织中常见的一类生物分子,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多种形式。
常用的糖类检测方法包括:1.纸层析法: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点于纸层析板上,通过上升色谱将样品中的糖类分离,并通过特定显色剂反应显示糖类的位置和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色谱柱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糖类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或浓度。
3.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糖类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根据质谱图谱确定糖类的结构和含量。
脂肪的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包括甘油三酯、磷脂等多种类型。
常用的脂肪检测方法有:1.色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脂肪分离,并通过色谱柱和检测器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或浓度来定量。
2.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或红外光谱测量样品中脂肪的吸收或振动特征,从而确定脂肪的含量。
3.核磁共振(NMR):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样品中的脂肪进行分析和定量。
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不仅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承担信号传导、酶催化等多种生物过程。
常用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包括:1.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蛋白质溶液中的吸收或荧光强度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2.凝胶电泳法:将蛋白质溶液分离成不同带电性质的组分,通过电泳进行分离,并通过染色或荧光标记检测蛋白质的位置和含量。
3.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对蛋白质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根据质谱图谱确定蛋白质的结构和含量。
应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诊断: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特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要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使用以下
几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1. 糖类检测:
-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根据糖类的荷电性质,在具有阳离子交换基团的色谱柱上
进行分离和测定。
- 蒽酮法(Anthrone method):利用蒽酮与糖类形成彩
色产物,测定其吸光度,从而定量分析糖类含量。
2. 脂肪检测:
- 总脂肪测定法(Total lipid assay):通过提取组织样品
中的脂肪,使用溶剂进行提取,然后通过酶解、酶判定、
光度法或色谱法测定脂肪含量。
- 中性脂肪测定法(Neutral lipid assay):使用溶剂提取组织中的中性脂肪,然后使用酶判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测定。
3. 蛋白质检测:
- 比色法:如布拉德福酮碱试剂法(Bradford assay)、双酮化合物法(Biuret method)等,根据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形成复合物,通过光吸收法或比色法测定颜色变化,从而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treptavidin assay):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配合荧光标记物或酶标记物,测定蛋白质含量。
总的来说,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来决定。
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生物学技术,如免疫印迹法、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等,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曹颖 13级生物科学专业一、教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
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理论学习之前,一方面加深同学对细胞中的有机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由于实验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有检测结果和预测结果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为之后的探究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制作徒手切片,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对实验室规则,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等都不规范,实验能力较弱,但是充满极强的好奇心,要注意实验室秩序。
实验内容与生活饮食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为显微镜下观察脂肪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阐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2.能力目标(1)尝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通过组织实验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次实验,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四、教学重点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初步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难点(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各种试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做出较薄的徒手切片。
(2)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准备1.老师准备实验材料: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用具: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显微镜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七、教学过程九、实验报告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姓名: 班级: 实验时间 一、实验原理1、淀粉和还原糖的鉴定糖类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与———————— 发生作用,产生———————— 沉淀,淀粉中加入______ 变————————色。
高中生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待侧 成分 样品
还原糖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来自那
种生物 材料
A 预实
B
C
D
分组探究,自主学习(15分钟)
由各组长带领组员完成
成果交流,评价反思(8分钟)
考核项目
3分 2分 1分
纪录表格的设计合理性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结果和推论的准确性
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课题延伸
1.为什么还原糖鉴定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等量混合,而蛋白质 鉴定中硫酸铜却只能滴4滴?你能通过再设计一个实验得出答案 吗?
课后作业:1.思考并查阅资料完成课堂上遗留的问题 2.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 能动人 。—— 《庄子 •渔夫 》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惟 贤惟德 ,能服 于人。 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 ,志不 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毛泽东 52、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 秒间就 停止了 自己吸 收的生 命和排 泄的生 命。只 有接受 批评才 能排泄 精神的 一切渣 滓。只 有吸收 他人的 意见。 我才能 添加精 神上新 的滋养 品。— —
徐特立 53、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 何成就 都是刻 苦劳动 的结果 。
—— 宋庆龄 5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 有几分 勤学苦 练是成 正比例 的。 —— 郭沫若 5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 落之源 ,故自 觉心不 可无, 自贱心 不可有 。 —— 邹韬奋 56、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 在劳力 上劳心 ,变可 得事物 之真理 。 —— 陶行知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 有坚定 的方向 ,而没 有方向 ,就没 有生活 。 —— 托尔斯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生化实验的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以了解这些物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为生物组织代谢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1.糖类检测:糖类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包括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其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可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非还原性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2.脂肪检测:脂肪是生物组织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可被脂酶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可与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产生绿色荧光。
3.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生物组织中功能多样性的基础。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样品:分别准备斐林试剂、脂酶、硫酸、双缩脲试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组织样品,如动物肝脏、植物叶片等。
2.制备样品溶液:将生物组织样品研碎,加入适量溶剂制成样品溶液。
3.检测糖类: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斐林试剂,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检测脂肪: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脂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加入热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5.检测蛋白质:取样品溶液适量,加入双缩脲试剂,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
具体数据如下:2.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生物组织中糖类含量较高,这可能与该生物组织的能量需求有关;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关;蛋白质含量适中,表明该组织具备一定程度的生物活性。
此外,通过对不同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生物组织的代谢类型和生理功能。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生化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组织的代谢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实验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蛋白质:
对照1:蒸馏水2ml+双缩脲试剂1ml 对照2:牛奶2ml +蒸馏水1ml 对照3:稀蛋清2ml+蒸馏水1m (已做) 实验组:稀蛋清2ml+双缩脲试剂1m
1m
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检测淀粉: 对照1:蒸馏水2ml+碘4滴 对照2:面粉糊2ml +碘液4滴 (已做) 对照3:土豆匀浆2ml+蒸馏水4 滴 实验组:土豆匀浆2ml+碘液4滴
操作流程
材料、仪器 试剂的选择
实验材料 的处理
设计检测 方法步骤
分工协作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
表达交流 结果汇总参Leabharlann 案例材料、仪器 试剂的选择
实验材料 的处理
设计检测 方法步骤
分工协作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
检测还原糖:
对照1:蒸馏水2ml+斐林试剂
1ml 对照2:葡萄糖溶液2ml +斐林 试剂1ml(已做) 对照3:梨匀浆2ml+蒸馏水1m 实验组:梨匀浆2ml+斐林试剂
请任选一例或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 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好方案后, 我们共同实验,探寻真理。
检测脂肪: 对照1:蒸馏水2ml+苏丹III/IV4滴 对照2:脂肪与热水2ml +苏丹III/IV4滴 (已做) 对照3:花生子叶匀浆2ml+蒸馏水4滴 实验组:花生子叶匀浆2ml+斐林试剂
1m
表达交流 结果汇总
课堂小结
继续探究
1.可不可以用斐林试剂的乙液代替双缩脲 试剂的B液? 2.斐林试剂能不能分开开使用呢?先加甲 液或乙液,再加乙液或甲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第一章:糖类的检测1.1 教学目标:了解糖类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学习糖类的检测方法,包括费林试验和本式试验。
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并解释实验结果。
1.2 教学内容:糖类的定义和分类。
糖类的检测方法:费林试验和本式试验。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活动:引入糖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糖类在生物组织中的重要性。
讲解费林试验和本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试验并记录结果。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糖类的检测意义。
第二章:脂肪的检测2.1 教学目标:了解脂肪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学习脂肪的检测方法,包括苏丹Ⅲ染色法和显微镜观察。
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并解释实验结果。
2.2 教学内容:脂肪的定义和分类。
脂肪的检测方法:苏丹Ⅲ染色法和显微镜观察。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活动:引入脂肪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脂肪在生物组织中的重要性。
讲解苏丹Ⅲ染色法和显微镜观察的原理和方法。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试验并记录结果。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脂肪的检测意义。
第三章:蛋白质的检测3.1 教学目标:了解蛋白质在生物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学习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双缩脲试验和生物素-亲和素试验。
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并解释实验结果。
3.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定义和分类。
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双缩脲试验和生物素-亲和素试验。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引入蛋白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生物组织中的重要性。
讲解双缩脲试验和生物素-亲和素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试验并记录结果。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检测意义。
第四章: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4.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对生物组织进行鉴定实验。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判断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情况。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范本模板】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
如:葡萄糖+ 2Cu2+ + 4OH—加热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
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
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
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
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
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
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
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脂类染色,用冰冻或石蜡切片,以水溶性封固剂封固,如甘油、明胶和阿拉伯糖胶等。
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活动目标1.举例说出一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几种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背景资料1.相关知识细胞中的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
细胞中的单糖既作为能源又是合成与糖类有关的化合物的原料。
重要的单糖有五碳糖(戊糖)和六碳糖(己糖),其中最主要的五碳糖为核糖,最重要的六碳糖为葡萄糖。
葡萄糖不仅是能量代谢中的重要单糖,而且是构成多糖的主要单体。
多糖在细胞结构成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细胞中的多糖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储备多糖;另一类是结构多糖。
作为营养储备的多糖主要有两种,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在动物细胞中为糖原。
在真核细胞中结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和几丁质。
动植物脂肪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三酰甘油,常温下呈液态的酰基甘油称油(oil),呈固态的称脂(fat)。
植物性酰基甘油多为油(可可脂例外),动物性酰基甘油多为脂(鱼油例外)。
纯的三酰甘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稠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天然油脂的颜色来自溶于其中的色素物质(如类胡萝卜素);气味一般是由非油脂成分引起的。
三酰甘油的密度均小于1 g/cm3。
三酰甘油不溶于水,略溶于低级醇,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和石油醚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大分子,各种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不仅是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剂──酶主要是蛋白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在不同种类生物的组织或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2.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教案)颖13级生物科学专业一、教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位于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的第一节。
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理论学习之前,一方面加深同学对细胞中的有机物的认识, 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由于实验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有检测结果和预测结果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为之后的探究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尤其是制作徒手切片,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对实验室规则,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等都不规,实验能力较弱,但是充满极强的好奇心,要注意实验室秩序。
实验容与生活饮食相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为显微镜下观察脂肪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2)阐明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
2.能力目标(1)尝试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通过组织实验合作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次实验,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四、教学重点1.使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初步体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难点(1)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各种试剂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做出较薄的徒手切片。
(2)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准备1.老师准备实验材料: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鸡蛋清用具: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显微镜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实验报告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班级:实验时间一、实验原理1、淀粉和还原糖的鉴定糖类中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在__________条件下可与————————发生作用,产生————————沉淀,淀粉中加入______ 变————————色。
高中生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中⽣物实验检测⽣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质⾼中⽣物实验:《检测⽣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实验为⾼中⽣物教学中的第⼀个实验,既要体现⾼中⽣物新课标的要求,⼜要考虑学⽣的接受能⼒,因此我⾸先在讲清楚整个实验的基础上,进⾏实验演⽰,然后让学⽣以⼩组为单位⾃主选择实验材料,⾃主进⾏实验,并且进⾏交流和总结,体现以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的⾃主探究意识。
⼆、实验内容分析对于⽣活中常见植物组织中富含的有机物,学⽣并不陌⽣,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对这些有机物的检测,体现了⾼中⽣物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注重与现实⽣活的联系,难度适中,学⽣感兴趣也容易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的思维及实验能⼒得到提⾼。
三、教学⽬标1.知识⽬标(1)举例说出⽣活中常见植物组织中富含的有机物(2)区别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2.能⼒⽬标(1)尝试⽤化学试剂检测⽣物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质(2)通过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的动⼿及合作能⼒,初步掌握实验设计⽅法,提⾼学⽣的创新思维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检测⽣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质的其他⽅法(2)将教材与现实⽣活联系起来,通过提⾼学⽣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认识到⽣物这门课程的价值四、教学重和难点教学重点:检测⽣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质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观察教学难点: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及实验注意事项五、授课课型实验课六、计划课时1课时七、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课题导⼊(情景创设):(教师提前在实验台上摆放了苹果、花⽣、⽜奶、⾖浆、鸡蛋等⾷物)师:同学们,讲台上放了⼀些我们在⽣活中常见的、常吃的⾷物,⼤家也知道苹果中糖类的含量很⾼,花⽣中脂肪的含量较⾼,⽽⽜奶、⾖浆、蛋清中含有较⾼的蛋⽩质,那么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什么⽅法来检测这些有机物呢?(学⽣思考)师:今天,就给⼤家介绍⼀种科学的实验⽅法,这也是我们⾼中学习⽣物以来碰见的第⼀个实验,希望⼤家认真学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1)原理: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2)选材:苹果、梨、白萝卜。含糖量较高,颜色为
水浴加热
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检测过程:
2mL 组织 样液
刚配制的斐 林试剂2mL
振荡混匀
呈现浅蓝色
50~65℃水浴 加热2min
反应 条件 反应 现象 50~65 ℃水浴加热 样液变砖红色沉淀 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样液变紫色
双缩脲试 剂B 3-4滴
(创造碱性条件)
无色 紫色
(提供Cu2+)
原理:在碱性条件(NaOH)下,蛋白质中的肽键(—NH— CO—)与Cu2+作用生生紫色络合物。因此,操作时,应先加 A再加B
四、淀粉的检测:
(1)原理:淀粉 + 碘 (2)选材:马铃薯匀浆 (3)检测过程:
2 ml组织样液 2滴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蓝色
蓝色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甲液 成分 鉴定 物质 0.1 g/mL NaOH溶液 乙液 0.05 g/mL CuSO4溶液 双缩脲试剂 A液 B液 0.1 g/mL NaOH溶液 0.01 g/mL CuSO4溶液
可溶性还原糖
蛋白质或多肽
添加 甲乙两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入A液1 mL,摇匀,再加 入B液4滴(不能过量),摇匀 顺序 (现配现用)
选取最薄的切片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染色:在薄片上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23min
制片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12滴 制成临时装片: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镜检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 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教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重点:学生要理解“定型试验”和“定量实验”之间的区别,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难点:初中生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在实验室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同时要做好实验前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随堂指导和鼓励胆小或比较害羞的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学号:xxxxxxxx78姓名:___专业:生物教学入学年月:2013-12培养方式:全日制课题: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设计理念:本实验课以“教学过程重实践”、“学科素养为核心”为基本教学理念,采用探究性研究,引导学生主导参与探究,形成规范的探究方法。
通过将生物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适度结合,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实验课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人教版2011年7月甘肃第3次印刷)中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一节实验部分的内容。
实验学生通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加深学生对这三大物质的认识。
同时提高学生后面详细研究三种营养物质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要理解“定型试验”和“定量实验”之间的区别,了解日常生活中三大营养物质常用的鉴定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实验课有很大的兴趣。
但由于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开设的实验较少,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在实验室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理解,做好实验前的指导工作,并随堂指导和鼓励胆小或比较害羞的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和糖类
导入新课:
讲解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 相应的检测方法、原理、实验 操作流程以及检测时颜色的变 化等知识。
教 师 演 示 实 验 一 :
教 师 演 示 实 验 二 :
学 生 实 验 并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探 究 实 验 结 论 :
教学反思总结:
虽然我在上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 由于这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做实验,对一些探究 过程不大理解;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 较弱,许多实验的操作不规范。如:试管的振 荡、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再者就是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不足的 矛盾。但是通过把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成简单 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充分利 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把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化、 形象化和生动化,能够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
实验创新:
①知识板块的合理排布:
先做“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因为此实验 无需加热,操作相对容易,然后做“还原糖 的检测和观察”,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 肪》实验则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以及《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作为 一个知识板块,这样排序使实验过程由繁到 简,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既能保证实 验的时间,又能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
②对比教学法和探究思维的引入:
对比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常用方法。俄 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 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对比来 了解世界的一切。”在本实验通过各样 品颜色的变化和对照组对比以及设置一 系列相互对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 和实验结论推导能力。
③增设演示实验:
用梨组织样液和蛋清稀释液分别做演 示实验。 其作用为: ①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②熟悉实验操作流程。 ③明确反应产生的标准颜色。
教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案《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点: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的原理和方法;2. 生物组织样品的处理和前处理方法;3.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组织样品(例如肝脏或者肌肉组织);2. 活性炭;3. 碘酸钾;4. 石墨化硫酸;5. 钠碳酸;6. 纯乙醇;7. 苏丹三染色剂;8. 硫酸铵;9. 甲醛;10. 餐巾纸;11. 枸橼酸;12. 硫酸;13. 几丁糖;14. 苏丹红。
三、实验步骤将餐巾纸剪成小片备用;将生物组织样品切成0.1-0.5 克大小,用碱性洗涤液清洗干净,去除多余的血液和污垢。
2. 糖类检测(1)苏丹红反应法将组织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苏丹红试剂(0.5%),加水稀释至有色带。
混匀后静置数分钟,颜色变化越深,糖类含量就越高。
(2)不定量蓝色磷钼酸法将组织样品放入5ml 量筒中,加入枸橼酸比色液,使体系呈现蓝色,再滴加若干硫酸至出现黄色为止。
按下图所示操作,直到体系表现出蓝色(色比)。
计算花费的时间和相应的麦加单位(mg/g 组织)。
3. 脂肪检测(1)苏丹三染色法将组织样品切成极薄的切片,然后用乙醇清洗干净。
将干燥的切片置于活性炭中,完全干燥后,以硫酸铵还原干燥的样品,接着盛在苏丹三染色液中染色10-15 分钟,再用纯水冲洗干净。
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样品,染色深的部位代表脂肪含量高。
(2)乙醇提取法将组织样品切碎成小块状,并加入1ml 纯乙醇,同时搅拌5 分钟。
将悬液离心,将上清液收集入比色皿中,以纯乙醇作为对照。
比较两者之间的透明度和颜色差异来评估样品中脂肪的含量。
4. 蛋白质检测将组织样品加入石墨化硫酸,并用震荡器将其处理10 秒。
约等于10 分钟后,加入含几丁糖的NaOH 混合液进行混匀,并测定吸光值。
(2)光度法将组织样品加入甲醛混合液中,然后放到60°C 下24 小时。
取出样品,加入一定的NaOH 溶液,再将其放入显微镜下,用目降尺来测定吸光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必须保证实验的设计不出科学 性的错误。其次,实验设计要具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 法。 (2)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各个 实验条件必须保持前后一致,不能在实验过程中随意 变动,以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对照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 制。 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 一个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解析:双缩脲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紫色反应,氨 基酸中无肽键,故不能产生紫色反应。胃液和胰液 中的蛋白酶只能将蛋清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多肽,仍 有肽键,高温也只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 B、C、D 项均能产生紫色反应。
6.下面是某生物研究小组成员在完成蛋白质鉴 定实验时所做的探究实验,据图作答: 实验组:
结论:说明样本上清液中存在蛋白质
2.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异同点 (1)相同点:二者均含有 CuSO4 溶液。 (2)不同点
试剂 比较 被检测 的物质 呈现 颜色 使用 方法 反应 条件
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还原糖(如麦芽糖、葡 萄糖、果糖等)
含“肽键”( 合物
)的化
红黄色沉淀 直接使用 热水浴
答案:(1)本尼迪特试剂 葡萄糖是还原糖,加热条件 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 (2)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 则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 扰显色反应 (3)②取 2 mL 上清液,加入新制的本尼迪特试剂 热水 浴加热有红黄色沉淀出现 (4)出现红黄色沉淀较多——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多; 出现红黄色沉淀较少——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少; 没有红黄色沉淀——说明尿样中无葡萄糖。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检测淀粉时,碘—碘化钾溶液用量不宜过多, 否则淀粉变成黑色。 (2)鉴定还原糖时,需 80~100 ℃的水浴加热,加 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试管不要朝向实 验者。
【典例研习 1】
某学生用碘—碘化钾溶液检验一片干的白面包,面包 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片同样大小的白面 包,并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由白色变成了 红黄色。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片面包被嚼碎 时,淀粉就变成了还原糖。 (1)你认为这个学生的操作程序和推理合理吗? (2)若不合理,请你设计补充实验。
点击进入课后作业
7.(2013 胶州月考改编)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 两个实验: 实验一:探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 实验二: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 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 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 是 ,实验原理 是 。 (2)实验二比实验一复杂,其原因是 。 (3)写出实验二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①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 5 mL,用离心机 离心,获得上清液。 ② 。 现象: 。 (4)写出实验一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第 4 课时 活动:检测生物 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课前预习
栏 目 导 航
要点探究
课堂训练
实验原理
待检测物质 淀粉 糖 类 还原 糖 蛋白质 检测试剂 碘—碘化钾溶 液 80~100 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 热水浴 条件 现象 蓝色 红黄色沉 淀 紫色
〚判断〛 (1)蔗糖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在热水浴条件 下出现红黄色沉淀。( × ) (2)多糖都可用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鉴定。 ( × ) (3)呈色反应检测物质的原理是指依据某些 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有关物质产生特 定的颜色反应。( √ )
〚思维导引〛 审题关键点:干面包遇碘—碘化钾溶液变成深蓝色、 嚼 碎面包与本尼迪特试剂变成红黄色。 解题思路:
淀粉 淀粉的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原理 出上述 淀粉酶 设计检测实验 实验不 麦芽糖 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合理 分析得
解析: 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而本 实验不合理之处是未排除白面包本身和唾液中有没有 还原糖。 答案:(1)不合理。 (2)应补充两个实验:①取一片同样大小的白面包,未 经咀嚼,滴上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发现没有变成红黄 色。从而得知面包一开始是没有还原糖的;②取同剂量 的唾液,滴上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发现没有变成红黄 色。从而确定唾液中没有还原糖。
再加入 3~4 滴双缩脲试剂
〚变式训练 2 1〛 在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 双缩脲试剂时,必须( A ) A.先加入双缩脲试剂 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B B.先加入双缩脲试剂 B,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A C.将双缩脲试剂 A 和 B 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 A、B、C 三项操作方法正确 解析:鉴定蛋白质时需加入双缩脲试剂,其方法是 先加入双缩脲试剂 A,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B。
(4)平行重复原则:有些实验为了消除测量或计量 误差,还要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多次。 取平均值,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变式训练 1 1〛 未熟的青苹果汁液遇碘—碘化 钾溶液呈蓝色,熟苹果汁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 , 这说明( C ) A.青苹果汁液中含有淀粉,不含有糖类 B.熟苹果汁液中含有糖类,不含有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成还原糖 D.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转化成淀粉
3.下列可以与本尼迪特试剂共热反应生成红黄色沉 淀的是( D ) ①葡萄糖 ②果糖 ③蔗糖 ④麦芽糖 ⑤淀粉 ⑥纤维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中淀粉与纤维素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溶的, 不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蔗糖不是还原糖,因此也不 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均为 还原糖,可以与本尼迪特试剂共热反应生成红黄色 沉淀。
紫色 先加 NaOH 溶液(双缩脲试剂 A), 再加 CuSO4 溶液(双缩脲试剂 B) 不需加热
【典例研习 2】
(2013 台州月考改编)下图为大豆种子在 25 ℃、黑 暗、无菌、潮湿的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 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 (2)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 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 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 , 其颜色深浅与其含量成正比。
(3)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取白梨汁 2 mL → 加本尼迪特试剂 2 mL,混匀→ 热水浴加热 2~3 min → 溶液的颜色变化为产生红黄色沉淀
〚思考〛 作为呈色反应的实验材料,能否带有颜色? 提示:不能,最好是浅色或接近于白色,否则会干扰实 验结果中的颜色。
糖类的检测
问题引领: 1.怎样检测组织样液中淀粉的存在? 2.怎样检测组织样液中还原糖的存在?
解析:葡萄糖是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 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由于血液中含红细胞, 呈红色,不能直接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葡萄糖,需 用离心法获得不含血细胞的上清液(血浆),然后再 按正常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尿液中可能含较多葡萄 糖,也可能含较少葡萄糖,还可能不含葡萄糖,故对 实验一的可能结果要分别予以考虑。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 1、5、9 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 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第二步:取 3 支试管,编号 1、2、3,分别加入等量 的萌发 1、5、9 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第三步:向 3 支试管中均先加入 ,摇匀; ,观察对比颜色变化。 ③实验结果:
4.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显色反应中,不正确的是 ( D ) A.用本尼迪特试剂处理葡萄糖产生红黄色沉淀 B.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蛋白质显紫色 C.用苏丹Ⅲ染液处理油脂,要用显微镜观察现象 D.用碘—碘化钾溶液处理淀粉呈紫色 解析:碘—碘化钾溶液与淀粉呈蓝色。
5.(2013 余姚高一质检)在实验中,常用双缩脲试 剂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下列与双缩脲试剂发生 作用,不能产生紫色反应的是( A ) A.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混合液 B.适宜条件下经胃液充分处理的蛋清溶液 C.经高温处理的蛋清溶液 D.适宜条件下经胰液充分处理的蛋清
解析:青苹果汁液遇碘—碘化钾溶液呈蓝色,说明 含有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熟苹果汁液能与本尼 迪特试剂反应,说明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说明不含 淀粉。
蛋白质的检测
问题引领: 1.怎样检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的存在? 2.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什么异同?
1.检测蛋白质的步骤 选材与制备:稀释的蛋清液
呈色反应:
1.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还原糖检测用本 尼迪特试剂且加热 80~100 ℃出现红黄色沉淀。 2.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呈紫色。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淀粉的检测 2.还原糖的检测 3.蛋白质的检测 题号及难易度 2,4 2,3,4,7(中) 1,2,4,5,6
1.双缩脲试剂分为 A 和 B,可用它鉴定生物组织中 是否含有蛋白质(呈紫色反应)。下列有关该试剂 的用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向样品中先加试剂 A,再加试剂 B,不用水浴加热; 呈紫色 B.向样品中先加试剂 A,80 ℃水浴加热后,再加试 剂B C.将试剂 A 和试剂 B 混合后,加入样品中,不用水 浴加热 D.将试剂 A 和试剂 B 混合后,加入样品中,80 ℃水 浴加热
对照组 1:
对照组 2:
(1)本题实验组得到的结果应为 (2)对照组 1 与实验组在操作上的区别是
。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对照组 2 与实验组在操作上的区别是 。
解析:对照组 1 在加双缩脲试剂操作顺序中出现错 误,所以溶液呈蓝色,对照组 2 中无蛋白质,所以溶 液仍为蓝色。 答案:(1)紫色 (2)双缩脲试剂 A 和 B 的加入顺序 不同 研究双缩脲试剂 A 与双缩脲试剂 B 使用顺序 能不能改变 (3)实验组加了组织样液,其中含有 蛋白质,对照组 2 加的是蒸馏水
1.检测淀粉的步骤 取材:马铃薯匀浆液 ↓
检测: ↓ 结论:样本中含有淀粉
2.检测还原糖的步骤 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梨、白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