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修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 记》) •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 蛇者说》)战河南,死河北;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烟笼寒水月笼沙;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 蛮》) • 3、以原料代成品 •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汉书· 苏武传》)
• 4、以具体代抽象 •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汉乐府· 上 山采蘼芜》) • 5、以地代人 •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 代称的分类 •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 •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 2、以部分代全体 •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王风· 采 葛》)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暗引:《赤壁赋》的“逝者如斯”引自 《论语· 子罕》 • 也有的引文是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 句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 • 辛弃疾《贺新郎· 赋滕王阁》:“王郎健笔 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代称
• 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 修辞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 称号,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 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
• “倒置”不同于文言语法中所说的“倒装”。 倒装是有条件的,今人所谓“倒装”,对 于古人来说原说是正常的句式。 •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左传· 昭公十九年》) • 《战国策· 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
• 或有孤臣危涕,孼子坠心。(江淹《恨 赋》) • 《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孼子,其操心也 危。” •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 池庙碑》)
• 3、避冒犯 • 陛下富于春秋。(《史记· 李斯列传》) • 4、外交辞令 • 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夸饰
• 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夸张” •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 卫风· 河 广》)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提
• 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又常用 并提法以行文。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 件相关的事情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 韩信 卢绾列传》)
• 了解并提式的句子一般应着重从文意方面 分析句子的搭配关系。 • 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 耳目聪明。(《后汉书· 华佗传》) • 以文害义: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 列侯。《汉书· 景帝纪》。《史记》的记载
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 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的修辞方式叫做 “互文”。互见、互文见义。 •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赋”、“姜 出而赋”。服虔注:“入言公,出言姜, 明俱出入,互相见。” • 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古诗为焦 仲卿妻作》)
•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 诺。”(《史记· 季布列传》) • 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 自己的观点。如: •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 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 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 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 先秦的著作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 《诗经》达二十六次,《荀子》引《诗经》 达七十次。 • 汉代以后,引文就很宽泛了。 • 明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 笔生云烟。(欧阳修《南歌子》词)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委婉
• 又称“婉曲”、“婉转”。就是讲话、著 文时为避忌讳,免粗俗,求温厚雅致而不 直陈本义,却用含蓄的言辞曲折的表达其 真义所在。 • 1、避粗俗 •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 玄成传》)
• 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 樊郦滕 灌列传》) • 2、避忌讳 •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 • 即宫车宴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史 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
古汉语的修辞
• “修辞”二字,最早见于《易经· 乾卦· 文言》: “修辞立其诚”,主要是就思想内容而言。 《说文解字》:“修,饰也。”段玉裁说 得更明白:“修,洒刷之也,藻绘之也。” 古人很重视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表辞达意, 以收到或华美藻饰、或简介生动、或委婉 含蓄、或悦耳动听的修辞效果。
引用
• 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 •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 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 力。 • 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 止。”(《论语· 季氏》) •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庄子· 秋水》)
• 6、以官代人 •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世说新语· 任 诞》) •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欧 阳修《赠王介甫》)
• 7、专名用作通名 •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 昌龄《从军行》) • 8、割裂式的代称
倒置(倒文)
• 韵文倒置有时是为了平仄与押韵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
隐喻
• 譬喻有明喻、隐喻之别。 •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 鸿门宴》) • 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不亦惑乎?(丘迟《与陈伯之书》) • 曹公,豺狼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 君者,舟也;庶人也,水也。(《荀子· 王 制》) • 博喻:一口气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 其中有明喻,也有隐喻。 • 有如兔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 柱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 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