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秋词
秋词刘禹锡 古诗 赏析总结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比,将古人悲秋和自己颂秋进行对比,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手法:借景抒情,借白鹤展翅高飞排云直上之秋景,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表达诗人积极乐观和奋发进取的昂扬斗志。
练字:排,推开的意思,描绘白鹤展翅高飞排云直上之秋景,赞美秋天的开阔明朗,表达诗人积极乐观和奋发进取的昂扬斗志。
全诗思想感情:表达诗人积极乐观和奋发进取的昂扬斗志(或人生态度)。
《秋词》赏析
《秋词》刘禹锡赏析【部编版七上】【原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失败被贬。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赏析】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是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课外古诗词背诵详解——秋词
秋词《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作品信息名称:秋词作者:刘禹锡年代:中唐体裁:七言绝句文集:刘禹锡集笺证2作品原文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注释译文字词注释1. 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2. 逢:遇到。
3.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4.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5. 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6.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7. 碧霄:青天。
8. 嗾:使,叫译文其一: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2]朗读节奏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4创作背景“诗言志”。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
刘禹锡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中国古代屈原的诗歌《离骚》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古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也是一部值得称道的作品,它表达了刘禹锡对古代文学典范的思考,让读者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体会古代文学。
《秋词》是刘禹锡于公元前326年创作的一部长诗,全首共分六韵,总计二百四十七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涵盖了主题广泛的话题,内容深刻。
它以季节转变的景象为背景,用抒情的语言勾勒出他深邃的思考。
《秋词》采用明快,简洁的语言,开门见山,从客观描述季节变换中天气、地貌、植物等外在形象出发,抒发出令人感动的情怀,表达出人生沧桑、景物更迭、离别思乡之情,抒发出对青春转瞬即逝、子孙后辈衰败、朝代兴衰沧桑的认知。
从抒情主题上看,《秋词》显示出刘禹锡作为一个深情的家国之士的精神状态,他把人的无常和景象的更迭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其文字,实质地把社会观念、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糅合在一起,表达出他对古代文学环境的深刻反思。
《秋词》是刘禹锡对古代文学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它以浅显的辞藻,把“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古典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题材涉及丰富,语言容易接受,构思巧妙,叙述有序,且可以从内容、表达、语言、内涵等多个方面来赏析。
把古诗词融入现代人的思维体系中,需要我们把古典文学里的抒情转化为现在可以理解的概念,《秋词》无疑是一部深具艺术价值的诗歌,尽管它是古老的,但仍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令他们激发深刻的思考。
《秋词》的核心意义在于表达出对古典文学的思考,就此而言,研究它无疑是极具意义的,不仅可以理解古代文学思想,还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文学认识,从而对现代人文学精神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刘禹锡的《秋词》是一部集内涵、表达、语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其中浓缩的古典文学思想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能从中得出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东西,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古诗词赏析《秋词》
填空题默写《秋词》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刘禹锡《秋词》意思: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情飞向万里晴空。
请把下面的字规范地抄写到中方格里,注意标点。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答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注意笔画、笔顺,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填空题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分析。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题考查古诗意象的积累。
解答此题首先要回忆阅读过的表达“悲秋之情”的诗作,然后从中选择常用的意象。
比如《天净沙•秋思》中写枯藤、老树、乌鸦;宴几道的“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一句中有红叶、黄花、飞鸿等,能写出相关的三种意象即可。
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枯藤、老树、乌鸦、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事物。
选择题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塑(shù)料歼(jiān)灭侍(shì)奉树冠(guàn)B.箬(nuó)笠禀(bǐn)报蕴(yùn)藏褪(tuì)色C.雕琢(zhuó)烙(luó)印憧(tòng)憬荡涤(dí)D.回眸(mòu)内涵(hán)炽(chì)热慷慨(kǎi)【答案】D【解析】考查汉字字音。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赏析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凄凉寂寞,我却认为秋天要比春天更胜一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雾冲上九霄,这就将我的诗情引到蓝天之上。
赏析: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
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
一生经历坎坷。
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古诗鉴赏
刘禹锡秋词原文|译文|古诗鉴赏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写过很多首知名的诗作。
这首秋词就是他的传世之作。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后来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词原文译文及古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秋词》原文唐代: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及注释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④碧霄:青天。
古诗鉴赏“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
“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接着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
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
《秋词》这首诗的解释
《秋词》这首诗的解释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秋词》这首诗的解释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秋词》这首诗的解释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闻名的诗人。
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
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
一生经受坎坷。
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心情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孤独之感。
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其次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布满生气与活页纸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亮比照,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自馁。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飞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借鹤而写离开“樊笼”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跃然纸上。
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潇洒拘束,奋勉向上的鹤啊!尾句,“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确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漂亮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二.秋词这首古诗的诗词是什么秋词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赛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久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秋词其一鉴赏
秋词其一鉴赏
《秋词其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这首诗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一反常调,另辟蹊径,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先,诗人在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感到冷清萧条,词人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词人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
其次,这首诗的意象明朗,意境开阔。
秋天并非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而是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全诗并未出现“秋”字,但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在语言上优美精炼,节奏明快。
诗人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描写上采用了对比手法,抒发了自己的胸臆,使整首诗富有韵味。
《秋词其一》是一首描绘秋天美景、表现诗人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诗歌。
通过鲜明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秋词文言文翻译赏析
唐·刘禹锡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逢到秋天都感到萧条凄凉,我却说秋天比春天更加美好。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直冲云霄,就引发了我的诗意直上碧蓝的高空。
赏析:刘禹锡的《秋词》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篇,它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点。
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引用了古人常有的秋天悲伤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于秋天的一种普遍认知。
然而,紧接着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则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古人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的“我”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也彰显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
“晴空一鹤排云上”,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秋景图。
晴空万里,一只白鹤展翅高飞,排开云层,直上云霄。
这样的景象,既体现了秋天的宁静与高远,也寓意着诗人高洁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
“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将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与自己的诗情相结合,将诗意引向了更高的境界。
这里的“碧霄”,不仅指代了天空的高远,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纯净和思想的深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秋天往往与悲凉、凋零相联系,而刘禹锡却以独特的视角,将秋天描绘得如此美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此外,诗中的意象运用也颇具匠心。
白鹤作为高洁的象征,与秋天的清冷相得益彰;晴空、碧霄则给人以无限遐想,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秋词》成为了一首既具有自然美,又富含人文精神的佳作。
总之,《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不可多得的秋日佳作。
它不仅展现了刘禹锡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理想追求。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
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秋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刘禹锡《秋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秋词》原文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译文: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凄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秋词》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小学语文-小学必背古诗《秋词》
小学语文-小学必背古诗《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作品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唐哥诗秋词
胜过
萧条
春天
诗歌理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诗歌理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分析其 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交流时间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诵讲结束, 谢谢大家!
这首秋词赞美了秋天的美好,从红色圈出来的词语可以看出来。 作者借仙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蓝色划线 部分)。
诗歌解析
兴致
带到 九霄之外 秋高气爽
引 碧霄 晴空
推开
排 云开
云层
诗情
鹤
言 作者 秋日
胜春朝
被贬
背景
心情 求异
不消沉 别出心裁
自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人墨客
秋天
悲
古人
认为
寂寥
悲叹 空寂
秋词
刘禹锡(唐)
XXXX小学 XX班 XXX
诗歌朗读
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歌译文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空旷, 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 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词》古诗_作者徐锴_古诗秋词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
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
《秋词》译文及注释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秋词》赏析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诵读赏析《秋词》
诵读赏析《秋词》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诵读并赏析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言绝句《秋词》。
这是一首颂扬秋天的诗,诗人以乐观豪迈的语气,反驳了自古以来悲秋的传统观念,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下面请听我诵读:《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的背景是,刘禹锡因为参与了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为司马。
在这样的境遇下,他却没有消沉悲观,而是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写下了这首《秋词》。
第一句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意思是从古到今,每到秋天,人们都感到萧条寂寞。
这里用了“自古”和“逢”两个字,强调了悲秋的观念是历史悠久和普遍存在的。
第二句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我却说秋天比春天更好。
这里用了“我言”两个字,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主张,也用了“胜”和“朝”两个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这两句是议论,直接提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看法,为后面的描写作铺垫。
第三句说“晴空一鹤排云上”,意思是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飞向高空。
这里用了“排”一个字,表现了白鹤的气势和力量,也用了“上”一个字,表现了白鹤的方向和目标。
第四句说“便引诗情到碧霄”,意思是看到这样的景象,就激发了我的诗意飞向青天。
这里用了“便”一个字,表现了诗人的自然和顺畅,也用了“引”和“到”两个字,表现了诗人与白鹤的共鸣和契合。
这两句是描写,具体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也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拟人等手法,突出了秋天的生机和美好,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奋发有为的精神。
它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美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像白鹤一样冲破阻碍,飞向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秋词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
春朝:春天。
排:推,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鉴赏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
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书;贞元十六年,为徐州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
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
尚书,世称刘宾客。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终年71岁。
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他又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
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
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
有《刘梦得文集》40卷,现存30卷。
另有外集10卷,为北宋时辑录,收有遗诗407首,杂文22篇。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其一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
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其二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
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