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4讲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版(2)
24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七单元的第一篇.本文是一首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古诗,作者苏轼以精炼的文字展现了一场急来骤去的西湖雨。
文章既有写景的语句,又隐藏人物内心活动,是一篇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很好的范例.【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词析句方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疾风骤雨之美和诗人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教学难点】学习品词析句的方法,感受诗的美,爱上古诗词.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古诗,初步理解古诗意思。
一、导入新课:1、这首歌的歌名是-—《但愿人长久》。
这首歌是由王菲演唱的,歌声十分优美动听,可惜—-。
我们知道古诗古词原本就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古诗词的韵律十分优美,而现代音乐与它完美的结合起来就更能把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但愿人长久》这首歌的曲调比较————-—你知道为什么吗?2、除此以外你对苏轼还了解多少?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洵之子。
嘉佑进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3、今天我们就穿过时光隧道,跨越900年的历史与宋朝这位大文豪苏老先生相会,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这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初学古诗,自己理解: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 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醉\’该如何解释(似醉非醉)是不是这样解释呢?学完这首诗后我们就能知道了,谁来把这首诗读一下。
3、学生自己理解古诗意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南泥湾开荒: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 国民党的封锁和边区的灾荒 , 给边区带来极 大的经济困难。南泥湾在延安的东南 , 距延安约 45 公里。这里虽然人烟稀少 , 满目荒凉 ,
但土地肥沃 , 水源丰富 , 适于耕种。 1940 年秋,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 运动。
杨家岭讲话: 1942 年 5 月 23 日 ,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杨家岭发 表, 使延安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源头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号召下 , 延安鲁艺及文化
3.教师小结:诗的第 5~ 6 小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第 5 小节主要从反面 说,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好像没有了灵 魂,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第 6 小节主要从正面说,即:为什么要追寻延 安精神。开头一句“啊!延安,我把你追寻”点了题目。接下去的三句,每句都有两个 “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进一步说明。追寻延安,就是追 寻信念、温暖、光明。
1. 字词教学 本课的“延、昔、笋”等 7 个生字都是要求会认的字。其中“炕”是后鼻音,
“笋”是平舌音,教学中要注意发音。 2. 阅读理解
这首诗歌语句优美,层次清晰,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范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 体认识,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理解文中“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其次对于 诗歌中提到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几个地方,可以采用图片或视 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提到的这几个有代表性、有象征意义的地 点。诗歌中的“老牛破车”“宝塔山”需要配上图片及说明性文字,让学生理解其内在 的含义。 3. 表达运用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整体感知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翩翩归来:轻快地来临。 昔日:往日。 满目琳琅: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4 火烧云-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A.排比B.拟人C.比喻【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
【解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2.【答题】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字能换成“染”字吗?()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A.可以的。
“染”字更能体现出火烧云的艺术感。
B.可以的。
“烧”字换成“染”整体句意不变。
C.不可以的。
一个“烧”字更能形象地写出火烧云的特点,以“天空着火”形容火烧云鲜艳无比,光亮耀眼。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赏析。
【解答】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此类试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此题目中“烧”字更能形象地写出火烧云的特点,所以比“染”字更恰当。
3.【答题】《火烧云》以哪个字统领了全篇?()A.烧B.火C.美D.变【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赏析能力。
【解答】做此类题目,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做题。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选D。
4.【答题】根据课文《火烧云》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火烧云》讲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表现了大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之情。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第七单元单元初步感知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典案2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理解诗句意思,以及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过程与方法: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句,结合资料了解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芙蓉楼送辛渐【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写古诗。
背诵积累送别诗。
2.感悟古诗的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人物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2.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光辉。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诗人简介)三、释题。
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的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设计意图:了解诗题意思为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做铺垫。
四、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导学生读得正确。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美。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出节奏来。
徐水县一小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4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2新人教版
路____()谷____()每____()出____()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了下作家叶至善笔下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谁能说说这只“大老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C、“喝了一会儿茶……你也回去睡觉吧.’”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时间长)下午又要“参加活动”说明了什么?(总理日以继夜地工作,十分辛苦)
总理让别人抓紧时间睡觉与自己不停地工作对比,你想到了什么?(总理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无私)
(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板书:生活简朴)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解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想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整堂课想下来还是我说的较多,而学生说的太少,可能是怕教学完成不了吧,这也是我在课堂中常常犯的错误,我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做课堂上的主人,而老师只去引导就好。有时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也会出乎意料。”
2.我会给下列生字组词。
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个要求会写的大字。
(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
2.动画演示“级"、“逃"“堂"“段”“锅“的笔顺.注意“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讲解
葡萄灰:茄子紫苹果绿橙黄
镇zhèn(镇定、镇静、乡镇、坐镇)
多音字:
转zhuǎn(转眼)zhuàn(转动)
模mú(模样)mó(模型)
看到他做事有模(mú)有样的神情跟他劳模(mó)爸爸如出一辙。
近义词:
凶猛——凶狠威武——威风镇静——镇定
笑盈盈——笑眯眯恍恍惚惚——迷迷糊糊
反义词:
模糊——清晰凶猛——温驯威武——软弱
镇静——慌乱恍恍惚惚——清清楚楚
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等,黑龙江呼兰县人,1935年她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她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我会写:
必bì(必须、必要、务必、必定)
二、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
课文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特点。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这句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千姿百态。
五、阅读重点段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句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解析课件
2、读好新体诗节奏,圈出韵脚,感受音律美。 3、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接着,分组讨论、交流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
寻什么?教学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出示图片,补充材料,歌曲等,懂得延 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初步讨论后明白什么是“延安精神”。“我们毫 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像这样的意思句子文中还有很多,交流后, 老师进行点拨,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理解诗句内容,归纳总结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4、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5、自学《乡愁》,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体会余光中思乡爱国情怀。体会意象表达作用。
罢
会“中华不振”这四个字沉重分量,从而明白立志的原因。
掉
5、找出人物对话,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疑惑不解”,“清晰而坚定” ,分角色朗读,体会
头
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东
6、自由读读《大江歌罢掉头东》不理解的字词查阅资料,小组交流,结合诗句说说立志的原因。课后 收集周恩来的资料,其他伟人少年励志的故事。
13
课文字词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1. 作为中年级学生,首先要自主预习生字词。 2. 字词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引导学生借助上下文语境、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进行识记,还需注意形近字 区分,多音字的学习。字词教学应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合字义进行巧妙地识记, 鼓励自主识字。 3. 由于量大,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分流学习,联系语境,分析字形,弄懂字义,如“纠缠”。 4. 检查反馈,加强巩固。古诗中的生字词可做成诗句的听写,能及时发现学生字词掌握真实情况,听写之后,学 生可以自己对照课文找出问题。重要片段可以重点词填空,即做到了写对字形,又有助了解字义,课文原文也给 学生的遣词造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七单元 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部编版)
板块三: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认读多音字
[dān] 单独
单
[chán] 单于
晕
[shàn] 姓单
[yūn] 晕倒 [yùn] 晕车
板块三: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第二关:汉字书写我能行
雁 壶 乾遣
第三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第三关:课文朗读我最棒
◆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 曼底号”。◆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 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 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 德萨起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一瞬间, 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 葬身鱼腹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 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 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芙蓉 洛阳 玉壶 大雁 单于 砚池 乾坤 弥漫 山脉 行驶 凌晨 漆黑 侧舷 剖开 窟窿 半裸 哭泣 混乱 汹涌 吼喝 维持 秩序 酣睡 蓦地 违抗 肇祸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穿梭 凝视 践行 战役 朝鲜 屡次 枪弹 摧毁 匍匐 冰雹 晕倒 胸膛 泰山 竹杖 敞开 拘束 包蕴 和蔼 慷慨 贤惠 悲戚 启明星 机械师 阴惨惨 黑黝黝 小心翼翼 英伦海峡 隐约可辨 葬身鱼腹 惊恐万状 势不可当 不可开交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舍己救人 巍然屹立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纹丝不动 相提并论 忠于职守 惊天动地 不声不响 大吃一惊 腾云驾雾 意味深长 临危不惧 彬彬有礼 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夜色正浓 小心翼翼 死到临头 汹涌湍急 你推我搡 猝然而至 简短有力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的支持,为其后三大战役及解放南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大战役及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教材主要写军事斗争,但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需教师在教学中加以补充。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理解能力都相应的有些加强了,且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时期,好奇心强,所以课堂上应该着重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但本课需要学生思考、概括的问题难度较大,需教师多引导。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的作用;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回顾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历程(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回顾总结近代的土地政策:①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井冈山时期:打土豪,分田地③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专)生物讲义: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调节 第24讲 含答案
第24讲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考试标准必考加试考试标准必考加试1。
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a a5.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a a2。
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a a6。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b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a a7。
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b4。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 a考点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系统(1)组成①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等腺体。
②分散细胞: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③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
(2)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特异性物质。
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特定的器官,调节其活动.(3)体液调节①概念:激素等物质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②特点: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作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2.下丘脑(1)功能: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2)下丘脑调节激素的种类及作用(3)下丘脑与垂体在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激素靶组织化学本质主要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蛋白质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和分泌生长激素全部组织蛋白质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4.甲状腺激素(1)种类: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2)作用错误!(3)分泌异常错误!5。
性腺分泌性激素(1)性腺错误!(2)性激素的作用错误!思考讨论1.从化学本质上归类各种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生长激素④性激素⑤甲状腺激素⑥肾上腺素⑦胰岛素⑧胰高血糖素提示(1)氨基酸衍生物类⑤⑥,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2)固醇类④,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3)蛋白质或多肽类①②③⑦⑧,补充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2.请思考与激素的来源和特点相关问题(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吗?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01:四边形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02:周长1. 周长的认识(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0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1.(2022三上·象山期末)下图的长方形由铁丝围成,在a、b、c、d拐弯处做上记号“·”,再从其中一个拐弯点把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下面的()。
A.B.C.D.【答案】C【完整解答】将其中一个拐弯点用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据此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
2.(2022三上·临安期末)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2厘米B.24厘米C.40厘米D.36厘米【答案】B【完整解答】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所以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从一张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最短边,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021三上·滨海期中)下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A.大于B.等于C.小于【答案】B【完整解答】解:观察图形可得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月迹》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月迹》教案(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月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祖父观赏月食的故事。
文章结构清晰,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洁生动,适合学生朗读。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月食的现象和原因,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中祖父与孙子的亲情,引导学生关爱家庭,懂得孝敬父母、敬老尊贤。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月食的概念和原因。
•学习课文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月食现象的理解。
•学生对课文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和导入•让学生回顾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联想月食是如何产生的。
•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月食的实景,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调和语速。
•解释生词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 分析课文•让学生分享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课文。
•请学生分析文中描写月食的语言特点和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4. 课文赏析•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感人情节,讨论小男孩与祖父之间的亲情。
•小组讨论孙子如何孝敬祖父的行动,展示群体智慧。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是如何爱护大自然的。
•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提到的月食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深化了对家庭、自然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心家人、珍惜大自然,积极学习,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五、作业布置•背诵并朗读课文《月迹》。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以自己的话描述月食的原因及产生过程,写一篇短文。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如何孝敬父母或长辈的行动。
以上为《月迹》教案(集体备课)的教学大纲,希朅能在学生的阅读和情感体验中有所收获。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 overview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一组密切联系的研究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教材安排了3篇讲读课文、2篇自读课文和2篇口语交际及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课文、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讲读课文1. 《观潮》:通过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走月亮》:以儿童的视角,描绘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好时光,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3. 《繁星》(一):描述作者童年时在夏夜仰望星空的情景,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自读课文1. 《繁星》(二):继续研究作者对星空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 《月光曲》:讲述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传说,感受音乐与自然的交融。
3. 口语交际及作1. 口语交际:“我眼中的自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自然的感受。
2. 作:“我的自然朋友”:以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对自然事物的喜爱。
四、教学建议1. 讲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 自读课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口语交际及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情感态度的转变。
2.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部编本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完毕。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 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 (共24张PPT)
擦玻璃 倒垃圾
摆桌椅
sào zhǒu
扫帚
lí
lā
璃垃
我会认
mā tuō tǒng bò jī bō 抹 拖 桶 簸 箕玻 jī 圾
我知道
本栏目呈现了两组词语 , 都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 , 一组是 清洁工具,一组是清洁活动。
读准字音
抹布(“抹”读mā , 不读mǒ) , 簸箕(“箕”读jī , 不读qī ) , 扫 帚(“帚”是翘舌音),水桶(“桶”是后鼻音)
语文园地七
1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认识“扫、帚”等11个生字,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 的词语。
2.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背诵《二十四节气》。
识字加油站
sào zhǒu
扫帚
mā
抹布
tuō
拖把
tǒng
水桶
bò jī
簸箕
bō li
lā jī
我会做
把句子补充完整。 1.树上的柿子又圆又红,像 一个个小红灯笼 似的。 2.天上的月亮就像 弯弯的小船 一样行驶在空中。 3.碧绿的田野好像 一张巨大无比的绿毯。
写话
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 多写几条。
写话内容
写写你想养什么小动物及理由。
写话指导
1.确定养哪种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鸟 2.写出理由:因为它长得很可爱,还是它能给你带来快乐, 或者能帮你做事情……
写话例文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白兔。它有一身雪白雪白的毛 , 两只尖 尖的小耳朵,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一个黑黑的小鼻子,还有 一个爱吃萝卜的小馋嘴。它不但长得很可爱 , 而且十分温顺 , 可以成为我的好玩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目录
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讲走近细胞第2讲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4讲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细胞的结构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第5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第6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7讲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8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0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及其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1讲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讲细胞的增殖第14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15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定律第16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7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8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0讲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第21讲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2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3讲染色体变异第24讲人类遗传病第25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26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7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9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第30讲免疫调节第31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33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4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5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36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37讲生态环境的保护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及DNA和蛋白质技术第4讲酶的研究与应用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2讲细胞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第4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讲生态工程。
第七单元(讲义)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作者简介】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代表作品有《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
其中《出塞》是古代诗歌中的珍品,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的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者,所作边塞诗多慷慨雄壮之音,其中《塞下曲》是诗歌史上的千古名作。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元代画家、诗人。
王冕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
他作诗不拘常格,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
著有《竹斋集》。
一、重点字词1、多音字单 ( ) 将 ( )( ) ( )( )放学时,王老师说:“请姓单()的同学留下,我想单()独和你谈一谈。
”老师话音刚落,同学的目光全都刷向了他。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主题:《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诗,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没有月亮的晚上,大雁高飞,单于趁着黑夜逃跑。
想要率领轻骑兵追赶,纷飞的大雪堆满了弓刀。
主题:《塞下曲》的大意是:敌军溃逃,将士在严寒环境中奋勇追敌,一逃一追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自己想象战事的激烈,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精神的赞赏。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讲解汇总
21《古诗三首》1.《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通过对清晨秋雨、远山的描写,烘托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
2.《塞下曲》是唐朝诗人卢纶作的边塞征战诗。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帅兵追敌的壮举,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尤其“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精神。
3.《墨梅》是元朝诗人王冕的画作,世称神品。
他在这幅画的左上角亲笔题写了这首诗。
其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4.芙.(fú)蓉.(róng)洛.(luò)阳玉壶.(hú)遁.(dùn)逃乾.(qián)坤.(kūn)5.多音字单:dān(简单)chán(单于)shàn(姓单)将:jiāng(将来)jiàng(大将)6.词语理解平明:天刚亮。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指心无杂念。
遁:逃走。
骑:骑兵。
逐:追赶。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7.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情况,请你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
我能读出诗句表现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还有那光明磊落的高贵品格。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将军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我从这句诗句中读出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勇猛追敌、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和爱国情怀。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火烧云》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4课《火烧云》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曾用笔名悄吟等,黑龙江呼兰县人,1935年她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中篇小说《生死场》,她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我会写:必bì(必须、必要、务必、必定)胡hú(胡须、胡子、胡来、胡言乱语)灿càn(灿烂、金灿灿、灿然、灿若云霞)骑qí(骑马、骑车、骑兵、骑着)秒miǎo(分秒、秒针、每秒、、争分夺秒)凶xiōng(凶手、凶猛、凶狠、凶恶)猛měng(勇猛、猛烈、猛虎、猛兽)庙miào(庙宇、寺庙、宗庙、太庙)威wēi(威风、威严、威名、威望)武wǔ(武装、武术、英武、武器)镇zhèn(镇定、镇静、乡镇、坐镇)多音字:转zhuǎn(转眼)zhuàn(转动)模mú(模样)mó(模型)看到他做事有模(mú)有样的神情跟他劳模(mó)爸爸如出一辙。
近义词:凶猛——凶狠威武——威风镇静——镇定笑盈盈——笑眯眯恍恍惚惚——迷迷糊糊反义词:模糊——清晰凶猛——温驯威武——软弱镇静——慌乱恍恍惚惚——清清楚楚理解词语:笑盈盈: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霞光:阳光穿透云层射出的彩色光芒。
恍恍惚惚:形容神态不清,精神不集中。
本课是指看得不真切、不清楚。
一模一样:指一个模样,完全相同。
威武:本文指力量强大的样子。
人教2011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0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该单元的主题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课所讲的是战略决战时期的战争过程。
课文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三大战役,二是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大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本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他们对我校的课改模式已经熟悉,已经初步具备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水平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2、通过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史实了解不多,但对战争题材的学习内容有兴趣。
●教学设计思路:先分发给每人一份导学案,导学案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思考,指明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教学使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名称比较多,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也作了适当的材料补充,采用了地图讲解、列表格等方式来理清线索,对比归纳知识,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建立空间感,以形成准确的历史地理概念。
●教学设计理念:根据我校的“四五六七教学改革模式”,大容量、高效率的课改理念,首先设计了导学案,在第一节课发给每位同学,根据导学案内容各组同学实行积极的准备,下发导学案的过程学生实行积极的预习,并实行认真的背诵,掌握课本内容的60%---70%。
第二节课展示环节,也就是实行巩固训练的环节。
课本上的知识展示在每个小组的黑板上,各小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对课本内容实行积极展示,各组展示内容不固定,抢到哪道题就展示哪道题。
部编版四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要素新版教学设计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语文要素阅读: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2、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人文主题领会延安精神,懂得新时期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1、按照《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的要求进行预习。
2、读一读:运用词典阅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诗歌,理解“满目琳琅”等词义。
3、查一查:画出文中不懂的内容,查找有关资料,帮助理解。
4、问一问:提出一个问题,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读题引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1、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读完题目,结合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预设1:为什么要去追寻延安?预设2: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2、小结:就让我们带着“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成果1、朗读全诗,纠正字音,把握韵脚。
( 1 )学生分节朗读全诗。
提示:本是“琳琅满目”,但是为了押韵改为“满目琳琅”。
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整首诗押的是“ang”韵。
现代诗不讲求一定要押韵,但是押韵的现代诗读出来更优美动听。
( 2 )出示词语“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辉煌、一旦、明媚”,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 3 )全班齐读整首诗,将韵脚读响亮,全诗读正确。
三、聚集第一小节,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1、朗读第一小节,找出比喻句。
2、“翩翩归来的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和“茁壮成长的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两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四、聚焦第二小节,体会延安精神1、提问: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宝塔山、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2、学生反馈交流。
预设补充,图文相机出示:( 1 )延河: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
( 2 )宝塔山: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塔,延安精神的扎根之地,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 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对生物进行定向选 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 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全部等位基因数 的比率。 ________________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 _______________ 突变 染色体变异 _______________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基因重组
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
能不起选择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项正确。种群内个 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 群落,D项错误。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014· 江西两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B )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存在生殖隔离 的根本原因 种的多样性 化的单位 C.④⑤⑥ A.①②③④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 B.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栏目 导引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①错误;生殖隔离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②正确;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是不同种群基因库之间出现差异,③正确;隔离、可遗传的 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④正确;种群是生物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⑤错误;变异 是不定向的,⑥错误。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
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 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对环境
的适应性相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对环境的
适应性不同,B项正确。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影响到某些基 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6.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 ) 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改 变,生物一定进化。 7.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分析:共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
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之间可以通过生存斗争实现共同进化,
2.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 个体的比例。 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 基因型频率= × 100% 总个体数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 1, 基因型频 率之和也等于 1。 (2)一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1/2 杂 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只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离。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物种是繁殖的 单位( × ) 分析:种群既是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
5.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
作用是有差别的( √ ) 分析:隔离产生后,不同种群的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 方向也不同,通过选择保留、淘汰的变异类型不同,即自然 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某个基因的数目 1.基因频率= ×100% 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1)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影响基因 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 (2)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 化。
基因。
定向 改变。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地理隔离 和____________ 生殖隔离 。 ①隔离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____ 基因 不能自由交流。 ②隔离实质:________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 _________及 隔离 ________ 。 生殖隔离 。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 巧记 生物进化 种群单位因频变,突变重组原材料, 变异无向自选定,物种形成必隔离。
强的病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C ) A.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细菌对青霉素有选择作用 C.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 D.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性 解析:细菌的抗药性本身就有差异,既有抗药性强的,又有 抗药性弱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抗生素,就会大量杀灭抗药性
弱的细菌,抗药性强的就会大量繁殖,这就是自然选择,起
(2012· 高考海南卷)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 误的是( D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 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 落 [尝试解答] 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 (1)概念:不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 多样性、________ 物种 (1)内容:________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 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不定向的 ― ― → 不 利变异被淘汰,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改变― ― →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变异不定向与自 然选择定向性的关系 (如下图 )。
导致
经自然选择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b X 总数 b X= × 100% 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 (4)已知基因型 AA 或 aa 的频率, 求 A 或 a 的频率经常用到
开平方的方法。即 A(a)= AA aa 的基因型频率(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除外 )。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4.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 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 型频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 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 5 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 存环境。
不定向 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 ③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__
原材料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______ 方向 。 ________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不利变异 的基因,积累___________ 有利变异 的 ①原因:不断淘汰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1.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 分析: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
状更适应环境。 2.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分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 向,而不是生物变异的方向。 3.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 分析: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经过生殖隔
正确;克隆羊多利与普通绵羊相同,属于同一个物种,B项
错误;骡不育,不能称为物种,C项错误;桦尺蠖的基因频 率改变,说明桦尺蠖发生了进化,但没有形成新物种,D项
错误。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C ) .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生物的进化只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也可以通过互助实现。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基础 (1)过度繁殖:选择的________ 。 生存斗争 :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2)____________ 内因 。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________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结果。 (4)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第24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