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李涛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教学设计赣榆县金山中心小学刘世亮一、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五课。
二、设计思路:本课围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这个问题安排活动,使学生再一次经历“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动手做”是科学课的灵魂。
本课教学力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揭开物体沉浮之谜,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四、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五、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水槽、水杯、橡皮泥(铝箔)、药匙、精盐、糖、鸡蛋、土豆、小潜水艇、方便筷子、小勺、蜡烛、吸管、细铁丝、塑料泡沫、盒盖、一元硬币等。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露一手,(出示橡皮泥引导猜测: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根据猜测大多学生都应该认为橡胶泥会沉在水底)2、教师做出魔术师表演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将橡皮泥放入准备好的饱和盐水中,此时橡皮泥竟然浮在水面上。
(学生一定“哇”的一声充满了惊奇!)3、提问:我们每组都有一块橡胶泥,你们也想表演一下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忙着,但一定是非常无奈的眼看着橡皮泥沉入水底而充满了失望,学生必然会想到是水的缘故,并提出质疑,这里教师可不为所动,为以下的教学埋下伏笔。
)4、导情追问:你有哪些好的方法,不借助任何材料让沉在水底的橡胶泥浮在水面上?【设计意图】“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生在老师的魔术表演中从惊奇到失望,必将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努力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
(二)学生实践探究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小组讨论让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2、学生汇报想法3、教师小结:你们的设想都很好!下面我们就实践验证一下你的想法吧!4、学生实践探究。
中班科学教案:沉下去↓ 浮上来↑(二篇)
中班科学教案:沉下去↓ 浮上来↑【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动脑探索。
2、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3、尝试用简单的图标来记录物体的沉浮。
【活动准备】1、试验材料:(泡沫积木、空瓶子、钥匙、硬币、橡皮泥、木块、棉花、乒乓球)两份。
2、记录卡每人一份,水槽、笔。
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投放了很多材料,幼儿与这些材料很熟悉,知道轻的物体浮在上面,重的物体沉在水底。
【活动重点】发现物体沉浮现象。
【活动难点】尝试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物品,小朋友先猜一猜都有什么?(用语言调动幼儿的兴趣)现在把它们请出来。
(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想知道是什么。
)1、请幼儿说出这些操作材料的名称。
幼儿一起说出了有积木,空瓶子、钥匙、硬币、橡皮木块、棉花、乒乓球。
(幼儿都认识这些材料)2、师:如果我把这些物品放到水槽里面,它们会怎么样呢?师:手里拿着泡沫积木,请一名幼儿回答?幼答:会浮在水面上。
幼答:放到水里会沉下去。
师:我也不知道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我们先来猜想。
3、请幼儿猜想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4、师: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
这些操作材料用什么符号表示,每个幼儿进行猜想,并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
幼儿开始猜想并把猜想的结果用沉浮标记记录下来,师在一旁巡视。
(在猜想棉花时,一部分幼儿说沉在水底,一部分幼儿说浮在水面上,但我没有说谁说的对或错,而是告诉他们,一会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了。
那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是否一致。
现在我们来动手实验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二、幼儿实验操作1、师:鼓励幼儿大胆实验,并巡视指导,让幼儿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亲手操作,有的幼儿发现猜想的和实验的结果不一样。
我鼓励他们要大胆操作,错了不要紧,而且我还奖励他们小红花。
三年下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体则更容易受到水的阻力而下沉。
沉水物体内部结构剖析
空心与实心
空心物体由于内部存在空气腔,因此其整体密度会降低,更容易浮在水面上。而实心物体 则由于其紧密的质地和较大的密度,更容易沉入水中。
材质均匀性
如果物体的材质不均匀,那么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也会受到影响。例如,一些由多种材料 组成的复合物体,可能会因为其内部不同材料之间的密度差异而产生不稳定的浮沉现象。
提高成功率建议
在实验前多尝试不同的浮力辅助工具和绑定方法,找到最适合的组合;同时,保 持耐心和细心,不要急于求成,多次尝试并调整方案直至成功为止
05 案例分析:成功让沉水物 体浮起实例
案例一:改变形状使橡皮泥浮起
原始状态
橡皮泥因其质地密实,容易沉入 水中。
方法应用
将橡皮泥捏成船形或碗状,增加 其表面积并减少与水的接触面积,
例如使用塑料瓶、吸管、金属等, 观察不同材料对浮沉效果的影响。
02
创新实验设计
设计有趣的实验来验证浮沉原理, 如潜水艇模型、密度梯度管等。
03
分享经验与成果
与其他同学或科学爱好者交流实 验心得和发现,共同提高科学素 养。
关注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参加科学竞赛和展览
关注各类科学竞赛和展览信息,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 果。
如铁、铜、铅等,由于其 高密度和重量,通常容易 沉入水中。
石头类
如大理石、花岗岩等,由 于其坚硬且重的质地,也 容易在水中下沉。
玻璃类
玻璃制品如瓶子、窗户等, 虽然不一定很重,但由于 其密度和形状,也可能沉 入水中。
密度、重量与形状对浮沉影响
01
密度
物体的密度越大,其下沉的可能性就越大。密度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小学三年级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1、探究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知识目标: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情感目标:体会“做中学”的探究乐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物体形状、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发现法、观察记录法、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烧杯、橡皮泥、鹌鹑蛋、食盐、“潜水艇”、药匙、卫生筷、泡沫块。
2、学生准备:水槽、烧杯、橡皮泥、鹌鹑蛋、食盐、螺母、“潜水艇”、纸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螺母和铁盒子),如果我把它们放入水中会怎样呢?2、(师演示)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3、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螺母和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1、学生讨论、交流:你们有什么办法使沉在水中的螺母浮起来?2、同学们想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办法行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实验试一试)。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5、小结:谁来说说,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螺母浮在了水面上?(板书:借助漂浮物)泡沫和吸管它们有什么特点?介绍:像泡沫、塑料排筏这样能漂在水面上并能随水一起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做漂浮物。
6、提问:看来刚才这个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太轻松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出个更难的,你们敢挑战吗?同学们平时一定喜欢玩橡皮泥,把它放入水中会怎样呢?(师演示)不借助任何物体,你能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吗?请你开动脑筋,把你想到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大班科学沉下去浮上来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沉下去浮上来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沉下去浮上来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观察水中不同物体的起伏,对这种现象感兴趣。
2.尽量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办法改变物体的起伏。
3.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的欲望。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和分享与同伴合作的成功经验。
环境与材料1、水槽每组1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
2.一张记录纸和三个分类篮。
3、《科学》下P.26~27。
一次备课一、猜测活动1、请幼儿根据原有经验猜测:这些物体放在水里面,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是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2、将预测的结果记录在画册《沉下去浮上来》的表格中,并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活动1、让孩子试一试,看结果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老师观察指导。
2.记录操作结果,并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3.交流活动1。
说说你是怎么操作的,发现了什么?2.请把能沉、能浮、既不浮又不沉的物品放在篮子里。
四、拓展活动1、你能让沉下去的棉花再浮起来吗?2.让孩子想办法让漂浮的物品沉下去,让沉下去的物品浮起来。
3、你知道游泳时为什么身体浮在水面上?4、说一说,海中的什么东西是根据沉浮原理制成的?活动反思: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愿意操作具体的物体。
这个时期是学生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尤其是我们的农村小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方面也在不断探索。
就拿《沉与浮》这一课教学来说,在教学中我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采用“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数据→得出结论→再运用到实践中”这六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得出的结论证实了有的同学的猜想是对的、有的同学的猜想是错的。
但是我感觉这个探究过程更像是验证过程了。
而且学生在汇报实验数据时我只让两个小组上来汇报,没有收集所有小组的实验数据,这样我在带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时就不容易把数据转化为证据。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3、水中加盐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浮起来。
4、改变自身的重量可以使沉在水里的 物体浮起来。
潜水艇的 工作原理
小结:通过学习, 你们知道了哪些方 法能使沉在水里的 物体浮起来?
改变形状 借助漂浮物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水中加盐 改变自身的重量
太谷县明星小学 高映霞
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 在水中沉还是浮?
泡沫塑料
木筷
塑料管
橡皮泥
鸡蛋
你答对了吗?
你能让沉在水中的物体 浮起来吗?能想出多少种办 法?
1、(捏成“小船”)改变形状可以使沉在水里 的物体浮起来。
2、借助漂浮物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借助泡沫、 塑料管、 筷子都能 使橡皮泥 浮起来。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沉和浮》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沉和浮》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沉和浮》(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沉和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沉和浮》篇1活动目标: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根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
2.对沉浮现象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
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
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
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
活动过程:(一)感受沉浮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看一看我这里有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如果把石头和泡沫板放到水里会怎样呢?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仔细看它怎么样了?3.教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
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纠正不对的。
4.教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
(二)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量记录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也想去水里,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个会沉下去,哪个会浮起来?(幼儿猜测)2.了解活动记录单。
教师出示幼儿操作记录单:你们见过这样的表格吗?表上的问号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商量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测进行记录。
(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索并记录沉浮现象。
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
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
放的小朋友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录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学情分析:物体的沉浮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不同的物体放到水中,有的会沉入水中,有的会浮在水面上,有的还会悬浮在水里,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本来会沉入水中的物体也能浮起来。
对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真正原因,学生虽然有比较形象的认识,但是还缺少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学生通过阅读与收集资料,在理性上了解到改变水――在水里加(足量的)盐能使物体由沉变浮,意识到把球状的橡皮泥捏成船形、碗形,也能让橡皮泥由沉变浮,但是在学生学习中,对此还缺乏感性的认识。
应该说,学生对如何使物体由沉变浮还并未建立起比较全面的认知体系。
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好奇与挑战,非常利于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
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往水里加盐等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往水里加盐等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四、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水杯、橡皮泥(铝箔)、药匙、精盐、鸡蛋、小潜水艇、方便筷子、铁丝、吸管、塑料泡沫、盒盖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橡皮泥:引导猜测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根据猜测大多学生都应该认为橡皮泥会沉在水底)2、教师做出魔术师表演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将橡皮泥放入准备好的饱和盐水中,此时橡皮泥竟然浮在水面上。
(学生一定“哇”的一声充满了惊奇!)3、提问:我们每组都有一块橡胶泥,你们也想试一下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忙着,但一定是非常无奈的眼看着橡皮泥沉入水底而充满了失望,学生必然会想到是水的缘故,并提出质疑,这里教师可不为所动,为以下的教学埋下伏笔。
)4、导情追问:你有哪些好的方法,让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二)学生实践探究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小组讨论让橡胶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2、学生汇报想法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把橡皮泥捏成碗、船等形状,使橡皮泥的体积变大;(2)借助一些提供的漂浮物。
【教案】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案】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实验操作: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3. 分析与讨论:影响浮力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浮力的因素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石头、木块、泡沫、塑料瓶等。
2. 实验工具:尺子、称、水槽、容器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沉在水里的物体突然浮起来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浮力的因素。
如:物体的形状、体积、密度等。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浮力的因素。
7. 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调查生活中应用浮力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浮力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影响浮力的因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报告单#优选.
知识链接:潜艇工作原理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上下沉浮呢?因为它的两侧有水舱。
充水时潜艇下降;排水时潜艇上升。
排水靠的是压缩空气。
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下潜、上浮,甚至悬停呢?这主要与重力和浮力有关。
根据“浮性定律”(或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潜艇在水中时,这两种力也都会作用在潜艇上。
如上所述,潜艇本身的重量叫做重力,潜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海水的重量叫做浮力,要使潜艇下潜只要使它的重量大于它的浮力就行了,那么怎样增加潜艇的重量呢?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当潜艇正常上浮时,用高压空气分步骤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挤出去,使之充满了空气,使潜艇在水下的重量减轻了,当潜艇的重量小于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时(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直至浮出水面。
另外,也可以采用操舵的方法将航行中的潜艇调整到距水面30米的安全深度(安全深度是为了防止与水面船只碰撞的限制深度),继续上浮到10—30米深度时是危险深度,上浮到10米左右时属于潜望深度,到达潜望深度后就可以排水上浮了。
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原理就跟鱼类差不多,鱼儿腹中有一种可充满气体的囊状鳔,其作用类似于潜艇上的压载水舱,是鱼在水中沉浮的主要调节器官。
当鱼要下沉时,挤出鱼鳔中的气体(潜艇是向压载水舱里注水),使身体的重量加重;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使身体的重量减轻提出问题潜艇是怎样实现上升下潜的?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知识链接:死海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
约旦河从北注入。
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记录单(一)
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
物体
预测方法
实验结果
橡 皮 泥
我的发现
实验记录单(二)
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
物体
预测方法
实验结果
我的发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它沉, 叫它沉,它就沉 叫它浮, 叫它浮,它就浮 驶入大海看不见。 驶入大海看不见。 打一舰艇) (打一舰艇)
执教:泰兴市黄桥镇中心小学 何莲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1、我遇水容易变软,完成实验后,及时把 、我遇水容易变软,完成实验后, 我捞出来哦。 我捞出来哦。 2、在实验小组长的安排下,小组成员轮流 、在实验小组长的安排下, 实验,组长做好记录。 实验,组长做好记录。 3、积极、轻声讨论,不干扰其他小组,养 、积极、轻声讨论,不干扰其他小组, 成文明探究的习惯。 成文明探究的习惯。
谢谢! 谢谢!
潜艇浮沉原理.mp 4
公元70年在耶路撒冷保卫战时, 罗马军统帅要处死俘虏来的奴隶,他 下令将这些带着镣铐的奴隶投入死海 淹死,可是这些被扔进海里的奴隶像 穿了救生衣一样一个个浮在水面,海 水又把他们送到了岸边。一连几次, 都没有把这些奴隶淹死,统帅以为有 神灵保佑他们,就把他们赦免了。
渔民伯伯想让渔网在水中围 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 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运用今 天所学的知识, 天所学的知识,请在座的小科学 家们想办法使渔网在水中“ 家们想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 起来。 起来。
幼儿园沉浮教案6篇
幼儿园沉浮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沉浮教案6篇教案的适切性包括了评估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确保评估方法与教学目标一致,教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和特殊需求,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幼儿园沉浮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3.5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练习)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课时教学设计追问:你们还有其他办法让硬币浮起来吗?小结:(1)把硬币放进气球里,气球充上气;(2)把硬币放在大一些的木块上;(3)把硬币放在游泳圈上。
结论:这些方法都是借助会漂浮的物体使硬币浮起来的。
过渡:如果不借用可以浮在水上的物体,直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物体漂浮起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实验。
(二)科学实验探究2改变橡皮泥和铝箔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1.实验内容:通过把橡皮泥和铝箔改变成小船的形状放进水里,观察它们在会里的沉浮现象。
实验准备:橡皮泥、铝箔、一盆清水。
实验要求:在改变物体的形状之前可以先把物体放进水里观察现象,让后改变后再放进水里观察。
2.实验结论:3.继续实验:把各小组载物最多的船放在一起,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些船能装得多?发散思维,让学生了解说出更多的可以让硬币在水里浮起来的办法。
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对比中发现问题。
等。
潜艇主要执行巡逻、警戒、封锁、反潜、侦察等任务。
其主要攻击对象首选为敌方的运输船或商船,而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由于大多拥有护航舰艇和飞机保护,攻击风险较大。
5.验证潜艇上浮下沉原理实验准备:装满沙子的小瓶,一盆清水。
实验内容:通过装满沙子的小瓶和空小瓶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验证潜艇上浮下沉原理。
实验要求:记录好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提示: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使物体上浮下沉。
过渡:除了借助漂浮物体和改变物体的重量来使下沉的物体上浮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呢?(三)实验探究3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1.实验准备:一枚鸡蛋、一个装水的杯子、食盐。
实验内容:往杯子里加入食盐增加水的密度。
实验要求:通过观察图片,得出结论。
通过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让学生明白改变溶液的密度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人,问问他们都采用哪些方法使物体上浮的,并记录下来,回来后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浮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准备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一、猜测沉浮的物品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
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
朱昌小学万源《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
朱昌小学万源《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影响浮力的因素: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
3. 实验操作: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4. 实验观察:观察物体浮起来的过程,分析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影响浮力的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影响浮力的因素。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物体浮起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讲解影响浮力的因素。
3. 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观察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4.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的概念和影响浮力的因素。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浮力概念和影响浮力因素的理解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提问,评估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浮力计、各种不同密度的物体(如石头、木块、泡沫等)、水槽、液体等。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报告单
知识链接:潜艇工作原理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上下沉浮呢?因为它的两侧有水舱。
充水时潜艇下降;排水时潜艇上升。
排水靠的是压缩空气。
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下潜、上浮,甚至悬停呢? 这主要与重力和浮力有关。
根据“浮性定律”(或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潜艇在水中时,这两种力也都会作用在潜艇上。
如上所述,潜艇本身的重量叫做重力,潜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海水的重量叫做浮力,要使潜艇下潜只要使它的重量大于它 的浮力就行了,那么怎样增加潜艇的重量呢?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 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当潜艇正常上浮时,用高压空气分步骤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挤出去,使之充满了空气,使潜艇在水下的重量减轻了,当潜艇的重量小于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时(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直至浮出水面。
另外,也可以采用操舵的方法将航行中的潜艇调整到距水面30米的安全深度(安全深度是为了防止与水面船只碰撞的限制深度),继续上浮到10—30米深度时是危险深度,上浮到10米左右时属于潜望深度,到达潜望深度后就可以排水上浮了。
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原理就跟鱼类差不多,鱼儿腹中有一种可充满气体的囊状鳔,其作用类似于潜艇上的压载水舱,是鱼在水中沉浮的主要调节器官。
当鱼要下沉时,挤 出鱼鳔中的气体(潜艇是向压载水舱里注水),使身体的重量加重;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使身体的重量减轻知识链接:死海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
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
约旦河从北注入。
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厘米至60厘米不等。
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
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指导手册》中“沉与浮”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浮力现象,探究不同材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浮力的概念,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教学重点:认识浮力现象,掌握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浮沉子、石头、塑料球、木块、气球等)、水、盆、教学PPT。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水、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个浮沉子,提问:“这个物体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物体(石头、塑料球、木块、气球等),提问:“这些物体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3. 随堂练习(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2)幼儿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发现改变物体形状、密度等因素可以影响沉浮状态。
5. 课堂小结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沉与浮》2. 主要内容:浮力现象不同物体的沉浮状态影响沉浮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2)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2. 答案:(1)如:船只、游泳圈等可以浮在水面上,石头、铁块等会沉入水底。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与物体密度、形状等因素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课后实验探究,观察不同形状、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应聚焦于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理解,这是因为这一概念涉及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对于幼儿来说较为抽象。
让石头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让石头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石头是一种比较重的物体,一般都会沉入水底。
但有时我们需要让石头浮在水面上,例如在游泳池中做一些装饰或游戏。
下面介绍几种让石头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一、使用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是一种轻便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石头的浮力器。
首先,将泡沫塑料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将石头放在泡沫塑料上方,使其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泡沫塑料要足够密实,以免石头落入水中。
二、使用气球
将气球充气到适当大小,然后将石头放在气球上方,使其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气球的大小和充气量,以免气球爆炸或石头落入水中。
同时,气球也容易受到刺破或撕裂的影响,需要注意保护。
三、使用塑料袋
将石头放入塑料袋中,然后将袋子口封紧,使其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袋子的密封性和耐久性,以免石头落入水中或袋子破裂。
四、使用木板
将木板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将石头放在木板上方,使其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木板的大小和厚度,以免石头落入水中或木板破裂。
同时,木板也需要经常清洁和保养,以免受到腐蚀或损坏。
五、使用浮标
将浮标固定在石头上方,使其浮在水面上。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浮标的大小和材质,以免石头落入水中或浮标破裂。
同时,浮标也需要经常清洁和保养,以免受到腐蚀或损坏。
总之,让石头浮在水面上有很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猜猜看 叫它沉,它就沉 叫它浮,它就浮 驶入大海看不见 (打一舰艇)
潜水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介绍
Back
传说故事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 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 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 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 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 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 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 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 将他们全部释放。
问题袋 实验要求 填写记录表 听故事
思考问题:
怎样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怎样使沉在水底的硬币浮起来? 怎样使沉在水底的瓶子浮起来?
怎样使沉在水底的土豆浮起来?
返回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
起来
实验小学
刘佳奇
Back
实验要求:
• 先小组内部商议,再做实验。 • 每做一种就要及时记录好。 • 在实验小组长的安排下,小组成员轮流实 验,组长做好记录。 • 积极、轻声议论,不干扰其他小组,养成 文明探究的习惯。
活动记录表
物品名称
橡皮泥
硬 土 币 豆
让这些沉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用图或文字描述出来)
装水小瓶
第( )小组 记录员( )
现在开始做实验!
探究小结
1.你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使橡皮泥、硬币 浮起来?
方法一: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 方法二:借助其他物体(漂浮物)
2.如何让沉在水底的小瓶浮起来?
方法三:改变了物体本身的重量
死海的生物
死海是位于西南亚的著名大咸湖,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是世界最低 洼处,因温度高、蒸发强烈、含盐度高,达25%—30%,据称除个别的微生物 外,水生植物和鱼类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 当滚滚洪水流来之期, 约旦河及其它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含盐量太高,水中又严重地缺氧, 这些鱼虾必死无疑。 那么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 于揭开了这个谜底:但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 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 独特蛋白质。 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 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 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 续生存。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美国生物学家梅纳切姆· 肖哈姆, 和几位以色列学者一起,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盐细菌”的 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 元,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 盐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逗留在溶液里,这样,死海 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死海的功效
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 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 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 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 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 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 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 宝贵的出口产品。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疗养圣地 (从希律王时期开始),湖中大量的矿物质含量具有 一定安抚、镇痛的效果。 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死海以求恢复他 们的精力和健康。
死海的成因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 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 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 层的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 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 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 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 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 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 大自然的秘密。 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 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 达51C,冬季也有14—17C。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 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 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变得越来越“稠”— —入不敷出,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 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想一想: 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呢? 这是什么原因呢? 阅读资料馆
资料馆
1、死海的位置 2、死海的形成 3、死海的生物 4、死海的功效 5、死海的未来
Go
死海的地理位置
死海,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 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 北 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 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
但是,死海的实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它的面积正日益 缩小,而地质假说还没有更多的事实加以论证。因此,死 海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难解的。
探究小结
让土豆从水底浮起来的方法是? 方法一:往水里加盐
总结知识点: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 浮起来的方法有:
改变物体的形状
借助漂浮物
改变自身重量 水里加盐
考考你
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城一 堵墙,将鱼群包围住。用什 么办法能使渔网在水中 立起 来呢?
死海的未来
死海在日趋干涸。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 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在中东地区, 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水被用 于灌溉,所以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不久的将来, 死海将不复存在。 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正在不断变红,经研究,发 现水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 数量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 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 看来,死海中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平方公里。死海含盐 量极高,表层的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 分之三
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 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 而人体比重只有 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
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上,即使不会 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死海水中含
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 咸的咸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