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件
拓展
判断题
(1)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 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沉的。( )
×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与它的重量有密切的关系。( )
×
拓展
思考:沉浮与 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浮
沉
观察实验,寻求证据:
实验1:
实验一: 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石 块
泡沫 块
回形 针
蜡烛
带盖 空瓶
苹果
橡皮
预测
理由
结果
1、4人一小组实验,派一人做好记录; 2、把物体轻轻放到水里面再松手,观 察物体的沉与浮; 3、观察完一个物体后取出,放入下一 个物体,避免几个物体堆积在一起; 4、实验时注意不要把水溅出来。
音乐响起,实验开始。 音乐停止,实验结束。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在 水中的沉浮情况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第一单元 沉和浮
第1课时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导入
猜测:沉?浮?
啤酒盖 放水面:浮 放水中:沉
探索
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统一标准:水中、沉、浮
探索 研究: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记录方法:沉↓ 浮 ↑
小石头
泡沫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空瓶
橡皮
苹果
小木块
中班科学课件《沉与浮》PPT课件教案
量的清水。
01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 体在水中的状态,如
“浮起来了”、“沉下 去了”等。
03
注意事项:确保幼儿在 实验过程中不弄湿衣物 或弄翻水盆,注意幼儿
的安全。
05
让幼儿自由选择物体, 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物
体在水中的状态。
02
让幼儿多次尝试,并记 录实验结果。
04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在记录表上列出所有测试的物 体。
物体在液体表面上,部分或全部受到 液体向上的托力作用而保持相对位置 不变的现象
物体沉浮条件
01 02
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 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 位置
物体的形状与空实心
物体的形状和是否空心也会影响其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例如空心的球 比实心的球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 如“小鸭子学游泳”等, 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
兴趣。
互动探究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 行猜想,并通过实验来
验证自己的猜想。
游戏化学习
将沉浮知识与游戏相结 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
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归纳
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引 导幼儿总结归纳实验结 果,加深对沉与浮现象
的理解。
煮饺子
煮饺子时,生饺子会沉在锅底,而煮 熟后则会浮起来。这是因为随着水温 的升高,饺子皮和馅中的水分逐渐汽 化出来,导致饺子体积膨胀、密度减 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就会浮 起来。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改变温 度和密度来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应用 示例。
05
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交流,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01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 体在水中的状态,如
“浮起来了”、“沉下 去了”等。
03
注意事项:确保幼儿在 实验过程中不弄湿衣物 或弄翻水盆,注意幼儿
的安全。
05
让幼儿自由选择物体, 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物
体在水中的状态。
02
让幼儿多次尝试,并记 录实验结果。
04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在记录表上列出所有测试的物 体。
物体在液体表面上,部分或全部受到 液体向上的托力作用而保持相对位置 不变的现象
物体沉浮条件
01 02
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 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 位置
物体的形状与空实心
物体的形状和是否空心也会影响其在液体中的沉浮情况,例如空心的球 比实心的球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 如“小鸭子学游泳”等, 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
兴趣。
互动探究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 行猜想,并通过实验来
验证自己的猜想。
游戏化学习
将沉浮知识与游戏相结 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
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归纳
在实验操作结束后,引 导幼儿总结归纳实验结 果,加深对沉与浮现象
的理解。
煮饺子
煮饺子时,生饺子会沉在锅底,而煮 熟后则会浮起来。这是因为随着水温 的升高,饺子皮和馅中的水分逐渐汽 化出来,导致饺子体积膨胀、密度减 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饺子就会浮 起来。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改变温 度和密度来改变物体沉浮状态的应用 示例。
05
课堂互动环节
提问交流,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沉与浮(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教科版)
D.球A受到的浮力比球B大
4
6
课堂讲解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随讲随练
【解析】A.由图可知,液体的质量相同,由于不知道小球A和B的体积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液体体积
的大小关系,无法判定液体的密度关系,故A错误;
B.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的体积大小关系未知,无法判定A和B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
C.小球的质量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则两烧杯中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相同,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等于
7
课堂讲解
二、控制沉与浮
随讲随练
【解析】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
艇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水舱中水少时潜水艇上浮,所以图甲是上浮时的情景,图乙是下
潜时的情景,故A错误;
B.浸没在水中的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就是潜艇本身的体积,在没露出水面前,两艘完全相同的
4
3
课堂讲解
物体沉浮的条件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沉浮
F浮
G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根据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
以物体完全浸入液体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
3
课堂讲解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沉浮的条件
2.上浮最终漂浮在液体中
的吃水线也不同,轮船在载物时
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吃水线。
4
5
课堂讲解
密度计
二、控制沉与浮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构造: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
原理:密度计放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的,因此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受到的重力,F浮=G,
4
6
课堂讲解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随讲随练
【解析】A.由图可知,液体的质量相同,由于不知道小球A和B的体积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液体体积
的大小关系,无法判定液体的密度关系,故A错误;
B.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的体积大小关系未知,无法判定A和B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
C.小球的质量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则两烧杯中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相同,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等于
7
课堂讲解
二、控制沉与浮
随讲随练
【解析】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
艇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水舱中水少时潜水艇上浮,所以图甲是上浮时的情景,图乙是下
潜时的情景,故A错误;
B.浸没在水中的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就是潜艇本身的体积,在没露出水面前,两艘完全相同的
4
3
课堂讲解
物体沉浮的条件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沉浮
F浮
G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根据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大小的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
以物体完全浸入液体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4
3
课堂讲解
一、物体的沉浮条件
物体沉浮的条件
2.上浮最终漂浮在液体中
的吃水线也不同,轮船在载物时
水面不能超过最大吃水线。
4
5
课堂讲解
密度计
二、控制沉与浮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构造:密度计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密封玻璃管,管的下部装有少量密度较大的铅丸。
原理:密度计放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的,因此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它受到的重力,F浮=G,
初中物理《沉与浮》(共37张)ppt4
(3)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2 N,物体的体积是 2×10-4m3。 F浮=G-F拉=4N-2N=2N 排开水的体积
F浮 水 g
V排 =
2N 103 kg / m3 10 N / kg
2 10
4
m
3
例题2 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铁块放在水中,铁 块下沉,木块上浮,它们受到的重力 G木 G铁,受到的浮力F木浮 F铁浮。 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铝块放在水中,铝块下沉, 木块上浮,它们受到的重力G木 G铝,受 到的浮力F木浮 F铝浮。(选填 “>”“<”“=”)
二、控制沉浮 1.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 2.轮船漂浮,浮力=重力,浮力一定,液体密度大 排开液体体积小。
我的收获
例题:(2012岳阳)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 (1)实验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一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 力F浮=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 开液体的体积越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 序号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N,物体的体积是 m3。
3.如图所示,将鸡蛋放入盛清水的烧杯中,在烧杯 中加盐并搅拌,当盐加入到一定程度时,看见鸡蛋 从杯底上浮,这一事实说明 ( B ) A.鸡蛋的重力不变,盐水的密度变大,浮力不变 B.鸡蛋的重力不变,盐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变大 C.浮力不变,鸡蛋的重力变大, D.浮力不变,鸡蛋的重力变小。
4.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 A.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沉与浮》幼儿园中班科学PPT课件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 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 感受,并布置课后延伸活 动。
02
沉与浮现象观察
日常生活中沉与浮现象
洗澡时玩具的浮沉
洗澡时,孩子们常常会发 现一些玩具会浮在水面上 ,而另一些则会沉入水底 。
船只的漂浮
孩子们可能注意到船只可 以在水面上漂浮,而不会 沉入水中。
落叶的漂浮
秋天时,落叶落入水中会 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流 缓缓移动。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奥秘,激发其好奇心 和求知欲。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寻找答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其观察力和发现问 题的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现场实验操作演示
将水盆装满水,并放置在孩子们可以 清楚看到的位置。
引导孩子们注意不同物体浮沉的差异 ,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
逐一将不同物体放入水中,让孩子们 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向孩子们解释浮沉的 原理,即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取决于其 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03
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分析
物体密度对沉浮影响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中 ,例如石头、金属块等。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面 上,例如木头、塑料等。
密度等于水的物体会在水中悬 浮,例如纯净水中的冰块。
物体形状对沉浮影响
相同质量的物体,形状不同会影响其 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长条形状的物体更容易沉入水中,例 如铅笔、木棒等。
扁平形状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例如树叶、纸片等。
物体大小对沉浮影响
相同质量的物体,大小不同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大体积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来支撑自身重量。
沉与浮ppt课件小班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些设备需要模 拟沉浮现象进行测试和验证,如卫 星姿态调整系统的性能测试等。
沉与浮的未来发展
理论研究
沉浮现象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 探索和研究,如液体内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机制、物体沉浮的微观机制等。
应用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沉浮原理的应用领 域将不断拓展,如开发新型的浮力材 料、设计更加智能的船舶和潜水艇等 。
步骤 1. 将各种形状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
2. 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实验一:水的密度与浮力
3.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结论:当物体密度小于水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密度大于水时,物体会 沉入水中。
实验二:船的浮力与稳定性
总结词
了解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 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 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了解 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关系 。
公式
密度 = 质量 / 体积
解释
物体在水中是否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 度,物体会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会浮。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公式
F = m(排)g
解释
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液体,包括水。根据这个原理,我们 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 积成正比。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总结词
理解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模拟潜水艇的运动,了解潜 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
气球、橡皮筋、竹签、透明胶带 。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步骤
1
2
1. 用气球模拟潜水艇,用橡皮筋将竹签系在气球 上。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些设备需要模 拟沉浮现象进行测试和验证,如卫 星姿态调整系统的性能测试等。
沉与浮的未来发展
理论研究
沉浮现象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 探索和研究,如液体内分子间的相互 作用机制、物体沉浮的微观机制等。
应用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沉浮原理的应用领 域将不断拓展,如开发新型的浮力材 料、设计更加智能的船舶和潜水艇等 。
步骤 1. 将各种形状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
2. 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
实验一:水的密度与浮力
3.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结论:当物体密度小于水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当物体密度大于水时,物体会 沉入水中。
实验二:船的浮力与稳定性
总结词
了解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 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 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了解 船的浮力与稳定性的关系 。
公式
密度 = 质量 / 体积
解释
物体在水中是否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 度,物体会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会浮。
阿基米德原理
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公式
F = m(排)g
解释
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液体,包括水。根据这个原理,我们 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它所排开的水的体 积成正比。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总结词
理解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通过模拟潜水艇的运动,了解潜 水艇的浮力与运动的关系。
材料
气球、橡皮筋、竹签、透明胶带 。
实验三:潜水艇的浮力与运动
步骤
1
2
1. 用气球模拟潜水艇,用橡皮筋将竹签系在气球 上。
10.4沉与浮课件
练习2:小明准备用空矿泉水瓶做一个“救生衣”。已知小明的 质量是50kg,身体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为确保安全至少 他的头部要露出水面,头部的体积约占身体总体积的1/10。( 不计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和塑料的体积) (1)求小明头部的体积。 (2)请你帮小明计算一下,制作“救生衣” 需要多少个图示的空矿泉水瓶。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
F浮
浮力:F浮=ρ液V排g
重力:G物=ρ物V物g
G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物体和液体的密度。
(1)若ρ液>ρ物,则F浮>G ,上浮至漂浮 (2)若ρ液=ρ物,则F浮=G,悬浮在液体中任意位置 (3)若ρ液<ρ物,则F浮<G,下沉至底部
讨论:水中生物是怎样实现浮与沉的?
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Fra bibliotekN 00
11
22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33 44 55
练习7: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底有一个质量为
132g、体积120cm3的小球,如图甲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 )
(1)向容器中注入质量为1.6kg的 水时,水深13cm,如图乙所示,
13cm
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甲
乙
丙
(2)再向容器中慢慢加入适量盐并搅拌,直到小球悬浮为止,如图丙所
示,求此时盐水的密度ρ1; (3)继续向容器中加盐并搅拌,某时刻小球静止,将密度计放入盐水中
,测得盐水的密度ρ2=1.2×103kg/m3,求小球浸入盐水的体积。
F浮>G,上浮至漂浮
浸没在液体中 的物体沉与浮 的判断方法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S
h1
大班科学《沉与浮》完整ppt课件
22
06 课程回顾与自我评价
2024/1/29
23
关键知识点回顾
2024/1/29
沉与浮的基本概念
0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沉与浮的基本概念,知道哪些物体会沉,
哪些物体会浮。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02
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如物体的密度、重量、形状
以及液体的密度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
03
学生掌握了进行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准确地操作实验并观察
2024/1/29
11
实验步骤详解
0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各种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木 块、金属块、塑料玩具、海绵等),一个透明容器,以及 足够的水。
02
实验操作过程
03
将容器填满水,并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024/1/29
04
依次将不同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
05
使用记录表详细记录每个物体的沉浮情况。
假设验证
将实验结论与初始假设进行比较,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如果结论与假设一致,则 假设成立;如果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
2024/1/29
17
拓展思考:其他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01 02
不同液体的密度
除了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例如,酒精的密度比 水小,而盐水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在不同液体中物体的沉浮状态也会 有所不同。
大班科学《沉与浮》完整ppt课件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 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 • 数据分析与结论总结 • 知识拓展与应用延伸 • 课程回顾与自我评价
06 课程回顾与自我评价
2024/1/29
23
关键知识点回顾
2024/1/29
沉与浮的基本概念
0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沉与浮的基本概念,知道哪些物体会沉,
哪些物体会浮。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02
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如物体的密度、重量、形状
以及液体的密度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
03
学生掌握了进行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准确地操作实验并观察
2024/1/29
11
实验步骤详解
0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各种大小、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木 块、金属块、塑料玩具、海绵等),一个透明容器,以及 足够的水。
02
实验操作过程
03
将容器填满水,并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024/1/29
04
依次将不同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状态 。
05
使用记录表详细记录每个物体的沉浮情况。
假设验证
将实验结论与初始假设进行比较,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如果结论与假设一致,则 假设成立;如果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
2024/1/29
17
拓展思考:其他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01 02
不同液体的密度
除了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液体具有不同的密度。例如,酒精的密度比 水小,而盐水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在不同液体中物体的沉浮状态也会 有所不同。
大班科学《沉与浮》完整ppt课件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 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 • 数据分析与结论总结 • 知识拓展与应用延伸 • 课程回顾与自我评价
沉与浮ppt课件
思考题二:为什么铁块会沉入水底?
总结词
铁块具有高密度和实心结构,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量,因此会沉 入水底。
详细描述
铁块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量,使其无法浮在水面 上。此外,铁块的实心结构也减少了其浮力,使其更容易沉入水底。
思考题三:热气球和飞艇为什么可以升空?
公式
F = m液g
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水中时,它 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与它所排开的水的重量相等。如果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 重力,物体会上浮;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会下沉。
03
CATALOGUE
沉与浮的应用
船舶的浮力原理
船舶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它能 够排开等于它自身体积的水, 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时 ,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
其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沉与浮在生活中的应用前景
航海
了解沉与浮的规律可以帮助船 员判断船只是否会沉没或漂浮
,保障航海安全。
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可以根据沉与 浮的原理设计水库、水闸等设 施,实现水位的调节和控制。
医学
在医学领域,沉与浮的原理可 以用来制作药物,如悬浮液、 药片等,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和靶向输送。
环保
在环保领域,可以利用沉与浮 的原理进行水处理、废油回收 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
境保护。
06
CATALOGUE
沉与浮的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一: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总结词
木头具有轻盈、中空的结构,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量,因此可 以浮在水面上。
幼儿园课件——大班科学《_沉与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是一次寓教于乐的探索活动,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尝试探究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活动中,教师将准备一系列不同材质、形状和重量的物品,如水果、塑料玩具、金属小件等,并引导孩子们亲手将这些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沉浮情况。通过亲身实践,孩子们将更直观地理解沉浮现象,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此外,活动还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预测其他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当前文档内容被图片和乱码所遮盖,无法直接呈现活动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建议查阅完整教案或咨询相关教师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沉和浮PPT课件详解
致 某些 西 方学 者 以为 现 在 根本 没 有这 种 建 筑的 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4
.
多
样
性
意
味
着
差
异
,
我
国
的
民
族
多
样
性
决
定
了
以
民
族
为
载
体
的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
这
种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11.
今
天
我
们
提
倡
的
创
新
,
并
不
是
要
抛
开
先
哲
时
贤
的
成
果
另
起
炉
灶
,
而
是
要
站
在
前
辈
的
肩
膀
上
一
步
一
个
脚
印
地
前
进
,
并
努
力
超
越
前
人
。
12
.
微
笑
像
和
煦
的
春
风
,
微
笑
像
温
暖
的
阳
光
,
它
蕴
涵
着
一
种
神
奇
的
力
量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沉浮的有关因素.ppt
• A、小石块 B、泡沫塑料袋 C、回形针 D、蜡烛
E、带盖的空瓶 F、萝卜BG、橡皮 • 2、A塑料块放入水中( ),砖块放入水中(
)。 A、沉 B、浮
A
• 3、B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 ),和它的轻重
( )。
• A、无关 B、有关
• 4、要探究物体的沉浮是否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就要对可
能影响它沉浮的“(B )”因素加以控制;同理,探究物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20.8.520.8.5Wednesday, August 5, 2020
• 14、 Where there is a will , there is a way . ( Thomas Edison , American inventor )有志者,事竟成。11:01:1911:01:1911:018/5/2020 11:01:19 AM
它有影响,就必须控制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这就是控制
√ 变量。 ( )
• 6、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越重的越容易沉,越轻
√ 的越容易浮。( )
• 7、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轻重都是有关,其中
√ 本质的原因是物体的密度。( )
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钟
(四)、我能正确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 么规律?
• •
THE END 8、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Tennyson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11:0311:03:10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沉与浮大班科学ppt课件
船只在水中航行时,需要依靠动力装置提供推力。不同类型的船只采用不同的动力系统,如柴油机、蒸 汽轮机、燃气轮机等。这些动力系统通过驱动船只的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产生推力使船只前进。
05
总结与思考
你对沉与浮的理解有何加深?
总结词
对沉与浮的理解更加深入
详细描述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沉与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明白了物体沉浮取决 于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其中的作用。
热气球升空原理
当热气球燃烧器点燃燃料后,产生大量热气,热气密度小于球囊周围空气密度,产生浮力 使热气球升空。
热气球的航向控制
热气球升空后,通过改变球囊内热气的温度来控制浮力大小,从而实现航向控制。同时, 通过改变吊篮的方向和燃烧器的火焰方向,可以控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
船只如何在水面上漂浮
船只的浮力原理
实例
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因为水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木头放入水中 会浮起来,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
空气对浮力的影响
01
空气浮力定义
空气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单位为牛顿。
02
空气浮力与沉浮关系
空气浮力是影响物体沉浮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空气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时,物体会浮起来;当空气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沉下去。
总结词:通过制作简易潜 水艇模型,了解潜水艇的 工作原理,加深对沉浮原 理的理解。
详细描述
提供一些材料,如塑料瓶 、橡皮泥、吸管等。
通过操作模型,观察潜水 艇的沉浮变化,并解释原 理。
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制 作一个简易的潜水艇模型 。
04
沉与浮的趣味应用
潜水艇的原理
潜水艇工作原理
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它内部有蓄水舱, 当需要下沉时,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水艇重量增加;当 需要上浮时,往外排水,减轻自身重量。
05
总结与思考
你对沉与浮的理解有何加深?
总结词
对沉与浮的理解更加深入
详细描述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沉与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明白了物体沉浮取决 于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其中的作用。
热气球升空原理
当热气球燃烧器点燃燃料后,产生大量热气,热气密度小于球囊周围空气密度,产生浮力 使热气球升空。
热气球的航向控制
热气球升空后,通过改变球囊内热气的温度来控制浮力大小,从而实现航向控制。同时, 通过改变吊篮的方向和燃烧器的火焰方向,可以控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
船只如何在水面上漂浮
船只的浮力原理
实例
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因为水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木头放入水中 会浮起来,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
空气对浮力的影响
01
空气浮力定义
空气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单位为牛顿。
02
空气浮力与沉浮关系
空气浮力是影响物体沉浮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空气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时,物体会浮起来;当空气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沉下去。
总结词:通过制作简易潜 水艇模型,了解潜水艇的 工作原理,加深对沉浮原 理的理解。
详细描述
提供一些材料,如塑料瓶 、橡皮泥、吸管等。
通过操作模型,观察潜水 艇的沉浮变化,并解释原 理。
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制 作一个简易的潜水艇模型 。
04
沉与浮的趣味应用
潜水艇的原理
潜水艇工作原理
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它内部有蓄水舱, 当需要下沉时,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水艇重量增加;当 需要上浮时,往外排水,减轻自身重量。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浮和沉》公开课课件
第五单元 常见的力 15.浮和沉
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温馨提示:
●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组做实验时要进行 分工合作。 ●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进行。 ●把物体放在水中央,放手后仔细观察。 ●完成学习探究单一。
小黄鸭 玻璃球 树叶 钩码 积木 金属 海洋球 花生
实验探究单一
我的猜想
浮
沉
实验结果
浮
沉
请选择一种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用手轻 轻按压,体会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温馨提示:轮流进行,完成后及时擦干手。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 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实验材料:
注意事项:
●钩码浸入在水中不要碰水槽壁或底,要保持 稳定 。 ●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刻度,并及时记录实验 结果。 ●注意小组分工合作。 ●完成探究实验单二。
探究实验单二
问题: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浸入水中前皮筋的 浸入水中后皮筋
长度(厘米)
的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我发现了浸入水中后皮筋与浸入水中前相比,皮筋变( ) 实验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论是上浮的物体还是 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 力。
●生命很重要,时刻防溺水!!!
谈谈你的收获吧!
谢谢!
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温馨提示:
●实验时要轻拿轻放,小组做实验时要进行 分工合作。 ●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进行。 ●把物体放在水中央,放手后仔细观察。 ●完成学习探究单一。
小黄鸭 玻璃球 树叶 钩码 积木 金属 海洋球 花生
实验探究单一
我的猜想
浮
沉
实验结果
浮
沉
请选择一种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用手轻 轻按压,体会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温馨提示:轮流进行,完成后及时擦干手。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 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实验材料:
注意事项:
●钩码浸入在水中不要碰水槽壁或底,要保持 稳定 。 ●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刻度,并及时记录实验 结果。 ●注意小组分工合作。 ●完成探究实验单二。
探究实验单二
问题: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浸入水中前皮筋的 浸入水中后皮筋
长度(厘米)
的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我发现了浸入水中后皮筋与浸入水中前相比,皮筋变( ) 实验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论是上浮的物体还是 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 力。
●生命很重要,时刻防溺水!!!
谈谈你的收获吧!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二、判断。 1、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 也是沉的。( √ ) 2、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 积较大的形状更容易下沉。
(×)
( ×)3.轻的一定浮,重的
一定沉。
(√ )4、大小、形状相同的
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 易浮。
( ×)5.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三块
更多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两枚
回形针
三枚
更多
两块
木块
三块
更多
通过
实验,
我发现当
的重量
和体积变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状态
。
结论二:
1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半个橡皮
4 的橡皮
半个苹果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浮和沉》
浮
沉
一.观察物体的沉与浮
• 判断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标准:
沉
浮
悬浮
物体在水中碰到容器 底部的现象叫“沉”;
不接触容器底部的现象 叫“浮”。
预测下列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石头
\
` 泡沫
回形针
蜡烛
空瓶子
橡皮
苹果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木块
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1、快速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把预测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1 的苹果 4
把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变大,
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
生改变。
通过结论一和结论二,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一: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 生改变的。
结论二: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的重量
和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 生改变。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 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 变的。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6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
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 重、体积有关。
香蕉、杨梅、桔子、葡
萄、钢笔、圆珠笔、三角板、 涂改液……它们在水中是沉还 是浮?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一半
橡皮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一半
苹果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通过白萝卜实验,
我发现当白萝卜的重量
和体积变小时,在水中
的沉浮状态
。
把橡皮切出一半、 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和更小的块。 小刀使用注意安全,物体 不能切得太小、太碎。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在 水中的沉浮情况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一半
橡皮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一半
苹果
四分之一 八分之一
更小
通过橡皮实验,我 发现当橡皮的重量和体 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不变 。
通过白萝卜和橡皮的实验,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通过苹果实验,我发现当苹果的重量和 体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通过橡皮实验,我发现当橡皮的重量和 体积变小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2、做实验验证结果; 3、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里。
预测下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沉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一: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石 块
木块
回形 针
蜡烛
带盖 空瓶
白萝 卜
橡皮
预测
理由
结果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二: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减小时,在 水中的沉浮情况
结论一1:
4 的橡皮
半个苹果 1 的苹果
半个橡皮 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4 ,
把它的重量和体积变小,在
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
改变的。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两枚
回形针
三枚
更多
两块
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