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1章第1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讲义)文档

货币银行学(讲义)文档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一、货币的产生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总和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Functions of Money)一、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二、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取决于3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 M=PQ/VPQ:商品价格总额三、贮藏手段■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可自动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四、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与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商品赊销五、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总结:五大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两个最早的最基本的职能。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Monetary System)一、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金属(Monetary Metal):货币由何种金属铸造(规定币材,当今现代各国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的前提下,选择币材的技术意义已经超过经济意义,规定技术标准,例如如何防伪等等),金属货币制度的最基本要素。

➢货币单位(Monetary Unit):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规定名称和所含的货币金属量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金属货币、纸币和银行券。

通货的铸造与发行: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与不可兑换银行券的印制发行。

货币银行学ppt

货币银行学ppt
人 民 币 港 币
新 台 币
澳 元
美 元
欧 元
日 元
英 镑
马 克
法 郎
卢 布
韩 元
(四)存款货币
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是 给工商业者开立支票存款帐户, 支票是由出票人根据他在银行的 活期存款户签名开立的,向银行 支款的无条件支付书面命令,要 求银行在被要求时,把一定金额 的货币付与某一特定人或出票人 的指定人或来人。
(五)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主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 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质货币。
(六)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以国家权力为后 盾,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各 项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 都属于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三次美元危机:
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8年第二次美元危机; 1971年第三次美元危机。
三、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 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并达成了《牙 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 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 国际货币的牙买加体系。
纸币、银行券(现金)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 代用货币
(一)实物货币 用某种具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商品来充当货币, 出现于商品交换的早期。
商代的贝币
(二)金属货币
“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
金元宝
五铢钱
开元通宝
咸丰元宝
(三)纸币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作的货币。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要点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要点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要点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两个时期: 1 先是物物直截了当交换2 然后是经过媒介的交换二、价值形态演变的几个时期?四个时期: 1 简单偶然的交换2 扩大了的价值形态3 普通价值形态(本质变化:作为交换的媒介固定1某物)4 金属货币形态三货币的定义及职能?定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普通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职能: 1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2 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3 支付手段: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事情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算是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4 贮藏手段:货币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宝普通代表保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发挥贮藏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时刻市场上发挥普通等价物作用四、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币财: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为币财,实际上基本上对差不多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确信。

XXX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含金属的分量与成群,即所代表的价值。

3各种通货和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属本位币的铸造与流通、辅币的发行与流通、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4预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他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也是一具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货币制度的演变?1 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并且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照的一种货币制度。

3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4 信用本位制:是指以别兑换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为本币的货币制度。

六、格雷欣法则概念?1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

金银复本位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并且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照的一种货币制度。

2 劣币和良币。

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为劣币,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被称为良币。

《货币银行学》各章要点(一)

《货币银行学》各章要点(一)

《货币银行学》各章要点(一)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货币与现代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联系历史的线索:货币是价值形态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币材: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币材须具备四个特点;币材沿着历史顺序发展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

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金、银、铜等作为材料的称为金属货币;金属充当币材采用过两种形式。

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纸制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信用货币的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节货币的本质西方的货币金属说认为货币是唯一的财富,货币等同于贵金属。

西方的货币名目说认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的计算单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通过分析商品,科学地分析了货币的本质,揭示了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货币与其他商品是相对立的,是特殊的商品。

因此,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还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重点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重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重点内容:1.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货币形式的演变。

3.货币的本质。

4.货币的职能。

5.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6.货币制度的几种类型。

35张要记住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你喜欢货币(money)吗?▪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说过:缺钱是一切邪恶的根源。

▪多数犯罪与金钱有关,许多刑罚也是以货币来衡量的。

▪资本主义社会信奉“金钱万能观”▪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缺少资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货币过多。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商品。

货币的存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经济生活也处处有货币,人们对货币的存在早已习以为常。

但货币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的本质如何?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对此,马克思曾引用当时英国议员格来斯顿的话说:“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货币到底从何而来,似乎成了一个谜。

但这又是一个非解开不可的谜,因为了解货币的起源是认识货币本质、职能与作用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确认识货币金融理论的起点。

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古今中外有多种。

如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交换起源说;西方国家的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等等。

它们或认为货币是圣贤的创造,或认为货币是保存财富的手段,许多法学家甚至说货币是法律的产物。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虽然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看,多数学说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却无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揭示货币的起源。

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马克思是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分析的。

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开始形成。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私有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 等。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企业则 通过融资和投资活动参与市场。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中 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 市场。
详细描述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方的行为都会对市场产生 影响。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的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企 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融资,并使用这些资金 进行投资活动。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作为市 场的中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贷款、证券交易等 。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 和增值。
币和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职能
03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衡 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能够使商 品和服务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 间流通。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支付工具,能 够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税款等 经济活动。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ppt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 信用与金融市场 • 利息与利率的决定 • 货币供给与需求
01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物物交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通过物物 交换来满足各自需求。随着交换 的频繁,某些物品逐渐成为交换 媒介,货币由此产生。
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能够被 人们贮藏以备未来使用或传承
给下一代。
02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货币的形态
01
实物货币

1-1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1-1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3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货币 2.朴素的商品货币 3.实物货币 4.铸币 铸币 5.代用货币 6.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7.存款货币 8.准货币 存款货币 准货币 9.货币制度 10.本位货币 11.格雷辛法则 格雷辛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雷辛法则
4

货 币 形 式 的 发 展
①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③
48
货币形式发展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货币形式发展对我们的几点启示(续1)
2.货币观的变化 “货币财富论”(如:“实体论”、“金属论”) ——“货币符号论”(如:“名目论”) 3.货币功能观的变化 多功能 ——单一化(支付结算工具)
49
1.1.3.2 定义
Definition of Money 指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被广泛接受的用作支付结算的交易工 具。 特点:强调功能 特点: VIDE:易 钢、贝多广,《货币浅说》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P22 凌江怀教材P5-6
Origin and the essential of money 1.1.1 货币的起源(略) √1.1.2 货币形式的演进与发展 1.1.3 货币的定义 1.1.4 货币的本质
9
1.1.1 货币的起源(略) 货币的起源(
Origin of money 1.1.1.1 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 1.1.1.2 货币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8
√B、铸币 (Coin)
A、定义: 定义: 指经国家证明,具有一定的重量、成色,并铸成一定的形 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B、意义 铸币是国家权力、意志的体现。
29
(C)发展简况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熔铸金属货币的是——小亚细亚西部 的文明古国——里底亚 里底亚(现土耳其境内),其在公元前7世纪出 里底亚 现铸币。 其实中国的铸币史要比其早得多,大致早400-700年。

202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笔记

202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笔记

《货币银行学》笔记第一章货币一、货币的产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货币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价值形式,是指用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也就是价值表现形式。

马克思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以下四个阶段。

1.简单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价值的表现过程就是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过程,价值形式问题就是交换。

未来价值形式的发展趋势,就是无货币(或者曰无现金)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本质定义下的货币学说(1)货币金属论(2)货币名目论(3)货币数量论(4)社会计算工具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工具,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2.货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用来交换的特殊商品。

其本质特征有两点:①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商品,是与一切商品对立的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价值必须通过和商品的交换才能体现出来,即货币购买力表现了货币的价值。

三、货币形式的演化1实物货币是货币形态发展最原始的形式。

特点:其一,都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性质;其二,都是足值货币,即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的典型形式是“铸币”。

在铸币没有出现之前,金属货币的流通形式是“称量货币”。

3.纸币纸币是国家发行并且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①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③信用货币的流通具有强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案例分析:
假设在一个村庄,有五个生产者,分别生产 苹果、香蕉、巧克力、大米、铁铲。
如果苹果园主只需要香蕉,香蕉种植者只需 要巧克力、巧克力生产者只需要大米,大米 种植者只需要铁铲,而铁匠想吃面包。
在以物易物的社会中,这五个人之间会发行 交易吗?将货币引入该村庄,会对这五种生 产者带来什么好处?
著名学者对货币的阐述
500年前,莎士比亚说:金钱是个好士兵,有 了它可以使人勇气百倍。
300年前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说:“我们 手里的金钱是我们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100年前马歇尔说:“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 货币表达我们的欲望和财产,这两个东西给 予人们更多的活力与热情,帮助人们达到目 标”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下列论断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货币是特殊的商品
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交换的能力
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 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 间的社会联系。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要点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职能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货币的层次划分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本节要点:
1.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货币的产生
社会分工
交换制度
货币
交换制度的两种的两种类型: 直接的物物交换与间接物物交换
直接物物交换与交换效率和两个双重巧合问题: 需求的双重巧合 时间的双重巧合
直接的物物交换
几经周 折,才 能交换 成功
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物物交换
一 般 等 价 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羊不易分割
盐溶化了
铜铁太 重!
不易损坏 便于分割 质地均匀
还是金银充当货币好
体积小而价值大 便于携带
金银货币
一 般 等 价 物
致战争,当代市场上欺诈、造假等等。
三、货币的作用
货币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提高经济效率: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促近了社会分工 的发展。
2.有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货币选票(Money Vote)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促进人的自由与平等。
货币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1、通货膨胀 2、债务危机 3、金融危机 4、经济危机 5、历史上人类对货币财富的追求曾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