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比例的意义》教案1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那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看出它们变化的特点吗?(3)分别找出面积与款项对应的数,面积与宽的比各是几比几?比值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长与面积)。

宽与面积(长与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面积随着宽(长)的变化而变化。

(2)宽(长)扩大,面积也扩大;宽(长)缩小,面积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面积与宽(面积与长)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因为面积和宽(面积与长)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2)。

提问:这里比值5(2)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板书:面积/宽=长(一定)面积/长=宽(一定)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学会求比例尺,解决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解决比例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对比例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比例的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比例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

2.难点:求比例尺,解决与比例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感知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比例的性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求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片、实例资料、练习题、黑板。

2.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一幅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是多少?让学生感知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比例的组成。

如: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比例的性质。

如:如何求比例尺,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求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必备13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必备13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必备13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你们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9正比例的意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是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关键是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新课标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通过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情感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二、学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数学能力。

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

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教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游戏引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正比例的特征。

四、学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进一步学会读写分数。

2、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围棋子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进1、出示分数,它们是什么数?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得多少?(2)请两组同学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3)请一位同学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得到的结果都不是整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二、理解概念:1、理解单位1的概念(1)出示一块蛋糕:它可以用1来表示。

(2)出示一个正方形:它可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3)出示一条线段:它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小结:一块蛋糕,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物体,都可以用1表示。

(4)出示四个苹果:这是几个苹果?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用圆圈把四个苹果圈起:现在可以用1来表示这些苹果吗?为什么?(5)把这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行吗?为什么?(6)我们全班同学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一组同学呢?(7)你能举出一些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的例子吗?小结: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这个1很特殊,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单位1的?能举出例子吗?2、理解分数意义:(1)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把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3)这条线段怎么表示它的呢?这一段是几分之几?有几个这样的?(4)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只苹果?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5)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6)把6只熊猫来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每份是几只熊猫?(7)每人拿出围棋子8颗,把它平均分,你想怎么分?请大家观察,刚才这些分数都是怎么得到的?能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吗?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6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6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师手指课题:从课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比例和比有一定的关系,你们还记得比的意义吗?(学生回答)好,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用比的知识解决几道题。

(出示四幅图在一起的)二、新授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

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

比例的意义教案优秀3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优秀3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优秀3篇《比例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2、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1、什么叫做比?比的书写形式有哪些?2、什么叫做比值?一、情境引入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什么活动?我们一起说吧。

(生齐声说:升旗仪式)课件出示:升旗仪式的情景你们对这个情景已经非常熟悉了,你们对这面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了解吗?不了解是吧?那老师告诉大家:课件出示并介绍:我们这面国旗的长是2.4米、宽是1.6米。

提问:你除了在升旗仪式上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加到过国旗呢?指名回答(学校周一升旗时操场上的国旗、会议桌上的国旗、教室后面的国旗、)在很多的场合像我们的教室、还有大型的庆典活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庄严的国旗。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国旗的尺寸大小吗?追问:知道不知道?那么下面呢我们看一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提问: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四面国旗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并读出它的长和宽(1)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10/3米。

(2)学校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

(3)教室里面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4)会议桌上的国旗长壹五厘米,宽10厘米。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师小结:在不同的场合的国旗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追问: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相同)尽管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相同。

我们看上去每面国旗在我们的眼中还是那么的庄严和美丽,那么的和谐和统一是吗?那么到底按照怎么样的标准才能制作出这种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国旗呢?其实每面国旗的里面是否也蕴含着我们的数学知识呢—比例!(板书课题:比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比例的意义》教案14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14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14篇《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1075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叫比?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小黑板)12:16 1/4:1/3 和9:12 4.5:2.7 10:6二、教学新课1、教学比例的意义(1)出示例1: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观察这些比,哪此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这些式子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2)归纳比例的意义(3)2:5和80:20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4)完成第45页“做一做”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2)请同们分别找出80:2=200:5和2分之80=5分之200的内项和外项。

(3)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双可以发现什么?(4)指导学生归纳后,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指导学生完成第一4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创意作业:有一房间,窗子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门的长和宽分别是21分米和14分米,你能用已知的四个数组成多少个比例?比一比哪个同学组成的多。

《比例的意义》教案篇2(3308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 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 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 生回答后,板书 :锐角 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 生回答后,板书 :钝角 大于90度2.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

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 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1.学习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

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

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

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

2.学习周角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

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 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讨论: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生按顺序展示后,教师板书:1周角=4直角=2平角=360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49页例3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会读小数。

2、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数据的读写,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小数部分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什么叫小数呢?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呢?三位小数呢?学生回忆整数读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会读小数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的读法。

二、自由讨论、学习新知1、教师用卡片出示例0.7,0.192、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抽读。

3、议一议: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归纳小结小数的读法,强调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三、巩固新知1、同桌相互读数。

(课堂活动第2题)2、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独立看题后,再把自己从题中获得的信息告诉同桌或全班同学。

3、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表格,并向学生简介表中一些名称的含义。

再让学生看表分组接龙游戏。

4、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自己看图写数,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5、指导练习。

(1)第9题。

教师:5.6与5.7之间相差多少?让学生数一数,5.6与5.7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从而认识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1。

因此,第1小题应该填两位小数。

同理,比0.01更小的计数单位是0.001,第2小题应该填三位小数。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第10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明白每个小数位上的数代表着什么。

四、拓展提高1、练习十三第1、2、3、7、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思考题:第12题用2,5和3个0写小数。

(1)1个0都不读出来的一位小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知识结构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质.以前的平面几何主要研究线段的位置关系和相等关系,从本章开始研究线段及相关图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这些内容的研究都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性质的应用.本节的难点是比例性质及应用,虽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比例性质的一些知识,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节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质变式较多,合分比性质以及等比性质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内容不但多,而且轻易混淆,作题不知应用哪条性质,不知如何应用是常有的.教法建议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课引入时最好从生活实例引入,可使学生感觉轻松自然,轻易产生爱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小学时曾学过数的比及相关概念,学习时也可以复习引入,从数的比过渡到线段的比,渗透类比思想3.这一节概念比较多,也比较轻易混淆,教学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组来进行巩固,非凡是要举一些反例,同时要注重对相近概念的比较4.黄金分割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主要体现数学美,可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参与感5.比例性质由于变式多,理解和应用上轻易出现错误,教学时可利用等式性质和分式性质来处理教学设计示例1(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2.通过与小学知识到比较,初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3.通过线段的比的有关计算,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4.通过“引言”及“例1”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对学生进行热爱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设计先学后做,启发引导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两条线段比的概念.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习提问找学生回答小学学过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数的比,记作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项,b 叫比的后项)讲解新课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以米、厘米、毫米作为长度单位,量一下几何教材的长与宽(令长为a,宽为b).再求出长与宽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学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如:等.可以看出,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就是两条线段的比.一般地:若a、b的长度分别是、n(单位相同),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或写成 ,和数的比一样,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教学中要揭示它的实质,即表示a是b 的倍,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较易理解,也轻易使学生注重到求比时,长度单位要一致.另外,可组织学生举例实际生活中两条线段的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和积极思维的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也很有利,但教师需注重尺度.就刚才三组学生做过的练习及问题回答,在教师启发和点拨下,让学生讨论或试述两条线段的比应注重的问题,归纳出: (l)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2)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一致.(3)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并不都是正数)(4)除了a=b之外, . 与互为倒数.例1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1后:(l)提问学生AB是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学生对线段比的逾义的理解.(2)给出:比例尺= ,就例1的图上,若图距是8c的两地,实际距离是多少?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测量并计算出你所在省会与首都北京的直线距离,从而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习爱好.例2 见教材P202.讲解完例2后:(l)可改变线段AB的长度,或给出AC、BC的长度,再求这些比,使学生熟悉这种三角形中边的比与长度无关.(2)常识1:有一锐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 .常识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从小到大)的比为1:1: .学生把握了这些常识可有两点好处:①知道例2中“”以及习题5.l第2题(1)中“边长为4”.(2)中的“对角线AC=a”这些条件实际上都是多余的.②这些题目若改成“填空题”,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计算.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这样不仅培养了能力,而且在考试中也受益匪浅.因此,今后如碰到和此常识有关的知识要反复渗透,反复给学生强调,让它扎根于学生的下意识中。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生1,生2等回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知识,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知识。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天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索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把你的发现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形状相似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够解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例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一本书的宽和高的比例。

- 一辆汽车的轮胎和车身的比例。

- 一次混合果汁的水和果汁的比例。

步骤二:讲解比例的意义1.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或者其他特点关系。

3. 比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优惠折扣、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步骤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比例用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冒号“:”表示,例如1:2、2:3。

2. 比例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如1/2、2/3。

步骤四:比例的计算1.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一项和比例的另一项,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未知项目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2的值是4,可以通过分析得到3的值是6。

2.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和比例的一个项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比例的其他项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一个项的值是4,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另一个项的值是6。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讨论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有清晰的理解。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和发现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能够用不等式比较法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3. 通过练习,提高对负数大小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数轴、练习题等);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负数的概念(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表示什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后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后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心!生:齐答:有!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成正比例)(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

(不成比例)(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成反比例)(4)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成反比例)2.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一定))3.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x×y=k(一定))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模式:“激趣—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临摹、写生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了解人体的完美,感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完美中感受现实世界。

教学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绘画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课不在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用艺术美净化灵魂和审美、美术感受及绘画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以测量实验、临摹写生为主,教材在本节课中起辅助作用。

2、重点和难点:重点: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难点:人物速写技法、技巧及速写线条的把握。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以多媒体演示、欣赏、测量、比较、临摹、写生与教师示范相结合,创造性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结合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测量实验活动中获得人体结构与比例的知识,从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从临摹写生中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用具:直尺、挂图、铅笔、橡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脑筋急转弯小题目:“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2、由学生的回答“人”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人的问题。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美术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

”3、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幅中外有关人体的绘画作品,教师并简单讲解。

4、教师引导“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十分完美,那么人体为什么这么完美呢?”5、“人体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人体的各部分都是按照和谐对称和严格的结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的”师生问好二、讲授新课自主探究、互动交流1、出示人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人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总结出正确的人体结构。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会学数学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面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2、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这些相关联的量之间有的是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成其他形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新(出示:十二个小方块)师:同学们,这十二个小方块有几种排法?(生答后,老师板书下表的排列过程)每行个数 1 2 3 4 6 12行数 12 6 4 3 2 1师:请你观察上表中每行个数与行数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生:……师:这两种量这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出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三、合作自学探知1、学习例4。

(1)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再选出一位组员作代表进行汇报。

A、表中有哪两种量?B、怎样随着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C、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学生讨论……生反馈:……师:能不能举出三个例子生:10×20=600 20×30=600 30×20=600……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数量?你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生: ……[板书出示: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2、自学例5:(1)出示例5:师:先请同学们按要求在书上填空,并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生: ……师:模仿例4的方法,提出三个问题自己学习例5(出示三个问题)生: ……3、讨论准备题:(1)请你根据例4的方法,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2、学习例7(1)认识:“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2)出示书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逐一回答。

(3)提问:谁能说一说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关系式?(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别表示两个表的内容。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关系。

还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5)教师作评讲并。

(6)用图表示例7中的两种量的关系。

指导学生描点、连线观察:在表里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是一条什么线?A点表示什么?B点呢?在这条直线上,当时间的值扩大时,路程的对应值是怎样变化的?时间的值缩小呢?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右表。

3、正、反比例的特点(异同点)由学生比、说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2题2、P49第1题。

四、课堂:正、反比例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关键是什么?五、作业P49第2题(1)(4)(5)(6)(9)六、课后作业1、P49第2题(2)(3)(7)(8)(10)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2 63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3题,正比例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式,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模板【第1篇】学习内容: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①我的想法: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4.总结升华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0.45= 0.01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模板【第2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纪上册,P49上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气息,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2、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表内除法竖式。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准备:主题图、情境图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同我们一块儿学习数学知识已经有两年多了。

今天,他们又要带我们去哪儿呢?请同学们跟着去看看吧!(出示第49页主题图的挂图)原来希望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啊!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2、学生充分自由地说。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1、分小组解决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5课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比较、描述、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今天的这节数学课上老师带了一种利用平衡创造的工具,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天平)关于天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的?(简单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对天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天平:左盘2个50g的物品,右盘100g砝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副图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50×2=100)。

2.我们再来看这幅图又告诉了你什么信息?(课件出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一个100g砝码的天平。

)(杯子重100g)3.师:现在我给杯子倒满水,天平还平衡吗?天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师:我们不知道加入的水有多重,可以用一个未知数x来表示(水重xg),那么天平左边的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可以怎样表示呢?(100+x)师:天平向左倾斜,说明左边这杯水的重量比右边100g砝码的重量要重。

得到数学式子:100+x>1004.现在我给右盘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仔细观察,现在天平平衡了吗?得到数学式子:100+x>200师:我给右盘再增加一个100g的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到数学式子:100+x<300师继续演示:将右盘中的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砝码,天平逐渐平衡,从中得到数学式子100+x=250。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3/4:1/84.5:2.7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

(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

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0:40=3/2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也可以写成:2.4/1.6.=60/40(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如:5:10/3=15:105:10/3=2.4:1.615?10=2.4/1.615/10=60/40(5)什么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复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求比值出现知识遗忘。

特别是对于如何求两个小数或两个分数的比值,而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舍得花时间,夯实基础后才能继续推进新授学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2、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猜想引入师:(1)表格里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猜想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

(板书:反比例)师:从字面上看反比例与正比例会是怎样的关系?生:相反的。

师:既然是相反的,你能联系正比例关系猜想一下,在反比例关系中,一个量会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变化会有怎样的规律?生:(略)反思:根据学生认知新事物大多由猜而起的规律,从概念的名称正、反两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顾名思义,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愿望。

二、提供材料,组织研究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师:大家的猜想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下面我提供给大家几张表格,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巡回查看,并做适当指导。

)3、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分析到表3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但积不一定。

生2:已行路程十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

((最后通过对比大家达成共识:只有表2和表3的变化规律有共性。

)师:表2和表3中两个量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共性?(生答略。

)师: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完成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C表示它们的积,你认为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关系式表示?[板书]反思:教材中两个例题是典型的反比例关系,但问题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虽然学生易懂,但容易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力目标: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 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二、新授(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国旗图案)
师:画面上出现了三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
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
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

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
师:你还能从三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拓展应用
总结: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6千米。

小强说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能组成比例,小刚说不能组成比例。

请问:谁说的对?
四、作业布置
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2.4 :1.6=23 60 :40=23
2.4 :1.6=60 :40
(或)6.14.2=4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