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四川省彭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一节诗,另选写作对象,再仿写一节。
要求:句式与所给的诗大致相同,字数可略有增减。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
【答案】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
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
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
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穗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最新-【语文】四川省乐山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精品
2018级9月月考考语文试卷第Ⅰ卷考生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本意。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稗(bài)官怪癖(pì)怃(wú)然妍(yán)媸毕露B.祓(fú)除嗜(shì)好佣(yònɡ)金咸与(yù)维新C重创(chuānɡ)愤懑(mǎn) 勾(ɡòu)当不见经传(chuán)D.偌(nuò)大坍圮(pǐ) 翌(lì)日清风夜唳(l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风靡吻颈之交自诩心心相映B.陷井缘木求渔缅怀杀一儆百C.端倪改弦更章貂婵原形毕露D.肆意淋漓尽致噩梦胼手胝足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浦东国际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瑞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
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人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学生用卷)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多宏伟意象。
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气势磅礴,雄奇壮伟。
李白拥有极广的胸襟和极高的视野,他蔑视权贵,睥睨一世,这体现在山水诗中,便形成了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
他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意境开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高山随着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大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视野是何等的开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正是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
盛唐诗歌的神韵,被李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指出了豪迈、飘逸是李白的一大风格。
其山水诗中也有体现:“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那样美的湖水,那样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字字流淌出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
早在青年时期,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希望登上政治舞台做一番惊天伟业,而后功成身退。
【期末试卷】四川省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考试时间:2018年2月1日上午8:00—10:30】乐山市高中2020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精准扶贫应结合当地文化需求什么是文化精准扶贫?它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扶持、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因需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逐步改善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在这里,仅从手段、原则与目标三个方面对文化精准扶贫逐一说明。
文化精准扶贫手段。
主要包括: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环境;加大文化产品供给,输送各类优质资源和项目;建立科学高效的综合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帮助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向贫困人口传播现代文化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
文化精准扶贫原则。
一是要精确定位。
精准掌握贫困对象和贫困区域,以及当地文化建设的现状、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及实际文化需求,明确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文化差异,找准导致地区贫困的涉及文化领域的相关问题和症结。
二是要精准实施。
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施精准的文化扶贫措施,坚持“因户制策、对症下药”的原则,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帮扶计划,集中力量提供有针对性并能切实满足当地文化需要的优质文化基础设施、资源、产品及服务。
文化精准扶贫目标。
从整体上提高贫困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目标。
在这方面,可立足贫困地区的优秀文化背景和资源禀赋,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或独特产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从而提升当地文化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生活品质。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一下·沁县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 . 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 .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 .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围棋选手古力说:“明天的对手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B . 作为叶教授的弟子,她的论文被查出存在抄袭的问题,真是有辱师门,忝列门墙。
C . 面对我的不情之请,她有点为难,但是犹豫再三,还是给予了我一定的支持。
D . 你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个别小瑕疵我已斧正了,瑕不掩瑜,是篇佳作。
3.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 . 生活中遭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善于化解,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要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B . 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涛骇浪的一幕展示给我。
C . 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D .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4. (6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2017-2018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练习卷乐山市高中20192019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7.11.B.(A.把或然当作必然。
原文相关表述为“可能在不破坏土壤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的食品生产”。
C.曲解原文,强加因果。
D.“多数”夸大其词,小块地提供的品种、数量毕竟有限。
)2. D.(A.以偏概全。
原文相关表述为“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所带来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漏掉“之一”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B.表述绝对化。
原文相关表述为“密集型耕作往往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幅下降”。
C.无中生有。
结合原文“和当地的耕地相比,份地农园的土壤质量要好得多”“份地农园和耕地的土壤质量有显著的不同”,不能得出“份地农园的土壤质量比之原来有显著的提高”。
)3. C. (城市中可用于食品生产的土地总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满足密集的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所以“现代农业耕作必将会被自种活动取代”的说法属盲目乐观,且缺乏文中依据。
)4. B、E (A.“邵逸夫是对内地最为慷慨的慈善家”说法不准确,原文是“他几乎是对内地最为慷慨的慈善家”。
C.邵逸夫“对待员工是出了名的锱珠必较”说法有误,原文是“他的公司对待员工是出了名的锱铢必较”,“但他个人却会赞助有才华的顾嘉辉去美国留学,做他的担保人,照顾他香港家人的生活”。
D.“邵逸夫认为自己的成功靠的是运气”说法不准确,原文中邵逸夫说的是“成功,当然要努力若干,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
但是运气也很重要!”“让他在80年代可以大赚特赚”也不符合原文。
)5.①他是商业奇才,对影视业有突出贡献,几乎是香港娱乐界最有权力的人,带领无线电视成为香港最大的电视台和全球中文电视业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之一。
②他是著名的慈善家,几乎每个省的高校里都有他捐助的逸夫楼,也赞助有才华的人。
③他支持艺术,捐钱盖了香港艺术中心,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中国旧式生意人的榜样。
6.①他精明过人,与时俱进,天赋异禀,勤勉过人。
②他的公司对员工锱铢必较,但他个人却慷慨大方。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2017级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苏恒审题人:王贞鹏一、诗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
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
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
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
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
A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
向来都是“中国”辐射周边,哪有“华夏”是舶来品的道理?19 世纪末,英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黄帝是从古巴比伦迁来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华夏始祖是从埃及来的、印度来的、中亚来的,不一而足。
1921 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
他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彩陶纹饰相似,于是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自西传入的假说,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西来说深信不疑。
在今天,所谓的“民科”圈子中,“西来说”仍颇有市场,需要再做辨析和澄清。
人类“走出非洲”说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已经从线粒体 DNA和 Y 染色体 DNA 分别证实全球现代人的母系和父系均根植于十多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
大约两三万年前,智人的一支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
中国人的祖先的确是外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也是外来的。
什么是“文明”?不少人倾向于用西方学者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来界定,但是,美洲文明缺乏铜器,印加文明甚至没有文字,但没有人否定它们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社会复杂化是它的重要表现。
大约在 5800 年前,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先声,阶级分化愈加明显。
而在 5300 年前崛起的良渚文化,则被视作“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城墙有 40 到 60 米厚。
良渚古城、“土筑金字塔”莫角山(上有宫殿基址)以及周边的水坝,堆筑土方量约为 1200 万立方米。
乐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
乐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理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 数shǔ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B . 识shí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C . 横hénɡ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D . 模mó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2. (2分) (2018高一上·福清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禊事葱茏山川相缪钟南捷径B . 污蔑自缢灼有成效惠风和畅C . 萧索荒谬旁稽博采安之若素D . 阴庇迤逦繁芜丛杂豁然开朗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B .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 . 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D . 也许有人认为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颇有成就,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 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 . 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带头读书学习,那么个人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单位的学习风气难以形成,工作也会因为思想贫乏难有起色。
D . 总结这一次农村实践经历,我们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落后的生产技术这一突出矛盾。
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烙印(lào)浸渍(zì)狡黠(xié)人才济济(jǐ)B . 剖析(pōu)看守(kān)木讷(nè)孑然一身(jié)C . 湍急(tuān)呜咽(yàn)孝悌(tì)无色无臭(xiù)D . 笑靥(yè)静谧(mì)剽悍(biāo)海市蜃楼(shèn)2. (2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晤面怂恿因地制宜含辛如苦B . 慰藉修茸贮藏百战不怠C . 镌刻蛊惑金榜题名疏疏朗朗D . 服帖炫耀皇天厚土功亏一篑3. (2分)下列对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御宇多年求不得(统治宇内)姊妹弟兄皆列土(分地受封)B . 缓歌慢舞凝丝竹(泛指音乐)到此踌躇不能去(前往)C . 悠悠生死别经年(年复一年)上穷碧落下黄泉(穷尽,找遍)D . 玉容寂寞泪阑干(纵横的样子)但令心似金钿坚(只要)4. (2分)选出划线词语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 .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 .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D . 刘病日笃。
5. (2分)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 . 申之以孝悌之义B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 为天下笑者,何也?D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6. (2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B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C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 .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乐山市高中2021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A.“一些地方的大工程、大广场冷冷清清收场”的原因复杂且多样,而“缺乏文化内涵”只是其原因之一。
C.“因违背科学的力学原则而与民族文化格格不入”错,应该是“因文化自信与文化内涵的匮乏而与民族文化格格不入”。
D.“因风吹火,照纹劈柴”的建筑设计理念,体现的是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文章以较大篇幅阐述建筑和文化的关系,是为了强调城市建筑应有独特的文化理念与文化样式,同时也要借鉴吸收世界的、现代的文化元素。
)(“又要有‘美人之美’的文化推介行为”错,应该是“又要有‘美人之美’的借鉴创新行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深深悔恨”,分析有误,因为一种失去母亲的寂寞感突然复苏,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5.①关爱儿子。
总是在电话里对儿子细细叮咛,每次儿子回札幌,都要给儿子准备好爱吃的食物,总是关心儿子的身体情况。
②细心周到。
总是在电话里提前问好儿子回家的时间和一起来的人数。
③热情好客。
早饭做得讲究,喜欢多做一些菜让客人吃。
(一点2分)6. ①电话是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如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着我和母亲的一次次通话展开的,结局是没人应答的电话。
②通过“电话”塑造了人物形象。
每次通话时的语言描写,展现了人物形象,如母亲话语中的关爱;“我”对母亲的爱不能完全理解,都体现在打电话中。
③电话是母爱的象征,如母亲在世时,“我”到千岁机场必打母亲的电话,在电话里母亲总是仔细询问“我”的情况;母亲去世后,“我”内心里总是盼着母亲打电话来。
“电话”是联系母子的纽带,象征着深深的母爱。
(一点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A.“担心丈夫照顾不好她”有误。
应该是担心丈夫照顾不好他自己。
B.“没有给杨绛的内心造成任何的影响”有误。
这只能说明杨绛内心平和,宠辱不惊,心态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72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①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化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②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
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
③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了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
④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
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比如你打一个“爨”( 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
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
⑤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
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
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
1.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
B.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
C.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D.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
B.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C.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
D.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如何写,但事实上忘记字音怎么读也应该属于“提笔忘字”的现象。
B.网络流行的新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没有文化含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语的美感。
C.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在键盘时代,作者不赞成继续简化汉字或恢复繁体字。
D.汉字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在作者看来,汉字危机的说法危言耸听。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①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
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②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③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
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
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
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④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
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
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⑤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
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
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一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⑥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
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
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
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
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
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⑦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
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⑧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
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
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
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相关链接】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
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
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
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5.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
D.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E.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6.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冬青树林海音①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
表哥表妹两对夫妇都早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②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
我见了舅母好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③“瘦了?哪里!我临来时才在医院磅过的,比上次长了两磅呢!”舅母不满意我的答复,不住地摇头。
④“姆妈就是这样,见了谁都嚷瘦呀瘦的,都像您胖得油篓似的走不动才算数吗?”表妹虽然结婚了,仍然改不了跟舅母抢白的习惯。
我们听了都好笑,舅母用手指戳着表妹的头笑骂:“该死!该死!”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惟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