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15攻击型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母管教,就与父母争执,有时会与邻居吵架。
班主任处了解到的情况:该生成绩特别不好,又喜欢上课脱鞋(他左脚有六个脚指头),同学不愿和他相处。
他就经常故意拿同学的东西,或者故意打同学,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和他一起玩耍。
可是他又不会和同学相处,一旦同学惹了他,他一定要报仇,非要把同学打一顿回来不可。
有一次,他竟然拿起一瓶刚买的可乐向同学使劲砸去,还好同学躲过了,结果把教室的玻璃砸了一个大洞。
其实就他课堂表现来说,只要你抓住机会表扬他,他也会很高兴,露出会心的微笑,会表现的更积极一些。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因为课前我都要求他们预习,熟读课文和生字。
我叫他站起来读生字,因为只有五个生字,所以他全都读对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我当时就叫同学们好好表扬了他。
当他听到同学们的大声表扬“占浩杰,你真棒!”时,脸上顿时阳光灿烂起来。
那一刻,我真觉得他很可爱。
可没过几天,他就又掀起了一个轰动全校的大事件:那天刚做完操,一回到教室,班长只是批评了他几句,说他做操不认真,他就抓起班长的红领巾使劲往下拽,当时班长都被他勒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同学们赶快告诉了数学老师钱老师(当时我这个班主任去开会了),钱老师叫他赶快放手,可他就是不放手。
这时钱老师只好拿起讲台上的竹棍吓唬他:你再不放手,我就打你手了!可占浩杰还是不放手,这时钱老师就生气地打了一下他的手,没想到他突然伸出双手来抢钱老师的棍子,钱老师一不注意,棍子竟被他抢走了,钱老师想抢回棍子,可怎么也抢不回来,钱老师又叫来英语老师帮忙抢棍子,可俩个老师都抢不过来,钱老师还差点被他拉摔跤,这时钱老师火冒三丈,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就打了他一下,没想到他竟骂起老师来,说老师是神经病,是猪。
后来我闻讯赶来,他平时会听我的话,可这次我也抢不回他手中的棍子,也叫不到他去办公室,我只好请来德育室的童主任处理这事,童主任毕竟是个男老师,又人高马大的,终于把棍子抢掉了,可请他去办公室时,他就赖在教室地上不走,后来只好请来他爸妈把他接回去教育一周。
攻击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小小博士”变形记——攻击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树人小学南校区陈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外界的刺激与强化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可见教师们的引导和教育以及外界环境的一切对孩子们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背景描述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挺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打扮地也是干干净净斯斯文文,活像一个“小小博士生”。
可是这个“小博士”自打一年级开始就让我们任课老师头痛不已,上课听课习惯很差,不但自己不能认真听课还要经常去影响身边的小朋友,和他们讲话,向他们的座位扔垃圾,不让别人能够认真听课,下课损坏人家的文具,欺负比他弱小的人,还有做作业极其被动,老师监督着都要半天才能完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大声哭闹,老师批评他就开始大哭大叫,完全是属于批评了不长记性,做不到吃一堑长一智。
主要表现为:1. 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拳或踢同学一脚,或令人生厌地搞同学的东西。
3. 做作业不认真,极其拖拉。
4、不爱劳动,每次劳动都找不到他的人。
5、不尊重老师,对老师的要求不屑一顾,经常弄得全班同学哄笑不已,影响极坏。
但是这个孩子虽然行为习惯差,但是其实情商很高,智商也不低,后来我发现只要给他一本他喜欢的书籍,他就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全身心投入看书的。
而且他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收到一点点表扬就会特别开心,喜欢老师跟他私下交流,只要老师和他耐心地交流和沟通,充分考虑到他的自尊,他还是蛮容易沟通的,也能比批评取得更好地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是他任然表现得攻击性很强,还是经常会去弄其他孩子,损坏人家的东西,这样一个有着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怎样减弱他的攻击性,成为一个被他人接纳的孩子呢?自从接班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心理个案——“攻击型”儿童心理辅导策略
师: 这些商都是相等的 。仔细观察 , 你认为 分数有什么性 质?
找到最多宝藏 。 学生个个信心 十足 , 积极行动起 果 , 并且根据算错的人数扣除相应的分值 。游戏
来。 教师巡 视, 适时指导。 通过游戏 , 激发 了学生 中 , 学生兴趣盎 然 , 跃跃 欲试 , 急切地 想算 出得
, ) 、 0 ‘p p ≯
心
一
理
个
凌 娜
案
“ 击型" 攻 儿童心理辅导 策略
西 安市 碑 林 区沙 坡 小 学
、
问题 概 述
经过我多方 面的 了解 得知 , 王磊还有个 弟 抛铅球的第三名 。 在班级庆功会上 , 同学们为他
“ 老师 , 凌 王磊从墙上跳到村委会小院里去 弟 , 母特别 偏爱 小儿 子 , 父 觉得 小儿 子聪 明伶 热烈鼓 掌并说 了一些感谢 的话 , 他感到 温暖 使 了, 干部都找来 了。一个 同学 喊道 。 村 ” 我马上跑 俐 , 特别讨人喜欢 。 而王磊呢? 在父母眼里不受 在 心 问 。 到学校大 门 口, 发现 村干部带着 王磊和 他的家 重视 。 王磊告诉我 , 有一次弟弟把家里 的闹钟弄 长过来了。 那天刚开完运动会 , 下午放半天假让 坏 , 父母不 问青红 皂白对他进行一顿打骂 示吗?
学 生 回答 , 师板 书 :/= /= /= /4 教 1 2 36 71 2 4
述。 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 每组 学生根据教师 的描 队的得分 , 纷纷动笔计算 。 教师要求算好 的学生 述在校 园内开始活动。看 哪一组在规定时 间内 站起 来 , 当全部 队员都算好 后才能说 出计算结
4 展 “ 识 自我 ” 动 t 开 认 活 在 班 会上 , 学 生说 说 自己 的优 点 及缺 点 , 让
一名攻击型幼儿的案例分析
一名攻击型幼儿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茂盛是一个倔强、爱动的孩子,有一定的破坏行为,他的优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
但是自制力很差,常有攻击性行为。
比如:他喜欢和别人一起游戏,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
有时,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他,他会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
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怕他打到自己的孩子。
案例描述: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
茂盛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枪”,他的妈妈来了。
我摸摸茂盛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
”他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
”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茂盛大喊:“我要玩。
”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
”“不,我还要玩一会儿。
”……我见状立即对茂盛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茂盛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我示意让茂盛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茂盛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他的边上。
茂盛拿着他插的宝剑在宁宁身边走来走去,说:“你看看我的枪,你看看我的枪”说完,他把“枪”对准宁宁的头敲了两下。
宁宁哭着喊:“老师,他打我。
”茂盛的妈妈看见宁宁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茂盛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茂盛嘴巴一咧,大哭起来……茂盛的妈妈生气地拉起茂盛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案例分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
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儿童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
心理学家班杜拉著名的攻击玩偶实验表明:经受过他人攻击行为的儿童比没有经受过的儿童,在之后相似的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概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有着负面影响。
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幼儿管理并改变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本个案将重点分析一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个案背景:Jenny,女,5岁,就读于一所幼儿园。
Jenny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包括打人、踢人、咬人和推人等。
据家长反映,Jenny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攻击行为,对弟弟经常施以暴力。
Jenny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父母对她关心有加。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物质不满的原因:Jenny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感到不满和不满足,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进而通过攻击来释放内心的不安。
2.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Jenny可能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中遇到了困难,感到压力和挫折,从而通过攻击行为来寻求帮助或引起关注。
3. 自我认同的困惑:Jenny可能存在自我认同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存在疑虑,通过攻击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心理辅导的方法:1.观察和记录:辅导师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和表现形式等。
2.情绪管理:通过教授幼儿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帮助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正面讲话和寻求帮助等。
3. 行为替代:辅导师可以引导Jenny找到其他替代性行为,以取代攻击行为。
例如鼓励她用言语表达不满,或者寻找其他方式来排解压力和消耗能量,如画画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4. 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Jenny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以解决冲突和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她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家庭支持:辅导师需要与Jenny的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并提供家庭辅导和交流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Jenny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心理辅导实施过程:1. 与Jenny建立关系:辅导师与Jenny建立信任关系,与她进行亲密交流,并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
对攻击性行为孩子的辅导案例
对攻击性行为孩子的辅导案例背景资料:郭x,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性格外向。
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无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把同学的文具扔进厕所、咬同学的手…,上课捣乱影响其他同学,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
父亲初中毕业,现自谋职业搞土方回填。
母亲高中毕业,在个体经商处做会计工作。
孩子出生以后妈妈不想给孩子喂奶,孩子从小就有保姆看管,听邻居说看见保姆被孩子咬得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爸爸看见说,那是孩子在练牙齿呢!母亲在孩子4岁时才接过来看管孩子。
孩子的奶奶曾经说:“这个孩子讨得出圈!”来访者自述:我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不好,班里同学都爱和我作对,跟我一点都不友好,我就和他们打架。
老师也不重视我,老师和同学都无视我的存在,所以平时我总是想做出点事来让大家注意我。
我还特别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节目,我觉得特别过瘾。
原因分析: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缺少管教郭x在班里说脏话,因此班里同学都不愿和他在一起,更严重的是他还打人,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
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没有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负同学,如遇到同学反抗,课后就打同学。
有时还鼓动班里一些品行较差的学生打架。
由于事发的严重性,家长通过打骂改变他的不良行为,但进入学校和班级后,郭x劣迹不改,估计重演。
我分析郭x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客观上:1、没有一个正常的家庭教育环境;2、父母的溺爱;3、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主观上:1、和同学关系不好,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2、自我约束能力差;3、容易受生活中的负面影响。
首先,造成该生的攻击性行为原因之一无疑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的影响。
自懂事起,父母就溺爱他,没有起到正确教育他的责任,对他的管束不多偏袒有余。
小学高年级儿童暴力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高年级儿童暴力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学生情况介绍家庭教育状况:爸爸从事放高利贷危险工作,母亲在鳌头开杂货铺,父母经常不在家,母亲偶尔晚上回家。
极少过问孩子的教育,未曾参加过家长会,未曾来校了解孩子情况,不重视孩子的成绩。
个性特征:1、极端厌学。
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要么和同学说话,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
要么趴在书桌睡觉2、学习成绩差。
除了语文偶尔及格,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
不写英语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数学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喜欢与个别男生拉帮结派,结交社会上青年,经常帮同学出头,遇到不满意的事就动手打人。
曾经旷课上网吧,自己与班上几个调皮男生组织小团体,自诩为大哥。
5、严重缺乏自信。
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
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7、行为懒散,做事拖拉。
写字潦草,缺乏耐心。
8、喜欢体育运动,尤其田径类,球类。
多次在校运会中为班级夺取金牌。
9、有向低年级同学收保护费行为。
10、很讲义气,多次帮助弟妹出头欺负各个年级的同学。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打人行为尤其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
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很注重班集体荣誉,在乎班集体的形象。
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问题孩子需要帮助。
由于我从四年级才接手这孩子,时间虽不长,但可以得知孩子受家庭影响较大,由于孩子的父母不够配合,所以我知道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要花费很多精力二、了解背景,分析原因经过吴世强以前教过他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1、父爱、母爱的缺失。
攻击性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个案
攻击性行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个案中四班张任弛家长一、个案研究背景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 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为明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百般溺爱和过多保护。
如今的家庭中, 除了孩子的父母亲, 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 都围着孩子转。
孩子想要什么, 她们就给什么, 久而久之, 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
当孩子碰到困难时, 家长连忙帮孩子包办解决; 当孩子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 孩子就会大吵大闹, 甚至大打出手。
而家长因为溺爱孩子, 将其视为孩子的可爱之处, 没有及时采取教育。
时间一久, 便滋长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是儿童生命的摇篮; 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因此家长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一般来说, 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 进入3-6 岁的幼儿时期, 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 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 如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语言表示、基本动作等等, 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因此,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影响, 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影响。
因此, 作为幼教工作者, 对家庭中教育进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个案基本情况个案姓名: 昊昊(化名)性别: 男民族: 汉出生年月: 9 月 2 日三、个案主要问题昊昊是一个攻击系性行为非常典型的孩子。
平时一贯自私、任性、我行我素, 不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样样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 如不称她的意, 就会大哭大闹, 损坏公物或攻击其它的小朋友, 有时还会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 因此小朋友都很害怕和她交往。
案例描述:这是发生在中班的一件事。
一天早上, 奇奇带来了一个新的奥特曼。
区域活动时, 老师在认真地辅导美工区的孩子。
这时康康和昊昊都想玩, 康康先拿到了奥特曼, 昊昊马上跑过去, 一把夺过来。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采取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攻击,包括推搡、咬人、打人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控制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个案背景:个案为女孩小红,4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红攻击性行为严重,经常推搡、打人,并存在咬人的行为。
家长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解决这一问题。
个案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小红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忙于工作,缺乏陪伴和关爱。
据了解,小红的父母很少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她的情感需求缺乏重视。
这种家庭环境缺乏稳定性和爱的渗透,可能对小红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幼儿园环境分析:小红所在的幼儿园环境相对混乱,师生比例较大,老师在管理幼儿时较为严厉,课堂活动设置不够丰富多样。
同时,对于小红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常使用惩罚性的方法,忽视了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引导,可能导致了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加剧。
3.个案分析:小红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源于其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在幼儿园这种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小红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通过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成为她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同时,小红也可能学习到了攻击的行为模式,她可能发现通过攻击可以获得她所需的关注和回应。
心理辅导策略: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的首要任务是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与小红进行日常交流,询问她的感受和需求,耐心倾听她的故事和烦恼,以此增强她对你的信任感。
2.增强情绪表达能力:针对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帮助她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语言表达、绘画和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她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理解她的需要并提供支持:关注小红在幼儿园中的需要和焦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例如,安排友善的伙伴,鼓励她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互动,增强她的归属感。
一个攻击性儿童的个案分析
一个攻击性儿童的个案分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教育笔记、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家长会稿、说课稿、评语寄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educational notes, educational essays, case studies, teaching reflection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arent conference drafts, lecture drafts, com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一个攻击性儿童的个案分析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摘要:李辉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简单粗暴,自幼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关怀而产生烦躁、易怒等现象,特别是近来父亲对其态度以及母亲对他的态度,使其觉得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自己是多余的,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
并在老师请家长后与家长出现激烈的冲突,对任何人的强烈的攻击性。
通过两个月的时间的治疗使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以及身边的亲人。
一、个案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
在小学阶段,攻击性行为是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也是众多教师头疼的问题。
本文针对一名具有明显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的心理辅导,详细讲述了对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
1、个人情况:李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该生主要表现为对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敌对心理和敌对情绪。
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
2、家庭情况:父母均为本市人,父母在其三岁时离异,李辉判由其母亲抚养,由父亲支付部分生活费用和扶养费用。
李辉的母亲在生育李辉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基本不出去工作,靠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李辉的姥姥、姥爷的接济生活。
在李辉5岁的时候,由于其母亲无力承担李辉进幼儿园的费用,而将其送回父亲的身边。
回到父亲身边之后,李辉的一切生活费用由其父亲承担。
李辉的父亲收入不稳定,经常因为为李辉花钱的问题和其继母产生矛盾。
李辉回到父亲的身边之后,与父亲的矛盾日益激烈。
李辉的父亲已经再婚,并育有一子,已经9岁。
父亲比较偏疼幼子。
李辉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孙子很是怜惜,对其百般溺爱,百依百顺。
3、在学校的表现:上五年级以后,李辉有了一些改变。
在小学的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中,李辉在课堂上的纪律很不理想,而且有过多次打架斗殴的纪录,学习成绩处于中等。
上五年级之后,李辉上课不再捣乱,而是认真听讲,下课也不再打闹了。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基本情况】1、幼儿的一般情况明明(化名),男,6岁,独生子女。
他个子在班里最高(1.28米),身材最壮,力量最大。
他喜欢看书,识字量大,认识一般图书上的字甚至报纸上的字,见识较多,但言语不多。
计算能力强,喜欢“算帐”,喜建构,爱画画,设计、布局总是与众不同。
在班上爱惹是生非,常与同伴发生争执,甚至粗暴地伤害他人,但本人却未能正确认识到危害性和严重性。
同伴们远离或拒绝与其交往,家长们也厌恶。
他不仅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秩序,本人也因受到排斥、孤立而心理不平衡,情绪异常。
2、幼儿的家长情况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爸爸是机关干部,妈妈是室内设计工程师,兴趣爱好广泛,工作繁忙,但尽可能陪他,常带他外出旅游,并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讲给他听,还特别注意提供给他足够的营养。
妈妈对他要求很严,对其过分行为有体罚举动。
家庭和睦,条件优越,无老人同住。
【问题情境】明明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更为常见。
在建构角,他拿着自己随便拼搭的一个东西或者一块大积木就去撞别人搭好或正在搭的建构物,嘴里还发出“嗵――”的声音,看着倒塌的建构物,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甚至明目张胆地将别人的作品拆掉。
别人与他理论,他看着你生气的样子,脸上挂着笑,不做声响。
小朋友气得推开他,他身子一挺,把你顶个趔趄,话音“推我干什么?”还未落,拳、脚已经落到对方身上。
在图书角,他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看书。
其他小朋友讨论所看的书有趣,他就一把抢过来,说“给我看看。
”别人不给,他就扭住别人的胳膊,硬抢过来。
在美工角,他常常独自占一大块桌面,还不让别人过来。
他还时不时地故意用画笔在别人的纸上涂一下,说是“在帮他画画”。
别的小朋友抗议,他便出言不逊。
吃饭时,他有时趁旁边的小朋友不注意,偷偷地把他的矮凳挪走,看着那位小朋友坐空,他哈哈大笑。
他还把吃剩的饭菜放在别人正在用的碗里。
上课时,他还时常向同伴扔东西,抓小朋友的脸。
对攻击行为的心理辅导案例
对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辅导案例台山一中蔡妙东一、案例简介:甄某,男,16岁,高一年级学生。
反应极快,喜欢看书,但他经常讥笑其他同学,与同学动手动脚,有时还制造一些恶作剧捉弄同学,甚至公然打架欺负其他同学,如推人一掌,踢人一脚,揪前面女同学的头发等。
一次课间,同学们有秩序的走出课室,刘某却突然往前冲,无故将前面一位同学推倒,致使这位同学的头被磕破。
当了解事发原因时,甄某还振振有词的说:“挡我路者,非伤则亡”,实在是令人惊讶。
当老师问他:“看到同学受到伤害,你心里怎么想?”他却笑着说:“痛快”!许多同学对他此类极为反感,有些家长也非常气愤,迫切要求老师改变其不良行为。
二、案例分析:甄某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打人觉得痛快是一个非正常的心态。
这种行为的源头在何处呢?通过调查得知:甄某父母离异,甄某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文化水平低,靠出卖苦力赚钱,工作又忙又累,没办法也没精力去管教他,一看到他不听话就骂就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刘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也没与教师进行沟通,也没法及时对甄某进行引导。
甄某放学后经常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经常性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电影。
这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他本身记忆力不太好,容易遗忘,另外小学初中时学习的基础比较差,在学习中无法获得成就感;另外,教师的教法不当,没抓住此类孩子的心理施教,甄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教育,错误行为没有得到纠正。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单身家庭的日益增多,像甄某这样缺情少爱的孩子越来越多。
他们在家里不被关爱,在学校也受到冷落,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就故意捣乱,出洋相,甚至不惜违反校规。
真正走进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是非常需要温情,渴望关爱。
有一天,当我听着其他老师激动的数落这个学生的斑斑劣迹时,心里想到“这个学生应该是已从无数老师的“厌恶”态度和语气中,丧失了最后的尊严了。
孩子的错误首先是大人的错误,教好一个后进生与教出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本着这样的思想,我决定努力地转化他,让他不再失望,让家庭多一份希望,让社会多一个有用之才。
一个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个案
一个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个案背景材料:欣欣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
来园那几天总有几位小朋友和家长向我告状说欣欣打了人。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他做了观察与教育,从对他攻击性行为的纠正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一﹑情况摘述观察1:音乐声起,小朋友都认认真真跟老师做早操,爱表现的琪琪挤身走到了我的前面。
这一切被爱学样的欣欣看见了,他也挤身过来,可他胖胖的身体连续撞倒了两个人,欣欣转过身来朝俩人笑笑。
他好象发觉了他的秘密武器-他的身体,于是又故意连续撞倒了好几个人。
我马上把其叫到身边,要他向小朋友道歉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愿道歉。
观察2:分区活动时,欣欣在图书角安静地看书,一分钟于是就东张西望地寻找下一本。
他看到袁家琛手里拿着一本画有猴子的书,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想抢过来,可袁家琛也力气挺大的抢不过来,欣欣就不假思索拎起拳头就往袁家琛手臂打了一拳把书抢了过来。
观察3:自选活动时,一大堆小朋友拥着恬恬想一睹她心爱的玩具,胖乎乎的欣欣也不例外,他好不容易挤到面前,可恬恬一看是欣欣忙把玩具藏在身后,又急又气的欣欣随之提起强有力的拳头往她打去。
二﹑成因分析1、欣欣由外婆一手带大,外婆非常宠他任其吃零食,使他长的过于肥胖,力气呀挺大的。
从小他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很少,与同龄幼儿的相处机会几乎是没有,以至于不仅语言能力与同龄幼儿弱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
在家附近,大年龄的孩子比较多而且经常打闹,是非辨别能力差的欣欣看在眼里。
学在心里,但宠他的外婆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发展。
有时欣欣与别的孩子打闹时,外婆会象对待一件平常事一样一笑了之,有时则会在家严惩一番。
2、,欣欣通过自己对他人的身体攻击,看见了自己的行为在受到的后果,达到了某些理想的结果,使得欣欣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加以认可。
3、欣欣的父母工作很忙,在与孩子较少的接触环节中,由于欣欣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使得受工作压抑的父母对其进行了不恰当的惩罚,如用小木棍打他的手掌心、用针吓唬孩子或打他身体的某些部位等。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案例
案例:壮壮的“攻击性”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户外活动时。
小班幼儿做操都要求踩在一个小圆点上,这是我们按幼儿个子的高矮排的。
做操前,老师都会带幼儿绕圆圈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每次他踩在自己的点上就不肯走了,也不许其他幼儿踩在他的点上,否则就会动手推开他们。
做操的过程中,他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幼儿,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高兴。
小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我们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要求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
排队走的时候,壮壮经常会故意紧紧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幼儿拉自己的衣服,否则会动手打人。
壮壮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
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地朝其他幼儿“砰砰”开枪,然后骄傲地说:“看,我有手枪,我是警察!”分析: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
如果家长对幼儿采取溺爱的教养方式,那么娇宠和放纵会导致幼儿为所欲为,使他们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在同玩的几个幼儿中,壮壮总是以“大哥”自称,在与班上其他幼儿接触时,常会排斥、攻击他们,出现了相互作用的消极效应。
谁要是和他的“兄弟”打架,他就会“挺身而出”,并且警告对方以后不许再打他兄弟,否则叫他“好看”。
“攻击性行为”矫正的启示:(一)要有耐心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应更多的强调充满爱和温暖的教育。
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会有心情浮躁的时候,但成人毕竟比幼儿有更丰富的认知能力和忍耐力,只有成人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心态去帮助幼儿,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从而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小R 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二、典型事件: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
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
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
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
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
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
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
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
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
三、原因分析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
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
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
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
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
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
2、学校教育不当当小R的父母为是非曲直争吵不断,失去安宁学习环境时,他表现得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交,开始旷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数学、外语课亮起红灯,班主任老师对这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帮其寻找原因,反而训斥他“木鱼脑袋不开窍”,故意将他的座位调至最后,任其自由发展。
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无助的刺猬
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无助的刺猬一则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咨询个案【来访者基本情况】(一)来访者资料小花,女,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性格比较急躁。
从小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长,上小学后家里由山区迁移到镇上,一二年级时卫生习惯差,常常被同学嘲笑,在学校里没有什么同伴。
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出现粗暴伤人的事件,丢、砸同学的东西,咬同学的手……当被老师批评时,就在课堂上大哭很长时间,影响正常的教学行为,渐渐地,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有时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
她的行为引起了同学们更大的抵触和不满。
学业方面,学习兴趣低,成绩一般。
上课听讲习惯差,而回家作业不写,爷爷奶奶管教时,就顶撞爷爷奶奶,与他们争吵,离家出走。
另外,也了解到,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在家里管教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
(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父母在多年前就已离家打工,孩子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在打工的过程中婚姻破裂,未离婚,但各自几乎不怎么和家里联系。
爷爷奶奶仅仅靠种菜,做小手工补贴家用。
2、班级环境:该班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习风气良好,竞争意识较强,优生与差生交友圈分化明显。
【问题评估与分析】(一)进行CBCL测验及分析学生背景后测试结果1、孩子的确实存在攻击性和自卑倾向;2、孩子的个性本外向,乐于交往,与而后变得“不合群”相矛盾,需具体分析原因;3、孩子的智力与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成绩下降,应着重考虑非智力因素。
(二)综合分析与诊断孩子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攻击性行为和自卑根据孩子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归结于孩子的自卑心理。
孩子认为自己家庭,学业处处不如别的同学,尤其是一二年级时因为不讲卫生,身上有怪气味,被老师同学嘲笑过,就更不愿意别人知晓和提及自己的家庭状况。
因此到了中高段后,学生的自我意识苏醒,自尊心增强,对于有些同学仍然不经意的嘲笑,情绪就莫名的气愤,就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的情况,不想让别人走近自己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好象一只无助的刺猬,用自己坚硬的刺保护自己,结果却伤害了自己。
对一名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生不良行为教育案例案例背景陈俊是三(6 )班的班生,他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强,课堂上也爱举手发言。
擅长手工制作,科技小制作做得非常好。
他性格外向,外表很讨人喜欢,但却是个让同学畏惧、令老师头痛的“打架大王”。
“如果教育者希望从—切方面来教育人,那么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要解决陈俊的问题,首先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我向陈俊的家长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和同学做了大量的、深入的调查访谈,发现他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一、自身表现陈俊比较霸道,自以为是,常常赜指气使地吆喝别人,对他人持强迫式、绝对化的要求,稍不满意,便拳脚相向,不计后果。
陈俊平时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常常试图获得他人对他的赞赏、尊重。
二、家庭状况陈俊的父母文化素养不是很高,父亲是包工头,母亲是家庭妇女。
母亲非常宠爱他,父亲则“恨铁不成钢”,对他要求严格。
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尤其是对父亲,表面服从,内心不满。
三、同伴交往陈俊“崇尚武力”,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互相影响,“感染”上了情绪冲动暴躁、报复性强等不良习性,经常与人打架并谩骂同学,和老师顶撞,与同学相处矛盾多。
他又欺软怕硬,比他强壮的不敢惹,专门找弱小的同学欺侮。
四、学习状况陈俊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不做作业,不交作业,成绩不理想。
一个可爱机灵的孩子,却有着这么多的不良的品行,“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架骂人似乎是他来学校的“惟一目的”,真令人惋惜。
作为班主任,经常要面对家长的投诉,我不得不苦苦思索着改变他的方法。
案例:一个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批阅作业,几名学生神色紧张地跑来报告:“老师,陈浚涛在篮球场上与聂瑞阳打起来了,体育老师也叫不住他……”我赶紧跑到球场,只见陈浚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两手紧握拳头,一张脸涨得通红,口里喘着粗气……旁边的聂瑞阳流着鼻血,衣服上沾了些泥尘,袖子上有些血迹……看来;“战争”刚刚结束。
仔细了解后知道:打架缘于两人打篮球时发生冲撞,这本是件小事,但陈浚认为:“他干吗撞我?他撞我,我就打他 ! ……我问他:“小阳已向你道歉了,你为何还要打他 ? ”陈浚说:“我才不要他的道歉!”一番耐心的谈话后,陈浚承认说:“今天我心情不好,早上在家里被爸爸打了一顿,起因是几天都没做数学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击型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小轩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
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
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
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
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
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一、清源诊断结果:
1. 该儿童的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倾向;
2. 该儿童的个性偏外向,有"乐群外向"的特点,与父母所述的"不合群"相矛盾,需具体分析原因;
3. 该儿童的智力与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成绩下降,应着重考虑非智力因素。
二、成长过程分析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对父母的话很听。
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
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
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小轩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
那时候,小轩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小轩的脖子,想牵着他走。
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
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
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他开始象变了个人,开始不断"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小学后,逐渐变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小轩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
基本上这四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
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小轩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
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到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
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
现在,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综合分析: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
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
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怕小朋友用绳子勒坏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反应。
当这种行为的结果满足了个体"免受伤害"这一需要时,就已经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而后又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比如:小朋友更厉害的攻击,老师的不满等,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的可行性。
"胜利"的体验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极反应所带来的结果要开心得多。
因此,小小轩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尝试,将在观念中形成这样的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
而且,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作出"反抗"。
而在他人眼里,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如:攻击性人格,表现特点即:敏感、多疑、冲动、具破坏性。
当然,就小轩的现状及年龄阶段,还根本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而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另外,小轩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特定年龄的意义:一种对"权威"的不满而发泄在非权威身上,比如:对老师不公正的不满,不能或不敢直接冲老师宣泄,而指向同学;一种寻求关注的不当方式,因为"攻击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干脆以"攻击性"寻求注意,寻求理睬。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
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也抱了老师处事不公的怨气,甚至引起了同学的"注意",但这些行为却也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我们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吸引",即喜欢与接纳。
而面对"攻击性"的人,谁愿意或谁敢轻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当然,小轩对班主任老师的不满,有老师主观臆断的责任,需要进一步与老师沟通、澄清,而采取消极的敌对方式,只能更深地强化老师对他的"偏见",更充分地证明了他的"不好",反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与父母的关系,应该说小王之所以对父母话少,其一是因为他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学习、人际都存在问题,肯定父母批评、指责,谁喜欢总听"坏话"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长经历,大班前父母的处世教育与大班后"自我拼搏"的结果几乎相悖。
只有孩子认同父母,觉得父母是对的,才会听话;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建议。
而他们之间却缺乏这种"沟通",孩子认为父母只会批评自己,并不能给自己"保护",父母则认为孩子不懂事,总出状况。
3.学习适应性:
虽然学习退步了,但其有学习基础,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
除了以上的行为与人际协调外,主要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干预。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情绪与学知识分开,以及给予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一般年龄越小,课堂学习越依赖于对老师的好恶,喜欢这个老师,可能会很专心地听课,尽可能去表现良好,让老师喜欢他;反之,则可能不屑一顾,甚至"恶作剧"。
因此,必须在认知上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攻击性儿童心理的分析和治疗方案,可以联系济南清源心理咨询中心,将有专业的老师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