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课堂练习(2)

合集下载

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语文教学

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语文教学

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语文教学作者:张艳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24期提到语文教材,执教者往往想到的是课文。

其实课后练习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整体。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而教材中课后练习的精心设置同样也是遵此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

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后练习题的教学处理却不尽如人意。

要么题题落实,浪费时间;要么略讲一二,一笔带过,课后练习题无形中成了课文的尾巴甚至累赘,有悖于编者的良好意图。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灵活而有效地处理课后练习题呢?我认为首先需要钻透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文章本身特点,因地制宜,巧妙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我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一、利用课后练习,夯实基础知识利用课后练习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这点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体现的最为充分。

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课后练习二:(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义的不同(“亡”、“等”、“间”、“之”、“往往”);(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次”、“数”、“书”)。

在文言文的课后练习题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辨析古今异义词、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训练题很常见。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关注了这些基础知识方面的练习题,指导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知识要点,利用手中的工具书自己完成练习题,并通过练习题去学习、理解课文。

有的课后练习题十分注重知识的纵横比较、总结归纳,体现了系统性、规律性、综合性的特点。

对这类练习题加强对比阅读,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归纳,也可以把学生从课本学习引向课外拓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课后练习三:《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第21课 陈涉世家 课堂问题解答

第21课 陈涉世家  课堂问题解答

第21课陈涉世家课堂问题解答
第一段(课文赏析)
1、表明陈胜少时身份的句子是:
2、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的句子是:
3、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是:
4、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
5、本段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陈胜?
第一段大意:记叙陈涉的出身及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第二段(课文赏析)
1、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陈胜为起义军制定的策略是:
4、提出这一策略目的是为了:
5、为什么陈胜认为提出这一策略就可以“宜多应者”?
6、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
7、这样的舆论准备是为了什么目的?
第二段大意:叙述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第三段(课文赏析)
1、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
2、“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什么?
3、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否定!)
4、文中有哪些通假字?
A、.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
B、为天下唱(唱通倡)
C、固以怪之矣(以通已)
D、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
5、“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6、“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哪一句话?
第三段大意:叙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并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

全文总结:
1、从全文来看,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2、司马迁对于陈胜持何态度?
3、主题思想:。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陈涉世家》精品教案2. 教学目标:了解《陈涉世家》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教学重点: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4. 教学难点: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5. 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陈涉世家》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特点。

提问:“陈涉世家”为何被选为《史记》中的重要篇章?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查阅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疑问。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学生记录课堂小结。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是否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陈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教学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陈涉世家》讲述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了解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拓展等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陈涉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语文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鸿鹄.()之志发闾.()左適.()戍渔阳所罾.()鱼腹尉果笞.()广社稷.()2.词义理解。

(1)屯.大泽乡()(2)扶苏以数.谏故()(3)陈胜、吴广喜,念.鬼()(4)忿恚.尉()(5)皆刑.其长吏()3.课文阅读积累。

(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

(2)本文中“燕雀”泛指小鸟,比喻。

“鸿鹄”,天鹅,比喻。

“闾”是居民聚居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富者居住。

“足下”是。

4.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同,(2)为天下唱.同,(3)固以.怪之矣同,(4)将军身被.坚执锐同,(5)卜者知其指.意同,5.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2)楚人怜.之古义:今义:(3)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4)今亡.亦死古义:今义:(5)等.死,死国可乎古义:今义:6.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2)尉果笞.广(名词作,)(3)大楚兴,陈胜王.(名词作,)(4)夜篝..火(名词作,)(名词作,)(5)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形容词作,)7.一词多义。

辍耕之.垄上()(1)之怅恨久之.()二世杀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2)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会.天大雨()(3)会与皆来会.计事()为.屯长()(4)为为.天下唱()士卒多为.用者()为.坛而盟()乃丹书.帛曰()(5)书得鱼腹中书.()8.翻译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字子长,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二世元年七月”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精选题库初中语文《陈涉世家》 课堂练习(2)1北师大版

精选题库初中语文《陈涉世家》 课堂练习(2)1北师大版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A 野芳发而幽香B 既克,公问其故舜发于畎亩之中故为之说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不以物喜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5.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乙]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教案:《陈涉世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陈涉世家》。

本课主要介绍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事件,通过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陈胜、吴广、起义”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3. 学习陈胜、吴广的英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难点:理解陈胜、吴广的英雄精神,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

3. 课堂讲解(1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英雄精神。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陈涉世家背景:秦朝暴政过程:陈胜、吴广起义意义:反抗暴政,敢于斗争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写一篇关于陈胜、吴广英雄精神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的英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其他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学习他们的英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英雄主题的活动,如讲故事、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英雄精神的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 理解陈胜、吴广的英雄精神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抗暴政、争取自由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53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53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模拟题5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阅读课题研究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某校开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课题研究,组织了(江南博哥)“名著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借阅文学作品,静心阅读思考;与省、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听取专家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对上述案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B.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C.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D.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确答案:A[解析] A项,并没有体现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

2. 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

生:(齐答,有的笑)反抗。

师:不知道同学们笑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

不过,说出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

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就是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

大家能举出自己熟悉的历史史实吗?(生举例)师:刚才大家找到了我国古代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我们一定对这个历史事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哪一位同学可以向我们简单介绍经过?生:陈胜、吴广被征召去筑长城,结果他们在大泽乡的时候,因为下起了大雨,道路被阻断,延误了服役报到的期限,那时秦朝的法律特别残酷,按照秦朝的法律他们要被诛灭九族,于是他们就拼死反抗,发动起义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0题)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平【答案】 D2、针对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的教学,下列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让学生课后梳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作家作品,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讨B.布置阅读所有发表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尝试参与专业的文学评论C.引导学生关注近期文学热点问题,了解不同观点,深入思考研讨,提高探究能力D.让学生每读一篇必做读书笔记,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准备的研讨,围绕专题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探究的成果【答案】 B3、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

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A4、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藤野先生》一课时,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A.设置第一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B.设置第二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C.设置第三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D.第四题属于拓展题,对于学生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理解,没有明确的设计目的【答案】 D5、在学到《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有同学问,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呢?对此,下列教师的评价最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是()A.我国的东南经济发达,到那里后有钱可挣B.古诗有云“西北有高楼”,飞不过去,并且“西北”给人以荒凉之感,“东南”则被寄以美好和希望C.因为该诗抄袭前人的诗句,前人的诗句中用的多为“东南”D.这个问题问得好,课下不妨上网查找一下【答案】 B6、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为别里科夫撰写墓志铭。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涉世家》全文;(2)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本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3)学会评价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胜、吴广起义的勇气和智慧;(2)学习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3)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3)生僻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2)生僻字词的含义辨析。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僻字词;(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2)让学生进行课文背诵。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2)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背诵课文;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过程;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陈胜、吴广起义的英勇事迹;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复习“之”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6、余之力尚足以入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0、顷之,烟炎张天。

11、蚓无爪牙之利。

1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5、夫晋,何厌之有。

1—2动词“到……去”;3—4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5指示代词“这”;6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7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8—9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1-13定语后置的标志;14—15宾语提前的标志。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

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答案:1、动词,到、往 2、代词,他 3、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4、指示代词,这样5、指示代词,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的 9、人称代词,我二、复习“而”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图穷而匕见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5、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9、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0、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1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14、既而儿醒,大啼参考答案:1—2连词,表承接;3—4连词,表并列“和”“并且”;5—6连词,表转折“却”;7—8连词,表递进“而且”;9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0—11连词,表假设“如果”;12连词,表因果“因而”;13代词,通“尔”,“你”“你的”;14既而,不久。

陈涉世家课堂练习

陈涉世家课堂练习

《陈涉世家》阅读训练一、阅读第一段“青年时代,远大抱负”:1、解释加点的字词: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安.知:燕雀..:..:;鸿鹄2、翻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辍耕之垄上二、阅读第二自然段“谋划起义,舆论准备”:1、解释加点的字词:发闾左適.戍:;屯.大泽乡:;皆次.当行:次.所旁会.天大雨:;度.已失期:;亡.亦死:;等.死:;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或.闻无罪:楚人怜.之:为天下唱.:;丹书.帛:所罾鱼腹中:固以.怪之矣:间令吴广:陈胜王.:;2、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导火线直接原因——;根本原因——;3、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1)(2);(3);4、起义提出的策略口号是什么?。

5、陈胜、吴广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办法有哪两种(各用四个字概括)?。

6、翻译:(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天下苦秦久矣。

三、阅读第三段“发动起义,建立政权”:1、解释加线的字词:忿恚尉:;尉果笞广: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藉第令毋斩:;宁有种乎:徇蕲以东:;比至陈:刑其长吏:;蕲下:;四、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有几个步骤(各用四个字概括)?第一步:激怒其众;第二步:;第三步:;其中起义最重要步骤是——。

五、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什么?六、翻译:(1)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陈涉世家》课堂笔记陈涉世家课堂笔记【课文简介】本课主要内容为介绍陈涉的家族,并阐述了陈涉平凡而不凡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他的传奇人生。

【课文分析】1. 道德的力量陈涉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是无穷的,他唤起了穷苦百姓的良知和勇气,以他的高贵品质振奋了百姓的士气,所以才有了几十万人投身于他的麾下,成为他的拥护者。

2. 意志力和毅力陈涉的毅力给予人们力量,他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从不放弃,即使在极度的困境中,他也能够持续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对改变社会正义的理想。

3. 领袖的本质陈涉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他的领导方法与其他的领导者有所不同,他善于发挥大众的力量,而不是仅仅胜任自己的工作、更擅长于培养接班人。

他并没有像其他领袖一样眼高于顶,他与他的团队一起寻求改变,从而让他的团队变成了一个伟大的整体。

【学习感悟】1. 身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就需要有道德力量的支撑,才可以达到持久的发展和进步。

2. 意志力和毅力是基本素质,只有怀抱热爱并不曾放弃的心态,才能够在困境中的坚定梦想,以不断的坚持和努力实现梦想,从而取得人生成功。

3. 伟大的领导者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有意识的把握力量,发挥团队的力量,用集体的力量去拼搏。

【优化建议】1. 积极学习优秀领袖的品质与行为,去寻找自己应该具备的素质。

2. 磨练毅力和意志坚强的性格,走出成功的一条路。

3. 学会感受集体的力量,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实现个人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凝聚。

总之,“陈涉世家”是一篇优秀的文章,他指引着我们努力去摆脱生活的困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人生增添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阅读感悟】人们对陈涉故事的喜爱不仅是由于它不同寻常的情节,更是因为它道出了一种内心期望:即在安逸现状与非理性发泄中间抉择,毅然选择另一种道路,去拼搏追求梦想,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

从陈涉世家的内容可以看出,在陈涉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领导的素质和方法,以及变革的必要性。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司马迁
简介作者及作品: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用 司马迁 :
毕生精力写出了著名的史书《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全面叙述 《史记》: 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 千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 面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记,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被 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说这话的理由。
(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不满 (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善于分析形势
威 众 策 略 ( 一 )
乃丹书帛曰“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 中。卒卖鱼烹食,得 鱼腹中书,固以怪之 矣。
置书鱼腹
威 众 策 略 ( 二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夜篝火,狐 鸣呼曰:皆 指 目 陈 胜
作用:
树立了 陈胜在士兵 中的地位和 威信,为起 义做了很好 的准备。
这段的后半部分主要叙述了陈胜 对当时形势的敏锐分析和采取的威众 策略,展示了陈胜善于分析形势才能, 善于谋划的个性。 归纳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主要交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以及 陈涉对形势的分析、作起义的舆论准备 (威众策略: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无相 忘。”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鸿鹄之志:
比喻有远大理想 和政治抱负
写出了陈涉 年少时非凡 的抱负。
之: 1、去、往 …者,… 2、辅助音节 解释下列加红色的词语: 也:…是… 3、助词:的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 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精选题库《陈涉世家》 课堂练习北师大版

精选题库《陈涉世家》 课堂练习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100分钟,共100分)班级:姓名:得分:发展性评语:一、积累运用(15分)1.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上正确的汉字。

(4分)(1)我是你cù新的理想()(2)古莲的pēi芽()(3)我心中慰jiè的幻梦()(4)河水chán chán催我入眠()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想象的一句是(2分)()A.为什么我的眼里满是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B.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江山,手指上沾了血和灰,手掌上沾了阴暗。

C.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3.“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顺序,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3分)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4.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3分)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5.古语云: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快毕业了,班长李明请你在他的纪念册上留言,请从健康、文明、得体的角度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分)()A.小胖,请记住我们的同窗友谊,一生珍重。

B.祝你好运。

请记住:“狗”富贵,无相忘。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你展翅高飞。

D.班长大人,三年来,你崇高的品格,伟大的人格,让我们终生难忘,祝你一生平安。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6~9题。

(13分)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6.诗中“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3分)7.诗中加点的“一座座”说明了,“一次次”说明了。

《陈涉世家》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以及点评

《陈涉世家》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以及点评

《陈涉世家》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以及点评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陈涉世家》全文的字面意思,同学们在疏通过程中慢慢学会了“独立行走”。

这节课期望同学们再试着跑跑跳跳,不断挑战自己。

好,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生1:这篇文章写了一次农民大起义的过程。

生2:这篇文章写了陈胜所领导的一次起义。

师:谁能把两位同学的发言结合起来,更好的概括文意?生3:这篇文章要紧讲的是陈胜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过程。

(点评:引导学生对课堂活动信息进行整理,得到新的更完整的答案)师:刚才这位同学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如何?(生齐说:好)师:好在何处?生5:既全面又准确。

师:嗯,同学们不但概括的好,评得也准。

师:像如此极有历史意义的故事,假如让你讲给别人听,想想哪些环节必须交代清晰?(点评:把整体感知的要求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同时考查学生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学生摸索)生8:起义的起因,通过和结果。

师:嗯,有道理,你能简要的讲讲吗?生8:起义的直截了当缘故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通过是“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结果是“乃立为王”。

师:同学们关于这次起义的重要环节交代得够清晰了吗?(点评:追问,启发学生更深层的摸索,将读书与摸索引向纵深)生10:不够,起义之前的舆论预备也该说清晰。

师:如何预备的呢?生10:“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师:嗯,你补充得真是恰到好处。

哪位同学能够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点评:及时点评,评后再问,不仅使课堂流程顺畅,更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生12: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师:如此一来,起义的情形是否都交代完备了?(点评:连续追问,务必让答案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真正意义的尊重学生)生13:没有,我觉得“为坛而盟”之前的“愤恚尉”也该讲讲,因为这说明了陈胜专门有计策。

公开课教案:陈涉世家

公开课教案:陈涉世家

2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材和学情分析】本文《陈涉世家》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而《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史学和文学地位之高。

本文是《史记》学习的一扇窗口,希望通过本文即最有中国农民起义代表性典型性的也是学生最熟悉的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不只是从语文层面了解历史、分析故事、学习写作,积累文言知识等方面来学习,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树立唯物历史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并从中生发对历史发展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是文言文,文言知识种类比较齐全,是文言文学习的好范本。

初三学生有初一初二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为此,本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还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舞台和空间。

课时安排:全文学习可安排两到三个课时,一到两个课时主要为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的翻译学习;一个课时主要为故事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

文言文转为白话文的翻译学习这一个学习课时,是熟悉课文,疏通文意的关键,学习耗时量会比较大,这个课时内容的学习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待在故事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这个课时内容的学习结束后,再用一课时检查解决。

为此本节教学设计是以故事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及写作方法学习为主。

【教学目标】1、学习大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了解《史记》和司马迁,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学习积累多样性文言知识(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义区识、文言句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3、学习有节奏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4、学习理解和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发展情况,认识农民起义产生和失败的必然规律(历史的必然性)。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5、学习本文写作特点,加深理解人物塑造的描写方法、前后照应的结构和铺垫材料的使用等写作方法,提高记叙性文体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陈涉世家--旧人教版

陈涉世家--旧人教版

疑难字词辨析
1、阳夏( ) 2、辍耕( ) 3、鸿鹄( )4 、 闾左( ) 5、適戍( ) 6、当行( ) 7、 度已( ) 8、数谏( )9、陈胜王( )10、 罾( ) 11、间令( )12、篝火( )13、 忿恚( ) 14、果笞( )15、宁有( )16、 攻蕲( ) 17、铚、酂( )18、 柘、谯( ) 19、千骑( )20、 社稷( )
疑难解析
3、这段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经过,表现了 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超群的斗争谋略。可讨论如下问题: ② 、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进书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 作? 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 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 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 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 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 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 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 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 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 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 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关于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 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 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 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 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 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 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 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 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度已失期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广故数言欲亡
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
舜发于畎亩之中故为之说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以数谏故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
帝感其诚勿以善小而不为
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
5.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
[乙]
6.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
②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刑: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0.《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是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吴广以为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陈胜、吴广乃谋曰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D.楚人怜之
贤能为之用二世杀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发闾左谪戍渔阳闾左:(2)度已失期度:
(3)会天大雨会:(4)宜多应者宜:
1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
必然性: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度已失期/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失期,法皆斩。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7.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1.①估计②倡导③帮助、协助、辅佐等④冒充、假托、假装等(每个词1分)
2.(3分)D 3.(2分)B
4.(4分)①扶苏因为屡次劝戒(应为“谏”字,估计是字打错了)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以”、“数”、“将”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5分)
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翻译不正确,整个句子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的分别扣0.5
分)
5.(2分)【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

【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6.(3分)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每点1分,能概括出相关的才能,意思对即可)
7.①等到②惩罚(共2分,每词1分。

出现错别字该词不得分)
8.①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戍边死的本来十个人中就有六七个。

(共2分,每句1分。

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9.说明他们听说起义军将至而弃城逃跑,可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也说明秦朝统治的残暴及秦政的衰落。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3分)D
12.(4分)(1)指代平民(2)估计、揣测(3)适逢、恰巧遇到(4)应当
13.(4分)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2分)(意思对即可)
14.C
15.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

(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意对即可)
16.A
17.①号程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意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