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分期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3.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肌瘤大于 2.5月妊娠子宫 (2)症状明显:腹痛、出血、不孕 (3)肌瘤变性 手术方式: (1)肌瘤切除术 (2)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病
因
早婚、性生活紊乱、过早性生活、早 年分娩、密产、多产、经济状况、种 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高危男子 HSV-II、HPV、CMV等
治
手术治疗:
疗
I期 II期
子宫次根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广泛子宫切除术+淋巴结清扫:
手术加放射治疗:腹水、深肌层浸
润、淋巴转移 放射治疗 孕激素治疗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 化疗
随访
时间:术后2年内,每3-6个月1次; 术后3-5年,每6个月至1年1次 内容: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下浸润 达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
壁 IV期 癌拨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
临床表现
1.症 状 1)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3)晚期癌的症状 2.体 征
诊
断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碘试验 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阴道镜检查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宫颈锥切术
临床分期
0期:腺瘤样增生或原位癌 I期:癌局限于宫体
Ia: 宫腔深度≦8cm
Ib: 宫腔深度>8cm
II期: 癌已侵犯宫颈
III 期:癌扩散至子宫以外盆腔内,但未 超过真骨盆。
IV期:癌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肠黏 膜,或有盆腔以外的扩散。
IV a: 癌侵犯附近器官,如膀胱、直肠 IV b: 癌有远处转移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表现及分期PPT课件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向上→宫角、输卵管、卵巢 向下→宫颈 向外直接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及宫旁
淋巴转移:宫底→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宫角→腹股沟淋巴结 宫颈→宫旁、髂内、髂外、髂总
血行转移:少见于晚期可至肺、肝、骨等处。
临床分期
Ⅰ期 癌局限在宫体
Ⅱ期 Ⅲ期 Ⅳ期
Ⅰa期 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 侵犯肌层≤1/2 Ⅰc期 侵犯肌层>1/2 癌已侵犯宫颈,无子宫外病变 Ⅱa期 仅宫颈粘膜腺体受累 Ⅱb期 宫颈间质受累 癌扩散至子宫以外,但未超出真骨盆
子宫内膜息肉
癌肉瘤
子宫粘膜下肌瘤
宫颈癌
侵袭性葡萄胎
胎盘植入
稽留流产
谢谢!敬请指导!
SUCCESS
THANK YOU
2021/3/19
Ⅰb期 肿瘤信号浸润肌层≤1/2,结合带中断,内膜-肌层 交界不规则
Ⅰc期 肿瘤信号浸润侵犯肌层>1/2,结合带完全消失 Ⅱa期 宫颈管及宫颈内口增宽,低信号宫颈间质环保存完整 Ⅱb期 低信号宫颈间质环出现肿瘤信号 Ⅲa期 肌层外缘连续性中断,子宫外形轮廓不规则不完整 Ⅲb期 阴道受累 Ⅲc期 淋巴结转移显示区域淋巴结直径大于1.0cm Ⅳa 期 肿瘤组织侵犯直肠或膀胱使正常低信号带中断 Ⅳb 期 远处转移
不同时期子宫内膜MR表现
结合带
• 一般厚度约5-6mm,主要反映肌层的静脉血 管情况。绝经前病人,连接带是否完整可 疑作为有无肌层浸润的标志,对于绝经后 妇女,则应以内膜下增强带是否完整作为 肌层浸润的标志。
• 如何判断子宫内膜是否增厚? • 绝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cm; •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0.50cm。
诊断
1、病史:具有本病高危因素的患者 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3、辅助检查 分段刮宫:先宫颈管后宫腔分别诊刮。
子宫内膜癌PPTppt(共84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enant,1997)
但即使低剂量如长期应用仍不安全。 *低剂量0.3 mg×8年:内膜癌危险性增加9倍,但内膜增生的危险 性未增加。 (Cushing,1998)
11
孕激素治疗预防
孕激素可使ERT妇女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和 癌的几率大大下降。
PEPI:联合应用雌、孕激素使 单纯性增生(0.8%:27.7%)、 复杂性增生(0.8%: 23.7%)、 不典型增生(0:11.8%) 显著减少。
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的妇女均应做子宫内膜活检。常 用活检方法所取得的标本组织病理学具有及好的相关性 。
Stovall等:Pepille、Novak curet和刮宫术后再行 子宫切除术,发现用这些方法术前诊断的失败率分别为 5%、4%和6%。
29
诊断
主要辅助诊断 (1)子宫内膜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 (2)术前B超 (最经济) 、
如果内膜>4 mm,且患者持续出血应做内膜活检。特 别是如果存在与内膜癌相关的高危因素(肥胖、长期无 排卵、乳腺癌、服用三苯氧胺或内膜、卵巢、乳腺、结 肠癌家族史)
21
子宫内膜癌分期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FIGO,1971) (Clinical staging)
用于单纯放疗/术前
15%-20%不能准确符合真实分期。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 (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 组织学分级、肌层侵犯、子宫外转移、淋巴转移
连续两代或两代以上亲属中至少有3人一级亲属患 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腺癌(HNPC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至少有一患
者确诊时<50岁。
18
病理特点 大体表现(1)
但即使低剂量如长期应用仍不安全。 *低剂量0.3 mg×8年:内膜癌危险性增加9倍,但内膜增生的危险 性未增加。 (Cushing,1998)
11
孕激素治疗预防
孕激素可使ERT妇女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和 癌的几率大大下降。
PEPI:联合应用雌、孕激素使 单纯性增生(0.8%:27.7%)、 复杂性增生(0.8%: 23.7%)、 不典型增生(0:11.8%) 显著减少。
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的妇女均应做子宫内膜活检。常 用活检方法所取得的标本组织病理学具有及好的相关性 。
Stovall等:Pepille、Novak curet和刮宫术后再行 子宫切除术,发现用这些方法术前诊断的失败率分别为 5%、4%和6%。
29
诊断
主要辅助诊断 (1)子宫内膜活检:分段诊断性刮宫 (2)术前B超 (最经济) 、
如果内膜>4 mm,且患者持续出血应做内膜活检。特 别是如果存在与内膜癌相关的高危因素(肥胖、长期无 排卵、乳腺癌、服用三苯氧胺或内膜、卵巢、乳腺、结 肠癌家族史)
21
子宫内膜癌分期的意义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FIGO,1971) (Clinical staging)
用于单纯放疗/术前
15%-20%不能准确符合真实分期。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 (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ing ) 组织学分级、肌层侵犯、子宫外转移、淋巴转移
连续两代或两代以上亲属中至少有3人一级亲属患 子宫内膜癌或结直肠腺癌(HNPC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至少有一患
者确诊时<50岁。
18
病理特点 大体表现(1)
子宫肿瘤课件PPT课件
➢常见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加重
➢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
➢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
➢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
➢黏膜下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
体征
第一节
子宫肌瘤
决定于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 变性有关
大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质性不规则肿块
体征
第一节
子宫肌瘤
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 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单个实质性球状肿块与子宫有蒂相连 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均匀增大,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
器检查即可看到子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宫颈四 周边缘清楚 若伴感染时可有坏死、出血及脓性分泌物
诊断
第一节
10%与遗传有关:林奇综合征
第二节
病理特点
同组织学类型的内膜癌肉眼表现无明显区别。 分为两种类型:
弥散型:子宫内膜大部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并突 向宫腔,常伴有出血、坏死,较少有肌层浸润。晚 期癌灶可侵及深肌层或宫颈,若阻塞宫颈管可引起 宫腔积脓。
局灶型:多见于宫腔底部或宫角部,癌灶小,呈 息肉或菜花状,易浸润肌层。
子宫内膜癌
病理特点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内膜样腺癌:占80%~90%。按腺癌分化程度分为Ⅰ级(高 分化,G1)、Ⅱ级(中分化,G2)、Ⅲ级(低分化,G3)。 分级愈高,恶性程度愈高
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浆液性癌:占1%~9%。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黏液性癌:约占5%,病理行为与内膜样癌相似,预后较好 透明细胞癌:不足5%, 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
转移途径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晚期患者经血行转移至全身各器官,常
--子宫肿瘤 ppt课件
病
镜检
来自子宫肌层的平滑 肌细胞和肌层血管壁 的平滑肌细胞肌瘤。 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 肌纤维相互交叉组成。 漩涡状,其间掺有不 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 细胞大小均匀,呈卵 圆形或杆状,核染色 较深。
理
子宫肌瘤镜检
肌瘤变性
肌瘤失去其原有典型结构时称肌瘤变性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最多见
伴发热.经期加重. 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
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 不孕;流产.文献报道占25%~40% 继发性贫血
临床表现----体征
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及有无变性有关。 肌瘤较大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物 妇科检查: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均匀增大或表面凹凸不
平,结节状突起;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连。 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宫口或阴道内,伴感染则表面有渗
出液或溃疡,排液有臭味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 超声检查:主要辅助检查方法,典型声像图特点:子
宫增大;肿物与子宫不易分辨;肿物轮廓多不规则呈结 节状;提高灵敏度肿物内有密集光点反射;正常灵敏度 肿物后壁显像不清,肿物内有稀疏光点;降低灵敏度肿 物内呈暗区,后壁显像不清或不显像 其他: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造影,诊断性刮宫等
臂重排.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或三体异常等
分子生物学研究:子宫肌瘤是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
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雌、孕激素: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受体含量较正常
子宫肌组织高,雌激素可促进肌瘤增大,故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 女,而绝经后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孕激素可促进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 促进肌瘤生长。
妇科恶性肿瘤新分期解读PPT课件
盆腔放疗 阴道近距离放疗 ± DDP同期化疗
切除肿大淋巴结
淋巴结(-)
盆腔放疗 DDP同期化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肿瘤大 间质深层浸润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盆腔放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盆腔放疗 DDP同期化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子宫内膜癌 新旧分期解读
1971年起FIGO对子宫内膜癌采用临床分期
1988年FIGO将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改为手术分期
本次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改动较多:
首先,删除原来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的I a期,将其与 原I b期合并为Ia 期。有宫颈内膜腺体受累原分期是 Ⅱa ,现应当认为是I期,而不再认为是Ⅱ期。 其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旧分期为Ⅲ 期, 但新分期中删去细胞学检查结果,即认为细胞学阳性 结果不改变分期。这基于近年多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 究结果.认为腹水细胞学阳性和腹腔或淋巴结的转移 不相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腹水细胞学阳性 与复发风险和治疗效果有何关系。 另外,在Ⅲc期中再细分Ⅲc1和Ⅲc2 期,将盆腔淋巴结 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分开。
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单纯子宫切除后发现浸润性宫颈癌
Ia1
复诊病理切片
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一)
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 Ia2 切缘(一) 影像学(一)
切缘(+) 大块残余病灶 影像学(+)
随访
淋巴结有肿大
淋巴结无肿大
宫旁广泛切除 阴道上段切除 盆腔淋巴结切除 ± 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淋巴结(+) 切缘(+) 宫旁(+)
淋巴结(+) 切缘(+) 宫旁(+)
子宫肉瘤进展PPT课件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子宫肉瘤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慢性 炎症刺激等。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长期未孕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盆腔放疗等 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 、腹部包块等症状,晚期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等 。
通过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子宫肉瘤的类 型和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年 龄、生育需求、肿瘤分期等因素,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子宫肉瘤的社区宣传与教育
提高公众对子宫肉瘤的认识
通过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子宫肉 瘤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子宫肉瘤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提供心理支持
预后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和生存 期,预后的评估通常基于患者的年龄、 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和分级等因素。
了解子宫肉瘤的进展过程和预后有助于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03
子宫肉瘤的治疗进展
手术治疗进展
手术切除范围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子宫肉瘤 的手术切除范围逐渐缩小,更加 注重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和减少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子宫肉瘤的肿瘤 疫苗,激发患者自身免疫 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子宫肉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纠正子宫肉瘤相关基因突变,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疗法
研究通过基因疗法抑制子宫肉瘤细胞生长、扩散的方法,探索新的 治疗途径。
基因与免疫联合治疗
研究基因疗法与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子宫肉瘤进展ppt课件
• 子宫肉瘤概述 • 子宫肉瘤的进展 • 子宫肉瘤的治疗进展 • 子宫肉瘤的研究进展 • 子宫肉瘤的预防与控制
子宫内膜癌2023新分期解读 PPT课件
生活方式干预
医生应根据新分期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具体的生活方式建议,如 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降低复发风险。
05
临床实践中注意事项及挑战讨论
患者心理支持与沟通
焦虑与恐惧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惧等情绪,医生应提 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绪 疏导。
教育与知情同意
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分 期、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 险和预后,促进患者做出 自主决策。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预测疾病预后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 到重视,新分期系统也将其纳入考虑。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分 期系统对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分期系统与标准
分期标准
新分期系统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 盟(FIGO)制定的分期标准,将 子宫内膜癌分为I-IV期,其中I期 为早期,IV期为晚期。
开展多学科协作与综合诊治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强化妇产科、肿瘤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合 作,提高诊治水平。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3
重视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新分期系统更加强调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 宫内膜癌分期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分期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3
新分期下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 策略
早期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01
详细了解患者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信息,进行盆腔
检查以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
02
采用经阴道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观察子宫内膜
04
新分期对预后评估影响分析
生存率变化预测
生存率提高
新分期标准将早期病例纳入更细致的 分期,有望提高生存率预测准确性, 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医生应根据新分期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具体的生活方式建议,如 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降低复发风险。
05
临床实践中注意事项及挑战讨论
患者心理支持与沟通
焦虑与恐惧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惧等情绪,医生应提 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绪 疏导。
教育与知情同意
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分 期、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 险和预后,促进患者做出 自主决策。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预测疾病预后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 到重视,新分期系统也将其纳入考虑。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分 期系统对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分期系统与标准
分期标准
新分期系统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 盟(FIGO)制定的分期标准,将 子宫内膜癌分为I-IV期,其中I期 为早期,IV期为晚期。
开展多学科协作与综合诊治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强化妇产科、肿瘤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合 作,提高诊治水平。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3
重视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新分期系统更加强调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 宫内膜癌分期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分期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3
新分期下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 策略
早期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01
详细了解患者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信息,进行盆腔
检查以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
02
采用经阴道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观察子宫内膜
04
新分期对预后评估影响分析
生存率变化预测
生存率提高
新分期标准将早期病例纳入更细致的 分期,有望提高生存率预测准确性, 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子宫肉瘤进展-PPT课件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Ⅱa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Ⅱb 宫颈间质受累
精选ppt
20
子宫肉瘤分期(FIGO,1988年)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Ⅲ期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 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 Ⅳa 肿瘤累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膜内转移和(或)
软骨肉瘤、脂肪肉瘤、神经胶质肉瘤; 上述各种成分可混合存在。
精选ppt
15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病理
大体 肿瘤由内膜长出, 形成息肉状肿物突入宫腔, 表面光滑或有糜烂和溃疡,质软; 切面呈鱼肉状,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有的含有骨和软骨; 肿瘤有不同程度的侵肌,可侵及深肌层及宫 旁及盆腔血管,有时可见有瘤栓。
精选ppt
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ESS) 镜下特征
瘤细胞象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核分裂相≤3-5/10HPFs; 肿瘤内血管较多, 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 肿瘤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部分肿瘤含子宫内膜样腺体、小管、细胞巢及条索;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 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远处转移
精选ppt
18
FIGO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腺肉瘤分期 (2009年)
Ⅰ ⅠA ⅠB IC
Ⅱ
IIA IIB III ⅢA ⅢB ⅢC Ⅳ IVA ⅣB
肿瘤局限于宫体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宫颈内膜,无肌层侵犯
肌层浸润≤1/2 肌层浸润> 1/2
肿瘤侵犯盆腔
附件受累
盆腔其他组织受累
肿瘤侵犯腹腔内器官(不仅仅是肿瘤突出达腹腔)
精选ppt
20
子宫肉瘤分期(FIGO,1988年)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Ⅲ期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 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 Ⅳa 肿瘤累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膜内转移和(或)
软骨肉瘤、脂肪肉瘤、神经胶质肉瘤; 上述各种成分可混合存在。
精选ppt
15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病理
大体 肿瘤由内膜长出, 形成息肉状肿物突入宫腔, 表面光滑或有糜烂和溃疡,质软; 切面呈鱼肉状,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有的含有骨和软骨; 肿瘤有不同程度的侵肌,可侵及深肌层及宫 旁及盆腔血管,有时可见有瘤栓。
精选ppt
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ESS) 镜下特征
瘤细胞象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核分裂相≤3-5/10HPFs; 肿瘤内血管较多, 肿瘤沿扩张的血管淋巴管生长, 肿瘤呈舌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 部分肿瘤含子宫内膜样腺体、小管、细胞巢及条索;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可阳性, DNA倍体多为二倍体。
远处转移
精选ppt
18
FIGO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腺肉瘤分期 (2009年)
Ⅰ ⅠA ⅠB IC
Ⅱ
IIA IIB III ⅢA ⅢB ⅢC Ⅳ IVA ⅣB
肿瘤局限于宫体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宫颈内膜,无肌层侵犯
肌层浸润≤1/2 肌层浸润> 1/2
肿瘤侵犯盆腔
附件受累
盆腔其他组织受累
肿瘤侵犯腹腔内器官(不仅仅是肿瘤突出达腹腔)
子宫肉瘤幻灯PPT课件
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从1958年至此1999年共收治 194例子宫肉瘤,占同期收治子宫恶性肿瘤的1%,占 宫体恶性肿瘤11.5%,其中宫颈肉瘤38例,子宫体肉 瘤156例,二者之比为:1:4.1。
.
14
(2)发病因素
子宫肉瘤的病因迄今不明 据文献报道与盆腔放疗和种族相关 在中胚叶混合瘤中约7%~37%有放疗史,平滑肌肉瘤
.
10
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发生率低 广泛弥漫性生长,向宫内膜及肌层浸润,多为血管外
浸润,很少血管内腔浸润而形成蚯蚓状瘤块者 肿瘤体积较大,易见明显出血坏死 瘤细胞大小不等,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像多>10个/10HPF
.
11
其他子宫肉瘤
包括: 血管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肉瘤,骨肉瘤,
.
29
(3) 化学治疗
子宫肉瘤具有早期血行转移特点,既使是Ⅰ、Ⅱ期的
肿瘤患者治疗后易出现早期直接的远处转移。中国医 科院肿瘤医院报告65例复发转移病例中28例占43.1%, 为单纯远处转移,肺转移12例(4.29%),因此化疗 在子宫肉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且近年来取 得较大进展,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化疗可改进子宫肉瘤 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平滑肌肉瘤 内膜间质肉瘤 中胚叶混合瘤 其它
.
5
病理
.
6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
仍存在一些争论 主要依据是核分裂像(>5个/10HPF) 其它恶性特征如:肿瘤呈浸袭性生长、无边界、伴大
片坏死,镜下明显的核异型性,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血管浸润,不典型核分裂表现等。 一般当核分裂像<5个/10HPF时,无细胞异型性,诊 断为良性平滑肌瘤。介于5-9个/10HPF之间时应结合 其它恶性病理特征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
.
14
(2)发病因素
子宫肉瘤的病因迄今不明 据文献报道与盆腔放疗和种族相关 在中胚叶混合瘤中约7%~37%有放疗史,平滑肌肉瘤
.
10
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发生率低 广泛弥漫性生长,向宫内膜及肌层浸润,多为血管外
浸润,很少血管内腔浸润而形成蚯蚓状瘤块者 肿瘤体积较大,易见明显出血坏死 瘤细胞大小不等,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像多>10个/10HPF
.
11
其他子宫肉瘤
包括: 血管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骨肉瘤,骨肉瘤,
.
29
(3) 化学治疗
子宫肉瘤具有早期血行转移特点,既使是Ⅰ、Ⅱ期的
肿瘤患者治疗后易出现早期直接的远处转移。中国医 科院肿瘤医院报告65例复发转移病例中28例占43.1%, 为单纯远处转移,肺转移12例(4.29%),因此化疗 在子宫肉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且近年来取 得较大进展,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化疗可改进子宫肉瘤 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平滑肌肉瘤 内膜间质肉瘤 中胚叶混合瘤 其它
.
5
病理
.
6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标准
仍存在一些争论 主要依据是核分裂像(>5个/10HPF) 其它恶性特征如:肿瘤呈浸袭性生长、无边界、伴大
片坏死,镜下明显的核异型性,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血管浸润,不典型核分裂表现等。 一般当核分裂像<5个/10HPF时,无细胞异型性,诊 断为良性平滑肌瘤。介于5-9个/10HPF之间时应结合 其它恶性病理特征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
【优秀资料】子宫肉瘤指南解读PPT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WEI
7
子宫肉瘤的治疗
对于子宫肿瘤患者,术前建议进行 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内膜活检 及影像学检查,有条件者进行基因 检测。选择性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 查、生化检查。
WEI
8
子宫肉瘤的处理
术前处理及治疗方式 治疗前大致可把子宫肉瘤分为
• 经全宫或次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 经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经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及任何方法确诊的肉瘤
IIA 附件受累 若残留输卵管或卵巢,也考虑再次手术切除,尤其是对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
腹腔细胞学阳性
影 (像1)学手检I术查I探B并查且+进病行灶健切康除宣±教术。中盆放疗腔(其证据他等 组织受累
2ⅢbI将阴I“I道肿转瘤移靶向放疗”明确定义肿为瘤“外侵照射犯放腹疗”腔。 内器官(不仅仅是肿瘤突出达腹腔)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Ⅱa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Ⅱb 宫颈间质受累
WEI
6
癌肉瘤分期(FIGO,1988年)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Ⅲ期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 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 Ⅳa 肿瘤累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膜内转移和(或)
WEI
12
子宫肉瘤的处理
术后补充治疗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 对于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
癌肉瘤分期(FIGO,1988年)
Ⅰ期可选择观察或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证据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
WEI
7
子宫肉瘤的治疗
对于子宫肿瘤患者,术前建议进行 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内膜活检 及影像学检查,有条件者进行基因 检测。选择性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 查、生化检查。
WEI
8
子宫肉瘤的处理
术前处理及治疗方式 治疗前大致可把子宫肉瘤分为
• 经全宫或次全宫±双附件切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 经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的肿瘤
经活检或肌瘤剔除术后确诊及任何方法确诊的肉瘤
IIA 附件受累 若残留输卵管或卵巢,也考虑再次手术切除,尤其是对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
腹腔细胞学阳性
影 (像1)学手检I术查I探B并查且+进病行灶健切康除宣±教术。中盆放疗腔(其证据他等 组织受累
2ⅢbI将阴I“I道肿转瘤移靶向放疗”明确定义肿为瘤“外侵照射犯放腹疗”腔。 内器官(不仅仅是肿瘤突出达腹腔)
Ⅱ期 肿瘤侵犯子宫颈 Ⅱa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Ⅱb 宫颈间质受累
WEI
6
癌肉瘤分期(FIGO,1988年)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Ⅲ期 Ⅲa 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 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 阴道转移 Ⅲc 盆腔淋巴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 Ⅳa 肿瘤累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膜内转移和(或)
WEI
12
子宫肉瘤的处理
术后补充治疗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 对于肿瘤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
癌肉瘤分期(FIGO,1988年)
Ⅰ期可选择观察或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证据 (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年)
多柔比星+异环磷酰胺
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分期解读.ppt课件
-
8
关于I期的修改
• 细胞分化相同时IA,IB存活率相似
• 88年分期 5年存活率 88年分期 5年存活率
• IA G1 93.4
IA G2 91.3
• IB G1 91.6
IB G2 93.4
• 当肌层浸润超过1/2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增加,5年存活率 下降。将88年分期存活率相似的IA和IB合并为一个亚期是 合理的。使分期更加简捷。
• 都发生于内膜 • 都有上皮成分 • 癌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是以癌为主的 • 对铂剂化疗敏感 • 都是以淋巴结转移为主
-
19
新分期新挑战
• FIGO2009新分期准确的反应了内膜癌发生发展 规律,根据新分期能较为准确的预测病人的预后 。
• 子宫肉瘤第一次有了分期,而新分期是从从组织 起源,生物学行为,临床特点,转移特点,估计预 后等划分的,它的诞生必然给临床工作,学术交 流,总结经验,提高疗效起促进作用。
• I期:病变限于宫体
•
IA:宫腔深度≤8CM
•
IB:宫腔深度>8CM
• II期 :病变累及宫体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 III期: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真盆腔
• IV期:病变扩散到真骨盆外或有明显膀胱直肠粘膜受累( 泡状水肿不属IV期)
• IVA期:病变扩散到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乙状结肠或 小肠。
•
IIIB:G1,G2,G3阴道转移
•
IIIC:G1,G2,G3盆腔或(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 移
• IV期:IVA: G1,G2,G3病变累及膀胱直肠粘)腹股沟淋
巴结转移
-
6
细胞分化程度的概念
• 1971年细胞分化
1988年细胞分化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IIB:G1,G2,G3阴道转移
•
IIIC:G1,G2,G3盆腔或(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 移
• IV期:IVA: G1,G2,G3病变累及膀胱直肠粘膜
•
IVB: G1,G2,G3远处转移,腹内或(和)腹股沟淋
巴结转移
-
6
细胞分化程度的概念
• 1971年细胞分化
1988年细胞分化
高分化腺癌:没有实性 G1:非鳞状或非桑
• I期:病变限于宫体
•
IA:宫腔深度≤8CM
•
IB:宫腔深度>8CM
• II期 :病变累及宫体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 III期: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真盆腔
• IV期:病变扩散到真骨盆外或有明显膀胱直肠粘膜受累( 泡状水肿不属IV期)
• IVA期:病变扩散到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乙状结肠或 小肠。
发展。
• 子宫内膜癌第一个分期标准产生于1950年, 此后1961年,1971年,1988年分别进行了修改 。
-
2
一 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回顾
• 1950年子宫内膜癌有了第一次分期 • 0期:由病理工作者认为形态很似癌的病变
,但显微镜观察难以肯定诊断 • I期:病变限于子宫(1组适于手术,2组手
术危险) • II期:病变超出子宫
-
3
1961年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修订
• O期:组织学可疑癌,但不能肯定诊断 • I期:病变局限于宫体 • II期:病变累及宫体与宫颈 • III期:病变超出子宫,但未超出盆腔 • VI期:病变扩散到真骨盆外或明显累及膀
胱直肠粘膜
-
4
1971年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修订
• O期: 内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组织学检查可疑为恶性
癌组织
葚实体状生长
中分化腺癌:部分为实行 形态≤5%
低分化腺癌:以实性为主,G2:非鳞状或非桑
或全部为未
葚实体状生长
分化腺癌
形态为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实
体状生长形态>50%
-
7
二 FIGO2009子宫内膜癌分期
1988年的分期应用了20年之后,2009年FIGO公布了新分期 I 肿瘤限于子宫体
-
15
子宫平滑肌肉瘤
• 子宫平滑肌肉瘤来源于平滑肌,预后与肿瘤的大小扩散的范围有关, 以血行转移及远处扩散为主。
• I 肿瘤限于子宫
• IA<5CM
• IB>5CM • II 肿瘤扩展到盆腔 • IIA 累及附件 • IIB 肿瘤扩展到子宫外的盆腔组织 • III 肿瘤浸润腹腔组织(并非仅仅突向腹腔) • IIIA 浸润一侧 • IIIB 浸润多于一侧 • IIIC 转移到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 • IVA 肿瘤浸润膀胱和/或直肠 • IVB 远处转移
FIGO2009子宫内膜癌子宫肉 瘤分期解读
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 李联昆
-
1
前言
•
恶性肿瘤设立分期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医院,
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时有统一的标准,以便
使统计资料有可比性。有了统一分期标准才能客
观科学的评价不同医院的治疗技术,治疗方法,
治疗结果的优劣。选择治疗结果好的方法向全世
界推广,提高癌症疗效,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向前
IA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I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II 肿瘤浸润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 III 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 IIIA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 IIIB肿瘤累及阴道和(或)宫旁 IIIC盆腔淋巴结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IIIC1盆腔淋巴结转移 IIIC2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伴有(或无)盆腔淋巴结转移 IV肿瘤浸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和(或)盆腔淋巴结转移 IV1肿瘤浸及膀胱或直肠粘膜 IV2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
9
关于II期的修改
• 仅仅是颈管内膜腺体受累时,对存活 率影响不大,当宫颈间质受累时存活率明 显降低。因此颈管内膜腺体受累时不再划 为II期。
-
10
关于III期的修改
• IIIA期的修改 • 88年分期将腹水细胞学阳性划为IIIA期
,但细胞学阳性时并不影响术后复发转移 率,对存活率的影响也不确定。细胞学有 一定的假阴性,阳性结果不排除手术时挤 压子宫引起。没有足够的材料证明细胞学 阳性复发转移率升高,存活率降低。细胞 学阳性不再划为IIIA期,但手术时细胞学检 查还是要作。
• 其次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诊断治疗困难。因此无 论从子宫内膜癌的转移发展顺序还是预后考虑, 将盆腔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划为两个亚期,较 划为一个亚期更为合理。因此将IIIC分为IIIC1和 IIIC2。
-
13
术前检查仍很重要
• 子宫内膜受累的判定: 超声,磁共振 • 宫颈间质受累:刮宫标本中有间质?影像
• IVB期:病变扩散至远处器官
-
5
1988年手术病理分期
• I期:IA: G1,G2,G3病变限于内膜
•
IB: G1,G2,G3子宫肌层受累<1/2
•
IC: G1,G2,G3子宫肌层受累>1/2
• II期:IIA:G1,G2,G3仅宫颈管粘膜腺体受累
•
IIB:G1,G2,G3宫颈间质受累
• III期:IIIA:G1,G2,G3病变累及浆膜或附 件或(和)腹 腔细胞学阳性
-
11
IIIB的修改
• 此次修改将宫旁转移明确划为IIIB,
• IIIB:阴道转移
•
宫旁转移
-
12
关于III期的修改
• IIIC:88年分期将盆腔与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都 划为IIIC期,这种划分也存在一些问题。
• 首先盆腔淋巴结是女性生殖器官淋巴循环的第一 站,主动脉旁是第二站。虽然子宫内膜癌细胞可 以不经过盆腔淋巴结直接转到主动脉旁,但仍为 少数。
检查(超声,磁共振) • 阴道宫旁受累:临床检查,影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三 子宫肉瘤的分期
• 2009年以前FIGO没有子宫肉瘤的分期,曾 藉助UICC的分期及FIGO1988年子宫内膜 癌的手术病理分期。这两个分期都不适合 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与平滑肌发生的肉 瘤用同一个标准显然是不恰当的(起源的 组织,生物学特性,转移方式,预后都有 很大差异)。
-
8
关于I期的修改
• 细胞分化相同时IA,IB存活率相似
• 88年分期 5年存活率 88年分期 5年存活率
• IA G1 93.4
IA G2 91.3
• IB G1 91.6
IB G2 93.4
• 当肌层浸润超过1/2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增加,5年存活率 下降。将88年分期存活率相似的IA和IB合并为一个亚期是 合理的。使分期更加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