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澄迈老城的发展趋势
澄迈老城的发展趋势
澄迈老城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保护与修复:澄迈老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和修复老城区的建筑和文物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老城区的保护,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设立文物保护基金等。
2. 旅游业发展:澄迈老城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魅力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未来,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提升老城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3. 文化创意产业:澄迈老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政府可能会通过扶持文化创意企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方式来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澄迈老城的发展潜力,政府可能会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老城区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5. 宣传与推广:政府可能会加大对澄迈老城的宣传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推广活动、加强与媒体、旅行社等的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澄迈老城。
总之,澄迈老城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保护与修复、旅游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宣传与推广等方面。
政府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老城区的发展,提升其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
110□ 孙旭东,慕 野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摘 要]至2015年,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已历经30年,而开发区作为特区的属性日益淡化,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势逐渐弱化,后开发区时代已然到来,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中国开发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此,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面对“为何转型、如何转型、转型目标”的问题,提出了“营城”的战略,即从开发区向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和功能强大的现代化城区转型的发展路径,着力打造一座“现代滨海产业城市”。
文章通过对其规划思路及内容的探讨,以期为中国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途径。
[关键词]后开发区时代;“营城”; 工业开发区;海南澄迈县[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9-0110-08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City building” Strategy Of Industrial Park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 Hainan Province/Sun Xudong, Mu Y e[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have undergone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heir special policy and capital advantages have gradually diminished. Their transition is a major issue in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hengmai county deliberates the “why, how, where” problem of industrial park and adopts “city building” strategy. The strategy includes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park towards modern district, new city, and coastal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concept and approach for China’s development zone transition.[Key words] Post-development zone era, City building, Industrial park,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0引言1984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勘察概述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勘察概述摘要:文章结合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勘察的实际案例分析,为城乡规划编制、城乡规划选址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合理利用土地、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对规划内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价。
关键词:总体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分区;场地稳定性分区;工程适宜性分区1、规划区概况老城经济开发区规划区范围为北至东水港一带,南至昌盛村一带,西至马岛、花场港,东至龙吉村,整体呈现为近长方形,长约16.5公里,宽约3.0~5.2公里,规划区面积约60.138 km2。
2、勘察方法与工作量布置本次勘察工作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布置勘探钻孔数量满足于每个评价单元不少于3个钻孔,且控制性钻孔勘探深度进入下部稳定土层(第三系土层),采用的工作方法为:收集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分析等工作办法,对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进行综合勘察和评价①、收集资料:收集规划区范围内的地形图、地震地质、已有的工程建设成果、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结合现阶段的实物工作成果,进行资料的二次整合。
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采用1:1万地形图作为底图,海南平面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间距2.50m,地质测绘比例尺为1:25000,以业主提供的规划区为重点调查区,规划区以外的周边1km为一般调查区,老城经济开发区重点调查区60.138km2,一般调查区约40km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按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相似的原则进行。
③、工程地质钻探:本次勘察布置的钻孔主要位于地质资料较少或深部稳定土层无资料地段,本工程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勘探点按不同地貌、评价单元分区布置,勘探点间距800m左右,钻孔的数量满足于每个评价单元不少于3个钻孔,一般性钻孔设计孔深30m,控制性钻孔34个,设计孔深50~60m。
澄迈老城新美华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澄迈老城新美华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目录11、总论11.1 项目由来11.2 编制依据21.3 评价标准41.4 评价专题设置和工作重点61.5 评价工作等级和围71.6 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目标91.7 评价程序与技术路线102、建设项目概况122.1 拟建项目基本概况122.2 建设容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2.3 规划设计142.4 功能分区182.5 公用工程192.6 交通组织282.7景观绿化283、区域环境质量概况293.1 自然环境概况293.2 社会环境概况303.3 澄迈县老城片区总体规划相关概况313.4 环境质量概况374、工程分析424.1 施工期工程分析424.2 营运期工程分析475、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575.1 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575.2 与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575.3 与澄迈县老城片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575.4 与《澄迈县老城片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的相符性分析585.5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容性分析585.6 本项目户型指标符合性分析595.7 项目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596、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61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16.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57、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与景观影响分析887.1 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887.2 生态满意度评价907.3 景观影响分析与评价938、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与建议968.1 施工期968.2 营运期101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59.1 社会效益分析1059.2 经济效益分析1059.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0510、总量控制与清洁生产评价10710.1 总量控制10710.2 节能、降耗、减排方针10710.3 清洁生产评价10710.4 节能减排与建议10811、环境风险分析11111.1 物质识别11111.2 潜在风险因素11211.3 城市管道燃气系统事故资料调查11311.4 泄露事故造成恶臭的环境影响分析11411.5 事故风险防和应急措施11512、公众参与11712.1 公众参与的意义11712.2 公众参与的作用11712.3 公众参与方法11712.4 调查容11812.5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125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2813.1 环境管理计划12813.2 环境监控计划13013.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容13114、结论和建议13314.1 结论13314.2 建议1371、总论1.1项目由来澄迈县位于岛西北部,毗邻省会市,东接琼山市、定安县,南与屯昌县、琼中县相连,西与临高县、市接壤,北临琼州海峡。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1.30•【字号】澄府办函〔2022〕70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县对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金安筹备组,县政府直属有关单位,老城开发区管委会:为适应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求,理顺县与开发区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琼办发〔2019〕93号)和《澄迈县促进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澄办发〔2019〕80号)文件要求,结合开发区实际情况,从2023年1月1日起,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建立县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划分收入范围、明确分享比例、实施政策激励,科学匹配财权事权,构建有利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实现责任、义务、权利相统一。
按照县与开发区之间的事权划分,理顺权责关系,合理划分收支范围,明确分享比例、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招商引智、发展经济的职能作用,增强开发区造血功能。
(二)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
一方面以激励政策激发开发区培植税源的积极性,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完善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县与开发区之间的财力配置更加科学、公平高效。
(三)坚持发展与共赢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县、开发区之间协调融合发展。
充分考虑县与开发区之间利益和分级管理的需要,从资金使用、财力分享等方面,在确保县财政调控能力逐步增强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对开发区适当倾斜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推动县与开发区之间协调发展,实现成果共享、相得益彰和互利共赢。
老城调研报告
老城调研报告
《老城调研报告》
近年来,老城和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老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对某城市的老城进行了调研。
首先,我们发现老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老城内,保存着大量古建筑、古街巷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传承。
这些都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吸引游客和居民驻足的重要景点。
但是,老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建筑和街道的老化和破损,部分历史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需要加强。
其次是老城的商业和生活功能有所衰退,很多老店铺逐渐关门,老城区的居民也在不断减少。
针对老城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老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修缮古建筑,加
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2.鼓励和支持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举办相关展览和市集,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
3.挖掘老城的历史文化故事,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丰富老城的
旅游资源,提升老城的吸引力。
4.引进一些新的商业、文化和娱乐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居民前来老城居住和消费。
总的来说,老城的保护和活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报告,能够引起城市相关部门和公众对老城保护和活化的重视,为老城的未来发展提出更多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海南文化名镇——澄迈老城镇
海南⽂化名镇——澄迈⽼城镇澄迈县是海南四⼤历史名⾢之⼀,早在西汉武帝元⿍6年即公元前30年建县城名为苟中县,属珠崖郡,县治设在今美亭乡。
隋朝⼤业3年 (公元607年),澄迈县城迁居⽼城,从此,⽼城的名字⼀直沿⽤⾄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
清光绪21年即公元1895年,由于倭寇的⼊侵和瘟疫的流⾏,澄迈县城迁⾄南渡江边的⾦江镇。
⽼城作为海南历史名⾢,在美丽的澄江和迈岭之间,留下千百年幽幽古韵,遗迹众多,名⼈辈出,历史⽂化底蕴深厚。
⽼城古街位于古县城的东南边,现称⽼街,也叫下街。
⽼街⼀百多⽶长,由青⾊的⽯块铺设⽽成,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街的两旁仍住着淳朴的居民。
沿着青⽯板路⼀直往海边⾛,就是⽼城古码头,这是历史上海南最古⽼的码头。
它靠近琼州海峡,⽔深浪静。
据史载,早在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本遭遇台风在振州(今崖城)逗留⼀年之后离开海南时,就由澄迈县令护送从这个地⽅登船北上,留下佳话;历代朝廷贬官也是从这⾥上岸,然后分流贬所。
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宋代⼤⽂豪苏东坡、抗⾦英雄李光、李纲、赵⿍、胡铨等,他们的⾜迹都印记在这⽼城古码头的青⽯板⾥。
宋代海路畅通,海南对外贸易开始活跃,泉州、潮州,甚⾄是江浙⼀带,当时⼤陆来往货物进出必经由此地,各路商贾纷⾄沓来,⼀派繁忙景象,⾜见澄迈古码头在海南古代交通史、⽂化交流史和流放史上的独特地位,它的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通潮阁与苏东坡 从古码头往上望,就是⽼城著名的古迹通潮阁遗址。
历代贬官来到海南,都要经由这⾥。
通潮阁,⼜名通明阁,是隋朝到清朝历代官员交通联络的驿站。
毁于民国时期。
与通潮阁相倚的关帝庙,遗迹犹存。
它曾经是琼北最⼤的关帝庙,占地5亩,与通潮阁⼀起,见证了⽼城过往的历代名⼈与过客。
⼀个普通的驿站,因为苏东坡留下的著名诗词⽽闻名天下,吸引⽆数敬仰苏东坡的⼈们。
1100年6⽉,⼤⽂豪苏东坡获赦北归时在通潮阁驻⾜。
他站在通潮阁,近看澄江清澈碧绿,长桥横架;远眺迈岭青翠,抱吻着濒濒海潮,⾈楫穿梭;纵⽬琼州海峡,⼤海茫茫,烟波浩渺。
澄迈老城发展前景
澄迈老城发展前景澄迈老城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对于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发展前景方面,我认为澄迈老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澄迈老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澄迈老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这里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寺庙和祠堂,如古街、古巷、古宅等,展示了海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澄迈老城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资本,可以通过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澄迈老城地理位置优越。
澄迈老城位于澄迈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与其他地区相连。
它距离海口市仅有数十公里,距离三亚市也不远,处于省会和旅游城市之间的中间位置,具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有利于澄迈老城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再次,澄迈老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澄迈县属于海南的湿润热带气候,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风景。
这里分布着许多自然景点,如火山地貌、山脉和溪流。
同时,澄迈县的农业也非常发达,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椰子、榴莲和茶叶等。
这些自然资源为澄迈老城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支撑,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旅游目的地。
最后,澄迈老城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的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对乡村生活和乡村风景的向往也日益增加。
澄迈老城作为一个具有深厚乡村文化底蕴的地方,可以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放松身心,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这将为澄迈老城带来新的旅游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综上所述,澄迈老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澄迈老城的旅游和文化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澄迈老城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澄迈老城成为海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简介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简介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23日,属国务院批准的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三大组团之一的马村工业组团(国函[1990]54号),是《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琼岛北部综合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3月份,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的审核公告,省政府批准将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正迎来三次创业的新一轮机遇期。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远景规划范围约30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6.72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约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近10万人,分为一、二类工业区,辟有六大功能区,工业大项目区、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区、港口物流区、老城新城区和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
文化底蕴深厚。
澄迈县是海南三大历史名邑之一,原名苟中,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始置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建县城于今老城镇的老城墟。
因老城墟西南边有一溪叫澄江,澄江“激石成滩,欲雨声怒”,东边有一山叫迈岭,迈岭“形势高朗,气脉厚聚”,故各取澄江、迈山之首字易名澄迈县。
老城这个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遭遇台风在振州(今崖城)逗留一年之后离开海南时,就由澄迈县令护送从这个地方登船北上,留下佳话;老城也是当年苏东坡流放海南时登岛与离岛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着苏东坡流放海南离琼时留有《澄迈驿通潮阁》诗篇的宋朝驿站——通潮阁,“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就是苏东坡最后离开海南时在通潮阁留下的千古绝唱;这里还存有因树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丰功伟绩而得名的老城大成殿。
广德桥是老城现存的一个始建于北宋年代的老桥,古澄迈八景中的双滩赴海、大胜参天、北岸渔歌和独珠四峰等四大自然景观就在老城。
为海南的解放事业立下不可磨灭功勋的著名琼崖抗日英雄马白山将军之纪念园也在区内。
2009年,历经百年沧桑老城的被评为海南十大名镇,老城镇石石矍村也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澄迈县各乡镇命名起源
澄迈概况:澄迈县建制历史悠久,人文炽盛,至今已有2124年,既是琼岛文明古县之一,也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苟中)之一,澄迈建县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初时县治设在那舍都(今金江镇大美村东南面),名曰“苟中县”,隶属珠崖郡,到元帝(约公元前48—前33年)撤消珠崖郡遂废。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海南重设郡建县,澄迈设县治于澄江坡(今老城墟),因澄江西南面有一条“澄江”,东南面有一座“迈山”,所以取其山水名之首字,定县名为“澄迈”。
清代光绪壬辰年(公元1892年)县城迁往现在的金江镇,1950年4月,澄迈解放,1958年11月澄迈和临高合并,县名暂称金江县,1959年1月13日,又称澄迈县,1961年,与临高县分开,恢复澄迈县建制,澄迈县人民政府驻扎金江镇,1986年澄迈县辖12个镇,5个乡,2007年澄迈县辖11个镇,177个村(居)委会,867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以及1个省级两岸合作基地(琼台全面战略合作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澄迈县“世界长寿之乡”名不虚传!说起百岁老人,必须要提到海南澄迈,2011月22日,由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主办,东北亚经济论坛、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中国亚太研究会、联合国老龄所、国际健康长寿会、世界健康长寿养生管理运行委员会协办,中国海南澄迈县荣获“世界长寿之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海南澄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了“世界长寿之乡”称号。
由此,澄迈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区域长寿指数测算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状况现场调查、定量分析相结合,经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确认的“世界长寿之乡”。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3年5月,全县80岁以上夫妻双全达到了896对,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年龄最大的达到113周岁,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38.39/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
澄迈县各乡镇命名起源
澄迈概况:澄迈县建制历史悠久,人文炽盛,至今已有2124年,既是琼岛文明古县之一,也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苟中)之一,澄迈建县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初时县治设在那舍都(今金江镇大美村东南面),名曰“苟中县”,隶属珠崖郡,到元帝(约公元前48—前33年)撤消珠崖郡遂废。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海南重设郡建县,澄迈设县治于澄江坡(今老城墟),因澄江西南面有一条“澄江”,东南面有一座“迈山”,所以取其山水名之首字,定县名为“澄迈”。
清代光绪壬辰年(公元1892年)县城迁往现在的金江镇,1950年4月,澄迈解放,1958年11月澄迈和临高合并,县名暂称金江县,1959年1月13日,又称澄迈县,1961年,与临高县分开,恢复澄迈县建制,澄迈县人民政府驻扎金江镇,1986年澄迈县辖12个镇,5个乡,2007年澄迈县辖11个镇,177个村(居)委会,867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老城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以及1个省级两岸合作基地(琼台全面战略合作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澄迈县“世界长寿之乡”名不虚传!说起百岁老人,必须要提到海南澄迈,2011月22日,由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主办,东北亚经济论坛、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中国亚太研究会、联合国老龄所、国际健康长寿会、世界健康长寿养生管理运行委员会协办,中国海南澄迈县荣获“世界长寿之乡”,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海南澄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了“世界长寿之乡”称号。
由此,澄迈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区域长寿指数测算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状况现场调查、定量分析相结合,经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确认的“世界长寿之乡”。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3年5月,全县80岁以上夫妻双全达到了896对,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年龄最大的达到113周岁,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38.39/10万,大大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达到7/10万和7.5/10万”的标准。
洛阳老城调研报告
洛阳老城调研报告洛阳老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洛阳老城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洛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老城区保留了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街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将深入了解老城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我们选择了洛阳老城的几个重要地区进行了调研,包括老城区的文化街区、商业区和居民区。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老城的历史文化遗产、交通状况、环境污染、居民生活等方面。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沟通交流,并观察了老城区的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洛阳老城区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如白马寺、龙门石窟等,但在保护上存在不足。
有些文化遗产面临着破坏和损毁的危险,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2. 交通拥堵问题:老城区的交通状况较为拥堵,特别是高峰时段。
主要原因是道路狭窄、车辆过多、停车难等。
这给居民出行和商业活动带来了困扰。
3. 环境污染问题:老城区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车辆尾气排放和乱丢乱倒垃圾。
城市垃圾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四、问题解决方案:1.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维修和保养力度,加强对遗产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2. 改善交通状况:加大对老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拓宽道路、增设停车位,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
3. 加强环境保护:合理设置垃圾分类处理点,加大对环境污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洛阳老城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更好地保护,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洛阳老城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让老城区更好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我们应改善交通状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老城曹州建设情况汇报
老城曹州建设情况汇报老城曹州,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曹州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将就老城曹州的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老城曹州在城市规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造。
城市规划的调整,使得老城曹州的道路更加宽敞,交通更加便利。
同时,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大量的绿化带和公园的建设,使得老城曹州的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次,老城曹州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老城曹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近年来,城市对古建筑、古街区等文化遗产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同时还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力度,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老城曹州的历史文化魅力。
再次,老城曹州在城市设施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改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得到了加强和完善,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同时,老城曹州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后,老城曹州在旅游业发展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曹州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城市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开发旅游产品、举办旅游活动等方式,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老城曹州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老城曹州的建设投入,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为老城曹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老城曹州的建设工作,共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准发力务实创新谱写老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精准发力务实创新谱写老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作者:杨劭春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2期文/杨劭春“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洛阳市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和“拓宽城北发展空间”两大战略,突出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攻坚,狠抓环境优化,强化民生保障,加强法治建设,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在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复兴、城乡统筹发展、民生民利改善等方面走出一条符合老城特色的发展之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我们老城区是洛阳市一个没有新增工业用地、工业发展受限的城市区。
我们将围绕物流电商、商贸、地产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求突破,通过一揽子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举措,实现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保持“十三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和GDP 总量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
一是打造物流电商发展新平台。
发挥洛阳市交通运输集团龙头优势,加快引进一批实体类电商,实施“互联网+”计划,促进投资15 亿元的浙江传化物流项目落地建成,全面扩大格力电器、金燕物流、宏进农批等辐射影响力。
“十三五”末,基本建成7.5 平方公里城北物流电商产业集聚区,实现物流电商快递、农副产品、建材石材业态集聚发展,成为洛阳北部规模最大、效益最优的现代化物流电商集散地。
二是提高商贸和楼宇地产新层次。
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和引进发展新兴商贸业态为突破口,加快建成一批大型商场、连锁超市、高档酒店,提升以洛阳古城十字街为核心的传统商贸和道北区域大型现代批发市场两大商圈品质。
三是提升现代农业新水平。
依托5000 亩牡丹产业基地,以国家牡丹园、国际牡丹园等牡丹园为支点,以连霍高速引线、机场路等骨干道路为线,以洛阳全福公司等深加工企业为突破口,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形成邙山中部蔬菜苗木采摘休闲、北部农副产品加工的生态农业格局。
澄迈老城镇政府
澄迈老城镇政府
佚名
【期刊名称】《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6(000)020
【摘要】<正> 老城镇地处澄迈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全镇土地面积74平方公里,辖10个村(居)委会,39个自然村,总人口3.3万人,海岸线长16.5平方公里。
境内有海南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产业体系最齐全
【总页数】1页(P4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后开发区时代下的“营城”战略探讨-以海南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为例 [J], 孙旭东;慕野
2.澄迈如何把城市文明延伸到农村?——专访中共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 [J], 鄂璠
3.海南省澄迈县大力发展新品种"无籽蜜柚——打造澄迈无籽蜜柚品牌 [J], 冷张玲
4.“能让虾农赚到钱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访澄迈老城正强系列产品经销商梁昌武 [J], 吴平
5.海南澄迈老城一油罐车爆炸3死5伤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城镇
截至2019年末,老城镇户籍人口为23215人。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2019年,老城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 个。
老城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3268吨,人均631千克。主要经济作物 有金银花、薄壳核桃、仁杏、花生等。
地理环境
01
位置境域
02
地形地貌
03
气候
04
水文
06
自然资源
05
自然灾害
老城镇地处淅川县西南部,秦巴余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东邻马蹬镇,西与大石桥乡 相连,南与盛湾镇隔河相望,北靠金河镇,古时是西进秦川,东出襄汉的主要水陆交通要道, 行政区域面积 98.03平方千米。
老城镇
老城镇地处秦巴余脉,西北高、东南低,多为山、岗。地形为山坡地带,主要山脉为叶山山脉,境内东有帖 山,南临丹江河,北有叶山,西为五合岭。其中叶山为最高,海拔800米。
2011年,老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55人,年支出17.16万元,月人均260元。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户数1305户,人数1469人,年支出176.28万元,月人均100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1人,年支出18.1万元, 年人均支出1000元;农村临时救济100人次,支出5.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98人,抚恤事业费支 出50余万元。
2011年末,老城镇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
2011年末,老城镇有卫生院1家,村卫生室21个。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 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580人,参合率98%;孕妇死亡率0/10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旧城镇关于城镇化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调研报告.doc
旧城镇关于城镇化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调研报告县委办:根据道县办发电〔2011〕8号文件精神,结合旧城的实际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旧城镇地处道真县境东南部,芙蓉江中游,距县城30公里,东与务川接壤、南接棕坪乡、西邻隆兴镇和玉溪镇,全镇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辖6个村,68个组,65055户,26057人,城区人口4500人左右,城镇化率达20%,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
旧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属称“真安文化之源”和“傩戏之乡”。
五年来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秀美和谐真安州,建设富裕文明新旧城”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农业稳镇、项目强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的战略思想,突出真安古镇,灰豆腐果之乡,黔北黑猪核心基地三张名片,加快富强旧城、活力旧城、文明旧城、生态旧城、和谐旧城建设进程,大力实施以城带乡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二、资源优势旧城在道德公路线上,芙蓉江穿越而过,具有区位优势;旧城是明真安州州府所在地,人流量大、商贸发达,服务半径大,棕坪乡、隆兴镇、桃源乡、务川县的泥高乡和玉溪镇部分群众都往旧城赶集,已长期形成习惯,具有人文优势;渔塘电站企业落户,官庄电站即将开工,插旗山、一线天、渔塘小山峡、真安州古城垣等人文景观,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黔北黑猪享誉省内外,“灰豆腐果“极具有名,具有产业优势;2009年旧城有河西地质灾害移民搬迁项目资金578万元,可以整合项目,借项目推进城镇建设,具有项目支撑优势。
三、主要做法和成就(一)城镇化建设方面一是先规划,力求高起点。
注重借鉴先进地区城镇建设经验,注重城镇功能科学合理布局,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
注重挖掘古镇文化,突出仡佬民居特色,注重城镇规划中长期发展的需要。
投入金费4万元聘请遵义市规划设计院,对旧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城区建设进行规划、评审、论证,完成了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城镇修编工作,投入经费20万元,聘请贵州省规划设计院对古镇新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朔州老城调研报告
朔州老城调研报告朔州老城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朔州老城是朔州市的核心区域,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朔州老城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1.老城保护情况调研:了解老城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的保护情况,以及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
2.老城旅游资源调研:了解老城内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等,以及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满意度。
3.老城交通状况调研:了解老城周边的交通状况、道路网络等情况,以及对老城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调查。
4.老城发展规划调研:了解老城未来发展规划、旅游开发计划等情况,以及对老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老城保护情况调研结果:调研发现,老城内的文物建筑保护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破损和老化的问题。
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文物古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老城旅游资源调研结果:老城内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古建筑、古寺庙、古街巷等,但对于游客的引导和服务设施的配套还不够完善,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一些不便和困扰。
游客对于老城的历史文化和风貌表示满意,但也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娱乐项目和便利设施。
3.老城交通状况调研结果:老城周边的交通状况较为拥堵,道路网络不够完善,特别是进出老城区域的路段车流量大,交通流畅度较低。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建议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4.老城发展规划调研结果:老城的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力度,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和品质,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改善交通状况,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加强宣传推广,提高老城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建议1.加大对老城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加强监管和安全保护,确保文物安全完整。
2.提升老城旅游服务设施,增加导览标识和信息发布,改善游客体验。
3.完善老城周边的交通网络,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供应,减少私家车辆进入老城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城镇工业经济发展概况老城在解放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长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
老城的经济是长葛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亮点,一个很重要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给老城人民积淀了无可估量的经济资源,积存了浓厚的经商意识。
改革的春风给老城带来了勃勃生机,敢闯敢干的老城人乘风而上,大力发展经济,充分把现有的技术和传统的生产模式用于经营生产中,不断地开拓进取,逐步形成了机械加工这一优势传统产业。
最早的老机械厂就是从生产农机具开始,适应当时的生产所需的犁、锄头、耙等锻造产品,随后又生产农机配件、车床配件及纺织配件。
直到1985年,老机械厂决策者的通过市场考察,果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开发研制了适应农村需要的农用三轮车产品,并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也就是现在改制的奔马集团公司前身),迅速带动了老城镇农机配件加工户,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老城,真正地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地发展经济形势。
皮件厂、铸造厂、服装厂、毛纺厂、面粉厂、砖瓦厂等社办企业在当时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为老城培养了大量的发展创业者。
1980年还是社队企业,召集了有知识、懂经营的精干人员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工业生产,开始了他们创业之路。
当时的社队企业只有皮件厂、铸造厂、服装厂、毛纺厂、面粉厂、砖瓦厂、机械厂、油漆厂,只生产急需物资需要,从业人员也是从大队社员中抽调的,从业人员有379人,产生的工业产值78万元。
1985年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840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520人,产生工业总产值114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52万元。
当时最大的企业是东关毛纺厂,规模达到占地35亩,从业人员达到150人,年产值13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5万元。
社办企业机械厂、塑化厂、皮件厂、铸造厂、服装厂、面粉厂、砖瓦厂、净化厂、酒厂继续发挥工业领头作用。
1990年企业已经发展到2380家,其中镇办企业5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到124家,个体私营经济达到2251家,从业人员达到6890人,年产值5761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44万元。
其中5个镇办企业收入达到184万元,从业人员917人;15个村办企业收入达到1510万元,从业人员1051人;个体私营户236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4922人,大多数是围绕机械加工配件生产、销售以及围绕三轮车生产配套的轮胎、塑料产品等,有力地支持老城经济快速地发展。
1995年是老城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成规模的机械厂达110多家,在工商注册的带“马”字商标就有真马、乐马、华马、金马、三马、骏马、凯马、飞马、锦马、铁马等十几个,年生产农用三轮车达到一万多辆,形成了万“马”奔腾闯市场闹中原的大好局面。
其中8个镇办企业发展优势明显,累计年产值达6114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09万元,从业人员达546人;全镇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总数达158个,个体私营企业户达2785户,从业人员达10446人,工业总产值达85068万元,累计上缴国家税金857万元。
1997年到1999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经营不规范、企业发展布局不科学、企业经营不文明等现象,加上产品在市场趋于饱和,恶性竞争压低产品价格,用粗制滥造的产品冲击市场,经济出现危机,企业生存面临危机,上缴国家税金逐年下降。
2000年老城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利用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并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出台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意见》,其主导思想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实施二次创业。
突出在五个重点:一是重点支持发展汽油三轮摩托车生产制造业;二是重点支持发展与大工业相配套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机械配件加工业;三是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四是重点发展废旧塑料加工业,建成在省内外具有影响的塑料回收基地;五是鼓励发展有色金属回收冶炼,加速与大周有色金属长廊对接。
同时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与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联系,寻求新项目,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专利产品、专利技术的开发利用,通过项目、技术、专利与企业有效对接,培植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站得稳、有后劲的名优产品。
其次是狠抓招商引资,强化重点项目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了老城镇支柱产业快速转型,为今后形成的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三是推进科技进步,重视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四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五是狠抓落实,为乡镇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当年效果明显,逐步企业发展有所好转,但发展势头不很明显。
企业个数仅存2582家,从业人员11650人,上缴国家税金1054万元,工业总产值109276万元。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思路摆在新一任党委政府领导者的面前,如何发展,如何成为新一轮工业发展强镇。
大周、后河、石固等原先工业基础底子薄,在新的一轮工业冲刺中,跑道了前列。
如何赶超,经过深思熟虑,只有务实开拓、埋头发展、立足老城实际和优越的区位,搞好沿线开发,大力招商引资,筑巢引凤。
主要做法: (一)、创新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力度,鼓励他们拓宽经营领域,扩张企业规模。
①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镇内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消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二是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有关民营企业的政策法规体系。
在财政信贷、市场准入、人才引进、税费征纳等方面都要依法办事,让民营企业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
三是建立民营企业风险投资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中介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理财、投资、会计、融资担保、法律服务、税务代理、产品展示和广告等咨询和服务。
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从非管理分工简单型组织向管理分工合作现代型组织转变;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构筑企业内部合作协调关系,并通过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广招人才、善用人才,实行民主决策;在企业管理上,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有稳定的决策、管理、监督机制;在经营理念上,实现向管理企业、服务社会为主,以自我利益为主向兼顾自我利益和地区社会整体利益的转化。
③提升民营经济运行质量。
突出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引导民营企业尤其是农用专用车制造行业及配套机械加工制造业,在现有的规模优势基础上,加强与大型企业集团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与合作,促其向规模化、集团化、高档次方向发展,构建一个完整产业链条体系。
④提高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
加强对我镇企业家的管理和培训,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开拓新市场、新领域。
使民营企业家除了具备一般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之外,还要树立自尊、自律、自强、自爱的观念,拥有和不断提高在知法守法用法、识人管人用人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以上措施,先后有投资4.2亿元的帝锦纺织城、投资3000万元的河南常红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元的河南广源车辆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永生摩托车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的星月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的众兴钢圈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的世英机械有限公司和投资4.5亿元的河南龙兴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抓大放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国内外市场,争创省名优产品,拉大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老城镇工业园区,为前来投资者开辟了创业平台。
2005年,工业企业达到3484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1404人,企业总产值达268304万元,上缴税金1316万元。
近两年来,老城镇始终坚持以工业聚集区建设和推进区建设统领全镇发展全局,加大各类要素的整合力度,倾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发展。
一是高起点搞好整体规划。
聘请专家根据长葛市东区规划,结合老城镇的产业基础,编制聚集区总体规划,严格付诸实施,切实发挥规划合理调控土地及空间资源配置、引导和促进聚集区发展的龙头作用。
整体规划拟占地2000亩,总投资10亿元,分3年进行建设。
目前聚集区已入驻企业项目18家,总投资8.2亿元,实现产值9.2亿元;二是抓好已具雏形的片、区的规划实施。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区多园,一园多制"的封闭式模式,重点抓好载货汽车、四轮拖拉机制造区、正三轮摩托生产区、棉纺织品生产加工区、肉食品加工区、乳制品加工生产区等6大加工区建设,力争到2008年底,聚集区企业达30家以上,实现产值18亿元,创利税9000万元。
三是抓好区内基础设施规划。
重点搞好"三纵三横"(世英路、花园路、小康路、中州大道、腾飞路、真马路)道路建设,确保投入,加快进度,力争到2008年,区内"三纵三横"道路全部贯通,实现"三通三化一平"(通水、通电、通管道、硬化、绿化、亮化、道路平整)。
四是抓好推进区总体规划。
我们根据上级的总体规划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内的行政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重点要抓好"三区一市场"建设工作。
"三区"即建立沿京珠高速公路以西、外九路以东的工业聚集区;依托机场5000亩生态园,建立以李庄、谷庄为中心的休闲、农家乐、采摘游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建立以李庄三合村、台庙老朱庄为中心的行政服务和商业住宅区。
"一市场"是以尹家堂村为中心,在该村外高速公路东侧建立一个中原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大市场,村内加工户整体搬迁,场内经营,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下科学规范发展。
二、靠招商引资助推发展。
一是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
细化量化目标任务,以目标增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营造人人关心招商引资、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
在充分搞好网上招商、代理招商和专业化招商的同时,突出抓好定点招商。
充分发挥我镇企业多、区位好、联系广泛的优势,动员企业外出以企招商、以商招商、鼓励机关干部和群众用亲情招商,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老城、落户工业聚集区。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对于引进资金(不含政策性资金)用于生产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且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按实际投资额的3‰奖励引荐人。
三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和带领有项目的企业到经济发达地区推销自己,寻求合作伙伴;主动邀请镇外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界人士到聚集区考察,促其与对口企业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2007年,全镇共完成招商引资额3.2亿元,同比增长60%。
三、凭企业膨胀催生发展。
一是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采取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组织企业相互观摩、外出参观考察等办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坚定企业经营者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聚集区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