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
吕蒙正
吕蒙正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
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
八年,任参知政事。
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
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
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
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
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
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
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
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
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
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
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
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祖梦奇,户部侍郎。
父龟图,起居郎。
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陛辞,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许骑置以闻,赐钱二十万。
代还,会征太原,召见行在,授著作郎、直史馆,加左拾遗。
五年,亲拜左补阙、知制诰。
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刘誓不复嫁。
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奉养备至。
龟图旋卒,诏起复。
未几,迁都官郎中,入为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赐第丽景门。
上谓之曰:“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得以献可替否,当尽其所蕴,虽言未必尽中,亦当佥议而更之,俾协于道。
寒窑赋原文及翻译
寒窑赋原文及翻译《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是北宋贤宰相吕蒙正的作品,吕蒙正曾任当时太子(即位后为宋真宗)的太子太傅,这篇文章吕蒙正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寒窑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寒窑赋》(宋)吕蒙正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菜;武略超群,姜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原非凶恶之徒;盗跖延年,岂是善良之辈?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无五尺之躯,封为齐国宰相;孔明无缚鸡之力,拜作蜀汉军师。
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运通,腰系三齐之印;白起受命,统兵百万,坑灭赵卒,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经纶,皓首仍居深山。
青楼女子,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娇娥,运退反为娼妓。
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无雨,潜身鱼鳖之中;君子失时,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已成天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昔居洛阳,日乞僧食,夜宿寒窑。
思衣则不能遮其体,思食则不能饱其饥。
夏日求瓜,失足矮墙之下;冬日取暖,废襟炉火之中。
上人憎,下人厌,人道吾贱也。
非吾贱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
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
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
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
北宋时期,有两人三次入相,一是赵普,另一个便是身历两朝的吕蒙正。
吕蒙正典故。
吕蒙正少时家道败落,父母双亡,贫寒交加,风餐露宿,求助亲朋旧故无门,沦为乞丐,其凄凉悲惨及至人间极限。
所以民间论到谁人穷极,则有“穷过吕蒙正”之喻。
有一年过年,吕蒙正见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写下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
暗喻“缺衣少食”,“没有东西”。
一时间传为奇谈。
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
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
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
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
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
吕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流传甚广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吕蒙正乘船沿运河北上。
某日听到外面狂风大作,疑是下雪,于是用手指将窗纸捅破看了看窗外的情况。
谁知晚上就开始头痛发热。
于是命船停靠岸边并命人找来郎中看病。
郎中切脉后说:“大人,您受了一指之风寒。
”吕蒙正听后,不禁叹道:“人哪,真是随风贵来随风贱!”并提笔在郎中开的处方的反面写下一首诗:昔年栖身茅草棚,几夜寒风不伴梦。
今日一指探窗外,却需船舱会郎中。
写毕大笑,命人付给郎中诊金但并不取药,起锚开船,继续前行。
从这些流传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少年困顿,青年时期开始腾达,却始终未忘记苦难,不断思考探索人生真理的人。
他的作品《寒窑赋》是他人生思考结论的真实写照。
《寒窑赋》能够世代流传,可见其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引起了众多世人的共鸣。
《寒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古诗吕蒙正不记人过翻译赏析
古诗吕蒙正不记人过翻译赏析文言文《吕蒙正不记人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
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1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2不喜记人过,过:过错。
3初:刚刚。
4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5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6于:在。
7悔不穷问:后悔没有彻底追究。
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8同列:同在朝廷中做官的同事。
9是:这。
10复:再。
11佯(yán):假装。
12闻:听见。
13佯为不闻而过之,过:经过。
14令:让。
15诘:追问,责问。
16遽(ù)止之:立即制止他。
遽:立即、立刻,急忙。
17止:制止。
18固:还。
19一:一旦。
20时:当时。
21量:度量,气量。
22犹,仍然,依旧。
23参知政事:官名,相当于副宰相。
【翻译】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
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
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
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的人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b/19668。
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
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吕蒙正
吕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
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北宋传奇状元宰相吕蒙正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命运赋》。
如今读来,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一代奇文,与大家共赏。
【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北宋的吕蒙正被任命为副宰相作文
北宋的吕蒙正被任命为副宰相作文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中有一位备受瞩目的政治家吕蒙正。
吕蒙正出生在一个寒微的家庭,但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成为北宋的副宰相。
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本文将从吕蒙正的个人事迹、政治贡献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吕蒙正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他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勤奋。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深得师长的赞赏。
在政治上,他有着清正廉洁的品德,不畏权贵,甚至曾多次因直言忤上而受到贬谪。
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奋发向上的决心,反而更激励他努力钻研政治理论和实践。
其次,吕蒙正在政治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魄力。
他主政的时候,积极主张政治清廉,拒绝受贿赂,坚持公正执政。
他还努力推动改革,提倡崇尚德政,注重治理民生。
在处理外交关系上,他主张以和为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促进国家和平稳定发展。
在军事方面,他注重加强国防建设,保卫边疆,确保国家安全。
因此,吕蒙正在政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最后,吕蒙正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着良好的表现。
他处事谨慎,不轻易妄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意见。
他待人宽厚,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助人,因此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事的信任和支持。
他重视亲民政策,善于倾听民意,注重群众的利益,因此在百姓中也颇受好评。
总之,吕蒙正作为北宋的副宰相,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清廉正直的品德,展现出了政治家应有的风范和担当。
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北宋将会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
文言文吕蒙正_翻译
吕蒙正生于乱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
然蒙正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虽家境贫寒,却矢志不渝。
及长,蒙正游学四方,广交贤达,博采众长,逐渐崭露头角。
时梁太祖朱温篡唐自立,蒙正因才学出众,得朱温赏识,被召入幕府,委以重任。
唐庄宗李存勖篡梁自立,蒙正随朱温归顺唐室。
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蒙正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被贬为县令。
不久,李从珂败亡,晋王李存勖继位,蒙正被召回朝廷,官拜翰林学士。
晋出帝石敬瑭篡唐自立,蒙正因忠于唐室,被贬为地方官。
后石敬瑭败亡,汉高祖刘知远即位,蒙正被召回朝廷,官拜中书舍人。
汉隐帝刘承祐即位,蒙正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再次被贬。
不久,郭威起兵篡汉,建立后周。
蒙正因忠于汉室,再次被贬。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蒙正被召回朝廷,官拜翰林学士。
世宗崩,恭帝柴宗训即位,蒙正升任宰相。
吕蒙正为相,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时值国家多事之秋,蒙正屡次上疏,力主改革政治,整顿朝纲。
他主张废除苛捐杂税,减轻百姓负担,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蒙正还主张选拔贤能,提拔人才,使国家政治日益清明。
宋太祖赵匡胤篡周自立,蒙正因忠于后周,被贬为地方官。
后赵匡胤召回蒙正,官拜翰林学士。
太宗赵光义即位,蒙正升任宰相。
蒙正为相,继续推行改革,整顿朝纲,使国家政治更加清明。
吕蒙正一生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深得百姓爱戴。
他所著《蒙正集》二十卷,载其诗文及议论,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蒙正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提倡仁爱之道。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吕蒙正生于乱世,历经五代十国,历经沧桑,却始终坚守信念,矢志不渝。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乐观向上,奋发向前。
蒙正之人格,堪为后世楷模。
他的事迹,流传千古,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
吕蒙正,字德远,河南洛阳人也。
生于唐僖宗光启元年,卒于宋太宗至道二年。
蒙正少孤,家贫力学,遂以文学知名。
初仕梁,后历仕唐、晋、汉、周,至宋,官至宰相。
蒙正为人谦和,善交际,尤以廉洁著称。
吕蒙正历史人物解析
吕蒙正历史人物解析1. 简介吕蒙正,字猷之,号洪板,陕西省西安府户县人。
明朝中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吕蒙正生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自幼聪明好学。
少年时期,他开始涉猎诗、书、画三艺,精通文墨。
后来,他于万历元年(1573年)中进士,成为嘉靖年间的状元。
吕蒙正被誉为“翰林三君子”之一,与徐渭、唐伯虎并列。
他精通文学、书法和绘画,并在这三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书法以“行之有神,雅致典范”著称,其创造的“洪板体”成为一门流派。
他的绘画则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颇具特色,曾被清代乾隆皇帝封为“洪板山人”(“洪板”为吕蒙正的号)。
吕蒙正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流传甚广,对后世文学、书法和绘画影响深远。
他在书法、绘画领域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2. 生平吕蒙正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府户县。
他自幼聪明好学,但父亲过早去世,生活十分贫困。
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下,吕蒙正勤奋努力,拼搏学习,很快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子。
吕蒙正十分善于文学、书法和绘画,三个领域他都有杰出的成就。
幼年练习篆书,擅长行书、楷书、隶书和草书。
其书法特点粗犷壮美,力度雄浑,凝重大气。
小学时,他的绘画天赋便已显著,之后便跟随当地书画名流吕陶学习,拜谢伯贤先生为师。
后来,他又广泛涉猎诗歌,涵盖了唐诗、宋词和元曲等各类文体,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
万历元年(1573年),吕蒙正以状元身份中进士,随后步入仕途,担任了许多官职。
但他并未因为官位的高低而放弃自己的文学和艺术追求,继续在文学、书法和绘画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吕蒙正一生中运气不佳,曾经因为在一次文学辩论中与其他文人意见不合而受到处罚。
晚年时,他甚至因为借给朋友盖房而被朋友欺骗,身为官员却受到了制裁。
吕蒙正于天启二年(1622年)逝世,享年69岁。
3. 对文学和书法的贡献吕蒙正被誉为明朝中期文学和书法的代表性人物,在这两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他的文笔清新自然,充满诗意,但又不失雄浑奔放。
宋代历史人物吕蒙正感悟200字
宋代历史人物吕蒙正感悟200字
吕蒙正是一位著名的宋代宰相,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是凭借着勤奋好学和出色的才智,他成功地登上了高官高位。
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有三件事情让他感悟很深:第一件是他的同窗好友刘禅之,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的皇帝,所以刘禅之成为了太子,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的才华,这让吕蒙正感到非常失望;第二件是他的父亲吕义,他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把吕蒙正送进了宫里当小吏,而没有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这让吕蒙正感到非常遗憾;第三件是他的妻子薛灵芸,她因为自己的出身和才华而与吕蒙正结缘,但是她的父母却不同意他们的婚事,这让吕蒙正感到非常幸运。
这些感悟对于吕蒙正的成长和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出身并不是衡量他是否有才华的唯一标准,而真正的才华和品德才是最重要的。
他也认识到,人生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吕蒙正是一个勤奋好学、聪明能干、深思熟虑的宰相。
他的感悟不仅对于他自己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有着启示作用。
北宋吕蒙正简介
北宋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他是福州人,于1036年出生。
吕蒙正自幼聪明,文武双全,曾先后考取了进士、状元
和翰林院编修,官至参知政事。
吕蒙正在政治上主张儒学思想,反对法家
思想,成为当时的宰相,主持统治。
它在政治上推行重视道德、诚信和人
伦关系的“仁政”,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吕蒙正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书法雅致流畅,有“吕、米、蔡、赵”并称,是“宋四家”之一。
他的诗歌被《全宋诗》辑录,其
作品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感染力。
他的著名文论《唐宋八大家论》对
于汉唐文论和宋代文学的影响深远。
吕蒙正对于政治、文学、书法的贡献不可磨灭。
他是宋代文化盛世中
的杰出代表,被后人誉为“一代楷模”。
宋代历史人物吕蒙正感悟
宋代历史人物吕蒙正感悟
吕蒙正是宋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在北宋时期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蒙正以其优秀的才智和执政能力,帮助北宋政权稳定和繁荣。
他通过推行改革,推动地方政府有效运行,加强军力建设以保卫国家安全,还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从他的政治行动和军事决策等方面,他具备以下的价值观和信念:
1.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吕蒙正在任职期间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努力为人民谋福祉,以维护北宋政权的稳定和繁荣为己任。
2.知行合一:吕蒙正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在具体
行动中贯彻自己的思想和原则,注重实际效果的达成。
3.智勇双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吕蒙正可能
注重智慧和勇气的平衡,既善于策划谋略,又敢于决策和实施。
4.以人为本:吕蒙正可能重视人民的福祉,关心人民的生活和
利益,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吕蒙正赶斋的故事
吕蒙正赶斋的故事
《吕蒙正赶斋》
话说那吕蒙正,家里穷得叮当响啊!但他一心想着读书考取功名,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天,吕蒙正饿着肚子去寺庙赶斋。
他心里想着:“这一顿斋饭,可关系着我能不能有力气继续读书啊!”
到了寺庙,那和尚看着他,皱了皱眉头,说:“吕蒙正,你又来啦!”吕蒙正陪着笑说:“是啊,大师,我实在是饿呀!”和尚哼了一声,说:“你天天来,我们这寺庙也不是专门养你的地方呀!”吕蒙正赶忙说:“大师,就这一次,等我将来有出息了,一定加倍报答!”和尚心想:“哼,就你还能有出息?”但还是让他进去了。
吕蒙正端着斋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边吃边想:“我一定要努力,不能让人看不起!”这不就像那小树苗努力扎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吕蒙正还是坚持去赶斋。
有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了几个富家子弟,那些人嘲笑他:“哟,这不是天天去寺庙蹭饭的吕蒙正吗?”吕蒙正气得脸通红,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你们刮目相看!”这难道不像那丑小鸭,总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吗?
终于,吕蒙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状元,真的出人头地啦!他再回到寺庙的时候,那些和尚都对他毕恭毕敬。
吕蒙正感慨地想:“这一路可真不容易啊!”
你们说,吕蒙正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蒙正详为不闻而过之的意思
蒙正详为不闻而过之的意思
“蒙正详为不闻而过之”的“之”:这里是他的意思,即指吕
蒙正。
“蒙正详为不闻而过之”出自《宋史》,具体原文如下: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
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
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其译文如下: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
刚担任副宰相,
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来
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
与吕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
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
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的人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
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
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
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
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吕蒙正简介
精心整理吕蒙正简介吕蒙正简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在《宋-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做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当初以此文教化太子,传说中太子(真宗)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
而吕蒙正的这篇文章却让太子一下子就懂得运筹帷幄的道理实令人佩服。
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做得真宗皇帝。
几度拜相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
公元983年(太平兴国八年),吕蒙正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公元988年(端拱元年),太宗罢李防,拜吕995年(),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
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
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
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
吕蒙正则说:“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
”宗再次否决了。
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扔到地上,十分不高兴:“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
”坚持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
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
”此外,吕蒙正还向朝廷推荐了经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温仲舒,侄子吕夷简(官至宰相)等。
敢说真话无受贿赂吕蒙正位居宰相,大权在握,想巴结他谋份官职的人自然不少。
有一次,有又论:“《诗》云:‘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为阿衡,实左右商王。
’言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
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蒙正、齐贤,迭居相位;复进黄中,俾参大政。
而四臣者将顺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
君子谓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校,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黄中多所荐引而不有其功,此固人之所难也。
吕蒙正拒礼文言文翻译
吕蒙正拒礼文言文翻译
摘要:
1.吕蒙正简介
2.吕蒙正拒礼的背景
3.吕蒙正拒礼的过程
4.吕蒙正拒礼的意义
正文:
吕蒙正,字圣功,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吕蒙正拒礼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吕蒙正拒礼的背景发生在北宋淳化年间,吕蒙正时任扬州知府。
当时,扬州城的富商大贾为了巴结吕蒙正,纷纷送礼行贿,希望得到他的关照。
然而,吕蒙正却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不为所动。
吕蒙正拒礼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天,一位富商携带重礼前来拜访吕蒙正,意欲行贿。
吕蒙正见状,立即将富商的礼物退了回去,并对他说:“吾受命守此土,祇以廉慎自持,敢有毫末之黩,非吾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身为知府,受命守护这片土地,只能以廉洁谨慎自律,如果接受你的一分一毫,都违背了我的道义。
”在吕蒙正的坚持下,富商只能无奈地离开了。
吕蒙正拒礼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品质,更在于他所展现出的政治家的操守。
在那个时代,官员贪腐成风,吕蒙正能够坚守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实属难能可贵。
他的行为为当时的官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信任。
总之,吕蒙正拒礼的故事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官员应该廉洁自律,不受贿赂,为百姓谋福祉。
吕蒙正雅量译文
吕蒙正雅量译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吕蒙正的简介
2.吕蒙正的雅量故事
3.吕蒙正的翻译成就
4.吕蒙正的历史影响
正文
吕蒙正,字叔简,河南洛阳人,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
他博学多才,性格刚毅,以雅量著称于世。
吕蒙正的雅量故事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据《宋史·吕蒙正传》记载,吕蒙正曾在朝廷为官时,有一位同僚在背后讥讽他。
吕蒙正得知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众人面前称赞这位同僚的才华和为人。
这种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赞誉。
吕蒙正不仅在品格上有雅量,而且在学术上也有极高的成就。
他精通经史,擅长文章,曾参与编撰《旧唐书》、《新唐书》等重要史书。
在翻译方面,吕蒙正也有重要贡献。
他曾将《古文尚书》翻译成汉文,对我国的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吕蒙正的历史影响深远。
他的雅量故事成为后人学习宽容、大度的典范,他的学术成就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政治上,吕蒙正历任要职,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第1页共1页。
吕蒙正—劝世文
吕蒙正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高作郎,入值史馆。
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
八年,任参知政事。
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
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
与建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
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连累,被罢贬为吏部尚书。
淳化四年,水落石出,复以本官入相。
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只是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
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决定罢了。
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录用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
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
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
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乡。
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
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祖梦奇,户部侍郎。
父龟图,起居郎。
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陛辞,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许骑置以闻,赐钱二十万。
代还,会征太原,召见行在,授高作郎、直史馆,加左拾遗。
五年,亲拜左补阙、知制诰。
初,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颇沦踬窘乏,刘誓不复嫁。
及蒙正登仕,迎二亲,同堂异室,服侍备至。
龟图旋卒,诏起复。
未几,迁都官郎中,入为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医生、参知政事,赐第丽景门。
上谓之曰:“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那么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得以献可替否,当尽其所蕴,虽言未必尽中,亦当佥议而更之,俾协于道。
吕蒙正雅量之的解释
吕蒙正雅量之的解释(原创版)目录1.吕蒙正其人及其时代背景2.吕蒙正的雅量观念3.吕蒙正雅量之的现代意义正文1.吕蒙正其人及其时代背景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寒微,通过勤奋学习,历经考试成为进士,逐渐升迁至高位,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中允、参知政事等职务,是北宋中期的重要人物。
吕蒙正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思想受到了当时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吕蒙正的雅量观念吕蒙正的雅量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和政治理念上。
他提倡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的品格,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容人之量,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谦虚谨慎:吕蒙正虽然位居高官,但从不摆出官架子,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他人,深得同僚和百姓的敬爱。
(2)宽容大度:吕蒙正在处理政务时,总是能够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偏不倚地处理问题。
他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缺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3)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吕蒙正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应当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定、繁荣和民族的尊严而努力奋斗。
3.吕蒙正雅量之的现代意义吕蒙正的雅量观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提倡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的品格,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宽容他人的缺点,以达成共同的目标。
(2)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骄不躁,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3)在国家民族事务中,我们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吕蒙正的雅量观念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文言文.吕蒙正不为物累doc
文言文:吕蒙正不为物累【原文】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宋欧阳修《归田录》【译文】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胤特别知遇关照。
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赏识。
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
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着称)。
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课后问题解答: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 1. 等到有空儿 2. 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洁 4. 诙谐,击其一点 5. 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说他比李靖强多了.注释:1.以:凭借2.眷:器重,宠信3.遇:礼遇4.鉴:镜子5.因:通过6.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7.伺间:寻找机会8.从容:不慌不忙9.于:介词,比10.寡:大概11.好:嗜好12.累:牵连13.之:(用法)取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蒙正《命运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zhi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gu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xiu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shang,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