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古诗配画1
所有古诗配画简单教程
所有古诗配画简单教程
1.理解古诗的意境:首先,你需要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这包括对
诗中描述的场景、人物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
2.选择绘画媒介:你可以选择适合的绘画媒介,如水彩、油画、素描或数字
绘画等。
对于初学者,建议选择数字绘画或素描,因为它们相对容易掌握。
3.构图设计:根据古诗的描述,开始设计画面构图。
考虑诗中的主要元素和
场景,并决定它们在画面中的位置。
4.开始绘画:按照你的构想,开始绘画。
注意突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使用
颜色、线条和阴影来表现诗中的意境。
5.添加细节和装饰: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艺术感,可以添加一些细节和
装饰。
这可以包括诗中的文字、装饰性的图案或元素等。
6.反思和调整:完成绘画后,反思一下是否准确表达了古诗的意境。
如有需
要,可以对画面进行微调,使其更加完美。
7.分享作品:最后,将你的作品分享给朋友或家人,或展示在社交媒体上,
与其他人分享你的创作。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练习,所以不要急于求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绘画技巧和对古诗的理解都会得到提高。
祝你创作愉快!。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8课《诗情画意》课件
以画得稍微简洁些。 ❖ 叙事的,可以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
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作品欣赏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课堂作业
❖ 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想怎 样表现它?
❖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 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作业展示与评价
❖ 学生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 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 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 课外拓展
❖ 可以尝试用中国画来表现。 ❖ 可以尝试为学生行为规范、班级卫生条
Hale Waihona Puke 约等配画。诗情画意看画吟诗
读诗配画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中国的古诗讲究:
画 中 有 诗
诗 中 有 画
古诗的种类
按描写的内容分为:
❖写人 写景 ❖写物 叙事
小组讨论:
怎样安排组织内容才能让画 面主体突出符合诗的意境。
古诗配画的种类
❖ 写人的古诗,可以将诗中写到的人物作为画 面主体,着重描绘。
适合配画的古诗
适合配画的古诗
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李白《望庐山瀑布》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6.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
9.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0.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1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1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1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小学美术《古诗配画》教案
《古诗配画》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深入体会古诗文的美学价值,感知诗画结合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3.增强学生的绘画表现力,使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古诗文的意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配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古诗配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古诗配画》教案,对应教材的第五章《诗情画意》中的第三节《古诗配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
1.学习欣赏古诗文,理解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将古诗文的意境转化为画面;
3.选取适合的古诗,如《静夜思》、《春晓》等,进行配画创作;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在《古诗配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诗文的兴趣远比我想象的要浓厚。他们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首先,关于诗句意境的理解,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转化古诗文的意境为画面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一点。
古诗词中的美术色彩运用PPT课件
三、巧妙运用明度的差异来调动情绪变 • 古代诗人特别善于化利用阳光的不同变化,揭示色彩的明度差异,以及与此
相伴的时令特点,进而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怀。色彩的明度,也能反映不 同的审美趋向,明度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华丽,明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 朴素,而无色彩中的低明度则最为消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李白的《望天门山》),明亮的阳光与白帆大江相融,并由青 山予以陪衬,色彩的明度对比强烈,画面情景亮丽、热烈,感情基调明快 高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由衷赞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的《天凈沙·秋思》)和“月落乌啼 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的《枫桥夜泊》),分别选取了傍晚 和深夜时分的特殊明度的瞬间色彩,所反映出的情绪消极、沉闷,诗人的 一腔忧愁不言而跃于纸上的字里行间。 • 因此,由画及诗地审视色彩运用与文人雅士独特的审美趋向和审美情趣, 对于在初中古代写景题材诗歌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品 位,不失为一次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益尝试。
第15页/共29页
二、调色及其所反映的审美内涵。
• 孔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其中于民。”古代写景诗在色彩运用方面,特别看重不同自然色的 协调与对比,明确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影响。暖色让人感觉华丽,橙色是最暖色,红、 黄是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暖色;而冷色给人感觉朴素,紫、绿是中性微冷色,蓝紫、蓝绿是冷色, 蓝是冷极。诗人习惯调动的色彩,基本没有冷暖两极,主要是中性色调之间的协调与对比,这是“中庸之 道”影响诗人色彩审美趋向的最好印证。
第23页/共29页
• 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绝句倾诉了宫女无穷的 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诗中的“红”、“白”二色反差衬映出主题。红花和白头宫女形 成反衬,使人产生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杜牧的《山行》是一首颂秋名作,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景 尤为出色: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如炼彩霞,不是春花,胜似春花。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感 悟到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力。全诗格调昂扬、催人奋发,着一“红”字,豪情顿生。
美术小学六年级古诗配画-精品
美术小学六年级古诗配画-精品2020-12-12【关键字】情况、方法、前提、传统、难点、要点、掌握、了解、突出、基础、重点、能力、作用、主体、反映、关系、分析、激发、逐步、发挥、调整、扩大、创新、提高、协调执教:徐菲二、教学目标: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笔、颜色、纸、自己喜爱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想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给大家听吗?2、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吗?3、不错,古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精华,它不仅朗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古诗配画(板书课题——古诗配画)二猜一猜1、观看黑板上的画面,能说出是哪首古诗描写的内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老师这里为同学带来了一些故事的情景图,让大家猜猜它画的是哪一首古诗?看谁能最先猜到?师:出示几幅画(生回答)师分别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这些古诗配上图画,你们说美吗?(生回答)三、讲解要点逐步分析:1、作品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些什么?3、作品中的人(物)与景,反映的时间、季节有哪些特征?4、了解色彩与画面和古诗的关系。
①能反映古诗的季节特征或天气情况。
1~3年级简单诗配画模板
1~3年级简单诗配画模板
这里是一个简单的诗配画模板,适合1~3年级的小朋友:
1. 诗:《春日》
春风轻拂面,
花开满园香。
蝴蝶翩翩舞,
小鸟枝头唱。
2. 配画说明:
背景:画一个花园,有各种颜色的花朵,从近到远,色彩渐变。
主体:在花园中画一个穿着轻薄春装的小女孩,她正在用双手轻轻抚摸花朵。
细节:在女孩的旁边画一只蝴蝶,正在花间飞舞。
在女孩的头顶画一只小鸟,正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颜色:使用明亮的颜色,如粉色、蓝色、黄色等,以表现出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3. 创作提示:
让孩子们先读一遍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根据诗的内容创作自己的画作。
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细节的描绘,比如花朵的形状、颜色,蝴蝶和小鸟的动态等。
完成画作后,可以请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的画作,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和表达诗中的意境。
苏少版美术《诗配画》PPT课件
枫桥夜泊【张继】
枫桥夜泊【张继】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小
学
惠 崇
美 术 苏
春
教
江
版
晚
第
景
十 册
苏
诗
轼
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画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小
学
美
术
乌
苏
衣
教
巷
版
· 刘
第 十 册
禹
锡
诗
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我 们 的 作 品
我 们 的 作 品
苏
少
版
诗
义 务 教 育
课
程
配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画
书 美 术 第
十
册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小 学 美 术 苏 教 版 第 十 册
诗 配 画
古 诗 接 龙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黄鹤楼【崔颢】
望庐山瀑布【李白】 江南春绝句【杜甫】
静夜思【李白】
春晓【孟浩然】
我 们 的 作 品
我 们 的 作 品
小学美术《古诗配画咏鹅》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将《咏鹅》中的某一诗句转化为绘画元素。
2.实验操作:学生们将动手尝试绘制鹅的草图,实践绘画技巧。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咏鹅》这首古诗,还学会了如何将其意境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美术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和技巧。如果对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古诗配画咏鹅》的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理解和绘画创作热情都很高。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画作中体现古诗的意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绘画语言表达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难点二:绘画技巧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准确把握鹅的形态特征和绘画技法有一定难度。
-举例: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导,如先画出鹅的基本轮廓,再逐步添加细节,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渐变来表现羽毛的光泽。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配画咏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鹅的形象和特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古诗与绘画结合起来,表现鹅的美丽。
古诗配画竖版模板
古诗配画竖版模板
以下是一种古诗配画竖版模板,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和调整。
【古诗正文】
古诗正文部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首适合的古诗,比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画一】
第一幅画的内容和意境可以与古诗的第一句或第一个意象相呼应,增强古诗的表现力,比如《静夜思》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可以画一幅描绘月光下的床和窗户的画面。
【画二】
第二幅画的内容和意境可以与古诗的第二句或第二个意象相呼应,继续表达古诗的情感和场景,比如《登鹳雀楼》的第二句“白日依山尽”,可以画一幅阳光明媚、山峦起伏的风景画。
【画三】
第三幅画的内容和意境可以与古诗的第三句或第三个意象相呼应,进一步展现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比如《观书有感》的第三句“千里江山图一鳞”,可以画一幅以江山美景为主题的画面。
【画四】
第四幅画的内容和意境可以与古诗的最后一句或整首诗的意境进行总结或呼应,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和共鸣,比如《静夜思》的最后一句“疑是地上霜”,可以画一幅林中薄雾、清晨的霜景画。
【作者签名】
在古诗配画竖版模板的最后,可以让作者在画下方签名,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成果和身份。
红色诗词诗配画六年级竖版
红色诗词诗配画六年级竖版
(最新版)
目录
一、红色诗词的概述
二、诗配画的特点
三、六年级竖版教材的红色诗词诗配画
四、红色诗词诗配画对学生的意义
正文
一、红色诗词的概述
红色诗词,是指我国自成立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革命精神的诗词。
这类诗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感情饱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配画的特点
诗配画,是指将诗词和画作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诗配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题一致,诗词和画作都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创作;二是形式统一,诗词和画作在风格、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要协调一致;三是相互阐发,诗词和画作相互补充,相互阐发,使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艺术意境更加深远。
三、六年级竖版教材的红色诗词诗配画
在六年级竖版教材中,红色诗词诗配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些诗配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绘革命斗争的,也有歌颂英雄人物的,还有赞美祖国山河的。
这些诗配画,既体现了红色诗词的主题,又展示了诗配画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红色诗词诗配画对学生的意义
红色诗词诗配画对学生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这些优美的诗配画,可以使学生对美的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二是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这些描绘祖国山河、歌颂英雄人物的诗配画,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学习和创作诗配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古诗词绘画作品欣赏
古诗词绘画作品欣赏
哇塞,你知道吗?古诗词绘画作品那可真是太神奇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让我们能看到那些美妙的场景和情感。
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当你看到一幅把这句诗描绘得栩栩如生的绘画时,你仿佛能听到黄鹂那清脆的叫声,能看到白鹭优雅地飞向蓝天。
这不就像是你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场景之中吗?
再看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广阔的沙漠,笔直的孤烟,还有那缓缓落下的夕阳,在绘画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难道不像把我们带到了那片苍凉而又壮美的大漠吗?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古诗词绘画展,看到一幅画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哇,那画面中的东篱下,菊花盛开得那么灿烂,而远处的南山若隐若现。
我当时就站在那幅画前,久久挪不开脚步,心里想着:这古人的生活也太惬意了吧!
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绘画把春天的气息表现得那么生动,桃花的粉嫩,江水的波光粼粼,鸭子的欢快游动,真的让你感觉春天就在眼前。
欣赏古诗词绘画作品,真的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奇妙的旅行。
你可以跟着那些画面,穿越时空,去到诗人所描绘的世界里。
你不觉得这是
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它们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总之,古诗词绘画作品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多多欣赏,好好感受它们的美和力量!。
儿童古诗配画图片
儿童古诗配画图片《清明》⑴清明时节雨纷纷⑵,路上行人欲断魂⑶。
借问酒家何处有⑷?牧童遥指杏花村⑸。
清明词句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一说在今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白话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创作背景清明作品鉴赏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
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
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
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
《诗配画》 精选优质课件
心的言论铭记在心。
只要我们每个人进一份力,十三亿中国人的心声将一同想起,一齐飞舞!让我们保护环境吧!让地球重还旧貌,但还要旧貌变新颜,到处
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小学美术苏教版第十册 诗配画
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这样,所以我们更要保护我们这可独一无二、璀璨而又闪亮的明珠地球。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枫桥夜泊【张继】
枫桥夜泊【张继】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小
学
惠 崇
美 术 苏
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
但她自强不息,坚持锻炼,最终创造了200米的世界纪录。 它比金子还宝贵,让我们慢慢的品味,细细的品尝
们 我 每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
其实那是一本繁体版的小说,对于当时我这个才读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读起来自然是十分费力的,靠着连蒙带猜,竟也将那本厚厚
小
学
美
佳
术 苏
作
教 版
第
欣
十
册
赏
诗
配
画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小
学
美
佳
术 苏
作
教 版
第
欣
十
册
赏
诗
配
画
10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画是无声诗—给古诗配画|辽海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画是无声诗—给古诗配画|辽海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并将之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和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古诗鉴赏:选取几首适合绘画的古诗,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进行朗诵和解析。
2. 绘画技巧讲解:介绍基本的绘画方法,如线描、水彩、水墨等,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线条、构图表达古诗意境。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进行独立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古诗的意境,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将其表现出来。
2.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具象的绘画作品,以及如何处理绘画中的细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朗诵音频、绘画示范视频、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古诗文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朗诵古诗,引导学生进入古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古诗鉴赏:对选定的古诗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3. 绘画技巧讲解:通过示范和视频,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创作指导:学生选择古诗,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画是无声诗—给古诗配画- 主要内容:古诗鉴赏、绘画技巧、创作指导、作品展示与评价- 关键词:意境、绘画技巧、构图、创作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所学,选择一首古诗进行绘画创作。
2. 选做题:研究一位中国古代画家,了解其如何将古诗意境融入绘画。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绘画表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画是无声诗—给古诗配画|辽海版
教案标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画是无声诗—给古诗配画|辽海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理解“画是无声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和绘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为古诗配画,表达古诗的意境。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古诗与绘画的关系2. 画是无声诗的含义3. 古诗配画的技巧和方法4. 创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与绘画的关系,掌握古诗配画的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古诗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古诗配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幅画与古诗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2. 讲授新课(10分钟)(1)讲解古诗与绘画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画是无声诗”的含义。
(2)分析古诗配画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选取古诗、如何把握古诗的意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古诗等。
(3)举例说明古诗配画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对古诗意境的传达。
3. 实践环节(15分钟)(1)让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进行配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古诗配画的意义和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为另一首古诗配画,下节课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与绘画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成果。
3. 学生对古诗配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发言积极、合作精神等。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对古诗配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配画
一、课题:古诗配画
教材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像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等,虽然他们各自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优秀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众所周知,我国绘画的最大特色是“四绝”,即“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只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有了本节课。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难点则是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转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了解)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练习)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
(接受)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要求学生收集“诗配画”的儿童读物,统计一下,共有几种?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
五、教学过程:
(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古诗配画》,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1.出示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2.提问:
教材中选了那几首古诗?那几首诗是你熟悉的?那几首还不理解?
对照诗意,再研究一下所配的画不是符合诗意,如果你来配画将怎样处理?
从学生回答中,教师作针对性的评述,多从鼓励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激发学生给古诗配画的兴趣。
(二)讲解练习要点
介绍怎样给古诗配上适合诗意的画:
以《山居秋暝》为例。
(1)介绍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介绍诗人简历:
王维,字摩诘,山西人,唐代山水画家,作品情调激
昂,气势奔放,有报国热情、进取精神和建功思想。
诗“体
物精细、意境优美、讲究技巧、风格清新,形神统一。
”
(3)选用诗句,解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诗中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的画意,再配以山道石径,使山居秋天傍
晚的景色更幽静美丽。
(4)为诗配画。
(三)学生作业
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启迪他们的想象,教师插讲为宋朝“深山藏古寺”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配画须讲究意境。
(四)作业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五)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