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专情与滥情的思想动因
读《精神分析引论》有感
读《精神分析引论》有感作者:李维双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4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可以说是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最权威、最举世的著作之一。
我曾自认为但凡对心理学这个门类有些许了解的人都必定知道这个人、这本书,后来也和身边一些朋友聊起过,事实也确实如此。
其实,我也是这些人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从非心理学专业的外行人跨专业到这个全新的领域,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地阅读这本书。
我所阅读的是由商务出版社出版,高觉敷先生翻译的版本。
如果说读完此书作何感受,那我想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可以用八个字加以概括:晦涩难懂、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展开说明我个人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的一些原因。
一、晦涩难懂的原因及举例说明(一)翻译版本较多,译文和原著可能会有偏差弗洛伊德的原著是以德语出版,其德语作品集是核心文本,但是,他的英文译本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只不过,在英语世界里塑造弗洛伊德形象的主要是其英文译本,而这一译本并非“原著”,甚至与德文原著有一定差别。
从德语翻译至英文,再从英文翻译至中文,多个版本,这使得弗洛伊德在写作过程中的个人风格、理论诉求、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本人与其作品之间的联系等都可能伴随着译文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无法保证每种译文的准确度。
正如此书中英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琼斯所作的序中所说“此书的美国译本已早出版了,但除了笔调上的缺点外,译文中还含有许多严重的错误,例如有一节说‘幻念’不受影响,翻译成这样的句子,似乎意味着弗洛伊德认为‘强迫观念’是不治之症——因此,我们决定另出版一个译文”。
再比如,“自由联想法”这一翻译版本曾出现在英文译本中,这是对于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核心概念的误译,这个翻译结果很容易让我们忽略该方法的实质逻辑前提是不存在任何完全自由的、随意性的精神活动,联想其实是非自由的。
然而,“自由联想法”五个字的出现恰恰与作者在治疗中所遵循的原则大相径庭,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自由想象的误解。
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一种以解决人类心理问题为目的的治疗方式,它的理论和方法既包括了人类心理的本质性和发展,也包括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病成为了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是建立在意识的分析中的,他对于心理治疗是一种探索性的方法,不仅覆盖了人类生命的整个期间,也涵盖了多个层次和阶段。
他的精神分析方法的核心是解决心理障碍,通过沟通和自我探索来激发患者的潜能,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无意识,这个无意识又被称为“冰山”,人类只有察觉到这个“冰山”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无法自主地控制思想和情感,只有通过理智来感知和掌握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类的欲望很重要。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天性欲望。
这种欲望遵循着特定的规则,有时候人类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病的起因在于这些难以控制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有固定的程序,治疗师和被治疗者通过一定的对话方式来解决患者的问题。
在谈话的过程中,治疗师会通过询问和分析来发掘患者的无意识,领悟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疾病的起因,以此进行改善和治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在心理治疗领域起了很大作用,他的这种精神分析法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鼓励患者去研究人类心理和心理问题的本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其次,弗洛伊德的方法能够揭露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疏导患者的心理困惑,使患者轻松达到心理健康的境界。
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这种方法需要患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自行表达自己的心理问题,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对一些人来说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其次,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在弗洛伊德发表其理论时,大多数人对其不理解。
因此,它的宣传和普及要受到限制。
总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很多方面具有独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解读
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解读<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电影《儿子与情人》是根据劳伦斯自传体原著小说《儿子与情人》改编的英国文艺片,剧情描述年轻矿工保罗个性文静而敏感, 其母葛楚德与时常酗酒的丈夫感情不睦. 竟转向儿子寻求爱的寄托, 情感超过了正常的母爱。
这种情形严重影响了保罗跟女朋友米丽安的交往, 米丽安因家庭严格的宗教观念影响, 使她只想追求精神恋爱而排斥肉体的热情。
保罗为了摆脱母亲的控制与女友的感情打击, 竟投入和丈夫分居的女工克莱拉的怀抱, 但旋即发现两人在精神上缺乏沟通。
最后, 保罗抛弃了这座单调乏味的煤矿小镇, 远走他乡, 去追求新的生活。
劳伦斯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初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造成的压抑,这种压抑导致了人格的扭曲和变异。
“父亲之名”的缺失是导致保罗的母亲“恋子情结”产生的直接原因,“恋子情结”又造成了保罗“恋母情结”的产生。
“恋母情结”使保罗的人格发生了变异,导致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葛楚德的恋子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术语。
有中国学者认为,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即为“恋子情结”。
本文在此也借用了这一说法,用来指代《儿子与情人》中莫瑞尔太太对她儿子的畸形感情。
《儿子与情人》中莫瑞尔太太表现出对儿子保罗试图占有其全部感情的母爱是病态的、是畸形的,这就是“恋子情结”的典型表现。
由于对不幸婚姻深感失望, 莫瑞尔夫人先是把希望寄托在长子威廉身上,然而不幸的是,长子威廉早逝。
她把时间、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转移、倾注到儿子保罗身上。
她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控制儿子使他不移情于他人, 特别是别的女人,以便满足自己婚姻的缺憾。
这种强烈的带有占有性质的畸形的爱使得保罗感到窒息, 莫瑞尔太太不仅在心理上让儿子有强烈的依赖感,而且还在精神上控制着他,使他完全不能钟情于任何一个别的女人。
这让保罗在成年后处理男女情感问题上表现得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长大以后他仍被母亲那种无形的精神枷锁牵着,痛苦不已。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揭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解读《妻妾成群》,可以深入探究作品中的情节、角色以及主题,揭示其中的欲望、冲突和心理动机。
我们可以从主角杜淼的角度来分析。
杜淼是作品中的男主角,他通过与多个妻妾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和情感欲望。
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潜意识中原始冲动的表现,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
本我是个体潜意识中的原始欲望的代表,它无视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只追求自身的满足需求。
杜淼对妻妾的追求是他内心深处性欲的发泄,是本我驱动的结果。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得到解读。
女性角色在小说中被物化和消费,成为男性欲望的对象。
这种物化和消费可以解释为男性内心对女性的欲望和控制欲的表达。
弗洛伊德认为,男性在潜意识中对女性有一种拥有和控制的欲望,这是由“父权制”造成的,男性既想拥有女性,又害怕女性的潜在力量。
在《妻妾成群》中,男性通过拥有多个女性来满足欲望,这一行为反映了男性潜意识中对女性的欲望和控制欲。
在作品中,杜淼与妻妾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也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读。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深处存在着一种称为“超我”的实体,它代表着社会道德和道德规范,约束着个体的欲望和行为。
在《妻妾成群》中,杜淼的妻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情感纠葛,这反映了超我的力量和制约。
杜淼既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又受到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妻妾之间感情的束缚,这使得他陷入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妻妾成群》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家庭伦理关系的小说,其中包含着许多对于人性、欲望和心理状态的描写与思考。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分析这部小说,可以深入挖掘其中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的原因。
首先,小说中的男主角柳如是是一个自私、贪婪的人。
他娶了许多妻子和妾室,并不断追求更多的女性,最终导致他的家庭破碎。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欲望来源于潜意识深处的本能和冲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性本能。
而柳如是的欲望则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自私和贪婪,他始终无法满足于已有的妻妾,需要不断地寻求更多的刺激和满足。
这种行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相符,即人的意识和行为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共同构成。
而柳如是的本我则是由自私和贪婪构成的,导致他的行为不断地被这种欲望驱使。
其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呈现出一些心理状态。
如柳如是的第一任妻子白玉堂,在受到丈夫忽视和冷落后,渐渐变得冷漠和叛逆。
这种心理状态符合了弗洛伊德的“抗拒”理论,即活生生的情感与冲动在被阻挠时,会在身体中生发出来,表现为各种症状。
白玉堂之所以冷漠和叛逆,是因为她无法得到丈夫的关注和爱护,而这种不满又被压抑在了潜意识深处,最终变成了一种反抗和距离感。
另一方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出了被压抑和被束缚的局面。
如柳如是的二妻周秀文和三妾水香云,都是在传统封建社会的体制下被迫成为妻妾,而她们的个性和欲望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人的欲望被压抑而无法表达出来,会导致人产生无意识层面的心理问题或病态。
因此,周秀文和水香云的心理状态也未免受到了这种压抑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难免受到封建社会的体制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则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这些行为和状态背后的欲望和冲动,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些人物。
浅谈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
浅谈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恋爱是追求爱情的举措,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永恒问题。
正值年轻期的大学生,随着性生理的开窍和性心理的进展,盼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全面的心理形式。
但是,由于大学这个异样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己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骚扰。
大学生主要处于大学生性心理和爱情心理发展的异性相吸阶段,主要面临的爱情体验是“初恋”,如果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这种情感,才会为步入真正的爱情伊甸园开辟道路。
初恋,即是指人生旅途中的初次恋爱,也就是常言所说的“情窦初开”。
一、初恋的四个方面特性。
1、纯洁性(1)初恋是人从未体验过的,初恋者感情是一张白纸,一笔未划过。
这是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相互爱慕而发生的特殊关系。
甚至可以达到一些美妙的情愫,“只要远远看见她白围裙的时候,一切东西在他眼里就借读费都被太阳照亮,一切都变得更有趣,更快活,更有意义”。
(2)初恋中理想的色彩、精神的内涵很浓,而、市俗的成分较少。
初恋的青年心理上都有对性的羞怯感和对爱情的神圣感。
特别在刚产生这种感情时一般不愿意以直接的肉体接触来表达爱情,他们更喜欢以高尚的精神内容如兴趣、理想、情操等,来向对方表达自我。
更加上青年一般都涉世不深,沾染社会习气和阴暗面的东西较少,眼睛里看到的多是社会中的真善美,因而这种感情中市俗的成分较少。
当然,这个特性与青年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关。
而大学生总体来说属于社会的佼佼者,其初恋的感情一般而言是高尚的,偏重理想和精神,正像有些大学生所说的那样“不但没有肉体上占有她的欲望,而且一想到那样的念头反而感到害怕”。
2、强烈性即初恋的感情来势汹涌,如急风暴雨。
它震撼着人的心灵,震撼着人的生活。
弗洛伊德:他把人的一切问题都归因于被压抑的性欲望
弗洛伊德:他把⼈的⼀切问题都归因于被压抑的性欲望弗洛伊德”已经成为⼀个时代的重要符号。
他惊⼈的理论在专业领域和普罗⼤众间引起共鸣,在艺术、⼤众⽂化、⽇常⼼理学中都留下了⾮常明显的痕迹,⼈类的⽣活也因他⽽截然不同。
相信很多⼈都听说过弗洛伊德,对他的释梦理论充满好奇。
⼼理学界却给他打上了⼀个“泛性论”的烙印,认为他把⼈的⼀切问题都归因于被压抑的性欲望过于绝对。
但因为⼀个“泛性论”弗洛伊德就丝毫不可取吗?我们今天来聊⼀聊弗洛伊德。
“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出⽣于1856年5⽉6⽇⽗母都是犹太⼈。
他与⽗亲的关系冷淡,与母亲⾮常亲近。
弗洛伊德很早就表现出了远⼤志向,中学时期成绩优秀,17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维也纳⼤学的医学院。
在⼤学学习期间,他最初对⽣物解剖学感兴趣。
解剖了很多的雄性鳗鱼,以研究其性器官所处位置和结构,开始了关于性的研究。
后来⼜对⽣理学感兴趣,成为了布吕克的助⼿。
布吕克的机械还原理论对他的思想产⽣巨⼤影响。
同时他还选修了布伦达诺的哲学课程,在⼀定程度上受到其意动⼼理学思想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等⼈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维也纳⼤学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医学博⼠学位。
他相信催眠疗法,但到了1892年左右,发现催眠并不能深⼊了解疾病的真正成因,催眠疗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例如患者配合度不⾼,就难以进⾏催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他开创了⾃由联想法。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多数都是来⾃于性这⼀⽅⾯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
从1902年秋季开始,他在维也纳的“星期三⼼理学研究会”上讨论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应⽤。
1908年⾸次召开世界精神分析⼤会,⾃此精神分析的声誉开始国际上逐渐建⽴。
1909年,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理论带到美国,在克拉克⼤学作了5次演讲。
后来亚伯拉罕在美国建⽴精神分析协会,精神分析开始在美国逐渐开展起来。
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
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妻妾成群》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明代君主因私生活混乱导致社会混乱的故事,探讨了妇女地位、家庭关系、爱情和权力等问题。
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解读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冲突。
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三性心理结构”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动机。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个性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分别代表了原始冲动、理性控制和道德规范。
在小说中,明代君主因为自身的私欲而沉溺于纵欲,追求权力和享乐,这体现了本能的冲动和超我缺乏对自我的控制。
他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私利,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和国家的动荡。
这种行为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可以解读为“本我”对“自我”和“超我”的压倒性影响,使得个体无法控制本能的冲动。
通过弗洛伊德的“幼年发展阶段”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发展受到幼年经验的影响,而小说中君主的成长经历中似乎存在着某种创伤事件的影响。
他在文中一再强调自己的权力和自由,但同时又感到孤独和无足轻重。
这与弗洛伊德的“父母关系”理论相呼应,父母关系的缺失可能导致了他对权力和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孤独和无足轻重的恐惧。
这种情感冲突在小说中表现为他对妻妾们的控制和剥夺,以及对自己没有真正的爱情的渴望。
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隐藏欲望和欲望的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是个人难以察觉的层面,其中包含着许多被抑制的冲动和欲望。
在小说中,君主追求权力和纵欲的欲望可能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渴望力量和享乐的冲动,而他对妻妾和权力的控制则表现出他对自己欲望的冲突和内心的斗争。
与此妻妾们也展现出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欲望,她们似乎通过成为君主的妻妾来满足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欲望。
这种隐藏的欲望和欲望的冲突在小说中构成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
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我们可以揭示《妻妾成群》中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冲突。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1. 引言1.1 介绍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疾病源于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弗洛伊德将心灵比作“冰山”,只有一小部分是显性的,而绝大部分则潜藏在潜意识之中。
通过分析梦境、自由联想等技术,揭示患者心灵深处的冲突和欲望,并通过这种揭示来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潜意识、超我、自我等。
潜意识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潜藏着个体最原始、最深层的欲望和冲突,而这些欲望和冲突往往影响个体的意识和行为。
通过探究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可以揭示个体行为和心理疾病的根源,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在文学解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潜意识冲突,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理论体系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成为文学批评和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1.2 概述《妻妾成群》文本《妻妾成群》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江南村庄中发生的一段家族故事。
主要围绕着三位主要人物展开,分别是兄弟三人中的老三阿四、他的妻子焦连华以及老四的情妇阿红。
在小说中,阿四因为长期与阿红保持不正当关系而导致与妻子焦连华的关系日渐紧张。
家庭中还存在着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网络。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都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观察与揭示。
通过对这些人物关系的描写,莫言试图探讨家庭、爱情、性欲等主题,并借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视角来解读人物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展现了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对《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公子的评述
论《源氏物语》中的源氏公子【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旷世奇作,相当于中国的《红楼梦》,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年轻的寡妇,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这部中古时期最长的小说,作品中主要讲了源氏公子以及他的儿子熏君的故事,其中源氏公子的笔墨最多,本文就是对源氏公子的一些评述。
【关键词】源氏公子紫姬藤壶妃子六条妃子明石姬这是一部宏伟巨作,写了三代人的生平故事,其中第二代人,也就是天皇和更衣所生的源氏光源氏公子描写得最为详细,从他的出身开始写起一直到老。
源氏公子寄与了作者紫式部所有的美好想象,在当时,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满足自己性和生儿育女的需要,以及达到自己欲望的政治工具,然而紫式部把源氏公子描写成一个貌美如仙,才华横溢,钟情珍视女人的完美男子,虽然在源氏公子一生的众多女人当中,没有哪个人能独自占有他,但至少能享受一份真正的爱情,虽然短暂,比起一生成为附属品要强很多,这也许是作为寡妇紫式部的一点理想吧,在她正直风华年貌时,却被父亲当做贿赂的工具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人,而紫式部才华横溢,多愁善感,怎么能甘心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况且后来她又年轻守寡,所以写了这部寄托了她愿望的小说。
那么源氏公子又是怎样一个人了?第一,源氏公子极其貌美。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描写他美貌面孔的句子,“大概是宿世姻缘,这个更衣生下了了一个容貌华贵、举世无双的小皇子,一个十分清秀可爱的皇子。
”“这孩子越发长得俊雅,竟不像是凡间的人。
”长大后更是一个美貌绝伦,神采奕奕的美男子,作者用别人的眼光来侧面烘托他的美貌,如“当中有几个轻佻女子,见到这个美男子,立刻神魂颠倒。
”“这情景就像在画中一样,即使偶遇公子一面的人,对公子的美貌无不动心。
不解情趣的山中老农休息的时候也要挑选美丽的花木荫下。
同样的道理,见过公子风采的人,都情愿让自己的爱女们伺侍于公子左右。
或者家里有出色的妹妹的人,都想将妹妹送到公子身边来当侍女,也不会埋怨身份的卑贱。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妻妾成群》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分析法试图解析个体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动力,并通过分析患者的梦境、言谈和行为来揭示其内心深处的心理过程。
在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解读《妻妾成群》这个题材丰富的小说时,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和象征手法等方面入手,探讨潜在的欲望、冲突和心理动力。
主人公九玄可以作为精神分析的对象,他是一个有强烈性欲和情感欲求的男性。
在小说中,九玄维持着一个妻妾成群的生活状态,这暗示了他不满足于单一的性关系,对情感和欲望有着极高的需求。
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驱力之一,个体的欲望和冲动往往来自于内心对未满足的愿望的追寻。
在九玄心中,不同的妻妾代表着不同的欲望和需求,他试图通过多个对象来获得更多的满足和满足不同的欲望。
九玄与他的姑妈胭脂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可以成为另一个解读点。
九玄从小就在胭脂的照顾下长大,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胭脂曾经是九玄的保护者,但后来却成为了他的情妇。
这种姑侄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解读为童年时期的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童年经历对个体心理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早期关系模式会在成年后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需求。
九玄与胭脂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他在情感上有着一种依赖和不解的冲突。
小说中的一些象征手法也可以作为解读的依据。
九玄的所住的宫殿象征着他不满足的欲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宫殿内的无数女性形象和华丽的装饰也可以被理解为欲望的表象。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和象征是潜意识中欲望和冲突的表达方式,对这些象征进行解读可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欲望。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解读《妻妾成群》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和象征手法等方面入手,探究九玄内心世界中的欲望、冲突和心理动力。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并为我们理解人类心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阿里萨情感特征作者:王晨旭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6期摘要:马尔克斯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塑造的男主人公阿里萨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半个世纪苦苦守候初恋情人的男人是他,游荡在形形色色女人之间的男人也是他。
他是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一方面是超我主宰下的半个世纪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是在本我驱使下的放纵。
痴情与滥情两个极端在他身上碰撞、纠缠。
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角度剖析阿里萨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阿里萨痴情滥情精神分析一、《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爱情主题《霍乱时期爱情》讲述的是阿里萨、乌尔比诺、费尔明娜三人长达五十多年的三角畸恋,出生名门望族的乌尔比诺医生是费尔明娜令人羡慕的完美丈夫,阿里萨则是费尔明娜的初恋情人和半个世纪忠贞不渝的追求者。
阿里萨经过了五十多年的蜕变等待之后终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小说首句“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这句话为小说中的爱情奠定了一种苦涩的基调,而小说最后一句话是“‘一生一世’,他说”,这句话则为苦涩的爱情主题添加了忠贞不渝的味道。
阿里萨和费尔明娜这半个世纪的爱情纠缠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爱情主线。
读懂了阿里萨这个人物形象就等于掌握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精髓,也就能感悟到作者马尔克斯对爱情的苦苦思索,对复杂人性的深入探究。
二、阿里萨的情感特征(一)痴情青年的阿里萨是激情迸发的。
年纪轻轻而颇有才华的阿里萨周围从来都不缺姑娘们的关注,他也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费尔明娜,阿里萨才意识到什么是爱,于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对费尔明娜的追求中。
“有时视觉感触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势不可挡地令人神魂颠倒”,他的头脑中满是费尔明娜令人着迷的脸庞,阿里萨的爱情之门被悄悄打开。
中年的阿里萨自卑坚强。
在代笔人门廊的相遇成为他一生的痛,费尔明娜信中的一句“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幻觉”彻底击垮了阿里萨心中的柏拉图式爱情。
了解女人出轨的原因与动机人际关系要多花心思
了解女人出轨的原因与动机人际关系要多花心思女人出轨的原因与动机,人际关系要多花心思现代社会,出轨已经不再是男性的专利了。
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开始出轨,有些甚至是主动出轨。
面对女人出轨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女人出轨的原因与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女人出轨,而且还越来越多?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女人出轨?本文尝试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入手,深度探究女人出轨的原因和动机。
一、缺乏关注和情感满足女性在情感上比男性更加细腻、脆弱,更容易因为自己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出轨。
很多女性在婚姻中感受不到丈夫的关注和呵护,心灵得不到温暖,凭借着细腻的感知,她们会在生活中寻找芝麻绿豆般的关注,但这些小小温暖的来源并没有得到婚姻伴侣的重视,这样加深了她们对夫妻之间的隔阂和压抑,被人在外“捧”一下或者有人给自己情感上的满足就成了她们倾诉的对象。
二、精神寻求和满足出轨这件事不仅只是肉体上的背叛,更多时候是精神上的出轨。
女性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惑,情感受挫或无法释放的困扰,很多人就会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宣泄,而男人更多的是通过工作来解决问题,大多数女人则常常选择借助异性关系来排解自己。
她们追求一份精神上的默契,对方要能倾听自己的内心需求,安慰她的困惑,而这种渴望和需求在婚姻中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导致出轨事件的发生。
三、重视个人价值和独立性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们逐渐有了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随着女性地位的改变,她们不再甘心屈居于男性阴影之下,或者成为一家之主的廉价劳动力。
大多数的女性会希望成为自己的主宰,规划自己的人生并为此努力奋斗。
但婚姻和家庭责任往往会成为她们前进的障碍。
这种窘境让女人感到束缚,所以出轨成为她们反抗自己的标志性行为,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独立性。
四、对爱情理解的误区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常常有自己的标准和观念,这使得一些女性误解了爱的真谛。
有的女性认为,爱情就是身体的满足,认为自己这样做并不是真正出轨。
这种错误观念让自己的行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恋爱中的忠诚与诱惑
心理学恋爱中的忠诚与诱惑恋爱关系中的忠诚与诱惑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忠诚代表着个体对于感情关系的专一和坚守,而诱惑则是外部因素对于个体忠诚度的考验。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角度下的恋爱中的忠诚与诱惑,并分析其对于恋爱关系的影响。
一、忠诚的心理学解析忠诚是指个体在感情关系中保持专一和坚定的态度和举止。
心理学家认为,忠诚是建立在信任、安全感和满足感基础之上的,是恋爱关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忠诚的内在动机忠诚的形成和维系离不开个体内在的动机。
个体在恋爱关系中保持忠诚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
内在动机主要包括对伴侣的情感依赖、安全感和责任感等,这些内在动机使得个体愿意投入和维系恋爱关系。
1.2 忠诚的心理特征忠诚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个体对于伴侣的专一和坚守上。
忠诚的个体通常表现出情感稳定、理性冷静和责任心强等特点,他们对于伴侣的行为和感受保持高度关注和理解,并愿意为了恋爱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努力和牺牲。
二、诱惑对忠诚的挑战恋爱关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些诱惑往往会对个体的忠诚度产生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诱惑对忠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外部诱惑的引发外部诱惑可以包括对伴侣的诱惑和对他人的诱惑。
对伴侣的诱惑一般是指伴侣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负面情绪,而对他人的诱惑则是指恋爱关系外的第三者的出现。
这些诱惑会触发个体内心的情绪波动,对忠诚度产生挑战。
2.2 内心自我诱惑的作用除了外部诱惑,个体内心的自我诱惑也是忠诚度受到挑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有的恋爱关系中,个体可能会受到内心的不稳定和其他欲望的驱使,这些内心的自我诱惑会让个体对于恋爱关系的忠诚度产生动摇。
三、忠诚与诱惑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忠诚与诱惑对恋爱关系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恋爱关系中,个体的忠诚度和对诱惑的应对方式将决定着恋爱关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具体表现如下:3.1 忠诚度的提升恋爱关系中的忠诚度提升意味着个体对于恋爱关系的专一和坚守更加明确。
你认为多情的人是否更容易在爱情中变得无私?
你认为多情的人是否更容易在爱情中变得无私?在爱情中,多情的人是否更容易变得无私呢?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多情的人因为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爱的美好,所以更容易表现出无私的行为;而也有人认为多情的人因为太过于感性,往往容易陷入自己的情感世界,难以顾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并不一定具备无私的特质。
那么,到底多情的人是否更容易在爱情中变得无私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对爱的理解追求多情的人往往有着敏感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对于爱情也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他们渴望在爱情中找到灵魂的交流和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因此,他们对于爱的追求更加纯粹而无私。
多情的人会努力理解和满足对方的需求,对于伴侣的感受和意愿也会格外关注。
这种敏感和关注常常使他们在爱情中表现出无私的行为。
二、真挚的付出与奉献精神多情的人往往对待爱情具有高度认真和真挚的态度。
他们愿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努力,包括时间、精力和心血。
在他们眼中,爱情是一种珍贵的宝藏,他们乐于将内心的爱意付诸实际行动中。
多情的人通常拥有坚定而持久的奉献精神,他们愿意为伴侣默默付出,无私地助人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
三、更好的理解与体谅能力多情的人对于爱的体验更加深厚,因此他们对于伴侣的情感和需求会有更好的理解和体谅能力。
他们懂得倾听和扶持,尊重和包容。
多情的人通常具备高度的情绪智商,他们能够准确把握爱人的情绪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安慰与支持。
这种优秀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得多情的人能够有效地应对爱情中的困难和矛盾,进而在关系中表现出无私的品质。
四、自省与反思的能力多情的人往往具备较高的自省和反思的能力。
他们习惯在感情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是否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他们会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姿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
多情的人常常具有进取心和自我完善的意识,他们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以更好地经营爱情。
这种自省和反思的能力使得多情的人更容易在爱情中变得无私。
一个滥情的人,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
一个滥情的人,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滥情的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一、不自爱,不拿自己当回事,生活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缺乏长远的理想,得过且过。
应该坚信未来可以遇到更优秀的他(她),当你遇到时,你拿什么配得上呢?二、童年缺爱,儿时爱的缺失,成年后就会“博爱”,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不追求、不拒绝,没有原则、底线,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三、自卑,通过异性的示好,衡量自身的价值,在滥情中找“自信”。
四、不相信真爱,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真情,只有欢愉。
此生短暂,尽情放纵,抓住一切能得到的,怕老、怕后悔。
五、被人伤过,看透了人性冷酷,真心换来无情,破罐子破摔,想开了就那么回事。
六、放弃自我,何必跟自己较劲,道德不过是鬼话连篇,我对得起谁?谁对得起我?不过都是逢场作戏。
七、空虚、寂寞,找不到价值和存在感,人为什么活着?生活有什么意义?需要为什么坚持?八、缺钱,只要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跟谁不是重点,只有钱是真的,一切都是假的。
九、自私,自制力差,想拥有更多,占有更多,心里只有自己,别人的痛苦与自己无关,只有自身的得失利益才最重要。
十、伴侣性冷淡,乏味、无趣,满足不了自己,在外面找刺激。
滥情各式各样,现如今大环境导致滥情的机会增多,从一而终几十年到老,实在需要禅心定力。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滥情。
有良心的人,感动于伴侣对自己的关心,不愿爱自己的人伤心、落泪、心碎。
为家庭的颜面,父母、子女、爱人不因为自己的“臭名”而羞愧。
能够堂堂正正的面对世人,敬畏婚姻,重视家庭,珍惜幸福得来不易。
其实滥情能换来什么?兜兜转转错过了真爱。
滥情的人反而是缺爱的表现。
透支别人的信任,出卖了宝贵的诚信,亲小人而远贵人,耍小聪明吃大亏。
生的激情 死的欲求——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马丁·伊登的心理的开题报告
生的激情死的欲求——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分析马丁·伊登
的心理的开题报告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所著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青年马丁·伊登的成长经历,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压抑与束缚。
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马丁·伊登的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心冲突和矛盾情感。
首先,马丁·伊登身处的社会环境对其造成了心理压力。
他生活在富裕的美国社会,但却感到自己与这种富裕隔阂很大,无法适应其消费主义和物质至上的文化。
这种心理矛盾导致了他对现实世界的逃避。
另外,马丁·伊登内心深处存在着性欲望,但是他由于道德和文化的压抑,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欲望。
这种内心的冲突和控制欲望的压力,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力。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本能和欲望的冲动,但由于文化和道德的压抑,这些冲动被控制和压抑在潜意识中。
马丁·伊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内心深处存在着强烈的性欲望和对自由的渴望,却因为道德和文化的限制,无法实现自我。
总之,《马丁·伊登》这个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内心的压抑和束缚,探索了自由意志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精神分析学的分析方法可以深入剖析人类内心的深处,并且提供了一种解读心理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专情与滥情的思想动因作者:梁英平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着眼于情感的专情与滥情这两种对立的情爱模式,以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案例来分析个中内幕,也就是两种情爱模式是如何有机统一于一人的选择和行为中。
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侧重从精神分析的立场把握两者的行为抉择,试图探索其行为背后深刻的思想动因,甚至是潜意识的理由。
【关键词】专情;滥情;本真形态
在关于人类情感,或者更具体的说是关于爱情的评判体系中,“专情”与“滥情”二者的价值高下似乎自不必说。
前者一直受到人们的褒扬,后者,则为人所不屑。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二者的区分果真如此泾渭分明吗?让我们以两个文本——曹雪芹的《红楼梦》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作为我们此次分析的例证,来一探其究竟。
文本中的两个男主人公——贾宝玉和源氏公子,都可谓是情爱高手,他们在把握、探索情感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当然甚于常人。
因此把这二者作为我们分析的典型应该是相当有代表性的。
首先我们谈谈二者的共同点。
宝玉和源氏在对待爱情上,可以说既是钟情专一的,又是博爱泛滥的。
宝玉独钟情于黛玉,源氏独钟情于紫姬,而二者又各有一个“亚恋爱群体”作补充,比如宝玉身边的宝钗、妙玉、袭人等;比如源氏身边的藤壶皇后、六条妃子、葵姬等。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专情”与“滥爱”两个不同甚至相悖的特点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二人的性格中,共同成就了二人的性格魅力或曰性感魅力,使两人在花团锦簇的女人圈中灼灼生辉,光彩照人。
那两人性格的相异之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也就是说,相同的元素,如何结构成为不同的系统的呢?这得让我们从两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
先谈宝玉的爱情模式。
小说通过寓言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其爱情的宿命形式——“木石前缘”。
神瑛侍者曾于灵河岸畔浇灌绛珠草一株,为了结这段孽缘,故有“还泪”之说。
而这石经过世俗化、功利化之后演变而为“玉”,故而便有了与之匹配的“金”。
如此一来,一个爱情模式便演变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本真形态的“木石”,一种是世俗化后的“金玉”。
小说的展开过程就成为一条漫漫回归之旅,由功利束缚的世俗形态向其本真形态回归的过程。
所以在结构设置上,就对应地放着黛玉和宝钗两个角色。
在命名上,两个角色也对应地分有了男主人公的名字,用索绪尔符号学的理论分析,在能指意义上的分有也便意味着在所指意义上的分割。
宝玉
将不可避免的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灵魂,一边是肉体;一边是原生态,一边是世俗化。
而对于理想的追逐和对于世俗的摈弃将成为他潜意识指南里必须完成的使命,当然也是一次艰难的抉择过程。
这样的叙事模式便解构了篇首神话化了的所谓“木石前缘”,因为这种恋爱心理的展开过程有其极为现实化的根基,而不需要编造一个神话作假设性理由。
围绕着两种对置的爱情形态,一系列的女性角色出现了:从最明了的袭人和晴雯开始,二人由于在性格上极类宝钗和黛玉,所以完全可以看作是后者所持有的对立模式在能指面上的迁移所形成的亚形态。
让我们历数一下宝玉身边的女性:湘云的金麒麟寓一个“金”字,妙玉的姓名寓一个“玉”字,还有什么“金钏”、“玉钏”,“金鸳鸯”、“林红玉”(小红),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以名字分享能指;还有香菱,和黛玉又通过芙蓉花之喻意达到了相似性;龄官的面目象极黛玉……
而宝琴、平儿、岫烟则通过生日的重叠和宝玉有了微妙的联系。
文中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名叫“甄宝玉”的公子,无论是文本所展示给我们的具体情节,还是这个极为有趣的名字,都使得我们相信,他完全是作为贾宝玉的镜像形态而设置的。
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说,贾宝玉是甄宝玉的镜像形态,因为从其人生的选择过程来看,甄宝玉的选择是理想向现实妥协的过程,贾宝玉的选择却是理想的固守和执着。
也就是说甄宝玉的生活和人格成长模式符合我们平常人的轨迹,而贾宝玉,则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理想化、镜像化了的符号。
也正缘于此,使得《红楼梦》整体结构成为一个反讽式的设置,价值取向的倒错和乖逆成为该文本最大的特点。
还有必要谈到的一点就是宝玉的自恋情结:少年时期的宝玉曾设计过自己浪漫而伤感的死亡模式:姑娘们的泪水汇成泪的海洋,将他漂起……而面对彩云,让他有了第一次的自恋创伤,他不再幻想能够得到每个少女爱情的眼泪,而只去寻觅他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这个经历也给宝玉的心灵带来一次成长的机会,让他从博爱兼得的梦幻中走出,而着力寻找他生命中的唯一,他的真正知己。
而黛玉系列,则正是他的知己,他的理想,他的自我的复现。
所以在这个镜影重重的故事中,宝玉似乎博极又专极,但贯穿一切爱情故事的主线则是宝玉的自恋、镜恋情。
相比于宝玉,源氏的爱情模式又有什么不同呢?他潜意识的爱情指南是什么呢?
故事的开头,身份低微的更衣生了一位秀丽无比的公子,不久便在众人的白眼中郁郁而终。
母亲过早的撒手人寰带给源氏的早期经验是什么呢?那就是母亲的缺失,母爱的缺席。
这样的缺席给恋母情结缠绕着的孩童带来一个极大的缺憾,他必穷其一生要寻求母爱,寻求一个符号的替代物。
所以他暗恋藤壶女御,仅仅由于父皇的一句话“别疏远这孩子,你长得像他母亲”;他偷娶紫姬,也是因为紫姬与自己不可告人的恋情中的女主角相貌酷似,而这两个女人也因此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所以完全可以说,源氏的择偶模式,是对于遥远而模糊的子宫记忆的重温,是恋母情结驱使下的一次次的移情,也是对于缺失与缺席的一次次象征性的补偿。
与这个潜意识的理想并行的是他现实的钻营行为。
源氏固然有自己的理想,但他面对现实的时候同样选择了作为,而不是规避;肯定,而不是否弃。
所以在现实中,源氏亦不能忘情,
踏雪寻梅、猎奇猎艳成了他生命中的一大雅兴。
对于这种贪婪情欲的恶报,便是他遭遇了极其可怕的女性——六条妃子。
六条妃子是东方文学画廊中的“美杜莎”形象,也就是女权主义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所谓的“阁楼上的疯女人”。
当她的爱遭到轻亵和玩弄时,她的妒意便萌生而为恶毒的报复之心,甚而生魂出窍,摄人心魄。
源氏的原配葵姬和与他结了露水情缘的夕颜都成了六条妃子复仇利剑之下的牺牲品。
这样的女人确实让男人不寒而栗,不再敢以侮慢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感情游戏。
而这样的经历在唤起源氏恐惧感和厌恶感的同时,也让他不得不渐渐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惩戒的形式迫使他由一个不拘细节的荡子转变成一个温良内敛的君子,而这也是成长的一种模式。
当然促使他成长的原因还有别的,比如跟胧月夜的偷情就直接导致了他命运的恶化,在遭到抓住把柄的弘徽殿女御的狠狠的报复之后,生命中最淹蹇不堪的经历也使他幡然省悟,不敢再贸然越雷池而行。
这里,紫式部以女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教训了一个男人的滥情。
一方面是现实的泛情,另一方面是理想的专一,这使得源氏的行为不得不具有了两面性:既要羽庇荫泽他亲近过的每一个女人,又要在内心呼唤的驱使下去追梦,去呵护怜惜自己唯一的梦中情人。
前者的行为成就了源氏完美男人的性格造型,也寄托了所有无法获得自主和自足性的女性的梦想;而后者,却产生了源氏对紫姬漫长的养成过程,在他精心照料紫姬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男孩对自己的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现。
当然,处于分裂状态下的源氏,必然无法自如应对截然矛盾的现实。
终于,习惯于专宠的紫姬在失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自己尚年轻的生命,而痛失爱妻的源氏在自己精心塑造的梦中情人化为泡影之后,也终于不得不直面自我心灵支柱的轰然坍塌,在破碎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而作为对于恋母情结这种罪恶感的惩罚,源氏最后一个妻子三公主与人私通,而生下一个并不属于他的孩子。
源氏在悲叹的同时也悄然获得一种灵魂上的释然:罪行终于获得了偿报,不安的灵魂终于可以稍作平静。
读完两书,在互文的映衬中,我们似乎可以以更加深刻的方式思考爱情。
尽管,这个思索永远没有定论。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梁春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梁英平,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助教,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