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之《爱莲说》(含学生版与教师版)

合集下载

青海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第7篇爱莲说复习

青海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第7篇爱莲说复习

意思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在远处
远 一词多义

中通外直
岂直五百里哉
挺立 只,仅仅 通“值”,价值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长枝节 助词,的 舒缓语气,不译 转折连词,却
玉盘珍羞直万钱
词类活用 蔓、枝 不蔓不枝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
虚词


第7篇 爱莲说(青海2015年已考) 周敦颐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第一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者甚蕃”为入题做准备,再以陶渊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做烘托,最后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由此入题。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第二段: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 以菊、牡丹衬托“莲”,彼此对照, 处,渗透出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 突出主旨。以莲喻己,寄寓作者的 情,同时通过对比,含蓄地表明自 理想和操守。噫!菊之爱,陶后鲜 己的人生态度:永远保持清白的操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守和正直的品德。 之爱,宜乎众矣。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词语 植 宜 鲜 例句 亭亭净植 宜乎众矣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香远益清 斟酌损益 濯清涟而不妖 意思 古义:立;今义:种植 古义:应当;今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 新、清香

香远益清
文言现象
词语
例句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全文中心】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 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 世间坚定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完整word版)中考总复习《爱莲说》知识梳理

(完整word版)中考总复习《爱莲说》知识梳理

《爱莲说》知识梳理一、文学知识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是北宋时有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其余作品:《太极图说》、《通书》。

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也称杂说,这类文体一般讲能够说明事理 ,也能够宣布讨论或记述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迪或给自己明志。

二、解说加点字的含义【1 】蕃( f án):多。

【2 】染:沾染(污秽)。

【3 】濯:冲刷。

【4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5 】涟:微波。

【6 】妖:漂亮而不浩大。

【7 】通:贯穿。

【8 】直:挺直。

【9 】不蔓 (màn) 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10 】蔓:波及及连。

【11 】枝:枝枝节节。

【12 】香远益清:益:更,更为。

【13 】亭亭净植:笔挺地干净地立在那处。

【14 】亭亭:矗立的样子。

【15 】植:立。

【16 】亵 (xi è)玩:玩弄。

【17 】亵:亲密而不浩大。

【18 】隐逸:隐居的人,隐士。

【19 】君子:指道德崇拜的人。

【 20 】噫 (y 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21 】菊之爱:对菊花的喜欢。

【22 】鲜 (xi ǎn)有闻:极少听到。

鲜:少。

【23 】同予者何人:像我同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4 】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自然”的意思。

【25 】众:多。

【26】宜乎众矣:自然人好多了。

宜:当;自然。

三、理解性默写1、《爱莲说》中咏莲名句(予偏爱莲的原由):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能够亵玩焉。

2、陶渊明偏爱菊的原由的句子是:菊,花之隐逸者也。

3、世人甚爱牡丹的原由的句子是:牡丹,花之荣华者也。

4、《爱莲说》顶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狐群狗党,又不骄横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爱莲说》(考点复习)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爱莲说》(考点复习)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答案】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答案】莲是花中的君子。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答案】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答案】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1.《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案】【示例】君子品质: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慕名利。

“出淤泥而不染”寓意从污浊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周敦颐的这句话寓示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操守,即使经历污秽,依然能独善其身。

2.“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何陋之.有?【答案】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答案】助词,的。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代词,指陈元方。

5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补充: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怀?【答案】本文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情怀。

2.文章都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答案】①衬托。

作者用菊花进行正衬,用牡丹进行反衬,突出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现了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一、文学常识1.选自《周元公集》。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

宋代理学创始人。

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还可以发表议论(重在议论)的文体。

二、原文水陆草木之(1)花,可爱者甚(2)蕃()。

晋陶渊明独(3)爱菊。

自(4)李唐来,世人甚(5)爱牡丹。

予(6)独爱莲之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不蔓(12)不枝(13),香远益(14)清(15),亭亭(16)净(17)植(18),可远观而不可亵(19)玩(20)焉(21)。

予谓(22)菊,花之隐逸(2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24)!菊之爱,陶后鲜(25)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26)乎众(27)矣(28)!三、注释(1) 之:的。

(2) 甚:很。

(3) 蕃:多。

(4) 独:仅,只。

(5) 自:自从,从。

(6) 甚:更,特别。

(7) 予:我。

(8)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9) 染:沾染。

(10) 濯:洗涤。

(11)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12) 妖:美丽而不庄重。

(13) 蔓:生出枝蔓。

(14) 枝:生出枝节。

(15) 益:更加。

(16) 清:清芬。

(17) 亭亭:挺立的样子。

(18) 净:洁净。

(19) 植:竖立。

(20) 亵:亲近而不庄重。

(21) 亵玩:玩弄。

(22) 焉:相当于“呢”。

(23) 谓:认为。

(24)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25) 噫:相当于“唉”。

(26) 鲜:少。

(27) 宜:当然。

(28) 众:多。

(29) 矣:相当于“了”。

四、译文水中、陆上的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唐朝开始,世上的人很喜欢牡丹。

我只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下四爱莲说课件

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文7下四爱莲说课件

考点全练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爱好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只爱好菊花。从唐朝以来,众人很喜欢 牡丹。我只爱好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 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 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 就越清幽,洁静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从远处观 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考点全练
【注释】①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末颍 川许(今河南省许昌县)人。②稽颡(qǐsǎ nɡ):叩头。
考点全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C ) A.止于梁上/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陈寔阴见/汉之阴 C.宜深克己反善/诚宜开张圣听 D.令遗绢二匹/不遗余力
课文全解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 妖, 【译文】我只爱好莲,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 妖艳; [予:我。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 性,有舒缓语气和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出”“濯”后均省略了介词“于”。污泥: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濯:洗。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
课文全解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 旁生枝茎; [中通:中间空。外直:外部笔直。蔓:名词 用作动词,生枝蔓。枝:长枝节。]
课文全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文】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静地挺立 在水面上, [香:香气。益:更加。清:清香。亭亭净植: 干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考点全练
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慢慢地对他讲道理, 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忙 克服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可你干这 个是为贫穷所迫罢。”陈寔吩咐取出两匹绢送 给他。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爱莲说》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爱莲说》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爱莲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_____________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课文下面注释:1、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3、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了。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好。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7、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

10、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1、案牍:官府的公文。

12、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1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15、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16、蕃:多。

17、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18、染:沾染。

19、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20、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1、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16《爱莲说》复习

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16《爱莲说》复习

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具有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品格。文末的感叹是 说,像陶潜那样真正的隐士已经很少见,像自己这 样向往君子的人不知有谁,而仰慕富贵的人却多了 起来;作者感叹的字里行间就是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希望更多的人同他那样,做一个向往君子的人。
2. 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 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传得越远越显得清幽,端庄洁净地挺立着。 3. 文意理解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 现了莲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
(2)试就课文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 炎附势之人的鄙弃。
(3)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 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你 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心地纯净,不受外界世 俗的影响;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自控 能力差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坏的现象所诱导,说法 很绝对。生活中,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 品格(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 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最后我们都能“出 淤泥而不染”。
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 是“花之富贵者也”,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宜乎” 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弃。
全文理解
【全文中心】本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 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表 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 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文意理解】 1.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 文末的感叹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爱莲说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爱莲说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爱莲说的更新!希望给您带来帮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爱莲说【考点】课文、文学常识、解词、翻译、文意理解都要会,复习时分类加以总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濯③清涟④而不妖⑤,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⑧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⑨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⑩!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⑪乎众矣。

教材中重要注释①蕃(fán):(草木)茂盛。

这里指繁多。

②染:沾染(污秽)。

③濯:洗。

④清涟:这里指清水。

⑤妖:美丽而不端庄。

⑥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⑦植:立。

⑧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⑨隐逸:指隐居的人。

⑩噫(yī):叹词,这里表示叹息。

⑪宜:应当。

文学常识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被称为“周子”。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重点字词句梳理【一词多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C. 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解析】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分别为:A. 结构助词,的。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非常。

/非常。

C. 清澈的。

/清香。

故选B。

【词类活用】1. 不蔓不枝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2.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重点语句翻译】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而(却)不显得妖媚。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精炼文言 文阅读 爱莲说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精炼文言 文阅读 爱莲说

第3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版本导航:◎统编七下第16课;◎语文七下第19课;◎苏教七下第五单元专题“荷”。

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原意为:枝蔓,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原意为:枝节,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2.一词多义清:①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②香远益清.__________③回清.倒影(《三峡》)__________3. 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爱:__________甚:__________蕃:__________(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__(3)自.李唐来自:__________(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__________(5)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__涟:__________妖:__________(6)中通.外直通:__________(7)香远益..清远:__________益:__________(8)亭亭净植.植:__________(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__________亵:__________玩:__________(10)予谓.菊谓:__________(11)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闻:__________(12)同予.者何人予:__________(13)宜.乎众.矣宜:__________众:__________ 4. 文言虚词__________(1)者____________________(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4)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内容理解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几句,作者在描写中渗透出对莲花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莲的洁净、单纯、雅致,语言精练,一气呵成。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串讲四爱莲说复习正式版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串讲四爱莲说复习正式版

【拓展探究】
«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短文从写作特色到思想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探究一:在写法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了作者注 重道德修养的情怀;«爱莲说»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 探究二:都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述。 «陋室铭»从陋室环境、 交往的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了陋室主人的情操;«爱莲说» 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来比喻君子的品行。 探究三: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 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爱莲说»表现了作者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洁身 自好的生活态度。二者都表现了作者清高自持的思想。
考查 年份
考查 篇目
考查知识点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划分节奏
文意理解及 表现手法
16. 用 文 中 原 句概括原因(2 分) 17 . 文 意 理 解(4分)
把握情感
谈启示
2014
15.(1) 中 通 外 直,不蔓不 14. 蕃、濯、 枝 。 (2) 隐 逸 《爱莲说》 溢 、 植 、 者之爱,陶 宜(5分) 后鲜有闻。(4 分)
4.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1)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生活态度。 (2)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托物言志 ,把“莲花”比 莲,花之君子者也 。借 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的
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 喻成“君子”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概括层次主要内容。
(1)概括«爱莲说»第一段“水陆草木之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的内容。 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ꎬ说明爱莲的缘由。 (2)概括«爱莲说»第二段“予谓菊ꎬ花之隐逸者也……宜乎众矣”的 内容。 点明莲的比喻意义,感叹真正的隐逸之士、志洁行廉之士实 在太少,并嘲讽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

爱莲说复习资料

爱莲说复习资料

爱莲说作品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ì)!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品译文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喜爱牡丹。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居的人;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闻了。

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人很多了!句子翻译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盛)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爱它的)出自淤泥却不被(淤泥所)沾染,被清水洗濯却不显得妖艳。

⒌中通外直,(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⒍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⒎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⒏亭亭净植,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者;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 第9篇 爱莲说复习素材

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 第9篇 爱莲说复习素材
情搜索:近 7 年 42 卷中均未考查。 原文呈现 词句段精解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 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 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 第 1 层:提到陶渊明爱菊,表明陶氏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 又提到世人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作者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 这两种不同的爱好,衬托自己爱莲——不愿隐逸、不慕富贵、 (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在污浊世间保持正直操守的生活态度。 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 第 2 层: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 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 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第二段:将菊、牡丹、莲拟人,分别赋予其隐逸者、富贵者、 之君子者也。 噫(yī)! 菊之爱, 君子等的化身,借此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 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 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 众矣! 【全文中心】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 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 风的鄙弃。 【写作特色】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分别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 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文章的句式特点是骈散相间,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如 相邻的两句字数相等、意思相对的骈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爱莲说》课件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爱莲说》课件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爱莲说》课件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爱莲说》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素材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文言文,老师特意准备了《爱莲说》的课件,其中还含有答案,方便同学们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课件。

第一部分:课件设计介绍1.课件主题:《爱莲说》文言文阅读2.内容主要是围绕《爱莲说》这篇文章,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展开和讲解,涵盖了文言文阅读技巧、文字解析、注释和翻译等方面的知识。

3.课件形式:以PPT展示为主,包含了多种交互设计和多媒体资源,如语音、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形式生动、直观。

第二部分:重点内容展示一、文章背景、作者及主题文章写于清代乾隆年间,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陈继儒。

文章主要写爱莲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莲花优雅、高洁的赞美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技巧1. 先通读全文,理解句意;2. 分析文中的关键词汇;3. 通读全文后,重点留意每个字词的解释和含义;4. 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

三、文章重要句子解析1. 脱胎于泥而不染于泥,纤秀于枝而不息于枝。

解析:此句中的“脱胎于泥而不染于泥”和“纤秀于枝而不息于枝”比喻了莲花无论从哪里成长,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并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污染。

2. 采菱渡江,采与渡皆有寓意。

采,寻求,渡,跨越。

解析:此句中,“采菱渡江”意味着毅力和勇气,富有战斗精神和追求进步的精神;“采”寻求,“渡”跨越,寓意跨越险阻,获得桂冠。

四、注释和翻译通过详尽的注释和翻译,更好的理解文中表达的意思,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记忆。

1. 青莲,此指荷花之类。

2. 环佩,指佩环,一截玉串挂在衣带上。

3. 绶带,古代君臣带的丝带。

4. 束发,捆起头发。

5. 宾致,古代备酒和小点心犒劳客人。

结尾语:《爱莲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阅读素材,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学会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

这份课件不仅包含了对文章的注释和翻译,还通过多种形式丰富了课件的呈现形式,设计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交互环节,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十爱莲说课件20190219283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十爱莲说课件20190219283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二、
◆考点梳理 ◆典例精析 ◆决胜中考 ( ◎一、选择题 综合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之《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 填空题
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

2.《爱莲说》作者,是朝道州人,字,家。

《爱莲说》是他的名文。

二. 解释下列字词
1.可爱者甚蕃() 2.世人盛爱牡丹()
3.出淤泥而不染() 4.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陶后鲜有闻()
9同予者何人() 10.宜乎众矣()
三. 原文填空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

3.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

4.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

6.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
,。

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

四. 问答题
9.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10.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11.“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词形成反照应。

13.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1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
15.“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
16.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
17.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
18.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9.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
20.“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1.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22.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
23.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
24.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018年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之《爱莲说》【教师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填空题
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既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是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名文。

二解释下列字词
1可爱者甚蕃(多) 2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5不蔓不枝(长枝蔓)(生枝节) 6香远益清(更加)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8陶后鲜有闻(很少)9同予者何人(我)10宜乎众矣(应当)
三原文填空
1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3 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4 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8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问答题
9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来描写莲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10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
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以突出莲的现象。

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

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

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1“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12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世人盛爱牡丹句相照应。

其中“众”和独
词形成反照应。

13 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坚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14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
唐人贪图富贵,趋炎附势之风盛行。

15 “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作用是什么?
两个“独”字表明他们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明作者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6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
对“菊”肯定并惋惜。

对“牡丹”讽刺,对“莲”赞美。

17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
菊-----隐逸者牡丹------- 贪图富贵者莲---------君子
18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以人的美好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9 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
不能。

用叹词表达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二叹爱莲者甚少,三叹爱牡丹者众。

20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环境的影响。

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一个品德高尚且具有坚定的意志人,很难被恶劣的环境同化,所以更是值得尊敬。

只要秉持理想信念,心地坦荡,清者自清,周围的那些影响又算得了什么?
21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莲花的任意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22 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名吗?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荷花,芙蓉,菡萏
23 古今中外,有许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司马迁。

因为他能做到行为方正,据实写史。

24 你认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独立的见解,高洁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