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理论视域下的审判场景——以《红与黑》为例
《红与黑》初步探析——一曲个人奋斗的悲歌
中国校外教育课程探索下旬刊08/2019《红与黑》初步探析——一曲个人奋斗的悲歌◆汪世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摘要】作为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最早的代表作。
这位英雄属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焦躁不安,雄心勃勃,渴望取得巨大成就。
然而,复辟时期的等级现实彻底粉碎了老百姓子女的英雄梦想。
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他采取“个人游击战”的方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然而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必然失败的命运。
【关键词】于连悲剧时代命运《红与黑》一、于连所走的路于连所处的时代,正是一场社会变革的前夕,他的个人悲剧是空有一副改变社会的头脑却没有赶上这场变革,以至于生命被强大的统治阶级所吞噬。
于连所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纯粹感性的。
无论对爱情,还是个人前途,完全是照着第一想法,说干就干。
这种性格加速了他提升的步伐,也加速了他人生的毁灭。
这也是主导他情人命运的性格所在。
于连的一生曲折、坎坷,他生活在一个反动黑暗的波旁王朝时期,险恶的生活环境,诸多的社会因素造成了于连复杂矛盾的性格,他的矛盾是王政复辟时期贵族资产阶级争权夺利、尔与我诈、投机取巧、腐化享乐的社会风气和第三等级反复辟逆流的革命情绪所组合的时代色彩在于连身上的凝聚和反射,是复杂的典型环境造就了他复杂的典型性格。
雷纳尔市长的家庭第一次走上生活舞台,开始接受社会教育。
在市长家里,他大开眼界,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败行劣迹,看到了各种各样损人利已的阴谋诡计。
谢朗神夫这样开导他:“你也可能发迹,但那必须损害穷人的利益,奉承区长、市长,巴结达官显贵,卑躬屈膝投其所好,这种行为,就是尘世间所谓的处世之道。
”于连开始认识到要想立足升迁,只能以虚伪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去猎取功名财富。
他发誓:“只说那些他认为是虚假的话,决不谈论真实的事情。
”他终于学会了虚伪,在野心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从司汤达的《红与黑》窥探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思潮
从司汤达的《红与黑》窥探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思潮摘要:一直以来,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正是产生各种文学思潮的温床,正如十九世纪的欧洲。
广阔的社会现实背景下,为作家们提供丰富的作品题材。
因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使这个年代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尤其是以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和福楼拜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使小说本身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题材,而且在欧洲的小说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其中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更是在题材、手法、塑造的典型人物以及细致的心理分析上,充分的表现了作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理念,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红与黑现实主义司汤达典型批判正文:一、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及其著作《红与黑》。
司汤达(1783—1842),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原名马利•亨利•贝尔。
生于律师家庭,七岁丧母,具有启蒙思想的外祖父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七岁时即投笔从戎,在拿破仑军队中担任骑兵联队军曹、少尉、副官等职。
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侨居意大利,在此期间,他同情并参与烧炭党人反抗奥地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同时加入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1821 年,司汤达返回巴黎。
法国七月革命后,任法国驻意大利两个小城的领事。
1841 年请假回到巴黎,第二年三月中风去世,终年六十岁。
在司汤达49 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始终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大搏斗的时代,足迹遍及巴黎和外省的许多地方,他利用细腻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准确地体会出了社会不同阶级在这一历史时期其内心与情感上的变化,为以后在《红与黑》中各种人物的描写搜集了大量的素材。
其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阐述现实主义原则,贬斥已经过时的古典主义,认为“文学就是社会的表现”,“学习莎士比亚就要像莎士比亚一样表现当时的风尚,不是去直接模仿他的戏剧,而是应该像这位伟大人物学习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研究方法,和为我们同时代人创作他们所需要的悲剧的艺术。
用文学理论批评红与黑的现实主义
从《红与黑》看批判现实主义●背景司汤达非常崇拜拿破仑(这直接导致《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被塑造成拿破仑的狂热粉丝),他曾跟随拿破仑的军队参与了制度的争斗。
拿破仑垮台后,他被赶出法国,居住在意大利的米兰。
这期间,他开始从事于创作。
1821年,又因种种原因,被赶回巴黎。
1814年拿破仑的时代结束后,不甘心的波旁王朝又回来了。
封建贵族阶级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封建制度的根基已经消失殆尽,曾经的大革命毫不留情地卷走了一切。
他们不满于呆在君主立宪的条框之下,于是他们绞尽脑汁想要恢复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极力推崇共和制度,与波旁王朝水火不容。
在这样的局势下,保王党和自由党的纷争由此展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愈演愈烈。
在留心观察分析此阶段的社会生活后,司汤达认清了黑暗社会的本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就了这本著作。
●批判浓郁的社会风气——奢靡与颓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那时的法国被一股浓郁的物质欲望笼罩。
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人们仿佛在攀比着虚伪、贪婪。
金钱是至高无上的,虚荣就是活着的意义,没有任何的人情味可言。
《红与黑》中将这种社会风貌写得酣畅淋漓。
如写到市长瑞那先生将要为自己的孩子请一位家庭教师时,这样写道:“‘这样的好处,还非止一端。
’瑞那先生一副老谋深算的神情,瞟了他夫人一眼,‘瓦勒诺为两匹他的敞篷马车,刚配备两匹骏马,就神气活现的。
可他的孩子,就没有家庭教师哦。
”’虚荣和浮夸占据了他的灵魂;还有最后于连被判处死刑之时,他的父亲并不是为他儿子的死感到悲痛,而仅仅只关心自己能够拿到多少钱。
书中的人物似乎时刻都在不停地“算计”。
瑞那市长在大革命时本是拿破仑党,后拿破仑垮台,他又立刻变为了保王党的傀儡。
开篇介绍到瑞那时,就写到他与索雷尔老爹的一场利益争夺:“……虽然于索雷尔老爹的松板买卖更有利,但他门槛精,利用邻居的急性子和地产癖,居然敲到一笔六千法郎的巨款。
”更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直接忽略别人的死活,瑞那试图躲避省城派来的巴黎人物的视察,找到一个牵强的罪名罢免了刚正不阿的谢朗神甫的职位,丝毫没有意识到神父日后的生计问题。
《红与黑》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红与黑》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第一篇:《红与黑》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浅析司汤达《红与黑》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摘要:19世纪3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兴起。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这部小说以主人翁于连的个人奋斗和失败遭遇为主线,反映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教会和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封建贵族和教会作出了揭露,描述了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的贵族的恐慌、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绪。
本文将分析小说作者司汤达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理解及其代表作《红与黑》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展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理论主张。
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司汤达红与黑典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源于19世纪30年代,后在欧洲兴起,阶级矛盾和社会弊病的日益揭露与激化是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产生的现实根源。
18世纪末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初已扩展到整个欧洲。
经济的变化引起了社会政治的变动。
批判现实主义是一次影响全欧的文学思潮,首先在法国开始。
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批判现实主义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对社会的抽象抗议和对未来的空洞设想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深入了解和努力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成为社会潮流。
对于现实主义精神,司汤达有他独特的见解。
首先,他认为文学必须反映人民的现实状况,适应时代的要求。
他贬斥过时的新古典主义,而肯定浪漫主义,实际上阐述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思想。
他自己解释说:“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
这种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可能给人民最大的愉快”,而“古典主义提供的文学是给他们的祖先以最大的愉快”,是“主张今天仍然摹仿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并且以为这种摹仿不会使19世纪的法国人打呵欠,这就是古典主义。
”②他强调文学要为现代人民服务,表现人民的信仰与习惯,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悲剧的成因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悲剧的成因《红与黑》(1830)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783—1842)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外国文学评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于连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被迫离开,进了神学院。
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
与此同时,他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
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
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作品以同情的态度表现了平民青年于连的奋斗和悲剧,透过这个典型人物,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整整一代青年的苦闷、追求和厄运。
于连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作为个人奋斗者的局限性。
下面笔者试分析其悲剧的成因。
一、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家庭关系是于连悲剧的诱因之一于连出生于法国北部风气闭塞的小城维利埃尔,他出身贫民,自幼家庭贫穷,厌恶劳动,在这个家庭中,于连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也没有自由。
父亲对于连的态度一直都不怎么好,这个可怜的主人公一出场就遭到父亲挥来的一拳一掌,分别打掉了于连的书,打得于连流鼻血,谈吐中于连的父亲用的是这样的句子:“下来,畜生……”。
而两个哥哥也经常欺侮于连,“礼拜天,在公共场所嬉闹,他只有挨揍的份”。
(1)于连只有唯一的爱好,那就是看书。
他崇拜卢梭,接受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
在一位老军医的熏陶下,他也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
他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达到向上爬的目的。
如果是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在王朝复辟时期,这条道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就决定穿上黑色的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
生活是一个人的最初的老师,也是他人生经验的最初来源,处在难以承受的生活的压迫之下的人往往最容易产生超越这种生活的妄想。
红与黑作品赏析
红与黑作品赏析它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被称为“政治小说”。
通过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揭露了王政复辟时期封建贵族、天主教会与资产阶级各种势力的反动本质,再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风貌。
第一,《红与黑》暴露了上层社会贵族统治阶级的贪婪、狡诈与庸俗无能。
第二,讽刺了资产阶级金钱万能、唯利就是图、损人利己的本质。
第三,《红与黑》揭露了教会的虚伪贪婪与势利,暴露了天主教会的黑暗与欺骗性。
作为一部政治小说,它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对上层阶级的揭露与批判就是深刻而无情的。
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
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就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与遐想。
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就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部作品《红与绿》、《红与白》(原名《吕西安•娄凡》)莫不属于此类。
书名咋一瞧觉其模糊晦涩,不可捉摸,然将全书反复咬嚼之后再细细体味,深觉这两种颜色确实浓缩了作品最精华的意义与价值。
色彩的语言就是无限丰富的,对美术有过专门研究并写出过《意大利绘画史》的司汤达想必深知这一点。
红与黑,其基本含义一般被认为分别代表了小说主人公于连的两条人生道路:投身于红色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建立光荣功勋与披上黑袍,去当教士。
由这一基本喻义化出了诸多对假设:行伍与教士阶层,革命与反动,血与黑袍,激-情与死亡,可在红道与黑道上下注的轮盘赌,红黑相间的于连的勋章,……该如何解读这个书名?该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过作品窥探到作者本人的种种?红与黑,作为两种切实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说中出现了多次,为思考这两种色彩的深层的象征意义与挖掘小说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红与黑,首先表现为军职与圣职的对立。
于连生于拿破仑时代,呼吸过那个时代充满了刀光剑影与光荣功勋的空气,从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做过无数英雄伟人的美梦,立志像拿破仑那样,凭借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30年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该作品以19世纪法国的政治和社会为背景,以主人公朱利安·索莫尔的道德困境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阶层的冲突。
作品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朱利安·索莫尔被处以死刑的情节,这场辩论引发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的深思和讨论。
后来,《红与黑》被多次搬上银幕,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电影作品。
本文将对《红与黑》中朱利安·索莫尔被判死刑的情节展开辨析,同时探讨这一情节在小说与电影中的呈现和表达方式。
我们来谈谈小说中朱利安·索莫尔被判死刑的情节。
在小说中,朱利安由于谋杀情妇而被指控并最终被判死刑。
这一情节不仅是小说情节的高潮,更是作家司汤达对当时法国社会和司法体系的讽刺和批判。
朱利安的死刑判决不仅是对个体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反思。
在小说中,朱利安并不是一个罪大恶极的恶棍,反而是一个富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
他的死刑判决,既是对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法国社会和司法制度的悲剧。
司汤达通过这一情节,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社会对个体命运的轻蔑和不公,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中朱利安·索莫尔被判死刑的情节也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在多部改编自《红与黑》的电影作品中,朱利安的死刑情节被赋予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核。
1954年由克罗德·奥托执导的电影《红与黑》就是一部经典之作。
该片对朱利安被判死刑的情节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展现,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恢弘的场景,将这一情节的紧张和震撼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朱利安的绝望和无奈,以及整个法国社会的冷酷和无情。
通过电影的形式,观众对小说中这一情节的震撼和感动得到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体验。
一些新近的电影作品也将朱利安·索莫尔被判死刑的情节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呈现。
例如2014年由卡洛斯·桑杜瓦尔执导的电影《红与黑》,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一情节。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摘要】《红与黑》是法国作家于连的经典小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
本文通过分析小说原著和电影改编,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小说原著描写了主人公朱尔梅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展现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冲突。
而电影则通过影像和声音的表现形式,视觉化地呈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观众对于两种表现形式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对作品本身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红与黑》都具有独特的创作价值,引发人们对于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表现形式的对比,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关键词】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影响力, 小说原著分析, 电影改编分析, 不同表现形式的对比, 观众反响, 创作价值.1. 引言1.1 作者简介斯坦尼斯拉夫·于连(Stanisław Leśniewski),190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在文学领域的作品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杰作,深受读者喜爱。
于连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闻名,被誉为波兰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类内心的矛盾,让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于连的代表作之一是《红与黑》,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技巧而广受好评。
通过对主人公朱利安·索里尔的命运和心路历程的描写,于连展现了一个智慧、勇敢、痴情的青年形象,引起了读者对人生命运和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
《红与黑》不仅在波兰国内引起了很高的关注和讨论,也在国际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2 作品简介《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30年创作的一部小说,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种种丑恶和腐朽。
该作品以主人公于连的命运为主线,揭示了贵族社会和平民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小说通过对于连的心路历程、斗争和境遇的描写,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及社会的不公和虚伪。
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分析《红与黑》
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分析《红与黑》在小说《红与黑》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他的两颊红红的,低头看着地。
小伙子有十八九岁,外表相当文弱。
五官不算端正,却很清秀;鼻子挺尖,两只眼睛又大又黑,沉静的时候,显得好学深思,热情似火,此刻却是一副怨愤幽深的表情。
于连是一个穷苦木匠索莱尔的小儿子,因身体羸弱不擅劳作而受到父亲的训斥甚至毒打,兄长们也对他持鄙夷的态度。
同时,母爱的缺失也给这个年轻人的同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这样环境下的他逐渐形成了孤独忧郁和敏感细腻的性格特征,虽不擅长劳作,却在学习方面有所成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极高的学习能力,后在西朗神甫的教导下学习拉丁文。
这也为他担任维利埃市市长家的家庭教师提供了良好扎实的基础。
而于连的父亲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是严厉呵斥:“好哇,懒鬼!你看锯的时候还要读你那些该死的书吗?你晚上去神甫那儿瞎混的时候再读吧,那是你看书的时候。
”于连被打得晕头转向,满脸是血,还得回到锯子旁自己的岗位上去。
他的眼里含着泪,肉体的痛苦自不待言,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失去了心爱的书。
“下来,畜生,我有话跟你说。
”机器的声音仍使于连听不见这命令。
他的父亲已经下地,不愿再登上机器,就找了一根打胡桃的长杆子,抽他的肩膀。
于连脚刚一落地,老索莱尔就推推搡搡地把他往家里赶。
“天知道他又要把我怎么样!”年轻人心里嘀咕。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那条小溪,真伤心啊,他的书就掉在那里面;那是他最喜欢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
”年轻的于连酷爱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卢梭笔下传达的自由平等思想以及人与生俱来本该拥有的尊严与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他,使得于连自始至终都为了自身的尊严而不懈奋斗。
伟大统帅拿破仑的经历也让这个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对未来满怀激情与幻想,这使他坚信就算是最初不起眼的小人物,只要通过自身的奋斗拼搏便也一定可以实现当家作主的远大理想。
由此可见,在于连的身上体现了“红色”的特质,象征着激情、拼搏、抗争。
社会伦理与个人冲突红与黑的主题分析
社会伦理与个人冲突红与黑的主题分析社会伦理与个人冲突:《红与黑》的主题分析《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9世纪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宝藏之一。
作品以揭示社会伦理与个人冲突为主题,通过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的经历,展现了在旧制度下个人追求及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红与黑》的主题进行分析。
一、社会伦理的束缚《红与黑》以19世纪法国贵族与教士阶层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束缚与限制。
朱利安·索雷尔出身贫寒,充满野心和追求上升社会阶级的欲望,但贵族阶层对他的社会身份的限制使他难以获得成功。
同时,虚伪的教会道德约束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矛盾的个人内心朱利安·索雷尔是一个充满冲突与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渴望成功、追求权力和爱情,但内心又隐约感到这种追求与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存在冲突。
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抛弃道德原则,甚至使用欺骗手段。
这种内心矛盾使他面临着心灵的折磨和道德的挣扎。
三、个人的道德选择《红与黑》通过朱利安·索雷尔与其他人物的相互作用,突显了个人在面对社会伦理和个人利益之间的道德选择。
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朱利安·索雷尔陷入了爱情的漩涡。
他与美丽的马德莱娜相爱,但婚姻的现实束缚迫使他做出了放弃爱情的决定。
然而,这种个人的道德选择带来了内心的痛苦。
四、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影响《红与黑》中的角色们受到了社会命运的影响。
无论是贵族的身份还是资产阶级的背景,都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享受的权益。
朱利安·索雷尔的命运也受到了社会阶级的限制,最终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作品通过展现社会对个人命运的塑造,揭示了社会伦理与个人冲突的无法调和。
五、爱情与权力的抉择《红与黑》中的爱情情节突显了个人与社会伦理的冲突。
朱利安·索雷尔在与马德莱娜之间挣扎,一方面他渴望爱情的满足和个人幸福,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通过权力和地位实现社会地位的机会。
《滑稽歌剧》19世纪欧洲文学现实主义小说故事
《滑稽歌剧》19世纪欧洲文学现实主义小说故事《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也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红与黑—稽歌剧的故事。
滑稽歌剧玛蒂尔德一心想着未来和她希望扮演的独特角色,便很快怀念起她常和于连进行的那些枯燥的、形而上的讨论。
如此高超的思想不免令她疲倦,有时候她也怀念起在他身边度过的幸福时刻;这些回忆绝非不含有悔恨,有些时候她确也感到难以忍受。
“但是,如果说人人都有弱点,”她对自己说,“仅仅为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就忘了自己的责任,倒也配得上我这样的女孩子;人家绝不会说,迷住我的是他那漂亮的小胡子和他那骑马的风度而会说是他关于法国前途的深刻议论,他的关于即将降临在我们头上的那些事件可能与英国一六八八年革命相似的种种看法。
我已经被迷住了,”她这样回答自己的悔恨,“我是一个软弱的女人,但是我至少没有像一个玩偶被表面的长处弄昏了头。
“如果发生一场革命,为什么于连不能扮演罗兰的角色?为什么我不能扮演罗兰夫人的角色?比起德·斯达尔夫人,我更喜欢罗兰夫人,因为行为的不道德,在我们这个时代终将是个障碍。
肯定,人们不会指责我再次失足,否则我真会羞死了。
”玛蒂尔德的沉思,应该承认,并不总是像我们刚刚写下的这些思想那么严肃。
她望着于连,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优雅迷人。
“毫无疑问,”她对自己说,“我已经在他心里摧毁了他认为他有权利的大大小小一切想法。
“八天前这可怜的孩子跟我说到有关爱情的那句话,当时他那种充满了不幸和激情的神态,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应该承认,我这个人真是少有,听见一句闪烁着那么多敬重、那么多热情的话,居然生气了。
我不是他的女人吗?他那样说是很自然的,应该承认,他是很可爱的。
在那些没完没了的谈话之后,于连还爱我,而在这些谈话里,我只跟他谈,我得承认,非常残忍地跟他谈我的烦闷生活促使我对上流社会那些他如此嫉妒的年轻人偶尔产生的一点点爱情。
斯坦达尔的叙事深度红与黑的人物描写
斯坦达尔的叙事深度红与黑的人物描写斯坦达尔的叙事深度:红与黑的人物描写斯坦达尔的小说《红与黑》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色彩鲜明的人物描写和深度的叙事而闻名,引人入胜地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政治与爱情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描绘,斯坦达尔创造了一个富有戏剧性和情感张力的小说世界。
本文将探讨《红与黑》中的人物描写与叙事深度,展示斯坦达尔独特的艺术成就。
1. 朱利安·索雷尔朱利安·索雷尔是《红与黑》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智慧而野心勃勃的年轻人。
斯坦达尔通过深入描写朱利安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举止,将读者引入他的思想和感情的纷繁复杂。
朱利安渴望成功和社会地位,同时也经历着对权力、欲望和道德的挣扎。
斯坦达尔巧妙地运用独白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示了朱利安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动机和心理成长。
2. 马德莱娜·德·拉·穆莱尔马德莱娜·德·拉·穆莱尔是朱利安的情人,她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女性形象。
斯坦达尔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展现了马德莱娜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苦闷。
她同时受制于社会的束缚和自身的欲望,在爱情和义务之间摇摆不定。
通过对马德莱娜丰富而真实的描写,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她的情感波动和内心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她作为一个女性角色的存在和选择。
3. 米尔卡米尔卡是朱利安另一个追求的对象,她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年轻女孩。
斯坦达尔通过生动而细致的描写,将米尔卡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形象。
她天真无邪的性格和对朱利安的感情展现出了小说中不同于马德莱娜的亲和力和真诚,给整个故事注入了清新的活力。
斯坦达尔以细腻入微的叙述方式,展示了米尔卡的喜怒哀乐,让读者对她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4. 尚-比尔纳德·索雷尔神父尚-比尔纳德·索雷尔是朱利安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村庄的神父。
斯坦达尔通过对尚-比尔纳德的描绘,展示了他虔诚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红与黑》中的社会批判与爱情故事
红与黑中的社会批判与爱情故事引言《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830年。
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贫穷青年朱利安·索雷尔努力攀爬社会阶梯,同时又陷入一段禁忌的爱情故事。
通过揭示社会现实和爱情冲突,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当时法国复杂的阶级关系和道德困境。
社会批判《红与黑》通过朱利安·索雷尔的经历,对当时法国上层社会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
阶级固化在19世纪法国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往往由出生决定,阶级固化非常严重。
朱利安出身贫苦家庭,在努力学习后想要脱离贫穷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他面临着来自上层社会的歧视和限制,被迫采用欺骗、投机等手段来谋取成功。
伪善与虚伪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伪善和虚伪的人物。
上层社会不择手段地追逐权利和地位,同时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面貌。
这种虚伪无疑加剧了社会的腐败和道德堕落。
宗教与道德束缚宗教在《红与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朱利安一方面受到宗教信仰的束缚,另一方面却内心充满了欲望和野心。
他试图通过进入神职阶级来摆脱贫穷,但内心的矛盾也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爱情故事《红与黑》中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也揭示了社会压力和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
于连夫人与朱利安于连夫人是一个年长美丽而富有魅力的贵妇人,她对朱利安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段复杂而禁忌的感情关系。
这段爱情不仅受到阶级、宗教和社会道德的束缚,还受到朱利安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的影响。
雅克里奥尔夫人与朱利安雅克里奥尔夫人是一个年轻、美丽而虚伪的上层社会女性。
她对朱利安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成为他进入上流社会必经之路的关键人物。
然而,这段爱情并不真实,只是一种交换和权谋。
爱情与能力通过描绘这两段爱情故事,小说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追逐欲望和权力所导致的个人关系混乱。
同时,这也暗示了个人能力在爱情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为了财富、地位还是真实的感情。
结论《红与黑》通过描述朱利安·索雷尔的经历以及他与于连夫人和雅克里奥尔夫人之间复杂而禁忌的爱情关系,深入探讨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固化、伪善以及宗教信仰对个体追求幸福带来的限制。
心理情景剧——红与黑之就业剧本
红与黑之就业主要人物:小刚、小宇、阿黄、小明、旁白旁白: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将面临新的生活新的挑战。
对我们而言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这里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所以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话,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要脚踏实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下面请大家欣赏由我们人文艺术系带來的话剧《红与黑之就业》第一幕旁白:在就业前期,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就业意向书,在宿舍里大家讨论着自己该填什么?小明:这个怎么填?小宇:都填上吧?阿黄:小刚你怎么不写?过会儿老师还要收上去呢!小刚:写什么写,就这些工作,哼!我看还是算了吧!小明:那你女朋友都填了些什么啊?小刚:她?她不用写,做我的女人在家享福就好啦!我是不会让她受一点点苦的。
小明:那你今后想干些什么?小刚:我啊?我想干的多的去了,反正不干你们这些工作就对了!阿黄:现在工作多么难找,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不胜数,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了,失业的特别多!小刚:人跟人能一样吗?你只看到人家失业的就没看见人家年薪几百万的!你看你那点见识!阿黄:几百万?你能拿到?小刚:你不要管我能不能拿到,至少我比你们这些人有见识!有远见! 小明:小刚你不要这样,大家都是同学何必这样呢!小刚:什么这样?我可不像你们早就死心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啊,这得需要勇气和胆量,唉!行了不跟你们讲了。
小明:你这人怎么。
你。
怎么。
小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阿黄:唉!这种人你就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人家有的是钱,说不定人家早就找好一份很好的工作呢!我们跟他瞎闹什么心啊!走,交纸去吧!第二幕旁白: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大家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只有小刚一个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待在宿舍里苦苦的等待。
小刚:移动不要我!联通不要我!连肯徳基有不要我!我。
小刚的电话铃声响起小刚:芬芬?喂,亲爱的。
芬芬(旁白):别喊我亲爱的!你工作找着没?小刚:还没。
不过。
不过有几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了!我的工作很快就o o o芬芬:行了!行了!我对你已经没有任何的信心了!你就不要虚伪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你的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是永远不能给我带来幸福和安全感的!我看我们还是分手吧!小刚:别。
文学与历史的碰撞:《红与黑》中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分析
文学与历史的碰撞:《红与黑》中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分析简介《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于1839年出版的一部代表作品,作品以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为线索,通过对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和政治背景的描绘,探讨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重点分析《红与黑》中所描绘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并探讨其对主角成长和命运产生的影响。
一、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背景在19世纪早期,法国正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
拿破仑帝国解体后,恢复了君主制度,但还是存在着尚未解决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政治腐败等问题成为了当时法国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农村贫困和城市民众饱受压迫。
二、政治背景:保皇主义与自由派思潮在《红与黑》的时代背景中,法国正处于保皇党与自由派思潮之间的斗争之中。
保皇主义主张恢复封建制度,维护贵族特权,与此相对立的自由派则希望实现民主、平等和自由。
这种政治纷争也在《红与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主人公朱利安作为一个农村青年,在这个社会动荡的时期面临着许多选择。
三、社会压力和个人命运在法国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红与黑》以朱利安·索雷尔为例,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下求生存并追求成功的过程。
朱利安具有野心和聪明才智,但他出身平民家庭,并没有贵族身份地位,因此遭受到来自上层社会压力和歧视。
四、政治权力对命运产生的影响《红与黑》中政治权力对个人命运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主人公朱利安通过谄媚上层社会以获取机会,从而进入教会获得升迁的机会。
同时,他也在政治圈子中留下影响力,并通过政治手段实现了个人的野心和愿望。
五、结论《红与黑》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巧妙地将个人命运和社会政治背景相结合。
通过对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和政治背景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和命运产生的重要影响。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评。
该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公。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1. 引言1.1 介绍《红与黑》小说及其改编电影《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贵族青年尚-巴特鲁在追求成功和爱情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挫折和痛苦。
小说中的主人公于连被判处死刑的情节一直备受关注。
小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在不同版本的电影中,对于于连的死刑情节也有不同的呈现。
这种跨媒体的改编让观众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来感受到这个经典故事带来的震撼和思考。
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中关于于连死刑情节的呈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初衷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审视死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具体探讨小说中于连的死刑过程以及电影中对于这一情节的呈现,进一步探讨死刑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
【2000字】1.2 探讨小说中于连的死刑情节《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19世纪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尤利安·索雷尔从贫苦家庭出身,却野心勃勃地想要在封建社会中爬上社会阶层的故事。
主人公于连在小说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同时也是一个犯罪者,在小说中被判处死刑。
在后世的电影改编中,《红与黑》中有关于于连的死刑情节也被多次呈现,各导演对于这一情节的处理和表现也各有不同。
电影通过视觉和声音等多种手段,将于连的死刑情节展现得更加真实和震撼,使观众更容易被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突和震撼力。
电影对于于连死刑情节的呈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引发了更多关于死刑与人性、法律之间关系的讨论。
2. 正文2.1 小说中于连的死刑过程《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19世纪法国社会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和人性复杂。
主人公于连的死刑情节,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情节之一。
小说中描写于连最终被处决的场景也是极其惨烈和震撼人心的,他面对死刑的时刻表现出了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社会的深深失望。
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
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一、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社会阶层冲突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题材,而红与黑社会的冲突更是常常被用于刻画社会现实的写实之作。
本文将以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为主题,揭示隐藏于社会底层的黑暗与冲突,通过剖析角色关系、描绘场景和情节,展现出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画卷。
二、激烈的阶层斗争在红与黑社会中,阶层斗争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社会底层的人们常常为了生存而与高层社会发生冲突,从而掀起一系列激烈的阶层斗争。
例如,社会底层的红领巾组织和黑社会团伙之间的斗争,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
这种冲突通常存在于物质贫乏和权力斗争之间,将人们推向了对立面。
三、黑社会的残酷现实黑社会的残酷现实是进一步展示社会阶层冲突的重要元素。
黑社会成员通常以暴力手段谋求自己的利益,以及通过恐吓和逼迫来控制底层人民。
他们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和财富,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在描写黑社会的残酷现实时,可以通过细节和场景的刻画,使读者深刻感受到黑暗社会所带来的无奈和痛苦。
四、角色关系的深层冲突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中,角色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角色间的深层冲突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对立,也彰显了个体之间的矛盾与纠葛。
通过描绘主要角色之间的争斗、勾心斗角,可以深入展示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处境和内心挣扎。
角色关系的处理要求细腻而真实,使读者能够对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现实感到震撼。
五、揭示社会的不公与探索解决之道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旨在通过揭示社会的不公与剥削,引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元素和技巧,深入剖析社会现象,从而促使读者了解和思索如何解决这种冲突。
无论是通过政策改革、社会关怀还是人文关怀,都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描写,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公平。
六、结语红与黑社会阶层冲突的写实之作旨在通过文字描绘出真实与残酷的社会画卷。
通过描绘激烈的阶层斗争、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层的角色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展现出社会底层的苦难和无奈,揭示社会的不公和剥削。
《红与黑》的革命与社会冲突
红与黑的革命与社会冲突1. 引言《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经典小说,于19世纪初期出版。
本书以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为中心,通过描述他在贵族社会和教会中爬升的经历展现了革命时代的社会冲突。
这篇文档将探讨《红与黑》中体现的革命与社会冲突。
2. 背景介绍在19世纪初期的法国,封建制度仍然存在着,并受到教会的支持。
工商业发展带来了社会变革,贵族阶级面临着不断缩小的影响力。
同时,启蒙思想逐渐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对统治阶级和传统规则产生怀疑。
3. 革命氛围的反映通过朱利安·索雷尔这个角色,司汤达展示了一个受教育但无法在封建社会立足的年轻人。
朱利安渴望通过自己才华和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在教堂任职期间充分意识到封建制度对晋升的限制和社会不公。
4. 阶级冲突的体现在《红与黑》中,朱利安与上层社会有着复杂的关系。
他以一个穷小子的身份进入贵族家庭作为家庭教师,并试图通过婚姻进一步攀升社会地位。
然而,朱利安不断遭受来自封建阶级的歧视和抨击。
他努力推翻传统规则并尝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被背叛和社会压迫。
5. 宗教与政治冲突《红与黑》还涉及到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冲突。
教堂是朱利安寻找地位和权力的场所,但同时也成为他努力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之一。
朱利安面临着来自教会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愚昧无知等问题。
6. 革命爆发与社会动荡小说中还描绘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革命氛围逐渐兴起,各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的情景。
这种动荡给了朱利安一丝希望,但同样也增加了他追求社会地位的难度。
7. 结论通过《红与黑》中的朱利安·索雷尔角色,我们可以看到革命与社会冲突在这部作品中的体现。
司汤达通过这个故事呈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公平性,告诉读者封建制度下的困境以及努力改变社会地位的艰辛。
这部小说提醒我们思考社会问题,并对于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作出努力。
注意:这是从有关《红与黑》主题提取基本概念并编写而成,并非书籍内容。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
从小说到电影:《红与黑》于连死刑辨析《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以主人公于连的个人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道德伦理和个人命运的错综复杂。
小说中最具争议的部分莫过于于连因犯下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的情节,这一情节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了讨论,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舞台剧。
本文将从小说与电影的角度对《红与黑》中于连死刑情节进行辨析,探讨其中的道德和政治问题。
从小说角度看,《红与黑》中于连被判处死刑的情节是如何展现的呢?小说全文通过于连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面和道德沦丧。
于连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小伙子,为了改变命运,他不惜一切手段谋求成功,最终被卷入了一场命案中。
在小说中,司汤达通过《红与黑》这一标题巧妙地表现了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冲突,红色代表了社会的黑暗和贫苦,黑色则代表了个人的野心和欲望。
而于连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被迫选择了以黑色的手段谋求成功,最终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说通过对于连的命运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残酷,而于连被判死刑则成为了小说中的高潮之一。
在小说中,于连被判死刑的情节不仅是对于连个人命运的注定,也是对当时法国社会道德和政治的深刻剖析。
司汤达通过于连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于连被判死刑的背后,是法国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阶级的不公。
小说中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呼吁社会关注个人命运和社会正义,对当时的政治和道德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小说中于连被判死刑的情节不仅是个人悲剧的描述,更是对当时法国社会的审视和批判。
从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角度看,《红与黑》中于连死刑情节在电影中是如何呈现的呢?自20世纪初以来,《红与黑》已经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其中1975年的法国电影《红与黑》是较为经典的一部。
在这部电影中,于连被判死刑的情节被精彩地呈现了出来。
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将小说中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中于连在法庭上的表现、他与家人的最后告别、还有他走向断头台的一幕一幕都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戏剧理论视域下的审判场景——以《红与黑》为例石夏 西北民族大学摘 要:作为《红与黑》中的男主人公,于连一直以其独特的形象与经历吸引着评论家与读者的目光。
当其作为一个罪人受到审判并最终落得悲剧下场时,尤其引得众人的唏嘘,这种对于连的同情,既是书中人所共有的,也可以说是读者所共有的。
而一个罪人之所以可以引起群体的怜悯之情,却并非只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他在受审时的“表演”也对此有所助力。
本文将通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主要从前台的胜利和剧班的失败两个方面对于连的审判场景进行解读,探究其引起“观众”同情心的必然性。
关键词:于连;戈夫曼;审判;表演[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12-02在《红与黑》中,作者只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去描写对于连的审判,但在这章之前却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引言:“当地的人会长久地记住这桩有名的诉讼案。
对被告的同情,引起了认了的骚动,这是因为:他的罪行是骇人的,但并不残忍。
即使是残忍的,可这个年轻人多么英俊啊!他的辉煌的前程就要完了,这更增加了人们的同情。
‘他们会判他死刑吗?’女人们问着她们熟识的男子。
可以看得出,她们在等待回答时,脸色是苍白的。
”[1]这段话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不管从何种情况来说,于连试图谋杀德•瑞那夫人是事实,于连被逮捕、审判期间也没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在之后当地人的心中,于连却一直都是一个受害者值得同情的角色。
一、文本与理论的对应关系按照戈夫曼的说法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表演的戏剧。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出戏剧的表演者,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可以被称作是表演。
[2]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观看戏剧的观众,也可以与别的表演者组成剧班共同表演。
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的环境,就是舞台设置。
笔者从《红与黑》文本中对于连的审判场景中探寻对应关系项,以于连为主要表演者,其他人为观众或者形成剧班,从他们在法庭中的自我呈现来解读这场审判引起的讨论。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红与黑》文本中的审判场景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中主要概念的对应关系,笔者将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表格如下: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红与黑》表演者于连、马蒂尔德等观众陪审团成员;旁听人员等前台马蒂尔德对于连的打扮;德•瓦尔诺男爵傲慢的目光;……后台陪审团退席讨论;……剧班于连与马蒂尔德;于连与律师;马蒂尔德与陪审团;陪审团成员等舞台设置[3]审判厅优雅的建筑;审判厅的环形旁听席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庭中的所有人包括于连、律师、代理检察长、马蒂尔德等等的身份都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转换,相同利益的人聚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剧班,法庭的所有装置、布局就是这部戏剧的舞台设置。
因此,法院对于连的这次审判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表演,于连也凭借这场精彩的表演让书中人和读者对他产生了怜悯之情。
二、个人前台的胜利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将个人的表演分为两种不同的表达:一种是他给予的表达,一种是他流露出来的表达。
他给予的表达是指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主动地、明确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符号传递出来的让观众周知的信息。
他流露出来的表达也可以称为是隐含表达,它预示着表演者表现出来的行动是由某些原因导致的,这些原因与以这种方式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同的,[4]即动因与行为之间出现分离。
个人表演的不同表达与个人的衣着服饰、性别、年龄、外貌、表情、言行等一起构成个人的前台。
个人前台这个术语表示表达性装备中能使我们与表演者产生内在认同的那部分,同时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装备会随着表演者的移动而移动,[5]它是由外表和举止的刺激构成的。
“外表”会告诉我们表演者的身份,我们知道于连拥有令人着迷的外表,这使他天然的在女性心中的形象就趋向于无害,所以本能的,在场的女性甚至部分男性就会认为于连是无辜的。
当一个人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总是想要发现情境中的事实。
[6]在审判的当天,马蒂尔德小姐亲自替于连打扮一番,使他的头发和前额楚楚动人,这让他看上去非常年轻,不到二十岁。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他一出现在,就听见四周有人说:“天主啊!他还很年轻啊!……简直还是个孩子啊……他比画像上还要好看。
”[7]“举止”会告诉我们表演者希望在即将发生的情境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于连在众人的眼里的形象是拥有卓绝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的,就像德•弗利赖先生所说的于连以前在神学院的优秀表现和他的本人优良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他,这与他平时注重自己的个人前台不无关系。
当他作为德•瑞那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第一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为了使自己更加像个教师“他与先前判若两人。
说他庄重是不够确切的,他简直就是庄重的化身”[8],在他介绍完自己后,他的风度和神彩让德•瑞那先生都大吃一惊。
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又当着孩子的面背诵《圣经》。
于连非常注重以这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价值,因此,虽然很多情况下个人前台的外表和举止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于连却尽力让自己做到了112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表和举止的统一。
这种竭尽全力所达成的统一在这时显出了这样的作用:在判决结果宣布之后,所有的女人都在哭泣,这场审判将会被当地的人长久的记住并为之叹息。
三、表演剧班的失败个体对特定情境所做的定义,是需要许多参与者或者亲密合作者来共同完成的。
对于连的这场审判是由当事人、庭长、律师、检察官、陪审员以及旁听席上各式各样的旁听人员组成。
他们因为对最后结果的不同期待构成了不同的剧班。
例如于连与律师所形成的剧班;于连与马蒂尔德形成的剧班;陪审团形成的剧班;甚至马蒂尔德与其他旁听人员组成的剧班。
一般情况下,为了维护剧班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剧班成员都会选择能力足够强能够达到表演效果的个体作为自己的同伴,比如马蒂尔德刻意形成与旁听人员和审判员的剧班。
这些旁听人员中有十几个漂亮的女人,她们从全省各地赶来,一个个明眸传情,对审判充满了无限关切之情。
“几天以前旅馆就已爆满。
索要旁听券的人围着庭长先生。
城里的女人也都想来旁听审判。
街上在叫卖于连的画像,如此等等。
”[9]毫无疑问,人们对于这场审判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同时对于连有着极强的同情心,这些都与马蒂尔德刻意的经营分不开。
她装作一个巴黎女工去看望在狱中的于连,并将这个消息传播开来,造成一个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
她认为当她到达贝尚松为于连奔波时,她的痛苦就被所有女人所知道了,并且引起了她们全部的同情。
她也不在乎自己身份的暴露,甚至认为“看到我这样地位的一个女子对一个被判死刑的男人如此痴情,巴黎沙龙里的人会说些什么呢?这样的感情,只有在英雄时代才能找到,激动人心的正是这样的爱情呀。
”[10]也许正如马蒂尔德所想,这样伟大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能最大程度上激发人心中的怜悯,因此这些多愁善感的贵女们就成了马蒂尔德剧班最忠实的成员。
但是有两个剧班就显得太过松散,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小孩儿在家庭客人面前不合时宜的表现一样,这会让这个家庭的整个表演显得十分尴尬。
很不幸这个“不成熟的小孩儿”的角色在审判场上由这场审判的中心人物—于连担任了,因此这两个没有凝聚力的剧班就这么容易的垮掉了。
不管是于连与律师的剧班还是于连与马蒂尔德的剧班都有这样一个难解的情况,那就是马蒂尔德和律师千方百计地想要为于连洗脱罪名,但于连却一直承认自己有罪。
于连接受审判的原因是他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但是德•瑞那夫人从清醒后就开始为他脱罪,律师也认为,只要于连说自己是因为嫉妒之心才向德•瑞那夫人开的枪,那么这件案子就还有转机。
但是于连却坚决不请求任何宽恕,不抱任何幻想,他认为他居然企图杀害最值得他尊敬和钦佩的女人,而现在死亡在等着他,这是很公平的。
所以在最后的审判时刻,他坦然承认了他的罪行,一心赴死。
由于连组成的这两个剧班因为内部人员目标原则的不一致,因此没能达成预定的目标。
最后对于于连的判决显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这两个剧班的松散造成的。
最后我们还可以谈一谈马蒂尔德作为一个人的剧班与陪审团剧班之间的互动问题,马蒂尔德小姐为了让于连可以脱罪,试图用金钱与陪审团组成的剧班达成共识。
这时候金钱作为纽带连接着马蒂尔德和陪审团,德•弗利赖先生毫不怀疑自己可以救出于连,并告诉马蒂尔德自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陪审团的意见。
但是在剧班表演中,时常会出现意外,很不幸的是德•瓦尔诺男爵这个意外在陪审团这个剧班中成为了支配和控制这个剧班表演行为的人。
两个剧班之间的互动可以相互制约,但也是充满风险的。
德•瓦尔诺先生这个不确定因素以他的权利得出了判决:于连•索雷尔犯有有预谋的杀人罪,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红与黑》中,于连经过审判,最终走上了断头台。
但不论是当时的围观群众还是如今作为读者的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觉得这个结局过于悲惨。
这大概也是因为作为一个表演者,不管是从外形还是从举止来看,于连都趋于完美,当我们无法身临其境时,他的表演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冲击。
最后的审判场景是于连最后也是最真诚的一场表演,法庭作为最后的舞台,对于表演者来说已经不存在前台后台的区别,他所表现的只剩下自己内心想表达的而已。
也许因为是剧终场又是揭下面具的一场表演,它才如此让人难以割舍。
注释:[1](法)司汤达:《红与黑》,董红钧译,花城出版社,2014年,第515页。
[2]表演:用来指代个体持续面对一组特定观察者时所表现的、并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
[3]前台:在表演中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有意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观众能够产生对表演者的认同;是被强调的事实。
后台:与前台相关联,但在这里所呈现的表演往往制造出的是与前台相反的效果;是被掩盖的事实。
剧班:又称“表演剧班”,表示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协同配合的任何一组人。
舞台设置:包括舞台布局,设施,装饰以及一些为表演者表演而在舞台空间所设置的布景,道具等。
[4](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5]同上,第20页[6]同上,第212页。
[7](法)司汤达:《红与黑》,董红钧译,花城出版社,2014年, 第517页。
[8]同上,第34页。
[9]同上,第515页。
[10]同上,第507页。
参考文献:[1]司汤达.《红与黑》[M].董红钧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7.[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3]黄瑶.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透视角色表演与角色外活动 [J].《学理论》,2013(09):83-8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