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轮复习作文素材篇:王永庆

合集下载

王永庆的创业故事

王永庆的创业故事

王永庆的创业故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于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光环,却没有看到,在成功之后,他们付出了我们不曾忍受的艰难困苦。

下面店铺分享关于王永庆的创业故事。

王永庆的创业故事:第一个100万王永庆年龄:逝于2008年,享年92岁。

创业时间:1932年开了一家米店第一桶金:木材生意1916年生于台湾新店直潭的王永庆,出身贫寒,父亲体弱多病,大多仰赖母亲务农维持家计。

15岁的王永庆离开故乡远赴嘉义工作,在一家米店做学徒小工。

勤奋好学的王永庆,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还处处留心老板的经营窍门。

16岁时,王永庆靠着父亲四处张罗的200元资金开了自己的米店。

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王永庆认为勤奋工作是自己能改变困境的法宝。

隔壁的米店一般下午六点就打烊了,而他十点半才关门。

此外,王永庆也开始运用一些自己摸索出的技巧。

比如卖米时,他会主动问对方家里有几个人,以估算出这个家庭大概在哪一天吃完米,在这一天快到来时主动送米上门。

依靠这样的贴心服务,王永庆的米店受到很多老顾客的青睐,他又创立了碾米厂。

后来在朋友的资助下,他从1943年开始了木材生意,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不久后便血本无归,这段时间也是他创业以来最黯淡的时期。

后来朋友的再次出手帮忙,他才得以在木材行业立稳脚步。

随着日本战败退出台湾,当地的各种基础建设需要大量木材,王永庆由此积累起了资本。

1951年,战后起步的世界石化行业开始在东亚兴盛,当时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尹仲容号召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加入这个行业。

在检视银行系统的账户后,相关部门发现从开米店起家的木材商王永庆竟然是存款最多的企业家之一,高达千万元。

王永庆接受了尹的建议,进入塑料行业,1954年成立了福懋塑料公司(即台塑集团的前身)。

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必备励志素材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必备励志素材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必备励志素材(一)30岁那年的某天,阳光十分地刺眼。

走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冰冷和无情。

这是我来广州的第25天,兜里的盘缠已不够我买一张回家的车票,肚子这会儿正疯狂地闹罢工呢,看着路边小店里刚出笼的还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我使劲咽了咽流到嘴角的口水。

直到现在我仍像是在梦中蹒跚,因为一个月前我还是一名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人,每月领几张固定的胀不饱也饿不死的大钞,但是转眼间,这一切都不再属于我——我辞职了。

这时候,我的手里多了一份《广州日报》———地上捡的。

报上有不少招聘启事,我急促地看下去,招聘单位大多要求的是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凭、有工作经验,此外还有年龄的限制。

而我已经年满30了,而且只读了个高中毕业,虽然通过自学拿到了一张大专文凭,可在这里,我所谓的条件显得是多么的寒碜!正当我准备泄气地扔掉报纸的时候,一家保险公司刊登的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高中文化就行,对工作经验和年龄也没有严格的规定。

我为之一振,马上拿着城市地图按着报上的地址,紧张地找向这家保险公司。

等我寻到保险公司时已快到中午了,前来应聘的人仍然很多,我看到大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个个精神焕发,踌躇满志,再看看自己,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心一下子凉了很多。

终于轮到我了。

主考官是一个年过半百而华发早生的男子,沧桑而严峻。

“你以前从事过类似的工作吗?”“你怎么看待保险业的前景?”“你认为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吗?”……我本来就不善言辞,加上是第一次应聘,所以一连串的提问考得我不知所措、狼狈不堪。

我知道自己没什么希望了。

主考官不大耐烦地问:“就你这素质,凭什么来应聘?”也许正是这句话刺伤了我,我忽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紫红着脸激动地说:“凭什么?凭我是一个父亲我要让我的女儿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凭我不愿呆在家里吃闲饭让老婆养着……”主考官愣住了,接着不经意地笑了笑……令人惊讶的是,我被录用了。

上班头一天,又是那个主考官(公司某部门经理)领我来到窗边,指着外面林立的大厦和匆匆的人流,说:“看清楚了,将来他们都可能成为你的客户。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王永庆的工作励志故事: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王永庆的工作励志故事: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

王永庆的工作励志故事: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方我少年时, 读书气嶙峋。

常怀四海志, 放眼横八垠。

——张百熙孔子曰: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 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 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当其中的一个环节出错的时候, 就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

因此, 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

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 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在刚开始投资塑料业时, 台湾对成分是聚乙烯化合物的树脂的需求量特别少, 台塑首期年产100吨, 而台湾年需求量只有20吨, 这对台塑打击很大, 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面对这一现实, 王永庆经过反复分析研究, 最后决定: 继续扩大生产!王永庆认为与其守株待兔, 不如勇敢创造市场。

只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 把售价压下来, 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扩大生产的同时, 王永庆又创办了一个加工台塑产品的公司,即南亚塑胶工业公司, 专为台塑进行下游加工生产。

按王永庆的说法,“当时真是骑虎难下”。

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 台塑和南亚的业务开始好转, 奠定了他在塑料工业的基础。

这件事后, 王永庆也领悟到了许多经营诀窍。

他认为, 凡是在产品滞销与市场萧条的时期, 正是企业锻炼拼搏的最好时机。

越是在这种时候,经营者越是要沉着冷静, 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若有余力的话, 则可以拟订一个完善的投资计划, 掌握适当的时机, 做有效的前瞻性投资, 化危机为契机。

王永庆说: “卖冰淇淋的公司应该在冬天开业。

” 其含义就在于冬天卖冰淇淋, 生意清淡, 必定促使卖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

那么, 夏天来临时, 就会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明显的优势。

有位哲人说: “有深谋远虑的才能, 就能计事于未来之中, 理事于未形之中, 决策于未萌之中, 立功于未知之中。

倘若一个谋略, 令天下人识破, 那么这个谋略便不是上等的谋略。

图谋大事之人, 必须有详尽周全的措施和高瞻远瞩的见识。

时代终结者王永庆

时代终结者王永庆

迄今,阙清贤在台塑集团工作了36年,他从一名基层员工升任部门负责人,在台塑集团,像他这样有着多年工龄的员工数不胜数。
在阙清贤的印象中,王永庆是一位“非常仁慈、管理非常严的董事长,他对部属非常好,但在工作上的要求很严格”。
王永庆的办公室在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201号的台塑总部大楼的二楼,阙清贤的办公室在五楼,在阙清贤的记忆中,晚年的王永庆还常来台塑集团上班,“大概最近一两年他(王永庆)都是下午上班,有时三四点来,五六点就可以下班了,但他天天上班,从来没有休过”。
台湾《Smart智富月刊》为此评价,如此的“黄金比例”,显示王永庆、王永在二老苦心布局接班计划,为台塑下一个50年铺路,向百年基业迈进的智慧。
在2007年11月10日的台塑集团第三十届运动会上,王永庆亲临主持,一站半个多小时。事实上,在“七人决策小组”接棒后,除了每年一度的台塑集团运动大会王永庆一定会公开露面之外,其余时间在公开场合,鲜见王永庆身影。近两年来,对于王永庆身体欠安的传闻一直层出不穷,台塑集团数度辟谣。
“人生在世有始必有终,无人可以例外,重要的是,在来去之间的生命内涵。我们敬爱的大家长一生律己甚严……各方各面都已臻至圆满,可以无悔无憾。其为人处事的理念、勤劳朴实的态度、追根究柢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社会的胸怀,早已深深融入同仁的工作及生活中,相信他的精神将与我们长相左右”,王文渊表示,台塑集团行政中心全体委员与他本人此时均怀着万分悲恸的心情,“但是我们都必须化悲伤为力量,期盼全体同仁秉承我们敬爱的大家长所留传的精神理念,大家共同以无比勇敢的力量,齐心努力,继续开创新局,以求不负大家长的深切期待”。
“七人决策小组”包括,由王永庆弟弟王永在的长子王文渊担任台塑行政中心总裁,现今61岁的王文渊已是台塑帝国的首席接班人,王永庆的女儿、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王瑞华担任副总裁,此外,王永在次子王文潮及王永庆的女儿王瑞瑜担任委员,其余三人为台塑老将,分别是台塑总经理李志村、南亚塑料总经理吴钦仁与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杨兆麟。

压力与成长作文

压力与成长作文

压力与成长作文【篇一:成长需要压力作文】成长需要压力中国有句民谚,“动力来自压力,”是理论的经典,是历史的精髓。

从没见过温室里的小花能够忍耐风吹雨打,从没看过盆栽的植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成长是需要压力的,只有将蒙受的压力适合地转变为行进的动力,才有可能收获成长的幸福。

古今中外,许很多多的事实都足以证明。

压力的确能力产生动力,魔难的确是一种宝贵的财产。

“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颠沛流离、失学、伤父之痛,依靠坚强的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

“策划之神”台湾王永庆更是出生贫穷,小学毕业后便离家打工,几经挫折后确立了台塑企业的伟业。

跳水名将伏明霞 7 岁开始练习,不知吃了不知多少苦,流了不知多少泪,为改正关节压上100 多斤的重量,一压就是几十分钟,关节痛苦煎熬的程度,像决堤河水哗哗流淌的眼泪就是证明。

1990 年 7 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友善运动会上,面对人高马大的外国运动员,伏明霞就像童话里的小矮人。

但是她依靠自己多年苦练的功夫,一枝独秀,技压群芳,终於夺得女子10 米跳台跳水金牌。

中国小女孩一下子爆出了世界大赛的冷门。

“人们最优秀的工作常常在处于窘境的状况下做出。

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难过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喜悦剂。

”这些名人成长的故事不就是名言最好的论证?进入中学后,固然我的成绩其实不是很拔尖。

可是,我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

因为我理解她对我来说虽是一个压力,可是我深信自己必定会超出她的。

就这样,我每日都不断的努力仔细学习,经过几次考试,我与她的分数还是相差甚远,可是我却深信自己一定能超出她的,我努力着,坚持着,一步一个脚迹。

固然压力甚大,因为我进步的同时她也在进步,可是,我最后坚持下来了。

渐渐。

我超出了她,我宽慰的笑了。

我在心底里深深地感谢着她,是她让我不断进步。

生活中,父亲母亲给我们压力 ;老师给我们压力;家长给我们压力;尊长给我们压力;他们给我们的压力何尝不是一种关怀呢?我们要把这类压力变换成一种动力,激励我们行进。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时文阅读第一辑 王永庆球童的成长秘籍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时文阅读第一辑 王永庆球童的成长秘籍

王永庆球童的成长秘籍•王永庆见我一介学生,还要兼职做两份工作,问我:“你是不是家里很穷?”我告诉他:“我是矿工的儿子。

”他说:“没关系,我以前比你更穷。

”1969年,我背负沉重的家计,就读于台北商专会统科。

科主任许留芬给我介绍了一个在高尔夫球场打工的机会——有个企业家经常一大早就来打球,如果愿意,可以当他的球童。

当时,台塑的名气不像现在这么响亮,我压根儿不知道我服务的对象竟是台塑集团的董事长王永庆,只知道他姓王。

王永庆见我一介学生,还要兼职做两份工作,问我:“你是不是家里很穷?”我告诉他:“我是矿工的儿子。

”他说:“没关系,我以前比你更穷。

只要有心,就能改变困境。

”当过一段时间的球童后,王永庆跟我说:“你没打过球怎么知道我打得好不好,什么都不懂怎么当我的球童!有机会你也要练习打球,这样以后才能教我打球啊!难道你只想一辈子帮人捡球吗?”一辈子帮人捡球?我虽然没有这样的打算,但在我的脑海里,也从没想过穷人家的孩子有机会教企业家打高尔夫球。

王永庆的一席话开启了我生命中的另一扇门。

我心想,论事业,也许我不太可能比他更成功,但说到打球,我的时间比他多多了。

专科第一年暑假,除了当球童、打工的时间外,我几乎都在球场练习打高尔夫球。

暑假结束前,第三洞,186码的距离,我有一天做到了一杆进洞。

看到我的进步,王永庆十分惊喜:“不错不错,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当我的教练了。

从今以后,只要我有打球的一天,永远都指定你担任我的球童。

”Two几年暑假下来,我每天修自己的球路,球技越来越好。

我开始认为,读书是多余的,以后我可以以高尔夫球为生。

只要有企业家,就会有人打球,高尔夫球绝对不会消失。

毕业前夕,我告诉王永庆,我想当教练,教人打球可以赚很多钱。

王永庆不仅没鼓励我,反而泼了我一头冷水:“小蔡,你小小年纪,怎么一天到晚想赚钱。

你不读书,将来就不会有前途。

老是在这里混,前途在哪里?”我想一想,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学历不高的人,容易迷失在金钱堆里。

勤劳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作文素材

勤劳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作文素材

勤劳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作文素材在成功的路上,我们只有不懒惰,不胆怯,脚踏实地的,勤奋不辍,才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勤劳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勤劳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勤劳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的国家,古代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至理名言,诸如:“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勤能补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是对勤劳最好的诠释。

陶侃是东晋著名的将领。

每当闲来无事,就在早晨把一百块大砖搬运到房间里,到了晚上又把砖搬出去。

旁人很奇怪,陶侃便向他们解释说:“我搬砖是为了锻炼身体,我担心自己生活的太过安逸,精力懈弛,将来不能任事。

”勤劳是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很多人勤劳是因为受生活的压力所迫,像陶侃这样生活安逸时仍然能够保持勤劳和俭朴的本色,更是难得。

有这样一个人,他每天晚上10点睡觉,2点半起床办公,每周坚持工作100多小时。

在万籁俱寂的晨早,台塑大楼每天总会传来沉稳而缓慢的脚步声,出现一个颀长的身影,脊背挺直。

他就是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

他每天如此,52年如一日。

他常说:“要常常提醒自己,稍一松懈就会导致衰退,要有‘富不过三代’的警觉。

”“一勤天下无难事”这句话贯穿了他整个奋斗的一生。

他于1917年1月18日出生在台北县一个俗称“情人谷”的偏僻地方,父母以种茶为生,家境十分贫寒,每日三餐以番薯充饥。

7岁时,他在离家10公里外的地方上学,他必须一大早就起床,到附近的水井提水,把家中的大水缸装满水后再步行上学。

放学后,他还经常要肩扛一袋50斤重的饲料返家养猪……即使王永庆已身为董事长,已经是富翁,但王永庆仍然没有放松懈怠,没有坐享其成,而是一直谨记懒惰带来的后果,一如以往,保持一贯勤劳的作风,努力地奋斗着。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勤劳致富的道理。

这些名人轶事,经典名言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的幸福,学业的成功,都源自于勤劳。

《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阅读答案

《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阅读答案

《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阅读答案(2)《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经营之神”是怎样炼成的——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袁飞最近,一本叫做《筚路蓝缕———王永庆石化产业王国之路》的人物传记被各地的国企领导人争相阅读,书的主人公就是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经营之神”王永庆。

在新书发布会上,组织编写这本书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直言:“我们很多企业事情做得很漂亮,但就是没什么绩效,追究下来主要是我们的企业不计成本。

而王永庆先生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李荣融未曾与王永庆谋面,但他对同事讲述的王永庆的一个小故事“很有感触”。

那是在一次正式宴会上,餐桌转盘上有一些别人掉下的菜肴,王永庆见了,不声不响地夹起,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吃干净。

“一个产值占到台湾GNP百分之十几的集团的董事长如此节俭,他节俭得有资格,有底气,有雅量。

”李荣融说。

此前在李荣融参加的编委扩大会议上,国资委请来了中石油等中央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民营企业代表——大连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

徐明回忆说,起初很纳闷为什么大陆的国资委主任对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那么感兴趣,后来明白了:企业不分属性,绩效盈利是相同的。

王永庆的很多生活细节都让人感动。

一位一直负责企业改制研究的人士举例说,王永庆在外用早餐时喜欢喝牛奶和吃煎鸡蛋,为了多喝一口牛奶,他总是先喝掉一点然后再叫服务生把鸡蛋放进去,免得把牛奶溢出来。

每次用完餐后,王永庆总会把牙签折断成两截来使用。

有时王老先生甚至自己修抽水马桶,“记得有一次请人来修都修不好,他自己动手反而修好了。

”王永庆的高参、长庚大学商学院院长吴寿山说。

吴寿山记得,还有一次公司董事会休息期间,王永庆在上完洗手间出来时,“啪”的一声就把里面的灯关了,“黑乎乎的,你想这对他身边的高管的冲击会有多大。

”另外,王永庆的公文包也非常普通,“一般人难以想象他这样的大老板用这样普通的包。

”编委会成员、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王永庆很会算账,他可以把生产的玩具车的零部件拆成1000多个,来分别核算成本,“价格精确到几厘,然后再跟制造商、承包商进行谈判。

励志的文章精选:从一粒米成功

励志的文章精选:从一粒米成功

励志的文章精选:从一粒米成功励志的文章精选:从一粒米成功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

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

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

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

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

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读王永庆的“七种武器”有感20030626

读王永庆的“七种武器”有感20030626

成功的基石奋进的乐章——读《王永庆的“七种武器”》有感企业发展部雷晖读罢《王永庆的“七种武器”》,既受鼓舞、鞭策,又感到受益匪浅。

被誉为“塑胶大王”、“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穷得无立锥之地到成为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如此盛名的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

他的成功全靠“七种武器”取得,而这“七种武器”同样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勤:“一勤天下无难事”。

这句话贯穿了王永庆的整个人生。

16岁的王永庆靠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开了一家米店,同隔壁一家日本人开的米店开展了竞争。

为了改变小米店的生意一直冷冷清清的局面。

初涉商场的王永庆认准了一个“勤”字。

为了提高米的质量,王永庆把米中的杂质一粒粒拣干净,此举大受顾客的欢迎。

他坚持送米上门、收款,帮顾客把米缸擦洗干净,再把米倒进去。

这个有心的年轻人,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上面记录着每家有几口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需要买米,到时便主动送货,不让顾客为这些生活琐事费神。

就这样米店的生意越做越火,原来一天卖12斗米,后来一天能卖100多斗。

王永庆常常提醒自已,做事要勤俭,稍一松懈就会导致衰退。

这种危机意识也是台塑企业一直坚持的经营观念。

60多年来,他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早上4点起床,适当运动后,读书看报1小时,然后就整天泡在公司或工厂埋头工作,连星期日也是如此。

现在,他住在台塑办公大楼的13层,而不是人们想象中豪华的郊外别墅。

“勤能补拙”,这正是王永庆几十年的人生写照。

他告诉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要勤奋、勤俭,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个细节,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

二是韧:从自己的创业经历中,王永庆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失意时要卧薪尝胆,不要轻言放弃,为新机遇的到来做好一切准备。

1954年3月,38岁的王永庆与人合作筹建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时,公司年产塑胶1200吨,而台湾本地最多只需要240吨。

中小学作文素材:哲理故事:渡过难关

中小学作文素材:哲理故事:渡过难关

哲理故事:渡过难关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在成功之前曾遭遇种种挫折。

在他本人的著作《生根·深耕》中,王永庆这样回忆与评述他的一段往事:
当时乡下各个家庭都饲养鸡、鸭、鹅,但自从战争严重缺粮以来,各家饲养的鹅大多骨瘦如柴,苟延残喘。

我就想,如果能找出饲料,养鹅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当时农村收取高丽菜以后都将菜根和粗叶弃留在田地,我就雇工收回,另外向碾米组织购买稻米的碎米死米,混合起来作为饲料,同时收购各乡农户养得半死不活的瘦鹅,集中起来进行饲养。

瘦鹅看到食物就拼命吞食,一直到喉咙塞满食物为止。

经过饲养以后,瘦鹅三个月就变成肥壮的鹅,重量增加两三倍,成果丰硕。

这些瘦鹅经过长时期的饥饿,仍然不残废,即可见其生命力相当强韧,加以饲养以后甚至比一般的鹅还要良好。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百姓不能完全伸脚出手,隔绝于自我的期望与理想之外,这种境遇就如同瘦鹅每天惨淡地接受饥饿折磨一样。

但台湾的中国人,也要像瘦鹅一样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才能够长时期忍受折磨,度过重重难关生存下去。

这就是王永庆的瘦鹅理论。

所以,失败从没有让王永庆消沉,反而能激发他更强韧的生命力,帮他渡过难关。

Tips: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体现。

写作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
到的,需要学生不断的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

离不开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勤快的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7)[页6]

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7)[页6]

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7)[页6]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7)2009年高考经典作文素材汇编(7)王永庆的生活非常俭朴,他对穿着的要求是大方整洁,从不计较衣服的新旧及款式。

他生平最喜欢收藏名人字画,然后就是听戏,并常年坚持慢跑锻炼。

他的子女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父亲是个富豪。

王永庆认为长途电话费太贵,除了生意上的必要联系外,他不赞成子女们常打电话回家。

但他又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

为省邮资,他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每封信都是密密麻麻好几张。

他生活之俭朴和工作之勤奋,在台湾企业界人士中恐怕无人能及。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王永庆曾感慨地说:“今天我能在事业上有一点成就,主要是我对所认定的目标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绝不以任何理由退缩。

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有限,必须全神贯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如愿以偿。

”王永庆当年投身塑胶这一陌生领域时,完全是一窍不通。

当时一位化学家曾讽刺他:“一个土包子连塑胶为何物都不知道,居然想办工厂,不赔光老本才怪。

”但他和千千万万白手起家的人一样,能正视现实。

虽然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身无专长,靠的都是后天的努力,但他60多年来,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连星期日也如此。

创业之初,他对塑胶一无所知,后来,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反而在这一领域有了许多创新和独到的见解,使得他的企业充满竞争力,从而取得飞速发展。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被称为新时代共产党榜样的牛玉儒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

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

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长青。

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创造飞行奇迹的空军试飞员梁万俊鹰是天空中最娴熟的飞行家,但是他却有比鹰还要优秀的飞行技能。

万米高空之上,数险并发之际,他从容镇静,瞬间的选择注定了这次飞行像彩虹一样辉煌。

2021可为与有为作文素材优秀精选

2021可为与有为作文素材优秀精选

2021可为与有为作文素材精选优秀为什么中国院士王辰表示不认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为什么人们每天被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为什么有人本是去买风衣,却买了一双打折的鞋?这一切根源在于他们的选择。

他们选择主动亦或是被动,而在我看来,主动优于被动。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你有了这方面的兴趣,即使是磨难重重,你也会主动去追求她。

钟阳对采集样本充满了兴趣,他便主动到了鲜有科学家涉足的青藏高原,忍受高原反响,体力透支等身体折磨,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为自己的工作奔波——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千部学院报告。

被誉为“燕京第九景〞的张秉贵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别人都在家休息时,他却主动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仔细了解糖果知识,他主动积极练习。

最终把自己的手变成秤,把头脑变成计算器。

他们都因自己的主动付出而实现。

因为主动,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一切付出都显得意义非凡,人生的伟大与不平凡。

鲁迅曾提出“拿来主义〞,所谓的拿来主义也就是我们要主动挑选。

曾经的我们由于被动接受着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水,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导致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试想我们假设是主动去挑选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着这些送来的东西。

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其实不难想象,当我们着眼于现代的中国,我们因主动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主动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逐渐趋近世于世界舞台的中央。

因为主动,中国不在落后,中国的明天更加辉煌,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力量更加重要。

曾经的我们,因闭关锁国,不主动探索进步之路,我们落后挨打。

现在的我们积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构成“地球村〞。

被动的接受是无选择性的,而主动却不一样,无论是主动做什么,我们都具有优越性。

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于主动相伴。

一个人身上最珍贵的特点,那就是实在。

人生也贵在一个“真〞字上面。

这也是积极的表现。

细节决定成败中考作文

细节决定成败中考作文

细节决定成败中考作文细节决定成败中考作文1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

第二年,王永庆做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元。

16岁的王永庆在嘉义开起了自己的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县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口袋里仅有借来的200元钱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了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张最晚,规模最小,知道的人极少,不仅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且连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起初,米店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对生意场的生疏,还有商海里“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竞争,让王永庆举步维艰。

他眺望烟波浩淼的大海,巨浪排空,水天相拥,涛声呼啸,险象环生,眼看又一轮台风快要袭来。

大多数海鸟都蜷缩在巢中,可是海鸥依然小心翼翼地迎风搏浪,在风口浪尖上展翅翱翔。

海鸥为什么能在惊涛骇浪中安全穿梭呢?想到这里,王永庆突然有了主意,他决定另辟蹊径。

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容易掺杂在米里。

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

王永庆却从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先一点一点地捡出来,然后再卖。

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

就这样,很多人成了他的“回头客”。

但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要在服务上下工夫。

那时候,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王永庆的米店,却开始主动送米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项目大受欢迎。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负责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永庆的经营之道
压力管理 退一步即无死所 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在人为压力逼迫下的管理之 道。具体地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及所有从 业人员存在紧迫感。“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 始终对此深信不已,他认为承受适度的压力,甚至 主动迎接挑战,更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旺盛生命 力,因此无论对人还是对己,王永庆都提倡严格要 求。 奖励管理 物质+精神
王永慶的死因
15日晚9時38分(美東時間16日9 時38分)驟逝。死因一度傳出是 因一口痰堵住食道,引發心肺 衰竭,但台塑集團表示“是在 睡眠中安詳辭世”。
透视财富的本质,它终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 理和支配之用,没有人可以真正拥有 。
人生最大的意义和 价值所在,乃是藉 由一己力量的发挥, 能够对于社会作出 实质贡献 。 ——王永庆
王永庆为了贯彻“从基层做起”的理念,严格规定台塑关系企业的 大专新近人员,不论任何科系,不论将来担任何种职务,更不论他是谁 的儿子(王永庆的儿子也比例外),一律得参加轮班训练,从最基层做 起。在六个月的训练期间,他们将被派到泰山、彰化、宜兰、高雄等厂 区,直接到生产的最前线,实际参与轮班的生产作业。
第六課 切身感
培养休戚相关的切身感 企业的管理制度若能造成员工的切身感 员工的潜能可能发挥到十成以上
切身感的经营哲学 三和尚挑水喝
只有一个和尚时,下山提水与他个人有切身关系(否则一定没 水喝),所以会去提;两个和尚时,下山抬水与他们有切身关系, 所以会去抬;三个和尚时,我推给你,你推给他,自私心涌现,切 身关系消失,当然没有人愿意去提水。 王永庆认为,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有自己的事业最有切身感, 才会下苦心去经营。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工作环境若能造成员工的切 身感,员工的潜能至少可以发挥到十成以上。 王永庆说:“企业规模发展愈大,人员用得愈多,切身感就会 逐渐淡薄,这似乎是很难避免的自然趋势。以我的看法,要求,比 较可行的方式应该是找适当的人和你合作,使他和公司的经营纯净 休戚相关,因此而产生切身感,和你同心协力,谋求发展。”
王永庆的祖父劳苦了一辈子,最后只给孙子 留下了一条教训。他对王永庆说:“种茶这一 行,看来是难以为生的。就是饿不死,也吃不 饱。你是读过书的人,希望你不要再困在这里, 还是立志出门闯天下吧!”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 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第二年,王 永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 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块钱。 经营制胜的法宝——服务与品质
第二,学问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验证 “懂得一堆知识而不懂得消化、利用, 充其量只是一个书生、一个书呆子,知识也是死的、没有用的。”
第三,知识学问与实践经验必须互相搭配 读一本书,必须结合自己实际 的经验,互相印证启发,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你完全没有经验,书看了也不 懂,勉强硬背下来,那就是理论的;这么一来,经验仍然是作者的,不能成 为你的经验了。
王永慶給年輕人的8堂課
王永慶的經營智慧,歷久彌新他遠 大的眼光與獨到 的見解,經歷了時 代變遷,更能顯出如鑽石般的光芒! 他創業七十年的寶貴經驗,都凝練 成8堂課,給社會新鮮人明確的方向 與啟發!
经营成功的八大秘诀
穷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 绝不罢休。 务本精神;凡是只求根本,只求合理, 不问结果。 瘦鹅理论;忍饥挨饿,坚韧不屈,等待 机会的到来。 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 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 越丰富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 度,发挥员工最大的潜能。 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 下游客户,企业由此得以蓬勃发展。 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 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的利益。
“追求舒适与快乐的代价,就是刻苦耐劳。” “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让你能获得的,凡事一定要经过苦心地 追求、经验,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奥妙而有所收获。” “人在困苦当中,往往会养成一种坚毅力,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有了环境的条 件可以配合,成长就会很快,甚至超越一般人。”
第四課 基層做起
不怕从基层做起 除了必须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之外, 还必须选定目标,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成功没有捷径,就是要勤劳
王永慶在年輕時以賣米起家,到 府服務、主動送米、按月依客戶 發薪日收款,可見當時已深知以 客為尊、客戶至上的道理。
王永慶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學歷不等於實力,只有從實務經 驗才能培養堅強的實力。實務經 驗愈豐富,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王永慶的夢想
發展汽車工業是王永慶的一大夢想。早在30年前,王永慶就有意參 與台灣官方提出的“汽車發展方案”,進入汽車製造領域,但受制於 時空的限制與官方對既有汽車工業的保護,王永慶未能實現,但卻始 終沒有放棄對發展汽車工業的追求。即使到了晚年的時候,王永慶還 希望實現昔日建立汽車工業的夢想。 1994年,台塑旗下的南亞公司建立了汽車研發團隊,製訂了年產15 萬輛轎車的規劃。然而,王永慶的汽車生產計劃曝光後,引起台灣汽 車行業一片震驚,卻再次受挫。 這一汽車發展計劃流產後,王永慶開始將目標轉向發展電動汽車方向。 依王永慶的規劃,他主導的具官方背景的“亞太投資公司”,從美國 引進電動汽車生產技術,結合大陸的原料,在海峽兩岸共同發展電動 汽車。王永慶還認為,要建立汽車工業,就必鬚髮展相關的配套工業, 為此還提出發展電力、鋼鐵、煉鋁、機械與電子等工業。
台塑的激励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物质的,即金钱 奖励;另一类是精神的。有关台塑的金钱奖励以年 终奖金与改善奖金最为有名。王永庆私下发给管理 人员的奖金称为“另一包”,即公开奖金之外的奖 金。对于一般职员,则采取“创造利润,员工分享” 的做法。台塑员工都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得到相应的 报酬,因此都拼命地工作,王永庆的“奖励管理” 制度造成了“1+1=3”的效果。
第七課 價廉物美
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 户,企业由此得以蓬勃发展。 在台塑企業內,最常講的一句話是: 「多爭取一塊錢生意,也許要受外 在環境的限制;但節省一塊錢,可 以靠自己努力。節省一塊錢,不就 等於淨賺一塊錢。」
第八課 客戶至上
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 益自己才能有最大的利益。 客户就是市场。
在人员选拔、使用上,王永庆说:
“寻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是,自己企业内 部的管理工作先要做好;管理上了轨道,大家懂得做事, 高层经理人才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乐,人才自然就被 发掘出来了。自己企业内部先行健全起来,是一条最好 的选拔人才之道。”
"就像苦苦的研究一样东西,到了紧要阶段,参观人 家的制造,触类旁通,一点就会;如果不经苦苦的研究 追求,参观人家的制造,仍然一无所得。要自己经过分 析,知道追求的目的,才知道找怎样的人才,否则空言 找人才,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不懂得用。还有, 人才找来了,因为自己的无知,三言两语便认为不行的 也多得是;或者因为本身制度的不健全,好好的人才来 了,不久就失望而去。" 负责人事的台塑高级专员陈清标说:"通过内部的甄选有两大优点,一 方面可以改善人员闲置与人力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则因人员已熟悉环境, 训练时间可以节省下来。"这样就可发挥轮调的作用,将不适合现职的人, 或对现职有倦怠的人另换一个工作,使其更能发挥所长,而且分工太细组 织僵化等现象,也可以从调任中消除掉。
实务经验很重要学历不等于实力, 只有从实践经验中才能培养出坚强的实力。 实践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读书求学请留意三个重点 第一,认清读书的目的 “进修也好,深造也好,必须先弄清楚自己需要 的是什么?进修深造为的是什么目的?不要总以追求虚荣的心理去从事,我 认为这是没有用的。希望能继续进修深造,有这种进取心是好的,但凡事要 有妥善的准备,先弄清楚你为什么要进修?为什么要到国外去深造?好多好 多人没有目标,似乎是为‘深造而深造’,这是最要不得的。”
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 , 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 1958年,王永庆成立“南亚塑料公司”直接作为台塑产品的 下游加工与销售业者。 1978年,台塑的营收业绩创下10亿美元新纪录。
目前,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包 括炼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 电子材料、半导体、汽车、发电、机械、运 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是 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 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 化的完整产业链,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 业集团。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员工总数 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1.5万亿新台币。
台湾塑胶大王——王永庆
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 2008年10月15日),台湾 台北人,祖籍福建安溪。生 于台湾日治时期台北近郊的 直潭(今属台北县新店市)、 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为台 湾著名的企业家、台塑集团 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 营之神”。
王永庆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母亲出外去捡煤块和木柴, 希望能换点零钱,或者供自己家烧水做饭。王永庆7岁那年, 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失学,取出多年积攒起来的几个铜 板,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 小永庆9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 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 到了母亲的肩上。没几年,小永庆 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只得依依不舍 地告别了学校。
第一課 追根究底
事事要求“止于至善”,也就是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 石出,绝不罢休的态度。
有一次,他们开会讨论做一个塑胶椅子。报告的人把结合 管多少钱,椅垫多少钱。尼龙布和贴纸多少钱、工资多少钱, 都算得很清楚,合计五百五十元。每个项目的花费在成本分析 上统统列出来了。 但王永庆追问:“椅垫用的PVC泡棉一公斤五十六元,品质和其 他的比较起来怎么样?价格如何?有没有竞争条件?” 报告人“。。。。” 王永庆:“这PVC泡棉用什么做?” “用废料,一公斤四十元” “那么大量做的话。废料来源有没有问题呢?” “。。。。” “南亚卖给裁剪组合,在裁剪后收回来的塑料废料1公斤多少钱 呢?” “20元。” “那么成本1公斤只能算20元,不能算40元。塑料发泡机用什么样的? 什么技术?原料多少?工资多少?消耗能不能控制?能不能使工资合 理化?生产效率能不能再提高?” 结果报告人也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