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财政的原因及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土地财政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中国土地财政的现状与问题1、土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土地资源利用低效,粗放型开发现象严重。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埋下了财政风险隐患。

三、土地财政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土地财政问题愈加突出。

2、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如土地出让金制度不合理、土地资源监管不力等,导致土地财政问题的产生。

3、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过于注重短期政绩。

许多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四、解决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的对策与建议1、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资源监管。

应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抑制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行为;同时,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防止粗放型开发。

2、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注重长期发展目标。

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更加长远利益,减少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3、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土地财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深入探析土地财政的成因,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是有限资源,但需求却是无限的。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土地价格居高不下。

这种供需矛盾促使了土地财政的出现。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等方式,从土地开发中获取资金。

土地财政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弥补了其他税收收入的不足。

土地财政的成因还与政府地方利益相关。

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取费用,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地方发展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财政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

地方政府往往会积极推动土地开发,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还与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密切相关。

政府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出让标准等政策,来控制土地的供给和使用。

政府的土地政策直接影响到土地价格和财政收入。

政府限制土地供应,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可以提高土地价格和土地财政收入。

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出让标准,提高土地出让金,来增加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还与土地出让方式相关。

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会对财政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

目前,我国土地出让主要有拍卖、挂牌和招标等方式。

拍卖是按照竞价最高的,拿地者付出的金额最多,因此可以获取最高的财政收入。

而挂牌和招标方式则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财政收入可能较拍卖方式少。

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土地出让方式,来实现最大化的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与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政府地方利益、政府政策和规划、土地出让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推动土地财政发展的也需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只有这样,土地财政才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浅谈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对策土地财政被人们称为第二财政,是预算外收入,是地方政府利用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获取收益过程中进行的财政收支和利益分配,包括政府通过土地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融资等方式获得收益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能力的行为。

土地财政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的燃眉之急,但它带来复杂而恶劣社会影响则更加严重。

它直接引发了房价虚高,住房难,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似的恶性循环。

标签:土地财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 特殊财政手段产生原因1.1 税收政策的改革造成地方政府的无奈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意在通过分税制改革集中财力和财力再分配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幅减少。

同时把一些事物的处理权下放,甚至将涉及全国多数民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责任基本划归地方政府承担。

由于中央有着对地方政府的绝对领导权力和人事任免权,这样就出现了这种“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现象。

1994年地方财政收入比例迅速从1993年的78%下降到了1994年的44.3%,并在此后维持在了50%左右的水平线。

而地方财政支出却在不断递增,在2006年时达到了75.3%,造成了地方财政收支的巨大缺口。

这样使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自身财政拮据,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规范化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于是自然就把目光盯在了土地上面。

1.2 土地资料的稀缺性和我国土地政策的垄断性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是必须的生产资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

这种内在的价值造成了它外在价格的昂贵。

而我国在建国以后打破了传统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国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任何个人和集体都只是拥有使用权。

这样一来造成国家和政府对土地的绝对垄断,而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便选择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在地方上属于地方独立税种的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都与土地和房地产关联,现行财税体制为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建设规模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4436 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436 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背景介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土地财政的不断壮大而快速增长。

土地财政是指通过土地出让和收取土地增值税等手段,获得财政收益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从1998年的2,22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8万亿元,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支撑国家财政的重要柱石。

土地财政对经济的正面影响1. 带动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土地财政使得房地产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就业和资本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领域,土地财政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落实市场化改革。

2. 引领城市化进程通过土地财政收入的不断强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极大推进。

土地流转的方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得农村地区不断与城市接轨,保障了城市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3. 促进城市规划的质量通过土地的有限资源来进行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城市规划的质量,也使得土地的使用更加有序。

土地财政对经济的负面影响1. 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财政的行为直接导致了部分城市地区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绿地的变少,也对公共服务的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2. 土地市场僵化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导致土地在中国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使得土地市场缺乏活力,僵化而无法有效流通。

3. 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土地财政收入的不断上涨,加剧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涨价,使得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使得人民群众的居住负担加重,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独特观点土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是从长远来看,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

因此,政府应该增强产权保护,解决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避免土地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

结论土地财政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在未来,政府要积极探索土地财政优化的方法,避免出现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农村发展。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这其中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能够深入分析土地财政的成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地财政的运行规律,为土地财政的合理运行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一、土地财政的经济成因1、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总量较少的国家之一,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承载着庞大的人口。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的使用权需要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2、土地资源的价值。

土地资源是有生产力的资源,通过土地的开发利用可以获得农业产品、工业原材料、建筑用地等多种资源。

由于土地资源的价值巨大,土地财政成为了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土地资源的市场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

土地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进入市场,形成土地的交易价格,从而产生土地财政的收入。

1、土地国有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土地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在这种土地国有制度下,土地财政成为了国家的直接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2、土地管理权的分配。

土地资源的管理权分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土地财政来解决自身财政收支的问题,从而形成地方政府的财权。

3、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

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需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就需要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从而形成土地财政的收入。

1、城乡发展不平衡。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更高,土地资源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也更多。

2、土地征用对农民的影响。

土地征用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影响,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对农民进行补偿。

3、土地资源的交易。

土地资源的交易需要政府的审批管理,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进行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定义、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利用效率、财政稳定等方面,探讨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土地财政的定义与特点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资源配置和管理,以及土地出让等手段获取相应的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方式。

它是一种独特的财政收入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土地财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运行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土地财政具有高度依赖性。

由于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和管理程度较高,因此土地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出让情况和政府的土地政策。

最后,土地财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土地市场的波动性和政府调控的不确定性,土地出让收入难以确定的特点使得土地财政收入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也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二、土地出让收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是土地财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土地出让收入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后,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资,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土地出让收入可以改善财政状况,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

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能够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提高财政实力,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和调控空间。

第三,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土地出让使得财政收入增加,可以缓解地方财政预算的压力,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然而,土地出让收入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时,土地出让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的过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效率是衡量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对土地开发、出让、征收等手段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近年来,土地财政成为了我国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吃饭来源”。

土地财政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的压力在我国,政府的政绩评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执行情况成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之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地方政府会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重要经济指标,从而实现地方政绩考核制度的压力所带来的能动性。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高速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和投资。

然而,中央财政补助的额度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很难靠中央财政的帮助解决财政压力。

于是,征收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来源。

三、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常常与地方经济建设有关。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地方政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而土地出让收入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丰富的资金和资源,以便用于地方经济建设。

四、投资效率低下由于投资效率低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往往不能盈利。

为了弥补这些亏损,征收土地出让金成为了地方政府的一种途径。

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可以弥补盈利问题,缓解财政压力。

总之,土地财政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

从部分政策和制度的角度看,过于高涨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不完善的公共管理体系、对当地经济基础认识不深、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意识薄弱,鼓励官员双重行为等都为土地财政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因此,我们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深入探索,制定适当的土地出让政策,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避免土地财政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土地财政感悟心得体会(3篇)

土地财政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土地财政逐渐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土地财政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土地财政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挑战。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背景、作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自身感悟,谈谈对土地财政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土地财政的背景与作用1. 背景介绍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出让、出租、征收、征用等方式获取土地收益,并将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土地财政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财政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作用分析(1)推动经济发展: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公共服务等方面,从而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2)保障民生:土地财政所得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民生,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促进城市化进程:土地财政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资金保障,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张。

三、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1. 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部分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导致财政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2. 土地出让价格过高:为了追求高额土地收益,部分地区土地出让价格过高,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3. 土地闲置与浪费: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过度出让土地,导致土地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

4. 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土地征收过程中,补偿标准不合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引发社会矛盾。

5.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循环: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一方面土地财政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加剧了土地财政的依赖。

四、对策与建议1. 优化土地财政结构: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度,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如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发展非税收入等。

2. 合理确定土地出让价格: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确定土地出让价格,避免过高或过低。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管理、土地征收、土地出让等方式所获得的财政收入。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财政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策因素,也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土地财政的成因进行探析。

一、政策因素1.土地管理体制的变革土地财政的成因之一在于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土地财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政府提供了丰富的财政收入来源。

2.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整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整也是土地财政成因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如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划分等,都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产生了直接影响。

3.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也是土地财政成因之一。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完善地方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更加依靠自身的财政收入来承担责任和开展工作。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经济因素1.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财政成因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城市化不仅带动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土地价格的上涨,也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土地的稀缺性,使得土地的使用价值大幅提升,从而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

三、社会因素1.土地所有权改革土地所有权改革也是土地财政成因之一。

土地所有权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划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城市土地使用权,从而为政府提供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源。

土地所有权改革的逐步完善为土地财政提供了更加系统和完备的法律保障。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利用土地资源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

其本质是土地流转收益化,土地产权变现。

土地财政收入是构成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并且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土地财政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财政过于依赖于土地出让收益、地方政府“以土地换财政”的现象严重等。

下面将就土地财政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土地财政的基础。

在我国的土地制度中,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或城市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土地出让、土地租赁等方式进行交易,成为财富的来源。

但是,由于土地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土地的流转不自由、承包地权期限等问题,导致市场的有效性受到一定限制,也间接影响了土地财政的发展。

其次,城市化进程是土地财政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土地需求迅速上升,这也导致了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从而使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城镇化规划等手段获得土地财政收入,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

再次,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也推动了土地财政的发展。

土地财政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土地价格。

同时,国家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税的开征等,进一步促进了土地财政的发展。

最后,土地财政的发展还与地方政府自身的需要密切相关。

地方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收入来完成各项工程建设、公共服务等任务,土地财政的发展也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土地出让、优惠政策等方式来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土地制度、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因素。

虽然土地财政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
于地 方 。
辖 区居 民征 收一 系列 的地 方 税作 为 向本辖 区居 民提 供 公 共服 务 的资金来 源 。这些 公 共 服务 包 括 城市 基 础设 施 建 设、 社会 保 障服务 、 共 卫生 等 , 有事 权 与财 力 相 匹 配 , 公 只 才 能使地 方政府 正 常行 使 自 己的职 能 。而 在现 行 的 财政
1 2 现行 征地 制度和 土地 出让方 式 中国现行的土 .
地 征用制度 的典 型特 征 是政 府 垄 断。这 一 制 度在 保 护 政
府 利益 的同时 , 也损害 了农 民和厂商 的利 益 。政 府禁 止
土 地所有 权市场 、 断一 级 土 地 市场 , 垄 土地 征 用 成 为 国家
现途径 。地方 政府不仅 能通 过 “ 经营 城市 ” 接得 到 土地 直
l 土地 财政形 成原 因分析
1 1 现行 财政 和分权 制度 . 正常情 况下 地方 政府 通过 对
收入 , 而且还 能从 城市 建设 中获 得较 大规 模 的 以建 筑业 、 房地产 业等 营业税 为主 的财政预 算收入 , 些收 入全 部 属 这
政 的过度依 赖也 引发 了一 系列 的经济 和社会 问题 。
促进 地方财 政收入 增长 的动机 , 发展建 筑业 和 房地 产 大力
业 成为必 然选择 。属 于 地方 独 立税 种 的 房产 税 、 契税 、 土
地 增值税 、 土地 使用 税 、 城镇 耕地 占用税 都 与 土 地 和房 地 产 息息相 关 , 现行财 税 体制 为 地 方政 府 热 衷 于土 地 开发 、 基 础设施 建设 和扩大 建设 规 模 提供 了制度 上 的激励 和 实
列非规 范化融 资方 式 来 筹 集 资 金 , 因而 对 “ 地 财政 ” 土 的 过度依 赖也就 不难理 解 。 在 现行分 税制 中属 于地 方 的 主体 税 种 和独 立 税种 除

浅析土地财政成因及产生的问题

浅析土地财政成因及产生的问题
2 1 47 5 21 4
7 0 83
8 1 55 95 80
1 . 66
2 . 84 5 . 5O
除 了 企 业 所 得 税 和 个 人 所 得 税 由 中
央 和 地 方 分 享 外 . 其 余 税 种 收 入 均
归 地 方 政 府 所 有 这 些 税 收 占 据 了
地 税 的 重 要 份 额 与 土 地 有 关 的 行
出 让 金 作 为 地 方 政 府 的 预 算 外 收 入 . 之 后 则 被 要 求 纳 入 预 算 之 内
2土 地 相 关 税 费 。 从 土 地 使 用 权 出 让 到 房 地 产 开 发 、 转 让 、 保 有 等 环 节 中 。 . 共 涉 有 营 业 税 、 城 建 税 、教 育 费 附 加 、 企 业 所 得 税 、个 人 所 得 税 、土 地 增 值 税 、
的 资 产 ,也 因 此 成 为 融 资 的 主 要 抵 押 物 。 《 算 法 》 预
实 际并 不 允 许 地 方 政 府 发 行 地 方 政 府 债 券 .理 论 上
也 不 允 许 其 直 接 向银 行 借 款 。但 事 实 上 ,地 方 政 府 可 以通 过 类 似 “ 地 储 备 中心 ” 或 经 济 开 发 区 这 样 土
不 逊 于 前 两 者 。是 地 方 政 府 负 债 的 主 要 部 分 . 也 是 各 地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的 主 要 资 金
来源 。 1土 地 出 让 金 。 土 地 出 让 金 的 性 质 . 是 未 来 5 . 0或 7 0年 地 租 收 入 的 一 次 性 收 取 。 从 下 表 中 。地 方 财 政 对 于 土 地 出让 收 入 的 依 赖 一 目 了然 2 0 0 7年 之 前 土 地

试论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

试论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

试论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一次性收取以后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权的收入以及由此带动的其它相关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的财政现象。

以下就是由本人为您提供的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

20XX年,在两轮房市调控之下,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达到2911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的3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1。

7%,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再创新高,达到70%以上,这一比例是空前的,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极度依赖。

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7万多亿元,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对土地的经营,土地出让收入成为许多城市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税费收入之外的第二财政。

一方面,对土地财政予以肯定的观点并不鲜见。

这些肯定土地财政的积极作用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土地财政切实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第二、土地财政大力推动了地方城市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持土地财政给经济与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和危害观点的更多。

普遍认为土地财政的危害性极大,应该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强制性降温。

土地财政的形成,既反映出现行征地制度引发的政府牟利动机,也彰显了现行财税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此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视。

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

推高房价。

房价过高乃至天价已成为目前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房价已经远远高出一个普通公民的承受能力。

住房属于生活必需品,政府理应而且也正在下大力气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实际上,土地财政正是楼市调控艰难,房价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倚仗导致土地出让价格的不断上涨,开发商又把这种高价的土地成本转嫁给购房者,房价由此节节攀升。

以北京市为例,每平方米住宅楼面地价20XX年是2127元,20XX年涨至11000余元,6年涨了5倍,同期支撑消费需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只有71%,普通工薪家庭根本无力买房,报告显示85%家庭买不起房。

2。

产业畸形发展。

土地财政困境研究

土地财政困境研究

土地财政困境研究土地财政困境是指地方政府在土地收入减少、土地使用出现问题、土地负担加重等情况下,财政收入面临压力,甚至出现财政困难的现象。

由于土地资源在中国的财政体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土地财政困境一直是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来源、土地使用管理、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土地财政困境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一、土地财政的来源土地财政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征收补偿款以及土地利用税等。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收取土地出让金。

而土地征收补偿款则是指政府根据法定程序对土地实施征收,并向土地所有权人支付补偿款。

还有土地利用税,它是对土地的一种使用补偿手段,由土地使用人向地方政府缴纳。

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不断增长,土地出让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地方政府在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财政支出的压力,尤其是在土地出让金长期占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首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管控面临挑战。

二、土地使用管理土地使用管理一直是中国土地财政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规划和产业升级等原因,可能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干预,导致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制度约束,也导致一些土地资源被闲置,未能充分利用,给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追求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可能在土地出让过程中采取不当手段,导致土地市场乱象丛生,土地财政收入被挤占,甚至引发土地财政风险。

加强土地使用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对于缓解土地财政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土地财政困境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而影响政府的运转和民生保障。

土地财政困境将削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限制政府的资金供给,影响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提供。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土地财政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获得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益的总称。

土地财政在中国的财政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成因复杂多样,需要全面深入的探析。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概念、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土地财政的概念土地财政是一种特殊的财政形式,是指政府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获得的税收、收入和财政收益的总称。

土地财政是以土地资源为税收或收入的主要依据,具有地域性、周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土地财政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既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管理手段。

目前,中国土地财政的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从数据来看,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一大单项。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土地整治收益等也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税收的增长速度,使得地方政府把土地财政收入视为一种“稳定的收入”,并以土地财政收入为支撑,推动了地方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土地财政成长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土地财政收益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土地财政用途不够透明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

三、土地财政成因的探析1. 土地资源短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土地资源的紧缺性促使政府通过土地出让等方式获取土地财政收入,以弥补其他税收不足的情况,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2. 土地政策的调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政策不断进行调整。

土地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土地出让收入、土地使用税等土地财政收入,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3.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了较大的财政压力,面临着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和财政来源不足的困境。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的配置等手段获得
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稀缺与需求供给失衡、政府土地资源管理不当、土地转让市场混乱等因素。

土地资源稀缺与需求供给失衡是土地财政的重要成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
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供给量有限,导致供需之间的失衡。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政府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
此获得财政收入。

政府土地资源管理不当也是土地财政的成因之一。

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政府可能
存在一些不当的行为和做法,导致土地财政的形成。

政府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公
平竞争、官员腐败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土地转让市场的无序竞争和土地资源的流转效率
低下,进而导致了土地财政的出现。

土地转让市场混乱也是土地财政的成因之一。

土地的市场化交易是土地财政的重要来
源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土地交易市场存在着乱象。

土地转让的价格和交易的公正性难以保证,导致土地财政的形成。

土地转让市场的混
乱使得政府很难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合理的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方式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土地财政收入可以用于国家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

土地财政的成因有多种因素,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因素进行探析。

土地稀缺是导致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土地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土地价格的高低,因此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获取巨额的财政收入。

土地的稀缺性也使得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

土地拆迁是导致土地财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通过征收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

通过土地拆迁可以快速获取大量财政收入,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地方政府债务也是导致土地财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土地出让等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减轻债务负担。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改革也是导致土地财政的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政策、土地增值税政策等来调控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流转,从中获取财政收入。

政府对土地财政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也会对土地财政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地稀缺、土地增值、拆迁、地方债务和政策法规等因素。

了解土地财政成因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

浅析“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

浅析“土地财政”的影响与危害【摘要】"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征收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手段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土地财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和危害。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影响、危害、改革建议、监管机制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浅析。

土地财政的影响包括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进程等;而其危害包括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等。

建议加强土地财政的监管机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并制定应对策略,以实现土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土地财政的发展趋势将趋向规范化和透明化,其影响也需经过进一步评价,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土地财政,影响,危害,改革建议,监管机制,应对策略,发展趋势,评价,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什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开发和转让等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手段。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的有序配置和有效利用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并支持公共事业的建设。

土地财政的核心在于土地出让和利用权的转让,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取土地收入,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土地财政是一种重要的财政手段,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1.2 土地财政的作用土地财政作为我国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土地利用权出让和土地增值税等多项税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

土地财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财政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引导土地开发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土地增值税等方式推动土地资源的保护。

土地财政还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建设。

通过土地出让和土地增值税等财政手段,地方政府能够促进城市建设和规划,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功能,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影响及前景

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影响及前景

中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影响及前景土地财政是中国在城镇化演进过程中所特有的历史现象。

“狭义”的土地财政是指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所形成的严重依赖,而“广义”的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卖地收入,还包括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依靠土地抵押所进行的各类融资活动,即“土地金融”。

2001-2010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从1296亿元增长到2.9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也从16.6%上升到76.6%,年度之间虽然存在明显波动,但多数年份所占比例在40%-50%,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

2008年上半年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从1.7万亿元增加到9.2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也从约7.6%迅速攀升至13.8%。

毋庸置疑,土地财政在提振经济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缓解地方建设资金压力等方面曾经并且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此所引起的结构转型问题、金融风险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摆脱土地财政的约束、建立可持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以及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土地财政的成因1、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占我国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1993年的78%迅速下降至1994年44.3%,此后,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50%以下。

与收入占比下降相对应的是支出占比的大幅上升,1990-2009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由67.4%上升至80%。

2、城镇化带来的地方公共事业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尽管过去3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仍只有52.6%。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基础设施加速增长的时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2008年我国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为配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配套投资规模高达18万亿元,项目多投向基础设施领域,普遍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征,地方政府必然面临资金投入问题。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

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密婷(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山东临沂276000)摘要:目前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

该文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选择,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对土地财政存在的缺陷和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土地财政;制度变迁;晋升激励;财政分权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1)13-04-02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获取收益过程中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包括政府通过土地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融资等方式获得收益来直接或间接增加财政支出能力的行为。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依赖程度日益加重,土地财政急速膨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成为2011年两会(全国人大、政协)的热门话题。

地方政府把今后50a或70a的土地收益一次性收取、同时以土地为抵押物获取城市开发建设巨额贷款、通过房地产开发获得GDP和大量税收,并得到巨额的财政收入。

据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2010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

虽然土地财政在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土地财政形成原因分析1.1现行财政和分权制度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对辖区居民征收一系列的地方税作为向本辖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

这些公共服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卫生等,只有事权与财力相匹配,才能使地方政府正常行使自己的职能。

而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等是其走上土地财政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土地财政的原因及影响
作者:付廷小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第01期
摘要:土地财政在分税制改革之后成为了中国特色的地方财政现象。

地方政府运用土地财政获取财政收入,满足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补助等方面的必要的支出。

本文首先论述了土地财政的含义,并指出分税制改革是土地财政的直接原因,之后,针对土地财政作出的贡献以及带来的问题作出分析。

最后,本文为解决相关隐患和风险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土地财政;分税制改革;公共事业;城市化;地方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财政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地方财政现象。

土地财政属于地方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预算外收入中占比超过了50%,即使是相对于预算内财政收入,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之一强,可见土地财政的重要意义。

而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达27万公顷,同比下降26%,而土地出让收入四万余亿元,同比仅增长了3%。

未来土地财政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及时应对并解决地方财政出现的金融风险,本文梳理了土地财政的含义、成因及影响。

一、土地财政的含义
狭义上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取的财政收入。

广义上是指通过土地和房地产所获取的一切收入。

通常土地财政包括以下四种手段:
(一)土地出让金收入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了我国的土地为公有制,土地本身不能出让,但是可以出让土地使用权。

但农村及城市郊区的土地使用权不可随意转让。

唯一合法形式是政府可以依法征收农用地,将其性质变为城市用地,并给予补偿。

政府通过低价征收农用地使之成为城市用地之后,通过高价出售的方式获取两者价差,也即土地出让收入。

(二)高地价推动高房价,房地产业的相关税收增加
分税制改革后房产税和土地税收划归为地方税种,并且房地产发展推动了建筑、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的税收增加。

(三)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引资
为外资提供低价的工业用地,来招商引资,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四)以土地为抵押作为融资工具
在抵押贷款的制度背景下,地方纷纷成立以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用土地作为抵押物,用地方政府财政作信用背书,获得城市公共建设的资金。

二、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
土地财政形成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当年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加200%,从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50%的高比例。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例下降,但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公共服务的大部分支出,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补助,地方财政的收入比例变小,但是支出负担大大增加。

于是,在中央的默许下,土地财政成为了地方财政手段,而违规批地征地也层出不穷。

尤其是从2008年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风险,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计划,试图通过加杠杆的手段,来为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

地方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土地财政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三、土地财政的贡献
(一)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土地财政政策影响下的较低的征地补偿与较高的土地出让价格之间的高利润空间吸引了地方政府通过不断修编城市建设规划来扩大建设用地,占据大量具有升值空间的土地。

这些土地少部分通过市场化手段等方式出让,大部分直接通过划拨的方式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非经营性单位建设。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招纳、吸引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往往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具有实力的企业提供土地。

这加速了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

(二)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房地产投资不断增加。

但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相协调,地方财政往往难以负担如此巨额的投入。

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获取收入,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提供担保
过去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发债,虽然近年来《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不断放开,但地方政府发债的额度非常小。

为了给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纷纷发起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也称城市投资公司。

地方政府利用此平台发行城投债等融资工具,背后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

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与土地财政紧密相关。

一方面,地方融资
平台以土地为资产,并且土地可以为债券或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承接土地平整、出让等业务,作为现金流和盈利的重要来源。

四、土地财政的弊端
(一)导致了地方政府寻租问题
由于现有城市土地的配置并非市场化配置,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土地的唯一供应方,土地垄断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巨大的寻租空间。

例如,一些用地采用划拨或者协议出让等手段进行配置,容易滋生权钱交易等行为。

(二)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代际不公
由于地方政府对于地方财政并没有自主支配权,而土地出让又可以使地方政府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往往忽略长远发展,在短期内扩大土地批租,扩大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地减免企业税收以吸引外资。

这就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导致了土地资源利用的代际不公。

(三)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土地财政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往往盲目地、不科学地进行土地资源的无序扩张,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市场对于土地的生态功能难以反映,会造成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遭到破坏。

(三)土地储备融资隐含金融风险
一方面,由于土地财政主要由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及房地产业的税收组成,所以一旦房地产业出现问题,就会对地方财政造成负面的影响,隐含周期性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发行了大量债务,并且这些提供贷款的融资平台往往责任主体模糊,这些融资平台能否良好运作都受到了地方官员的影响。

土地财政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和商业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

(四)一些地区出现无序扩张的城市景观
由于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城市化而人口和产业未城市化的空城现象。

从2008年到2012年,这四年间中国新城区的建设面积达到了近一万平方公里,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鬼城”现象,居民人口密度小于10人/公顷。

五、结论
土地财政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场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对于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但是也造成了很多隐患和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增加土地审批透明度,增强地方的权利,增强审查与监督。

同时,在未来房地产下行的背景下,土地财政不可持续。

经济发展需要从以政府消费为主导向以居民消费为主导转型。

本文仅对于土地财政的影响做了定性的描述与概括,相关定量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补充。

参考文献:
[1]董再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成因和治理[J].理论导刊,2008,(12):13-15.DOI:10.3969/j.issn.1002-7408.2008.12.005.
[2]王美涵.土地出让金的财政学分析[J].财经论丛,2005,(4):1-6.DOI:
10.3969/j.issn.1004-4892.2005.04.001.
[3]安体富,窦欣.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48(1):21-29.
[4]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9).
[5]张钧嘉,丁静.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性质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2,(24):56-58.DOI:10.3969/j.issn.1008-1283.2012.24.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