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土地财政的危害性与建议

土地财政的危害性与建议

土地财政的危害性与建议一、滋生社会问题土地财政的危害性还表现在它容易滋生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甚至还关系着领导的政治晋升。

为了经济增长和政治前途,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大量征用农村土地,产生众多失地农民。

这些失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城市生存技能差,难以适应新环境。

而政府的征地补偿标准相对较低,失地农民获得的经济补偿有限,在用完征地补偿金之后,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成了大问题,容易引起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方面,政府有义务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经济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获取的经济补偿较高,面对一次性支付的巨额财富,许多农民缺少理财观念,坐吃土地补偿金,生活得过且过,甚至嗜赌成性,容易滋生家庭纠纷和社会问题。

个别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完全不顾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白菜价”征收农民土地,逼迫失地农民走投无路,导致集体暴力反抗事件的发生,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广东汕头乌坎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全国其他地方强制拆迁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也时有发生,激发社会深层次矛盾,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招致国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批评。

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政策建议土地财政困局是造成房地产调控不力的主要原因,我国应改革土地财政,优化房地产税收体系,建立分级补贴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设立国家住房开发银行,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土地使用权完全市场化。

(一)改革土地财政土地问题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问题,高房价与现行的土地政策息息相关。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土地价格处于非理性的高位,导致房价也随之居高不下。

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中央政府应该采取三条措施。

1.建立土地批租机制我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都采用土地国有和政府批租的土地管理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面临着诸多风险。

本文从背景介绍、问题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详细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对策等内容。

同时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机制建设和中央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财政稳健发展的必要性,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对策、监管、政策引导、风险预警机制、稳健发展、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背景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一直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直接涉及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供给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土地财政的地方性特征使得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和开发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地市场的波动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给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深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对于增强地方政府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土地财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问题意义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问题意义。

土地财政在我国地方财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对土地财政的风险进行研究和防范,对于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土地市场存在不少隐患和风险,例如土地泡沫、土地财政依赖过重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财政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深入研究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是非常迫切的。

通过对土地财政风险的认识和应对,可以为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我国的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

我国土地财政弊端与问题浅析摘要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就土地有偿使用问题做过初步讨论,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不少人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角度,主张土地有偿使用,他们侧重强调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但也有人认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主要是为了发挥地租的调节作用,理顺经济关系。

而当时的讨论,实际上是财政观点占了主流地位,发展到现在,并最终形成土地财政。

一.导言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

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据数据显示,当今的我国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前几年,在这种情况的背后,联结者农村大量的失地农民,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以及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等种种城市化进程当中的问题。

对于现在这种严峻的情况,本文将对土地财政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分析,并且就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二.土地财政的现状及分析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收入,是为“土地财政”。

近10年来,我国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

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而去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超过3.15万亿,其中房地产出让土地的收益就2.7万亿,据相关资料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已达到86.75%。

这组数据不能不让我们警醒。

从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源看,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为税收收入,主要为建筑税和房地产税。

二为非税收收入,主要为土地出让金。

这两个部分的收入,其实是有相互联系的,政府先出让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接着房地产商建设房地产,并且上交给政府建筑税和房地产税,又成为了这政府的收入,在这个环节看来,似乎对政府来说是个良性循环,政府可以靠出让土地获得大部分的财政收入。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政府这一连锁行为的源头是要不断让出国有土地使用权,也就是不停出让土地来维持这一过程,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占用农业用地,因此,土地财政本质上是对于农业用地的不断征占与转变。

土地财政的弊端及破解之道

土地财政的弊端及破解之道

土 地 财 政 的 弊 端 及 破 解 之 道
詹 花 秀
( 中共 湖南 省委党 校 、 湖南行 政 学院 , 湖南 长 沙 4 00 ) 106
摘要 : 土地 财政 是指 以政 府 为主体 、 围绕 土地 所进行 的财政收 支活动和利 益分 配 关 系。 目前 , 土地 财政 在
我 国各 级地 方 政府 的 财政收 入 中 占有 非常 重要 的地 位 , 其 弊 端 不容 忽视 。地 方政 府 “ 但 卖地 ” 为 造 成 了国 行 有资 源 的流 失和极 大 的浪 费 ; 土地 财政 积 累 了财政 风 险及 经济风 险 ; 土地财 政使地 方政 府 与 中央政府 博 弈 , 宏
( ) 方政府 “ 一 地 卖地 ” 为 造 成 了 土地 资 源 的 行
浪 费和 国有 资 源的流 失 地 方政府 以地 生财 , 法 批 地及 各 种腐 败行 为 , 违 造 成 土地浪 费 。随着 我 国城市 化 的快速 发 展 及 土 地
金 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成 , 9 1 4年实行分税制 , 9
是 通过 出让土 地获 取土 地 出让 金 或 出租 土 地 获得 租
内分 成 。19 中央又 将存量 建设 用 地 收益 全 部 留 9 8年 归 地方 , 增 建 设 用 地 部 分 按平 均 土 地 纯 收 益 与 地 新
方 进行 三七 分 成 。 自此 , 地方 政 府 开 始 实 行 土地 征
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 市化的可持续性问题 日益突出; 城 造成 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基本建设投 资领域的 巨大 浪 费; 土地征收领域积 累了大量社会矛盾。革除土地财政的弊端 , 要实行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明确土地收 益归属和使 用方向; 重塑政绩考核体系; 构建新的财政收支模式。

浅析土地财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土地财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土地财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国贸131刘文荟1323130102土地财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基金预算收入,又叫第二财政,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

中国的“土地财政”主要是依靠增量土地创造财政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卖地的土地出让金来满足财政需求。

现在在很多地方,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在“土地财政”上,这些地方政府最核心的做法是土地整理,就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把集体所有或其它用途的土地整合后,进行招拍挂,价格就会翻几番。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可谓利弊互见。

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

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

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

但是,问题也由此而生。

第一,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

第二,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

第三,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

第四,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

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政难以获得足额的制度内收入,目前在构建省以下财政体制时,上级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完全有权决定与下一级政府之间的财力划分和支出责任,所以自然就会发生财权逐级上移、事权逐级下放、处于政权末端的县乡政府财政困难的局面;②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法律没有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这一征地的唯一条件作出任何规定,而是由政府进行解释;③土地收益现有分配机制助长了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浪费现象频发、项目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1. 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审批程序不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不清晰、资金监管不到位等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滥用、挪用资金的情况,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 浪费现象频发在一些地方政府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浪费现象频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审批不严格、资金使用不透明、项目管理混乱等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地方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的情况和项目执行进展。

实行项目资金使用公开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公开,推动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化,有效防止资金浪费和项目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3. 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和管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和管控,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完善项目管理流程,明确项目管理责任,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维护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率。

4. 完善财政预算和决策机制地方政府应完善财政预算和决策机制,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预算和决策管理。

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5. 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和考核地方政府应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估和考核,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如土地市场波动、政策风险等。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的分析,探讨了其主要表现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建议,包括建立风险监测与防范机制。

在强调了研究对于未来的展望以及相关政策建议的重要性,以引导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方面更加稳健可持续地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风险、研究、策略、建议、监测、防范、结论、展望、政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风险。

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土地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土地流转的增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日益凸显。

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和征地补偿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存在土地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的问题。

土地财政风险的存在也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和经济稳定。

一旦出现土地市场波动或者土地征收纠纷,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稳定。

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风险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完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对地方政府财政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如土地市场波动、土地收入过度依赖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也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方政府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地者,负责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全局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地方政府在使用财政资金时往往存在着不合理、浪费和非效益使用等问题,导致资金的利用率很低,效益很差,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少的“潜规则”。

2. 重建设轻运营。

地方政府在使用财政资金时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忽视了对运营和管理的投入,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

3. 缺乏公开透明。

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公开透明度低的问题,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4. 缺乏有效监督。

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部门和个体的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

5. 缺乏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在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时,缺乏长效机制,一些治标不治本,短期行为居多。

二、对策1. 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制度。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决策程序和资金分配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2. 加大绩效管理力度。

地方政府要树立绩效观念,将财政资金使用与地方发展目标和民生改善挂钩,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力度。

3. 提升公开透明度。

地方政府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发布和公开机制,让民众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社会监督。

5. 建立长效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的长效机制建设,不仅仅解决眼前问题,更要预防和规避未来问题的发生,推动整个体制的变革。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地方财政是指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它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

由于我国地方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地方政府发展过快、重建设轻生产的倾向,地方财政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地方财政的风险原因、风险表现及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议。

一、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原因1. 财政依赖性强地方政府依赖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也依赖于财政收入。

从国家财政收支结构看,地方财政收支主要靠中央财政拨款、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但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于依赖资源税等非固定收入,导致财政收入波动较大。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依赖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于土地资源出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3. 债务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及其他融资渠道进行债务融资,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财政偿债风险意识不强,未来一旦债务到期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的还款压力。

1. 政府不良负债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隐性债务问题,表现为政府不良负债较大、财政负担过重。

2. 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3. 地方债务规模扩大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善,债务规模扩大,对地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潜在威胁。

1. 完善地方财政体制应当加快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强化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降低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

同时建立健全地方财政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防止财政风险的发生。

2. 加强地方政府财务监管加强地方政府财务监管,规范债务管理行为,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控制地方债务规模过快扩大的势头。

3. 推动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通过科学的财政管理手段提高地方财政的盈利能力。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社会不稳定等。

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思路。

1.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土地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往往会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将土地资源开发用于房地产开发等经济项目,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2.土地市场不稳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导致了土地市场的不稳定。

一方面,土地供应量不足导致土地出让价格居高不下,使得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造成了房地产泡沫,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土地资源供应过剩,导致土地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3.土地强拆和农民维权问题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往往会采取强拆的手段,将原有的农村土地征用并转让给开发商用于房地产开发。

这种行为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失地,引发了农民的维权问题,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1. 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监管和调控。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土地供应量来平抑土地出让价格,降低房地产市场价格,减少房地产泡沫的出现。

可以设立土地增值税和土地使用税,使得土地财政收入能够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农村土地强拆和农民维权问题,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平等保护。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实现农村土地的增值。

3. 建立健全土地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土地财政收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土地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将土地财政收入进行再分配。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化解思路。

1. 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过重是当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产生了过度依赖,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在土地财政上,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由于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会受到严重冲击,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政府绩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 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在土地财政支出方面,由于管理不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支出滥用、挥霍浪费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化解思路研究1.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土地财政依赖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财政收入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可以从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完善税收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财政体制。

2. 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为了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有必要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配置,推动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在土地供给侧改革方面,可以加大土地出让的市场化程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等,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的结构多元化。

土地财政的弊端

土地财政的弊端

土地财政的弊端:第一,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收入占GDP 比重过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抑制了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能力。

此外,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建设,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第二,地方政府投资主要倾向于城市建设,刺激了房地产、建筑行业,带动了建材、民用五金等产业的发展,导致一些产业生产能力过剩,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三,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自收自支,缺乏规范监督,造成监管缺位,滋生腐败现象,导致资源资金浪费;第四,地方政府扩张出卖现有土地,甚至侵害耕地和农民合法土地权益。

所以土地财政不利于保护耕地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还造成生态破坏;第五,土地财政造成地价偏高,连带地使房地产价格攀升;第六,造成土地开发商大量疯狂购置土地、囤积土地,妨害土地的合理利用,产生土地投机、房地产投机等行为,加大了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第七,土地财政还导致与土地相关的种种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

危害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激化地方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另外,土地财政还扩大了贫富差距。

土地财政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些弊端,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角色不明确,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土地的市场经营,又同时作为微观规划管制的制定及实施者,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执行者,在其中的角色十分不明确,由此造成诸多非议和误解。

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征地补偿标准随意性过大,多数仅按照农民收入进行补偿,而非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失地农民利益缺乏保障,由此引起了诸多的征地拆迁等社会问题。

地方政府为了获得建设资金和土地,导致征地范围过宽,农地过度非农化,造成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城市化用地效率不高。

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房地产价格高涨,投资房产的预期高收益使得其他产业的资金畸形化地流入不动产业,阻碍产业转型升级,并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改革规范现有土地财政的建议:(一)为土地财政“瘦身”土地财政包括土地出让金、出让工业用地招商引资、扩张城市规模增加税收、以土地作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土地房产税费这五个方面,其中土地出让金的范围包括土地价款、土地租金、征地补偿费和拆迁补偿费等,其收入构成土地财政中最大的一项收入,所以应特别注重规范和监管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控制土地价格和土地租金,逐步形成公开、公平的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医及破解路径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医及破解路径
1 . 2潜在的 巨大财政风 险
收稿日 期: 2 0 1 3 -0 9 -2 3
稀缺性 ,是不可再生 资源 ,1 9 9 6 2 0 0 8 年 ,我 国的耕
地一 共减少 了0 . 8 3 万k m ,下降 了6 . 4 0 个百分点… 。在
农业技术短期难 以突破 的前提 下 ,耕地的减少会直 接
经营方式风 险很 大 ,因为土地开 发项 目投资规模大 、
回收期长 。有 些地 方重复建设 问题 也较为突 出,具有
明显的结构性 风险。而且地方政府 通过土地进行抵押
融资的行为是 以政府 信用为支撑 的 ,如果 出现收益 下
政府 对 “ 土地 财政 ”产生依赖 的制度性成 因,进一步
探析 土地财政 可能存在 的负面效应 ,最后 提 出相应 的 破 解路径 ,以期改变 当前地 方政府过度依 赖 “ 土地财 政 ”模式的现状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胁粮食安全 ;房价居高不下 ,抑制内需增长 ;收入分配失调,贫富差距拉大;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成 因: 财政体制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体 制动因;政绩考核制度是土地财政形成并强化的机制动因;土地管理制度是土 地财政形成 的潜在诱因;过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土地财政形成的外部动力。破解路径 :构建合理 的财 税制度体系;改进现有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征地制度 ,加强土地出让金收支监管。
_钟 骁勇 。 / : F 永生 / 岳永兵
( 1 . 江西财 经大学 ,南 昌 3 3 0 0 3 2 ;2 中国国土 资源经济研 究院 ,北 京 1 0 1 1 4 9 )
摘 要 :地方政府 “ 土地财政 ”模 式的危害 :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 ;潜在巨大财政风险;耕地资源锐减 ,威

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弊端及改革建议

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弊端及改革建议



土地财政的积极作用
城市化进程加快 ,所需建设用地逐步扩大 , 1 9 8 2 年宪 法 规定 : “ 国家为 了公 共 利 益 的需 要 , 可 以依 照法 律 规 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 ” 集体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 , 一 律只能通过政府征用 , 这一政策解决 了各地工业化及 城市化过程 中的土地问题 。但是 1 9 9 4 年国家进行 了 分税制改革使地方财政分配 比例减少 , 与此同时中央
关 键词 :土地 财政 ; 土地 出让金 ; 城 镇化
中图分 类 号 :F 2 9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8—8 4 3 1 ( 2 0 1 4 ) 0 5 —0 0 3 7—0 3
1 9 7 8年 改革 开放 以来 , 土 地 问题 在从 计 划经 济 到 市 场经 济 的转 型 中发挥 着 极大 的作 用 , 随 着 工业 化 和
城 务工 。
确立的城镇化 的战略方针 , 使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城 镇 化建 设 的进 程 中面 临着 发展 资金 不 足 、 财 政赤 字 增 长 问题 , 2 0 0 3年 国 家 出台 了 国有 土 地 使 用 权 出让 政
策 ,使地方政府找到了解决财力不足问题 的办法 , 即 以卖地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来 弥补不足 , 这就是土地 财 政 的 由来 。2 0 0 8 年 全球 经 济危 机 以来 , 中央 采取 以 拉 动 内需 来刺 激 增 长 的应 对策 略 , 各地机场 、 公路 、 地
权益 , 还造成生态 破坏 ; 第五 , 土 地 财 政 造 成 地 价 偏
动力 , 加快 了基础设施建设 , 改变 了土地用途 , 提高了
土地 利 用率 等 。 具 体来 看 , 土地 财政 的积极 作 用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几个方面 : 第一 , 地 方 政 府 承担 着 社 会 保 障 、 医疗 、 卫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

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土地财政发展特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报告土地财政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财政现象,通常指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高度倚重土地出让及土地相关产业产生的租税费等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

土地财政的危害性与政策建议

土地财政的危害性与政策建议
个别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完全不顾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自菜价征收农民土地逼迫失地农民走投无路导致集体暴力反抗事件的发生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严重影响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2 0 1 4年 4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 文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设 。 由 于居 民 收入 的提 高 与 刚 性 需 求 的存 在 , 房 地 产 市 场 维 持 多 年火 爆 的局 面 . 地方政府把“ 土 地 财政 ” 作 为 拉 动 地 方 经
的政 绩 , 获 取 上 级 组 织 部 门 的认 可 。 当然 , 地 方 政 府 之 间 也存 在着激烈的竞争 , 只有 政 绩 非 常 突 出才 能 获 得 提 拔 。 在 政 治 晋 升锦标赛 中, 出 于追 求 个 人 政 绩 最 大化 的考 虑 , 某 些 地 方 政 府 领 导 在 五 年 任 期 内大 量 征 收 土 地 , 疯 狂 捞 取 经 济 增 长 的“ 土 地 红 利” , ① 几乎 不 考 虑 下 届 政 府 土 地 财 政 收 入 来 源 。土 地 使 用 年限最长为 7 0年 。 现 任 政 府 一 次 性 获 取 土 地 出让 收 人 。 相当 于 一 次性 预 收未 来 7 O年 政 府 土 地 收 益 的 总 和 。 严 重 削 弱 未 来 各届政府发展经 济的能力 . 导 致 同一 个 地 方 政 府 “ 届 际” 之 间 的 不公 平 。这 种 只顾 眼前 不 考 虑 长 远 的政 府 短视 行 为严 重 影

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我国地大物博,土地面积在世界上也排名前列,所以土地的集中管理存在一定困难,必须将职权分散细化,依赖于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地方政府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管理者,然而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土地管理实行了过多的干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完善措施。

【关键词】土地管理;地方政府;问题研究地方人民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国家各行政区域事物的管理,土地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建国后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变,革新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的方式方法,但是不规范管理手段和陈旧的思想意识仍然普遍存在,如在政策执行、土地监管、土地征收等方面存在不足,必须找出问题所在,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其准确定位。

一、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实际意义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权利主要来源于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授权,将某些权利,如耕地开垦监督权、土地利用规划审批权、土地供应量控制权等权利集中到中央政府及省级政府的手中,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一些执行性权利。

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扮演着执行者这一角色,主要负责统计地方土地的使用情况,查处那些滥用土地的违法行为,另一个任务就是将中央出台的各种土地政策普及到下属管理单位,为政策的广泛传播架设桥梁通道,使其能够辐射到每个地方角落。

如果缺少了地方政府的执行,就会加重中央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需要付出较高的管理成本,鉴于我国土地面积的分布广大这种集中管理也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将管理权力分散下放是非常必要的方法。

另外,各个地方政府集中进行土地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有利于土地变革的推进,因为地方政府对自己管辖的区域有一个整体详尽的了解,知道具体应该怎样实施改革措施以及具体操作的方式,通过一系列革新来实现管理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时地方政府又扮演着一个创新者的角色。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王海波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11(000)036
【摘要】近年来,地王不断出现,房价不断上涨,失地农民不断增加,房地产泡沫崩溃正处在临界点,究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无限制地出让国有土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导致“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情况越发突出.这一现象的形成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延缓,文章将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几点措施.
【总页数】1页(P88)
【作者】王海波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述现行中小型项目评估方法的弊端和采取的步骤 [J], 马文君;白玉萍
2.浅述我国治安管理中罚款的弊端 [J], 章峰
3.浅述我国治安管理中罚款的弊端 [J], 章峰
4.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浅述 [J], 白沙
5.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的弊端 [J], 娄成武; 王玉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弊端与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地王不断出现,房价不断上涨,失地农民不断增加,房地产泡沫崩溃正处在临界点,究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无限制地出让国有土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导致“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情况越发突出。

这一现象的形成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延缓,文章将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土地财政;征收补偿;净收益
一、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状分析
“土地财政”是学界对以地生财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戏称,通常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土地运作来增加收益。

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1.6万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8.8%。

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如果计入土地出让金收入,2009年中国全口径政府收入实际已突破10万亿元,约占gdp的32%。

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

200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16.6%。

到2009年,该比例已上升为48.8%。

期间有几年,该比例甚至一度超过50%。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额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依然没有下降。

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收入,是为“土地财政”。

二、土地财政的体制格局
第一,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地方财政难以获得足额的制度内收入。

现行财政体制是在1994年分税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具有明显集权化倾向的分税制改革,直接导致了地方初次分配财力的急剧下降。

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一般通过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予以弥补,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很弱,使其很难承担这一职责。

第二,征收、补偿一体制。

地方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征收补偿一体制是土地财政的根源。

它使地方政府能够低价征收土地,这种低成本征地是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的重要条件。

地方政府既是国有土地征收的主体也是补偿标准的制定者,所以征收补偿一体制是“土地财政”愈演愈烈的根本保证。

这就直接导致了土地市场上只有一个收购者和供应者,征用多少、以什么价格征用,供应多少、以什么价格供应全由地方政府说了算。

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可用财力最大化,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在土地市场上通过招拍挂制度而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以赚取最大利润。

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文件没有明确的监管条例,这势必将导致恶性循环,“土地财政”在短期内是无法消除的。

第三,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部分土地出让金收益留归地方,20%上划到省级财政,这是地方政府卖地冲动的主要。

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非税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二是在土地收益分配中,农民所占份额很低。

按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征地,要向被征地农民集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
6倍-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6倍,而且年产值以土地的原用途为依据。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上限。

这一补偿标准显然过低,因为它只考虑了农用地的生产功能,没有考虑它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和农民的发展权利。

三、土地财政的治理对策
第一,完善现有财政体制。

现行财政体制属财政分权体制,而财政分权有利于地方政府有效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促进地方政府竞争、推进政策实验和制度创新,因而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这一体制,我国也不例外。

自1978年起,我国财政体制就是沿着财政分权的思路不断向纵深推进的。

但是,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前提和良好的制度安排。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证财力与事权匹配,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实现各个地区的相对公平。

现行财政体制最大的缺陷在于,只侧重于对收入的划分,而缺少对于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清晰界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造成事权的推诱;而在收入的划分中,地方政府缺乏主体税种,透明、统一和公正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尚未建立,从而造成我国地方政府巨大的财政收支缺口。

第二,改革土地市场征收补偿一体制制度。

正是因为可以低价征用农地,低价出让才成为可能。

由于地价一般随经济发展不断增加,而且各地乃至一地不同区位的地价变化很大,试图通过中央规范征地补偿标准的方式不仅将因地价增加而很快导致补偿标准过时,而
且也将因地价在不同区位间的巨大差异而难以操作。

在区域竞争性引资与地方政府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上级政策就能使得地方采用市场化方式出让土地的做法也往往难以起到作用。

所以,要从根本上扭转土地出让的非市场化操作局面,就必须首先进行土地征用的市场化。

目前政府垄断的征地模式,不管如何进行局部调整,都不仅使得土地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无法发挥作用,而且会滋生大量的寻租、补偿不足以及土地被过度占用的现象。

总体来看,市场化的征地模式要远远优于目前的模式。

只有土地征用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乱圈地并低价出让的情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第三,完善土地净收益分配机制。

土地增值利益应当在国家、失地农民和在耕农民之间合理分配。

一是土地增值利益的分配应当首先满足失地农民的发展需求。

要在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提高失地农民的发展能力,使他们能够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和分享社会发展利益。

二是土地增值利益应当由国家适当地分配给在耕农民,主要用于在耕农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