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_以2009年部分城市应对暴雪灾害为例
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作用
经验积累
社会组织在多次应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有助于提高应对效率。
资源动员与社会参与
要点一
资源动员
社会组织具备广泛的网络资源,能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 急救援。
要点二
社会参与
社会组织能够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多元化救援体系, 提高救援效果。
资金筹措与可持续性
01
资金筹措
社会组织具有筹集资金的能力,能够为应急救援 提供资金支持。
02
可持续性
社会组织在应急救援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救 援行动的长期效益。
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合作与
04
协调
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社会组织应与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 机制,及时获取应急相关信息,为应急响应 提供决策支持。
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
社会组织可以参与政府应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
物资筹备与分发
物资筹备
社会组织积极筹集救援物资,包括食 品、水、医疗用品、帐篷等,确保灾 区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物资分发
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等合作,将筹 集到的物资及时分发到灾区,确保救 援物资能够准确、迅速地送达受灾群 众手中。
救援行动与协调
救援行动
社会组织在灾区开展救援行动,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救治伤员、转移受灾群众等,减轻灾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03 传递信息
社会组织可以传递重要信息,例如灾情报告、救 援进展等,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决策,同时向公 众传递准确信息,稳定人心。
02
社会组织在应急中的功能
信息收集与传递
信息收集
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灾区实时信息,包括 灾情报告、救援进展、物资需求等,为决策者提 供决策依据。
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功案例
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严 重破坏,交通瘫痪,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 响。
应对措施
紧急疏散受灾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
启动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水利设施的调度,减轻洪水对 城市的威胁。
调动救援力量,包括消防、公安、医疗等部门,赶赴现 场开展救援。
加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无阻。
成功经验
快速响应
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灾害发生后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确保抢险
景区应急指挥系统高效运转,各部门协同作战,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 的有序进行。
景区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加强游客的宣传教育,有效缓解了游客的恐 慌情绪,维护了景区的稳定。
景区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疑似病例提 供了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04
案例四:某学校应对地震 灾害
案例背景
某学校位于地震高发区,历史上 曾多次发生地震灾害。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加强信息沟通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布地 震预警信息,确保全校师生能够 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做好应 对准备。
定期演练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地 震灾害的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 。
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 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 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开展救援工 作。
景区管理部门对疑似病例进行 隔离观察,并迅速联系医疗机
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景区加强消毒工作,对景区内 的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进行 全面消毒,以降低病毒传播的
风险。
景区管理部门及时发布疫情信 息,加强游客的宣传教育和疏 导工作,避免引起恐慌和混乱
。
成功经验
01 02 03 04
灾害应急体系中的传媒角色转变与功能实现 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
灾害应急体系中的传媒角色转变与功能实现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灾害危机频发呼唤传媒角色转变灾害是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与灾害如影随形的是公共危机,它不仅导致社会物质的损失,更使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并引起社会秩序偏离正常轨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
近年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灾害事件接连发生,引起一轮接一轮的安全危机。
面对灾害频发的新趋势,如何应对,将直接检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也是各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中,政府――传媒――公众,是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其中,传媒的作用非常关键。
西方学者罗伯特・希斯认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传媒介于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三角互动的平衡。
传媒是公共情绪的“风向标”、“催化剂”和“导航员”,公共情绪引导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危机的处理和社会稳定。
以及媒体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同时,向公民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其应急自救能力,不仅是现代责任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应急要务,传媒作为主要的信息源,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和途径。
此外,随着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公众对救灾救助工作公开透明、准确科学、便捷高效的心理期许与参与需求日渐提高。
因此,传媒在灾害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功能及如何实现自身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危机的处理成效。
长期以来,受传统新闻观念的局限。
我国传媒更多地被定位于政治的“传声筒”、“鼓号手”,仅仅作为国家管理工具之一而存在。
造成这种局限的原因首先在于所有权的冲突。
传媒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财政和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才能发挥第四权力的功能,监督权力部门。
而我国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所有制上属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媒的独立性,从而使传媒发挥本身特有的监视与协调功能受到局限。
另外,把新闻等同于宣传虽然从管理的角度看,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积极性。
社会组织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作用
人员培训与组织建设
人员培训和组织建设是社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社 会组织需要拥有一支训练有素、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人员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心 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以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同 时,社会组织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确 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运作。
救援与救助
救援队伍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和专业 人员,参与现场救援和紧急处置 ,提供医疗救助、搜救失踪人员 等。
救助物资
社会组织可以筹集和调配各类救 助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药 品、医疗器械等,为受灾群众提 供基本生活保障。
物资调配与分发
01
02
03
物资筹集
社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筹 集救灾物资,包括向社会 公开募捐、接受企业和社 会各界的捐赠等。
03
CATALOGUE
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挑战 与应对
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是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在 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组织需要迅速行动,提供救援和支援 ,但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资金筹措问题,社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向政 府申请资金、接受社会捐赠、与企业合作等。同时,社会组 织也需要注重自身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透明度,确保资金 的有效利用。
信息共享与沟通
信息共享与沟通是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组织需要迅速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灾情 动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社会组织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媒体等各方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同时也要及时发布自己的救援进 展和成果,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沟通,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协调资源、提高救援效率,为应对突发事件 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如何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如何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引言: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频发,人们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政府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管理机构,承担着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责任。
然而,单一的政府力量无法应对所有挑战,需要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一、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力,以规范各方行为。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素质。
二、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各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此外,也要加强对地方和基层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地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三、加强社会力量组织建设政府需要加强与社会力量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组织机制。
例如,成立专门的公益组织,吸引专业人士加入,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方的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信息共享与传播政府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信息共享与传播,及时发布有关应急管理的信息和预警,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平台,方便各方获取最新、最全面的应急信息。
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政府应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投放。
同时,也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物资的捐赠和储备,提高整个社会对应急物资的供应能力。
六、加强培训与演练政府应加强对公众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演练,检验和提高各方的应急响应能力。
七、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政府应通过制定奖励政策,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管理。
例如,给予对灾区提供援助的企业税收优惠;对为应急救援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等。
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摘要
自然灾害是全球各地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政府通常承担着保护和支援受灾群众的责任,但非政府组织(NGOs)和社会力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包括提供紧急救援、提供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推动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等。
引言
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府作为主要责任方,负责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受灾群众。
然而,单靠政府行动往往难以应对灾害的规模和复杂性。
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提供额外的资源和支持,帮助政府更好地应对灾害。
1. 提供紧急救援
1.1 协助救援人员进行搜索和救援
1.2 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2. 提供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2.1 设立临时庇护所
2.2 提供食品和饮用水
3. 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
3.1 在灾后心理援助
3.2 协助社会融合和重建
4. 组织志愿者服务
4.1 招募和培训志愿者
4.2 协调志愿者活动
5. 推动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5.1 提供重建和恢复计划
5.2 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结论
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紧急救援、庇护所和基本生活物资、心理和社会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并推动灾后
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至关重要,以确保资
源的有效利用和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加强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引言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国家通常依靠政府机构来组织和协调应急管理工作,但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掣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应对能力。
2.拓宽参与主体: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拓宽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
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掣肘1.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时容易受到法律限制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2. 信息共享机制不够畅通信息共享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信息共享机制不够畅通,社会力量难以获取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导致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受到限制。
3. 社会力量参与的准入门槛较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目前准入门槛较高,一些潜在的有能力和资源的社会力量难以参与进来,限制了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4. 缺乏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社会力量的参与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的协调和合作,目前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和合作机制,使得社会力量难以与政府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有效协同作战。
5.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人才队伍,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储备存在困难,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制定出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明确的行动指引。
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平台,保障社会力量获取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
大雪冰冻应急演练总结范文(通用18篇)
大雪冰冻应急演练总结大雪冰冻应急演练总结范文(通用18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雪冰冻应急演练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雪冰冻应急演练总结篇1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应对在雨雪天气可能发生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全面提升抵御事故的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我项目部于2015年1月16日进行了雨雪天气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一、演练目的本次演练,旨在提高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及抢险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对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的熟练程,熟练应急程序,使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有了进一步的明确,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二、演练总结本项目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寒冷,会有雨雪天气,气温可能会降低至0度以下,桥面会发生结冰现象,所以业主、监理和项目部都高度重视此次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此次应急演练,检验了项目部雨雪天气应急预案体制运行的正常性和完善性。
本次演练达到了以下目的:1、找出了项目部雨雪天气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取长补短,对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
2、让项目部员工懂得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自己应该干什么,自己如何应对突发性事故。
3、模拟真实事故,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高员工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演习涉抢险、人员疏散和救护,事故区安全警戒工作。
演习充分考虑到了项目部安全事故应采取安全处置程序和应急救援措施。
通过本次演习的顺利开展,使广大员工了解和掌握了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如何进行报警,如何救援和处理,以及熟悉了应急演练的程序和要求,使大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本次演习使各部门之间配合更加紧密,人员、物资能够到位及时,由于组织时间长,准备充分,本次雨雪天气应急救援演习活动比较顺利。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应急管理工作关乎人民裙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掣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掣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一)补充政府应急资源不足政府在应急管理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但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政府的资源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社会力量具有丰富的专业人才、物资设备、技术经验等资源,能够有效地补充政府应急资源的不足,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能力。
(二)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社会力量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宣传教育等活动;企业可以提供应急物资保障和技术支持;志愿者队伍则能够在现场救援、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丰富应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增强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社会力量通过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公众在参与应急管理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应急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应急行为习惯,从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自救互救。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缓解突发事件给社会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不稳定因素。
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一)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和规范管理机制。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背景和意义 •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现状和问题 •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案例和经验 •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策略和建议 •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未来展望和发
展趋势
01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背 景和意义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部门与 社会力量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
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应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提供 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社会组 织和个人积极参与。
表彰与奖励
对社会力量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出表现 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
05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未 来展望和发展趋势
现状概述
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主体包 括志愿者组织、企事业单位、社 区组织等,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
参与到救援工作中。丰富的来自援资源社会力量拥有丰富的救援资源,包 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为救援 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高效的协调机制
随着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深入 ,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协调机制 不断完善,提高了救援效率。
社会组织壮大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不断壮大社会组织 规模,提高其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
THANKS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将更加注重国际合
作,加强跨国救援力量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应对跨国灾害和紧急事件。
发展趋势
制度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制定更加完善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政策和法规。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
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然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掣肘。
本文将探讨这些掣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掣肘1.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定也比较简单。
这就给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大部分社会力量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这就导致了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3.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导致各方面的力量难以协同作战,效果不尽如人意。
4.缺乏资金和物资支持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但是社会力量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资源,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对策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2.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社会力量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能力和水平。
3.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有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组织和协调机制,让各方面的力量能够协同作战,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
4.加强资金和物资支持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会力量的资金和物资支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总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掣肘。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加强资金和物资支持等措施,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
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采取多元化的应急管理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措施。
加强了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能力,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灾害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灾害信息共享和传递。
注重了综合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提升了快速反应和处置灾害的能力。
还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建立了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力应对了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二、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在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中,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得到了加强。
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参与了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另我国积极推动了应急管理领域的社会化发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各方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格局。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强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灾害应对、救援合作与援助行动。
我国积极加强了与国际组织、邻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合作,提升了在全球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援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总结回顾近年来,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推动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加强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了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了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了国际合作等方面。
这些举措的实施,提升了我国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全球性挑战中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加强预警监测、提升救援力量、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只有全面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挑战,推动国家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意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意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社会各界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通过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积累经验和资源,提供快速、有序、科学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旨在提高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灾害防范和减灾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个人等各个方面。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频发,不仅需要政府的及时响应和处置,更需要社会应急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社会应急力量的组织和运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必要性、组成和分类以及建设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总结其重要性,强调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建立健全的社会应急力量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有效减轻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加强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在下文中,本文将对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社会应急力量的组成和分类,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和方法,以期为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望能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广泛讨论,共同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引言部分将对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概述,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正文部分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2.1 建设社会应急力量的必要性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为什么需要建设社会应急力量。
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以及对应急响应的要求和挑战,说明建设社会应急力量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同时,展示社会应急力量在灾害防控、救援救助、危机处理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发展浅析
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发展浅析摘要:社会应急力量是我国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应急救援力量之外的良好补充,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组织的发展,对提高我国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组织发展中的一些认识,在研究当中针对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构建公平公正的平级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的技能竞赛、开展各种形式的联演联训活动、加大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等。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社会应急力量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应急救援;建设最近几年,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灾害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众多的灾害当中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成为灾害发生以后,抢险救灾、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关键。
从运用起救援力量发展的角度来讲,国家各级机关是应急救援力量发展的核心,但是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应急救援当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2023年7月底发生的河北涿州突发性暴雨灾害事件的救援为例,在发生洪水灾害以后,在社会救援的组织实施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组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配合政府所辖的应急救援机构,较好地满足了灾后的应急救援需求,进一步凸显了社会救援力量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一、构建公平公正的评级机制我国的社会应急力量组织都是公民在社会生活当中自发形成的,根据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目前社会应急力量组织的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个,这些社会应急力量组织的发展水平,救援能力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发展的不规范性非常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可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应急力量组织的平级机制,在参考联合国国际救援队分级测评方法和标准的前提之下,根据我国社会应急力量所承担的主要责任明确具体的测评标准和程序,将我国目前的社会应急力量组织,通过公平公正的评级,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救援工作。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1. 前言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给各国社会安全带来了极大挑战。
针对此类事件的发生,政府应急机构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应急预案,并且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些预案。
然而,单靠政府机构的力量仍然难以达到全面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需求,因此社会应急力量的出现成为了非常必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社会应急力量的定义、构成和价值,并提出一份可行的应急接力方案。
2. 社会应急力量的定义和构成社会应急力量是指一组有志于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的、具备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志愿者组织和个人。
这些力量不是为了盈利而从事应急救援工作,而是出于公益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渠道自愿报名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以提高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效能。
社会应急力量包括以下几类:2.1 专业救援队伍这类队伍由一些专业组织或者个人组成,他们拥有搜救、消防、紧急医疗等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经验。
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消息,迅速到达现场,为受灾者提供现场救援和转送至医疗机构。
2.2 志愿者组织这类组织通常由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浓厚兴趣的人组成,他们通常具备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经验,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协助,协调志愿者资源和开展相关救助工作。
2.3 其他支援力量其他的支援力量可以包括志愿者签到系统搭建、物资运输、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支援。
这些人员和组织也是应急救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社会应急力量的价值社会应急力量的价值非常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快速响应社会应急力量可以大大加快政府部门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速度。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作为第一反应力量,他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补充政府救援资源社会应急力量通常由各种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组成,他们拥有不同的技能和经验,可以很好地填补政府救援力量中的一些空缺。
3.3 多元化的救援手段社会应急力量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救援手段,他们可以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和自身能力,采用不同的救援方法来帮助受灾者。
社会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社会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姓名赵倩楠年级专业20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号0803405035指导教师赵瑞红目录前言 (2)第1章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优势与重要作用 (2)第2章社会组织在灾害救助中的存在问题 (3)第2.1节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足 (3)第2.2节社会组织的自身资源匮乏 (3)第2.3节社会组织的参与重点与途径不明 (4)第2.4节社会组织的管理与协调机制缺失 (4)第2.5节相关法律制度滞后 (5)第3章对社会组织的未来展望 (6)第3.1节从政府角度:提高认识,转变管理理念 (6)第3.2节从社会组织自身角度:强化能力建设,明确参与途径 (6)第3.3节从机制角度: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机制 (7)第3.4节从法律制度角度:打破旧制,完善新规 (7)参考文献 (8)社会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赵倩楠20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0803405035【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我国社会组织在近年来迅速成长,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表现积极,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虽然具备较大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
本文以此为角度,总结社会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推动灾害救助社会化进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组织灾害社会救助前言作为发展中国家,连年的灾害侵袭,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我国财政面临严峻的考验,也影响到灾害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心理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
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灾害带给人类的伤痛,是政府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随着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兴起,我国政府已确立了以“小政府、大社会”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方向。
可见灾害救助工作在我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能只依赖政府,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尤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的独特优势,通过其较高的管理效率动员全民提高灾害风险意识,并调动多方资源从而在灾害救助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急预案中的社会参与与支持
协调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 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
快速响应
在接收到紧急情况报告后,支持系统应 迅速启动,调动资源进行救援处置。
信息共享
各部门之间应及时共享信息,确保信 息畅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高效运作
支持系统应具备高效的组织协调和资 源调配能力,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
物资储备
救援队伍
储备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如食品、水、 医疗用品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 提供给受影响的人群。
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 警察等,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援和处 置工作。
信息发布
协调联动
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包括预警、救援进展 、灾情报告等,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情 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地区发生地震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导致救援力量不足,物资供应不畅。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 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援,但由于前期缺乏规划和组织,社会参与的效果并不理想。
失败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后,由于企业没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导致现场混乱,救援人员无法有效协作。同时 ,企业也没有提前与社会应急力量建立联系和协作机制,导致救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延误和困难。
协同作战
加强部门间、地区间、军民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应对灾害。
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预案评估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 和教训。
反馈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演练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监测预警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 时效性。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背景介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紧急应对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规模,政府单独的力量和资源往往难以胜任。
因此,发挥社会应急力量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政府应对压力,更快速、更高效地展开救援行动,并更好地保障社会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应急力量的概念社会应急力量指的是公民、组织以及公益、慈善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力量。
社会应急力量的组织形式和作用各异,包括但不限于义务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
社会应急力量能够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并积极展开救援和重建工作,为政府提供补充和协助。
社会应急力量的分类公民应急力量公民应急力量指的是普通公民通过自发行动或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力量,包括学生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
公民应急力量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情感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和信息的优势,形成很强的社区联动和飞轮效应。
组织应急力量组织应急力量指的是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组织性的单位或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力量,包括医院、实验室、学校、企业、行业组织、非政府组织等。
组织应急力量通常拥有专业的知识、人员和设备,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救援。
公益应急力量公益应急力量指的是通过资金捐赠、物资捐赠等形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力量,包括慈善组织、企业社会责任、私人捐赠等。
公益应急力量通常通过提供资金和物资来支持应急救援工作,满足救援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应急力量的作用补充政府力量由于突发事件经常超出政府单独应对的能力,因此社会应急力量可以补充政府的力量,增加应急救援和重建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社会应急力量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减小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细节服务社会应急力量可以提供细节服务,包括帮助疏散受困人员、散发物资和食品、提供心理疏导等,为受灾人员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
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为发挥社会应急力量的作用,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统筹规划需要制定完备的社会应急力量规划和组织机制,确立各社会应急力量的职责、分工和配合,形成有效的应急联动。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对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应急救援体系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建立一支紧密协作的社会应急力量,成为必然趋势。
社会应急力量的定义社会应急力量是指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渠道,组织和调配在紧急救援、灾害应对等方面具有专业背景和实际技能的力量。
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旨在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提升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的效能。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必要性•提高应急救援效能。
社会应急力量的加入,有助于增强救援力量、提高救援效能,进一步弥补现有应急救援体系的短板,使得应急救援更加及时、有效。
•丰富救援方式和手段。
社会应急力量的介入能够丰富应急救援方式和手段,避免了过于依赖传统救援方式,从而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应急力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生活压力,促进了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行为,政府需要在其中起到核心的领导和引导作用。
•科学规划,分类建设。
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需要加强规划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建设,确保社会应急力量能够准确、及时、高效地发挥作用。
•人才优先,培养引进。
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发现和培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社会应急力量的整体水平。
•制度明确,法律保障。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和规章,保障社会应急力量活动的顺畅、规范和安全,同时要通过法律手段明确社会应急力量的职责和权利。
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的具体路径•成立社会应急力量基地。
成立社会应急力量基地,提供救援车辆、救援设备、战斗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应急物资。
•招募社会应急救援专业人员。
针对应急救援领域需要,招募和培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入驻社会应急力量基地。
•建立众包志愿者队伍。
选拔并培养志愿者队伍,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应急力量,为应急救援和灾害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
社会应急力量方案背景在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时,政府常常需要调动社会应急力量加强支援。
社会应急力量包括志愿者、非政府组织、专业救援机构等,他们的参与可以极大地缓解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后果。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社会应急力量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本方案旨在明确社会应急力量的组织形式、职责分工、培训和准备工作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协调、高效运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应急力量组织形式社会应急力量可以根据其性质和任务被分为不同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1. 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是社会应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提供各类技术支持、人员资源和物资援助。
志愿者组织通常分为专业性组织和普通社会组织。
专业性组织一般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聚集而成,其志愿者具有专业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比如医疗救护、心理疏导、水电维护等。
普通社会组织则由个人或群体自发组成,他们通常参与物资搜寻、庇护救助、信息传递等工作。
2. 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通常具有更强的组织实力、更稳定的人员和物资保障,其职能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物资调配、救援管理等。
非政府组织按类型可分为民间救援团队、宗教慈善组织、环保保护组织等,他们都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供优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支持。
3. 专业救援机构专业救援机构在应急救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常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成立,其主要任务包括现场指挥、救援实施、伤员转送等。
专业救援机构可分为消防救援队、公安特警、医疗救援队等,他们的参与可以有效提高现场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职责分工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各自明确职责分工,避免各自为政,增加无序性。
职责分工主要包括:1. 志愿者志愿者职责主要有:•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类帮助服务;•协助组织实施救援任务;•保障个人安全,遵守灾区管理规定;•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为救援提供必需的物资保障。
2. 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职责主要有:•收集、整合救援信息;•确保物资供应和调配;•组织志愿者及救援人员进行救援任务的组织活动;•报告救援动态和善后工作,反馈救援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管理*本文是国务院应急办、国家行政学院/2009年中国应急管理案例研究0项目的子项目/2009年11月华北、西北和南方部分城市应对暴雪灾害研究0的成果之一。
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以2009年部分城市应对暴雪灾害为例王光星 许 尧 刘亚丽[摘 要]在2009年11月应对暴雪灾害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经受了严峻考验。
要实现危机管理能力/质0的提升,就应逐步改变/强政府-弱社会0的管理格局,积极探索多中心治理模式,大力发挥社会力量在危机应对中作为政府/联动伙伴0和险情/应对主力0的作用。
从本次应对来看,社会力量尚有很大潜力有待挖掘,应当在/多中心治理0的理论框架内重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提高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紧密合作的应急管理体系。
[关键词]社会力量;应急管理;多中心治理[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0)07-0067-03 2009年11月,河北、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经历了60年不遇的强降雪过程。
此次降雪范围广、灾情重、影响大,对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通过对石家庄、太原、合肥等部分受灾城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整体而言,政府有关部门预警及时、应对得力。
这既得益于指挥科学、预报准确、处置合理,也得益于2008年应对冰冻雨雪灾害积累的经验教训。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出现应急管理薄弱区甚至盲区、救助苦乐不均、应急预案上下雷同、应急决策与处置高度依赖行政权力中心、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等。
本文拟就救灾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问题进行探讨。
一、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应急管理时间压力大、所需资源多,政府必须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从这次应对暴雪灾害的过程来看,社会力量主要发挥了两种作用,一是当地政府的联动/伙伴0,二是身边危机的应对/主力0。
(一)联动伙伴:主动协助政府应急1.主动配合政府的应急举措态度配合是前提。
政府行为的有效执行需要以目标群体的认同为基础。
从暴雪应对来看,社会力量对政府行为的态度配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公民主动走上街头,加入到了清除积雪的行列中来,为应对危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可能导致公民或社会组织短暂失权,这时广大民众能从大局出发,理解政府的应急举措。
资源配合是保证。
如在应对暴雪过程中,石家庄市建筑施工单位帮助有关部门解决了除雪工具缺乏的问题;山西省交通厅紧急动员150名汽车维修人员携带低标号燃油上路进行车辆维修。
由于政府职能的广泛性、财政资金的有限性以及危机的不可预知性,很难储备足够多的资源,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让政府来储备这些资源会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
政府在储备必要的战略性应急资源的同时,提倡一般性应急资源储备社会化,以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
行动配合是关键。
雪灾发生后,几乎所有受灾地政府都发出了清理积雪的通知或号召,但不同城市、路段、社区反应不一。
很多公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救助受灾人群,有效缓解了抢险救灾压力。
但也有不少单位行动迟缓,错失良机,加大了积雪清理难度。
可见,只有政府的号召真正转化为公民的行动,才能到达切实的效果。
社会力量对于政府应急管理的行为配合主要体现在:切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为尽快化解危机出力;主动向政府报告身边的险情,为政府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配合对特殊群体救助的紧迫需要,尽可能为社会多做贡献等。
2.全面监督政府的施政行为监督政府的违法违规行为。
为保证救助公平,山西省民政厅确定了/一卡一帐两公开四程序0的原则,而其落实则需要群众发挥好监督作用。
从过去的经验看,资金或物品可应急管理能被截留,或是不按照程序和原则分配。
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内部很难对这种行为进行监督。
这就要求,在救助过程中,要把有关的政策、原则、救助标准公布于众,让广大民众来监督政府的分配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合情。
监督政府的消极怠政行为。
201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正好赶在雪灾导致的交通瘫痪期间,S市Y区招生办的网站没有公布具体报名地点,电话无人应答,不少考生只能徒步问询。
尽管教育部门看起来与应对暴雪没有多大联系,但这种政府不主动提供服务的行为大大提高了公民的行动成本。
危机状态下政府要切实从履行自身职能的角度为化解危机提供支持。
消极怠政不一定违法违纪,但其负面影响很大。
社会民众或社会中介组织要做监督消极怠政行为的主力军。
(二)应对主力:积极化解身边危机1.爱惜生命,增强自救技能雪灾中,因灾死亡的几乎都是简易棚、工棚、鸡舍、塑料大棚被压塌之后造成的。
正如同/物品供应的最基本形式是自助或自我服务0,有效的应急管理高度依赖于每个当事人自身的应急意识与技能。
危机状态下,不经意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社会个体要认真学习各种自救技能,能够在常发灾害中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2.助人为乐,彰显高尚道德石家庄的网友发出集体扫雪的倡议,40余万人次上街清扫;不少公民主动助推/趴窝0车辆,提供热水服务,帮助流浪人员;上千军民从蔬菜批发市场倒塌的大棚中抢出500万公斤蔬菜、800万公斤水果、800万公斤粮食。
但也有人趁/雪0打劫:不少摊贩哄抬物价,部分出租车司机提高车费,,。
社会进步需要高尚道德风范的引领,在危机状态下,高尚的道德情操尤其显得重要。
3.构建网络,积累社会资本马克思曾将东方社会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0,生活在其中的小农都如同大麻袋装着的/马铃薯0,彼此之间缺乏有机关联,整个公共事务只能由国家权力体系来管理。
与此迥异,托克维尔在考察了美国社会后认为,在民主国家,结社的学问是一门主要学问,其余一切学问的进展,都取决于这门学问的进展。
结社已经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运动,大量的公民社会是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创新。
事实上,任何集体行动的产生都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质量,这种无形的纽带就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虽不直观,但对集体协作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社会资本越丰富,协作行为就越容易产生,越容易收到成效。
二、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社会力量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较弱尽管各种社会力量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就本次雪灾而言,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政府到民间,对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知。
从课题组对不同人群随机调查的231份问卷看, 67.5%的人关注当地政府采取的举措,而关注典型感人事迹的只占到了3.9%(选项为多选,下同);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所应当着手的方面来讲,141人认为应当加强应急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133人认为应当增强政府领导人的应急管理意识。
由此可见,公民在应急中主要关注或依赖的还是政府。
从收集的20余份总结报告来看,几乎都将领导重视放在了第一位,有的将社会动员放在了最后一条,有的对社会力量未予提及,或只是将其作为政府动员有方的一个表现。
(二)社会力量在基层社区的组织程度不高从本次调研来看,物业小区的民众参与程度不高,绝大部分物业小区没有业主自治组织,组织性较差。
有的过度依赖物业管理企业,有的则是消极等待。
个别小区虽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业主的财产和其他相关权益,应急组织和管理的功能薄弱。
(三)非政府组织官方色彩浓厚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类型可以区分为/平行合作0与/田野合作0,前者更强调二者的平等地位,后者则以政府为主进行项目运作。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平行合作更能发挥互补优势。
但就我国而言,将社会力量组织化视为动摇国家基础的不利因素的认知仍有很大市场,真正独立于政府的社会力量基本上处于零散的弱组织状态。
在应对暴雪灾害中起到明显作用的大多是与政府关系密切的非政府组织,如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城镇社区和村民组织等。
纯粹的民间组织作用不明显。
因此,总体而言,我国的第三部门大多是/自上而下的NGO0而不是/自下而上的NGO0。
从一定意义上说,非政府组织行政化的现状使得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很难建立起一种对等的合作治理关系,非政府组织的不成熟使得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和资源互助缺乏民间平台和必要的渠道。
(四)社会民众的应急意识与技能亟待提高在231份有效问卷中,197人认为应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190人认为应当增强自救及救助他人的能力。
恰如温总理所讲,/基层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相当薄弱,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灾害损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0三、充分挖掘社会力量潜能的建议(一)在多中心治理的框架内重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多中心治理思想强调民间的治理,强调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
它还强调:一个社会的权力中心具有多元性和分散交叠的特质,政府或国家是多极权力中最大的一极;政府具有有限理性,它无法胜任/无所不能0的角色要求;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唯一供给者,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上,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有所作为。
就应急管理而言,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是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民众是/被动员0的对象。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脆弱性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广泛性,公共危机日益常态化,使得应急管理类似于/消防队0的政府难以实现对危机的有效治理。
事实上,随着包括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会民众等在内的社会力量的日益壮大,参与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已经渐次涌现,其中,有的具有独特的专业技术优势,有的具有资源优势,有的则在一定区域内建立了联系网络,它们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很好地弥补政府应急能力的缺陷。
无论是从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的革命性影响来看,还是从西方治理经验来看,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力量,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中心并存并相互合作的危机治理体系是实现良性治理的有效途径。
因此,政府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在把握社会大局的同时,不断放权给社会,促进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使之成为政府应急的有力/伙伴0。
(二)大力增强社会力量的组织化水平全民扫雪曾是冬天街头常见的场面。
但近年来,全民动员的景象不再多见。
2005年,山东威海遭遇罕见暴风雪袭击,在市政府连下八道/扫雪令0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单位和小区没有清理积雪。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表明公民社会发育的倒退。
从治理结构来看,原来的社会力量完全被整合在行政权威周围,单位制及/熟人社区0的居住形态为政府动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日益壮大的群体不再固属于/单位0,更多的人居住在商品房而不是单位社区。
这就使我们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过渡形态:具有高度动员能力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趋向衰落,但多中心的治理结构还未发育完全,社会力量已经不再唯政府/马首是瞻0,而其本身并未组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