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临床研究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临床研究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临床研究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困难等症状。

目前,医学界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药的临床研究成为了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就临床研究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进行探讨。

一、帕金森病的现状及治疗挑战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主要由于脑部多巴胺生成细胞的损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运动控制和神经系统功能。

传统治疗主要采用多巴胺前体药物,如左旋多巴,能够提高多巴胺水平,缓解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多巴胺前体药物会引起副作用,如运动异常现象和药物耐受性,给患者带来困扰。

二、新药研究的重要性和目标针对传统治疗所面临的问题,研发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目标。

新药的研究旨在寻找能够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并降低副作用的药物。

通过临床研究,我们能够了解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三、临床研究新药的过程和方法临床研究新药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筛选、体内外试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试验。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筛选出可能对帕金森病有效的化合物。

随后,进行体内试验,通过动物模型验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的验证后,进入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一步确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合适的给药剂量。

最后,开展临床试验,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以安全性为主要考察指标的Ⅰ期试验,以及进一步评估疗效和确定剂量的Ⅱ期和Ⅲ期试验。

四、目前,已经有一些新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

例如,XX药物通过阻断特定神经递质的降解酶,能够提高多巴胺水平,从而缓解症状。

临床试验显示,XX药物能够显著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并具有较小的副作用风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新药也显示出了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五、未来的展望临床研究新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过程仍在进行中,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药物能够通过临床试验,并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

果早用也可 以延迟 运动 神经元 并发症 的产 生 , 此类 药 物有 托卡朋 、 恩他卡朋等 。所有 的 C OMT抑制剂 都会产生 运动 障碍 、 恶心 、 腹泻 和尿液脱色等不 良反应 。托 卡朋 还有严重
的肝毒性 9。 1 5 中枢性抗 胆碱药 : . 此类 药物 有抑制 乙酰胆 碱 的作用 , 相应提高另一种 神经递质 D A的效应而缓解 症状 。此类 药 物一般均有 口干 、 瞳孔散大 、 调节反 直障碍 、 面红 、 出汗减 少
及顽固性便秘等副作 用 , 常用 药 物 有 : 海 索 、 马 君 、 苯 开 比哌 立登 、 扎 托品等。 苯
示, 左旋多 巴在改善 运动 功能 及 日常活动 方 面优 于 D A受 体激动 剂 。森那 特 (ie t是 左 旋 多 巴与 卡 比多 巴 s me) n (0 1 4 1 的复方 制剂 。青光眼 、 神病患 者禁 用 。该 1: 或 :) 精 药不宜与金刚烷胺 、 苯扎托 品 、 环定 、 海索 合用 。依 替 丙 苯 左旋多 巴(teo oa 是左旋多 巴的乙酯 化合物 , 克服 了 e[ dp) iv 它
维普资讯
山西 医药杂志 2 0 年 3月第 3 08 7卷第 3 期
S a x Me 』 !h h n i d ! c
! :

帕金 森 病 的 治 疗进 展
解 放 军 总 医院 中 医研 究 所 ( 0 8 3 10 5 )
郑利 星 杨 明会 窦 永 起

更短 l 。症状 波动及异动症 是左 旋多 巴常见 的不 良反 应。 4 述 J 1 2 多 巴胺受体 激动剂 : 巴胺 受体激动剂在我 国主要 有 . 多 溴隐 亭 ( rm ci ie 、 良 行 ( eg l e 、 贝 地 尔 bo or t ) 协 pn proi ) 毗 d ( ibdl pr ei 缓释剂 。已证 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神经元保护 作 i ) 用, 同时还发现 多巴胺 受体 激动 剂还存 在抗 抑郁效 应 。多 巴胺受体激 动剂常见 的副作 用包括 认知功 能 障碍 、 睡眠 障 碍及下肢水 肿【 , 5 同时它所致恶心 、 j 嗜睡和体位性低血压 也 限制 了它 的应用 。多巴胺 激动剂 也会 引起病 理性 “ 博 ” 赌 , 还有引起脱 发的报道 J 。普拉 克索 ( r px l 和 罗匹 尼 pa eoe mi )

帕金森病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研究进展

AD D家 族 的 家 系连 锁 分 析 , 病 基 因 首 先 被 定 位 F 致 在 42 q 1~2 随后 该 基 因被 克 隆 , 现 一 个 赫 为 突 触 3, 发
核 蛋 白 ( n c i) 因 的 第 3号 外 显 子 的 第 2 9 口s ul n 基 y e 0
核 苷 酸位 点 G被 A替 代 ( 29 , 得 所 编码 蛋 白 G 0 A) 使
纯 化 的 路 易 小 体 也 包 含 丰 富 的 s mc i ) ln蛋 白 , T e 提 示 dsnce . uin蛋 白是 构 成 路 易 小 体 的 主 要 成 分 。 目 y i

家 嵌 性 遗 传 性 P 及 其 相 关蛋 白研 究 1 ]
1 常 染 色 体 显 性 遗 传 性 帕 金 森 病 ( u sm l . ato a o
snc J vu ln蛋 白 的 路 易 小 体 是 存 在 于 神 经 元 内 , e 而 M A台 口s ul n蛋 白 的 胞 质 包 涵 体 是 在 胶 质 细 胞 S . nc i v e 内 。 研 究 和 了解 (¥lc i 白如 何 引起 神 经 元 变 X V Uin蛋  ̄ l e
尽 管 a nc i 州 uI n基 因 突 变饭 与 极 少 数 家 族 性 e P D发病 有 关 , 但 — n C i s Ul n蛋 白存 在 于 所 有 P 患 y e D 者脑 中的路 易小体 ( w oy 、 易神经 轴 索( e y bd )路 Lw n u t) 变性神 经 突 触 和 营 养 不 良的 神 经 突 触 中 ; ere 、 i

绵样 改 变 ;6 常染 色 体 显 性遗 传 , 代 连 续发 病 。 () 每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腹腔注射葛根素进行干预研究 ,并以 I 型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拮抗剂颉沙坦为阳性对照药。分 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 。通过测量心重 、体 重计算 心重指数 ,心肌组 织切 片来评估心肌
肥 大病 理形 态 ,半 定量 RT - P C R检 测心 肌 肥 大 标 志基 因 ANP、B NP、 ̄ - MHC mR NA 的表 达 变
诱发脑卒 中、血管性痴呆 、癫痫等疾病 。缺血性脑 损伤能够诱发短暂而微弱的干细胞突发性增
32
帕金森病 的诊 断和治疗进展
叶 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明基医院
精神 症状的分子 生物 学研 究
姚 志健
南 京 医科 大学 附属 脑 科 医院
缺血性脑 损伤 后 Wh t 信 号通路对神经再 生的调节作用与机 制
王文 艾厚喜 孙芳玲 张丽 蒋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室 脑血管病是常见三大疾病之一 ,缺血性脑损伤是主要诱发 因素,它能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 ,
2 0 1 3年 第 三 十 卷 第 二
葛根素通 过抑制细胞衰老 抗心肌肥大 的机 制
陈罡 沈琮 张秀敏 何琪杨
中国医学科学 院北京协 和I 诱导心肌肥大 的模型 ,研究葛根素抗心肌肥大的机制。 方法 :本研究含血管紧张素 I I 的微量渗透泵植入 C 5 7 B L / 6 J 小 鼠体内,制备心肌肥大模型,
化 。结果 :小 鼠体 内实验显示 :经葛根 素干预后 ,心肌肥 大病变程度 明显减轻 ,心重指 数及 A NP 、B N P 、 ̄ - MH C m R N A表达均显著下降。在体外原代心肌细胞实验中 ,在作用 2 4 h r s 期间 可促使细胞 C y c l i n D 1 蛋 白表达及 S 期显著升高 ,蛋 白质合成增加 ,A N P 、 ̄ - MH C mR N A表达 升高 ,而葛根素对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血管紧张素 I I 处理 心肌细胞 后促 使胞 内 R O S显著升 高,诱导 心 肌 细 胞 衰 老。经 过 5天 连 续 诱 导 后 ,f } - 半 乳 糖 苷 酶 着 色 率 、P 5 3 / P 2 1 WA F 1 、 P 1 6 I NK 4 a 蛋 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细胞不可逆地停滞 于 G O / G 1 期 。而葛根素处理后 明显 降低衰老的细胞 ,并降低衰老相关 的蛋 白表达 。结论 :葛根素通过清除 R O S ,干预 E R K1 / 2 磷 酸化激活来抑制细胞衰老 ,而抗血管紧张素 I I 诱导 的心肌肥大 。

越鞠丸对帕金森病体外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越鞠丸对帕金森病体外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陈 畅 , 唐娟娟h , 夏 宝妹 , 陈 清 。 , 王 启 盛 , 陶伟 伟 , 赵 杨 , 陈刚 h
( 1 . 南京 中 医 药 大 学基 础 医 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2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三 附属 医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1 )
的表 达 及 其 下 游 ERK、 CREB的磷 酸 化 。 关键词 : 越 鞠 丸 醇提 物 ; 帕金 森 病 ; 凋亡; P ACAP
Y J — E对 MP P 模 型 中 的 P C I 2细 胞 具 有 保 护 作 用 , 其机制 可能是通过上调 P AC A P
中图 号 : R 2 8 5 . 5
e h r o ma f f i n c e i l s( P C 1 2 )i n j u r y i n r a t s i n d u c e d b y 1 - me t h y l 一 4 一 p h e n y l 一 1 , 2 , 3 , 6 - t e t r a h y d r o p y r i d i n e i o n( MP P + ) .ME T H OD S
的存 活无 显 著 影 响 ( P> O . 0 5 ) 。同时 Y J — E 可 显 著 上 调 MP P 。 。 模型中 P C I 2细 胞 P AC A P的表达 ( P< 0 . 0 1 ) , 并 且 显 著 上 调 E R K、 C R E B的磷 酸 化 ( Pd 0 . 0 1 ) 。 结论
13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pc12细胞密度约510ml1接种于96孔板上培养24h后更换培养基随机分孵育24h每孔加入5mgmtt溶液用pbs配制ph744h小心吸弃孔内培养基每孔加入150二甲基亚砜dmso10min后使结晶物充分融multiskanfc型酶标仪上选择570nm波长测定各孔光吸收值实验组光吸收值对照组光吸收值10014hoechst染色法pc12细胞密度约210ml1接种于24孔板上培养24h后更换培养基随机分孵育24h更换不含血清高糖dmem培养液加入终浓度10hoechst33342溶液室温放置5min后吸弃培养基4醛溶液固定10min1mlpbs溶液洗涤细胞每次5minolympus荧光显微镜紫外滤光器下激发波长360nm散射波长420nm观察细胞核大小形态用于定性反应细胞凋亡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性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障碍、震颤和运动
缓慢。

目前,西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
病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主要采用补肾益气、疏风理气、活血化淤等方剂,如肾气丸、回旋散、活血止痛片等。

近年来研究证实,催眠香附丸、复方异丙肝素锉等中药方剂对帕金森
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2.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震颤、僵硬和运动能力,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3. 拔罐疗法
总之,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
的运动和生活功能。

但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针对个体化的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因此需要结
合实际疾病情况,分析治疗方案,准确用药。

此外,中医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保证疗效和安全。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对近些年来临床领域采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进展情况进行阐述,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益气养血熄风法、滋补肝肾法、熄风止颤法、活血化瘀法、通络熄风法、涤痰法这5种疗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帕金森病中医临床治疗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标签:中医药;帕金森症;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病(英文简称为PD)属于一种黑质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慢性疾病,一般发病集中在中老年人人群中,其临床症状包括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等[1]。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逐步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数量的急剧扩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

采用中医药对帕金森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目前已经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其在提高临床疗效、延缓病程进展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2]。

本文中,笔者在综合多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释,现将具体情况综述如下。

1 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病因认识中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所形成的病因及其机制是比较复杂的,一般认为该病是由风气内动所致,同时该病以虚实相杂者居多。

还有人认为本病是由肝肾阴亏,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者是由风火夹痰、互阻络道所致。

有关学者根据本病的致病原因将本病分为了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虚风内动型等[3]。

2 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2.1 滋补肝肾法帕金森病在临床一般以肝肾阴虚者居多,而这种类型的帕金森病通常还是其他类型帕金森症的发病原因和致病基础,所以在临床上多应用滋补肝肾法针对患者的肝肾阴虚之症来治疗帕金森病,目前该疗法的临床应用也较广泛[4]。

孙家贺[5]在其临床研究中对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主要为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滋补肝肾的治疗方法。

应用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白芍、何首乌、当归、升麻各10 g,五味子、黄精、龟板各15 g,开水煎服每日分两剂服用,连续维持服用治疗10 d。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发现,其中显效14例,有效40例,无效6例,临床显效率达90%,证实该种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进展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替代疗法等,中医多采取辨证论治、针灸等方法。

笔者就近年中医治疗PD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标签: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进展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2%,随年龄增高8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4%[1]。

不但给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目前研究认为PD的主要病变在大脑的黑质纹状体,该处多巴胺合成释放减少,乙酰胆碱处于相对的优势,打破了多巴胺能-胆碱能的平衡[2],从而产生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目前PD 的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其临床症状的控制,但都不能阻止本病的持续、慢性进展,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都存在着疗效减退、进而剂量增加,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会随之加重。

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P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就PD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1.1 传统中医对此病的认识PD属于中医学的“颤证”范畴。

古代中医文献对此病有丰富详实的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脉要精微论》载有:“骨者,艘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孙思邈于《备急干金要方·卷第八·诸风》中写到:“疗积年八风五痊,举身神曳,不得转侧,行步跋璧,不能收摄,又暴口噪失音,言语不正,四肢背脊筋急肿痛,流走不常,劳冷积聚,少气”从现代西医看就是典型的PD症状。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把有震颤的疾病称为“颤振证”。

并有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的记载。

古代医家对此病的描述为现代中医医家诊疗P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1.2 现代中医对此病的认识随着对PD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完善。

不同的医家提出了相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沈晓明[3]提出从脾论治内风的观点。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

Beijing
C:hina
100091,
一一了展开吲等ldLin va I 再经——治植移脑中胎胚人例1第 疗 一 由于帕金森病病变主要是黑质多巴胺神经—— 一一
李海斌,石炳毅.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173-177 http://cn.zglckf.com】 【http:llwww.crter.org
0引言
原发性帕金森病。后来的Freed等‘嘴人胚胎中
脑的多巴胺细胞移植至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在 森病的发病机制比较清楚、与发病相关的神经 临床试验的结果良好,因此有观点认为帕金森 病是干细胞移植的最佳适应证之一【4J. 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于帕金 核团解剖定位明确,动物模型已经建立,部分
3资料和方法
3.1文献检索
目前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均不能从根本上解
《2009)01-00173-05 收稿日期:2008-06-06
修回日期:2008-08-30 (54200808050003/ GW・Q)
能否获得多巴胺能神经元并通过细胞移植来恢 复神经环路中的多巴胺递质水平以治疗帕金森
.检索人相关情况:第一作者。
检索关键词:Parkinson’s disease,stem cell,
李海斌。等i帕金森瘸的于缎匏治疗迸曩
效较好,尤其对丘脑底核的刺激要优于对苍白球的刺 激,但会出现构语障碍和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pJ,其远 期效果亦不能确定,且费用昂贵。 随着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发展,干细胞 的来源问题、细胞移植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日渐突 出。另外,移植的细胞多为终末分化细胞,移植后存活 时间短、数量少,这些都限制了细胞移植的进一步应用。 但是,干细胞能被诱导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结 果为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1 u|,而 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则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持【¨J,这些使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成为可能。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

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及实验研究陈璐;张丽慧;张家凤;陈耀华【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构建PD细胞模型是进行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的重要方法.【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5页(P179-183)【关键词】帕金森病;细胞;实验研究【作者】陈璐;张丽慧;张家凤;陈耀华【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市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进行性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

在PD实验研究中,实验模型是PD研究的重要基础。

目前,PD实验模型主要包括整体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两大类。

以l-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 tetrahydropyridine,MPTP)、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和鱼藤酮(rotenone)等神经毒素诱导的动物模型是PD研究经典的整体动物模型,在国内外广泛应用[1-2]。

与整体动物模型比较,体外细胞模型可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具有快速、稳定、定量和经济等优点。

近年来,外源性神经毒素诱导的PD细胞模型已成为PD研究的基本手段,在PD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PD体外实验模型常用的细胞类型1.1 原代中脑DA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体外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有关。

临床上常表现为运动障碍、建立性震颤、肌强直、姿势不稳定等症状。

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角度介绍该疾病的研究进展。

病因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早期似乎主要观察到多巴胺神经元体周围的含铁质物质-黑色素颗粒的减少,与此同时,脑内的总体积和重量也减少。

最近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可能和其他神经元和脑区域的改变有关。

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确定了一些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和趋向于突变的基因。

一些研究已经建立了成人多巴胺神经元前体CXCR4,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研究显示CXCR4是体内损伤导致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机制之一,并且在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中过表达CXCR4能够重建运动功能。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定量分析不足,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CXCR4与神经元再生和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另外,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氧化和神经炎症反应也是帕金森病引发的重要因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嗜铬蛋白(Cr),这些抗氧化剂在体内合成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也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

另外,感觉神经的激活也可能使大脑在战斗或逃跑的过程中相对耗氧,从而引发神经变性和对运动的损伤。

诊断研究目前,诊断PD主要由临床表现和大脑影像学判断综合确定,缺乏有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最近,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

研究人员最近在磁共振数据中寻找有关帕金森病特征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经常使用自适应合成技术(Lasso技术)来识别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不同。

结果表明,脑中存在头盖骨的MRI数据是一个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还有研究者正在开发通过体液(如血清或脑脊液)检查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

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
中指 出 “ 振 者 , 人 手 足 摇 动 如 抖 擞 之 状 , 脉 约 束 不 住 而 莫 颤 病 筋
国 华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经 验 , 出发 病 1 之 内者 为 初 期 ,2~ 提 年 3年 者 为 中期 , 3年 以上 者 为 后 期 。初 期 平 肝 息 风 以 治 标 , 脾 益 气 健 以 治 本 ; 期 豁 痰 化瘀 以 治标 , 中 滋补 肝 肾 以治 本 ; 期 补 益 精 血 后 以 治 损 , 床 疗 效 满 意 。沈 晓 明 “ 总 结 马 云 枝 经 验 , 出按 病 情 临 提 将 帕 金 森 病分 为稳 定 期 、 动 期 、 波 进展 期 3 进 行 辨 治 。稳 定 期 期 治从 脾 肾 人 手 , 痰 瘀 以健 脾 化 痰 为 首 ; 动 期 以 内 风之 善 动 、 治 波
刘 新 业 等
用 二 陈 汤 合 大 定 风 珠 治 疗 老 年 震 颤 麻 痹 1 O
例 , 用 陈皮 、 夏 、 苓 、 药 半 茯 白芍 、 地 黄 、 门冬 、 板 、 胶 、 生 麦 龟 阿 火 麻仁 、 术 、 蝎 、 蛭 、 芎 、 参 、 草 , 症 状 明显 减 轻 , 苍 全 水 川 党 甘 6例 4
4 古 方 、 方 加 减 验
不 能 主持 也 ” …。经 过 多年 研 究 , 多数 中 医学 者 认 为 , 帕金 森 病 的 中 医病 位 在 肝 肾 , 机 是 肝 肾 不 足 , 疗 原 则 以 补 肾养 肝 为 主 ” ; 病 治
在 肝 肾 不 足 基础 上 导致 的 肝 风 内 动 、 火 阻 络 、 瘀 经 脉 等 属 于 痰 血 病 机 的 演 变 或夹 杂 。安 丽 芝 …认 为 , 主 血 脉 , 主神 明, 为 心 又 脑 元 神 之 府 , 之 所 主 精 神 活 动 需 赖 心 血 的 濡 养 。 本 病 病 位 虽 在 脑 故 脑 , 与 心 密 切 相 关 。 亚 丽 认 为 在 帕 金 森 病 的 病 程 中肾 虚 为 然 王

老年帕金森病80例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帕金森病80例临床治疗体会

8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2 月第 7 卷第 3期
C h i n J M 0 d D mg A p o l 。 F e b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3
和处理后血压均 需注 意记 录。明确 急性 脑卒 中 的性 质和 类 型 。详细记 录发病 时间与 到达 医院时 间 , 并 根据 头颅 C T的 结果进行不 同治疗 窗的特殊治疗 , 并根据结 果进行分 流。大 量 的研究 结果表明 , 人类在 脑缺 血后 6 h内获得再灌流者 , 受
疗为主 , 且需 长期服 药。选取 临床 2 0 1 1年 3月 至 2 0 1 2年 6
运动现象 , 随时调整用药 。美多 巴 ( 含左旋 多 巴 0 . 2 g , 苄 丝 肼0 . 0 5 g ) 0 . 1 2 5— 0 . 2 5 g , 2 ~ 3次/ d ; 帕金宁或息 宁 ( 含左 旋 多巴 2 0 0 mg , 卡 比多 巴 5 0 mg ) 应用剂量 1 片, 2—3次/ d 。早
的报道 。
阻脑组织 尚有 逆转可 能… 。由于人 们对 缺血 性脑卒 中的认 识感受 和发病的不完 全性 , 往 往对 何时发 病并 不十 分清楚 , 所以6 h 治疗窗很难制定 。有个 别人将治 疗窗 延长 到 1 2 h ,
于 血栓 附近注入溶 栓药 物 , 可 增加 局部 的药 物浓 度 , 减
少用药剂量 , 直接观察血栓溶解 。一 旦血管再 通可立刻停 止 用药 , 便于掌握剂 量 , 出血 危 险性 小 。有 主张 动脉溶 栓 时将 药物 注入颈 内动脉 , 而不花更多 时间将导管插 人大脑 中动脉 或 在血 栓近端注药 。溶栓治疗开始越 早 , 溶 栓效果越 好。患 者 的脑 血管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 梗 死的类 型、 血压 、 内脏 功

茯苓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研究

茯苓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研究

茯苓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研究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临床中。

近年来,茯苓被发现具有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保护作用的潜力。

茯苓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如茯苓酚、茯苓苷等,这些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抗炎以及抗神经退行性变等机制来保护免受帕金森病的损害。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丧失。

这种神经元的死亡导致了运动功能障碍,如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平衡问题。

目前尚无完全治愈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茯苓对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茯苓中所含有的茯苓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这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氧化应激是帕金森病的一个主要发病机制。

茯苓还含有茯苓苷,这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

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和神经元的丢失,加速帕金森病的进展。

茯苓中的茯苓苷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对神经系统的破坏,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此外,茯苓中还含有多种其他的活性成分,如茯苓醇、茯苓酸等。

这些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神经退行性变的发生,减轻细胞损伤,从而保护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系统。

茯苓还可以促进生长因子的产生,有助于神经元的生长和修复。

虽然茯苓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茯苓的潜力。

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一些体外和动物实验,发现茯苓可以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动物的症状,并且改善其行为功能。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确定茯苓的最佳用药剂量和治疗时机。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茯苓可能对帕金森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它并不能治愈该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茯苓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

中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中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标题:中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药物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作用,机制研究,中药研究1. 引言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细胞丧失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等。

目前,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大多数局限于缓解疾病症状和滞缓疾病进展,尚缺乏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 方法和实验设计3.1 研究方法采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包括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

3.2 实验设计3.2.1 体外细胞实验选取多个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细胞系,如SH-SY5Y细胞和PC12细胞作为研究模型。

将中药样品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通过MTT 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 等技术,研究中药对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自噬等关键因子的调节作用。

3.2.2 动物模型实验采用动物模型(如转基因小鼠模型)模拟神经退行性疾病。

将中药制备成合适的剂型,如胶囊或注射液,并按照一定剂量和时间进行给药。

观察中药对动物行为学、神经病理学和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以评估中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效果。

4.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实验记录和计算,收集实验数据。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或t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图示和统计分析,以得出可靠结论。

5. 结果和讨论在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讨论中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和作用途径,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体; 有效部位 ; 神经保护 中 图分 类号 : 2 5 5 R 8 .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9 0 -8 4 2 B 10 -8 5 2 0 )4 1 - 0 0
帕金 森 病 ( a i o ’ i ae P , 名 震 颤 麻 痹 ( aa s 12 含 药血 清作用 于 P Pr n n S s s, D) 又 ks de pr yi . l s D体 外模 型系统 由于中药复方 和单 味 ai n) 由 Pri n于 11 g as , aks t o 87年首 先 描 述 并 由此 得 名 , 一 种 常 见 药成分复杂 , 是 经过体外 的煎煮或其 他制备 过程 , 再经 口服 以后 在 的中老 年人神 经系 统退 行性 性疾 病 ( eeea v i ae f h 体 内发生一系列变 化 , D gnrteds sso e i e t 无法 区分 药效 是来 自药 物本 身发 挥 的作 cnr evu yt 。以静 止 性 震 颤 、 肉僵 直 、 动 迟 缓 和 姿 用 , et nr s s m) l a o s e 肌 运 还是经过肝脏代谢产 物抑或肠 道细 菌代谢产 物发挥 的作用 , 势反射障碍为典 型临床特征 , 中脑黑 质致 密部 多 巴胺 ( oa ie 所以部分学者认为用含药血清 代替 中药粗提 物进行 实验更接 近 dpmn ,
胡胜全 余 惠曼 , , 刘塔 斯。杨 大坚 陈新 滋 何翠君 , , ,
(. 1广东 省深圳 市 中药药 学及 分子 药理 学研究 重 点实验 室 , 广东 深圳 2 .湖南 中医药大 学药 学 院 , 湖南 长 沙 400 ) 10 7 585 ; 10 7
摘要 : 帕金森病(a i o’ d es,D 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 Pr n n S i a P ) ks s e 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0 9年第 2 0卷第 4期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 R S A C 09 O .0N . I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0V L2 O 4
◇文献综述◇
中药 治 疗 帕金 森 病 的体 外 实 验研 究进 展
了沉重的 负担 。中药由于在 防治帕金 森病等神 经退行 性疾病 等方 面有较 丰 富的 实践 经验及 多靶 点作 用途 经、 毒性 相对 小等潜在优 势 ,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年来对 中药作 用机 理研 究力度加 大、 近 水平渐 高, 已达细胞 、 分子 水平 。该 文 对 近 十年 来 中 药 治疗 帕金 森病 的体 外 实验 研 究进 行 了综述 。
D 神经元内 L w A) e y小体存在 为特征性 病理标 志。随着 全球人 口 药物在体 内环境 中产生药效 的真实过程 。有研究显示 , 颤复宁 中 老龄化 的程度加快 ,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 中的发病率居 药 ( P 人参 、 黄芪 、 何首乌 、 枸杞 、 羚羊 角粉 ) 血清 能有效 地提高 6一 高不下 , 给社会 和家庭带来 了沉重 的负担。 由于 P D发病 机制复 O D H A损 伤 P 1 C 2细胞后 的细胞存 活率 , 增高络氨酸羟化酶含量 , 杂,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 P D的药物均只对 发病过程 中 的某 一或某 降低 C sae一 aps 3阳性细胞数 。钩藤散 ( 钩藤 、 陈皮 、 半夏 、 麦 几个环节起效 , 且副作用大。近些 年来 , 中药 由于在 防治 P D等神 冬 、 茯苓 、 石膏 、 防风 、 菊花 、 人参 、 姜及甘 草 ) 软脉胶 囊 ( 生 、 姜 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有较丰富 的实践经 验及 多靶点作用途 经 、 毒 黄 、 水蛭 、 三七 、 竺 黄 、 菖 蒲 、 藻 ) 醒脑启 智胶 囊 ( 天 石 海 、 枸杞 性相对小等潜在优势 , 越来越受 到医药工作者 的推崇。近年来对 子 、 菖蒲 、 石 川芎 、 橘络 ) 补 肾复方 ( 、 鹿角胶 、 甲胶 、 杞子 、 龟 枸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力度加大 、 水平渐高 , 已达细胞 、 分子水平。 人参 、 远志 、 菖蒲 、 眼 肉) 含药 血清对 谷氨 酸诱 导的 P 龙 等 C一1 2 针对 P D的研究建 立了许 多体外模 型 , 中应用最广 泛的是 细胞有显著 的保护作 用。 肉苁 蓉 J培补 肝 肾复方 。 肉苁蓉 、 其 、 。( M T 、lt t和 6一O D PPg a e u ma H A模 型 。 M T 、lt ae和 6一O 枸杞子 、 乌) 药血 清可对 抗对 MP 造 成 的 P P P gu m t a H— 首 含 P C一1 2细胞 损 D A分别代表 1 一甲基 一 4苯基 一吡啶离 子( 一m ty 一 p e - 伤 , 1 ehl 4一 hn 对神经 细胞有 明显 的保护作用 。 y — yiii M P 、 氨 酸 ( lt t,Gu 和 6一羟 基 多 巴 l pr nu d m, P ) 谷 gu ma a e l) 中药复方制剂和单味药来源 的多样性 、 成分 的复杂性 等多种 胺( 6一O A) 它们均是可 以诱发 人类 及非人 类灵 长类 动物及 原 因, HD , 以及 制备 过 程 的差异 性 , 导致 过多 的干 扰 因素引 入到 P D 小鼠P D症状的合成毒素 , 也是公认 的能诱 导神 经元 凋亡 的细胞 体外模型系统 , 制备成含 药血清后 , 然接近 体 内的药物代谢 过 虽 毒素 , 虽然这些神经毒素的作用 机制 并不是 十分 明确 , 均能损 程 , 但 但仍难 以确定最终发 挥药效 的物质基 础 , 亦难 以控制 引入 系 伤神经细胞 , 造成 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及氧化损伤 , 细胞 内钙 超载 , 统 的量 , 物的实际体外 系统 作用浓度往往 达不到体 内条件下 的 药 兴奋性氨基 酸损伤 , 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实验 中多采用上述神 浓度 , 反应 系统 可能出现 假 阳性 反应 , 致使近 几年 的单味药及 其 经毒素来诱 导大 鼠肾上腺 嗜铬瘤 细胞 P C一1 2或人 神 经母瘤 细 复方制剂 的 P D体外研究实验 只是低 水平 的重 复 , 能的物质 基 可 胞株 S H—S 5 Y Y细胞 凋亡 作为 P D体外模 型 , 从分 子药理 学和分 础 、 内作 用过程和相应 的保 护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讨 。 体 子生物学观察中药对 神经毒素诱 导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分析 2 中药单体 或有效 部位的体 外实验研究 其保护作用 机制。 从化学结构看 , 单体具有 确切 的结 构 , 药效 明确 , 有助于其 神 1 中药 复 方 制 剂 和 单 味 中药 提 取 物 的 体 外 实 验 研 究 经保护作用 的机制研究 ; 有效 部位 往往 属于具有一定骨架的同类 1 1 复方制剂和单味 中药提取物直接 作用于 P . D体 外模 型 系统 化合物群体 , 或称分子群 , 其药效 较单体 更具多样 性 。将单体 或 复方制剂和单味 中药提取物的研究报道多集 中在 国内, 由于 中药 有效部位引入到 P D体 外模 型系统 中, 带入 的杂质 相应 减少 , 得 起效作用慢 , 大部分研究先用 中药 预孵育细胞 一段 时间 , 而后在 到 的结果能较真实反 映该 种或该 类型 的化合物 的体外疗 效。近 体外系统中加入造模 剂 , 观察 中药对神经毒素诱导 的神经细胞凋 年来 , 中药 单体 的神经保 护作 用及其机 制 的研 究发展 迅速 , 已深 亡 的保护作用。李志刚等 指 出 , 丝子提 取物 5 ml 菟 0 预孵 入 到分 子 和 细 胞 水 平 。 育P1 C 2细胞 3 i , 0m n 能显著 降低 MP 损伤后 出现 的细 胞核凝 P 在对 国内外 的文献查 阅 中发 现 , 黄酮类 、 皂苷类 、 内酯类 、 萜 集和断裂 , 抑制 MP 导 的 P 1 P诱 C 2细胞 凋亡 。王铭维 等 亦发 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对 P D体 外模 型系统的研究 报道较多 。 现, 银杏 叶提取物对减少 MP 引起 的 P 1 P C 2细胞损伤 , 明显提高 2 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 化合物 的酚 羟基可对 自由基起 到氢 . 细胞存 活率 , 增高 胞外多 巴胺水 平。 肉苁蓉提取 物预孵育 后 , 能 原子供体 的作用 , 从而形成 自由基 中间体 , 阻断 自由基 连锁反应 , 拮抗 MP 诱导 的 S S 5 P H— Y Y细胞凋亡 , 其作用机制 可能与上调 进 而抑制脂质过氧化 ,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 ( P 及代谢产 物丙二 L O) G D 1 3基 因 有 关 。 A D5 醛 ( A) MD 的生成 , 减少氧化损伤 , 是一类 天然 自由基 清除剂 。黄 颜木素 , 中药漆叶 中分 离得 到的一 种黄酮 类化合 物 , 通过 清除 6 收 稿 日期 :0 80 - 2 0 -32 4; 修 订 日期 :0 8 92 20 - -0 0 O A损伤引起 的活性氧(ecv xgnsei ,R S , HD rat eoye pce i s O ) 降低 基金项 目: 国家 “ 7 ” 划 前期 研 究 专 项 ( o2 0 C 7 8 1 ) 93 计 N .0 6 B 0 5 6 B l 2和 B x的 比例 以及 csae一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