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诊
第一章问诊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是避免在问 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除 现病以外的其他各系统的疾病而设立的 问诊内容。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是住院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帮助 医师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患者除现病 以外的其他各系统是否发生目前尚存在 或已痊愈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本次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
诊断学
• 月经史 :妊娠与生育次数和年龄,人工或 自然流产的次数,有无死产、手术产、 产褥感染及计划生育状况等。对男性患 者也应询问有无患过影响生育的疾病。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询问双亲与兄弟、 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 询问是否有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 遗传有关的疾病,如血友病等。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 • • • • • •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 造血系统 神经精神系统 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 历 :(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诊断学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 医生要先向患者 作自我介绍,用言语或肢体语表示愿意 为解除他的病痛和满足患者的要求尽自 己的所能,这样的举措很快就会缩短医 患之间的距离,使病史采集能顺利地进 行下去。
诊断学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 开放式的提问: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 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如先 问“您哪儿不舒服?”,“您为什么来看病?” • 直接提问:提出比较针对性的问题,如“你腹 痛有多久了?”
第一章-问诊
• (1)、恶寒、恶风 • 表现:自觉怕冷,加衣近火,不解其寒。 •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 特点:无风自冷。 • (2)、 畏寒 • 表现:经常怕冷,加衣近火,可减其寒。 • 病机:阳失温煦。 • 特点:见风畏冷。
2、热
• 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有局 部发热。
• 影响寒热的因素:
阴阳盛衰两方面。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
虚则寒。
• 方法:
• 1、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状,二者是否同 时出现。
• 2、询问特征:轻重程度、新久、时间长 短、部位、性质、寒热与体温的关系, 寒热消长或缓减的条件。
1、寒:病人自觉怕冷
• 恶寒:自觉怕冷,加衣近火,不解其寒。 • 畏寒:经常怕冷,加衣近火,可减其寒。 •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则缓
• (1)感邪性质:寒邪——恶寒重,发热轻 。
•
热邪——发热重,恶寒轻。
• (2)阳气盛衰:阳盛则热,阴虚则热。
•
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一)恶寒发热
• 概念: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
卫失温煦——恶寒。
•
卫失宣发——发热。
• 意义:外感表证
• 分类: • 1、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寒表证。 • 2、发热重恶寒轻:外感风热表证。 • 3、发热轻而恶风:外感风邪,伤风证。
症状、性质、部位。 • (二)、病变过程 • 可分为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
状的性质、程度、变化,有无好转或加重。 • (三)、诊治经过 • 初诊作过哪些检查,结果;作过何种诊断,及
依据;经过哪些治疗,效果。 • (四)、现在症状
四、既往史
• (一)、既往健康状况 • 强壮、素健、体弱、多病。 • (二)、既往患病情况 • 其他疾病史:如哮喘、痫证、中风。 • 预防接种史,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手术诊疗情况。 • 传染病史:痢疾、疟疾、白喉、麻疹。 • 小儿注意询问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第一章 问诊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9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否: 民族; 职业; 籍贯; 单位; 住址等. 10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三、现病史(抓三点:发病、病变、诊治过程)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 发病的原因、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 如何处理等,以 “推求病因”。 2.病变过程 按病情发生的先后顺序问其症状的性质、程度、 有何变化,以了解病情变化有无规律等。
27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分型: (讲解临床表现) 1.壮热:见于伤寒阳明经证 温病气分证 2.潮热: 日晡潮热:阳明潮热 阴虚潮热:骨蒸潮热 身热夜甚:热入营分 3.微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 气郁发热、气阴两虚发热
28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18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一、问寒热
1、几个概念
(1)怕冷:是病人主观感觉,有恶寒、畏寒、
恶风、寒 战之别。 ①恶风---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 谓之恶风。 ②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 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19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31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2、特殊汗出 ①自汗 表现: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意义: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②盗汗 表现: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意义:多见于阴虚证。
第一章 新问诊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问诊的意义。
第一章 概念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询问,以了 解病情的方法。
“问而知之谓之工” (《 难经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 病的方法之一,最早见于《内经· 三部九候论》,发展于明代 《景岳全书· 十问篇》,清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就病历书写 格式及内容更有详细规定,可谓是代有发展,日臻完善。
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地方病或传染病的流行区域。 2、精神情志――精神情志刺激所导致的疾病。 3、饮食起居――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 。
4、婚姻生育――遗传性疾病、绝经年龄 。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是否早产儿等。 意义:对判断分析现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六、家族史
内容:即询问家庭主要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 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意义: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意义。有些传染性疾病
三、现病史
3、诊治经过 内容:曾作过何种检查和检查的结果;作过何种诊断和有 关诊断依据;经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及反应如何等。 意义:为当前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另列一节专门讨论。
四、既往史 概念: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 状态以及曾患疾病情况。 意义: 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如: 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 素体衰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 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 素体阳虚--易受寒湿之邪,多为寒证。 既往所患疾病与现患病证是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现 症斜口眼喎,过去曾患中风,据此可以判断为中风先兆。
五、否定性症状 指某些症状或某些资料,对于某些病或证的诊断具有否 定性意义,即某一病或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的资 料。若能撑握相关病证的否定性资料,则往往能将类似病 证加以鉴别而使诊断变得果断迅速。 如不恶寒、无汗、口不渴、不发热等,似为阴性资料, 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起到鉴别、否定诊断的作用。本恶寒者 不恶寒,说明不是表证;风寒表证而无汗,说明不是太阳中 风。 总之,必要性、特征性症状是诊病的主要依据;偶见性症状
第一章 问诊
间潮热,微热)。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发无定时。
③发热恶寒的三种类型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恶寒重,发热轻——病人感觉寒冷明显,仅有
轻微发热,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患者感觉发热轻重,怕冷 轻微,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患者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主伤风表证。
⑵但寒不热的类型与临床意义: 新病恶寒——若伴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为 外感风寒;若突感恶寒伴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
胸 胁 痛
痰湿阻滞,闭阻胸阳 气阴两虚,心脉失养 胸在上焦 内藏心肺 肝胆居胁下
肺的病 变
肺阴虚、肺热、肺痈 风热犯肺等
肝胆经病变:肝气郁结 、肝胆湿热、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饮停胁下等
脘痛
胃的病变:胃瘀血、胃热、胃寒、食滞胃脘、肝气犯胃均可引发胃脘疼痛
大腹痛:脾胃病变
胃居中焦、肝气横逆 犯胃
寒、热、气、血、食、 虫等阻滞气机
⑴有汗无汗的几种情况与临床意义
表证无汗——为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表实证。 里证无汗——见于久病患者,为津血亏虚、生化 乏源之里虚证。 表证有汗——为外感风邪的中风表虚证;或外感 风热的表热证。 里证汗出——为外邪入里化热证或里热炽盛证。
⑵特殊汗出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自汗—日间汗出,动则甚,主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汗出,醒后自止,主阴虚内热或气阴 两虚证。 绝汗—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为亡阴或亡阳 之脱汗。 战汗—在病势沉重时,先全身战粟抖动,继而汗 出为战汗是疾病的转折点:若汗后脉静身凉,为邪 去正复病向愈;若汗出身热脉躁不安,为邪盛正衰 之危候。
阴虚生热,热伤肺络
热毒蕴肺、气血瘀结、肉腐成 脓 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 脾虚→生痰湿→犯肺→肺失肃 降 胸中气机不利 瘀血 痰浊 →阻滞心脉→运行不畅 寒凝 气滞 同胸痹,只是程度重,心脉急 骤闭塞不通
第一章 问诊
病 情 危 重
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
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阶段。
病理机制: 邪去正复 正邪剧争 邪盛正衰 邪伏不去 汗出身热不退, 烦躁不安脉来 急疾 病情 恶化 汗出热退 脉静身凉 向愈
头汗: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 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的症。 病理机制 上焦热盛 中焦湿热蕴结 元气将脱 饮食辛辣等 迫津外泄 蒸迫津上越 津随阳泄 虚阳上越 阳气旺盛, 热蒸于头
失
眠
病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盛,阳不 入阴,神不守舍 临床意义: 营血亏虚,或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或心 胆气虚,心神不安所致者,其证属虚。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或食积 胃脘所致者,其证属实。
嗜 睡
概念 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 入睡的症状。亦称多寐、多眠睡。 多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或 痰湿内盛所致。 临床意义 困 倦 嗜 睡 , 胸 闷 肢 困 — 痰 湿 困 脾 饭 后 困 倦 嗜 睡 , 纳 呆 腹 胀 — 脾 失 健 运,清阳不升。 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肢冷脉微者—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 大 病 之 后 , 神 疲 嗜 睡 — 正 气 未 复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含义
一、 问寒热
恶风 病人遇风则冷,避之可缓 病人自觉 怕冷感觉
寒
恶寒 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 取暖不解其寒。
畏寒 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 取暖能解其寒
热
寒战 恶寒而战栗
病人自觉发热,体温升高或正常
寒热形成的机理
感受寒邪
寒为阴邪
阴盛则寒 畏寒
恶寒
寒
阳虚生外寒
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
食欲与食量 【概念】食欲即对进食的要求和进食的欣快 感觉。食量是指进食的实际数量。 【意义】询问病人的食欲与食量情况,对了 解脾胃功能的强弱,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食欲下降 食欲亢进 嗜食异物
第一章 问诊
易患寒湿痹病
易患矽肺、汞中毒、铅 中毒等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缺碘的高山地区 地 岭南等地 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高原牧区 春季 季 夏季 节 秋季 冬季 多见瘿瘤 疟疾的发病率较高 易患血吸虫病 易发肝包虫病 易患麻疹、水痘等传染病 易患中暑、痢疾等
易患燥证 多感冒、咳喘等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妇女有月经、带下、胎妊、产育等方面的特殊疾病 性别 男子有遗精、滑精、阳痿、早泄等特有病变
青壮年 老年人 年龄 小孩儿 中老年 气血充盛,抗病力强,患病多属实证 气血渐衰,抗病力减弱,患病多虚证 易患水痘、麻疹、顿咳等病 易患中风、肺胀、胸痹等病
职 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 业 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者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五、个人生活史 (三)精神情志 (四)婚育状况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二、问诊的方法 一般由主诉开始,然后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 顺序的询问。 三、注意事项 环境安静,聚精会神 态度和蔼,激发信心 语言通俗,慎用术语 重点全面,系统全面 必要提示,避免暗示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 诊 的 内 容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 况、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记录日 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出生地、常住地、 单位等 主诉:包括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患病情况 个人史:包括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 志、婚育状况 家族史: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健康与患病情况
二、主诉
主诉——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 续时间。 部位 症状 性质 主诉— 体征 程度 时间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一章 问诊
4.胃脘痛
概念: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
冷痛暴作,得温则减--寒滞胃脘证 冷痛绵绵,喜温喜按--胃阳虚证 辨证 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胃气虚证 灼痛隐隐,饥不欲食--胃阴虚证 拒按、厌食、嗳腐吞酸--食滞胃脘证 …… 值得提及的是:辨胃痛症,当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 和兼证综合判断。一般规律是:首判虚实(餐后疼甚为实,餐 后疼减为虚);次辨寒热(喜热为寒,喜凉为热)。特殊情况 下应注意胃癌、胃穿孔等急症。
(一)有汗无汗 表证有汗--多见于风邪犯表证和风热表证。 表证无汗--多属风寒表证。 里证汗出--多见于里实热证或里虚证(阳虚、阴虚)。 里证无汗--多因久病阳虚或津血亏虚。 (二)特殊汗出 1.自汗 概 念--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机 理--阳气亏虚、肌表不固。 临床意义--多见于气虚证、阳虚证。
2.潮热 概 念: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症状。 辨 证: 日晡潮热--以热势高,日晡(即申时,下午3~5时)热 甚为特征。见于阳明腑实证。 阴虚潮热--以午后低热,尤以夜间为甚为特征。多见于 阴虚证。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见于湿温 病。 血瘀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低热为特征。见于血瘀证。 (与温病热入营分相鉴别:肝血痨)
一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蕴结
一因脾胃虚损或肾虚(多足跟痛)
9.周身痛: 概念--头身、腰背及四肢等部位皆痛的症状。 新病多实--外感风寒湿邪居多 辨证 久病多虚--内伤气血精津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一)头晕 概念--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的症状。 兼胀痛,口苦,易怒--肝火上炎 兼胀痛,头重脚轻,耳鸣--肝阳上亢 辨证 兼面白舌淡,神疲乏力--气血亏虚 兼头重如裹,痰多苔腻--痰湿内阻 兼耳鸣,腰酸遗精--肾虚精亏 兼头晕刺痛,舌暗或瘀斑--瘀阻脑络 值得注意的是:头晕常与目眩(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 糊的症状)并见,合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 不能站立,本症病位在清窍,广渉肝、脾、肾三脏,多为虚 证或本虚标实证。
第一章 问诊
• 3、手足心汗 • 表现:手足心汗出过多。 • 分类: • 阴经郁热。 • 阳明燥热。 • 脾虚运化失调。 • 此外还可见于中焦湿热。
• 4、心胸汗多 • 表现: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 • 分类: • 心脾两虚。 • 心肾不交。
• 5、阴汗: • 表现: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 • 病机:下焦湿热郁蒸。
二、问诊的方法
• • • • • • 1、环境安静适宜,免受干扰。 2、态度严肃和蔼。 认真,细心询问,耐心听取,不给病人不良刺激。 3、不用医学专业术语。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进行必要的、有目的的询问,可作提示,但不能暗示、 套问。 • 5、重视主述的询问。 • 围绕主诉询问。危重病人扼要询问,迅速抢救。
(3)夜间潮热
• • • • • 特点:夜间热甚,骨蒸发热。 兼症: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病机:阴虚阳亢,虚热内生。 主病:阴虚证。 参考:夜间卫阳入里,阴虚加重,虚阳外浮而 发热更为显著。深夜后阳气渐生,阴气渐弱, 阴阳之间处于相对平衡,则热势渐退,故有夜 热早凉之说。
3、微热
•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不高(38度以 下),或仅自觉发热。 • 特点:热不高,病程长。 • 分类: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 阴虚发热,气郁发热, • 小儿夏季热。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 • • • • 内容:四史一症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现在症
一、一般情况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在住址。 • 意义: • 1、便于联系和随访。 • 2、获得疾病资料,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二、主诉
• 概念: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和持续时间。 • 主诉:是疾病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两个主症, 此外还包括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内容。 • 文字要简明扼要。 • 意义: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 • 方法:对各种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 • 要经常练习提出主诉。
临床医学概要—— 问诊
第一章 问诊与常见症状
THANKS
谢谢观看
注意:主诉记录应简练、扼要、突出主要问题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如:
“多食、多饮、多尿1年。” (√)
“糖尿病史1年。”
(×)
“慢性咳嗽、咳痰、气喘10年。”(√)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 (×)
“活动后心悸、胸闷伴心前区疼痛2年。” (√)
“冠心病病史2年。” (×)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三)现病史(重点)
现病史是指从疾病发生开始到入院为止过 程中的健康资料,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 演变、诊疗和护理经过,是健康史中的主 要内容 。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三)现病史(重点) 1.起病情况 起病急缓、前驱症状。 2.患病时间 起病到入院就诊的时间。 3.主要症状其特点 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4.病因和诱因。 5.病情的发展和演变。 6.伴随症状和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7.诊治经过 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及其效果。 8.一般情况 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体重等。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注意:一般项目要认真填写,不要缺项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二)主诉 患者感受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也 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的原因。(相当于作 文题目) (重点) 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 用患者的语言,而不是诊断用语。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四)既往史 1.患者对自己既往健康的评价。 2.既往病史 患病史、住院史、手术史、外 伤史、传染病史等。 3.过敏史 药物、食物、环境。 4.预防接种史 包括预防接种时间及类型。
中医诊断学 共 个文件 — 问诊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2020/3/5
问诊不是医患之间的简单交谈 ,更不是医生的自问自答,而是 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进行有目 的有步骤地询问,以期充分获得 有关患者的病情资料。
2020/3/5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由此可知,主诉与主症概念有别, 不可混淆。
2020/3/5
三、现病史
是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 疗经过(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 程、治疗经过等)。
2020/3/5
(一)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问: 1、发病时间的新久。 2、发病原因或诱因。 3、最初症状及其性质、部位。 4、当时曾作过何种处理。
第一章 问 诊
问诊,是指对病人或陪诊者 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 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 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 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2020/3/5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之一,是在《内经》中就有许多关 于问诊的内容,如《素问·疏五过论 》说:“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 ”。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
于体表而成,汗是由津液所化。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 阴谓之汗"。
2020/3/5
(二)汗的生理作用: 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
等作用。 (三)生理性出汗:正常人在体力活
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 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可见汗出, 属生理现象。 (四)病理性出汗:若当汗出而无汗 ,不当汗出而汗多,或仅见身体的 某一局部汗出,属病理现象。
其意义:是辨别病因、病位、病性 的重要依据。
2020/3/5
(二)病变过程
第一章问诊
㈣既往史 记录时不要与现病史发生混淆,记录顺 记录时不要与现病史发生混淆,
序一般按年月的先后排列
㈤系统回顾 1.功能性健康型态系统回顾 1.功能性健康型态系统回顾
2.身体、心理、 2.身体、心理、社会系统回顾 身体
㈥生长发育史 1.个人史 2.月经史 3.婚姻史 1.个人史 2.月经史 3.婚姻史
询问知情者 询问知情者
2.问诊前的准备 确定交谈目的②查阅资料③ 2.问诊前的准备 ①确定交谈目的②查阅资料③选
择合适时间:一般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进 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进 择合适时间:一般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 行,不宜在患者就餐、会客、情绪不稳或不便的 在患者就餐、会客、 时间进行。④安排良好环境:安静、舒适、私密 时间进行。 安排良好环境:安静、舒适、 性
4.生育史 4.生育史
㈦家族史
★问诊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严肃认真, 1.严肃认真,态度和蔼 严肃认真 2.注意问诊的目的性 2.注意问诊的目的性、系统性和侧重性 注意问诊的目的性、 3.尊重和关心爱护患者 3.尊重和关心爱护患者 4.对同道不任意评价 4.对同道不任意评价 5.注意特殊情况的问诊 5.注意特殊情况的问诊 ①老年人和儿童患者 ②情绪异常患者 ③病情危重患者 ④文化程度和语言障碍患者 ⑤残疾患者
1.什么是健康评估? 1.什么是健康评估? 什么是健康评估 2.什么叫主诉 2.什么叫主诉? 什么叫主诉? 3.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3.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口语化、 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口语化、地方化 ②避免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责备性提问▼ 暗示性或诱导性提问 ▼连续提问 ▼责备性提问▼ 逼问 多个症状,应询问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多个症状,应询问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医学基础知识-诊断学
诊断学第一章问诊一、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二、主诉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痛苦或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确切主诉可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
主诉应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主诉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如“咽痛、高热2天”,“畏寒、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右胸痛2天”,“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2周”。
记录主诉要简明,应尽可能用患者自己描述的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或“心悸、气短2年”等,而不是医师对患者的诊断用语,如“患糖尿病1年”或“心脏病2年”。
三、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可按以下的内容和程序询问: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每种疾病的起病或发作都有各自的特点,详细询问起病的情况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鉴别作用。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了解这些特点对判断疾病所在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很有帮助。
3.病因与诱因:尽可能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和诱因(如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措施。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病状: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
这些伴随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治经过:患者于本次就诊前已经接受过其他医疗单位诊治时,则应询问已经接受过什么诊断措施及其结果;若已进行治疗则应问明使用过的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和疗效,为本次诊治疾病提供参考。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在现病史的最后应记述患者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分析
按语:本案为肾炎患者,证属肾阳虚,病久。久病及肾,肾阳更
亏,阴寒更甚,则畏寒肢冷。阳不生,则津不化,故水肿,尿少,治
以温阳,缓图其功。
肾阳虚型水肿(慢性肾炎)《任继学医案》
30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里热证的特征)
概念: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是里热证的特征; 病机:阳胜或阴虚。 分类:依据发热的轻重、时间和特点; 有壮热、潮热、微热之分。
“阴阳不可见,寒热见之。”
感受病邪性质:感受阳邪阳偏盛,阳盛则热; 感受阴邪阴偏盛,阴盛则寒。 机体阴阳盛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温度计——西医”
19
一、问寒热★
寒热的概念及分类:
“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 恶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的症状。 畏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的症状。
4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⒈可以收集到其它三诊所无法获得的与病情有关的资
料;(诸如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
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
⒉有利于病之早期发现疾病;
⒊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亦有助
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问
诊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第一章 问 诊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问诊的意义。
2
第一章 概念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询问,以了
解病情的方法。
涉及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
疾病有关的情况等。
问症是医家第一要事 ——陈修园
12
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地方病或传染病的流行区域,SARS;
2、精神情志――精神情志刺激所导致的疾病,高血压等; 3、饮食起居――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 ; 4、婚姻生育――遗传性疾病、不孕、流产等 ;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是否早产儿、分娩情况; 意义:对判断分析现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1.壮热
概念: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临床意义:里实热证
31
一、问寒热★
(三)但热不寒(里热证的特征)
1.壮热 里实热证:① 伤寒阳明经证;
常见面赤、口渴、大汗出、脉洪大等
② 温病气分阶段(肺热炽盛证)。 发热,口渴,咽喉红肿热痛,小便短黄,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33
病案分析
目前高热寒战,口渴喜饮,纳差,时有恶心呕吐,大便干,数日
一行,夜寐较差,自汗盗汗,面色苍白,爪甲无华。但口唇紫暗,舌 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质红,舌苔中部略厚,寸关脉大数,尺脉弱。 腹诊:肝脾大,肋下2指。
34
病案分析
辨证:邪郁血分,气阴两虚。
治法:先以清营解热,凉血透达,待症状缓解后,再予固气养阴。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清营汤加减。青蒿15g,鳖甲15g(后下),地骨
eg:老人,体衰,不易发热;小儿,阳盛,易发热。
23
病案分析
叶君,大暑之夜,游玩,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 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 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 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 痰浊甚多,两手臂出汗,扶之潮, 盖系冰饮酿成也,随疏方,用:桂枝四钱,甘草钱半,生姜五片 ,大枣七枚,浮萍三钱。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 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曰,先生之术,可谓神矣。
13
六、家族史 内容:即询问家庭主要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
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意义: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意义。
有些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等;
家族遗传性疾病,如色盲、白化病、智障等; 有家族倾向的疾病,如高血压、少白头等。
14
第三节
问现在症
现在症:是指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
皮10g,丹皮10g,银柴胡10g,紫草10g,玄参12g,白薇12g,金银花
30g,连翘15g,生牡蛎30g(后下),白茅根30g。服用上方7剂,有4 天不发热,在发热的3天内,发热时间缩短,温度下降,体温在38~
39℃,并且恶寒消失,自汗盗汗停止。效不更方,再服。又服7剂,体
温降至37~37.5℃,精神较前明显好转,已有食欲,无恶心,全身症 状大见改善。
20
一、问寒热★
寒热的概念及分类:
发热—体温增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的症状。
总之,大凡怕冷者,或因外感阴邪、或因阳虚阴盛;
而发热者,或因外感阳邪、或因阴虚阳盛。 此外,还应询问寒热之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 寒热出现有无时间或部位特点等等。 注: 理解概念即认症的思维过程
21
一、问寒热★
风寒邪气,当晚即发高热,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
洒淅(寒栗貌) 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
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 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1剂。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
新编十问歌
问现在症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Fra bibliotek,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
18
一、问寒热★
概念: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意义:在于了解病邪性质和机体邪正阴阳盛衰。
24
病案分析
按语:患者有冷饮当风病史,初为恶寒头痛,必无汗,伤寒表实
证。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证已变。恶风、微汗、咳痰,外表证
未解,但已更为伤寒表虚证,兼内饮未除,故予桂枝汤加浮萍一剂而愈。
(伤寒表虚证《经方实验录》曹颖甫)
25
病案分析
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
8
第二节
三、现病史
问诊的内容
概念: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
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
内容:发病时间、起病的缓急、可能的病因和诱因、
最初症状的性质和部位, 曾作过何种处理等。
意义:对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9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三、现病史
2、病变过程 概念:即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内容:发病后症状的性质、程度有何变化 何时加重或减轻 何时出现新的症状 病情变化有无规律
通身汗出而解。
26
病案分析
按语:患者恶寒,无汗,周身关节痛,皮肤滚烫,舌苔薄白,脉
浮紧有力。典型太阳伤寒表实证。《伤寒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麻黄汤
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而设。其病机是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本方能发汗解表,宣通肺卫,畅达营阴,使寒邪从汗外出。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27
一、问寒热★
(二)但寒不热(寒证的特征 )
概念:指病人只感寒冷不觉发热的症状,是里寒证的特征 性症状。多见于里实寒证,少见于表寒证的初期。
病机:寒邪直中或阳失温煦。
辨证: 新病恶寒--多见于里实寒证(中寒)或风寒表证; 发病突然,怕冷,但体温不高等
久病畏寒--多见于里虚寒证(阳虚);
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面色白,脉弱等 提示:
寒证是临床常见证。
28
病案分析
患者,女,31岁,1989年来诊。有慢性肾炎病史6年,历更数医,
久治不愈。刻下:水肿、腰痛、尿少、畏寒肢冷、恶心纳呆、舌质淡 ,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诊为慢性肾炎重症(肾阳虚证)。投用土茯苓200g,白茅根50g,
肉桂3g,附子10g,干姜5g,泽泻50g,砂仁10g,爵床50g,以温阳利 水。3剂后,水肿开始消退,肢体有寒转温,“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 原则,又用“千金鲤鱼汤”加减治疗一个半月,患者痊愈,出院后再 服“复肾散”以巩固疗效,至今未犯。
不得多语调笑,谈 谑喧哗——孙思邈
二、问诊的方法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忌暗示、套问、诱 导性语言等
6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 籍贯、工作、 单位、现住址等。 意义: 一是为了便于病人联系和随访。 二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如矽肺、汞中毒、 瘿瘤等病,常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河南“开胸验肺”案)、青壮年多实证、中老年多虚证 或虚实夹杂、渔民多风湿。
(一)恶寒发热(表证之特征)
概念: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是表证的
特征性症状。多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
病机:外邪侵袭、卫阳郁闭。 辨证: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 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的特征。 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
22
一、问寒热★
(一)恶寒发热(表证之特征)
可见,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病邪的性质有关, 而且与感邪的轻重和邪正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二、主诉 概念:指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eg:发热咳嗽3天,加重一天。 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一个月。 注意: ⒈主诉需要整理分析(主诉即主症,主症未必即主诉); ⒉突出四个要素: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深全准 透),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 ⒊不能用诊断学术语,eg:风寒犯肺证、肺气虚证等; ⒋简明扼要,一般在20字以内,1~3个词; 意义: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