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6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1.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要走中国的 内 容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 间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实际上提出了对过分集中的经济 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
经典论述
•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 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 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说过,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 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
经典论述--旧式分工的消除
•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 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 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 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 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 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 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 者。” ——《马恩选集》第1卷,85页。
经典论述---生产有计划组织
•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 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 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 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 的组织所代替。” ——《马恩选集》第3卷,第633页。
经典论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 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 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 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 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 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 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 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恩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
文化综合(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文化综合(政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为了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强调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
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以苏为鉴”
要学会建设一个新国家,首先要从学习别人的经验开始
1、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 2、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
“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 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 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 久之计” 。——毛泽东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 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一开始 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针,这就是:“要把国内外 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
2、人的发展:
每个人有安全感、归属感,民主法制,人权 保障,诚信友好,安定有序,人尽其材,各得其 所,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
中华巨龙的腾飞
——改革开放的历程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我们党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始终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江泽民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目的
※ 社会主义本质分解表
经济发展 → 速度与效益统一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宏观
发展
社会发展 → 公平与效率统一 →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微观
人的发展 → 手段目的统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
1、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 发展。” ——邓小平
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践
苏联“8.19”事变
老 大 哥 的 红 旗 倒 了
我们总结了几十 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 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 清楚。
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 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 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 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 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1、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最主要体现就是使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只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突出和明显的特点。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试试先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
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最终也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a)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色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c)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毛概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本质(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突出地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突出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问题,同时以包括了社会主义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穿着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其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落后,经济上不去,国家的综合国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5.既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的是: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4)
联系实际,论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酌情给1—6分。
四、论述题(15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5)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
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我国多年来把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 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 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着归根结底没 有搞清“什么社会主义”,所以必须首先弄清 和回答这个问题,因此需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 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无产阶 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 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 ——1956年八大报告
第一、这一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对斯大林关于社会矛 盾观点的重大突破,是对《论十大关系》关于社会矛盾问 题的补充。
(三)曲折发展中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朱德、邓 小平等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参见P115--116)。
(四)探索的意义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成果, 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甚至出现了 严重的背离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 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 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生产关系)
最 终 达 到 共 同 富 裕(社 会主义的目标)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 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 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 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 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 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 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 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涵义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特点、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特点、意义;2、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关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原因和表现(1)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2)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有待于继续探索。
(3)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4)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
(5)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继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毛概课件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 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 经营是补充;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 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 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初 步地一、正确地、系统 地回答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 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搞 “清楚”的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 好制度,必须坚持;
二是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断的提 出
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是一个认识、实践、 再认识的过程: 邓小平从(80.5)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提出 到(90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放生产 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全面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 本质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层次: 1、从目的和目标(最高)层次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从制度(特征)层次 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等 3、从体制(模式)层次
夫提出“三和”、“两全”路线;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全民党、全民国家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国内: “左”的错误有所抬头;大跃进、
第五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价: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符合落后 国家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 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建设与改造并举,在解放 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
3. 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
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把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 设战略目标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 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 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立足于哲学高度考虑经济问题,包含着辩证法精神; 从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因素原理出发论证不平衡性; 借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制定不平衡发展战略。
7.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不依靠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独立自主 不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保障政治独立
2. 改造和建设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只有在具备政治上和经 济上一切必要条件时才能实现;过渡应该是在革命胜 利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过渡应该和平稳步地进行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完整表述了 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 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 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
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苏联模式 片面强调重工 业,农业和轻 工业严重滞后 “大跃进” 钢铁元帅一马 当先,挤了农 业和轻工业 中国工业基础 薄弱,没有独立 完整的工业体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958年2月2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 “全国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运动,“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往一位小姑娘
总的来看:
党在这个阶段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 了许多弯路,遭受了不少挫折。20年的曲 折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 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中 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 了基础,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行。
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 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 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 全做到。
“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 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 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 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 阶级。” ——邓小平
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揭示了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 科学水平,为科学回答 “ 什么是社会主义 ” 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点。 从社会主义特征中,抽象出社会主义本质; 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的内在统一。
探索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
1957年2月,毛 泽东又作了《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的重 要讲话。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肃反问题
三、农业合作化问题;四、工商业者问题 五、知识分子问题;六、少数民族问题 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八、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 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 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 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 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1、经济发展史,就是先进生产力替代、淘汰落后 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这一进程的直接原因是科学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地优化我国 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是 我国先进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 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重大飞跃,科 学技术必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 发展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在人类历史上,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 了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趋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掌握 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 衡量和判断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程 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中的作用。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现实意义
(1) 是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
(2) 是党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3) 是党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途径。
(4) 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关键。
(5) 是激烈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0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社会 主义 的产 生与 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后,科学 社会主义代替了乌托邦式的幻想,把社 会主义思想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使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理论根 基发生了根本的动摇,无产阶级找到了 改变自己命运的理论武器,实现了人类 思想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由此掀开新的 一页。
识,二千字)
•辩论:在今天, 共同富裕是虚拟 的还是现实的?
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社会 主义 的产 生与 发展
•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 种思想体系、一种社会制度。 •这一思想体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首先在欧洲出现的。
•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社会主义思
想的发展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片面 到全面、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是 十五年,也不 是7年,只需要 两年到3年,两 年是可能的。 这里主要是钢。
1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社 会主义 建设中 的失误 和教训
•。
1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社 会主义 建设中 的失误 和教训
•“大跃进”原意是超常规的发展。 •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工业每年增产
20%以上就是跃进,增产25%以上
就是大跃进,增产30%以上就是特 大跃进;农业每年增产20%就是特 大跃进。总之,“大跃进”就是超 常规,就是高速度。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 年4 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1957 年2 月,毛泽东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这些论断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13 单选)13.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答案:C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新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的统一。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 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 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 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 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 历史舞台的。 •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 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展 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个案点击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展 案情简介 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2008 年 3 月 20 日,中国平安 2007 年报公布,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的年度总 薪酬为 6600 万元 . 6600万元,“相当于每天 收入 18.12 万元!”一时间舆论哗然,各种各 样的比较式测算见诸报端,“按照一个农民工 年收入 2 万元计算,马明哲一个人就抵得上 3300个农民工”。
讨论:
你如何认识共同富裕与当前社会发 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最近的一份调查显 示,中国最贫困的 20% 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 的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 入的50.24%。据世界银行估算,80年代初中国 的基尼系数只有 0.22 , 1995 年为 0.38 , 2000 年达0.458。目前,国统局公布的数字是0.350.48,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 0.5 。而且实际的贫富差距情况可能比调查数 据所反映的还要严重得多。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重点: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2、“三个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难点:1、社会主义的本质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历程(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预测1、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取代无政府的盲目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4、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5、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6、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二)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与实际模式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①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最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③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④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⑵实际模式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大一统的计划经济+单纯的公有制+单纯的按劳分配。
3、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和偏差(1)观念上的偏差一是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则当作教条;二是把斯大林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的实践形式。
⑵主要表现:①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②按劳分配下的平均主义加等级特权分配;③高度集中的单一计划经济,忽视商品经济;④政治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必须继续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4、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特点:侧重于生产关系,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 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马克思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 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私有制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Nhomakorabea第二次:1985年8月21日
邓小平说:“对内搞活
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
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三次:1990年12月24日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 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 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维护世界和平,振兴中华民族,离不开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 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发展 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 展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和谐号”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8月正式运行):00:02: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24
钱学森:2009年10月去世,享年 98岁。 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 00:08:01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与根本任务
3、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
•
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人口 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 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 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 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 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 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 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
怎样看待共同富裕目标和贫富差距加大 怎样看待共同富裕目标和贫富差距加大 的现状之间的关系? 的现状之间的关系?
• 首先,发展生产力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 • •
实践中表现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 其次,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 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只有生产力的高 度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 裕的道路为条件的,不以公平为目的,贫富差距 加大、两极分化加剧,民族矛盾、区域矛盾等将 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我们现在强调的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实质指的就是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问 题,发展与稳定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7.11分.wmv
国家 年份 中国若干国家的基尼系数比较 中国 印度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南非 巴西 法国 德国 荷兰 2004 20042004-2005 1993 2000 2002 2000 2004 2000 2000 1999
基尼系数 0.459 0.368 0.249 0.408 0.399 0.578 0.57 0.283 0.283 0.309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世界发展指标》 2007 《世界发展指标》—2007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 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 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层面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 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最终价值目标层面阐 述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与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基本特征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人民当家作主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 以马克思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改革开放之始就受到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1980年邓 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讲社会主义, 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
1984年出现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的 议论,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 消灭贫穷”,“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是共同富裕。”
农民工的生态
农民工规模(四川省是农民工最多省份) 何春梅所在的四川大巴山长滩村,13
80口人,出来打工的有600余人 900余人的垅平村,打工者有五六百 整个柏林乡14000人口,大致有5
000人在外打工 全国农民工达1.5亿。
农民工工资水平: 珠三角76.3%的进城务工人员月工资
时间,中饭时间是一小时。
姐妹不同的命运
妹妹何琳16岁出来打工,于2005年2月 进入一家劳动纪律执行较好的鞋厂做工。进厂 半年来,最长只加过两个五小时的班,加班通 常是两小时
底薪687元,每月的收入加起来1300元。 加班时工资按150%拿,周六周日加班则拿 双工资。
但这个厂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只招收19-2 3岁的年轻人
4. 把计划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等未来社会特 征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照搬高度集权 的苏联模式
大跃进时期全国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大张旗鼓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是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 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过去我 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 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权力; 应该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利益,使其具有与统一相 联系的独立性,最终发展的更加活泼,具有活力; 强调“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企业管理
制度
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
✓ 针对地下经济,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的“新经济政策”
7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之间的竞 争凸显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为 我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压力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反复,社会主义优越性 得不到体现,迫使在比较中反思社会主义的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注:详细论述见“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 改造和建设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只有在具备政治上和经 济上一切必要条件时才能实现;过渡应该是在革命胜 利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过渡应该和平稳步地进行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完整表述了 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 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 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重点问题
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基 本的理论问题
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特点和重要意义 深化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毛泽东初步探索 邓小平确立 江泽民进一步开拓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 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 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4.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 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苏联模式 片面强调重工 业,农业和轻 工业严重滞后
“大跃进”
钢铁元帅一马 当先,挤了农 业和轻工业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理论成果
1.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探索适合我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指出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我国的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党的主要任务应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 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
7.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不依靠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独立自主 不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保障政治独立
8. 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
关于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苏联模式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统得 过多过细过死,严重挫伤了地方、企业、个人积极性
(2)价值性(应当性)维度的反思
通过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价值性维度的反思,阐 明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公平相统一”是社会主 义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根据,进一步提出以生产 力发展为根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性。
(3)否定与肯定维度的反思
从对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的否定性理解中达到对社会 主义的肯定性认识,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与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着社会主义基本
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 质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是 统一的,二者都是对 “ 什么是社会 主义 ”的揭示。
剥削专题---案例分析
“一个女版)
何春梅,铧鑫工艺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连续工 作三天后猝死。
评价:
➢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符合落后 国家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提出了反映落后国家社会 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建设与改造并举,在解放 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生产力
3. 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
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把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 设战略目标
《劳动法》规定
企业每天加班一般不超过一小时,特殊 情况不能超过三小时。一个月累计不能 超过36小时
但企业存在淡季旺季的问题,国家又规 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劳动部门申 请综合计算工时
《劳动法》的执行
整个白云区的企业及个体户有五万多家。 白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工作人 员介绍说,该区受工资监控的企业就有 5000多家。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 转变:未来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获得全面发展 的社会
但仅限于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弊端的 认识而对未来社会做出有待实践检验的预测:生产力 高度发达、计划经济、商品货币不存在、阶级消灭、 国家消亡
列宁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由理 论到实践的转变,提出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大 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要高的生产率。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斯大林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公 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把苏联模式的特征看成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最初探 索,最早提出“共同富裕”目标
1956年搞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脱 离生产力实际拔高生产关系
1966-1976年错误地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发 动“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生 产力的中心
中国工业基础
薄弱,没有独立 完整的工业体系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5.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关系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其中5条
论及经济问题: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针对人民公社的供给制,明确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 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并不一定导致资
本主义
✓ 针对大跃进搞“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明确提
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的客观经
济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应该重视发挥价值规律在经济 建设中的作用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 忽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成的社会 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实, 1956年大 搞人民公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人 为拔高生产关系
(1) 科学性维度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是“整个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它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
社会主义为了保持自身存在和发展,还必须在新条件 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产生、存在和发展 的科学根据,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根本的规定性。
何的妹妹之所以幸运,是因为该厂要接 受国外订货方的“社会责任认定”,即 媒体通常所说的“人权检查”。但这样 的工厂并不多。
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的数字, 石井街道共有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8 000多家,整个白云区有5万多家
2004年,整个广东的外来工数量已 经超过1300万,全省1/3是外来 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4. 从目标层次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