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时2备课(精品)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一、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2.知识构成。

本单元的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周长的意义。

这里是指广义的周长,是周长的概念理解,即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泛指一切平面图形,包括图形、不规则图形等。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教材地位。

小学里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很多,而周长的公式,《课标》只要求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而本单元式学习它们的唯一机会,同时周长的学习也是今后学习面积与体积的基础,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三、单元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此基础上,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着力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形成表象,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计算周长的方法,明白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初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那么,教学时就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所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注意帮助学生比较所学的概念并弄清它们的区别,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并消除彼此间的混淆。

四、单元课时分配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图形的周长第二课时图形的周长练习课第三课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第四课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五课时我学会了吗课题:周长的意义共2课时本设计第1分课时课型:新授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概念,提高对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基本图形,培养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与退位,乘除法运算中的口算和笔算。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图形的识别,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挂图,计数器,钟表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突出教学重点。

2. 内容:分板块列出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公式、典型例题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乘除运算。

(2)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思考题: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改进措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和个体差异。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重难点
周长的意义
教学
准备
树叶、半圆(2个)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请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美丽的花坛,如何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围护栏)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认识周长
A认一认每个花坛的形状,它们分别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扇形。
B请学生指一指在花坛的什么地方围护栏(花坛一周),揭示课题。
数学单元备课
三年级二班姓名时间:
单元
名称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作业:练习册30页1、2、4题
二次备课
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先让学生独立的拼一拼
伏山镇陈行小学数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课时
第4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内容
课本P68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学课件 智慧广场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学课件 智慧广场

我这样想: 1个 加1个 等于12, 1个 等于3个 , 相当于4个 等于12, 1个 等于3。 所以, = 3, = 9。
我这样想:
+ =12
=++
+ + + =12
12÷4=3 3×3=9
所以, = 3, = 9。
拓展延伸
■+▲= 65 ▲+▲+▲+▲ +▲= 65
■=▲+▲+▲+▲
65÷5=13
8≠ 4 + 4 + 4
9 + 3 = 12
Hale Waihona Puke 9= 3 + 3 + 3
所以, = 3,
= 9。
一个 等于3个 ,我从 等于1开始,一个个的试:
=1
=3
+ =4
不行
=2
=6
+ =8
=3
=9
+ =12
不行 所以, = 3, = 9。
你能把 换成 来试一试吗?
把1个 代换成 3个 就可以了。
一个 等于3个
+
+
=36(支) 36÷3=12(支)
=
+
36-12=24(支)
=(12)支
=( 24)支
小红买了3本练习本和2本笔记本,共付11元。每 本笔记本的价钱是练习本的4倍。两种本子的单价分别 是多少元?
3本练习本 + 28本笔练记习本 = 11(元) 1本笔记本 = 4本练习本
11÷(3+4×2)=1(元) 1×4=4(元) 答:每本练习本1元,每本笔记本4元。
以物换物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时2备课(名校内部资料)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时2备课(名校内部资料)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估算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
自主练习
德育连接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后反思
教学课题: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时: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过程
1、一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2、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四、教学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认识2. 数的运算: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混合运算3. 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4. 计量单位: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5. 数据分析:统计图表、概率6. 数学应用:生活情境、逻辑推理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千以内数、万以内数的认识方法,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意义。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5.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获取和处理信息。

6.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据分析、数学应用难点:多位数的认识、乘除法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方法、数学应用的策略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学具盒学具:练习本、学具盒、画图工具、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 数的认识:通过数数、数位、数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意义。

3. 数的运算:通过加减乘除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几何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画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5. 计量单位: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熟练运用计量单位进行问题解决。

6.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图表和概率分析,让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应用:通过生活情境和逻辑推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感悟时间单位“时”、“分”、“秒”及进行三者之间的单位换算。

2、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正确区分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其中的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 (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

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

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

(2)有秒针的钟表。

(3)秒表。

2、学习1分=60秒。

师:电子钟表、秒表以及有秒针的钟表都可以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

现在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就提示:分针走1格,秒针走多少?秒针走1圈,分针走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生活中的数详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2. 第2章:认识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认识、分类、图形的拼组、观察物体等。

3. 第3章:计算器详细内容: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等。

4. 第4章:数据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图表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并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概念、图形的认识、计算器的使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的分类与拼组、计算器的操作、统计图表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计算器、图形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过程,列出重点知识点、公式、图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数的认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图形的认识:画图题、选择题、判断题。

(3)计算器的使用:操作题、应用题。

(4)数据收集与整理:填空题、绘图题、分析题。

2. 答案:详细给出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被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备课主讲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备课主讲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变换》单元备课主讲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三)前后联系: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且了解了绘制地图时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绘制的。

本单元继续学习的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是今后继续学习“用角度表示方向的知识基础。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结合“凤凰村路线图”,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

2. 能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运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行走线路。

3.能结合生活实例,比如:开关抽屉、方向盘的转动等现象,感受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 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在观察、解决实际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二)拔高目标1.学习方向以后,学会看城市公交等路线图、地图,能独立绘制简单的路线草图或建筑方位图。

2.在观察感受方向的过程中,体会方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平移和旋转地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感受数学美。

3.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名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课时安排:10课时1、信息窗1-------2课时2、信息窗2-------3课时3、信息窗3-------2课时4、智慧广场------1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33 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采用与学生对话的方式,询问学生春天是否放过风筝,引发学生对风筝制作这一事件的关注。

利用课件或者挂图出示该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以“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启动教学,重点关注统计表中的文字信息(包括统计表和对话中的内容)。

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选择与本节教学有关的问题按顺序板书出来。

如:“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等。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

2.学生自主探索“60÷2”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发现6捆小棒(每捆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30根,这种方法的作用是通过直观模型让学生明确算理;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和除法的意义分析“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即“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就是30”。

方法三,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想乘算除,即“因为30×2=60,所以60÷2=30”。

教学时,要注意沟通三种方法的联系三、全班交流,梳理总结。

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各种算法的道理,提倡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绿点问题:“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1.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算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认识2. 认识厘米、分米和米3. 两位数加两位数4. 两位数减两位数5. 乘法口诀的应用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7. 位置与方向8. 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时、分、秒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熟练使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熟练进行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辨别位置和方向。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换算;两位数的加减运算;长度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米尺、厘米尺、教学挂图、磁性黑板、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用尺、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讲述时钟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时钟的起源,激发学生学习时、分、秒的兴趣。

(2)组织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学习。

(3)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导入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2. 例题讲解:(1)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时、分、秒的换算方法。

(2)利用教具,演示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

(3)结合生活实例,讲解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动手操作时钟,进行时、分、秒的换算练习。

(2)组织学生分组测量物体长度,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3)设计数学题目,让学生练习两位数的加减运算。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时、分、秒的认识:1时 = 60分,1分 = 60秒2. 长度单位换算:1米 = 10分米 = 100厘米3. 两位数加减运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

(2)两位数减两位数: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

第五至九单元(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至九单元(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第五至九单元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够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图形。

4. 学会使用时间单位进行计时,能够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5.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加减运算: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六单元:长度的测量与单位换算1. 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2. 长度单位换算:掌握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七单元: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 几何图形的特征:掌握点、线、面、体的基本特征。

2. 几何图形的分类: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几何图形。

第八单元:时间的认识与单位换算1. 时间的认识:学会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计时。

2. 时间单位换算: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九单元:综合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分数的概念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分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3. 练习: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

第二课时:分数的加减运算1. 讲解: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练习:进行分数加减运算的练习。

第三课时:长度的测量1. 讲解:讲解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练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练习。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换算1. 讲解:讲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练习: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

第五课时:几何图形的特征1. 讲解:讲解点、线、面、体的基本特征。

2. 练习:进行几何图形特征的练习。

第六课时:几何图形的分类1. 讲解: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分类方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加与减(一)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2. 第2章:乘法表内乘法乘加、乘减两位数乘一位数3. 第3章: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乘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认识,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加、减、乘运算的熟练运用,图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鞭、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重点内容,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章节为单位,列出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题(20题)表内乘法的计算题(20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题(10题)2. 答案:附在作业方便学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如探究图形的面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反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确保覆盖所有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数概念,提高对数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图形。

3. 使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和长度观念,解时间与测量基本知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中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熟练运用,数据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数认识,图形识别,加减法和乘法运算,时间与测量,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挂图,计算器,时间与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相应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典型例题,解题步骤,注意事项。

2. 板书形式:采用提纲式、图表式、对比式等形式,清晰明,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一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2)第二章:填空题、画图题、解答题。

(3)第三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4)第四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5)第五章: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6)第六章: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深知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教学设计基石。

在上述教案中,我特别关注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提取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

例如,在“生活中数”章节中,我计划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两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两
教具准备
学具盒
电子课本
课件
课时安排
6课时
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名称
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一)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完成自主练习的5、9、10题




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教案
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3课时
学习
内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法则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验算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探讨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但对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教师就必须做出很明确的讲解。
2、教学例信息窗3:
3、指名板演,集体齐练。
(1)怎样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等于被除数,就说明算对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已设置)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已设置)

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整十、整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验算。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笔算除法、验算三部分。

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0课时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1)3、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2) 4、智慧广场 5、我学会了吗第一课时《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课本44--45页教学目标:1、能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重、难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口算题卡,直接写得数。

8÷4= 27÷3= 36÷4= 35÷5=18÷2= 32÷4= 18÷9= 24÷4=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1)(名校内部资料)

2016-2017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1)(名校内部资料)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给定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的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一、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和地位: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旋转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本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本单元共设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2、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

五、重难点教学方法:1、亲身体验中,学会辨认方向。

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受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青岛版

胜利路小学数学单元备课
版本:青岛版第五册单元第五单元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1 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2 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3 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4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5 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胜利路小学数学课时教案
单元第五单元课时第 6 课时备课人石伟平。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精品)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精品)
三0÷3240÷4 450÷5
120÷360÷6 400÷5
二级挑战:
54页第2题。(学生活动预设:练习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弄清接力比赛怎样分配人员才合理,再独立计算并进行验证。)
三级挑战:
第9题。(学生活动预设:填写时,学生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卡
学校:小学班级:姓名:编号:
一级挑战:
60÷290÷3240÷4 450÷5
120÷360÷6 400÷5
二级挑战:
54页第2题。(学生活动预设:练习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弄清接力比赛怎样分配人员才合理,再独立计算并进行验证。
三级挑战:
第9题。(学生活动预设:填写时,学生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学生汇报时教师完成竖式板书。
2.解决求698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学生活动预设:大部分学生会列出算式,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698÷5=
师:谁来说说每一位上商几?每次的余数是几?
总结方法:除的顺序;
余数的处理等。
3.练一练:
98÷6= 84÷3=
576÷4= 956÷5=
小学数学主体课程备课
三年级第三单元备课人:时间2015年9月1日
课题
信息窗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做题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XX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

XX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

XX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青岛版)一、先第一部分“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它们之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而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又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2.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验算方法。

数学思考目标:、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

问题解决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目标:.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内容标准下面,我就来阐述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会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应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二、再说第二部分“说教材”(一)编写特点本册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经过重新修订和整合,仍旧保留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的内容,并把其安排到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材在编排上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选取素材具有地方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放风筝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自然对风筝的制作过程感兴趣。

本单元选取了参观风筝厂的真实素材,以“按时交货”,“制作风筝”,“包装风筝”为线索,提供了丰富而现实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

(第二方面)改动情境图,使“情境串”更科学、合理、可操作。

本单元“情境串”与旧教材相比,变动较大。

原有教材有四个信息窗,本册教材压缩成三个信息窗,内容也作了调整,将原有的独立验算部分融入到笔算中,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开成两个信息窗,一个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个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设计更加合理,层次更加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备课
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三:练一练
1、一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2、3题:先பைடு நூலகம்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四、教学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教学课题: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时: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探究法
教具: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估算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
自主练习
德育连接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