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合集下载

地理五带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地理五带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地理五带分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地理五带分别:地理五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时间的不同、太阳的直射地面的时间长短不同形成的五带。

地理五带分别是什么地理五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时间的不同、太阳的直射地面的时间长短不同形成的五带。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

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地理五带的特点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39.8%。

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太阳高度角在90°—43°8′之间变化。

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

所以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

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

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

简述四季和五代的形成

简述四季和五代的形成

简述四季和五代的形成
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自转周期,而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时间为公转周期。

四季的形成主要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复杂运动有关。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直射光的强度不同,从而形成夏季和冬季。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也会影响不同季节的气温。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更强,温度更高,形成夏季;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弱,温度较低,形成冬季。

五带的形成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这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状以及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的不同程度。

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而极圈的度数等于90°减去黄赤交角的度数。

地球概论-第8节-四季和五带

地球概论-第8节-四季和五带

34′
图4--14 大气折光有“抬升”天体的作用
五、 晨昏蒙影
P105 概念:
1、按晨光始和昏影终的太阳“低度”标准分三级: ⑴、民用:6;⑵、航海:12;⑶、天文:18。 2、纬度愈高,持续时间愈长 3、高纬度(高于48.5 即:66.5°-18°)夏至日,昏影未终,晨光已始,叫“白夜”
3、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按“五· 一”节的昼长,将下 列各地排列次序(从长到短): 北京(40°N)、上海(31°N)、哈尔滨(45°N)、新 加坡(1°N)、雅加达(1°S)、墨尔本(37°S)和开普敦 (34°S)。 答:哈尔滨-北京-上海-新加坡-雅加达-开普敦-墨尔 本 4、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 序次(从长到短):1/1,1/2,……1/12。 答: 1/7,1/6,1/8,1/5,1/9,1/4,1/10,1/3,1/11,1/2, 1/12,1/1。(7、6、8、5、9、4、10、3、11、2、12、1月)
H = ( 90 + ) -
( 90 + )为赤道上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他各地 随纬度递减,是对( 90 + )的纬度订正。
太阳高度变化:北回归线北,南回归线南,回归线间,二 至二分
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P110
H = ( 90 - ) + ( 90 - )
半昼弧公式
地平圈分太阳周日圈(赤纬圈)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cost=-tg· tg (半昼弧公式)
(式中的和皆以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此公式表明, 决定昼夜长短有两个因素: 当地地理纬度和当时的太阳赤纬(即太阳直射点纬度)。 前者是空间因素,即地理因素;后者是时间因素,即季节因素。

2020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2020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新课改省份专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第六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等级考内容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四季更替(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1)五带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划分:[名师注解]【注1】 (1)太阳高度角是线面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是特定时刻(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某地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但不一定是90°。

【联1】 正午时日影朝向(1)北极点:朝正南。

(2)北回归线~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北。

(3)南极点:朝正北。

(4)南回归线~南极点(不包括极点):朝正南。

(5)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太阳直射点不同而出现朝北、或无影子、或朝南。

影子朝向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

【点】 (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四季和五带------1

四季和五带------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学习目标:
1、知道பைடு நூலகம்季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2、知道五带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一、四季的更替
1.四季划分的依据
2.四季的划分
气候四季(通用)
春:3、4、5月 夏:6、7、8月 秋:9、10、11月 冬:12、1、2月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
回归线的纬度范围 变大
极圈的纬度范围 变小
极昼极夜的范围 扩大
热带范围 扩大 ;温带范围 缩小 ;寒带范围 扩大
练习:
1.某地区有一口 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 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C ) A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气候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寒带地区 2.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D ) A.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B.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C.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D.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3.如果黄赤交角变为10°( ) A.五带的范围将变大 B.热带扩大,温带减小,寒带扩大 C.热带减小,温带扩大,寒带减小 D. 热带、温带扩大,寒带消失
4.下列纬度,一年中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C) A.61°S B.21°N C.37°S D.80°N
c
趣味发现:
1、我国古代、西方国家和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划分 四季,这些四季的划分与我们所学的气候四季的划 分有什么差别? 2、24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划分24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3、四季更替的特点 纬度差异
(1) 低纬度地区:长夏无冬 (2) 高纬度地区 :长冬无夏 (3) 中纬度地区 : 四季分明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地转偏向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流向和风向影响显著,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北半球平直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影响港口和聚落选址;由于近地面受热和地转偏向力导致的“龙吸水”现象影响渔民捕鱼;等
确定房屋的朝向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方位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坐北朝南
B

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A. B. C. D.
北极星的仰角为39.5⁰
该地纬度为39.5⁰N</m>
当地地方时为12时
该地经度为117⁰E
日影朝向正北
6小时21分
武汉
6分钟
8小时45分
重庆北
终点

15小时5分
太阳位于西南方
列车向南行驶
B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在石盘刻度上的投影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日出日落时间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
【关键能力突破】
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判断季节
判断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风、天气和气候、洋流和水文特征、山地植被和雪线变化、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二、其他判断季节的依据
1. 四季更替和五带成因
考点三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 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季节
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讲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讲义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讲义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着奇妙而规律的自然现象,其中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就是非常显著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方面。

首先,咱们来聊聊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简单来说,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次出现的现象。

这可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由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引起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且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的,而是有一个大约 665 度的倾斜角。

正是因为这个倾斜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不断移动。

咱们来具体看看。

在北半球,从春分日开始,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候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

然后太阳直射点又开始南移,到了秋分日,直射点回到赤道,这时候昼夜等长。

接着继续南移,到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就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再往后,太阳直射点又往北移动,再次回到春分日的位置,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四季的循环。

四季更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

比如在气候方面,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则相反,气温低,降水少。

这就影响了我们的穿着,夏天穿轻薄的衣物,冬天就得穿上厚厚的棉衣。

在农业生产上,不同的季节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农民伯伯们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而且,四季的景色也大不相同,春天万物复苏,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阳光灿烂;秋天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白雪皑皑,一片寂静。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五带的划分。

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这里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终年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北温带和南温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北寒带和南寒带在极圈以内,这里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热量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的划分对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和人类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点详解)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点详解)

考点05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纲定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核心素养】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区域认知)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考情分析】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

【考点整合】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

(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4、地球公转速度(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2)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3)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

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

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

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分析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分析
1有无太阳直射 2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90
0
五 带23°26ˊ 的 0 划 23°26ˊ 分
0
66°34ˊ
北 极 圈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南 极 圈 90
0
66°34ˊ
五 带23°26ˊ 的 0 划23°26ˊ 分
0
66°34ˊ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66°34ˊ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ˊ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26ˊ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有太阳直 0 0 射现象
23°26ˊ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二、划分方案:
气候统计的方法(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 相符合)





11月

2月
北半球 3、4、5 6、7、8 9、10、 12、1、 南半球 9、10、 12、1、 3、4、5 6、7、8
11月 2月 月 月Fra bibliotek原因: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高度随纬度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 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 地表就划分出了五带。 @五带划分的依据
终年炎热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四季分明
66°34ˊ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练习题: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B ) A、五带的范围变大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 温带的范围将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 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D、热带、温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备战中考:《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专题训练讲义一、《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考点1、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在北半球,一般把春分在内的3、4、5三个月划为春季。

一般把夏至在内的6、7、8三个月划为夏季。

一般把秋分在内的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

一般把冬至在内的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五带的划分:(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

(2)五带特征:二、《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题型分析读地球上五带划分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①和①是()A.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B.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C.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D.热带和寒带的分界线2.基努说:“我这儿终年炎热,我还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基努的家可能在()A.A温度带B.B温度带C.C温度带D.D温度带3.五带中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带是()A.A和B温度带B.B和D温度带C.C和E温度带D.A和E温度带【答案】1.B 2.C 3.B【解析】1.读图可知,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由北向南依次是A 是北寒带、B是北温带、C是热带、D是南温带、E是南寒带. 图中①是北极圈;①是北回归线;①是南回归线;①是南极圈;图中①和①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故答案选B。

2.根据题意可知,终年炎热,从没亲眼见过雪花是什么样子一定在热带地区,故答案选C。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热带的范围是23.5°S-23.5°N;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图中A、B、C、D、E五点中,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地带是B和D温度带;故答案选B。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用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课用

我国春季
我国夏季
我国秋季
我国冬季
西方 冬季
西方春季
西方夏季
西方秋季 西方冬季
气候四季
春季
3、4、5月
夏季
6、7、8月
秋季
9、10、11 月
冬季
12、1、2月
几条重要的纬线 五带的划分 各带的主要特征

66°34′N

重 23°26′N


00
纬 23°26′S
线
66°34′S
90 0 北极圈 北回归线
(1)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气候四季
春季:3、4、5月 秋季:9、10、11月
夏季:6、7、8月 冬季:12、1、2月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表
立雨惊春清谷立小芒夏小大立处白秋寒霜立小大冬小大立
春水蛰分明雨夏满种至暑暑秋暑露分露降冬雪雪至寒寒春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产生黄道面

1、昼夜长短的变化


转 的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二、

3、四季的更替



4、五带的划分
自转
公转


黄赤交角
四 季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 昼夜长短的 季节变化、 纬度变化、
的 形 成
太阳高度的 太阳高度的

季节变化 纬度变化

四季
五带
2. 四季的划分
南回归线 南极 圈 900
900

66.5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带 23.50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1++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四季的形成++太阳视运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11++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四季的形成++太阳视运动
时间12时。
太阳视运动
3.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判读
(3)特殊判读: ①曲线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有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②曲线B昼长24小时,且最低太阳高度正好为0°,应为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 ③C线昼长24小时,且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应位于极点。
太阳视运动
4.绘制太阳视运动轨迹
3.该中学位于杭州市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4.该日,该中学日落时间约为
A.18:32
B.19:28
√C.22:09
பைடு நூலகம்
D.23:08
考点三 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
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 (1)周期:24小时。 (2)方向:总体上自东向西。 (3)一年中,同一地点看,太阳视运动轨迹相互 平行且与地轴垂直。
N
N
直射点以北地区 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直射点以南地区 东北--正北--西北
太阳视运动
4.绘制太阳视运动轨迹 (1)“三点定轨迹”-- 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北半球冬半年】
直射点以北地区 东南--正南--西南
直射点以南地区 东南--正东--东北--正北--西北--正西--西南
太阳视运动
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
规律1-2: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太阳视运动
1.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
【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天中,日出以后太阳高度 逐渐增大,正午达最大值,之 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高考地理 试卷讲义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3讲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高考地理 试卷讲义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3讲 课时1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________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中α所示)。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______的太阳高度(如图乙中H所示),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请在上图中用折线画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

(2)纬度变化规律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______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______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如图中______折线所示。

(3)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如图所示:特别提醒正午太阳高度(1)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4)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四季更替(1)成因(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类型范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天文四季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的季节过渡季节一年内白昼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的季节气候四季3、4、5月______月______月______月2.五带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

(2)五带划分思考不同温度带的季节变化呈现出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1)地球五带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

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

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

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

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

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

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

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

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

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

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

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春秋是其中的过渡
三种四季;24节气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状况——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带形成
五带界线及各自现象;五带是气候划分和自然带划分的基础四季与五带的形成:宇宙探测的意义和现状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开发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及特点、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四季与五带的形成》,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