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全市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全市一村一品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报告——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2021年6月19日)为掌握全市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探索加速一村一品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咱们采取市与县(市区)配套联动、全面统计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此进行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全市辖12个县市区,134个乡镇,6454个行政村,总人口812万人,耕地783万亩,乡村农户165万户,农业人口596万人,乡村从业劳动力371万人。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70亿元,农人人均纯收入4590元。
最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化升级,全市以发挥资源、传统和区位优势为前提,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村一品发展,取得良好开端,日趋凸显,在局部地域已形成主导格局。
据调查统计,到2021年末全市一村一品专业乡镇发展到18个,占乡镇总数的13.4%;专业乡镇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2.35万户,占63.4%;专业乡镇农人人均纯收入、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别离达到5771元、6019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7%、31.1%。
专业村发展到67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4%,其中农产品生产型602个,涉农服务型21个,非农产业型41个;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6.05万户,占77.4%;专业村农人人均纯收入、主导产业从业农户人均纯收入别离达到5766元、6063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5.6%、32.1%。
综合分析,全市一村一品发展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主导产业日趋凸显。
围绕大蒜圆葱、瓜菜、优质果品、速生丰收林、苗木杞柳、肉鸭蛋鸭、奶牛肉牛、淡水产品、甜叶菊、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基地、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户。
目前,种植业建成170万亩大蒜圆葱、15万亩优质西瓜、10万亩优质马铃薯、600万m2食用菌、10万亩甜瓜、5万亩甜叶菊、5万亩中药材、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03处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2570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670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56处年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存栏1600万只肉蛋鸭养殖基地;水产业建成700余处规模养殖基地;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90万亩干鲜果品、25万亩苗木花卉和1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
围绕蚕桑产业 , 建起 1 3 家茧丝、 椹汁加工企业 和丝棉 被加工企业 , 建成了“ 桑+茧” 、 “ 饮料+丝 +被” 产业链 ; 围
【 收稿 日期】 2 0 1 3 一 O 1 — 0 1 【 作者简介】 原 中和( 1 9 6 3 -) , 男, 山西人 , 农艺师, 研究方向: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法制宣传和行政执法。
升 了产业优势 。 增强 了经济活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规划 , 加快品牌培育 , 推进科技兴农 , 拓
宽融 资 渠道 , 以增强 “ 一村 一品 ” 发展 的后 劲 。 关键词 一村 一 品 特 色农业 保 护措 施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8 8 7 X . 2 0 1 3 . 0 1 . 0 1 2
3 . 1 资源优势突显。 经济强势有待培育 阳城 “ 一村一 品” 多 以生产销售初级产品为主 , 加工能 力滞后, 产业链不长, 聚集度不够 , 产业规模与加工能力不 配套 ,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 附加值低 , 竞争力较弱 , 经济效 益还不高 ,资源优势 尚未形 成品牌优势和经济 强势 。
阳城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光照充足 , 月平均温 度1 1  ̄ ( 2 , 无霜期 1 7 5 — 1 8 5 d , 光热资源属全省高值区 , 昼夜 温差大, 有利于植物营养积累。 年降雨量在 6 0 0 m m左右 , 且雨热 同季 , 土地肥沃 , 非常适合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2 . 4 经营活力增强
2 阳城县“ 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
2 . 1 “ 一村一品” 推进快速
全县建成“ 一村一 品” 专业村 3 7 7 个, 占全县行政村 的 8 0 %。专业村已初步具有一定 的规模和产业特色 , 主导产 业涉及蚕桑 、 畜牧、 干果经济林 、 中药材、 蔬菜 、 食用菌 、 薯
南京“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
一
村一 品 ” , 京市 立足本 地 资源 , 中 南 综 产 业 互 动 ” 发 展 模 式 , 用 江 心 洲 农 业 营 方 向 迈 进 ,从 产 品 引 进 到 产 业 发 展 。 的 利 再
合考 虑 区位优 势 、 产业基 础和市 场条 件等 旅 游资源 和独特 的环境 优势 , 发展过 程 到 产 业 链 的 形 成 , 淳 的 螃 蟹 产 业 逐 渐 拓 在 高 因素 , 极 培 育 、 积 发展 比较 优 势 明显 的主 中不断巩 固农业 基础地 位 , 运用 多元化 的 展 , 断 书 写新 的 辉 煌 。 不 目前 , 县 很 多 专 该
村一 品” 发展 模 式 , 以溧 水县 傅 家边 村 台等 一批农 业旅游 景点 , 即 形成 了四大旅 游 凤 阳等地 承包水 面养殖 螃蟹 , 行低成 本 实 为代 表的 “ 园区 +基地 +农户 ” 能融 合 特色 系列 ( 以农趣馆 为代表 的 民俗风情 扩 张 、 术 输 出 。 业 批 发 市 场 的 建设 、 功 即 技 专 核
模 式 、 江 心 洲 为 典 型 的 “ 游 +农 业 文 系 列 、 以葡 萄 园 为 代 表 的 田 园 风 光 系 列 、 心 技 术 的 目趋 成 熟 、 理 品 牌 的 经 营 将 为 以 旅 地 明” 断经 营 模式 、 垄 以高 淳螃 蟹 为典 范 的 以 金 陵 凤 凰 台 为 代 表 的 大 江 风 貌 系 列 和 该 县 产 业 经 营 模 式 拓 展 新 空 间 。 “ 品一 业 一 链 ” 次 拓 展 模 式 、 淳 县 固城 以农 家 餐馆 为代 表 的农 家风 味 系列 )推 渐 高 ,
化建设 ,农业 生产呈现 出 明显 的专业 化 、 娱 乐和体验等 领域 , 通过 功能 融合 形成独 蟹产 业 的发展 堪称 农 业 专业 化 生产 区 建 规模 化 、 效 化趋 势 。 目前 , 京市 已有 特 的新 经 济 增 长 极 。 高 南 1 O个 专业村 、 0个专业镇 , 中超 过 一 5 1 其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推动县域“一村一品”发展——关于本溪市桓仁县发展“一村一品”情况的调研报
城 乡经济 社 会发 展 ,实施 农业 产 业 化经营 ,推 进 “ 一村 一 品” 经
济 ,主 要 取 得 四 个 “ 破 ” 突 :
5 2
维普资讯
地 区 动 态
Re i n Dy a c g o n mi s
一
E 增长 39 .%;实现 畜牧 业生产总 息 中心 、新 闻部 门和涉 农相 关部 3 亿元 ,同比增长 1%。三是 门 强化 了科 技 和 信 息服 务 功 能 , . 2 9
05 00 业化 、规模化 、基地化发展模式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4 5 元 ,比 2 0 建 设 ,完成全 县 无公害食 品 及绿 年增加 18 3 6元 ,年均增长 87 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 0 年末 , . %。 06 的一 种表述 。“ 一村 一 品” 是发
展现 代农业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重 要基础。为总结 “ 一村一 品 ”典型经验 ,推进 “ 一村一品 ” 发展 ,我们赴 本溪市桓仁满族 自
截止到 2 0 年底 ,全 县 G P达到 织 4 06 D 4个 ,从业人数达到 2 . 3万人。 4 .亿元 , 20 年增长 133 66 比 00 5. %, 14 1 ,比 20 年增长 138 50 元 00 5. %,
“
一
( )六大产 业基地 建设 有新 2 年均增长 2 .%;人均 G P实现 突 破 04 D 全县 以六大 产业 基地 建设为
06 j 葡萄 优势 特色 果业 发展势 头 是完善订 单农 业管理体 系 。2 0 冰 劲。四是 中药材生产 基地建设 。 年全县订单农业达到 10 h (. 4 0 m 21 ! 以好护 士 药业等 药材 加 工企 万亩)订单 林业60 n (. 县 , 40 r29 万亩) h 6 , 为龙头种植中药材 2 333 m 为 “ 村 一 品 ” 发 展 提 供 收 后 3 3.3 h 一
关于发展一村一品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一村一品的调研报告标题:发展“一村一品”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一村一品”项目,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告旨在对“一村一品”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1.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2. 数据来源:调研对象为多个地区的农村,获取的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
同时,收集了相关政府文件、统计数据、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等参考资料。
三、发展现状1. 不同地区的“一村一品”项目开展情况差异较大。
有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湖南省宁乡市的油茶产业,而有些地方项目发展缓慢。
2. 乡村资源丰富,但未得到有效利用。
很多农村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农产品资源,但因缺乏专业规划和管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 缺乏市场定位和品牌营销。
部分“一村一品”项目在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资金问题。
一些农村项目缺乏资金支持,导致投入不足,影响项目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2. 人才问题。
农村缺乏专业人才,限制了项目的规模和质量。
3. 市场需求问题。
市场需求快速变化,项目可能无法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开发新产品满足需求。
4. 市场营销问题。
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营销策略,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够。
五、建议与措施1. 政府支持。
加大对“一村一品”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项目发展,提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
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增强项目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能力。
3. 市场调研与品牌建设。
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确定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4. 项目合作与创新。
鼓励不同地区的“一村一品”项目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和优化产品结构。
一村一品显特色 一县一业促发展——对朔州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代农业的切人点和总抓手。 为了深人了解情况 , 理清发 展思路 , 山西省农业厅通过考察乡村农户 、 田问地头 和 设施现场 , 对朔州市的“ 一村一品”“ 、一县一业” 推进情
况 进 行 了调 研 。
入全省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阵的企业 5 , 1 家企业 家 有 6 销售 收入 超亿元 ,有 4 0家企 业进 入省 农产 品加 工
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 , 实行合理布局 。二是 开发特色产 品。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黄芪 、 枸杞等药材 的发展 , 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 , 依托 医药企业建设药源 基地 , 促进中药产业 系列化发展。 畜产 品主要抓好生猪、 奶牛、 肉牛、 肉羊 、 禽蛋生产 , 在规模化生产 、 畜牧业小区 建设 、 标准化养殖及畜产品加工销售上做文章。种植业 重点抓好玉米 、 杂粮、 马铃薯 、 油料 、 甜菜等生产 , 大力发 展反季节蔬菜 、 设施蔬菜 、 精细菜 、 水果 、 瓜类 、 山野菜 、 食用菌和花卉种植 , 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 。三是发展第 三产业 。以右玉县的杀虎 口, 怀仁县 的金沙滩 , 应县木 塔, 平鲁区的乌龙洞 、 明海湖 , 山阴县 的广武城等旅游景 点为依托 ,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 。
市农作物总播面积 的 9 %以上。 5
() 2 畜牧经济三 大板块初步形成 全市奶牛存栏
由市政府分管 市长为组长 , 农业 、 畜牧 、 业 、 林 水利 、 土
地、 科技 、 财政 、 发改等部 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的工作 领导小组 , 建立 了县级部 门包抓 、 乡镇 政府主抓 、 村干
机制。
达国家水平 。奶牛存栏量、 鲜奶产量 、 人均畜产品 占有
2 业 婚 2农 拘I
() 2 广泛 宣传发动 , 学制定方案 科
调研报告:基层“一村一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基层“⼀村⼀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基层“⼀村⼀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国“⼀村⼀品”⽰范村镇的建设势态良好,乡村特⾊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整体上来看,“⼀村⼀品”⽰范村镇通过激发⾃⾝农业资源优势和⾃然⽣态优势,⾛⼈⽆我有、⼈有我优、⼈优我特的发展路径,推进了整村开发和连⽚带动,成为乡⼟特⾊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但是,在实际发展中,由于发展不平衡、差异化等原因,仍存在⼀些困难和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产业化层次较低,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我国已有的“⼀村⼀品”⽰范村镇在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些成效,形成了专业化的乡镇、村,但从实际来看,距离“⼀村⼀品”特⾊产业的预期还有较⼤差距,⽐如发展规模、区域集中程度等⽅⾯,都尚未达到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和要求。
第⼀,在促进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研发、产业培育、特⾊产品推⼴合作、特⾊农户⽣产、特⾊产品加⼯、⽣产和销售等⽅⾯并未形成有效闭环。
⽐如,部分村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仅停留在表⾯,在创新研发上没有优势;在⽣产经营⽅⾯,⼟地流转存在困难,种养殖难以形成规模化格局。
第⼆,缺乏强有⼒的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转化增值⼒差。
当地培育的龙头企业带动能⼒不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和效果,没有形成企业农户为体系的联合和订单农业,农业经济效益低,⼜因为深加⼯较少,导致农业产业化⽔平低,⽆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品牌影响⼒弱,特⾊产品竞争⽆优势“⼀村⼀品”的实质就是通过开发出当地特⾊产品,从⽽带动⼀系列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品牌就是检验“⼀村⼀品”发展成效的标准之⼀。
⽬前,我国⼤多数“⼀村⼀品”⽰范村镇拥有注册商标或产品认证,然⽽这些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相对较弱,⽆法形成品牌效应;且⼤多数运营主体的资⾦、能⼒等有限,对品牌建设的整体运转能⼒不强,缺乏整体规划,也制约着“⼀村⼀品”产品的营销。
以武汉市蔡甸区莲藕为例,“蔡甸莲藕”在本地市场颇负盛名,部分产品也远销海外,然⽽,在品牌建设上⼒度尚显不⾜。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铁晓明,邓燕雯,吴声怡1.农业产业化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它的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关联产业的联结和融合,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市场化进程,以增强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
其特征是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
其直接目的是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农业产业化的微观研究主要以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即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为重点。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工商企业、合作社或大农场为核心,以产权或契约形式把农业与其关联部门组成一体化经营的形式较为普遍。
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有4种运作形式,即订单农业、签订产销合同、返租倒包和土地入股。
在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践中,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分析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动因在于更有效率的制度能带来潜在收益的增加或成本减少。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其主要动力来源于农户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对潜在外部利润的追求,这种外部利润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对传统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所存在的交易成本弱化。
“一村一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中、 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各种经济及社会
问题 。
方群众共 同致富 , 而促 进农村经济社 进
会 全 面 发 展 的一 种 经 济 模 式 。 自“ 村 一 品 ” 动 开 展 以来 , 界 一 运 世 各 国都 进 行 了实 践 探 索 , 取 得 了很 大 并 的成 绩 。 泰 国 , 9 代 亚 洲金 融危 如 自 0年 机 以后 ,便 开 始 由 单 纯 依 赖 以 大 规 模 工 业 化 为 特 征 的外 发 型 发 展 模 式 , 转 为 以促 进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为 特 征 的 内 发 型 发 展 模式 , “ 将 一村 一 品 ” 动 作 为 基 运 本 国策 , 以此 来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 荣 农 繁 村经济。 马 来 西 亚 在 发 展 “ 村 一 品 ” 过 一 的
产 承包责任制以来 , 广大 的农 民都得到
了 土 地 , 活 上 有 了 保 障 , 于 解 决 温 生 对
平松守彦在 17 9 9年提 出的,倡导每个 县、 、 乡 村都要充分利用 当地资源优势 ,
挖 掘 或 创 造 出 可 以 成 为 本 地 区标 志 性 的产 品 , 尽 快 形 成 特 色 品 牌 , 动 一 并 带
自“ 村 一 品 ” 动 开 展 以来 , 中 一 运 在 国也进 行 了不 断 的实 践 和 完 善 。 如 江 比
品 ” 种 新 的 经 济模 式 来 发 展 农 业 及 这
二 “ 村 一 品” 发 展过 程 中要 重 一 在 点 建 设 的几 个 方 面
苏省扬州市某 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
化 妆 笔 、 物 梳 等 几 十 个 门类 10多 个 宠 0
出制约我国一村一 品发展的因素 , 并提
以“一村一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郝 建 文
( 州 市 生产 力促 进 中心 ,山 西 忻 州 忻 040) 30 0 摘 要 :通 过分 析 忻 州 市 实施 “ 村 一 品 ” 的基 础 条 件 、发 展 成 效 、实施 意义 、存 在 问 题 等 因素 , 以及 其 实 际 状 一
pln d isb scde eo a e t a i v lpme tfa . n r me
K ywo d :mo e a r u tr l e eo me t c a a tr t gi ut r ;p a n n n e in n e rs d m g i l a v lp n ; h rc ei i a rc l e c u d sc u ln ig a d d s ig g
02h 。 其 中 水 浇 地 l . . m: 33×1 h , 占 总 耕 地 面 积 0 m
村 一 品 ” 是 推 进 忻 州 市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一 大 着 ,
的 1 . ;林 地 6 . 0 h , 占 2 .% ;天 然 牧 94% 05X 1 m 39
草 地 6 . 0 m 人 T 草 地 2 m 占 99 X 1 h , 0 X 1 4h , 0 2 3% ; 森 林 覆 盖 率 为 1 .5 。 7 87 %
多 户 ,多 户 带 全 村 ,一 村 带 多 村 , 多 村 成 基 地 ” 的
发 展 思 路 ,培 育 形 成 特 色 产 品业 为 中 心 链 的 产 业 集
1市 1 县 、 1 0 个 乡 镇 2 9
( 事 处 )、 4 7 办 9 1个 行 政
群 ,从 而 是 带 动 区域 经 济 与 资 源 环 境 和 谐 发 展 的重
彰武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浅析——以二道河子乡为例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农业开发彰武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浅析——以二道河子乡为例王宇航(彰武县二道河子蒙古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辽宁彰武 123214)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就为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乡镇、村屯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深度挖掘农业价值,把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结合,逐步完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关键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问题;发展建议1 存在的问题1.1 产业化规模小“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距离现代化农业还有差距,发展规模、转化效率等尚未达到一定标准。
在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未形成有效闭环。
在创新发展上没有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效率不高,深加工企业较少,导致农业产业化尚未完整。
1.2 特色品牌较少多数产业未形成有竞争效应品牌,经营主体资金、能力有限,制约品牌建设形成,部分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未深入了解品牌和商标价值,缺乏核心产品,未形成品牌卖点。
就目前各村情况来看,无论是主导产业的标准化,还是农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等,都与现代农业具有一定差距。
1.3 农民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型人才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目前缺乏现代职业农民,对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上有差距,多数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接触较少,接受能力较低,对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认识不全面,在凝聚力量和带头发展方面缺少动力,导致参与“一村一品”的积极性不高。
1.4 特色产业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从科技管理角度看,良种、农艺技术、经营模式和创新研发不足,技术人员不稳定,设备工艺落后,研发周期太短,现有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广少、转化率低[1]。
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一村一品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第1篇20_(请自填)年,镇在市农牧业局的大力推动下,在市委、市府的重视下,按照我市“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推进我镇特色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抓好核桃苗木、天麻、半夏、生猪等优势产业,肉牛,蚕桑,园区中药材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
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我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确立了核桃、生猪、肉牛、中药材、蚕桑、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要求各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大力招商引资,建立特色基地,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镇、特色村。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重点的核桃产业,以金山观村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生猪、肉牛为重点的大柏垭村、以粮油为重点的多宝村、化琳村;以中药材为重点的回龙村、以肉牛、天麻为重点的明清村、以蚕桑为重点的金鼎。
“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凸现特色。
二是培育壮大规模企业、种植大户,以规模生产、种植、养殖、政策扶持为依托带动“一村一品”发展。
目前,我镇的核桃苗木种植规模达到600余亩,辐射带动150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发展。
规模养猪大户4户,肥猪年出栏20_(请自填)余头。
肉牛养殖大户2个。
三是搞好人才培训,培养“一村一品”带头人我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多种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一村一品”带头人。
组织村干部、企业家、种养能人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班进行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
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已培训1000人次,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就业能力。
二、发展“一村一品”的下步打算我们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途径,进一步发挥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努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格局向前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
在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
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年度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成效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
201*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1*年达70家,201*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
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
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
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
至201*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和五点启示
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及五点启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农业结构、产业特色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上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将企业与农户和市场整合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模式,称为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模式。
广东省温氏集团从1986年开始与农户合作,开创了“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先河,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种运行模式对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和公司的市场、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公司与农户的优势互补、资源互补,并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共赢。
在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经过农户与公司合作双方多次博弈,形成了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的合作机制,公司与农户之间已经突破一般的经济合同关系。
在“公司+农户”经营方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
温氏集团通过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的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
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依靠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养鸡产业时,从鸡苗的供应到销售的链条的核心技术都牢牢控制在公司手中,在保证肉鸡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让农户得到稳定的收入,从而使得合作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并能够连年滚动式地扩张。
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模式
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模式一、引言随着农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模式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模式对于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说明。
二、领军企业的定义与特点领军企业指的是在某一行业中地位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企业。
在农村现代农业中,领军企业具有技术先进、规模经济、品牌影响力大等特点。
三、领军企业模式的优势1. 技术引领:领军企业通过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2. 规模效应:领军企业规模大,具备优势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3. 产品品质保证:领军企业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农产品的优质化、安全化。
4. 金融支持:领军企业能够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的投资,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龙头企业的定义与特点龙头企业是指在农村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对外带动能力强的企业。
他们与领军企业的区别在于,龙头企业更注重整合资源,带动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
五、龙头企业模式的优势1. 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可以将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 农民增收:通过与农民合作,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帮助农民实现高效益农业生产,增加收入。
3. 市场拓展: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拓展市场并实现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
六、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模式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之间可以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七、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模式的案例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的下沙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该园区引进了一家领军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共同推动该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领军企业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服务,带动周边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产品销售。
盐边县“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调查研究
盐边县“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调查研究——以桐子林镇纳尔河村为例张胤红【论文摘要】2012年盐边县正式被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称号。
在此基础上,盐边县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切入点和总抓手,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特色区域农业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培育工程,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绿色精品农业。
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就是一个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取得成功的典型——通过大力发展芒果产业,让曾经干旱缺水、靠天吃饭、“穷、散、乱”的纳尔河村如今变成了产村相融、生活富裕、民主建全、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芒果品牌已经成为我县乃至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名片,国内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纳尔河村的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产业现状经验问题对策2009年,盐边县被确定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
从那以后,盐边县结合县情,确定了以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玉米、烟叶为辅助的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县上制定了优惠政策,创建机制,编制规划,经过三年努力,逐步完成了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2012年盐边县正式被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称号。
在此基础上,盐边县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切入点和总抓手,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特色区域农业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培育工程,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绿色精品农业。
不断优化主要产品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特色水果、现代畜牧、设施蔬菜、现代林业、优质烤烟等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培植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精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为了更深入了解盐边县“一村一品”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今年初,课题组到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进行了调查:位于雅砻江畔的盐边县桐子林镇纳尔河村,全村幅员面积28.8平方公里,共有3个村民小组、308户、1278人,仅有农耕地500多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且大部份是坡耕地,主要居住有汉、彝、傈僳三种民族。
“一村一品”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理探 / 村 论讨 农 毳
“
一 一
采用 国 际标 准 和 国 内先进 标 准 ,开
、
村 一 品” 发展 趋 势 展 全 程 质 量 控 制 ,推动 农 产 品标 准
一 (一 )注 重 市 场 导 向 并 向 高 附 化 建设 。如 陕西 旬 阳县 印发 了 “ 加值 链 转 变 。 许 多地 方 以市 场 需 求 村 一 品 ”示 范村 创 建 标 准 及 考 核 办 ) , 蚕 畜 果 为导 向,打造 品质 优 良、特 色鲜 明 、 法 ) 制 定 了烟草 、 桑 、 牧 、 品 、 劳务 输 出 、 游业 ( 农家 乐 ) 旅 含 附 加 值 高 的名 优 新 特 农 产 品 来 寻 蔬 菜 、 找 切 入 点 。 如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扶 持 等产 品标 准化生 产 细则 。 安 益 盛 药 业 、 新 开 河 公 司 等 一 批 (四 )带 动 方 式 呈 现 多 样 性 态 人 参 加 工 龙 头 企 业 ,实 现 了 由 单 势 。各 地 根 据 实 际情 况 ,发展 多种 一 纯 出 售 原 料 向 深 加 工 , 由链 条 短 、 经营 模 式 。 目前 福 建 省 “ 村 一 品”
户 带 全 村 、 一 村 带 多 村 、 多 村 连 多 元 化 投 入 格 局 。河 南 孟 州 市 为 解 一村 一 品 ” 发展 中资 金 不 足 的 成 片 ” 的 路 子 , 培 育 了 各 具 特 色 决 “ 建 财政 扶 持 、 众参 与 、 群 的 主 导 产 业 ,加 快 了 优 势 产 业 区 问题 , 立 了 “
基层反映: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几个问题亟需关注
基层反映: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几个问题亟需关注基层反映: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几个问题亟需关注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村级经济的主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朝着集约化、品牌化、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方向发展。
但目前存在几个问题如下:一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现有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带”大多是在传统种养殖基础上,加以引导扶持,自然形成的,龙头企业实力有限,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运营还不规范,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带动效应不强,农业新科技成果采用率低、转化率低。
二是组织松散产业规模小。
尽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发展,但相当一部分龙头企业地处城镇,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
产业规模小、聚集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缺乏有竞争力的全国或全省著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落后、陈旧,而农村地区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差,一些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后,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步伐。
四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严重。
近年来农村地区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劳动,在农村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多数是老人和妇女,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意识较差,缺乏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民,在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较思想保守。
基层建议:一是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提高“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的科技水平;选派农技特派员到乡村一线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村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以带动、辐射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
二是坚持市场运作扩大组织结构。
要按市场法则办事,善于运用示范的方法,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引进和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行品牌化经营;要创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组织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作者:刘耀美张舒桓李耕玄文岚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1期[提要] 本文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进行剖析。
以长沙市宁乡县八角溪村为例,重点阐述目前我国发展“一村一品”应用最广泛的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的特点,通过分析该模式带动下“一村一品”发展现状,提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实现“一村一品”高效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一村一品;龙头企业;比较优势课题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科学类课题(课题编号:XCX14100)部分成果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3月23日“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二战之后,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村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大分县也面临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的局面。
该县位于日本西南部,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农业规模小,其生产的农产品仅能维持温饱,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落后于周边其他农村。
大分县的知事平松守彦先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运动,以农民为决策主体,从当地的区位、资源、自然优势出发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
由于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该运动推出后成效明显,大分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980年大分县仅有4项特产,如今已经培育出330余种特色产品,总产值达10多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
“一村一品”在日本的成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
此后,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法国等20多个国家前往日本进行考察,很多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模式,“一村一品”成为很多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一、“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一)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经济。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村一品”实质上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相较于其他地区或本地区其他产品的优势。
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理性的农民会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后,其他农民也会选择生产该产品,在政府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扶持下,该区域会逐渐形成以该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格局。
例如,日本的大分县,该县的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匮乏,只有当地的温泉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于是,大分县对当地的温泉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将当地打造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优势农产品很难被模仿,即使存在多个地区选择同一主导产品的情况,也要全面地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产品的一个特色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主导产品兼具特色和精品。
“一村一品”不同于传统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选择主导产品,但相比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村一品”的核心更多侧重于“精品”、“特色”。
要将“一品”更好地推广出来,不仅是培育主导产品,还要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融入产品中,使特色产品体现出当地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氛围,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不再只考虑解决温饱,同时开始追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一村一品”顺应了这种消费趋势,利用错位竞争策略,将产品特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某种资源禀赋的地区培育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
地域和农产品均没有绝对的优劣,只要重视市场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创新,都可以找到产品的卖点和市场缝隙。
市场需求是检验产品特色的重要标准,塑造主导特色产品要使其功能和内涵符合市场的需要。
(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
过去在很多农村,缺乏对农业生产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受到信息、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单个农户家庭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一村一品”是一种标准化、专业化的集体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变粗放式的分散生产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生产。
它确定了特定区域的主导产品,集中该区域内所有生产要素发展一个重点产业,实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
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品种、生产技术到生产管理,均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一)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目前,我国发展“一村一品”的模式主要分为:政产学研支撑型、服务组织带动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我国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合同契约、专业合作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
龙头企业带动型与其他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对高新技术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较小,对于大部分地区都能普遍适用。
龙头企业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可以成为衔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在充分挖掘当地主导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能科学地依据市场需要对主导产品进行定位。
八角溪村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土壤富含硒、锌等元素,发展茶叶的优势突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沩山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以茶叶为主导产品“一村一品”建设。
该企业对于主导产品的选择非常精准,沩山为高山盆地地形,年降水量达1,670毫米,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其茶园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层深厚,含丰富的腐殖质,非常适合名优茶的生长。
结合当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沩山茶叶公司推出了从平价到高端价位的一系列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的特色对其进行全力打造,将特色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
当地的沩山毛尖是沩山茶叶中比较大众型的产品,价格和口感都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尽量保留毛尖本身的纯正和原生态,塑造沩山毛尖绿色、健康的产品形象,龙头企业只对毛尖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它在同类大众型茶叶中突显特色。
同时,沩山茶叶公司也对高端系列的富锌富硒茶和高山有机茶全力打造,着重宣传它们的功效,例如养生和保健上的效果,满足了一批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
虽然企业经营的茶叶种类多,但每种茶叶都充分体现了沩山茶叶的特色,从产品的名称到具体的口感和功效,都代表了沩山茶叶特殊的品质。
通过龙头企业多年来对于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的精准把握。
八角溪村的产茶收入已经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全村茶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茶产业收入突破15,000元,为村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龙头企业的科学经营与农户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具体实践中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而是与农户关系密切,且具备较强带动能力,能够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和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能培训的企业。
这些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是其联结的基本保障,在共同利益下,企业会切实考虑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诉求,积极帮助农户改变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将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到农户中。
同时,企业也会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将其先进的种植理念传播给农户,充分发挥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作用,为“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以沩山茶叶公司为例,公司在其茶叶基地内雇佣农户按企业的标准进行茶叶种植,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全程监管生产过程,使得企业对茶叶基地的规划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茶园基地完全按照有机生态的标准进行严格把关,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采摘纯天然茶叶。
在施肥、除草等技术问题上,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和高校茶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将新技术向农户推广,将生态有机肥料在专业农户中普及,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方式。
2012年底,该企业建成富硒有机茶标准化茶园10,000亩及多个名优茶出口基地。
龙头企业对技术传播的重视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先进种植理念的农村能人积极投入生产,这些农村能人将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人才基础,使得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在经营管理上,龙头企业对于灵活的市场变化具有比农户更敏锐的感知,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并制定科学的推广及营销策略,并及时根据市场反响进行调整,弥补了农户缺乏市场意识的缺陷。
(三)龙头企业的资本集中于主导产业。
与“一村一品”其他的带动主体相比,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本运营能力。
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积累扩大投资规模,并将资金投入集中在主导产业,使当地“一村一品”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
当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还可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其他环节或周边区域进行投资,支持“一村一品”向区域块状经济发展。
沩山茶叶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茶园占地面积1,000亩,配有完善的制茶和包装设备,拥有现代先进成套的毛尖制茶机械设备、200平方米的保鲜贮藏库及真空无氧包装设备,已经成为集茶叶培育、精加工、销售和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现阶段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完善区域内“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
沩山茶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相传密印寺内有老禅师精于制茶,并能辨别产茶的绝佳地理位置,沩山茶为他始创,从唐代到清代一直被列为贡茶。
根据这段历史传说,2014年龙头企业自主研发了沩山密印寺禅茶,并将这种当地特色的茶叶文化作为产品宣传的重点,通过媒体传播的途径宣传提升。
在企业投资建立的官方网站上,着重介绍了沩山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触动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使主导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区分,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具有标志性的品牌形象。
为了进一步深化主导产品的品牌价值,龙头企业开设了品牌专卖店,并为部分产品注册了商标,其中包括沩山有机毛尖、沩山有机绿茶、沩山银针、沩山毛尖、沩山密印寺禅茶等。
八角溪村地处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2010年沩山茶叶公司拓宽和新修通茶园公路5公里,修建了3G通信塔,为20公里的环线旅游观光走廊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龙头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科研综合大楼,也对提升沩山旅游接待能力和宣传推介沩山茶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品”的品牌建设薄弱,主导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品牌是检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顺利打入市场,保持“一村一品”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