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复习测试卷8(1)
2014年历年安徽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化学1.CO 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 3捕获CO 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 3+CO 2+H 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单位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 3H 6N 3O 3B.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解析:根据三聚氰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 3H 3N 3O 3,A 错误;B 、根据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知,三聚氰酸中只有极性键,B 错误;C 、根据三聚氰酸的组成可知其属于共价化合物,C 正确;D 、NH 3不属于碱,CO 2不属于酸,所以该反应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答案:C2.下列有关Fe 2(SO 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 2+、C 6H 5OH 、Br - 可以大量共存B.和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2I -= Fe 2++I 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SO 42-+Ba 2++3OH -=Fe(OH)3↓+BaSO 4↓D.1L 0.1mol ·L -1该溶液和足量的Zn 充分反应,生成11.2g Fe解析:A 、C 6H 5OH 是苯酚(),具有还原性,Fe 3+具有氧化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B 、Fe 3++2I -= Fe 2++I 2该离子反应不满足电荷守恒,B 错误;C 、Fe 2(SO 4)3溶液中,Fe 3+和SO 42-的个数比为2:3,所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满足配比关系,C 错误;D 、发生的离子反应2Fe 3++3Zn=2Fe+3Zn 2+,参加反应的3(Fe )1L 0.1mol /L 20.2mol n +=⨯⨯=,故生成产的Fe 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 ,质量为11.2g ,D 正确。
答案:D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分离Br 2和CCl 4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 2和CCl 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实验室制取H 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 3 D 测定NaOH 溶液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 溶液、0.1000 m ol·L -1盐酸 24错误;B 、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可以用鉴别醛基的方法进行鉴别,加入的试剂可以使银氨溶液或者斐林试剂等,而蔗糖中没有醛基,B 正确;C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当与金属反应时不会产生氢气,会随着浓度的变化生成NO 2、NO 等气体,C 错误;D 、酸碱中和滴定要有指示剂(甲基橙)显示滴定终点(用标准盐酸溶液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选用酸式滴定管,待测液是氢氧化钠,滴入甲基橙后溶液颜色是黄色,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的甲基橙时呈黄色,不断的滴加稀盐酸,溶液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碱性减弱酸性增强,当正好中和再滴一滴稀盐酸溶液就呈酸性,溶液的pH3.1~4.4之间显示橙色),D 错误。
2014高考化学试题全集
2014国乙2014国乙07 2014国乙08 2014国乙09 2014国乙10 2014国乙11 2014国乙12 2014国乙13 2014国乙26 2014国乙27 2014国乙28 2014国乙36 2014国乙37 2014国乙38 2014国甲2014国甲07 2014国甲08 2014国甲09 2014国甲10 2014国甲11 2014国甲12 2014国甲13 2014国甲26 2014国甲27 2014国甲28 2014国甲36 2014国甲37 2014国甲38 2014北京2014北京06 2014北京07 2014北京08 2014北京09 2014北京10 2014北京11 2014北京12 2014北京252014北京262014北京272014北京282014山东2014山东072014山东082014山东092014山东102014山东112014山东122014山东132014山东292014山东302014山东312014山东322014山东332014山东342014 浙江2014 浙江072014 浙江082014 浙江092014 浙江102014 浙江112014 浙江122014 浙江132014 浙江262014 浙江272014 浙江282014 浙江292014福建2014福建062014福建072014福建082014福建092014福建102014福建112014福建122014福建232014福建242014福建252014福建312014福建322014安徽2014安徽072014安徽082014安徽092014安徽102014安徽112014安徽122014安徽132014安徽252014安徽262014安徽272014安徽282014天津2014天津012014天津022014天津032014天津042014天津052014天津062014天津072014天津082014天津092014天津102014重庆2014重庆012014重庆022014重庆032014重庆042014重庆052014重庆062014重庆072014重庆082014重庆092014重庆102014重庆112014四川2014四川012014四川022014四川032014四川042014四川052014四川062014四川072014四川082014四川092014四川102014四川112014广东2014广东072014广东082014广东092014广东102014广东112014广东122014广东222014广东232014广东302014广东312014广东322014广东332014海南2014海南012014海南022014海南032014海南042014海南052014海南062014海南072014海南082014海南092014海南102014海南112014海南122014海南132014海南142014海南152014海南162014海南172014海南182014海南192014海南202014江苏2014江苏012014江苏022014江苏032014江苏042014江苏052014江苏062014江苏072014江苏082014江苏092014江苏102014江苏112014江苏122014江苏132014江苏142014江苏152014江苏162014江苏172014江苏182014江苏192014江苏202014江苏21【鸣谢整理人员:2014国乙(2中林书雄)2014国甲(协和周丽萍)2014北京(协和周丽萍)2014山东(麒麟梁晓燕)2014浙江(麒麟梁晓燕)2014福建(麒麟梁晓燕)2014安徽(麒麟梁晓燕)2014天津(协和周丽萍)2014重庆(麒麟梁晓燕)2014四川(协和周丽萍)2014广东(麒麟梁晓燕)2014海南(2中林书雄)2014江苏(2中林书雄)】2014国乙2014国乙0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答案:A2014国乙0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201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小题,每小题 分,共计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水是生命之源, 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见右图。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水是弱电解质.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过氧化钠的电子式:.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的溴原子:Br 8035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 .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的溶液中: +、 +、 -、 -. + × - · - 的溶液中: +、 +、 -、 - . · - 溶液中: +、 +、 -、 -. · - 溶液中: +、 +、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用装置甲制取氯气.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标准状况下,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溶于稀 : + - + ↑. 溶液与过量 溶液反应制 : + - ↓.用 溶解 : + + ↑.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 制 : - ↓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甲乙丙物质组别数的 倍,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与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与 同主族。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6分)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8.(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B用氢氟酸蚀刻玻璃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D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A.A B.B C.C D.D9.(6分)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10.(6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11.(6分)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6分)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13.(6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Na2Na2SiO3溶酸性:硝酸>碳酸>硅酸酸CO3液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58分)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1、2及表格: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 1.049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如图3)(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填标号)a.30%b.40%c.60%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填“高”或“低”),其原因是.27.(15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③NaH2PO2为(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28.(15分)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C2H5OH(g)═CH3OCH3(g)△H3=+50.7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kJ•mol ﹣1,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3)如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1:1)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②图中压强(P1,P2,P3,P4)大小顺序为,理由是;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压强6.9MPa,:=0.6:1,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39.(15分)磷矿石主要以[Ca3(PO4)2•H2O]和磷灰石[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存在,图(a)为目前国际上磷矿石利用的大致情况,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装备磷酸,图(b)是热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的流程: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熔点/℃沸点/℃备注白磷44280.5PH3﹣133.8﹣87.8难溶于水、有还原性SiF4﹣90﹣86易水解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2)以磷矿石为原料,湿法磷酸过程中Ca5F(P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1t折合含有P2O5约30%的磷灰石,最多可制得到85%的商品磷酸t.(3)如图(b)所示,热法磷酸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将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反应生成白磷.炉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冷凝塔1的主要沉积物是,冷凝塔2的主要沉积物是.(4)尾气中主要含有,还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将尾气先通入纯碱溶液,可除去;再通入次氯酸钠溶液,可除去.(均填化学式)(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优点是.【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40.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基态Fe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41.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②1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⑤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2)D的化学名称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3)G的结构简式为.(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I的结构简式为.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6分)(2014•新课标Ⅰ)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分析】戊烷只存在碳链异构,戊醇和戊烯存在碳链异构、位置异构,乙酸乙酯存在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解答】解:戊烷只存在碳链异构,同分异构体为3种,而戊醇和戊烯存在碳链异构、位置异构,乙酸乙酯存在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异构类型越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越多,因此戊醇、戊烯和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均大于3种,故选A.8.(6分)(2014•新课标Ⅰ)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B用氢氟酸蚀刻玻璃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D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A.A B.B C.C D.D【分析】A.Al(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B.Si02是酸性氧化物,常温下能够与氢氟酸反应;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解答】解:A.Al(OH)3受热分解生成H2O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氧化铝熔点较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从而阻止可燃物燃烧,故A错误;B.Si02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D.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D正确;故选:D.9.(6分)(2014•新课标Ⅰ)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分析】A、反应速率的快慢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慢的第一步反应;B、反应的催化剂是I﹣;C、分解1mol过氧化氢放出的热量是其△H.而非活化能;D、在一个化学反应中,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A、已知:①H2O2+I﹣→H2O+IO﹣慢②H2O2+IO﹣→H2O+O2+I﹣快,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决定于反应慢的①,I﹣是①的反应物之一,其浓度大小对反应不可能没有影响,例如,其浓度为0时反应不能发生,故A正确;B、将反应①+②可得总反应方程式,反应的催化剂是I﹣,IO﹣只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C、1mol过氧化氢分解的△H=﹣98KJ/mol,△H不是反应的活化能,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故C错误;D、因为反应是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进行的,溶液中水的浓度是常数,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A.10.(6分)(2014•新课标Ⅰ)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分析】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 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 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故A错误;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 ﹣>Na+,故C错误;D.X、Y、Z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故选D.11.(6分)(2014•新课标Ⅰ)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分析】A.根据图象中温度对溴酸银的溶解度影响可知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B.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C.根据溶度积表达式及溶液中银离子和溴酸根离子的浓度计算;D.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重结晶法分离硝酸钾与溴酸银的混合物.【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说明溴酸银的溶解过程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B.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故B正确;C.60℃时溴酸银的溶解度为0.6g,溴酸银的物质的量为:≈2.5×10﹣3mol,100.6g溴酸银溶液的体积约为100.6mL,溶液中银离子、溴酸根离子浓度约为2.5×10﹣2mol/L,所以60℃时溴酸银的K sp=2.5×10﹣2×2.5×10﹣2≈6×10﹣4,故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溴酸银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故D正确;故选A.12.(6分)(2014•新课标Ⅰ)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分析】A.锥形瓶和容量瓶在使用时不需要烘干,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滴定管在量取或者盛装溶液时必须润洗,否则会导致原溶液被蒸馏水稀释;C.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D.容量瓶中加水超过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此次配制失败.【解答】解:A.锥形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不影响滴定结果或配制溶液的浓度,所以不需要烘干锥形瓶或容量瓶,故A错误;B.酸式滴定管在盛放标准液之前,为了避免滴定管中的少量蒸馏水将标准液稀释,应该先用标准液润洗,再盛放标准液,故B正确;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导致锥形瓶中待测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此次配制失败,即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也不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恢复正常,故D错误;故选B.13.(6分)(2014•新课标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A.A B.B C.C D.D【分析】A.不发生沉淀的转化,AgNO3与AgCl的浊液中,Qc(Ag2S)>K sp(Ag2S),则生成Ag2S;B.浓硫酸使蔗糖变黑,然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C.盐酸与亚硫酸钠生成二氧化硫,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解答】解:A.图中装置和试剂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对AgNO3与AgCl的浊液中,Qc(Ag2S)>K sp(Ag2S),则生成Ag2S,可发生沉淀的生成,则不能比较溶度积,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变黑,然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其强氧化性,最后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故B 正确;C.盐酸与亚硫酸钠生成二氧化硫,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SO2与可溶性钡盐不一定生成白色沉淀,如与氯化钡不反应,故C 错误;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不能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应排除硝酸的干扰,故D错误;故选B.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58分)26.(13分)(2014•新课标Ⅰ)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1、2及表格: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 1.049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碳酸氢钠;(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d(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醇的转化率;(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干燥乙酸异戊酯;(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如图3)b(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c(填标号)a.30%b.40%c.60%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高(填“高”或“低”),其原因是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分析】(1)根据题中仪器B的构造判断该仪器的名称;(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大部分催化剂硫酸和醋酸;第二次水洗,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3)根据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及正确的分液操作方法进行解答;(4)根据反应物对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进行判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5)少量无水硫酸镁能够吸收乙酸异戊酯中少量的水分,起到干燥作用;(6)先根据温度计在蒸馏操作中的作用排除ad,再根据球形冷凝管容易使产品滞留,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得出正确结论;(7)先计算出乙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然后判断过量情况,根据不足量计算出理论上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实际上制取的乙酸异戊酯计算出产率;(8)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此时的蒸气中含有异戊醇,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导致获得的乙酸异戊酯质量偏大.【解答】解:(1)由装置中仪器B的构造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2)反应后的溶液要经过多次洗涤,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大部分催化剂硫酸和醋酸;第一步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既可以除去未洗净的醋酸,也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但第一步洗涤后生成的酯中混有碳酸氢钠,所以第二次水洗,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故答案为: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由于酯的密度比水小,二者互不相溶,因此水在下层,酯在上层;分液时,要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待到两层液体界面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所以正确的为d,故答案为:d;(4)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因此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醇的转化率;(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吸收酯中少量的水分,对其进行干燥,故答案为:干燥乙酸异戊酯;(6)在蒸馏操作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所以ad错误;c中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容易使产品滞留,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因此仪器及装置安装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7)乙酸的物质的量为:n==0.1mol,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为:n==0.05mol,由于乙酸和异戊醇是按照1:1进行反应,所以乙酸过量,生成乙酸异戊酯的量要按照异戊醇的物质的量计算,即理论上生成0.05mol乙酸异戊酯;实际上生成的乙酸异戊酯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所以实验中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100%=60%,故答案为:c;(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此时的蒸气中含有异戊醇,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因此会导致产率偏高,故答案为: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27.(15分)(2014•新课标Ⅰ)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H3PO2⇌H2PO2﹣+H+;(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H3PO4(填化学式);③NaH2PO2为正盐(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弱碱性(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2﹣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PO43﹣(或HPO42﹣、H2PO4﹣、H3PO4)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H2PO2﹣或H3PO2被氧化.【分析】(1)根据H3PO2是一元中强酸可知,H3PO2是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据此写出电离方程式;(2)①根据化合物中总化合价为0计算出P元素的化合价;②先判断氧化剂、氧化剂,然后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计算出反应产物中P的化合价;③根据H3PO2是一元中强酸,可以判断NaH2PO2为正盐,由于为H3PO2为弱电解质,则NaH2PO2为强碱弱酸盐,则溶液显示弱碱性;(3)根据题干信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①根据阳极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H2PO2﹣,判断放电能力强弱,然后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②根据图示“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③根据H3PO2及NaH2PO2均容易被氧化分析该装置缺点.【解答】解:(1)H3PO2是一元中强酸,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H3PO2⇌H2PO2﹣+H+,故答案为:H3PO2⇌H2PO2﹣+H+;(2)①H3PO2中,总化合价为0,其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②该反应中Ag+为氧化剂,H3PO2为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设反应产物中P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可得,4×(1﹣0)=1×(x﹣1),解得x=5,所以氧化产物为+5价的H3PO4,故答案为:H3PO4;③由于H3PO2是一元中强酸,所以NaH2PO2为正盐,由于为H3PO2为弱电解质,则NaH2PO2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示弱碱性,故答案为:正;弱碱性;(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故答案为: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4)①由于阳极中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H2PO2﹣,其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是氢氧根离子,则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答案为:2H2O﹣4e﹣=O2↑+4H+;。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电子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卷Ⅰ)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9. 已知分解 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 υ(H2O2)=υ(H2O)=υ(O2)10. 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 单质沸点:X>Y>ZC. 离子半径:X2->Y+>Z-D. 原子序数:X>Y>Z11.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安徽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卷八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化学试卷八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1.HArF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氩化合物,其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图所示,在HArF中氟为-l价,氩为0价,其水溶液显强酸性,酸性与盐酸相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化学反应B.HAlF为极性分子C.ArF-具有较强的氧化性D.向HArF溶液中加入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对下列实验装置叙述错误的是()A.图1:该装置不能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纯净的NH3B.图2: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图3:白色固体先变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可以得出AgI溶解度小于Ag2SD.图4:可以验证碳酸酸性强于硅酸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 K+、H+、I-、Cr2O72-B.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Cu2+、Na+、CH3COOH、Cl-C.含Na2S 的水溶液中:K+、H2S 、NH4+、SO42-D.水电离的H+浓度为1×10-3mol/L的溶液中:Cl-、Al3+、NH4+、Na+4.最近,各国科学家联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常压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混合转化为甲烷。
在VL容器中进行该转化,相关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1KPa 、12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B .断裂lmolC=O 、2molH —H 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lC —H 、2molO —H 所释放的能量C .300℃时,从反应开始达到平衡的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D .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5.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6.已知25℃时:① NH 4+ (aq)+OH -(aq)=NH 3·H 2O(aq) ΔH=a kJ ·mol -1② NH 4+ (aq)+H 2O(1) NH 3·H 2O(aq)十H +(aq) ΔH=bkJ ·mol -1向20mL0.1mol/L 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 盐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电离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 2O(1) H +(aq)+OH -(aq) ΔH=(a-b)KJ/molB .当滴入10mL 盐酸时,溶液中:c(NH 4+)+c(NH 3·H 2O)=2c(Cl -)C .随着盐酸的逐滴加入,水电离的c(OH -)总是逐渐减小D .当滴入20 mL 盐酸时,溶液中:c(Cl -)>c(NH 4+)>c(OH -)>c(H +)7.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 1=4 .4×l0-7,K 2=4 .7×l0-11。
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八章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2-4与SO2-3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制备、除杂等实验方案的评价,考查考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将溴水分别加入苯和正己烷中,苯和正己烷都能浮在溴水上,都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都能将Br2从溴水中提取出来,分层等现象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用溴水鉴别,故A 错;BaCl2溶液与两种离子发生如下反应:“SO2-4+Ba2+===BaSO4↓,SO2-3+Ba2+===BaSO3↓”,产生沉淀均为白色,因此不能用BaCl2溶液鉴别,故B错;浓硝酸与铜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因此可用于制备NO2气体,故C正确;混合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NaHCO3+HCl===NaCl +H2O+CO2”,Cl2与水反应可生成HCl,进而与NaHCO3反应,故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HCl,D错。
答案:C解析: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盐,A项不正确;B项利用Fe3+水解,可以将MgCl2溶液中的FeCl3除去,正确;C项由于Na2CO3饱和,导致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不能说明K sp(BaCO3)和K sp(BaSO4)的大小关系,不正确;D项气体中除乙烯外,还有SO2,二者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正确。
答案:B3.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①证明Cl-具有氧化性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 Cl2 > I2解析: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故A错;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实验③并不能说明KI被氧化,因实验②中发生反应2NaI+Cl2===2NaCl+I2,故C错。
201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全国卷) 6.[2014·全国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6.A[解析] 锥形瓶为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A项正确;室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因此室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B项错误;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造成所加水偏多,浓度偏小,C项错误;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当待测液为酸时,所测结果偏大,当待测液为中性时,不产生误差,D项错误。
7.[2014·全国卷] 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7.D[解析] 1 mol FeI2与足量Cl2反应时,Fe2+被氧化为Fe3+,I-被氧化为I2,转移电子3N A,A项错误;2 L0.5 mol·L-1的硫酸钾溶液中n(SO2-4)=1 mol,所带电荷数为2N A,B项错误;Na2O2由Na+和O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2O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C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3H6,最简式为CH2,42 g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1×2N A=6N A,D项正确。
8.[2014·全国卷]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8.B[解析]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者褪色原理相同,A项正确;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易发生水解,B项错误;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与电石反应时,水消耗时析出的NaCl晶体包裹在电石表面,可减缓反应速率,C项正确;AgNO3溶液与KCl、KI反应分别生成白色沉淀和黄色沉淀,可据此现象鉴别KCl和KI,D项正确。
2014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A.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B. 反应物的质量大于生成物的质量C. 反应物的质量小于生成物的质量D.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无关答案:A3.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钠B. 铁C. 氧D. 铜答案:C4.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D. 原子核围绕电子运动答案:B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MgO答案:B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是()A. 铁B. 铜C. 银D. 金答案:A7. 溶液的pH值小于7,表示该溶液是()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判断答案:A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酒精C. 硫酸D. 石蜡答案:C10.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B.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C.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D. 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碳酸钙:CaCO3(2)硫酸:H2SO4(3)氢氧化钠:NaOH1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Cu2+ + 2OH- → Cu(OH)2↓(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HCO3- + H+ → CO2↑ + H2O13.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1)氢气:H:H(2)氯气:Cl:Cl(3)钠离子:Na+1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1)NaCl:氯化钠(2)H2O:水(3)CO2:二氧化碳15.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1)铁:具有磁性(2)氧气:支持燃烧(3)氢气:可燃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原子结构的组成。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6分)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2.(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3.(6分)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4.(6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第1页(共30页)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5.(6分)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6.(6分)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7.(6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第2页(共30页)。
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八章 第五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解析:A项,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能吸收氯化氢生成二氧化碳,A项正确;B项,银离子会干扰实验,B项不正确;C项,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红色加深,说明生成OH-浓度增大,C项正确;D项,苯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不溶于苯,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正确。
答案:B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 CuCO3·y Cu(OH)2·z 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 g样品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 g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 g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 mL气体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解析:A项,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能测定碳酸铜质量分数,A项错误;B项,碳酸铜、氢氧化铜都能分解生成氧化铜,减少的质量包括二氧化碳、生成的水和结晶水,故根据氧化铜无法计算碳酸铜质量分数,B项错误;C项,只有碳酸铜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部分溶于水中,不能准确测定二氧化碳体积,C项不正确;D项,根据碳酸钡计算碳酸铜质量,D项正确。
答案:D转化为标准状况下)解析:向2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既有Mg(OH)2沉淀也有Fe(OH)3沉淀。
不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答案:B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除去碳酸钠中少量的碳酸氢钠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检验苯中含有少量甲苯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方案1 溶解后加入盐酸加适量稀盐酸加入Br2/CCl4加水方案2 加热用水洗涤加入酸性KMnO4加压解析:A项,方案1,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加入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新杂质氯化钠,A项不正确。
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分馏和煤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水蒸气的液化和煤的液化均属物理变化D.干冰和氨都属于非电解质解析:裂解汽油属于混合物,A错;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干馏属于化学变化,B 错;水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错。
答案:D2.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D.SiO2、NO2、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解析: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B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解析: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最本质的区别是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
答案:A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解析:A项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H2O、CO、Na2O2,A项中HCOOH是羧酸,Cu2(OH)2CO3是碱式盐,错误;C项CH3CH2OH是非电解质,错误;D项HCOOH分子中只有羧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错误。
答案:B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解析:A项硫酸是共价化合物,错误;B项正确;C项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错误;D项中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2014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0 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 分, 共计20 分。
1.A 2.B 3.C 4.B 5.C 6.A 7.D 8.B 9.D 10.C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20分。
11.C 12.BD 13.D 14.AC 15.AD非选择题(共80 分)16.(12分)(1)Al 2O 3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O SiO 2(2)CaSO 4 3CaSO 4 + 2Al 3+ + 3SO 42- + 3H 2O = 2Al(OH)3 + 3CaSO 4 + 3CO 2↑(3)溶液中的部分SO 32-被氧化成SO 42- 减小17.(15分)(1)醚键 羧基(2) (3)①③④ (4)(5) 18.(12分)(1)生成的产物具有阻燃作用 (2)2a + 3b = c + 2d(3)mol 1050.2mol22.4L L 560.0)(CO 212--⨯=⋅=n m (CO 2)= 2.50×10-2 mol ×44 g·mol -1 =1. 10g在270~600℃之间,失去结晶水后的样品进一步受热分解放出CO 2和H 2O m (CO 2)+ m (H 2O) = 3.390g ×(0.7345-0.3702)= 1.235gm (H 2O) = 1.235g -1.10g = 0.135gmol 1050.7mol18g g 135.0O)(H 312--⨯=⋅=nn (OH -) = 7.50×10-3 mol ×2 = 1.50×10-2 moln (OH -) : n (CO 32-) = 1.50×10-2 mol : 2.50×10-2 mol = 3:519.(15分)(1)SO 32- + I 2 + H 2O = 2I - + SO 42- + 2H +使CCl 4中的碘进入水层 (2)分液(3)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 2升华或防止I 2进一步被氧化) NaOH 溶液(4)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mL 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FeCl 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 -;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 -。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化学(试题及答案)D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 --C1C1O =11,则溶液中()()c c --C1C1O =12B .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mol ≤n e ≤56a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27.(15分)A 、B 、D 、E 、F 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 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
B 在D 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 2。
E +与D 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A 在F 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1)A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 的离子方程式 。
(2)B 、D 、E 组成的一种盐中,E 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其水溶液与F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产物中加入少量KI,反应后加人CC14并振荡,有机层显色。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c的电子式为;d的晶体类型是。
(4)由A和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
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沼气的主要成分)分子进入该空腔,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28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AX3(g)+X2(g)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4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题:第八章 第四节 常见气体的制备(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A.①④必须加热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解析:本题考查中学化学中重要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及试剂的选择与作用。
酸与碱在常温下发生中和反应,中和滴定不需要加热,可通过滴加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紫色石蕊试液)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终点。
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故中和热的测定不需加热,为了测定反应放出的热量必须在保温、隔热的条件下进行。
实验室制备乙烯时,需用酒精灯加热到170 ℃,而不是隔热,同时用浓H2SO4作催化剂、脱水剂;制乙酸乙酯时浓H2SO4作催化剂、脱水剂,还必须加热。
综合以上分析①不加热,④加热,故A错;②隔热,③用酒精灯加热,故B错;①用指示剂,②不用指示剂,故C错;③④均用浓H2SO4作催化剂,D正确。
答案:D2.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A项使用长颈漏斗无法收集到气体;B项可以通过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来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进而证明Na与H2O反应的热效应;C项在小试管内看到浑浊(有S生成)即可证明氧化性:KMnO4、Cl2、S依次减弱;D项操作因NH4Cl受热易分解成HCl与NH3,HCl与NH3在烧瓶上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从而达到分离SiO2与NH4Cl 的目的。
答案:A3.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答案:D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答案:D5.下图是制取、干燥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A.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B.用NaOH固体与浓氨水反应制NH3C.用Fe与稀H2SO4反应制H2D.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解析:A项,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项,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错误;D项,Cl2制取时需加热且收集时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错误;只有C项,H2制取、干燥、收集全符合,正确。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考试试题(新课标I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92 2 22H2O2+I-→H2O +IO-慢H2O2+IO-→H2O +O2+I-快下列有关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10.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 +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时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26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2014届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二轮复习检测与评估: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综合应用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中的综合应用非选择题1.右图是某水溶液在pH 从0至14的范围内H 2CO 3、HC -3O 、C 2-3O 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
(1) 人体血液的pH 约为7.4,则CO 2在血液中多以 (填存在形式的化学式)形式存在。
(2) 若用CO 2和NaOH 反应制取NaHCO 3,应控制溶液的pH 范围是 。
(3) 在pH 分别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 和 。
(4) 现在用0.0100 mol ·L -1 HCl 溶液滴定0.0100mol ·L -1碳酸钠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离子方程式是 。
(5) 常温下,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
2.(2013·浙江联考)pC 类似于pH ,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 ·L -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
右图为25℃时H 2CO 3溶液的pC pH 图。
(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 ·L -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1) 在同一溶液中,H 2CO 3、HC -3O 、C 2-3O (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 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3) H 2CO 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 a1≈ 。
(4) 解释pH<5的溶液中H 2CO 3的pC 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 。
(5) 人体血液中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 2CO 3/HC -3O )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 ≈7.4。
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23(H )(H CO )c c 最终将 (填字母)。
A. 变大B. 变小C. 基本不变D. 无法判断3. (2013·连云港摸底)一种治理含Cr 22-7O 酸性工业废水的方法是向废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用铁作电极进行电解,Cr 22-7O 被还原为Cr 3+,然后生成Cr(OH)3沉淀除去,以达到排放标准。
2014年安徽卷理综化学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化学本试卷共11题,共1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li 7 O 16 F 19 P 31 S 32 Fe 56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2.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 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A.A B.B C.C D.D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A.A B.B C.C D.D7.室温下,在0.2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分、、、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2013·太原市模拟(二)·10)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量数,B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B.C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C.A的氢化物中一定只含有极性键D.B在第三周期ⅦA族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元素A、C的质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的质子数,据此推知,元素A、B、C分别是N、S、F。
A项,F元素得电子能力比较强,没有正化合价,故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项,N元素的氢化物如果是NH2—NH2,则含有非极性键;D项,S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ⅥA族。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推断,考查考生灵活应用元素周期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2.(2013·陕西省质检(二)·10)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1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Na2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Na2Y2只做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元素X、Z分别是H、F,从而推知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8,Y元素是O。
A项,原子半径是O>F>H;B项,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其沸点比同族的其他氢化物都高;C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D项,CaO2中阴离子为O2-2,故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之比是1:1。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的推断,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3.(2013·郑州市第二次质测·1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氢化物的稳定性:X>Y>Z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臵,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Y、Z、W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利用Y核外电子排布可知Y为O,则元素X、Z、W分别为N、S、Cl。
原子半径:S>Cl>N>O;非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稳定,故酸性:HClO4>H2SO4;氢化物稳定性:H2O>NH3;常温下,N、O、Cl的单质为气体,S的单质为固体。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考查考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难度中等。
4.(2013·广东省深圳市调研(二)·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X、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解析:由题给关系图,推出X为O,Y为F,Z为Na,R为S,W为Cl。
A选项,O和S不在同一周期,错误;B选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多的元素半径大,S>Cl>O,错误;C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HF>H2O,正确;D选项,X、Z形成的Na2O2含有共价键,正确。
答案:CD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考查考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难度中等。
5.(2013·云南省第二次统测·13)钾长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由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组成,化学式为XYZ3W8。
其中,只有W显负价。
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高正价数相等。
Y3+与W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W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Z的质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离子半径>Y的离子半径B.Z的氢化物稳定性<W的氢化物稳定性C.Y的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X2W2、Y2W3两种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解析:由题意所述可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为K、Al、Si、O,半径:K+>Al3+,A正确;稳定性:H2O>SiH4,B正确;Al2O3为两性氧化物,C正确;K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在Al2O3中只有离子键,D错。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元素推断知识,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难度中等。
6.(2013·乌鲁木齐地区诊断(三)·13)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的一种单质能在空气中自燃。
电解含有Y 和Z的阴离子的混合溶液时,在阳极Y离子先失去电子。
W和Z同主族。
对于这四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Y>ZB.单质的氧化性:W>Z>Y>XC.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W<Y<Z<XD.W单质可以将Z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由X的一种单质易自燃可知,X为磷元素,则Y、Z分别为S、Cl,进而由Cl可知W为氟元素。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F>Cl>S>P,A错;单质的氧化性:F2>Cl2>S>P,B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P>S>Cl>F,C错;F2因可与H2O反应,故F2不能从氯化物中臵换出氯气,D错。
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
难度中等。
7.(2013·兰州市诊断考试·13)X、Y、Z、W是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Y<Z<W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X、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顺序为Z<X <W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解析:根据题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 溶液反应,则Y是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Z是Si元素、X是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是Cl元素。
A项,原子半径:Al>Si>Cl>C;B项,SiO2与水不反应;C项,酸性强弱:HClO4>H2CO3>H2SiO3;D项,0.1 mol/L HCl水溶液的pH=1。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查考生运用规律的能力。
难度中等。
8.(2013·江西省八校联考·12)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 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 均为10电子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元素位于第ⅥA族B.A不能溶解于B中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解析:根据10电子分子可围绕常见氢化物分析,根据原子序数结合原子半径,可知Z是氢、X是氧、Y是氮,则A正确;物质A 是NO,不溶于水,B正确;NO和NH3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C错;由于O的非金属性比N强,水的沸点比氨气的高,D正确。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考查考生熟练运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进行推断的能力。
难度较大。
9.(2013·重庆卷·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酸性:H2CO3<C6H5OH<CH3COOHB.碱性:Ba(OH)2<Ca(OH)2<KOHC.熔点:MgBr2<SiCl4<BND.沸点:PH3<NH3<H2O解析: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逐项分析。
A.由化学方程式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可知,酸性H2CO3>C6H5OH。
B.Ba和Ca同主族,元素金属性Ba>Ca,故碱性Ba(OH)2>Ca(OH)2。
C.SiCl4为分子晶体,MgBr2为离子晶体,BN为原子晶体,故SiCl4的熔点最低。
D.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高于PH3,H2O分子间的氢键强于NH3,使H2O的沸点更高(或根据H2O 常温下为液态,而NH3为气态判断)。
答案:D点拨:知识:比较酸性、碱性及物质的熔沸点。
能力:根据所学相关规律、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难度:中等。
10.(2013·贵阳市监测(二)·11)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W、M的某种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B.电解YW2的熔融物可制得Y和W的单质C.相同条件下,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比Z弱D.X、M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反应可生成M的某种单质解析:由题意知:Y为Mg,故X、Y、Z、W均在第三周期,由“X+和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知:X为Na,M为O,故Z 为S,W为Cl。
A选项,Cl2和O3都具有强氧化性,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选项,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Mg;C选项,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D选项,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
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查考生记忆和知识应用能力。
难度中等。
二、非选择题11.(2013·呼和浩特市调研(二)·26)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短周期元素中C的原子半径最大,B、E同族,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H2AO3,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C2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B、C、D、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E和F相比,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__(用符号填空)。